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学典:《论语.宪问》14.10 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问子西,曰:“彼哉,彼哉!”问管仲,曰:“人也。夺伯氏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

▲子产:姓公孙,名侨,字子产,郑穆公的孙子,郑国的正卿。是春秋时代颇有贤名的大政治家,主持郑国国政二十多年,无论内政外交,都有显著功绩。《左传》云:“子产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 或曰:“子产严刑酷法”。黄氏后案:“子产谓子太叔,惟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所以矫子太叔懦弱之弊。刑书之铸,不过申明已坠之法,亦不足为子产病。子产为政以宽仁著绩,其事班班可考。”夫子此言为循吏述绩,非为酷吏解嘲也。陆稼书曰:“子产谓之惠人,亦以其宽处多耳,非谓政多严而心宽也。”
▲惠人:《释诂》:“惠,爱。”惠人,能够遗爱于百姓之人也。《注疏》:“子产仁恩被物,爱人之人也。”张轼:“子产之德,惠为胜,故独以此目之。”
▲子西:即楚国的公子申,也就是令尹子西,芈姓,熊氏,名申,他是楚平王之子。朱子:“子西,楚公子申。” 孔安国曰:“子西:郑大夫。”公孙氏,名夏。与子产为同宗兄弟。
▲彼哉:那个人啊,指没有值得称说之处。彼指子西。朱子:“彼哉者,外之之辞。"《注疏》:“无足可称也。” 毛奇龄论语稽求篇说:“这是古成语,孔子引以作答。”一说“彼哉”,若前者,如彼哉,与前者差不多,如子产。子西曾阻楚王用夫子,但夫子在评论时依然说他如郑国子产是惠人。
▲管仲:前723年~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颍上人。著名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周穆王的后代。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对内大兴改革、富国强兵;对外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被尊称为“仲父”。 誉为“法家先驱”“圣人之师” “华夏第一相”。
▲人:即“仁”。表示管仲是仁人。张轼:“人也云者,举其夺邑而人不怨,则可见其为政之得宜也。"皇侃:“人也,指管仲,犹云此人也。” 或指“善人”之人。
▲夺伯氏骈邑:夺:剥夺、削夺。伯氏:齐国的大夫。《义疏》:“伯氏名偃,大夫。时伯氏有罪,管仲相齐,削夺伯氏之地三百家也。”骈邑:伯氏的采地。管仲判决此案,如非出于仁心,判得合理,何能如是。《论卦》第二爻:“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无音。” 据说讲的是管仲夺伯氏骈邑三百户的事,伯氏用章禾为邑宰,搜刮邑人的钱财,弄得人人怨声载道,而伯氏又壅塞忠言,邑人设法告到相国管仲那里,管仲了解实情后,于是将三百户人家收归了国有。伯氏信服相国处罚。一说,朱子:“桓公夺伯氏之邑以与管仲。”《荀子.仲尼篇》:“齐桓公主管仲为仲父,与之书社三百,而富人莫之敢距也。”《晏子春秋》云:“昔吾先君桓公以书社五百封管仲,不辞而受。” 又云:“昔我先君桓公予管仲狐与谷,其县十七。” 管仲之邑为谷,既见传矣,而此又称骈邑,犹晏子于谷外又有狐之说也,管仲当兼有数邑。学者考证认为:“盖伯氏有罪,管仲削其邑,非夺以自益之谓也。”或曰: 一个“夺”字,说明管仲剥夺伯氏封地,似乎并不那么名正言顺。有言外不满、不足之意。
▲饭疏食:吃粗饭。疏,粗劣。
▲没齿:即终身。齿,年龄。无怨言:对管仲没有怨言。

■现代翻译:有人向孔子请教子产如何。孔子说:“他是爱人之人啊。”请教子西如何。孔子说:“那个人啊!那个人啊!”请教管仲如何。孔子说:“他是仁人啊。他削夺了伯氏家的骈邑三百户,伯氏只能吃粗饭,却至死没有怨言。”

●何晏等《论语集解》:孔安国曰:“惠,爱也。子产,古之遗爱。(昭二十年《左传》曰:“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杜注云:“子产见爱,有古人之遗风。”)”马融曰:“子西,郑大夫(《左传》:“子驷之子公孙夏也。”)。彼哉彼哉,言无足称。”或曰:“楚令尹子西。(《左传》:“公子申也,代囊瓦为令尹,为白公胜所杀者也。”)”人也。犹《诗》言“所谓伊人”(《诗•秦风•蒹葭》文也,毛《传》云:“伊,维也。”郑《笺》云:“伊当作繄,繄犹是也。伊人,若言是人也。”)。孔安国曰:“伯氏,齐大夫。骈邑,地名。齿,年也。伯氏食邑三百家,管仲夺之,使至疏食,而没齿无怨言,以其当理也。”

