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讲病例-及时把自己的行业经验分享出来,就是价值

58岁女子,姓姜。

姜女士去年单位体检发现了肺癌,幸亏发现的是早期肺癌,在医生的建议下,动了手术,切了。

一切顺利。

姜女士说,赚再多的钱,如果健康没有了,都是虚的。

话刚落音,命运又捉弄起姜女士了。

1个多月前,姜女士开始出现嗓子疼,乏力,畏寒等表现,起初以为是普通小感冒,自己泡了些中成药喝了,按平时的经验,三两天就好了,但这次,硬是拖了一个星期。

那天甚至开始有恶心、呕吐了,姜女士才开始着急起来。普通感冒哪能拖这么久啊,而且还呕吐,全身乏力,这还得了。

到了医院一查,胸部CT看到有点轻微炎症,但不像是肺炎导致的症状,肺炎多数会有明显的发热、咳嗽、咳痰、胸痛的啊,但姜女士都没有。

你哪里最不舒服?医生问。

就是累,没力气,而且畏寒,这两天还有恶心、呕吐。姜女士愁眉苦脸地说。

抽血结果也出来了,其他指标倒还好,有一项让医生大吃一惊。

血小板只有20x10E9/L(正常100-300),眼前这个病人血小板计数只有20,这是非常低的了。

你身上有没有出血啊,有没有什么瘀点瘀斑的?血小板属于凝血系统的一个关键因子,如果血小板很少,那人体是可能出血不止的。

问题是,为什么姜女士的血小板这么低呢?

不知道。医生很老实,直接说不知道,不好说,可能是感染导致的。

于是建议去血液内科看看。

就在姜女士准备去血液内科看的时候,病情就加重了。

姜女士感觉全身更累了,全身像虚脱了一样,连上个厕所都困难,都要家里人搀扶着。这肯定不是什么小病啊,哪有人生病会这么虚的啊,好像大病了一场一样。

不行,得转院,在这里耽误了几天了,我这个力气一天不如一天,感觉快死了。姜女士抬起头,有气无力地告诉丈夫。

转院!

一想到姜女士既往有肺癌病史,她丈夫就头痛,别搞不好是肿瘤复发啊。可是胸部CT也做了,没看到肺癌复发啊。

当天晚上就办理了出院,联系了大医院的急诊科,直接驱车前往。

在救护车里面时,女士开始觉得有些胸闷,总感觉说话上气不接下气。很快姜女士自己想喝口水都困难了,都需要旁人帮忙。

到了医院急诊科时已经是凌晨1点了。

急诊科医生一看这个阵势,立即给安排了心电图检查,不管是不是,首先得怀疑心梗。

有没有胸痛?

没有胸痛,就是觉得气不够用。姜女士说话的声音都小了很多,人憔悴了许多。

既往有没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

心电图出来了,正常的。

心电图等下还要再做一遍的,还要抽血,化验血常规、心肌酶、肌钙蛋白、肝肾功能等等常规项目,今晚住院部没床,今晚得住急诊留观,明早有床再转上去。医生说。

很快抽血结果出来了,心肌酶、肌钙蛋白几乎都是正常的,不支持心肌梗死。心肌酶、心肌钙蛋白都是心脏肌肉里面的组织,一旦有心肌梗死,这些组织就会释放出来到血液中,如果它们正常,基本上意味着没有心肌梗死。

但是有一个指标非常非常高,高到医生都后背冒冷汗了。

脑钠肽!脑钠肽非常非常高,检验科只报告了它大于检测值,也就是说,高到爆表了!

急诊科医生说,这意味着你可能是心力衰竭。你这个胸闷气短应该是心力衰竭引起的。脑钠肽这个东西,也是心脏组织释放的,一般它的升高意味着心衰。

好端端的我怎么会心衰呢?姜女士很疑惑,但此时她真的是差点喘不过气了,没有更多的精力去思考自己的病情了,医生说什么,她就听什么。

什么原因导致心衰呢,目前暂时不知道,最常见的就是心肌梗死,你现在的心电图不像心梗,但不排除等下就会加重了,所以必须得密切监护,动态观察心电图和复查心肌酶等指标。

医生说话这段话,直接下了病危通知书。

原本就紧张的情绪,一下子崩溃了。姜女士也吓得魂不守舍。自己躲过了肺癌那一劫难,没想到今天还会再次直面死亡。

心脏都衰竭了,人还能活么?丈夫战战兢兢地问医生。

难讲,得看情况,有些心衰去掉了病因可以恢复,有些不能恢复,有些甚至会猝死。

同时给姜女士用了面罩吸氧,抽血查了动脉血气,氧分压只有70mmHg,这算是比较严重的缺氧了。

再严重下去的话,可能就要气管插管接呼吸机了。医生提前跟姜女士丈夫说。

这句话彻底把姜女士丈夫的情绪推到了冰点。

一家子感觉死亡随时会笼罩过来,了无生气。

2个小时后医生又复查了一个心电图,依然没有看到心梗的表现。

如果不是心梗的话,可能会是什么原因呢?急诊科医生自己也头大。这么高的脑钠肽,必定是心衰的了。关键是为什么会心衰。这是个疑问。急诊科医生自己也不想多思考了,赶紧让心内科医生下来会诊,如果有床,最好收上去密切监护。

心内科医生闻讯赶来,同意心衰的诊断。

至于什么病因引起的心衰,恐怕等进一步检查,比如先做了心脏彩超再说。

就在他们俩讨论姜女士病情的时候,姜女士的状况更差了。

护士出来喊,医生,病人呼吸困难加重了,要抢救!

