【述评②·推动科技自立自强 | 科创引领,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步履铿锵】创新就是创未来。

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时代进步的永恒主题。特别是当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席卷而来,科技创新从未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一座城市的前途命运。

回首来路,不断积蓄的科技创新力量,已经成为青岛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市第十三次党代会锚定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总目标,擘画了科技创新的宏伟新蓝图: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提升创新驱动发展水平。坚持“四个面向”,着力增强创新资源集聚力、产业创新策源力、创新人才吸引力,推动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增强自主创新实力、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增强人才集聚引力……一项项决策部署为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吹响了集结号,只要凝心聚力、奋楫笃行,青岛就一定能汇聚科技创新锐不可当的澎湃势能。

下好“先手棋”

科技自立自强是促进发展大局的根本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当前,席卷全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扑面而来,国内科技创新资源战略布局正在深度重构,惟有坚持“四个面向”,增强自主创新实力,培育更多战略科技力量,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才能下好科技创新谋篇布局的“先手棋”,才能赢得城市未来发展的优先权、主动权。

浩瀚星河,征途漫漫。前不久,神舟十三号平安“回家”,青岛理工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等驻青高校、院所和企业再次贡献青岛力量。追溯每一项技术创新背后的故事,我们会发现,那是一个个实现“从0到1”突破、打破国外技术封锁、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青岛瞄准源头创新,不断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积极打造重大科研平台,在承接国家重大战略科技任务、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2021年,中车四方牵头研制的世界首套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下线;吸气式发动机热物理试验装置入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岛)投入运行;推进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技术转移中心,建成涵盖近1400个高端项目的国际技术成果库……

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站在新的起点上,青岛要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实力,勇担更多国之重任。今后五年,青岛将建设一批大科学装置,提升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高端智能化家用电器创新中心、虚拟现实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平台创新能力。实施全链条、一体化关键技术攻关,集中突破智能芯片、工业传感器、网络控制系统等“卡脖子”技术,提升创新链整体效能,建设自主可控的供应链体系。积极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建设一批国际国内联合实验室,链接全球创新资源。

在波澜壮阔的发展大潮中,不断增强自主创新实力的青岛,一定能吸引更多优秀的科创人才、落地更多优质的科技项目、催生更多先进的科研成果,驱动更高质量的经济发展,青岛迈向“高能级城市”的步伐一定更加铿锵有力。

软控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半钢成型机40秒就能生产一条轮胎。

打好“主动仗”

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是创新创业的生力军,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是推动科技自立自强的题中应有之义。

在今年的疫情防控工作中,青岛简码基因科技有限公司表现亮眼,不仅加足马力生产核酸检测病毒采样管,还研发完成省内首款即时检测产品原理机。其实在这个过程中,简码基因也遇到了产品升级带来的资金难题。为解决企业燃眉之急,作为其孵化器的青岛市工业技术研究院仅用1天时间为企业对接到2000万元信用贷款,市科技局在10天内完成了支持企业200万元的应急攻关立项,使其得以尽快将产品推向市场。

瞄准企业所需,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市工研院、市科技局主动靠前服务企业是我市支持创新型企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青岛多举措培育壮大科技企业队伍,截至2021年底,我市国家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6306家,占全省23%;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554家,占全省27%;40家企业入选首批省科技领军企业,三者总数均居全省第一。

正在阔步前行的青岛,不仅要在全省勇当龙头,也要在全国争先进位。增强企业创新能力,青岛还要更加积极地打好“主动仗”。今后五年,我市将支持建设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协同的创新联合体,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吸引更多头部企业研发机构落户青岛。我市将深入实施“沃土计划”,滚动培育一批雏鹰、瞪羚、独角兽和隐形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年内实现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上市高新技术企业“3个倍增”和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我市将深入实施“海创计划”,争取3年内培育涉海高新技术企业200家和上市涉海高企6家。针对科技成果转化痛点、难点、堵点,我市还将制定实施“硕果计划”,争取3年内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额、专业技术转移人才、高校院所本地转化成果、孵化器在孵科技型中小企业“4个倍增”。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企业所迸发出的创新活力,必将汇聚成奔腾涌动的科创热潮,必将汇聚成青岛昂扬向未来的澎湃动力。

