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法时代该如何修行?

现正是末法时代,你到哪里访善知识呢?不如熟读一部《楞严经》,修行就有把握,就能保绥哀救,消息邪缘,令其身心,入佛知见,从此成就,不遭歧路。
又全经前后所说,着重在一个“淫”字。如经中说:“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
……
希望同参们,无论老少,常读《楞严经》,此经是你随身善知识,时闻世尊说法,就和阿难尊者作同参。
——虚云老和尚开示

四种清净明诲
而《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是重中之重,宣化上人曾说这四种清净明诲是修道的箴规,是佛陀针对人的毛病--无明罪业,痛下针砭,对症开方的良药。
真界大师曾有偈赞开示收摄身心,远离魔扰,需修四种清净明诲,偈曰:“入定先须摄四心,免教魔事得相侵,惑亡业谢根尘净,顿入无生觉海深。”
藕益大师也说:“四不坏信,尤从戒始。盖昏涂宝炬,示人以何路可行,何路不可行,何路超生脱死,何路堕坑落堑。凡发心起行,亲师取友,择法眼目,看教指归,工夫要诀,巨细精粗,无不从学戒而辨。故从上佛祖,虽教观有偏圆权实种种不同,未有不以戒为初基。以戒辨邪正者,清净明诲,的是乐邦左券。此信不可坏也。”

01
断淫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毘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阿难!云何摄心我名为戒?
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婬,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婬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婬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诸魔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炽盛世间,广行贪婬为善知识,令诸众生落爱见坑失菩提路。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断心婬,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
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婬,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婬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婬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诸魔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炽盛世间,广行贪婬为善知识,令诸众生落爱见坑失菩提路。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断心婬,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

“是故阿难!若不断婬修禅定者,如蒸沙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秖名热沙。何以故?此非饭本石沙成故。汝以婬身求佛妙果,纵得妙悟皆是婬根,根本成婬,轮转三途必不能出,如来涅槃何路修证?必使婬机身心具断,断性亦无,于佛菩提斯可希冀。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02
断杀
“阿难!又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杀,则不随其生死相续。

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杀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杀必落神道,上品之人为大力鬼,中品即为飞行夜叉诸鬼帅等,下品当为地行罗刹,彼诸鬼神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
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神鬼炽盛世间,自言食肉得菩提路。阿难!我令比丘食五净肉,此肉皆我神力化生本无命根,汝婆罗门地多蒸湿,加以沙石草菜不生,我以大悲神力所加,因大慈悲假名为肉,汝得其味,奈何如来灭度之后,食众生肉名为释子。汝等当知,是食肉人纵得心开似三摩地,皆大罗刹,报终必沈生死苦海,非佛弟子,如是之人相杀相吞相食未已,云何是人得出三界?汝教世人,修三摩地次断杀生,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二决定清净明诲。
“是故阿难!若不断杀修禅定者,譬如有人自塞其耳,高声大叫求人不闻,此等名为欲隐弥露。清净比丘及诸菩萨,于岐路行不踏生草,况以手拔;云何大悲取诸众生血肉充食?若诸比丘不服东方丝绵绢帛,及是此土靴履裘毳、乳酪醍醐,如是比丘于世真脱,酬还宿债不游三界。何以故?服其身分皆为彼缘,如人食其地中百谷,足不离地;必使身心于诸众生,若身、身分,身心二途不服不食,我说是人真解脱者。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03
断偷
“阿难!又复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偷,则不随其生死相续。