●皇侃《论语义疏》:或人问于孔子,郑之子产德行,於民何如?子答曰:子产之德于民不家资,拯救于民,甚有恩惠。(子产德行流于后世,有古人之遗风。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事在春秋第二十四卷,鲁昭公二十四年冬传也。)问郑之大夫子西德业如何?(郑之公孙夏,或云楚令尹子西。)答:无别行可称也。问管仲之德行于民何如也矣?答曰:管仲是人也。(《诗》曰:“所谓伊人,于焉逍遥。”是美此人,今云“人也”是美管仲也。)夺伯氏骈邑三百(时伯氏有罪,管仲相齐,削夺伯氏之地三百家也。),伯氏食邑时,家资丰足,夺邑之后,至死而贫,但食粗粝以终余年,不敢有怨言也。所以然者明管仲夺之当理,故不怨也。

●刑昺《论语注疏》:此章历评子产、子西、管仲之为人也。子产仁恩被物,爱人之人也。“问子西”者,郑大夫子西无足可称也。伯氏食邑于骈邑三百家,管仲夺之使贫,但饭疏食至于终年亦无怨言,以其管仲当理故也。

●陈祥道《论语全解》:郑之子西,俯仰于子展子产之间,其与杀子孔之专,则因子展而已;其与伐陈则因子产而已,其才不足道也。楚之令尹子西,理百姓寔(shí,实)仓廪百姓得所,楚王贤之,其才可知也;不狥白公仇郑之谋,而终死于白公之乱,其正可知也。或问子西,孔子彼而弃之者,非楚之子西,意郑之子西乎?老子曰:“去彼取此,彼者在,所去此者,在所取。” 人也,犹言之人也。夺伯氏骈邑三百,没齿无怨言,至公也。桓公以仲为圣人,施伯以仲为贤人,荀卿以仲为野人,其言各有当,与此谓人也,异矣!骈邑三百,言夺之多;饭疏食,言贫之甚;没齿,言废之久。盖夺之虽多而贫不甚,贫虽甚而废不久,其无怨则易。若伯氏则无怨难矣,故继之以富而无骄易(下章)。江熙曰:“颜子无怨不可及也,子贡不骄犹可能也。”此之谓欤!孔子前言子产,则继之以晏平仲,此则继之以管仲者,荀子曰:“晏子功用之臣也,不如子产;子产恵人也,不如夷吾。”

●朱熹《论语集注》:子产之政,不专于宽,然其心则一以爱人为主。故孔子以为惠人,盖举其重而言也。子西,楚公子申,能逊楚国,立昭王,而改纪其政,亦贤大夫也。然不能革其僭王之号。昭王欲用孔子,又沮止之。其后卒召白公以致祸乱,则其为人可知矣。盖桓公夺伯氏之邑以与管仲,伯氏自知己罪,而心服管仲之功,故穷约以终身而无怨言。荀卿所谓“与之书社三百,而富人莫之敢拒”者,即此事也。或问:“管仲子产孰优?”曰:“管仲之德,不胜其才。子产之才,不胜其德。然于圣人之学,则概乎其未有闻也。”

●张栻《癸巳论语解》:凡夫子之称管仲,皆举事以言之。圣人抑扬之意,固亦可见。

●清《四书解义》:此一章书是孔子就人论品,以昭万世之公也。春秋时,如郑之子产,楚之子西,齐之管仲,皆贤大夫也。子产听郑国之政宽猛相济,尝铸刑书以禁民之非,其迹似乎寡恩,其心实本慈爱。一日或人问子产为何如人?孔子曰:子产之徳泽广被,国人歌诵不衰,盖惠爱之人也;子西为楚平王之子名申,能逊国于昭王,又能改修国政,以定楚行事,虽有可采,然不能革楚之僭号称王,亦其短处故。或人又问子西为何如人?孔子不置可否曰:“彼哉,彼哉!”外之也。因又问管仲。管仲相桓公一匡天下,有功于齐甚多,孔子曰:只举一事便可见其为人,昔桓公夺大夫伯氏所食之骈邑三百戸,以封管仲,后来伯氏穷约,所饭不过疏食,至没齿终无怨恨,非心服管仲之功,岂能如此?三子一时并着贤名,而优劣则非一律。孔子以一字之褒贬尽其生平,万世之公论由此而定然。则方人岂易易哉?