这一喊,牵动了所有人的神经。

急诊科医生三步并作两步冲入了抢救室,见到姜女士端坐在病床上,气喘吁吁,脸色发绀,眼神都迷离了.....一旁的心电监护看到心率快到130次/分,血氧饱和度掉到了80%。

要知道这是高流量面罩吸氧了啊,患者严重缺氧啊!

立即气管插管接呼吸机!医生下了决断。家属刚刚已经签了字了,同意插管上呼吸机,也同意进入ICU进一步治疗。

没有丝毫犹豫,急诊科医生立即找到了抢救设备,气管插管箱。几个手脚麻利的护士也准备好了相关的药物,还有人推了呼吸机奔驰过来。

一切准备就绪!

经口插入了气管插管。接上呼吸机!

情况终于逆转过来了。

但她老公和儿子却吓得够呛。

他们刚刚目睹抢救的这个过程。

谢谢医生。

什么都别说了,先去ICU吧。病情太重,估计心功能很差,需要进一步检查。而且随时可能不行。要有心理准备。医生缓缓地说。

此时此刻,除了答应去ICU,没有别的办法。

当晚就送入了ICU。

此后几天,姜女士就住在ICU了。她一天都没有醒来过,因为医生一直用着镇静镇痛的药物。ICU是特殊的,可能会打各种针,各种穿刺,病人一般比较疼痛,清醒的病人会感觉到害怕,这是正常的。所以对患者实施镇痛镇静是必要的。

期间姜女士的病情感觉好了一些,但是一旦脱离呼吸机,她整个人就不好了,呼吸变得非常急促。没办法,只好重新接回呼吸机。

推出去做了心脏彩超,本因为心脏彩超能看到一些病变,毕竟患者考虑是心衰啊,可是彩超结果赫然打脸了,患者心脏跳动好着呢,心室壁运动也非常好,看不出一丁点心衰的迹象。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脑钠肽这么高,提示心衰。可是心脏彩超却说没有心衰。信谁?

都信,也都不信!医生解释说,临床医生不能光看一个指标,要综合起来看。否则还要临床医生感冒,直接用机器人替代算了。

你夫人这个呼吸困难,除了要考虑心脏问题,还要警惕肺部问题,毕竟还是有肺炎的。有些人CT看起来肺炎不严重,但可能症状比较明显,不排除是这种情况。ICU的主任跟家属解释。

另外,她毕竟有肺癌病史,搞不好有癌症转移了,甚至说转移到心脏都是有可能的,心脏彩超也不是说看得100%准确。

如果真的有肺癌转移了,那就属于晚期癌症了,那治疗好转的希望就更加渺茫了。医生说。

那现在看起来有转移的证据么?姜女士丈夫都快哭了。他也根本没有想到过病情会这么严重,不就是一个感冒么,怎么越搞越多问题呢。他到现在都还不愿意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

但每天睁开眼睛看到的医药催费单却在时刻提醒着他,这就是真的。

现在还不好说一定是转移,等病情好一点,我们推病人出去做个全身CT,看清楚一点再评估。主管医生说。

又治疗了3天,依然一点起色没有。

医生说,患者情况不容乐观,治疗效果不佳,家属需随时做好心理准备。

姜女士丈夫急了。儿子商量着:老家讲究落叶归根,万一情况越来越差,他们就放弃治疗,让老妈在家里度过最后的时光。

转院?

再次转院?

父子俩作出这个决定前,他们纠结了很久,一方面是刚提出转院时患者的情况愈来愈差,二是实在不知道决定是否正确:是转回家还是转院拼一拼?

在姜女士丈夫的坚持下,父子俩一跺脚,转!

这话得从另外一边说起。姜女士的儿子认识一个医生,是当地另外一家三甲医院的ICU医生,叫华哥。

姜女士的儿子把她妈妈的病情跟华哥说了,差点哭了,说希望能到华哥的医院接着治疗,死而无憾。

华哥说,你现在所在的医院已经是比较厉害的医院了,危重病人转运可是有风险的啊。

我不管,死就死了,我也要死在你医院。姜女士儿子说。

好吧,那就过来吧。

联系好了120车,评估了患者情况,还行,当天就办理了转院手续。

到了华哥的医院,姜女士的儿子终于松了口气,一见面就坦诚交代,这几年做生意赚了点钱,本来想盖房子的,现在一看算了,能把我妈治好,这几十万都花了也无所谓。

华哥觉得有压力,但也是动力。

病人一过来,科室就开始讨论了。诊断什么呢?真的是心衰么?

