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顷楚南禅师杭州千顷山楚南禅师,福州张氏子。初参芙蓉,蓉见曰:“吾非汝师。汝师江外黄檗是也。”师礼辞,遂参黄檗。檗问:“子未现三界影像时如何?”师曰:“即今岂是有邪?”檗曰:“有无且置。即今如何?”师曰:“非今古。”檗曰:“吾之法眼,已在汝躬。”住后,上堂:“诸子设使解得三世佛教,如瓶注水,乃得百千三昧,不如一念修无漏道,免被人天因果系绊。”时有僧问:“无漏道如何修?”师曰:“未有阇黎时体取。”曰:“未有某甲时教谁体?”师曰:“体者亦无。”问:“如何是易?”师曰:“著衣吃饭,不用读经看教,不用行道礼拜,烧身炼顶,岂不易邪?”曰:“如何是难?”师曰:“微有念生,便具五阴三界,轮回生死皆从汝一念生。所以佛教诸菩萨云:佛所护念。”师虽应机无倦,而常寂然处定。或逾月,或浃旬。文德元年五月迁化,塔于院之西隅。大顺二年宣州孙儒寇镜塘,发塔,睹师全身俨然,爪发俱长,拜谢而去。鸟石灵观禅师福州鸟石山灵观禅师,﹝时称老观﹞。寻常扁户,人罕见之。唯一信士每至食时送供,方开。一日,雪峰伺便扣门,师开门,峰蓦胸搊住曰:“是凡是圣?”师唾曰:“这野孤精!”便推出闭却门。峰曰:“也秖要识老兄。”铲草次,问僧:“汝何处去?”曰:“西院礼拜安和尚去。”时竹上有一青蛇,师指蛇曰:“欲识西院老野孤精,秖这便是。”师问西院:“此一片地,堪著甚么物?”院曰:“好著个无相佛。”师曰:“好片地被兄放不净污了也。”引面次,僧参,师引面示之,僧便去。师至暮,问小师:“适来僧在何处?”小师曰:“当时便去也。”师曰:“是即是,祇得一橛。”﹝玄觉云:“甚么处是少一橛。”﹞问:“如何是佛?”师出舌示之。其僧礼谢。师曰:“住!住!你见甚么便礼拜?”曰:“谢和尚慈悲,出舌相示。”师曰:“老僧近日舌上生疮。”僧到敲门,行者开门,便出去。僧入礼拜,问:“如何是西来意?”师曰:“适来出去者,是甚么人?”僧拟近前,师便推出,闭却门。曹山行脚时,问:“如何是毗卢师法身主?”师曰:“我若向你道,即别有也。”曹山举似洞山,山曰:“好个话头,祇欠进语。何不问为甚么不道?”曹却来进前语,师曰:“若言我不道,即哑却我口。若言我道,即謇却我舌。”曹山归举似洞山,山深肯之。罗汉宗彻禅师杭州罗汉院宗彻禅师,湖州吴氏子。上堂,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骨剉也。”﹝师对机多用此语,时号骨剉和尚。﹞问:“如何是南宗北宗?”师曰:“心为宗。”曰:“还看教也无?”师曰:“教是心。”问:“性地多昏,如何了悟?”师曰:“烦云风卷,太虚廓清。”曰:“如何得明去?”师曰:“一轮皎洁,万里腾光。”相国裴休居士相国裴休居士,字公美,河东闻喜人也。守新安曰,属运禅师初于岭南黄檗山舍众入大安精舍,混迹劳侣,扫洒殿堂。公入寺烧香,主事祇接。因观壁画,乃问:“是何图相?”主事对曰:“高僧真仪。”公曰:“真仪可观。高僧何在?”主事无对。公曰:“此间有禅人否?”曰:“近有一僧,投寺执役,颇似禅者。”公曰:“可请求询问得否?”于是遽寻檗至,公睹之欣然曰:“休适有一问,诸德吝辞,今请上人代酬一语。”檗曰:“请相公垂问。”公举前话,檗朗声曰:“裴休!”公应诺。檗曰:“在甚么处?”公当下知旨,如获髻珠。曰:“吾师真善知识也。示人克的若是,何故汨没于此乎?”寺众愕然。自此延入府署,执弟子礼,屡辞不已。复坚请住黄檗山,荐兴祖道。有暇即躬入山顶谒,或渴闻玄论,即请入州中。公既通彻祖意,复博综教相,诸方禅学咸谓裴相不浪出黄檗之门也。