●刘宝楠《论语正义》:《荀子.大略篇》日:“子谓子产惠人也,不如管仲”。管仲之为人,力功不力义,力知不力仁,野人也,不可以为天子大夫。

●钱穆《论语新解》:其人存心惠爱于民。《左传》:“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子产为政严,而孔子特以惠爱许之,此即所谓特识也。春秋时有三子西,一子产之同宗兄弟,此两人常以同事见优劣,且相继执政,齐鲁间人熟知此两人,故连带问及。本章与上为命章相承,皆论郑事,此子西必系郑子西可知。其他二子西,皆楚大夫。一宜申,谋乱被诛,一公子申,后孔子死。《论语》记孔子评骘当时人物,多在齐晋郑卫诸邦,並多在定、哀以前,公子申既楚人,又当时尚在,孔子弟子当不以为问。伯氏虽以此毕生疏食,然于管仲无怨言。此如后代诸葛亮废廖立、李平为民,及亮之卒,廖立垂泣,李平致死;皆以执法公允,故得罪者无怨。

★此章记孔子历评子产、子西、管仲之为人也。一语之褒贬尽其生平,“微言大义”也。 https://t.cn/RxRVHIh

读书学典:《论语.宪问》14.6 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南宫适:前506年-?,名适(kuò),或名韬,字子容,亦称南宫括、南容。言语谨慎,崇尚道德。古注多说即鲁大夫南宫敬叔,《正义》:“注以适为南官敬叔,误。”
▲羿善射:羿:yì,上古神话传说中就有三个弈皆善于射箭。一个是尧时射掉九个太阳的弈;一个是帝喾时候的射师;一个是夏朝有穷国的君主,曾夺夏太康的王位,后沉迷于打猎,被其臣寒浞所杀。古注多以为是此人。
▲奡荡舟:奡:ào,传说中寒浞的儿子,以力大著称,后来为夏少康所杀,春秋传作“浇”。荡舟:一说为:陆地行舟。邢昺《论语注疏》:“荡,推也。能陆地推舟而行。” 一说为:长于水战。刘宝楠《论语正义》引顾炎武《日知录》中的话:“古人以左右冲杀为荡阵,其锐卒谓之跳荡,别帅谓之荡主。”用舟师冲锋陷阵。《竹书纪年》:“浇伐斟寻(寒国大将浇,攻打夏国首都斟寻),大战于潍,覆其舟,灭之。”荡舟即覆舟,謂奡力大能荡覆敌舟。
▲禹稷躬稼:禹:夏朝的开国之君,善于治水,注重发展农业。稷:jì,指后稷,周人的始祖,尧舜时的农官,又为谷神,善于耕种。躬稼:躬,亲身;稼,农业活动。意为:亲为农事。

■现代翻译:南宫适问孔子说:“后羿擅长射箭,奡力大无穷,能陆地行舟,可他们都不得好死。大禹、后稷亲自参加农事,却得到了而天下。”孔子不回答。南宫适退出后,孔子说:“君子啊这个人!崇尚仁德啊这个人!”

●何晏等《论语集解》:孔安国曰:“适,南宫敬叔,鲁大夫。羿,有穷国之君,篡夏后相之位。其臣寒浞杀之,因其室而生奡。奡多力,能陆地行舟,为夏后少康所杀。此二子者,皆不得以寿终。”马融曰:“禹尽力于沟洫,稷播百谷,故曰躬稼。禹及其身,稷及后世,皆王。适意欲以禹、稷比孔子。孔子谦,故不答也。”孔安国曰:“贱不义而贵有德,故曰君子。”

●皇侃《论语义疏》:羿奡二人虽能射及多力,俱为人所杀,不终天寿,故云俱不得其死然。淮南子云:“尧时有十日并出,草木焦枯,尧命羿令射之,中其九日,日中乌皆死焉。奡者古时多力人也,能陆地推舟也。夏时羿篡夏后相之位,其位号有穷,不修德政,好田猎,臣寒浞杀之而篡其位,夏后少康亦夏禹后世子孙,又杀奡而自立为为天子也。俱不得其死然。”禹身治沟洫,手足肼胝,勤劳九州;稷播种百谷。二人立有德为民,禹即身为天子,稷子孙为天子。孔子知适以禹稷比己,故谦而不答也。适出后而美之,欲天下皆知尚德也。若人如此人也,言适知贱于羿奡,贵重禹稷。羿奡之不义,故适贱之;禹稷有德,故贵重也。

●刑昺《论语注疏》:此章贱不义而贵有德也。羿奡此二子者,皆不得其寿终而死焉。禹尽力于沟洫,洪水既除,烝民乃粒;稷播种百谷,皆以身亲稼穑,故曰禹、稷躬稼也。禹受舜禅;稷及后世,至文、武皆王天下,故曰而有天下也。适意欲以禹、稷比孔子,孔子谦,故不答也。以其贱奡、羿之不义,贵禹、稷之有德,故美之。