汝修三昧本出尘劳,偷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偷必落邪道,上品精灵、中品妖魅、下品邪人诸魅所着,彼等群邪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
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炽盛世间,潜匿奸欺称善知识,各自谓己得上人法,詃惑无识恐令失心,所过之处其家耗散。我教比丘循方乞食,令其舍贪成菩萨道,诸比丘等不自熟食,寄于残生旅泊三界,示一往还去已无返;云何贼人假我衣服,禆贩如来造种种业,皆言佛法却非出家,具戒比丘为小乘道?由是疑误无量众生堕无间狱。若我灭后,其有比丘发心决定修三摩提,能于如来形像之前,身然一灯、烧一指节,及于身上爇一香炷,我说是人无始宿债一时酬毕,长挹世间永脱诸漏,虽未即明无上觉路,是人于法已决定心,若不为此舍身微因,纵成无为必还生人酬其宿债,如我马麦正等无异。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后断偷盗,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三决定清净明诲。
“是故阿难!若不断偷修禅定者,譬如有人水灌漏巵欲求其满,纵经尘劫终无平复。若诸比丘衣钵之余分寸不畜,乞食余分施饿众生,于大集会合掌礼众,有人捶骂同于称赞,必使身心二具捐舍,身肉骨血与众生共,不将如来不了义说回为己解以误初学,佛印是人得真三昧。如我所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04
断妄

“阿难!如是世界六道众生,虽则身心无杀盗婬,三行已圆;若大妄语,即三摩提不得清净,成爱见魔失如来种。
所谓未得谓得、未证言证,或求世间尊胜第一,谓前人言:『我今已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道、辟支佛乘、十地、地前诸位菩萨。』求彼礼忏贪其供养,是一颠迦销灭佛种,如人以刀断多罗木,佛记是人永殒善根无复知见,沈三苦海不成三昧。我灭度后,勅诸菩萨及阿罗汉应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种种形度诸轮转,或作沙门、白衣居士、人王、宰官、童男、童女,如是乃至婬女、寡妇、奸偷、屠贩,与其同事称叹佛乘,令其身心入三摩地,终不自言我真菩萨、真阿罗汉。泄佛密因、轻言未学,唯除命终阴有遗付,云何是人惑乱众生成大妄语?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后复断除诸大妄语,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四决定清净明诲。
“是故阿难!若不断其大妄语者,如刻人粪为栴檀形,欲求香气无有是处。我教比丘直心道场,于四威仪一切行中尚无虚假,云何自称得上人法?譬如穷人妄号帝王自取诛灭,况复法王如何妄窃?因地不直果招纡曲,求佛菩提如噬脐人,欲谁成就?若诸比丘心如直弦一切真实,入三摩提永无魔事,我印是人成就菩萨无上知觉。如我是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朗朗上口!佛陀给世人的二十条忠告,你能听进几句?】

大自在般若 2019-08-02

佛陀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回。

在四十九年弘化的生涯里,最初直畅本怀,讲说《华严经》二十一日,后因观机逗教,又再说《阿含经》十二年、《方等经》八年、《般若经》二十二年,《法华经》和《涅槃经》共八年,至于对个人特别的教化,佛陀说过无量数次,感化无量数人。

例如,为愚钝的“周利槃陀伽”说“拂尘除垢”,令其觉悟;为“调马师”说调御众生法,令其改往修来,受持五戒;为“鸯崛摩罗”开导迷津,慑服其恶逆,令其忏悔皈依;

总之,佛陀的教示是苦海中的法船,接引众生从生死的此岸,到达涅槃的彼岸。以下20则佛陀的教化因缘及开示,以见佛陀的慈悲。

一、八风吹不动

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名之为“八风”,八种顺逆之境能动摇情绪,让人心神不安。

如何才能“八风吹不动”?

在《法集经》中,佛陀说:能说空者,世间之法所不能坏。何以故?心不依止世八法故。何者为八?而不依止于利衰等事,不生忧喜称讥之音,而无欣戚毁誉二法,心不高下,于诸苦乐,不贪不厌,如是世法,不能破坏。

二、人之异于禽兽者,在于人类能知能觉

人能知能觉,能够反省改过,懂得惭愧忏悔。

《增一阿含经》卷九说:有二妙法,拥护世间。云何为二法?所谓有惭、有愧也。诸比丘!若无此二法,世间则不别有父有母,有兄有弟,有妻子知识、尊长大小,便当与猪、鸡、狗、牛、羊六畜之类而同一等。以其世间有此二法,拥护世间,则别有父母、兄弟、妻子、尊长、大小,亦不与六畜共同。