至迁镇宣城,还思瞻礼,亦创精蓝,迎请居之。虽圭峰该通禅讲,为裴之所重,未若归心于黄檗而倾竭服膺者也。又撰圭峰碑云:“休与师于法为昆仲,于义为交友,于恩为善知识,于教为内外护。”斯可见矣。仍集黄檗语要,亲书序引,冠于编首,留镇山门。又亲书大藏经五百函号,迄今宝之。又圭峰禅师著禅源诠、原人论及圆觉经疏注、法界观,皆为之序。公笃志内典,深入法会。有发愿文传于世。长庆安禅师法嗣大随法真禅师益州大随法真禅师,梓州王氏子。妙龄夙悟,决志寻师,于慧义寺出家。圆具后南游,初见药山、道吾、云岩、洞山、次至岭外大沩会下,数载食不至充,卧不求暖,清苦炼行,操履不群,沩深器之,一日问曰:“阇黎在老僧此间,不曾问一转话?”师曰:“教某甲向甚么处下口?”沩曰:“何不道如何是佛?”师便作手势掩沩口。沩叹曰:“子真得共髓。”从此名传四海。尔后还蜀,寄锡天彭堋口山龙怀寺,于路旁煎茶普施三年。因往后山,见一古院号大随,群峰矗秀,涧水清泠。中有一树,围四丈余。南开一门,中空无碍,不假斤斧,自然一庵。时目为木禅庵,师乃居之十余载。影不出山,声闻于外。四方玄学,千里趋风。蜀主钦尚,遗使屡徵,师皆辞以老病,署神照大师。上堂:“此性本来清净,具足万德,但以染净二缘,而有差别。故诸圣悟之,一向净用,而成觉道。凡夫迷之,一向染用,没溺轮回。其体不二,故般若云: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僧问:“劫火洞然,大千俱坏,未审这个坏不坏?”师曰:“坏。”曰:“恁么则随他去也。”师曰:“随他去。”僧不肯。后到投子,举前话。子遂装香遥礼曰:“西川古佛出世。”谓其僧曰:“汝速回去忏悔。”僧回,大随师已殁。僧再至投子,子亦迁化。问:“如何是大人相?”师曰:“肚上不贴榜。”问:“僧甚处去?”曰:“西山住庵去。”师曰:“我向东山头唤汝,汝便来得么?”曰:“不然。”师曰:“汝住庵未得。”问:“生死到时如何?”师曰:“遇茶吃茶,遇饭吃饭。”曰:“谁受供养?”师曰:“合取钵盂。”庵侧有一龟,僧问:“一切众生皮裹骨,这个众生为甚骨裹皮?”师拈草履龟背上。僧无语。问:“如何是诸佛法要?”师举拂子曰:“会么?”曰:“不会。”师曰:“尘尾拂子。”问:“如何是学人自己?”师曰:“是我自己。”曰:“为甚么却是和尚自己?”师曰:“是汝自己?”问:“如何是大随一面事?”师曰:“东西南北。”问:“佛法遍在一切处,教学人向甚么处驻足?”师曰:“大海从鱼跃,长空任鸟飞。”问:“父子至亲,歧路各别时如何?”师曰:“为有父子。”问:“如何是无缝塔?”师曰:“高五尺。”曰:“学人不会。”师曰:“鹘仑砖。”问:“和尚百年后法付何人?”师曰:“露柱火炉。”曰:“还受也无?”师曰:“火炉露柱。”行者领众参,师问:“参得底人唤东作甚么?”曰:“不可唤作东。”师咄曰:“臭驴汉!不唤作东唤作甚么?”者无语。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赤土画簸箕。”曰:“未审此理如何?”师曰:“簸箕有唇,米跳不出。”问:“僧讲甚么教法?”曰:“百法论。”师拈杖曰:“从何而起?”曰:“从缘而起。”师曰:“苦哉!苦哉!”问:“僧甚处去?”曰:“峨嵋礼普贤去。”师举拂子曰:“文殊、普贤总在这里。”僧作圆相抛向后,乃礼拜。师唤侍者取一贴茶与这僧。众僧参次,师以口作患风势,曰:“还有人医得吾口么?”众僧竞送药以至,俗士闻之,亦多送药。师并不受。七日后,师自掴口令正。乃曰:“如许多时鼓这两片皮,至今无人医得。”即端坐而逝。

