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所在处若诸有情种种希求忧苦逼切。有能至心称名念诵归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者。一切皆得如法所求离诸忧苦。随其所应安置生天涅槃之道。

随所在处若诸有情饥渴所逼。有能至心称名念诵归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者。一切皆得如法所求饮食充足。随其所应安置生天涅槃之道。

随所在处若诸有情乏少种种衣服宝饰医药床敷及诸资具。有能至心称名念诵归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者。一切皆得如法所求衣服宝饰医药床敷及诸资具无不备足。随其所应安置生天涅槃之道。

随所在处若诸有情爱乐别离怨憎合会。有能至心称名念诵归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者。一切皆得爱乐合会怨憎别离。随其所应安置生天涅槃之道。

随所在处若诸有情身心忧苦众病所恼。有能至心称名念诵归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者。一切皆得身心安乐众病除愈。随其所应安置生天涅槃之道。

随所在处若诸有情互相乖违兴诸斗诤。有能至心称名念诵归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者一切皆得舍毒害心。共相和穆欢喜忍受展转悔愧慈心相向。随其所应安置生天涅槃之道。

随所在处若诸有情闭在牢狱杻械枷锁检系其身具受众苦。有能至心称名念诵归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者。一切皆得解脱牢狱杻械枷锁自在欢喜。随其所应安置生天涅槃之道。

随所在处若诸有情应被囚执鞭挞拷楚临当被害。有能至心称名念诵归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者。一切皆得免离囚执鞭挞加害。随其所应安置生天涅槃之道。

随所在处若诸有情身心疲倦气力羸惙。有能至心称名念诵归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者。一切皆得身心畅适气力强盛。随其所应安置生天涅槃之道。

随所在处若诸有情诸根不具随有损坏。有能至心称名念诵归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者。一切皆得诸根具足无有损坏。随其所应安置生天涅槃之道。

随所在处若诸有情颠狂心乱鬼魅所著。有能至心称名念诵归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者。一切皆得心无狂乱离诸扰恼。随其所应安置生天涅槃之道。

随所在处若诸有情贪欲嗔恚愚痴忿恨悭嫉憍慢恶见睡眠放逸疑等皆悉炽盛恼乱身心常不安乐。有能至心称名念诵归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者。一切皆得离贪欲等身心安乐。随其所应安置生天涅槃之道。

随所在处若诸有情为火所焚为水所溺为风所飘。或于山岩崖岸树舍颠坠堕落。其心。慞惶。有能至心称名念诵归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者。一切皆得离诸危难安隐无损。随其所应安置生天涅槃之道。

随所在处若诸有情为诸毒蛇毒虫所螫。或被种种毒药所中。有能至心称名念诵归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者。一切皆得离诸恼害。随其所应安置生天涅槃之道。

随所在处若诸有情恶鬼所持成诸疟病。或日日发或隔日发。或三四日而一发者。或令狂乱身心战掉。迷闷失念无所了知。有能至心称名念诵归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者。一切皆得解脱无畏身心安适。随其所应安置生天涅槃之道。

随所在处若诸有情为诸药叉罗刹饿鬼毕舍遮鬼布怛那鬼鸠畔荼鬼羯吒布怛那鬼吸精气鬼及诸虎狼师子恶兽蛊毒厌祷诸恶咒术怨贼军阵及余种种诸怖畏事之所缠绕。身心慞惶惧失身命恶死贪生厌苦求乐。有能至心称名念诵归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者。一切皆得离诸怖畏保全身命。随其所应安置生天涅槃之道。

随所在处若诸有情或为多闻或为净信或为净戒或为静虑或为神通或为般若或为解脱或为妙色或为妙声或为妙香或为妙味或为妙触或为利养或为名闻或为功德或为工巧或为花果或为树林或为床座或为敷具或为道路或为财谷或为医药或为舍宅或为仆使或为彩色或为甘雨或为求水或为稼穑或为扇拂或为凉风或为求火或为车乘或为男女或为方便或为修福或为温暖或为清凉或为忆念或为种种世出世间诸利乐事。于追求时为诸忧苦之所逼切。有能至心称名念诵归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者。此善男子。功德妙定威神力故。令彼一切皆离忧苦意愿满足。随其所应安置生天涅槃之道。#大乘佛教[超话]# https://t.cn/R2WxuoH