●陈祥道《论语全解》:善射荡舟,力也;躬稼,德也。南宫适贱羿奡,而贵禹稷,尚德也。自其成德而言之,则曰“君子哉若人”;自其所言而言之,则曰“尚徳哉若人”。禹与稷均曰躬稼,稷与禹均曰有天下者,禹暨稷奏庶艰食,则禹稷之躬稼可也;文武之功起于后稷,则稷谓之有天下可也。适言而当故夫子不答。好稼学稼为利也,躬稼为徳也。《传》曰:“后稷封殖于天下 。”

●朱熹《论语集注》:南宫适,即南容也。禹平水土暨稷播种,身亲稼穑之事。禹受舜禅而有天下,稷之后至周武王亦有天下。适之意盖以羿奡比当世之有权力者,而以禹稷比孔子也。故孔子不答。然适之言如此,可谓君子之人,而有尚德之心矣,不可以不与。故俟其出而赞美之。

●张栻《癸巳论语解》:方是时天下以力相高,而不知贵德。南宫适之言谓强力不可恃,而德之为尊也。夫子不答者,以其有禹稷之言,答之则是已当之也。而以其言之善,则从而美之,使学者知尚德之意也。言禹稷之德,而独称其躬稼者,举其见于行事之实也。南宫适亦知言哉。

●清《四书解义》:此一章书见圣贤尚徳不尚力也。从来有天下者孰得孰失确有可凭,如有穷之君名羿最善射,寒浞之子名奡能陆地行舟,可谓勇力过人,何难陵压一世郤,俱不得善终。若夏禹之尽力沟洫,后稷之教民稼穑,不过务民本业,绝无奇异可矜,而禹则及其身,稷则及其子孙,郤皆有天下。此时夫子黙然不答,可否已在意中。孔子复赞美之曰:今观适之所言,进禹稷而退羿奡,盖尚徳不尚力可知己。其人品之高诚为君子之人,心术之正诚为尚徳之人也。古今尚力者亡,尚徳者昌,观周家卜年八百之久,而嬴秦氏不过二世而灭,得失昭然可见。

●刘宝楠《论语正义》:凌氏鸣喈解义:“适疾时君好力战,不修民事而问,夫子为尊者讳,故不答。夫子善其不斥言时事,得古人援古讽今之义,知有天下以德服,不以力服也。”适之言,乃降祥降殃之理,其称禹、稷,正以讽时君当尽心民事也。注谓“以禹、稷比孔子”,误。不义者不得其死,有德者皆有天下,此天道福善祸淫。适两举之,是贱不义而贵有德也。若夫不义者不得祸,或反得福,有德者不得福,或反得祸,变数也。君子不以变数疑常数,故荀子荣辱篇云:“仁义德行,常安之术也,然而未必不危也;汙僈(污秽,卑污)突盗,常危之术也,然而未必不安也。故君子道其常,而小人道其怪。”

●钱穆《论语新解》:禹治水,稷教稼,或说以“躬稼”切稷,“有天下”切禹,互带说之。或说:躬稼,谓禹、稷皆身侪(一般人)庶人,亲历田亩也。南宮适之意,羿与奡皆恃强力,能灭人国,但不能以善终。禹治水,稷教稼,有大功德于人,故禹及身有天下,稷之后为周代,亦有天下。可见力不足恃而惟德为可贵。其义已尽,语又淺露,无须复答。且南宮适言下,殆以禹、稷比孔子,故孔子不之答。然南宮适所言则是,故俟其出而称叹之。或曰:适之所见为知命,孔子所教乃立命,惟知命乃可以语立命,故孔子赞之。

★此章记德与力的关联。勇力不足凭恃,仁德泽被天下。康有为说:“盖德与力,自古分疆,而有力者终不如有德。有力者终于不如有德!”古语有云:“恃德者昌,恃力者亡!”即是也。关于孔子不回答南宫括的问话,历来有多种解释。一说:南宫括隐约以大禹、后稷比喻孔子,以弈、奡比喻当世的掌权者,孔子谦逊,又为当世尊者讳,故不答。何晏、皇侃、刑昺、程颢等皆认为如此。刘宝楠以为“误”。一说,孔子虽不答,却默认首肯。陈祥道、张栻、谢良佐等以为是。一说,南宫括问得过于粗疏,如禹、稷得天下,并非仅仅因为他们身躬稼穑之事,更有其他原因;孔子不好回答,所以不答。杨时等义如此,朱子亦近此义。 https://t.cn/RxRVHIh