三、忏悔,是重要的修行法门

有罪忏悔不仅可以消除罪业,并能增长善根。

佛陀在《五分律》卷三说:于我法中,若知有罪,而忏悔者,增长善根。

四、忍的力量胜过一切拳头刀枪

忍辱是对治瞋恚的最佳法门。

佛陀在《罗云忍辱经》说:忍之为明,踰于日月。龙象之力,可谓盛猛,比之于忍,万万不如一。七宝之燿,凡俗所贵,然其招忧,以致灾患;忍之为宝,终始获安。布施十方,虽有大福,福不如忍。

五、是非朝朝有,不听自然无

佛陀在《增一阿含经》开示远离人我是非之道,说:不毁谤于人,亦不观是非,但自观身行,谛观正不正。

六、好逸恶劳是人的通病,唯“精进”是最好的良药

佛陀在《杂譬喻经》中举出“精进报至”的故事说:

昔有伎儿,作种种伎乐,从一富长者乞牛。长者了无与心,故语之言:“汝能如是勤作伎乐,昼夜不息,满一岁者,我当与汝牛。”

伎儿答言:“能。”复与主人:“能听不?”

长者亦言:“能。”于是伎儿闻是欢喜,一心作乐,三日三夜,未尝休懈。长者厌听已,即敕子弟牵牛与之。

七、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之处

古人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又说:“知足常乐。”因此,世间上最富有的人,并不是拥有家财万贯的人。真正的富人,是知足的人。

《佛遗教经》说: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为知足者之所怜愍。

八、知恩报恩,是做人的根本

《优婆塞戒经》说:少恩加己,思欲大报;于己怨者,恒生善心。

九、重视孝道,因为孝道是人伦之始

在《贤愚经》中,佛陀开示阿难:出家在家,慈心孝顺,供养父母,计其功德,殊胜难量。所以者何?我自忆念过去世时,慈心孝顺,供养父母,乃至身肉济救父母危急之厄。以是功德,上为天帝,下为圣主,乃至成佛,三界特尊,皆由是福。

十、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必然有一位“贤妻良母”

如何才是贤妻呢?

在《玉耶女经》中,佛陀为玉耶开示为妇之道:作妇之法,当有五等。何谓为五?一如母妇,二如臣妇,三如妹妇,四者婢妇,五者夫妇。何谓母妇?爱夫如子,故名母妇。何谓臣妇?事夫如君,故名臣妇。何谓妹妇?事夫如兄,故名妹妇。何谓婢妇?事夫如妾,故名婢妇。何谓夫妇?背亲向疏,永离所生;恩爱亲昵,同心异形;尊奉敬慎,无憍慢情;善事内外,家殷丰盈;待接宾客,称扬善名:是谓夫妇之道。

十一、和乐安定的社会有待全民共同建立

佛陀在《无量寿经》说:世间人民,父子兄弟,夫妇家室,中外亲属,当相敬爱,无相憎忌;有无相通,无得贪惜;言色常和,莫相违戾。

十二、世间上每个人都需要朋友

朋友又有所谓的益友与损友。什么是益友?什么是损友?

在《佛说孛经抄》中,佛陀说:友有四品,不可不知!有友如花,有友如称,有友如山,有友如地。

何谓如花?好时插头,萎时捐之;见富贵附,贫贱则弃,是花友也。何谓如称?物重头低,物轻则仰;有与则敬,无与则慢,是称友也。何谓如山?譬如金山,鸟兽集之,毛羽蒙光,贵能荣人,富乐同欢,是山友也。何谓如地?百穀财宝,一切仰之,施给养护,恩厚不薄,是地友也。

十三、“礼贤下士”是领导者成功的要素,“妒贤害能”则是失败之因

在《四十二章经》中,佛陀说: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污天,还污己身。贤者不可毁,祸必灭己。