有人发言了,患者既往没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等基础病,突然发生心衰的可能性太低了,心衰得有病因啊,心脏彩超不是也做了嘛,都正常的啊。

这个逻辑是没问题的。主任说,但怎么解释患者那么高的脑钠肽呢?这个指标高到爆表还是有显著意义的啊。

会不会是心肌炎呢?有年轻医生提出。

那不会。有人马上反驳了,心肌炎得有炎症吧,心肌细胞的炎症会导致心肌酶显著升高的,但那边医院多次复查都是基本正常的啊。而且心脏彩超也没有看到心肌活动障碍啊。所以心肌炎的诊断不成立。

似乎是这么个道理。
那会是什么原因导致心衰呢?甲亢?高血压?内分泌系统其它疾病?有人又问。
我们先别纠结什么原因,先看看到底是不是心衰吧?主任发话了。
我们自己再次给病人做个心脏彩超看看,其它指标都复查一遍再说。
当天就做了心脏彩超,基本上还是正常的。
患者真的不像心衰啊。
可话刚落音,患者蒋女士突然又呼吸急促起来了!
什么情况?
护士说可能是镇静药剂量小了,患者有点醒了,刚刚吸完痰患者就呼吸急促了。而且大汗淋漓。
华哥用听诊器靠近姜女士肺部,一听,满肺都是湿罗音。
这就是典型的心衰发作表现啊!!
华哥也纳闷了。
同志们,我们不要专门盯着患者的心脏和肺来看了。主任又说了,看看患者的四肢肌肉力量吧。兴许会有新的发现。我看患者病史汇报,一开始患者就有非常明显的乏力.....
家属说的乏力,你们想到的是什么?主任微笑着说。
四肢无力。华哥豁然开朗。
一般人可能会以为生病都会有乏力,这很正常。其实这是非常不正常的,再难受的疾病都很少会导致虚弱到走不了路的.....主任顿了顿,接着说,除非本身就是神经肌肉方面的疾病。
众人哗然。
主任说的是对的,病情得多重才会走不了路啊。除非一开始就是神经肌肉的问题,肌肉没有力气,才会走不了路。
脚没力气,走不了路。手没力气,吃不了饭。那如果是呼吸肌肉没有力气呢?主任问。
一旁的规培生低声说,会呼吸困难。
答案是很明显的。
病情分析到这里,主任若有所思。
吉兰巴雷综合征?有人疑惑。
是的。主任点点头。这个病的本质就是周围神经发炎,导致患者四肢肌肉无力,甚至呼吸肌肉也没有力气。
第二天就请了神经内科医生过来,他们认为的确要考虑神经系统疾病可能,这个吉兰巴雷综合征首先要考虑。
完善些检查吧,肌电图,特异性的抗体。如果都阳性,诊断就八九不离十了。
华哥把这话带给了姜女士的儿子,他很开心,花多少钱都愿意。
第二天上午,华哥推着病人,戴着呼吸机,静脉泵着升压药、镇静药,浩浩荡荡就出去做肌电图检查了。
华哥也是做好了随时抢救病人的心理准备。
还好,前后花了30分钟,肌电图做好了,总算安全回到病房。做检查期间,肌电图医生就说,这个肌电结果很符合吉兰巴雷综合征,估计就是了。
这句话让华哥高兴了很久,这是一个惊喜的诊断。
应该就是这个病了,可以先治疗。治疗方法就是丙种球蛋白,一天用10支,接近7000元。
这就叫做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
吉兰巴雷综合征的本质就是周围神经发炎,用丙种球蛋白或者大剂量糖皮质激素都是可以的,但首选还是丙种球蛋白,虽然贵,但是有贵的道理和疗效。
用了3天药,华哥观察到蒋女士的脚开始能动了。
这时候抽血结果也出来了,抗体是阳性的。这更加佐证了诊断。大家对吉兰巴雷综合征诊断更加深信不疑。
继续用药。
到用第5天药时,姜女士的呼吸肌肉力量有所恢复了,表现为吸痰时会有轻微的呛咳动作了,而在这之前,姜女士一丁点呛咳反应都没有,就好像一个死人一般,怎么刺激气管都不会呛咳。
住icu2周,姜女士的呼吸机终于脱掉了。
那是因为她的呼吸肌肉力气恢复了,能咳痰了,肺炎也改善了,自然就脱掉了呼吸机。
她终于活了过来。 https://t.cn/RyhoNN9