“黄帝”考源
据王国维考证,《山海经》中的帝俊,也就是帝喾,亦即卜辞中的“高祖夒”,但他不同意郭璞认为帝俊就是帝舜的说法[13](P412-413);而郭沫若先生经过进一步研究,认为《山海经》中的帝俊既是帝喾,又是帝舜,帝喾、帝舜、帝俊、高祖夒实为一人(神)之分化,他在《卜辞中的古代社会》一文中做了比较详尽的论述,总结说:“知帝俊为帝喾又知帝俊为帝舜,则帝舜实即帝喾”[14](P225),又说:“其在殷人则只知有上帝=帝俊=帝舜=帝喾=高祖夒而已。更约言之,则知有高祖夒一人而已。由高祖夒一人乃化而为帝俊、帝舜、帝喾三人。”[14](P226)后来他在《先秦天道观之进展》一文中重申了自己观点,他说:“王氏根据这些论证断定帝俊即是帝喾,亦即卜辞上的‘高祖夒’,而同时否认帝俊之为帝舜。王氏的考证自然较郭璞更进一境,但在我看来,帝俊、帝舜、帝喾、高祖夒,实是一人。”[15](P326),又说:“总之根据这些资料我们可以知道卜辞中的‘帝’便是‘高祖夒’,夒因音变而为喾为俈,又因形误而为夋为俊,夋、俊又由音变而为舜,后世儒者根据古代传说伪造古史,遂误帝俊、帝舜、帝喾为三人,这是明白地可以断言的。”[15](P327)这些论述无疑都是非常正确的。但是,郭老却不认为黄帝与帝俊有什么关系,他说:“帝俊在《山海经》中为至上神之‘帝’,与黄帝并无血族的关系。”[14] (P223)
那么,《山海经》中的“黄帝”是否与帝俊有关呢?对于这个问题,笔者曾经作过一番考证,根据《海经》的本文和相关文献可以知道,黄帝和帝俊实为一人(神),兹引于下:
关于黄帝即帝喾之事,在《山海经》中即有明证,凡有二例:
1、《大荒东经》曰:“黄帝生禺猇,禺猇生禺京”,郭璞注:“猇,一本作号。”其《海内经》曰:“帝俊生禺号,禺号生淫梁”,郝懿行《笺疏》曰:“《大荒东经》言黄帝生禺猇,即禺号也;禺猇生禺京,即淫梁也。禺京、淫梁声近。然则此经帝俊又当为黄帝矣。”
2、《海内经》曰:“帝俊生三身,三身生义均”,袁珂《校注》曰:“此义均即《大荒南经》与舜同葬苍梧之舜子叔均(商均),亦即《大荒西经》‘稷之弟台玺生叔均’之叔均及此经文稷之孙(按此“孙”字当是《说文·至部》中那个上孙下至的字之残泐,《说文》言其“读若挚”,殆是以此字假“侄”,叔均乃后稷之弟台玺亦即三身之子,故曰“稷之侄”)叔均,均传闻不同而异词也。”《大荒西经》曰:“有北狄之国,黄帝之孙曰始均,始均生北狄。”此始均即叔均,叔均本周之先人,周人姬姓即姒姓,古文姒皆作始,故亦曰始均。《海内经》言叔均乃帝俊之孙,《大荒西经》又言乃黄帝之孙,则知黄帝即是帝俊,《天中记》卷十一引路氏(疑是《路史》)曰:“帝俊是黄帝字”,也认为帝俊就是黄帝,陈耀文说此言“无稽”,可这个说法恰恰是对的。盖“黄帝”本非神人名,而是一个神号或者尊号,即上帝,而其名则是喾(舜、俊、夒)也。[1]
后来读《古史辨》第七册(上),见杨宽先生《中国上古史导论》,才知道我的看法杨宽先生早就有过论述了,他说:
“《山海经·海内经》云:‘帝俊生禺号’,而《大荒东经》云:‘黄帝生禺猇’,朱起凤《辞通》云:‘猇乃号之讹,然则帝俊即黄帝之别名矣。’(本郝懿行《山海经笺疏》)此说是也。案《大荒东经》云:‘禺号生禺京,禺京处北海’,郭注:‘即禺强也。’《海外北经》又云:‘禺号子,食谷,北海之渚中,有神,……名曰禺强。’‘京’、‘强’乃声之侈弇,则禺京即禺强,则禺猇亦即禺号,而黄帝亦即帝俊也。帝俊本为殷之上帝,亦即舜,郭沫若已明证之,则黄帝之即上帝与舜又审矣。《路史注》称《董氏钱谱》引《世本》言‘少昊,黄帝之子,名契。’按《左·昭十七年传》‘我高祖少皞摯之立也’,是少皞又名摯,摯、契本亦声之转(从郭沫若说),摯、契据《史记·五帝本纪》、《殷本纪》皆帝喾所生,而《世本》书等又谓黄帝之子,是黄帝又即帝喾,帝喾即帝俊,本殷之上帝也。”[5]( P198)
笔者所论仅就《海经》本文而言,杨先生所论则颇多旁证,然的出的结论却是完全相同:《山海经》中所说的“黄帝”就是“帝俊(喾、舜)”。
