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笔,绝对是大手笔!就在那不知名的小山,就在那一溪碧水的左岸,百亩樱花一夜迎春而齐绽,起舞漫山,披彩坡阳,不要说“东风夜放花千树”,毕竟那是梦中的向往,要看,你就不能错过百亩樱花粉黛山。

  在过去写作的几篇散文里,我都没有给出那座山一个芳名,只称“一山”,现在想来,有些不敬了,就像遇到一个老者,心里只念一个词“老头”,不能说出口。山在水门口村东,村人当呼“东山”?在崖头村北,当呼“北山”?在张家村西,当呼“西山”?地理不可更变,名称可以给她。给个什么芳名?我曾经为一市道路命名,略知由来不可随意。象鼻山山若象鼻,贴切了,以山之形论,她无形也不酷,什么也不像;五峰山山因五峰缀连,也合适,以山的意象论,她倒是有两个泉井,是否可以称“两泉山”?但知泉者只是周围不多的人,知晓不广,难以传播。给个什么名字?看着山路两侧的布遍山坡的百亩樱花,我涌出了诗意,自吟道——百亩樱花粉黛山。好,我就称之“粉黛山”吧,多么诗意,多么前卫,我仿佛觉得山因我给她芳名而一夜家喻户晓了。

  想起了白居易,他不会同意吧?《长恨歌》里,他写的粉黛黯然失色,“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也罢,若是芳名太美,我又怕了三村的人齐聚于山下,于我做“争山”的争执。

  莫争了,争的山上的粉黛都无色了,还怎么去一睹芳容?他们在大美的樱花前也应该作罢。

  樱树耀眼,植遍漫山,密密匝匝,不留荒土,皆染成花。当初这片荒山无草,种粮无望,便成了樱花的育树基地了,谁想到,如此花山成了多娇的所在。遇到一位在山脚巡山赏花的崖头村人,他告诉我,都不想再把这满山的风景搬走了,若是移栽,就准备“间采”,就是间隔一株苗木来采,加大间距,这是个最好的妥协,我肯定地说。

  取一个斜角来看,宛若成群的仙女甩了衣袂飘然着地,只是非一色的雪白,倒是有了人间的美艳悦色。我开始怀恨那山脚重重叠叠的桃花源了,哦,花儿也想争宠吧?怪不得桃花选了入眼的位置,如此我倒是释怀了。

  在我的记忆里,樱花似乎飞落在了日本的富士山坡,但我又知道,世上樱花三百种,源头在中国,喜马拉雅山是她的家乡。东洋孤岛善拿我之瑰宝,远非近代才成性。尤其是看抗战片,那首“萨哈拉”(樱花的日语读音)的曲子马上就坏了我的胃口,日人总以为文学在东瀛,以樱花诗歌为炫耀,成为日本俳句,这是古典短诗,在日本的江户时代才盛起,唐诗宋词对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你听在日本最著名的俳句——下榻山麓边,惯看春来花枝展。夜深酣睡眠,梦中繁花犹再现,樱瓣飘飘然……我总觉得学诗不精不透,才如此生涩聱牙。一睹漫山的樱花,我脑子里便泛出了无边的樱花诗海——

  十日樱花作意开,绕花岂惜日千回?苏曼殊做了樱花花痴,流连不返,绕转千圈。嫣然欲笑媚东墙,绰约终疑胜海棠。你看,薛能诗人赏樱看得眼花缭乱,疑为海棠绰约。这些飞跃了才情的好诗,岂是俳句的无境!

  诗意催发,我爬上了山巅,仿佛人在花海,一个心情就是美人簇拥我难逃。我想起了“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美句佳境,春风轻摇,婆娑满枝,笑意盎然,不做嘲弄,真好!突然有了一丝的惶恐,若如诗所言,晚上做了花梦,岂不是春心不老!