#李医生讲病例#58岁女子,姓姜。

姜女士去年单位体检发现了肺癌,幸亏发现的是早期肺癌,在医生的建议下,动了手术,切了。

一切顺利。

姜女士说,赚再多的钱,如果健康没有了,都是虚的。

话刚落音,命运又捉弄起姜女士了。

1个多月前,姜女士开始出现嗓子疼,乏力,畏寒等表现,起初以为是普通小感冒,自己泡了些中成药喝了,按平时的经验,三两天就好了,但这次,硬是拖了一个星期。

那天甚至开始有恶心、呕吐了,姜女士才开始着急起来。普通感冒哪能拖这么久啊,而且还呕吐,全身乏力,这还得了。

到了医院一查,胸部CT看到有点轻微炎症,但不像是肺炎导致的症状,肺炎多数会有明显的发热、咳嗽、咳痰、胸痛的啊,但姜女士都没有。

你哪里最不舒服?医生问。

就是累,没力气,而且畏寒,这两天还有恶心、呕吐。姜女士愁眉苦脸地说。

抽血结果也出来了,其他指标倒还好,有一项让医生大吃一惊。

血小板只有20x10E9/L(正常100-300),眼前这个病人血小板计数只有20,这是非常低的了。

你身上有没有出血啊,有没有什么瘀点瘀斑的?血小板属于凝血系统的一个关键因子,如果血小板很少,那人体是可能出血不止的。

问题是,为什么姜女士的血小板这么低呢?

不知道。医生很老实,直接说不知道,不好说,可能是感染导致的。

于是建议去血液内科看看。

就在姜女士准备去血液内科看的时候,病情就加重了。

姜女士感觉全身更累了,全身像虚脱了一样,连上个厕所都困难,都要家里人搀扶着。这肯定不是什么小病啊,哪有人生病会这么虚的啊,好像大病了一场一样。

不行,得转院,在这里耽误了几天了,我这个力气一天不如一天,感觉快死了。姜女士抬起头,有气无力地告诉丈夫。

转院!

一想到姜女士既往有肺癌病史,她丈夫就头痛,别搞不好是肿瘤复发啊。可是胸部CT也做了,没看到肺癌复发啊。

当天晚上就办理了出院,联系了大医院的急诊科,直接驱车前往。

在救护车里面时,女士开始觉得有些胸闷,总感觉说话上气不接下气。很快姜女士自己想喝口水都困难了,都需要旁人帮忙。

到了医院急诊科时已经是凌晨1点了。

急诊科医生一看这个阵势,立即给安排了心电图检查,不管是不是,首先得怀疑心梗。

有没有胸痛?

没有胸痛,就是觉得气不够用。姜女士说话的声音都小了很多,人憔悴了许多。

既往有没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

心电图出来了,正常的。

心电图等下还要再做一遍的,还要抽血,化验血常规、心肌酶、肌钙蛋白、肝肾功能等等常规项目,今晚住院部没床,今晚得住急诊留观,明早有床再转上去。医生说。

很快抽血结果出来了,心肌酶、肌钙蛋白几乎都是正常的,不支持心肌梗死。心肌酶、心肌钙蛋白都是心脏肌肉里面的组织,一旦有心肌梗死,这些组织就会释放出来到血液中,如果它们正常,基本上意味着没有心肌梗死。

但是有一个指标非常非常高,高到医生都后背冒冷汗了。

脑钠肽!脑钠肽非常非常高,检验科只报告了它大于检测值,也就是说,高到爆表了!

急诊科医生说,这意味着你可能是心力衰竭。你这个胸闷气短应该是心力衰竭引起的。脑钠肽这个东西,也是心脏组织释放的,一般它的升高意味着心衰。

好端端的我怎么会心衰呢?姜女士很疑惑,但此时她真的是差点喘不过气了,没有更多的精力去思考自己的病情了,医生说什么,她就听什么。

什么原因导致心衰呢,目前暂时不知道,最常见的就是心肌梗死,你现在的心电图不像心梗,但不排除等下就会加重了,所以必须得密切监护,动态观察心电图和复查心肌酶等指标。

医生说话这段话,直接下了病危通知书。

原本就紧张的情绪,一下子崩溃了。姜女士也吓得魂不守舍。自己躲过了肺癌那一劫难,没想到今天还会再次直面死亡。

心脏都衰竭了,人还能活么?丈夫战战兢兢地问医生。

难讲,得看情况,有些心衰去掉了病因可以恢复,有些不能恢复,有些甚至会猝死。

同时给姜女士用了面罩吸氧,抽血查了动脉血气,氧分压只有70mmHg,这算是比较严重的缺氧了。

再严重下去的话,可能就要气管插管接呼吸机了。医生提前跟姜女士丈夫说。

这句话彻底把姜女士丈夫的情绪推到了冰点。

一家子感觉死亡随时会笼罩过来,了无生气。

2个小时后医生又复查了一个心电图,依然没有看到心梗的表现。

如果不是心梗的话,可能会是什么原因呢?急诊科医生自己也头大。这么高的脑钠肽,必定是心衰的了。关键是为什么会心衰。这是个疑问。急诊科医生自己也不想多思考了,赶紧让心内科医生下来会诊,如果有床,最好收上去密切监护。

心内科医生闻讯赶来,同意心衰的诊断。

至于什么病因引起的心衰,恐怕等进一步检查,比如先做了心脏彩超再说。

就在他们俩讨论姜女士病情的时候,姜女士的状况更差了。

护士出来喊,医生,病人呼吸困难加重了,要抢救!