十四、尊师重道

佛陀在《阿难问事佛吉凶经》中,对师徒之道尤有周全的指示:师弟之义,义感自然,当相信厚,视彼若己。己所不行,勿施于人;弘崇礼律,训之以道;和顺忠节,不相怨讼。弟之与师,二义真诚;师当如师,弟子当如弟子,勿相毁谤,慎莫含毒,小怨成大,还自烧身。

十五、多布施,为大众创造福利

在佛经里,布施喻如农夫耕田,好的田地能获得丰收。同样的,多布施给贤德之人,能为大众创造更多的福利,为自己增添更多的福德。

《四十二章经》中说:饭恶人百,不如饭一善人;饭善人千,不如饭一持五戒者;饭五戒者万 ,不如饭一须陀洹;饭百万须陀洹,不如饭一斯陀含;饭千万斯陀含,不如饭一阿那含;饭一亿阿那含,不如饭一阿罗汉;饭十亿阿罗汉,不如饭一辟支佛;饭百亿辟支佛,不如饭一三世诸佛。

十六、端正、威仪、安详、自在

端正姝好,这是人人梦寐以求的美事。所谓“端正”并不单指色相的华美俊彦,而是包含从内在自然流露出来的威仪、庄严、安详、自在。

《法句譬喻经》说:所谓端正,非色如华,贪忌虚饰,言行有违;谓能舍恶,根源已断,慧而无恚,是谓端正。

十七、人人都希望有好名声,然而美名并非凭空而来

佛陀在《六波罗蜜经》说,想要获得好的名声必须做到:不说他人过,亦不称己德,智照无自他,当获大名称。 

十八、世间最大的财富不是黄金、钻石,而是智慧、法财

佛陀在《正法念处经》说:宝物归无常,善法增智慧;世间物破坏,善法常坚固。若有顺法行,随人百千世;虽种种宝物,不能至后世。种种财宝物,则可强劫夺;王贼及水火,不能拔法财。

十九、世间事,由小可以知著,防微可以杜渐,因此切莫以善小而不为,更不可以恶小而为之

佛陀在《法句经》说:莫轻小恶,以为无殃,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凡罪充满,从小积成。莫轻小善,以为无福,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凡福充满,从纤纤积。

二十、“将人做好,离佛也就不远了”

在十法界中,人居于上升下沉的枢纽地位,而且由于人具有精进、忆念、梵行三种特性胜过诸天,所以历劫以来,诸佛都在人道中证悟成佛。

太虚大师曾说:“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学佛并不是渺不可及的事,将人做好,离佛也就不远了。

怎样才算是将人做好呢?在《增一阿含经》中,佛陀说有五种非人:应笑而不笑,应喜而不喜,应慈而不慈,闻恶而不改,闻善而不乐。

佛法是世间的光明,是人类的救星。

有缘得闻佛法,应如《大集经》说:“闻法者,对说法人作医王想,作拔苦想,作说法甘露想,作醍醐想;说法者,对听众作胜解增长想,作癒病想。若说者与听者能如是用意,皆堪绍隆佛位,常生佛前。”

【朗朗上口!佛陀给世人的二十条忠告,你能听进几句?】

大自在般若 2019-08-02

佛陀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回。

在四十九年弘化的生涯里,最初直畅本怀,讲说《华严经》二十一日,后因观机逗教,又再说《阿含经》十二年、《方等经》八年、《般若经》二十二年,《法华经》和《涅槃经》共八年,至于对个人特别的教化,佛陀说过无量数次,感化无量数人。

例如,为愚钝的“周利槃陀伽”说“拂尘除垢”,令其觉悟;为“调马师”说调御众生法,令其改往修来,受持五戒;为“鸯崛摩罗”开导迷津,慑服其恶逆,令其忏悔皈依;

总之,佛陀的教示是苦海中的法船,接引众生从生死的此岸,到达涅槃的彼岸。以下20则佛陀的教化因缘及开示,以见佛陀的慈悲。

一、八风吹不动

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名之为“八风”,八种顺逆之境能动摇情绪,让人心神不安。

如何才能“八风吹不动”?