《观经》见极乐世界普观想
(第二十六段)#第十二观#
【见此事时,当起自身生于西方极乐世界,于莲华中,结跏趺坐,作莲华合想、作莲华开想。莲华开时,有五百色光,来照身想,眼目开想,见佛菩萨,满虚空中。水鸟树林,及与诸佛所出音声,皆演妙法,与十二部经合。若出定之时,忆持不失,见此事已,名见无量寿佛极乐世界。是为普观想、名第十二观。无量寿佛,化身无数,与观世音及大势至,常来至此,行人之所。】
世尊说:见到大势至和观世音二位菩萨时,当起观想,观想自己的色身已生于西方极乐世界,并在莲花中“结跏趺坐”。”结跏趺坐是佛教有别于外道的禅坐法,俗称打坐,又名七支坐法,有七个要点,即:
1、坐姿:上坐时,先将左足置于右腿上,再将右足置于左腿上,称为金刚坐。或将右足置于左腿上,再将左足置于右腿上,称为如意坐。如果初学者一时还做不到双跏趺,则只将一足置另一足上“单跏趺”即可,至于左足在上还是右足在上,可按自己的意愿。再不行就双足相交,散坐。双跏趺俗称双盘、单跏趺俗称单盘。
2、脊直:脊椎的每一锥体直立叠竖,自然正直。
3、肩张:两肩自然舒张,整条脊椎上拔伸直,稍挺胸、两肩平直张开,然后从上而下顺势放松,上半身便处于自然松直的状态。这样可以达到松胸实腹的效果,有利于心静气沉,便于入定。
4、手结定印于脐下:右手掌置于左手掌上、或者左手掌置于右手掌上,两拇指轻轻接触,自然放松置于脐下小腹正中。容易散乱的人可以采用另一种手印:大拇指轻触无名指根,并轻握成拳,分置于膝盖上,手臂自然打直,保持两肩平衡。
5、头中正:头不俯仰,不歪斜,下颏微内收(不是低头),这样便于入静。
6、双眼微闭:以能见体前三米左右的距离为宜,目光可注视于一物体上,最好是香炉里燃一炷香,就注视这一炷香。如易散乱可闭眼或只留一丝光线即可、如易昏沉则可睁大眼睛,平视前方。
7、舌舔上腭:舌头的前半部轻舔上腭,不是以舌尖用力抵上腭,把舌后部的空气排尽,咽喉部放松,舌稍后缩即自然成,不必用力去“抵”。嘴唇轻闭,嘴部肌肉自然放松,上下牙不要相咬,稍留一缝隙。
此双跏趺在诸多的坐法中,为最安稳而不易疲倦。如交一足为半跏趺坐;交二足为全跏趺坐、大坐、莲花坐,此为圆满安坐之相,诸佛皆依此而坐,故又称如来坐、佛坐。
明白打坐的要领后,观想自己下座起身已往生极乐世界,并在极乐世界的莲花中结跏趺坐,于莲花座上作莲花合拢来“想”、然后再作莲花盛开“想”,再观莲花盛开的时候,有五百道斑斓绚丽的色光,从四面八方照耀到自己的身上,作此观想后,更将眼目作开了“天眼”想,以此眼见到十方诸佛众菩萨,见到这些诸佛众菩萨遍满于虚空中。
这里说的“天眼”是指此眼位于鼻根上印堂的位置,从印堂进去两寸,具有成像能力。天眼成就后,闭上眼睛,额前就能出现屏幕状的东西而成像,看一切事物就像看电影一样。
天眼的功能,是能见肉眼所不能见的事物,除了不受大小、距离、明暗的限制外,也不受遮隔、隐藏或通透显露的限制,可看见三界六道内一切众生的生活状况,这不需通过光影的反映,而是精神力的反射或折射作用。