这一喊,牵动了所有人的神经。

急诊科医生三步并作两步冲入了抢救室,见到姜女士端坐在病床上,气喘吁吁,脸色发绀,眼神都迷离了.....一旁的心电监护看到心率快到130次/分,血氧饱和度掉到了80%。

要知道这是高流量面罩吸氧了啊,患者严重缺氧啊!

立即气管插管接呼吸机!医生下了决断。家属刚刚已经签了字了,同意插管上呼吸机,也同意进入ICU进一步治疗。

没有丝毫犹豫,急诊科医生立即找到了抢救设备,气管插管箱。几个手脚麻利的护士也准备好了相关的药物,还有人推了呼吸机奔驰过来。

一切准备就绪!

经口插入了气管插管。接上呼吸机!

情况终于逆转过来了。

但她老公和儿子却吓得够呛。

他们刚刚目睹抢救的这个过程。

谢谢医生。

什么都别说了,先去ICU吧。病情太重,估计心功能很差,需要进一步检查。而且随时可能不行。要有心理准备。医生缓缓地说。

此时此刻,除了答应去ICU,没有别的办法。

当晚就送入了ICU。

此后几天,姜女士就住在ICU了。她一天都没有醒来过,因为医生一直用着镇静镇痛的药物。ICU是特殊的,可能会打各种针,各种穿刺,病人一般比较疼痛,清醒的病人会感觉到害怕,这是正常的。所以对患者实施镇痛镇静是必要的。

期间姜女士的病情感觉好了一些,但是一旦脱离呼吸机,她整个人就不好了,呼吸变得非常急促。没办法,只好重新接回呼吸机。

推出去做了心脏彩超,本因为心脏彩超能看到一些病变,毕竟患者考虑是心衰啊,可是彩超结果赫然打脸了,患者心脏跳动好着呢,心室壁运动也非常好,看不出一丁点心衰的迹象。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脑钠肽这么高,提示心衰。可是心脏彩超却说没有心衰。信谁?

都信,也都不信!医生解释说,临床医生不能光看一个指标,要综合起来看。否则还要临床医生感冒,直接用机器人替代算了。

你夫人这个呼吸困难,除了要考虑心脏问题,还要警惕肺部问题,毕竟还是有肺炎的。有些人CT看起来肺炎不严重,但可能症状比较明显,不排除是这种情况。ICU的主任跟家属解释。

另外,她毕竟有肺癌病史,搞不好有癌症转移了,甚至说转移到心脏都是有可能的,心脏彩超也不是说看得100%准确。

如果真的有肺癌转移了,那就属于晚期癌症了,那治疗好转的希望就更加渺茫了。医生说。

那现在看起来有转移的证据么?姜女士丈夫都快哭了。他也根本没有想到过病情会这么严重,不就是一个感冒么,怎么越搞越多问题呢。他到现在都还不愿意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

但每天睁开眼睛看到的医药催费单却在时刻提醒着他,这就是真的。

现在还不好说一定是转移,等病情好一点,我们推病人出去做个全身CT,看清楚一点再评估。主管医生说。

又治疗了3天,依然一点起色没有。

医生说,患者情况不容乐观,治疗效果不佳,家属需随时做好心理准备。

姜女士丈夫急了。儿子商量着:老家讲究落叶归根,万一情况越来越差,他们就放弃治疗,让老妈在家里度过最后的时光。

转院?

再次转院?

父子俩作出这个决定前,他们纠结了很久,一方面是刚提出转院时患者的情况愈来愈差,二是实在不知道决定是否正确:是转回家还是转院拼一拼?

在姜女士丈夫的坚持下,父子俩一跺脚,转!

这话得从另外一边说起。姜女士的儿子认识一个医生,是当地另外一家三甲医院的ICU医生,叫华哥。

姜女士的儿子把她妈妈的病情跟华哥说了,差点哭了,说希望能到华哥的医院接着治疗,死而无憾。

华哥说,你现在所在的医院已经是比较厉害的医院了,危重病人转运可是有风险的啊。

我不管,死就死了,我也要死在你医院。姜女士儿子说。

好吧,那就过来吧。

联系好了120车,评估了患者情况,还行,当天就办理了转院手续。

到了华哥的医院,姜女士的儿子终于松了口气,一见面就坦诚交代,这几年做生意赚了点钱,本来想盖房子的,现在一看算了,能把我妈治好,这几十万都花了也无所谓。

华哥觉得有压力,但也是动力。

病人一过来,科室就开始讨论了。诊断什么呢?真的是心衰么?