谛闲法师于大势至菩萨圣诞开示念佛法门:
  今日是大势至菩萨圣诞良辰。示大势至菩萨所修之念佛三昧法门。是谓应时应机之谈也。楞严第二十四圆通章云。尔时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此以普通人喻佛念众生。众生不念佛也。一人专忆者。喻佛常念众生。一人专忘者。喻人常不念佛。故佛虽常在世间度生。故云若逢或见。众生虽生佛世。与佛同时。不肯念佛。故曰不逢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此喻众生念佛也。佛念众生。众生念佛。故云二人相忆。如是佛度生。生念佛。乃至从生至生。喻如形影相随。无时或异也。次以母子喻。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此以喻合喻。合上佛念众生也。如儿子之往他乡也。其为母者。或倚门而长望。或兀坐而恒思。或废寝而忘餐。或停梭而罢织。其念子之情。可谓深且切矣。佛念众生之心。亦复如是。此喻众生不肯念佛。佛亦无可如何耳。若子逃逝。虽忆何为者。喻不孝之子一出其门。或为货殖之所绊。或为美妇之所系。无时念及母在家中。此喻众生不肯念佛。故云虽忆何为。言子若忆母。如母忆时者。此喻孝顺之子。身虽在外。无时不念母在家中。营事既毕。即便回家。承事老母。故云母子历生。不相违远。此喻众生念佛。要如母忆子一般。故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言现前见佛者。或于念佛定中见。或于夜间梦中见。俱名现前见也。言当来见者。或是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亲垂接引。或是往生七宝池中。华开见佛。皆名当来见也。言必定者。众生果能忆佛念佛。功不虚弃。必定能见佛也。即此念佛法门。便是胜妙方便。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者。此喻众生念佛。即心即佛。譬如染香之人。其身自然而有香气故此念佛三昧。亦得名曰香光庄严也。势至菩萨自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此明以因趣果。果后度生。故我等现前大众。若肯忆佛念佛。必蒙势至菩萨摄受往生也。其最后结句云。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不比彼等诸圣。皆有选择也。
  且念佛三昧。有三种不同。各有下手工夫。现前大众。不可不知。
  一者念自佛法门。其下手工夫。祗有一重能所。皆以第六识相应之五别境中慧心所。为能观智。名为妙观察智相应品。以六根性为所观境。
  如阿那律单选眼根。名反见法门。初于见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明暗二相。了然不生。此得益之相也。
  观音选耳根。名反闻法门。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周利槃特迦选鼻根。名反嗅法门。初于嗅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通塞二相。了然不生。
憍梵钵提选舌根。名反尝法门。初于尝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甜淡二相。了然不生。
  毕陵伽婆蹉。选身根。名反触法门。初于触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离合二相。了然不生。
  须菩提选意根。名反知法门。初于知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生灭二相。了然不生。此一种法门。境智俱属于自。故云念自佛也。
  二者念他佛。亦是一重能所。以六根为能念。诸佛果德为所念。能念属自。所念属他故云。念他佛也。念自佛。全仗自力以了生死。以生死之因。无量无边。若烦恼一丝不断。则生死便不能出。故古德云。少留一爱未全捐。便恐临终被此牵。先须持戒清净。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定能伏烦恼。直至三界见思破尽。方能超出分段生死。此念自佛之了生死不易也。念他佛全仗佛力。烦恼不必断。业障不必除。只要愿力恳切。便能横超三界。带业往生。故念他佛。了生死之易也。