天眼的功能除了如上所说的以外,还能见到未来将要发生的事件现象,这是由于任何现象的发生,都有它一定的因果关系,由于造下一定的业力,便会形成一定的果报,往往现象还未发生,而发生那种现象的力量却早已形成,如果没有其他因素的加入,那就成了必将发生的事实。所以,具有天眼的人,能够预知未来。天眼的能力越强,能见的未来越长远,精确度也越高。这里作开了“天眼”想,是以此眼见到十方诸佛众菩萨,见十方诸佛众菩萨遍满于虚空中。
在极乐世界里还能听到池水、百鸟、树林所发出的声音,与十方诸佛发出的音声,皆在演说妙法,这些妙法都与“十二部经”的义理相吻合。十二部经总括一切经教,是一切经教的十二个分类,又叫十二分教,即:
一、长行:以散文直说法相,不限定字句,为长篇大作,行类长,故称长行。
二、复颂:以长行文宣说于前,再以偈颂结之于后,有重宣之意,故名重颂。
三、单颂:不依前面长行文的意义,单独发起的偈颂。
四、因缘:述说见佛闻法,或佛说法教化的因缘。
五、本事:是讲佛说各弟子过去世因缘的经文。
六、本生:是讲佛说其自身过去世因缘的经文。
七、未曾有:是佛现种种神力不思议事的经文。
八、譬喻:是佛说种种譬喻以令众生容易开悟的经文。
九、论评:是指以法理论议问答的经文。
十、无问自说:如《阿弥陀经》,是无人发问而佛自说的。
十一、方广:是佛说方正广大之真理的经文,特指大乘经典。
十二、记别或授记:是佛为菩萨或声闻缘觉授成佛记时的记别经文。
此十二部中,只有长行、复颂与单颂是经文的格式,其余九种都是依照经文中所载之别事而立名。又小乘经中无自说、方等、授记三类,故仅有九部经。极乐世界是修大乘法的地方,这里听到的是十二部经。
以上所说池水、百鸟、树林与诸佛所发出的音声,共同演说的妙法,都与此十二部经相吻合。这些景象都是在禅定中看到的,如果出定之时,都能清清楚楚地做到忆持不失,见于如此之事后,名为见无量寿佛极乐世界,是为“普观想”、名第十二观。这一观修成后,有阿弥陀佛的化身无数,与观世音及大势至菩萨,常来至此处修行人的住所而为其说法。
综上所述,前十一观修的是“意生境”、这一观修的是“意生身”。意生境修成可见凡夫所不能见的天堂地狱等和极乐世界的情境;意生身修成可入定、住定、出定,来去自由。
意生身不是父母所生之身,世尊曾对大慧菩萨解释说:什么是意生身呢?所谓意生身者,譬如人们心意识的作用,当它产生幻想时,立刻可以生起,自在无碍,所以名为意生。
当意生身变化时,自由去来,不为石壁所阻,不为地域所限。但人们的意识,为什么能够如此自由呢?因为以前的经验,变成了记忆,这一记忆在心中,就相续流注不绝,可以生起幻想。意识本来是无形无质,不受身体的形象所囿,而为一身主宰的源泉。菩萨得到意生身的境界,也是如此,在弹指之间,就可以具足一切神通妙用。
意生境与意生身的道理是一样的,区别是意生境只能像看电影一样,只能看,却不能进入到影像中去,而意生身就能进去,所以这一观修成了,就能以意生身进入极乐世界,于莲花上跏趺而坐,出定后,对极乐世界的事情都能忆持不忘,可见这一观的成就已经得菩萨三摩地了,可以在极乐世界自由来去了,非常殊胜。