《国语·鲁语上》引展禽的一段话说:“有虞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尧而宗舜;夏后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鲧而宗禹;商人禘舜而祖契,郊冥而宗汤;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礼记·祭法》中说:“有虞氏禘黄帝而郊喾,祖颛顼而宗尧;夏后氏亦禘黄帝而郊鲧,祖颛顼而宗禹;殷人禘喾而郊冥,祖契而宗汤;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这个说法当是春秋时代的观点,此时人们已经对上古历史不甚了了,已经不能知道黄帝就是帝喾、帝舜,因此发生了此等混乱,而展禽说“商人禘舜”,而《祭法》却说“殷人禘喾”,还残留着帝舜就是帝喾的影子。但是由这个记载我们也可以明白:虞、夏、商、周其实是有一个共同的祖先,就是黄帝。
《陈侯因齐镦》铭文中称“高祖黄帝”,陈(田)齐本出于妫姓,为帝舜之后,学者有解释此言“高祖黄帝”是因为帝舜也是黄帝之后,如顾颉刚先生就认为“高祖者,远祖也。齐为陈氏,陈本祖舜,今更以黄帝为其祖,则舜亦黄帝之裔矣。”[4](P179)其实大谬不然,帝舜就是黄帝,所谓“高祖黄帝”也就是“高祖舜”。
舜在战国时代被称为“重华”,《楚辞·离骚》云:“就重华而陈词”,王逸注:“重华,舜名也。”《大戴礼记·帝系》(亦即《世本·帝系姓》)里也说:“瞽叟生重华,是为帝舜”,《史记·五帝本纪》也采用了这个说法,其根据来源不详。然战国时代多为一些古帝王加了一些很令人费解的名称,如说帝尧名“放勋”(当来自《尧典》),大禹曰“文命”(当来自《大禹谟》),而帝舜名“重华”来历不明,虽然《古文尚书》本《舜典》里有“重华协于帝”,但这极有可能是出于后人伪造,不可靠。但是舜名“重华”这个事儿一定是在战国时代就有了。最主要的问题是,“重华”也是木星(古称岁星)的名字。在西方一些古国,多把木星视为至上神之星,如古巴比伦认为木星是马尔杜克,古希腊认为是宙斯,古罗马认为是朱庇特,都是至上神,而中国古代木星就一命“重华”,《开元占经》卷二十三引《石氏》曰:“岁星,他名曰摄提,一名重华。”可见至少在战国时代就认为帝舜是岁星(木星)之神。
楚人的至上神曰“东皇太一”,见《楚辞·九歌》。王逸注:“太一,星名,天之尊神。祠在楚东,以配东帝,故云‘东皇’。”他这个解释笔者认为有问题,“东皇太一”不应该读为“东皇、太一”,而应该读为“东、皇太一”。“太一”也作“泰一”,就是上帝,《史记·天官书》正义说得很明白:“泰一,天帝之别名也”(很怀疑“太一”就是“帝”字的缓音所变),则“皇太一”的意思和“皇帝”全同。“东皇太一”就是“东方的伟大上帝”,故《东皇太一》中称之为“上皇”。这应该是指岁星,因为古人认为岁星是居于东方的,如《开元占经》卷二十三引《石氏》曰:“岁星,木之精也,位在东方,青帝之子。”而岁星之神即重华,亦即帝舜,故所谓“东皇太一”其实就是帝舜,也就是黄帝——把木星视为至上神的显示,与古巴比伦、古希腊、古罗马的观念是完全一样的。
总之,黄帝故事以《山海经》之记载为最早,而《山海经》中的黄帝即上帝,亦即帝俊、帝喾、帝舜和卜辞中的高祖夒,他是虞、夏、商、周共同尊奉的高祖上帝,这个完全可以断言。
五、卜辞中的“高祖夒”
殷墟卜辞中有“高祖”名“夒”者,合称“高祖夒”,其字甲骨文写作“ ”(《合集》10067),为一猿猱形,王国维释为“夒”,即“猱”之本字,今学界多从之。但是这个考释是有问题的。
卜辞中自有用为动物猿猱字之“夒”,作“ ”(《合集》21102),它与高祖之名用字基本相似,但最大的区别就是高祖名字手爪向上,而动物名字手爪向下,二者绝不混淆。手爪向下的字,卜辞言田猎的时候“获”之,则释为猿夒之“夒”固无问题;而高祖之名字,显然非“夒”。而且帝喾之“喾”古音溪母觉部,“夒”为泥母幽部,根据古音通假的惯例,两个字声母相同或相近(双声、旁纽双声)通假的可能性最大,即使是不同韵部也有通假的可能;而如果声母差距较大,即使是同韵部也难通假。“夒”为泥母字,舌头音;“喾”为溪母字,喉音,二者声母差距很大,故言“喾”是“夒”之音转,可知其难。于省吾就提出异议,认为“这个字以读憂(忧)较为合理,字形象以手掩面而哭,帝喾之喾与憂也同音。”[3](P1499引)