用好“组合拳”

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提升创新驱动发展水平,归根结底,需要靠人来实现。增强人才集聚引力,必须精准、精细、精确、精心做好引才、育才、用才、留才的大文章。

35岁的秦冲是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最年轻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目前正带领团队研究抗肿瘤新药。2019年在美国学成之后,面对青岛市政府与中国海洋大学伸出的“橄榄枝”,秦冲毫不犹豫选择回国,被聘为山东省泰山学者,入选中国海洋大学“青年英才”第一层次教授。在青岛,秦冲的研究得到了人力、物力、财力等全方位的支持,他的实验室设备配备水平已经达到国际标准,团队有博士生、硕士生等20余人,平均年龄27岁。

在青岛,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2021年,我市坚持人才项目平台一体化推进,发挥人才第一资源作用,高端科技人才实现突破,新增2人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当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实施产业领军人才计划,破除“四唯”倾向,以项目水平评定人才层次,启动首期5000万元“人才金”;深化科技部外国人工作便利化改革试点,青岛第10次入选“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

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在各大城市激烈的“人才争夺战”中,我们将进一步精准发力,更好地培植人才成长的沃土。我市将实施“人才强青”计划,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集聚创新发展智力资源。在精准引才上求突破,发挥驻青高校、科研院所聚才效应,完善项目驱动的人才招引机制,每年引才聚才25万人以上。在精细育才上下功夫,持续推进“未来之星”培养、“岛城工匠”培育、工程师梯队培塑等计划,打造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在精确用才上见成效,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强化用人单位主体地位,赋予其更大的人才评价自主权。在精心留才上强保障,着力解决子女教育、医疗保健、人才住房等问题,建设一批国际社区、国际化学校、国际化医院,为海内外人才提供全生命周期贴心服务,打造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营造优质人才生态。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科技创新的前沿永无止境,科技创新的前景鼓舞人心。只要下好增强自主创新实力的“先手棋”,打好增强企业创新能力的“主动仗”、用好增强人才集聚引力的“组合拳”,青岛一定能在城市核心竞争力上抢得先手、占领先机、赢得优势,在推动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建设进程中迈出坚实步伐。(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沐源)

【2022年度台州市“500精英计划”引才公告】
今天上午10点,台州市人力社保局举办新闻会,发布会上台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柯婉瑛发言做了如下介绍。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上午好!
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我市人才工作的大力支持。

“500精英计划”是台州一号特色引才工程,从2011年启动至今,全市已累计引进“500精英计划”创业创新人才1264名、落地创业项目643个,其中2021年新引进“500精英计划”创业创新人才163人、落地创业企业137家,培育产值超2000万元人才企业15家、产值超亿元人才企业5家。人才集聚效应进一步凸显,人才支撑产业发展作用进一步增强。

2022年,我们将深入贯彻市六届一次党代会和市“两会”精神,实施“引人入胜”战略,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高能级城市、促进高水平共富”三大历史任务,聚焦台州“456”先进产业集群,加快高精尖人才引进和集聚,力争全年新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100名、新增落户创业企业50家、新培育规上人才创业企业15家。下面,我分三个部分具体介绍一下2022年“500精英计划”引才公告主要内容。

一、以需求为导向,突出重点领域引才
2022年,我市“500精英计划”引才分为创业人才(团队)、创新团队、创新人才三类,其中创新人才单列海外工程师、青年人才项目、高技能人才等3个类别,每个类别单独设置申报条件。分别介绍如下:

(一)创业人才(团队):创业领衔人一般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或副高及以上职称;有创业经验或曾在国内外知名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工作2年以上。创业团队应包括至少3名核心成员,团队成员专业结构合理,关联性、互补性强;拥有拟创业项目的自主知识产权,带有成熟的创业项目与计划,产品拥有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的核心技术,原则上处于中试或产业化阶段,符合台州市产业发展要求,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并能进行产业化生产。今年,为满足我市各地引才差异化需求,提高引才精准度,创业人才评审采取市县二级评审模式,C类人才创业项目由各县(市、区)和台州湾新区自行组织评审和认定发文,A类、B类人才创业项目由台州市专项办从各地C类入选项目中遴选产生。

(二)创新团队:创新团队是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为核心,创新业绩显著或有较大创新潜力,依托企业或高校院所研发平台和项目,有明确的技术路线图,致力于创新成果产业化的人才团队。团队负责人在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享有较高学术地位和声誉。团队项目目标处于重大科技领域行业水平的前沿,预期研究成果可达到国际领先或国内领先水平。

(三)创新人才:分产业经济和社会事业两大领域,其中社会事业领域细分为普通高校类、高职教育类、基础教育类、卫生类、哲学社会科学类、宣传文化类、体育类等7个子类别,每个子类别对应不同的申报条件。在创新人才中单列针对外籍高层次人才的市“海外工程师”类别、针对技能高超和技艺精湛人才的“高技能人才”类别、针对海外归国和“来华”青年博士的“青年人才项目”类别,这些类别各自单独设置资格条件和扶持政策。今年,我们还进一步提高了社会事业领域人才和青年人才入选比例,进一步简化了创新人才直接认定程序,对高级以上创新人才在认定程序上取消了专家评审环节。

二、以落地为导向,加大政策扶持

(一)加强创业企业落地帮扶。一是提供创业扶持资金。根据创办企业的性质和需求,对入选“500精英计划”的创业人才,给予200万元至3000万元的创业扶持资金,创业启动资金的10%可快速预拨付。对国际一流团队和顶尖人才(团队)“一事一议”,资助金额上不封顶。根据入选层次和项目产业化情况,给予最高5000平方米3年免租标准厂房或给予相应租金补贴。发展成长的创业项目,可享受最高2000万元的二次追加扶持。二是给予金融扶持。提供最高600万元的债权类支持、最高800万元的贷款担保、最高900万元的天使梦想基金资助、最高1000万元的贷款贴息补助以及最高2000万元的政府产业基金跟投,着力解决初创企业的资金短缺问题。三是落实创业成长助推措施。深化“人才项目+民企民资”创业合作模式,实施“一企一策”助飞行动,建立人才结对帮扶机制。对于上市的人才创业企业,给予人才团队最高800万元奖励。此外,将台州市高层次人才创业企业的产品、技术和服务推介至“政采云平台”和“台州精品馆”,举办人才创业创新产品展会,引导和鼓励政府、国有投资项目及企业使用。

(二)降低用人单位引才成本。一是给予薪酬补助。全职到台州企事业单位从事技术研发、管理等中高级岗位工作的高层次人才,入选“500精英计划”创新人才的,5年内按人才年薪给予用人单位引才薪酬补助,每人每年最高100万元。二是给予创新资助。对创新团队、青年人才项目、A类及以上创新人才,我市除给予其薪酬补助外,还将在5年内给予其最高2000万元的创新资助。三是加强用人单位引才育才奖补。给予用人单位引才服务费补助、引才奖励、育才奖励等全周期奖补,大幅降低企事业单位引才用才成本。

(三)强化人才生活待遇保障。为了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新引进的高层次人才还可享受最高300万元的房票补贴,最高200万元的安家补贴,最高100万元的生活(租房)补贴,以及人才疗休养、医疗、子女教育、金融扶持等各项政策待遇。

三、以服务为导向,加快人才集聚

(一)积极发挥平台集聚作用。坚持“专而精”定位,进一步提升“500精英计划”创业创新园能级,强化园区对人才项目落地的承载能力,吸引全球高端行业人才来台创业。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人才园区建设。