  第三自他俱念佛者。此一种法门。是上根利智所修。必先大开圆解。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他本自不二。先须识得有两重能所。一者。以妙观察智相应品为能观。以六根性为所观。二者。以六根为能念。以诸佛果德为所念。从此下手念佛。先须缘想。诸佛圣境。然后都摄六根。一心蓦直念去。名为依他境立。唯心观成。俾眼所见者。无非佛相。耳所闻者。无非佛音。鼻所嗅者。无非佛香。舌所宣者。无非佛像。意所缘者。无非佛法。六根所对。无非佛境。此种法门。唯永明等诸大祖师。可以承当。
  所以永明祖师。昼夜十二时。弥陀十万。更须诵华严经一部。行百八事。此等行径。非泛泛人可以做得也。故莲池大师闻之。尚有疑虑。一日亲自勘验一番。从半夜起来。遂持珠计数。直至晚间。念满十万。中间一息不能昏散。若少有昏沉。即便间断。不能满十万数。可见此种法门。非吾辈所能企及。吾等自知钝根。只好学势至念佛法门。单念他佛最极稳当所谓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故永明祖师。尝以四料简开示学者。一云。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此种禅净双修法门。如能做得。固然是好。如其不能。当念他佛。二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经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即此念佛。便是殊胜方便。何必再假余方便耶。三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此在永明大师时候。尚云十人九错。直至于今。又过千余年矣。当云十人十错。吾辈宁不寒心乎。四云。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此指大概普通人物。一天到晚。黑地昏天。祗管埋头吃饭。逐利求名。不知修善。不肯念佛。以贪嗔痴。发身口意。造十恶业。三途苦报。只身应受。谁能相代。故曰铁床并铜柱也。今日现前大众。幸有此间诸大居士。建造居士林。提倡念佛法门。每逢初一十五宏开大会。云集大众。同声念佛。此即上体佛心。普渡慈航也。汝等现前大众。应当认真念佛。万勿当面错过。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失人身易。得人身难。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此中念他佛一种法门。虽然是好。必须信愿持名。方为稳当。若无信愿。单念佛名。纵使每日弥陀十万。念到一心不乱。亦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何以故。以无信愿故也。譬如有船。设在门前河中。你无心上船。故不得去。弥陀之大愿慈航。亦复如是。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普度众生。若众生无愿往生。亦不得度。念佛众生。其必信真愿切。方能受度。无愿者。不能往生。若信真愿切。虽散心念佛。亦得往生。因往生愿切故。弥陀要解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此千古不易之谈也。汝等不可不知。普贤行愿品云。人到临命终时。一切业障。悉皆现前。一切眷属。悉皆远离。一切诸根。悉皆败坏。唯有愿王。一切时中。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故知愿。不可不发也。且道愿如何发。我有念佛仪规。其中有十六句发愿回向之文。当依此文做去。保管一生取办。汝等念佛。不可太快。快则佛号不清。心不至诚。亦不可太缓。缓则容易昏沉。心亦不诚敬。故须念佛要不缓不急。每日定数。至多三万。至少一万。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做到。不可一日间断。正当念佛。要句句分明。字字清彻。从口中念出。耳里收来。名为口耳相传。圣凡不隔。依此念去。最极稳当。到得临命终时。自然感应道交。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念佛行人。不往而往。往生西方。既得往生。便登不退。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然后乘大愿船。回入娑婆苦海。广度有缘。宁不快哉。现前大众各各勉旃。