按:金文中用此手爪向上的字为“憂”,如《无忧卣》、《毛公鼎》“欲我弗作先王憂”,容庚《金文编》解释“憂”字是“象以手掩面之形”[16]( P384)。按:于、容二先生之说得之,卜辞这个高祖名之字实际上就是“憂”之本字,象夒以手掩面忧惧之形,不当释为“夒”,王国维的考释不正确。其憂惧字不用人形而夒形者,盖古人造字,不徒要象其形、会其义,还要谐其声,“憂”字从“夒”作,正为谐其声,二字古音同幽部也。
“憂”古音影母幽部,“喾”为溪母觉部,影溪旁纽、幽觉对转,故“憂”可音变为“喾”。而后或依形隶定此字为“夋”,《帝王世纪》言“帝喾名夋”,确有古传为依据,于《山海经》则作“俊”,后更音变为“舜”(同文部)。
同时,卜辞中高祖之名还有一种写法是“ ”(《合集》33276),象夒反持戌(斧钺之象形)拄于身后。关于这个字,学界争论颇多,笔者认为这个字象夒持戌反拄于身后,乃会其依靠之义,同时亦从夒的声,即“靠”之本字。“靠”字古音溪母幽部,与“憂”为旁纽双声、同部叠韵,故卜辞中一写作“憂”,一写作“靠”,以其音近之故;“靠”、“喾”均从告声,同溪母双声,幽觉对转叠韵,故此亦即喾也[17]。郭沫若认为:
“(卜辞)神话中之最高人物迄于夒,夒即帝喾,亦即帝舜,亦即帝俊。帝俊在《山海经》中即天帝,卜辞之夒亦当如是。旧说视帝喾、帝舜为二,且均视为人王,乃周末学者之误会。舜、喾以前,伏羲、神农之属,可无论矣。”[18](P362)
这个说法可算揭破了一个古史上的秘密,那就是:可能直到西周时期,神话传说中最早、最古的人物(或神)还是黄帝或帝喾(舜),根本没有比他时代更早或地位更高的人(神)了;伏羲、神农之类就是有,也当都是在他之后或之下,断然不会早于或高于他。后来的传说中,黄帝之前又有了许多古帝王,均当出于后人之追加附益,也就是顾颉刚先生的“层累”说的意思:时代越后,知道的古史越早、越详细;越是后出的人物,排列的次序越是靠前,譬犹集薪,后来者居上。
这里有一点是必须注意的,就是在三代人心目中这个上帝帝喾不是虚无缥缈的人物,而是实实在在有的人,是他们能追述到的最远古的祖先,自己就是他的后代,因而称之为“高祖”,郭沫若就指出:“由上所论足见殷代是已经有至上神的观念的,起初称为‘帝’,后来称为‘上帝’,……但这殷人的神同时又是殷民族的宗祖神,便是至上神是殷民族自己的祖先。”[15](P324-325)在上古三代人心目中,自己的祖先死后都要登天为神,而自己的最高祖先自然就是最高的神,于是就把当成上帝,所谓至上神,他们对至上神和宗祖神的崇拜是融为一体的,故上帝即高祖,高祖即上帝,概念一也。
到了殷末周初的时候,特别是周代,对上帝的崇拜和对祖先的崇拜逐渐分离,因而上帝逐渐退化为一个高居于上天的神灵,成了“天”的化身,开始变得虚无缥缈起来。郭沫若认为上帝的概念“大约在殷周之际的时候又称为‘天’:因为天的称谓在周初的《周书》中已经屡见,在周初彝铭如《大丰簋》和《大盂鼎》上也是屡见,那是因袭了殷末人无疑。”[15](P324)顾颉刚先生就“帝”与“天”关系作过一番论述,他说:
“‘帝’与‘天’为同纽字,故二字常通用。《诗·商颂·玄鸟》曰:‘天命玄鸟,降而生商’,《长发》曰:‘有娀方将,帝立子生商’,生商者‘天’也而即‘帝’也。《周颂·思文》曰:‘思文后稷,克配彼天’,《大雅·文王》曰: ‘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所配者‘天’也而即‘帝’也。《文王》曰:‘文王在上,于昭于天’,又曰‘文王陟降,在帝左右’,文所在者‘天’也而即‘帝’也。又说商之孙子曰:‘上帝既命,侯于周服’,又曰:‘侯服于周,天命靡常’,发此命者‘帝’也而即‘天’也。凡此种种,皆足证‘帝’与‘天’为互文。故单言之曰‘上帝’、‘上天’、‘皇帝’、‘皇天’,合而言之则曰‘皇天上帝’。”[4](P176)
他说“帝”就是“天”的根据,实际上就是周代的文献,因为在周代上帝已经被虚化成天的化身,故“帝”、“天”互用,是不足为怪的。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单身求姻缘测姻缘算姻缘:身边不缺桃花和追求者,但是很难遇到一个对的人,在别人眼中自己长得很好看,但感情不顺心意,就算遇到再多之人,也难遇到真爱,所以一直单着,何