有人发言了,患者既往没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等基础病,突然发生心衰的可能性太低了,心衰得有病因啊,心脏彩超不是也做了嘛,都正常的啊。

这个逻辑是没问题的。主任说,但怎么解释患者那么高的脑钠肽呢?这个指标高到爆表还是有显著意义的啊。

会不会是心肌炎呢?有年轻医生提出。

那不会。有人马上反驳了,心肌炎得有炎症吧,心肌细胞的炎症会导致心肌酶显著升高的,但那边医院多次复查都是基本正常的啊。而且心脏彩超也没有看到心肌活动障碍啊。所以心肌炎的诊断不成立。

似乎是这么个道理。

那会是什么原因导致心衰呢?甲亢?高血压?内分泌系统其它疾病?有人又问。

我们先别纠结什么原因,先看看到底是不是心衰吧?主任发话了。

我们自己再次给病人做个心脏彩超看看,其它指标都复查一遍再说。

当天就做了心脏彩超,基本上还是正常的。

患者真的不像心衰啊。

可话刚落音,患者蒋女士突然又呼吸急促起来了!

什么情况?

护士说可能是镇静药剂量小了,患者有点醒了,刚刚吸完痰患者就呼吸急促了。而且大汗淋漓。

华哥用听诊器靠近姜女士肺部,一听,满肺都是湿罗音。

这就是典型的心衰发作表现啊!!

华哥也纳闷了。

同志们,我们不要专门盯着患者的心脏和肺来看了。主任又说了,看看患者的四肢肌肉力量吧。兴许会有新的发现。我看患者病史汇报,一开始患者就有非常明显的乏力.....

家属说的乏力,你们想到的是什么?主任微笑着说。

四肢无力。华哥豁然开朗。

一般人可能会以为生病都会有乏力,这很正常。其实这是非常不正常的,再难受的疾病都很少会导致虚弱到走不了路的.....主任顿了顿,接着说,除非本身就是神经肌肉方面的疾病。

众人哗然。

主任说的是对的,病情得多重才会走不了路啊。除非一开始就是神经肌肉的问题,肌肉没有力气,才会走不了路。

脚没力气,走不了路。手没力气,吃不了饭。那如果是呼吸肌肉没有力气呢?主任问。

一旁的规培生低声说,会呼吸困难。

答案是很明显的。

病情分析到这里,主任若有所思。

吉兰巴雷综合征?有人疑惑。

是的。主任点点头。这个病的本质就是周围神经发炎,导致患者四肢肌肉无力,甚至呼吸肌肉也没有力气。

第二天就请了神经内科医生过来,他们认为的确要考虑神经系统疾病可能,这个吉兰巴雷综合征首先要考虑。

完善些检查吧,肌电图,特异性的抗体。如果都阳性,诊断就八九不离十了。

华哥把这话带给了姜女士的儿子,他很开心,花多少钱都愿意。

第二天上午,华哥推着病人,戴着呼吸机,静脉泵着升压药、镇静药,浩浩荡荡就出去做肌电图检查了。

华哥也是做好了随时抢救病人的心理准备。

还好,前后花了30分钟,肌电图做好了,总算安全回到病房。做检查期间,肌电图医生就说,这个肌电结果很符合吉兰巴雷综合征,估计就是了。

这句话让华哥高兴了很久,这是一个惊喜的诊断。

应该就是这个病了,可以先治疗。治疗方法就是丙种球蛋白,一天用10支,接近7000元。

这就叫做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

吉兰巴雷综合征的本质就是周围神经发炎,用丙种球蛋白或者大剂量糖皮质激素都是可以的,但首选还是丙种球蛋白,虽然贵,但是有贵的道理和疗效。

用了3天药,华哥观察到蒋女士的脚开始能动了。

这时候抽血结果也出来了,抗体是阳性的。这更加佐证了诊断。大家对吉兰巴雷综合征诊断更加深信不疑。

继续用药。

到用第5天药时,姜女士的呼吸肌肉力量有所恢复了,表现为吸痰时会有轻微的呛咳动作了,而在这之前,姜女士一丁点呛咳反应都没有,就好像一个死人一般,怎么刺激气管都不会呛咳。

住icu2周,姜女士的呼吸机终于脱掉了。

那是因为她的呼吸肌肉力气恢复了,能咳痰了,肺炎也改善了,自然就脱掉了呼吸机。

她终于活了过来。#健康美美过新年#

艾米莉-斯威尼从来没有觉得穿着印有奥运五环的衬衫很舒服。由于各种责任和要求,她被要求穿上带着奥运五环的衬衫许多次,但她一直对此感到不舒服,并会尽快的将衬衫换掉。她甚至有时会盖住五环标志。而事实上,并不是她不想穿,这正是她想要的。但如果她要展示奥运五环,她想是她用实力争取而来的。