  樱花的绝美非紫荆可媲美,紫荆花若竖起的流苏,谢绝叶片,而樱花唤出一树的璀璨,不忘从枝桠间拉出几片嫩叶,她的嫩不是嫩弱,而是被樱花染渍过的油嫩,跟着樱花一起烂漫,所以,樱花花海的气势真的如飓风横扫,翻万般花意之波,卷千股花翻之浪。你看的醉了,早就忘记了“粉黛”,粉黛是人为的装扮,樱花是不杂尘世的天然。

  我赏花很少动手,我怕俗气染了花容不再芳美,这次,我左顾右盼,四下无人,我生出了作践之意,跳进了樱花海,揽过一枝。香艳润心,充盈鼻息,我故意抖一抖,不知花粉是否跌落在我的衣袖,留住一段芳香,我让樱花的韵致染一染我的俗吧。

  触手去抚摸,一朵樱花盈掌,霎时如导电了一般,马上让我屏住了心跳,静静地琢磨樱花给我的第一质感。润润的,绝不是添加了温度的燥热,滑过一丝凉爽,导入了我的胳膊,入了心扉。我努力去想,仿佛是凝脂一般的温软,不敢重度掌握,似有瘙痒;滑滑的,绝不是雨湿之后的浮水其上,是从花蕊洋溢出的轻柔,一脉情思注入了我的心底。还是黄庭坚的体验对,“过雨花漠漠”,“漠漠”是花的静寂,不允你呼吸过重,坏了到来的“漠漠”之感。

  侧头到樱花底部看,一朵淡绿的五星花蒂艰难地簇起了绒绒大方的樱花。我想到了美,人间不能做完美,便生出“残缺的美”的得意说法,其实任何自然之美都是人所不及的,逐朵去看,皆如此,绝不做苟且将就。花蒂的微绿泛在花心,一抹轻绿渗出在花蕊之间,粉色的花粉抹在她的隐处,惹来了几只嘤嘤的蜜蜂,哦,莫非是我打扰了她的空间,发出了驱逐的指令,我绝不失意,把赏这大好的花事的情调一并交给了那群蜜蜂。

  好吧,六宫粉黛无颜色,粉黛山上樱花正璀璨,诗人说,樱花作意开十日,十日之内我还会再去粉黛山上看粉黛……

#羊村的扛把子# #散文#

秋__丰子恺

我的年岁上冠用了“三十”二字,至今已两年了。不解达观的我,从这两个字上受到了不少的暗示与影响。虽然明明觉得自己的体格与精力比二十九岁时全然没有什么差异,但“三十”这一个观念笼在头上,犹之张了一顶阳伞,使我的全身蒙了一个暗淡色的阴影,又仿佛在日历上撕过了立秋的一页以后,虽然太阳的炎威依然没有减却,寒暑表上的热度依然没有降低,然而只当得余威与残暑,或霜降末落的先驱,大地的节候已从今移交于秋了。

实际,我两年来的心情与秋因最容易调和而融合。这情形与从前不同。在往年,我只慕春天。我最欢喜杨柳与燕子。尤其欢喜初染鹅黄的嫩柳。我曾经称自己的寓居为“小杨柳屋”,曾经画了许多杨柳燕子的画,又曾经摘取秀长的柳叶,在厚纸上裱成各种风调的眉,想象这等眉的所有者的颜貌,而在其下面添描出眼鼻与口。那时候我每逢早春时节,正月二月之交,看见杨柳枝的线条上挂了细珠,带了隐隐的青色而“遥看近却无”的时候,我心中便充满了一种狂喜,这狂喜又立刻变成焦虑,似乎常常在说:“春来了!不要放过!赶快设法招待它,享乐它,永远留住它。”我读了“良辰美景奈何天”等句,曾经真心地感动。以为古人都太惜一春的虚度。前车可鉴!到我手里决不放它空过了。最是逢到了古人惋惜最深的寒食清明,我心中的焦灼便更甚。那一天我总想有一种足以充分酬偿这佳节的举行。我准拟作诗、作画,或痛饮、漫游。虽然大多不被实行;或实行而全无效果,反而中了酒、闹了事,换得了不快的回忆;但我总不灰心,总觉得春的可恋。我心中似乎只有知道春,别的三季在我都当做春的预备,或待春的休息时间,全然不曾注意到它们的存在与意义。而对于秋,尤无感觉:因为夏连续在春的后面,我可当做春的过剩;冬先行春的前面,我可当做春的准备;独有与春全无关联的秋,在我心中一向没有它的位置。