黄檗断际禅师《传心法要》2

问:如何是道。如何修行。

师云:道是何物。汝欲修行。

问:诸方宗师相承。参禅学道如何。

师云:引接钝根人语。未可依凭。

云:此即是引接钝根人语。未审接上根人复说何法。

师云:若是上根人。何处更就人觅他。自己尚不可得。何况更别有法当情。不见教中云。法法何状。

云:若如此。则都不要求觅也。

师云:若与么则省心力。

云:如是则浑成断绝。不可是无也。

师云:阿谁教他无。他是阿谁。尔拟觅他。

云:既不许觅。何故又言莫断他。

师云:若不觅便休。即谁教尔断。尔见目前虚空。作么生断他。

云:此法可得便同虚空否。

师云:虚空早晚向尔道有。同有异我。暂如此说。尔便向这里生解。

云:应是不与人生解耶。

师云:我不曾障尔。要且解属于情。情生则智隔。

云:向这里莫生情是否。

师云:若不生情。阿谁道是。

问:才向和尚处发言。为什么便言话堕。

师云:汝自是不解语人。有什么堕负。

问:向来如许多言说。皆是抵敌语。都未曾有实法指示于人。

师云:实法无颠倒。汝今问处自生颠倒。觅什么实法。

云:既是问处自生颠倒。和尚答处如何。

师云:尔且将物照面看。莫管他人。又云:只如个痴狗相似。见物动处便吠。风吹草木也不别。又云:我此禅宗从上相承已来。不曾教人求知求解。只云学道。早是接引之词。然道亦不可学。情存学解。却成迷道。道无方所。名大乘心。此心不在内外中间。实无方所。第一不得作知解。只是说汝如今情量处。情量若尽。心无方所。此道天真。本无名字。只为世人不识。迷在情中。所以诸佛出来。说破此事。恐汝诸人不了。权立道名。不可守名而生解。故云。得鱼忘筌。身心自然达道识心。达本源故号为沙门。沙门果者。息虑而成。不从学得。汝如今将心求心。傍他家舍。只拟学取。有什么得时。古人心利。才闻一言。便乃绝学。所以唤作绝学无为闲道人。今时人只欲得多知多解。广求文义。唤作修行。不知多知多解。翻成壅塞。唯知多与儿酥乳吃。消与不消都总不知。三乘学道人。皆是此样。尽名食不消者。所谓知解不消。皆为毒药。尽向生灭中取。真如之中都无此事。故云。我王库内无如是刀。从前所有一切解处。尽须摒却。令空更无分别。即是空如来藏。如来藏者。更无纤尘可有。即是破有法王。出现世间。亦云。我于然灯佛所。无少法可得。此语只为空。尔情量知解但销镕。表里情尽都无依执。是无事人。三乘教网。只是应机之药。随宜所说。临时施设。各各不同。但能了知。即不被惑。第一不得于一机一教边。守文作解。何以如此。实无有定法如来可说。我此宗门不论此事。但知息心即休。更不用思前虑后。

问:从上来皆云。即心是佛。未审即那个心是佛。

师云:尔有几个心。

云:为复即凡心是佛。即圣心是佛。

师云:尔何处有凡圣心耶。

云:即今三乘中。说有凡圣。和尚何得言无。

师云:三乘中分明向尔道。凡圣心是妄。尔今不解。返执为有。将空作实。岂不是妄。妄故迷心。汝但除却凡情圣境。心外更无别佛。祖师西来。直指一切人全体是佛。汝今不识。执凡执圣向外驰骋。还自迷心。所以向汝道。即心是佛。一念情生即堕异趣。无始已来不异今日。无有异法故名成等正觉。