在《法集经》中,佛陀说:能说空者,世间之法所不能坏。何以故?心不依止世八法故。何者为八?而不依止于利衰等事,不生忧喜称讥之音,而无欣戚毁誉二法,心不高下,于诸苦乐,不贪不厌,如是世法,不能破坏。

二、人之异于禽兽者,在于人类能知能觉

人能知能觉,能够反省改过,懂得惭愧忏悔。

《增一阿含经》卷九说:有二妙法,拥护世间。云何为二法?所谓有惭、有愧也。诸比丘!若无此二法,世间则不别有父有母,有兄有弟,有妻子知识、尊长大小,便当与猪、鸡、狗、牛、羊六畜之类而同一等。以其世间有此二法,拥护世间,则别有父母、兄弟、妻子、尊长、大小,亦不与六畜共同。

三、忏悔,是重要的修行法门

有罪忏悔不仅可以消除罪业,并能增长善根。

佛陀在《五分律》卷三说:于我法中,若知有罪,而忏悔者,增长善根。

四、忍的力量胜过一切拳头刀枪

忍辱是对治瞋恚的最佳法门。

佛陀在《罗云忍辱经》说:忍之为明,踰于日月。龙象之力,可谓盛猛,比之于忍,万万不如一。七宝之燿,凡俗所贵,然其招忧,以致灾患;忍之为宝,终始获安。布施十方,虽有大福,福不如忍。

五、是非朝朝有,不听自然无

佛陀在《增一阿含经》开示远离人我是非之道,说:不毁谤于人,亦不观是非,但自观身行,谛观正不正。

六、好逸恶劳是人的通病,唯“精进”是最好的良药

佛陀在《杂譬喻经》中举出“精进报至”的故事说:

昔有伎儿,作种种伎乐,从一富长者乞牛。长者了无与心,故语之言:“汝能如是勤作伎乐,昼夜不息,满一岁者,我当与汝牛。”

伎儿答言:“能。”复与主人:“能听不?”

长者亦言:“能。”于是伎儿闻是欢喜,一心作乐,三日三夜,未尝休懈。长者厌听已,即敕子弟牵牛与之。

七、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之处

古人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又说:“知足常乐。”因此,世间上最富有的人,并不是拥有家财万贯的人。真正的富人,是知足的人。

《佛遗教经》说: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为知足者之所怜愍。

八、知恩报恩,是做人的根本

《优婆塞戒经》说:少恩加己,思欲大报;于己怨者,恒生善心。

九、重视孝道,因为孝道是人伦之始

在《贤愚经》中,佛陀开示阿难:出家在家,慈心孝顺,供养父母,计其功德,殊胜难量。所以者何?我自忆念过去世时,慈心孝顺,供养父母,乃至身肉济救父母危急之厄。以是功德,上为天帝,下为圣主,乃至成佛,三界特尊,皆由是福。

十、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必然有一位“贤妻良母”

如何才是贤妻呢?

在《玉耶女经》中,佛陀为玉耶开示为妇之道:作妇之法,当有五等。何谓为五?一如母妇,二如臣妇,三如妹妇,四者婢妇,五者夫妇。何谓母妇?爱夫如子,故名母妇。何谓臣妇?事夫如君,故名臣妇。何谓妹妇?事夫如兄,故名妹妇。何谓婢妇?事夫如妾,故名婢妇。何谓夫妇?背亲向疏,永离所生;恩爱亲昵,同心异形;尊奉敬慎,无憍慢情;善事内外,家殷丰盈;待接宾客,称扬善名:是谓夫妇之道。

十一、和乐安定的社会有待全民共同建立

佛陀在《无量寿经》说:世间人民,父子兄弟,夫妇家室,中外亲属,当相敬爱,无相憎忌;有无相通,无得贪惜;言色常和,莫相违戾。

十二、世间上每个人都需要朋友

朋友又有所谓的益友与损友。什么是益友?什么是损友?