谛闲法师于大势至菩萨圣诞开示念佛法门:
  今日是大势至菩萨圣诞良辰。示大势至菩萨所修之念佛三昧法门。是谓应时应机之谈也。楞严第二十四圆通章云。尔时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此以普通人喻佛念众生。众生不念佛也。一人专忆者。喻佛常念众生。一人专忘者。喻人常不念佛。故佛虽常在世间度生。故云若逢或见。众生虽生佛世。与佛同时。不肯念佛。故曰不逢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此喻众生念佛也。佛念众生。众生念佛。故云二人相忆。如是佛度生。生念佛。乃至从生至生。喻如形影相随。无时或异也。次以母子喻。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此以喻合喻。合上佛念众生也。如儿子之往他乡也。其为母者。或倚门而长望。或兀坐而恒思。或废寝而忘餐。或停梭而罢织。其念子之情。可谓深且切矣。佛念众生之心。亦复如是。此喻众生不肯念佛。佛亦无可如何耳。若子逃逝。虽忆何为者。喻不孝之子一出其门。或为货殖之所绊。或为美妇之所系。无时念及母在家中。此喻众生不肯念佛。故云虽忆何为。言子若忆母。如母忆时者。此喻孝顺之子。身虽在外。无时不念母在家中。营事既毕。即便回家。承事老母。故云母子历生。不相违远。此喻众生念佛。要如母忆子一般。故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言现前见佛者。或于念佛定中见。或于夜间梦中见。俱名现前见也。言当来见者。或是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亲垂接引。或是往生七宝池中。华开见佛。皆名当来见也。言必定者。众生果能忆佛念佛。功不虚弃。必定能见佛也。即此念佛法门。便是胜妙方便。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者。此喻众生念佛。即心即佛。譬如染香之人。其身自然而有香气故此念佛三昧。亦得名曰香光庄严也。势至菩萨自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此明以因趣果。果后度生。故我等现前大众。若肯忆佛念佛。必蒙势至菩萨摄受往生也。其最后结句云。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不比彼等诸圣。皆有选择也。
  且念佛三昧。有三种不同。各有下手工夫。现前大众。不可不知。
  一者念自佛法门。其下手工夫。祗有一重能所。皆以第六识相应之五别境中慧心所。为能观智。名为妙观察智相应品。以六根性为所观境。
  如阿那律单选眼根。名反见法门。初于见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明暗二相。了然不生。此得益之相也。
  观音选耳根。名反闻法门。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周利槃特迦选鼻根。名反嗅法门。初于嗅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通塞二相。了然不生。
憍梵钵提选舌根。名反尝法门。初于尝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甜淡二相。了然不生。
  毕陵伽婆蹉。选身根。名反触法门。初于触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离合二相。了然不生。
  须菩提选意根。名反知法门。初于知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生灭二相。了然不生。此一种法门。境智俱属于自。故云念自佛也。
  二者念他佛。亦是一重能所。以六根为能念。诸佛果德为所念。能念属自。所念属他故云。念他佛也。念自佛。全仗自力以了生死。以生死之因。无量无边。若烦恼一丝不断。则生死便不能出。故古德云。少留一爱未全捐。便恐临终被此牵。先须持戒清净。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定能伏烦恼。直至三界见思破尽。方能超出分段生死。此念自佛之了生死不易也。念他佛全仗佛力。烦恼不必断。业障不必除。只要愿力恳切。便能横超三界。带业往生。故念他佛。了生死之易也。
  第三自他俱念佛者。此一种法门。是上根利智所修。必先大开圆解。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他本自不二。先须识得有两重能所。一者。以妙观察智相应品为能观。以六根性为所观。二者。以六根为能念。以诸佛果德为所念。从此下手念佛。先须缘想。诸佛圣境。然后都摄六根。一心蓦直念去。名为依他境立。唯心观成。俾眼所见者。无非佛相。耳所闻者。无非佛音。鼻所嗅者。无非佛香。舌所宣者。无非佛像。意所缘者。无非佛法。六根所对。无非佛境。此种法门。唯永明等诸大祖师。可以承当。
  所以永明祖师。昼夜十二时。弥陀十万。更须诵华严经一部。行百八事。此等行径。非泛泛人可以做得也。故莲池大师闻之。尚有疑虑。一日亲自勘验一番。从半夜起来。遂持珠计数。直至晚间。念满十万。中间一息不能昏散。若少有昏沉。即便间断。不能满十万数。可见此种法门。非吾辈所能企及。吾等自知钝根。只好学势至念佛法门。单念他佛最极稳当所谓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故永明祖师。尝以四料简开示学者。一云。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此种禅净双修法门。如能做得。固然是好。如其不能。当念他佛。二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经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即此念佛。便是殊胜方便。何必再假余方便耶。三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此在永明大师时候。尚云十人九错。直至于今。又过千余年矣。当云十人十错。吾辈宁不寒心乎。四云。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此指大概普通人物。一天到晚。黑地昏天。祗管埋头吃饭。逐利求名。不知修善。不肯念佛。以贪嗔痴。发身口意。造十恶业。