自从我的年龄告了立秋以后,两年来的心境完全转了一个方向,也变成秋天了。然而情形与前不同:并不是在秋日感到像昔日的狂喜与焦灼。我只觉得一到秋天,自己的心境便十分调和。非但没有那种狂喜与焦灼,常常被秋风秋雨秋色秋光所吸引而融化在秋中,暂时失却了自己的所在。而对于春,又并非像昔日对于秋的无感觉。我现在对于春非常厌恶。每当万象回春的时候,看到群花的斗艳、蜂蝶的扰攘,以及草木昆虫等到处争先恐后地滋生繁殖的状态,我觉得天地间的凡庸、贪婪、无耻与愚痴,无过于此了!尤其是在青春的时候,看到柳条上挂了隐隐的绿珠,桃枝上着了点点的红斑,最使我觉得可笑又可怜。我想唤醒一个花蕊来对它说:“啊!你也来反复这老调了!我眼看见你的无数的祖先,个个同你一样地出世,个个努力发展、争荣竞秀;不久没有一个不憔悴而化泥尘。你何苦也来反复这老调呢?如今你已长了这孽根,将来看你弄娇弄艳、装笑装颦,招致了蹂躏、摧残、攀折之苦,而步你的祖先们的后尘!”

实际上,迎送了三十几次的春来春去的人,对于花事早已看得厌倦,感觉已经麻木,热情已经冷却,决不会再像初见世面的年轻少女般地为花的幻姿所诱惑而赞之、叹之、怜之、惜之了。况且天地万物,没有一件逃得出荣枯、盛衰、生灭、有无之理。过去的历史昭然地证明着这一点,无需我们再说。古来无数的诗人千篇一律地为伤春惜花费词,这种效颦也觉得可厌。假如要我对于世间的生荣死灭费一点词,我觉得生荣不足道,而宁愿欢喜赞叹一切的死灭。对于死者的贪婪、愚昧与怯弱,后者的态度何等谦逊、悟达而伟大!我对于春与秋的舍取,也是为了这一点。

夏目漱石三十岁的时候,曾经这样说:“人生二十而知有生的利益;二十五而知有明之处必有暗;至于三十的今日,更知明多之处暗亦多,欢浓之时愁亦重。”我现在对于这话也深抱同感;有时又觉得三十的特征不止这一端,其更特殊的是对于死的体感。青年们恋爱不遂的时候惯说生生死死,然而这不过是知有“死”的一回事而已,不是体感。犹之在饮冰挥扇的夏日,不能体感到围炉拥衾的冬夜的滋味。就是我们阅历了三十几度寒暑的人,在前几天的炎阳之下也无论如何感不到浴日的滋味。围炉、拥衾、浴日等事,在夏天的人的心中只是一种空虚的知识,不过晓得将来须有这些事而已,但是不能体感它们的滋味。须得入了秋天,炎阳逞尽了威势而渐渐退却,汗水浸胖了的肌肤渐渐收缩,身穿单衣似乎要打寒噤,而手触法郎绒觉得快适的时候,于是围炉、拥衾、浴日等知识方能渐渐融入体验界中而化为体感。我的年龄告了立秋以后,心境中所起的最特殊的状态便是这对于“死”的体感。以前我的思虑真疏浅!以为春可以常在人间,人可以永在青年,竟完全没有想到死。又以为人生的意义只在于生,我的一生最有意义,似乎我是不会死的。直到现在,仗了秋的慈光的鉴照,死的灵气钟育,才知道生的甘苦悲欢,是天地间反复过亿万次的老调,又何足珍惜?我但求此生的平安的度送与脱出而已。犹之罹了疯狂的人,病中的颠倒迷离何足计较?但求其去病而已。

我正要搁笔,忽然西窗外黑云弥漫,天际闪出一道电光,发出隐隐的雷声,骤然洒下一阵夹着冰雹的秋雨。啊!原来立秋过得不多天,秋心稚嫩而未曾老练,不免还有这种不调和的现象,可怕哉!