在《佛说孛经抄》中,佛陀说:友有四品,不可不知!有友如花,有友如称,有友如山,有友如地。

何谓如花?好时插头,萎时捐之;见富贵附,贫贱则弃,是花友也。何谓如称?物重头低,物轻则仰;有与则敬,无与则慢,是称友也。何谓如山?譬如金山,鸟兽集之,毛羽蒙光,贵能荣人,富乐同欢,是山友也。何谓如地?百穀财宝,一切仰之,施给养护,恩厚不薄,是地友也。

十三、“礼贤下士”是领导者成功的要素,“妒贤害能”则是失败之因

在《四十二章经》中,佛陀说: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污天,还污己身。贤者不可毁,祸必灭己。

十四、尊师重道

佛陀在《阿难问事佛吉凶经》中,对师徒之道尤有周全的指示:师弟之义,义感自然,当相信厚,视彼若己。己所不行,勿施于人;弘崇礼律,训之以道;和顺忠节,不相怨讼。弟之与师,二义真诚;师当如师,弟子当如弟子,勿相毁谤,慎莫含毒,小怨成大,还自烧身。

十五、多布施,为大众创造福利

在佛经里,布施喻如农夫耕田,好的田地能获得丰收。同样的,多布施给贤德之人,能为大众创造更多的福利,为自己增添更多的福德。

《四十二章经》中说:饭恶人百,不如饭一善人;饭善人千,不如饭一持五戒者;饭五戒者万 ,不如饭一须陀洹;饭百万须陀洹,不如饭一斯陀含;饭千万斯陀含,不如饭一阿那含;饭一亿阿那含,不如饭一阿罗汉;饭十亿阿罗汉,不如饭一辟支佛;饭百亿辟支佛,不如饭一三世诸佛。

十六、端正、威仪、安详、自在

端正姝好,这是人人梦寐以求的美事。所谓“端正”并不单指色相的华美俊彦,而是包含从内在自然流露出来的威仪、庄严、安详、自在。

《法句譬喻经》说:所谓端正,非色如华,贪忌虚饰,言行有违;谓能舍恶,根源已断,慧而无恚,是谓端正。

十七、人人都希望有好名声,然而美名并非凭空而来

佛陀在《六波罗蜜经》说,想要获得好的名声必须做到:不说他人过,亦不称己德,智照无自他,当获大名称。 

十八、世间最大的财富不是黄金、钻石,而是智慧、法财

佛陀在《正法念处经》说:宝物归无常,善法增智慧;世间物破坏,善法常坚固。若有顺法行,随人百千世;虽种种宝物,不能至后世。种种财宝物,则可强劫夺;王贼及水火,不能拔法财。

十九、世间事,由小可以知著,防微可以杜渐,因此切莫以善小而不为,更不可以恶小而为之

佛陀在《法句经》说:莫轻小恶,以为无殃,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凡罪充满,从小积成。莫轻小善,以为无福,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凡福充满,从纤纤积。

二十、“将人做好,离佛也就不远了”

在十法界中,人居于上升下沉的枢纽地位,而且由于人具有精进、忆念、梵行三种特性胜过诸天,所以历劫以来,诸佛都在人道中证悟成佛。

太虚大师曾说:“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学佛并不是渺不可及的事,将人做好,离佛也就不远了。