多年来,斯威尼已经非常接近。她差点参加了2010年和2014年奥运会的美国雪橇队。但最终在2018年,她实现了她毕生的梦想——并决心让每一件美国队的官方装备在每一刻都发挥作用。

在平昌的第一天,她和朋友兼队友哈姆林一起参加了团队的团建活动,这是哈姆林的第四次奥运会,所以她确切地知道会发生什么,并希望确保这次经历不辜负斯威尼的期望。

斯威尼和哈姆林花了几个小时试穿衣服,每一秒都值得回味。当斯威尼离开时,她有两个手提箱,里面装满了合身的装备,装备上都展示了代表艰苦奋斗的奥运五环。这仍然是斯威尼最喜欢的奥运会记忆。

而几天后,她在最后一场比赛中摔倒,脊椎严重受伤,卧床不起,几个月都无法训练。她曾经想要的一切都在一秒钟内结束,而精神恢复与身体一样具有挑战性。这不是她想象的奥运经历,她也没有预料到接下来四年会遇到的所有其他挑战。但通过这一切,这位28岁的球员仍然专注于再次重返奥运舞台。

到了2022年的北京,她就是这么做的。在她第一次比赛后,以58秒971的成绩排名第10。她在第二轮比赛中虽然出现失误,但完成了比赛。她在第三场比赛中排位第28位。

“在我失败了这么多之后,已经被分解到如此低的水平,我知道没有雪橇的我是谁。”斯威尼说,“这不再是100%的我。这是我现在选择做的事情,我选择在这段时间里成为我的第一名。我仍然喜欢这项运动,并为拥有它而感到幸运。”

斯威尼甚至在尝试这项运动之前就已经下定决心要组建奥林匹克雪橇队。小时候,她会在普莱西德湖地区与她的大家庭共度时光,并聆听关于1980年在纽约州北部城镇举行的奥运会的故事。 她看到她的姐姐梅根在她的姑姑注意到当地报纸上的一个招募青年雪橇运动员的广告后开始参加这项运动,而艾米丽知道这就是给她准备的。

四年来,她羡慕地看着梅根,迫不及待地想她一样。当她10岁时,她终于被允许参与其中,并且像梅根几年前所做的那样,开始了运动的生涯。18 年后,斯威尼清晰地记得这一天。一位当地的电台记者在终点等着问孩子们他们的第一次的体验是什么样的。而斯威尼回答称比我想象的更好。

斯威尼承认她是一个“非常俗气的孩子”,但她的认真是真实的。她对这项运动的热情在那天诞生,并指导了她此后做出的几乎所有决定。

到14岁时,她便作为青年世界杯巡回赛的选手进行了国际旅行。尽管如此,她还是尽可能地过上正常的生活,在她的家乡康涅狄格州萨菲尔德的公立高中上学,在雪橇休赛期,甚至在曲棍球队打球。她在冬天上了一所网上学校,以适应她的旅行日程。

斯威尼从没想过她有机会参加2010年奥运会。当时她只有16岁,尽管她在整个赛季中积累了可观的排位赛积分,但她从未让自己认真考虑过这种可能性。 直到,也就是说,还有一周的时间来组建球队,她和梅根都在争取,一起实现她们的奥运梦想的想法实在是太令人振奋了。

最后,斯威尼和梅根将争夺球队的最后一个席位——将获得参加冬奥会比赛的机会。梅根赢了,斯威尼被任命为替补,斯威尼在一旁看着她的姐姐和其他美国选手。

“这很奇怪,”斯威尼说。 “我坐在球迷一边,看到我非常想成为我面前的一部分,所以这很复杂,但我不能改变任何事情。我会去为梅根加油。”而失望只会让斯威尼在2014年更加努力。

她在2013年赢得了青年世锦赛冠军,并且在次年成为奥运选拔队的领跑者。但事情并没有按预期进行。她的雪橇生涯让他有了许多轻伤和并发症。 在排位赛截止日期之前,她很清楚自己不会进入球队,斯威尼再次被任命为候补。

“如果参加奥运会是你的梦想和追求,那么你没有成功,”斯威尼说。“我没有 B 计划。我回到普莱西德湖作为替补训练,我完全被压垮了。”

“在这个国家,你每四年就会听到一次关于雪橇的事,仅此而已。当有人问我做什么,当我告诉他们我在雪橇队时,下一个问题总是,‘你是奥运选手吗?’ 这是人们唯一需要知道的事情,而当你不是时,每次你都必须说不,尤其是当你作为替补如此接近时,这是最糟糕的事情。”

斯威尼有生以来第一次不确定自己在这项运动中的未来。她休息了一段时间,但最终无法离开太久。作为美国陆军及其世界级运动员计划的成员,斯威尼认为军事训练课程让她重新振作起来。 回来后,她恢复了雪橇训练,并将她所拥有的一切都投入到了2018年奥运会上。