  • 待竣工文付工地分享 地址:麓湖云龙烩 面积:150平米 风格:现代 进度:准备竣工交付#成都设计施工[超话]##独立设计师[超话]##家居##成都别墅设计和施工
  • 在大同,很多楹联都是耿彦波写的 华严寺山门 人生百年如朝露活在当下 世间万象皆浮云乐住心中 善化寺山门 九百年风云变幻宠辱不惊静观世变 七王朝岁月沧桑沉浮无
  • #陪林墨走过春夏秋冬# #30天安利林墨# day11 分享一段屁 从皎皎兮似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回风之流雪 你有时候是不是特孤独?世界上这么优秀的人就只有
  • #大年初九#*長長久久! 今天是#20200202#,想和你說愛你愛你,希望能夠和你幸福一起,長長久久![心] Mùng 9 Tết. Hình của hôm
  • 今天有件事让我很感同身受。我呢,就帮忙说了几句,感觉自己有点上头。 我讨厌,不,是厌恶。那些我还不知道的一些错的事,问题,工作。有人把它盖在你的头上,说:”你做
  • 宝贝晚安!!!太可爱了!!!!!! 今晚也是幸福妈咪[抱一抱][抱一抱][抱一抱][抱一抱][抱一抱][抱一抱][抱一抱][抱一抱] 小猫咪可不可以不要随便撒娇
  • 自律的最好状态就是享受孤独,生活如此多娇,愿你怎么吃也不长膘,简单的活着,善良、率直、坦荡,去品位人生的韵味,享受人生的乐趣,你尽管善良,上天自会衡量,别让自己
  • 陆陆续续玩了两周的游戏,一边没能克制住自己的欲望不停地点下一局,一边又冷静地观察自己玩游戏时的心态。 王者荣耀的开发商深谙消费心理学,作为一个从来就拒绝任何充值
  • 开学两天,没正式上课也没有作业,只给了个周末学规矩的本子,几分钟就搞完。 给娃读历史,读到这里的时候 畅宝:这不就和亚历山大"快刀斩乱麻"有点像么,一个方法行
  • 现在娱乐圈明星结婚的也越来越多了,所以也会结了婚之后肯定会有小孩儿,有了小孩之后的他们也是非常忙碌,也顾不上自己的形象的身材。最近有网友拍到郭碧婷出游公园并抱着
  • 【车评网:一汽红旗H9,优点是很有气场,缺点是太有气场】今天,提起自主豪华汽车第一品牌,相信大多数国人会认可一汽红旗。2021年7月,红旗汽车销量达23,604
  • 有些人会一直刻在记忆里的,即使忘记了他的声音,忘记了他的笑容,忘记了他的脸,但是每当想起他时的那种感受,是永远都不会改变的 这个城市没有草长莺飞的传说,它永
  • 【三言两语】 长久以来一直有个疑惑,为何我每次洗澡前和做运动时扎的丸子头最好看,而白天特意扎的丸子头就丑了吧唧[哼][哼][哼] 已经连续快两周早上六点二
  • 【六安茶惹谁了?】这周末的金融圈校友聚会,安徽的一私募学长说带了家乡茶。他给大家斟茶时,两辽宁校友异口同声说:是六安茶吗,我不吃六安茶。 因过于异口同声,大家都
  • 护肤|元氏迈迪蔻+依戴尔眼霜+wooa抗衰霜 - 临近七月 小宁期待的暑假终于临近了 经过几周的期末发表、论文、考试的准备 早已让肌肤疲惫不堪ㅠ 整个肌肤状态相
  • #每日一善[超话]#[鲜花] #阳光信用# 传播正能量是一份积极的心态,可以让不良情绪释放干净,使自己的内心充满自信、豁达、愉悦、进取;使别人感到暖和、温馨、
  • 我就赌干姜甘草汤加上祖师爷的圣号。还有佛 门道家的咒语,让我死不了。要真熬不过。本 姑娘认了。不过就是可惜活了这么久。人生没 做出什么成就建树。要真被收回
  • VAA这个中性灰修容之前发了几次 夸烦了都 但是又收到另一个色号02了 我马上来说说! 他家巨顶的粉质触感不用说 新出的这个也是比之前01的颜色调的深浅上要重
  • 这个八字问的具体 事业婚姻具体看 坤造:   庚     己     己     己 午     卯     卯     巳 己卯日柱,座杀气病地,逢杀看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