一九二九年

【赏析】

春与秋其代序,皆是自然的规律。恰如作者一开始喜春不知秋,到最后喜秋而厌春,亦是一种转变。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事情都在改变,人的心境、心情更是如此。任凭时光荏苒,唯独我们的心是值得思考的,只有坦然的心境,才能领略春华秋实的别样情味。

【作者简介】

丰子恺(1898—1975),原名丰润,浙江桐乡人,中国现代漫画家和散文家。在美术方面曾出版过《护生画集》、《子恺漫画》,在散文方面曾先后出版了《缘缘堂随笔》、《子恺小品集》、《丰子恺创作选》等。


丰子恺

我的年岁上冠用了“三十”二字,至今已两年了。不解达观的我,从这两个字上受到了不少的暗示与影响。虽然明明觉得自己的体格与精力比二十九岁时全然没有什么差异,但“三十”这一个观念笼在头上,犹之张了一顶阳伞,使我的全身蒙了一个暗淡色的阴影,又仿佛在日历上撕过了立秋的一页以后,虽然太阳的炎威依然没有减却,寒暑表上的热度依然没有降低,然而只当得余威与残暑,或霜降木落的先驱,大地的节候已从今移交于秋了。

实际,我两年来的心情与秋最容易调和而融合。这情形与从前不同。在往年,我只慕春天。我最欢喜杨柳与燕子。尤其欢喜初染鹅黄的嫩柳。我曾经名自己的寓居为“小杨柳屋”,曾经画了许多杨柳燕子的画,又曾经摘取秀长的柳叶,在厚纸上裱成各种风调的眉,想象这等眉的所有者的颜貌,而在其下面添描出眼鼻与口。那时候我每逢早春时节,正月二月之交,看见杨柳枝的线条上挂了细珠,带了隐隐的青色而“遥看近却无”的时候,我心中便充满了一种狂喜,这狂喜又立刻变成焦虑,似乎常常在说:“春来了!不要放过!赶快设法招待它,享乐它,永远留住它。”我读了“良辰美景奈何天”等句,曾经真心地感动,以为古人都太息一春的虚度。前车可鉴!到我手里决不放它空过了。最是逢到了古人惋惜最深的寒食清明,我心中的焦灼便更甚。

那一天我总想有一种足以充分酬偿这佳节的举行。我准拟作诗、作画或痛饮、漫游。虽然大多不被实行,或实行而全无效果,反而中了酒,闹了事,换得了不快的回忆,但我总不灰心,总觉得春的可恋。我心中似乎只有知道春,别的三季在我都当作春的预备,或待春的休息时间,全然不曾注意到它们的存在与意义。而对于秋,尤无感觉:因为夏连续在春的后面,在我可当作春的过剩;冬先行春的前面,在我可当作春的准备;独有与春全无关联的秋,在我心中一向没有它的位置。

自从我的年龄告了立秋以后,两年来的心境完全转了一个方向,也变成秋天了。然而情形与前不同:并不是在秋日感到像昔日的狂喜与焦灼。我只觉得一到秋天,自己的心境便十分调和。非但没有那种狂喜与焦灼,直常常被秋风秋雨秋色秋光所吸引而融化在秋中,暂时失却了自己的所在。而对于春,又并非像昔日对于秋的无感觉。我现在对于春非常厌恶。每当万象回春的时候,看到群花的斗艳,蜂蝶的扰攘,以及草木昆虫等到处争先恐后地滋生繁殖的状态,我觉得天地间的凡庸、贪婪、无耻与愚痴,无过于此了!尤其是在青春的时候,看到柳条上挂了隐隐的绿珠,桃枝上着了点点的红斑,最使我觉得可笑又可怜。我想唤醒一个花蕊来对它说:“啊!你也来反复这老调了!我眼看见你的无数的祖先,个个同你一样地出世,个个努力发展,争荣竞秀;不久没有一个不憔悴而化泥尘。你何苦也来反复这老调呢?如今你已长了这孽根,将来看你弄娇弄艳,装笑装颦,招致了蹂躏、摧残、攀折之苦,而步你的祖先们的后尘!”