(二)充分发挥市场力量引才。鼓励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科技服务机构、投资机构、台州引才工作站、知名科研院所为台州推荐海内外创业创新英才。中介机构为我市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并经确认成功落地的,给予中介机构每人(团队)最高150万元的荐才奖励。

(三)持续优化人才服务。深化“集中性+常态化+个体化”兑现模式,落实人才创新创业全周期“一件事”改革,着力解决人才关心的子女入学、住房、医疗等“关键小事”。

各位媒体朋友,人才兴则台州兴,人才强则台州强。转型的台州,求贤若渴;发展的台州,海纳百川。

希望各位媒体朋友帮助我们向海内外、社会各界高层次人才发出邀请,欢迎广大英才来台州创业创新,让台州广聚天下英才,以人才铸就优势、以人才赢得未来!

谢谢!

记者:路小南 #1027路家兄妹#

振奋人心!总理报告里的江西机遇有哪些?速看!

今天
备受瞩目的政府工作报告终于亮相
在总理的这份沉甸甸报告里
蕴含着丰富的“江西机遇”
拿起放大镜
我们一起来看看

关键词
营商环境
江西行动
去年,江西首聘15名优化营商环境咨询专家、56名社会监督员,全国首个营商全媒体平台上线。网上中介服务超市成为全国先进,“赣服通”4.0版正式上线,“赣政通”成为全国第3个实现省市县乡移动协同办公平台;企业开办时间减至1.5个工作日以内。出台减税减费减租减息减支“32条”,预计全年为市场主体减负超1700亿元。

今年,江西将大力实施全面深化改革攻坚行动,强攻改革“一号工程”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向国家级开发区和市县两级放权赋能。实施更大力度减税降费,力争全年为市场主体减负2000亿元,净增市场主体超60万户。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进一步打响“江西办事不用求人、江西办事依法依规、江西办事便捷高效、江西办事暖心爽心”的营商环境品牌,争当全国政务服务满意度一等省份。

关键词
科技创新

江西行动
去年,江西深入实施国家级创新平台攻坚行动,新增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轨道交通基础设施性能监测与保障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工程院科技发展战略江西研究院成立。

未来,江西将全面推进创新型省份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实施创新“国家队”引进培育工程,推动国家稀土技术创新中心、国家中药资源与制造技术创新中心、稀土国家重点实验室、持久性污染控制与资源循环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大口径射电天文望远镜等落地,引进共建高端研发机构30家。实施更具竞争力的高层次领军人才引育计划,组建省人才发展集团,加强高层次人才产业园建设,努力把江西打造成为天下英才的重要首选地。深入实施高层次、高技能领军人才培育工程,稳定提升大学毕业生留赣比例。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江西行动
去年,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江西分院、中国移动虚拟现实创新中心、中国联通工业互联网暨江西省工业互联网实训基地成立。累计开通5G基站6万多个,南昌、九江、上饶入选全国首批“千兆城市”,国家(江西)北斗综合应用示范项目基本建成,03专项成果转移转化试点示范三年框架协议续签、百万级应用达到3个。

未来,江西将抓实数字经济发展“一号工程”,支持南昌建设全省数字经济引领示范区,全产业链开展数字化改造,加快“物联江西”“智联江西”建设,培育细分领域新赛道30条、典型应用新场景500个;新增5G基站1万个以上,推进千兆光纤接入应用试点工程、中国电信中部云计算大数据中心、中国广电5G核心网南昌接入点等建设。

关键词
区域发展

江西行动
去年,长江中游三省协同发展工作机制建立,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成功争取国家对口支援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政策期限延续至2030年;首单革命老区及乡村振兴双标签债发行;革命文物保护条例出台。

未来,江西将深度对接国家区域重大战略,用好国家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财税支持措施,加快把“四通八达”的区位优势转化为“四面逢源”的发展优势。细化落实长江中游三省协同推动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推进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浙赣边际合作(衢饶)示范区、深赣港产城特别合作区、赣闽产业合作示范区建设取得新成效,谋划建设赣粤高铁经济带,实施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行动计划。