云:和尚所言即者。是何道理。

师云:觅什么道理。才有道理。便即心异。

云:前言无始已来。不异今日。此理如何。

师云:只为觅故。汝自异他。汝若不觅。何处有异。

云:既是不异。何更用说即。

师云:汝若不信凡圣。阿谁向汝道即。即若不即。心亦不心。可中心即俱忘。阿尔便拟向何处觅去。

问:妄能障自心。未审而今以何遣妄。

师云:起妄遣妄亦成妄。妄本无根。只因分别而有。尔但于凡圣两处情尽。自然无妄更拟。若为遣他。都不得有纤毫依执。名为我舍两臂。必当得佛。

云:既无依执。当何相承。

师云:以心传心。

云:若心相传。云何言心亦无。

师云:不得一法名为传心。若了此心。即是无心无法。

云:若无心无法。云何名传。

师云:汝闻道传心。将谓有可得也。所以祖师云。认得心性时。可说不思议。了了无所得。得时不说知。此事若教汝会。何堪也。

问:只如目前虚空。可不是境。岂无指境见心乎。

师云:什么心教汝向境上见。设汝见得。只是个照境的心。如人以镜照面。纵然得见眉目分明。原来只是影像。何关汝事。

云:若不因照。何时得见。

师云:若也涉因。常须假物。有什么了时。汝不见他向汝道。撒手似君无一物。徒劳谩说数千般。

云:他若识了。照亦无物耶。

师云:若是无物。更何用照。尔莫开眼寱语去。

上堂云:百种多知。不如无求。最第一也。道人是无事人。实无许多般心。亦无道理可说。无事散去。问:如何是世谛。师云:说葛藤作什么。本来清净。何假言说问答。但无一切心。即名无漏智。汝每日行住坐卧。一切言语。但莫著有为法。出言瞬目尽同无漏。如今末法向去。多是学禅道者。皆著一切声色。何不与我心心同虚空去。如枯木石头去。如塞灰死火去。方有少分相应。若不如是。他日尽被阎老子拷尔在。尔但离却有无诸法。心如日轮常在虚空。光明自然不照而照。不是省力的事?到此之时无栖泊处。即是行诸佛行。便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此是尔清净法身。名为阿耨菩提。若不会此意。纵尔学得多知。勤苦修行。草衣木食。不识自心尽名邪行。定作天魔眷属。如此修行。当复何益。志公云。佛本是自心作。那得向文字中求。饶尔学得三贤四果十地满心。也只是在凡圣内坐。不见道。诸行无常是生灭法。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争似无为实相门。一超直入如来地。为尔不是与么人。须要向古人建化门广学知解。志公云。不逢出世明师。枉服大乘法药。尔如今一切时中行住坐卧。但学无心。久久须实得。为尔力量小。不能顿超。但得三年五年或十年。须得个入头处。自然会去。为尔不能如是。须要将心学禅学道。佛法有什么交涉。故云。如来所说皆为化人。如将黄叶为金止小儿啼。决定不实。若有实得。非我宗门下客。且与尔本体有甚交涉。故经云。实无少法可得。名为阿耨菩提。若也会得此意。方知佛道魔道俱错。本来清净皎皎地。无方圆。无大小。无长短等相。无漏无为。无迷无悟。了了见无一物。亦无人亦无佛。大千沙界海中沤。一切圣贤如电拂。一切不如心真实。法身从古至今。与佛祖一般。何处欠少一毫毛。既会如是意。大须努力。尽今生去。出息不保入息。

问:六祖不会经书。何得传衣为祖。秀上座是五百人首座。为教授师。讲得三十二本经论。云何不传衣。

师云:为他有心。是有为法。所修所证。将为是也。所以五祖付六祖。六祖当时只是默契。得密授如来甚深意。所以付法与他。汝不见道: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若会此意。方名出家儿。方好修行。若不信。云何明上座走来大庾岭头寻六祖。六祖便问:汝来求何事。为求衣。为求法。明上座云。不为衣来。但为法来。六祖云:汝且暂时敛念。善恶都莫思量。明乃禀语。六祖云。不思善。不思恶。正当与么时。还我明上座父母未生时面目来。明于言下忽然默契。便礼拜云。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某甲在五祖会中。枉用三十年工夫。今日方省前非。六祖云。如是。到此之时。方知祖师西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在言说。岂不见。阿难问迦叶云。世尊传金襕外别传何物。迦叶召阿难。阿难应诺。迦叶云。倒却门前刹竿著。此便是祖师之标榜也。甚深阿难三十年为侍者。只为多闻智慧。被佛诃云:汝千日学慧。不如一日学道。若不学道。滴水难消。