这一次,她没有让机会溜走。斯威尼在2015年和2016年世界杯赛季期间获得了多枚奖牌,并在2017年11月在德国温特贝格举行的世界杯比赛中获得了她的第一枚金牌。几周后,斯威尼在纽约的家中独自叠衣服时发现她已经获得了2018年美国奥运代表队的参赛资格。

“我妈妈给我发短信说,‘平昌见,’”斯威尼说。 “我看了队友正在参加的比赛的结果,发现其他人不可能超过我的分数,所以我发现我的奥运梦想正在成真。我记得当时想,' 当然这就是它会发生的方式。'”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马良哭笑不得,露出一??莫名其妙的表情说道:“我说……大学毕业后分手的多了去了,你想开点儿吧,再说又不是我把你甩了,你心情不好可以理解,可你跟我较什么真儿啊?马
  • 把面子拿下来揣在衣兜里,素面朝天,你会发现原来生活真的没那么沉重。失去变淡了,痛苦就轻了;拥有看重了,快乐就增值了。
  • なので来年も、今年以上に頑張ります⁡今年一年、応援してくださった皆様本当に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来年もよろしくね✌️⁡僕はお正月太りしないように、適度な寝正月
  • 在这里,或者只是表示“房屋”[偷笑]#每日一善[超话]##阳光信用##‍每日一善# 一个人越成长越觉得很多东西不必看得太重,比如外界对你的期望,比如无关紧要的人
  • #文轩[超话]##文轩世界第一初恋##文轩 烟花升停在星夜# “我对你的浓郁爱意,在你心上撒野乱跑。” " ."#烟花升停在
  • 从最开始我就是因为清清看比赛,因为清清追ttg,即便是他们夺冠了,我也会觉得队友很厉害,但是不会取代我追竞最开始的那个人,所以我也不能接受别人在这种情况下还要骂
  • 谢娜:要有心理准备,这可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住的赵本山: 到底怎么的,我媳妇怎么回事?王小利: 大哥我冲天发誓,我就把她送医院去了,她不是我撞的,真的。那是你看着
  • 别的不敢说,对于我喜欢的东西和我此时在经历的东西就写得很好,很想把我的家政系列出书啊。今天和岚岚说互联网这碗饭我是吃不上了,之前覃总讲过类似的话,覃总说她的朋友
  • Oxymitter 4000的选择项有:- 自动标定程序控制器;- 远方的、回路供电LCD 显示器,显示氧含量读数;- 高温选件,使其工作温度可以达到1832°
  • 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可能是性格使然,但是爱让她成为只属于我的最好的母亲,有时候觉得可能我们彼此都是对方的容器,为了相互理解和包容痛苦地用力把自己塞进对方的容器里,
  • 我总也开着车总是在这条归家的路上,仿佛,是个旅者,永远需要驰车去往心的港湾。除此以外,总感觉停在路边,在车里发呆,会不会成为另类,这人怎么靠在路上,就这么发呆,
  • #一诺xbc[超话]#我喜欢很久很久两年多了,从高一高二高三到现在大一,我见过他们的巅峰见过他们的低谷,但是能力暂时不够,我总是被困住,希望我们夺冠,希望触碰到
  • 世上没有那么多天赋异禀,优秀的人总是努力地翻山越岭,你要知道:最终使你脱颖而出的,是持之以恒,是真正坚持做一件事,而时间会看得见。不埋怨谁,不嘲笑谁,也不羡慕
  • 今年上半年有了自己的同人本,其实也没想象里的那么麻烦,有朋友帮忙画封面、推荐了代理,一切都还蛮顺利!我没有非常宏大的世界观、脑洞大开的奇思妙想,也没有漂亮的文笔
  • 今天,我就来为大家分享这个神奇的无创保宫手|术,让我们一起实现"子宫肌瘤成功上岸了"的梦想吧!亲爱的姐妹们,无创保宫手|术正如她的名字一样,
  • 2023年11月,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携各地文旅部门及省内冰雪旅游景区亮相广州、武汉、成都等5城,玩法多多的“十”大主题路线,健康美味的“百”场美食盛宴,好戏连
  • 为了祈愿“幸福叠加”同时为了不占用太多的桌子空间,更方便客人享用等原因,长久以来人们一直使用重箱盛装日本新年菜单(おせち料理)。我们经过多次考虑,最终采用了手绘
  • 导演: 奥田瑛二 编剧: 成岛出 主演: 真琴绯田 / 松坂庆子 / 根津甚八 / 西岛千博 / 奥田瑛二 / 更多...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日本
  • 可能真的是在不爱的人面前才能情绪稳定”她“我一直都很喜欢年下爹系,就是看着年轻干干净净又会照顾人,你就是,但自从我跟你说爱你之后,明显感觉到你在逃避远离了”她“
  • (满1500升级礼小粒牌一个打样中,全员已达成)#周诗雨[超话]# ️#脸蛋天才周诗雨# 【雨国新年新“旗”象手写ID活动】马上告别2023年的我们,20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