实际,迎送了三十几次的春来春去的人,对于花事早已看得厌倦,感觉已经麻木,热情已经冷却,决不会再像初见世面的青年少女为花的幻姿所诱惑而赞之叹之、怜之、惜之了。况且天地万物,没有一件逃得出荣枯、盛衰、生灭、有无之理。过去的历史昭然地证明着这一点,无须我们再说。古来无数的诗人千篇一律地为伤春惜花费词,这种效颦也觉得可厌。假如要我对于世间的生荣死灭费一点词,我觉得生荣不足道,而宁愿欢喜赞叹一切的死灭。对于死者的贪婪、愚昧与怯弱,后者的态度何等谦逊、悟达而伟大!我对于春与秋的舍取,也是为了这一点。
夏目漱石三十岁的时候,曾经这样说:“人生二十而知有生的利益;二十五而知有明之处必有暗;至于三十的今日,更知明多之处暗亦多,欢浓之时愁亦重。”我现在对于这话也深抱同感;有时又觉得三十的特征不止这一端,其更特殊的是对于死的体感。青年们恋爱不遂的时候惯说生生死死,然而这不过是知有“死”的一回事而已,不是体感。犹之在饮冰挥扇的夏日,不能体感到围炉拥衾的冬夜的滋味。就是我们阅历了三十几度寒暑的人,在前几天的炎阳之下也无论如何感不到浴日的滋味。围炉、拥衾、浴日等事,在夏天的人的心中只是一种空虚的知识,不过晓得将来须有这些事而已,但是不能体感它们的滋味。须得入了秋天,炎阳逞尽了威势而渐渐退却,汗水浸胖了的肌肤渐渐收缩,身穿单衣似乎要打寒噤,而手触法郎绒觉得快适的时候,于是围炉、拥衾、浴日等知识方能渐渐融入体验界中而化为体感。我的年龄告了立秋以后,心境中所起的最特殊的状态便是这对于“死”的体感。以前我的思虑真疏浅!以为春可以常在人间,人可以永在青年,竟完全没有想到死。又以为人生的意义只在于生,我的一生最有意义,似乎我是不会死的。直到现在,仗了秋的慈光的鉴照,死的灵气钟育,才知道生的甘苦悲欢,是天地间反复过亿万次的老调,又何足珍惜?我但求此生的平安的度送与脱出而已。犹之罹了疯狂的人,病中的颠倒迷离何足计较?但求其去病而已。
我正要搁笔,忽然西窗外黑云弥漫,天际闪出一道电光,发出隐隐的雷声,骤然洒下一阵夹着冰雹的秋雨。啊!原来立秋过得不多天,秋心稚嫩而未曾老练,不免还有这种不调和的现象,可怕哉!
(我的读后感:原来凡人必是悲秋的,将老将死的难过原来在青春走后就开始了的。古人是30以后,现代人是40以后,身体会诚实告诉你行将就木的分秒都是活在当下的代价。
现在我每天弹琴三四次,每次一个小时左右,一曲流畅优美的旋律,一本好书,让飞快的老去时光变得美好了。反正我们都需要的~就是让自己不要害怕)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而提到成交量,即便是刚入市的小白可能都能常听到类似像天量现天价,地量见地价这样的股市俗语,但真的应用到盘面上时,实际上就不是这么片面了。还有的股友说,成绩量啊,
  • 随便写点:一把青:美与痛的暴烈《一把青》可能是我推荐次数最多的一部剧,我第一次看是在高中,郭轸死后暂停过一段时间继续看,这几天重新打开,依旧痛彻心扉。反战是《一
  • #2022王者世冠KIC#上海EDG.M 0:1 广州TTG前期常规开局,对方拿到首杀后,我方狂铁收掉对方蒙恬,人头持平。在比赛开打之后,两支球队都在防守端投入
  • 史文也指出:美国支持 “一个中国”政策,但同时比较尴尬的是,美国对台湾进行了相当于同盟力量的承诺,所以导致当前两岸关系到了岌岌可危、令人担忧的边缘,“台海关系是