问:如何得不落阶级。

师云:终日吃饭。未曾咬着一粒米。终日行。未曾踏着一片地。与么时无人我等相。终日不离一切事。不被诸境惑。方名自在人。更时时念念。不见一切相。莫认前后三际。前际无去。今际无住。后际无来。安然端坐。任运不拘。方名解脱。努力努力。此门中千人万人。只得三个五个。若不将为事。受殃有日在。故云:著力今生须了却。谁能累劫受余殃。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是特优声到底是什么鬼[疑问][疑问][疑问]李诚儒要嫌配音档次太低就别屈尊来赚钱了您,一副坐那啥啥都看不上的样子,不知道还以为搁那想选用原声的演员呢,委屈您了
  • 3️⃣下午回家后还是告诉自己要拿笔,为昨天的颓给今天的自己点心安,并且喜欢的事情重复做只会更喜欢,把这个“形式”多磨多练,内化成属于自己的感觉。前两天告诉老爸想
  • 我只想现在和他甜甜腻腻的过。他很容易被激起胜负欲,脸红的时候好可爱,喜欢他奶奶的声音,喜欢他说喜欢我,喜欢他只展示给我的一面。
  • #王鹤棣方发律师声明#我真的栓Q,律师函和声明都出来了,某些心盲眼瞎的网友还造谣呢,yxh都道歉了(虽然不走心)你们不能因为自己没人支持,热度少就渴求让自己火不
  • 这些在史料里就几句话,但是唐先生读懂了,还讲出了他的故事,说你看这个人为什么16岁之前要逃跑,还要装疯,目的是将来有一天自己消失了不会连累父亲。(罗新)读完罗
  • 答:高高在上,很难获得般若的功德,很多修行人如我一样贡高我慢,其实是掩饰自己的无知,为什么难把平常心当作是道?细细想想百年人生转瞬即逝,前世追求的,今生觉得好笑
  • 李泽言的饮料,虽然是咖啡,有一点咖啡的味道但是就是甜的。愣愣地坐了一会,那个感觉已经散了,过后却是令人回味,想要再去确认那一丝若有若无的薰衣草香气,想要再去试试
  • 我记得之前就有过这一出,造型师姐姐辟谣过了啊,那个原po还吓得删了(考古搜身边工作人员的时候不小心刷到的,有女性工作人员被说是嫂子)怎么隔了几天又来了个机场嫂子
  • 古言穿越长篇 《醉舞胭脂赏花容》林落沈长泽小说全文 《醉舞胭脂赏花容》林落沈长泽小说全文 《醉舞胭脂赏花容》林落沈长泽小说全文 《醉舞胭脂赏花容》林落沈长泽小说
  • 5,洗衣物可以集中在周末,弄个洗衣机撒欢冼,晾晒,周末不影响单位办公没毛病。#北上广买房车住靠谱吗# 在北京,如果单位是朝九晚五工作方式且解决不了住宿,但单位可
  • 可爱的小调皮有了个美女新主,希望小调皮能乖乖的听话,给新主带去更多的快乐,希望新主能好好照顾好它~[玫瑰][玫瑰][玫瑰][玫瑰]#我们不囤积小动物,希望所有的
  • 而在价格方面,Nreal Air价格为2299元,作为一款时尚轻便的消费级AR眼镜,我觉得这款产品还是可圈可点的,未来AR领域一定是一个方向,也会有其足够的市场
  • 曾以为很重要的种种,此刻想来,不过是与岁月有染,与悲喜无关。曾以为很重要的种种,此刻想来,不过是与岁月有染,与悲喜无关。
  • !!
  • #这很朴树# 听着朴树的歌,有过青春,奔赴山海 最喜欢那首平凡之路,这首歌真的如韩寒许诺朴树的那样,畅响了整个夏天,好听的音乐也需要音质优秀的耳机,[打call
  • 做一个懂情重情的人:什么人,应该珍惜,什么人,早该放弃!在这个世上:人心就那么一颗,感情就那么一块,对你好的人,就那么几个!
  • 一番释法明理后,也许是受到了良心的谴责,也许是迫于法律的威慑,徐某主动向执行法官提出,他的退休金账户里有1万元,请法院扣划后交给江龙。执行法官对徐某近几年逃避执
  • 《中兴之后,美国再对我芯片企业实施禁售,网友:但愿华为能坚持住》美国政府给出的理由是,福建晋华涉及违反美国国家安全利益的行为,给美国带来了严重风险。  这是继中
  • 49、信任是启动积极性的引擎 50、用人不疑是驭人的基本方法51、对业务骨干更要充分信赖52、信任年轻人,开辟新天地53、切断自己怀疑下属的后路54、向下属表达
  • 人道呢黑白常贱的,真的包孕我本身,当我发明我对一小我很冷漠不上心,爱搭不睬的环境下他仍然还乐意对我热忱,我的生理就齐集理化的以为是我本身魅力大,以是他才乐意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