三途苦报。只身应受。谁能相代。故曰铁床并铜柱也。今日现前大众。幸有此间诸大居士。建造居士林。提倡念佛法门。每逢初一十五宏开大会。云集大众。同声念佛。此即上体佛心。普渡慈航也。汝等现前大众。应当认真念佛。万勿当面错过。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失人身易。得人身难。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此中念他佛一种法门。虽然是好。必须信愿持名。方为稳当。若无信愿。单念佛名。纵使每日弥陀十万。念到一心不乱。亦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何以故。以无信愿故也。譬如有船。设在门前河中。你无心上船。故不得去。弥陀之大愿慈航。亦复如是。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普度众生。若众生无愿往生。亦不得度。念佛众生。其必信真愿切。方能受度。无愿者。不能往生。若信真愿切。虽散心念佛。亦得往生。因往生愿切故。弥陀要解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此千古不易之谈也。汝等不可不知。普贤行愿品云。人到临命终时。一切业障。悉皆现前。一切眷属。悉皆远离。一切诸根。悉皆败坏。唯有愿王。一切时中。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故知愿。不可不发也。且道愿如何发。我有念佛仪规。其中有十六句发愿回向之文。当依此文做去。保管一生取办。汝等念佛。不可太快。快则佛号不清。心不至诚。亦不可太缓。缓则容易昏沉。心亦不诚敬。故须念佛要不缓不急。每日定数。至多三万。至少一万。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做到。不可一日间断。正当念佛。要句句分明。字字清彻。从口中念出。耳里收来。名为口耳相传。圣凡不隔。依此念去。最极稳当。到得临命终时。自然感应道交。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念佛行人。不往而往。往生西方。既得往生。便登不退。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然后乘大愿船。回入娑婆苦海。广度有缘。宁不快哉。现前大众各各勉旃。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那些忍不住想知道为什么无穷会潜伏在阴影中的人,可以尝试用6去除以一个接近0但不完全等于0的数字,比如0.1。伴随着这样的想法,无穷诞生了,它是我们心灵深处、无
  • #林俊杰[超话]##林俊杰0327生日快乐# [好喜欢]#林俊杰一定会# 距离上一次见林俊杰已经952天了 2019年真的是我最幸福的一年 在那一年我见了两次林
  • 另外,她的想法总归会在日常言行带出几分(她不擅长演戏)那些陪嫁看在眼里,能不顺着她的心意?卫小娘身亡始末:林小娘至多要她身体垮书上直接点出了林小娘的想法:一开始
  • 160221 ig안녕하세요. 나연입니다. 우선, 제가 올린 인스타그램 게 시물로 인해 죄송하다는 말씀 드립니다. 가수로서 음악을 접하고 이를 표
  • 为实现今后五年高质量发展,我区确定了“一二三六”的发展思路:“一”就是建设产业兴旺、开放创新、生态优美、生活宜居、文脉传承、社会稳定、人民幸福的西安国家中心城市
  • 纽大跌出前十...[星星] 金融工程数十年来一直是留学申请的最热门专业之一作为最吸金的研究生项目,高大上、高薪、发展前景广阔的代名词,金融工程MFE一直是大家
  • 更登坐在车上问我们冷吗,我以为他是在关心我们,我们也很客气地说不冷不冷,更登说那就好,然后就把车门关上了……原来是他冷哈哈哈哈……听说看到日照金山会幸运一整年。
  • 安慰了好一会儿,最终他情绪平复了好多,才说道:本来你之前说的就让我不开心,现在我想和你一起睡觉,不想离开你。这是我蕞不愿意听到的话题:一方面,我根本不懂他们在说
  • 听Zoltan亲自讲解了他最近饱受争议的布雷顿森林体系III,逻辑与原文基本一致,其他takeaway如下:1.俄乌危机大概率会演变成一场金融市场危机,因为比起
  • 【苍南县“扫黄打非”快递员志愿者队成立】今天上午(10.15)由中国邮政、顺丰、圆通等公司的快递员共同参与的苍南县“扫黄打非”快递员志愿者队正式成立。【苍南县“
  • 用我们的鼻炎膏,彻底铲除各种鼻炎顽症! 有时候会突然觉得自己好像被整个世界所抛弃,断绝一切联系,自我封闭,思路短路,一切都变得那么不可理喻……[二哈]可,愚人节
  • 慢慢的我觉得他好烦啊,一天粘着我,我一点自己呆的时间都没有,又提了分手,还说了很多伤G 自尊的话,G 和我说:“那把好友加着吧,做朋友,我不打扰你,不烦你”我说
  • >Д<)o゜內袋有兩種包裝~一天吃不完,我要分幾天慢慢開,緊張……求一織多來幾張!>Д<)o゜吐槽一下這一盒餅乾是裝在四倍體積大的紙箱寄
  • 理由还挺残忍,她说,你快走吧,这个星球被预言会over,不过不用担心我,会有脚踏奥特光线的勇者来救我。 一天,他在某星球遇到一个女生,是水晶的化身。
  • #棋魂[超话]##Hikaru no go##ヒカルの碁##棋魂# 株式会社A3(イベント情報)ワゴン紹介 「ヒカルの碁 in 東京キャラクターストリート」
  • 这个中秋,#武汉K11 Select#“musiK11”邀你赴一场月光下的Bath-Leisure音乐沙龙。#快来抢,手快有,手慢无# 抢优惠券网站 哈尔斯玻璃
  • 每个地方都有小人,通常,小人做人处事不太厚道,常以不良手段达成目的。 人一生只有两件事,一是做人,二是做事,为人处世是一门大学问。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 《小窗幽记》全十二章之 集灵篇八、眉上几分愁,且去观棋酌酒眉上几分愁,且去观棋酌酒;心中多少乐,只来种竹浇花。8、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
  • 祝天下所有的乞丐改变命运!祝天下的所有的老人健康长寿!
  • - 有关于你的惊喜,是永夜里的光,星辰中的歌,指缝间的暖,眼波中的河,这平淡人生,就这样忽而沸腾,追逐着明灭的瞬间。多好的黄昏啊,若是没有疫情就好了,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