  • ■彩妆 最近新入手的这个气垫,简直就是人间磨皮机啊~~它的遮瑕力很强,如果是经常熬夜有黑眼圈,或者脸颊泛红有痘印的宝贝们,用它轻轻一盖,斑斑点点就能被遮盖的
  • 已分手,换了联系方式,他应该再也不会出现在我的人生之中,最后一条短信我已经不需要他的回复: 曾经以为你今后的人生会有我一直陪你走下去,如今才发现我只需要陪
  • 在悲观的人眼里,原来可能的事也能变成不可能;在乐观的人眼里,原来不可能的事也能变成可能。有一个人值得自己去思念和牵挂,应该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可有时这种幸福的感觉
  • 他从一年级就打压纳威 嘲笑他 很容易就毁了一个孩子的事他也做人都有多面性 他的确很烂 但他也做了很伟大的事[笑cry]sb也是高傲自大的烂人,但也是很不错的人
  • 3.事事如意法准备三颗龙眼乾及三颗花生(均须带壳)及一个红包袋,在早上十二点前吃掉,将壳和籽放置在红包袋内,并将自己的姓名与想实现的愿望写在红包袋外的左下角,然
  • 我那么大一个萧逸,还有叶传爸爸,还有季希,还有曾经那个屠龙后自刎的少年[苦涩],原来主线看到的“哪吒”动画有这样的故事,原来“琴房的游戏”是烂到极致的黑暗面,原
  • 看点一:专属中国的Actros和Actros C重磅亮相为打造出符合中国物流客户期待、完美继承奔驰技术DNA的产品,梅赛德斯-奔驰卡车国产化项目开展了为期近4年
  • 从一开始的一点点喜欢也变成了无时无刻不在的爱[心]从长春到长沙,我们一起经历了爱在北京,爱在上海,爱在太原,我们一起战胜了很多困难,你们更是给予了我们很多惊喜。
  • 有网友提议不要买房,直接在身上纹个海景别墅,要多贵就纹多贵,关键是老婆喜欢。人像一枚硬币,有两面,遇到好的一面是你运气,遇到坏的一面是你晦气,如果两面都叫你遇到
  • 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水冰
  • 金霄说话的时候,楼南光一直在旁边做出各种搞怪的表情抢镜,两人同框的画面十分有爱。金霄说话的时候,楼南光一直在旁边做出各种搞怪的表情抢镜,两人同框的画面十分有
  • #情话[超话]# 人到中年真正渴望的爱情,不再是一时的目眩神迷,而是经历无数个日夜的风风雨雨,仍然能够不离不弃的相知相爱,我们都知道爱一个人,往往都是始于颜值,
  • 汽油泵损坏后的一些表现: 1、泵芯损坏时,当燃油供给系统工作时,这时打开钥匙门时,没有汽油泵运转的声音; 2、泵体损坏时,由于泄压、燃油压力不能达到规定的燃油
  • 大家针对于热门专业建议还是尽早递交,特别是热门的商科教育传媒&商学院,这几个是特别需要23fall的同学注意的,下面给大家讲讲哪些学校截止比较早:南安、
  • 蒲公英(拉丁学名: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菊科,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蒲公英(拉丁学名:Taraxacum mong
  • ཆབ་ཆའི་དགུན་ཁ་ལ་རོལ་མྱོང་བྱ་འདོད་དམ།གྲང་ངར་ཆེ་ལ་རླུང་ནག་འཚུབ་མོད།ཡིན་ཡང་སེམས་པ་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