支持九江高标准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和万亿临港产业带,支持抚州建设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先进制造业协作区。支持赣州做大做强“中国稀金谷”、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和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支持吉安建设电子信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赣江中游生态经济带,打造新时代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江西行动
去年,江西省防返贫监测平台上线。全省粮食总产438.5亿斤、增加5.7亿斤。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出台,这是我省首部由省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实体性法规。

今年,江西将建成高标准农田290万亩,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江西贡献;实施数字农业农村建设三年行动,新建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100个,大力发展农村电商,让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加大对1841个“十四五”省定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倾斜支持力度,促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关键词
对外开放

江西行动
去年,江西实际利用外资157亿美元、增长7.5%左右,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扎实推进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一批招大引强项目相继落地,预计外贸出口增长20%左右。

未来,江西将实施融入共建“一带一路”行动计划,落实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提速建设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支持南昌、赣州创建中欧班列集结中心,鼓励通过“赣货通全球”平台做大做强跨境电商,推动24小时“零延时”通关常态化,开展江西自贸区创建攻坚行动。

关键词
生态环境

江西行动
去年,完成碳达峰碳中和总体设计,省碳中和研究中心揭牌,全国有色金属行业首单碳中和债发行,排污权交易市场启动,中国南方生态产品交易平台上线,赣江新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成为全国先进。省部共建江豚保护基地五年规划启动实施,我省成为长江流域唯一享有该政策支持省份。武夷山国家公园设立,我省成为全国首批拥有国家公园省份。

未来,江西将实施新的“八大标志性战役30个专项行动”,推进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和“五河两岸一湖一江”全流域治理;落实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加快建设全国性生态产品与资源环境权益综合交易平台,推进碳汇、碳排放权、水权、用能权、绿色电力证书等交易,争取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整省试点。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江西行动
去年,国家职业教育虚拟仿真示范实训基地运营,国家级技能人才培养综合园开工,景德镇入选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南昌医学院、赣东学院组建并招生。

未来,江西还将加快部省共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加大高校“双一流”建设力度,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

政府工作报告里的江西机遇

远远不止这些

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大格局下

江西迈出的每一步

都将为国家的坚实前行

起到支点作用

让发展更有温度

让民生更有质感

来源:大江网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网友偶遇刘亦菲,岁月待美人一直很温柔
  • 央视元旦晚会彩排现场,杨颖身着仙气礼裙,关晓彤与金瀚合唱歌曲
  • 寒假爆款!东京亲子安全科技研学游,行走中的课堂
  • 红花会手撕摩登天空,这注定是一场没有输赢的战斗......
  • 电子科大致歉 出什么事了?
  • 转给失主三千元是什么操作?小偷为什么转3000元给失主
  • 吴敏霞晒全家福及宝宝脚印 公布宝宝小名为西西
  • 特朗普 孤苦伶仃,美政府混乱情况无减轻 将持续至明年
  • iPhone行货降价怎么回事?苹果手机国行版降价原因
  • 在英失联女生找到 已返回寄宿家庭
  • 当当李国庆道歉:汲取教训,放下身段......
  • 司机爽约错过考研 谁错过了考研
  • 朱雨辰恋情公开 为将来的婆媳关系捏把汗
  • 大货车起火20余吨生蚝变烤蚝 吃货看了会流泪
  • 赵薇回应国籍质疑,称“不是新加坡人”!
  • 可口百事合体:自古红蓝出cp,想尝试一下吗?
  • 杨幂刘恺威离婚:“我需要的是一份能平等对话的爱情!”
  • 印尼万丹发生海啸,当地完全没有预警,巨浪突然来袭,
  • 郑爽张恒合开公司!男方疑似利用郑爽?
  • 春运火车票开售,上海至成都方向两小时后仅剩少量“无座”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