怎样才算是将人做好呢?在《增一阿含经》中,佛陀说有五种非人:应笑而不笑,应喜而不喜,应慈而不慈,闻恶而不改,闻善而不乐。

佛法是世间的光明,是人类的救星。

有缘得闻佛法,应如《大集经》说:“闻法者,对说法人作医王想,作拔苦想,作说法甘露想,作醍醐想;说法者,对听众作胜解增长想,作癒病想。若说者与听者能如是用意,皆堪绍隆佛位,常生佛前。”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色]这个八月,看着奥运,喝着啤酒,再配上虾米龙屋的外卖真是极好的!“食全酒美”星厨争霸赛第二季,此次原料是海鲜,照样的厨界祥哥工作室,照样的TVS罄石锅具,不
  • 我想将对你的思念,寄予散落的星子,但愿那点点的星光能照进你的窗前,伴你好眠,虽然不能满足你最大的物质生活,但我可以把我的心来满足你。我会一直喜欢你,无论是否关于
  • 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出资人及职工子女,有意向就读本民办学校的,出资人提供出资证明,职工提供在岗证明,可优先安排入读,不再参与电脑随机派位。3所农村学校(黄塘、仙庾、
  • 社保待遇篇1、“国统”系统上线停机切换期间,退休手续可以办理吗?5、“国统”系统上线停机切换期间,是否影响就业创业相关业务办理?
  • 经市专家组讨论,我市第1290例、第1291例、第1292例无症状感染者(境外输入)于6月15日出院,转入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我市新增4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
  • 7、我还是得不动声色地走下去,说这天气真好,风又轻柔,还能在斜阳里疲倦的微笑,说人生极平凡也没有什么波折和忧愁。28.睡觉才是我的真正勾当状况,苏醒的时间只是为
  • 5120210908-12青甘大声说我爱西北,第三次踏上西北的土地,还是一样的激动。[心]#修庆[超话]#生活日记一张很久以前的 在肯德基坐着看日落最近每天都在
  • #ACT和平精英[超话]#我想知道,掂过碌蔗是啥[允悲][允悲][允悲]高考结束之后,就要进入漫长的等成绩,报志愿,等录取。所以,年轻的你,用热爱拥抱生活吧,
  • 好了, “工作”暂时完成了一小部分,有点困了,该滚去睡觉了。好比如今晚失眠,在床上翻了一个多小时都在想接下来的“工作日程”实在翻不下去了,屁股一热做起来就开始
  • 有时候真想自己安静的离去,让孩子拥一大家子的疼她的人,我想把我所有的美好带给我的宝,但同时我也是我爸妈的心头肉,我不能只为了自己私欲,我要坚强的活下去……………
  • 感谢盐粒儿们一直以来对后援会的信任和支持,让我们一起陪伴谨言奔赴更闪亮的星空✨@吴谨言为什么最近频繁的朋友圈是三年的时光 转瞬即逝,我突然发现我们这一群人彼此相
  • 今年的《脱口秀大会》完结,脱口秀大王的荣誉依旧撑不起多少份量,自己搭台自己唱戏,很好笑,但目的性的明目张胆也让人无法真正认同其中的游戏规则。没有见到繁殖基地官方
  • 在张老师的分析指导下,重新加回男友,委托人也学着转变沟通方式,积极鼓励,把男友拉出了黑暗,让他重拾信心,三个月时间,两人和好如初,男友承若不会再和她分手,恭喜哦
  • !!
  • 眉山给出了答案:重点在产业集群上筑优势、在招商引资上求质效、在项目建设上提速度、在园区承载上强功能、在科技创新上增动能,用好“双城”“同城”机遇,展现制造业发展
  • 我很喜欢你,像春去秋来,海棠花开螃蟹在剥我的壳,笔记本在写我,漫天的我落在枫叶雪花上,而你在想我我现在很想你,等一会可能更想你猜我在干嘛呢,我在想你啊我轻尝这一
  • 当下不少人手机里既有京东天猫,也有唯品会,在流量见顶之下,行业曾经的拼刺刀营销抢人正变成如今的留人。可是如今,618都要过去了,网上喧嚣的“成绩单”并没有出现,
  • #就算吃两万年苦头,也要喜欢你# “吃啊赛罗,你不开心吗?这可是我专——门——为你点的儿!童!套!餐!啊! ”虽然我过不了儿童节了,但是你得过!管你五千几百岁,
  • 홍: 두 장로님이 저희에게 엄하게 대하시고 취미생활을 하시면 저희 형제자매들이 지금처럼 무익하지 않을 것입니다. 레드: 그렇지? 너랑 엄마는 매
  • 3,大跌不言底,现在的分析人士十分众多,其预言在被市场一直不断打脸的情况下,就把所有关于下跌时的名词,概念翻腾出来,编辑然后发出去,他们对本次大跌的意义和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