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庄子刺虎
陈轸,是战国时期的一个游说的辩士。跟张仪一起侍奉秦惠王,都受到敬重,因而互争宠。张仪在秦王面前诋毁陈轸说:“陈轸带着丰厚的礼物轻便快捷地来往于秦国和楚国之间,本该替国家的外交事务出力。现在楚国对秦国不友好而对陈轸很好的原因,就在于陈轸为自己打算多而替大王着想少。况且陈轸想要离开秦国到楚国去,大王为什么不随他的便呢?”
秦惠王对陈轸说:“我听说您想离开秦国到楚国去,有这回事吗?”
陈轸说:“有。”
秦惠王说:“张仪的话果然是真的。”
陈轸说:“不仅张仪知道这回事,而且路人都知道这回事。从前伍子胥忠于他的国君,天下的君主便都争着要他做臣子;曾参孝敬他的父母,天下的父母因而都希望要他做儿子。所以被贩卖的奴仆、侍妾,不出里巷就卖掉了的,是好奴仆、好侍妾;被遗弃的妇女能嫁在本乡本土的,是好妇女。如果陈轸不忠于他的君主,楚国又凭什么认为陈轸是忠臣呢?忠于国君还要被弃用,我陈轸不到楚国去到哪里去呢?”
秦惠王认为陈轸的话是对的,就很友好地对侍他。
陈轸在秦国逗留了一年,秦惠王终于让张仪做了宰相,而陈轸就投奔到楚国。楚国没有重用他,却派遣陈轸出使秦国。陈轸于是到了秦国。
这时,韩国与魏国相互攻伐,打了整整一年。秦惠王想劝救,向文武大臣询问。有的说劝救有利,有的说劝救不利。秦惠王一时之间下不了决定。陈轸刚好到了秦国,秦惠王问他:“你离开我,去了楚国,有思念寡人没有?”
陈轸回答说:“大王听过越人庄舄吗?”
秦惠王说:“没有。”
陈轸说:“他在楚国当了大官,不久生病了。楚王说:‘庄舄是越国的微贱之人,现在在楚国做了大官,尊贵富有了,也思念越国不?’身边的侍从人员回答说:‘一般人生病时最容易泄露自己对故土的思念之情。他思念越国就会说越语,不想念越国就会说楚语。’让人去听他说话,果然还是说越语。现在我虽然被弃用被赶到了楚国,怎么会不说秦话了!”
秦惠王说:“好!现在韩国与魏国相互攻打,打了整整一年。有的对我说劝救有利,有的对我说劝救不利。我下不了决定。希望你为你的主子谋划之余,能帮我谋划这件事。”
陈轸回答说:“应该也有人讲过卞庄子刺虎的故事给您听吧?卞庄子想杀老虎,旅馆里的童仆劝他:说‘两只老虎在吃一头牛,牛肉好吃它们就必然会争起来,争起来他们就会打斗起来,打斗起来强大的一方就会受伤,弱小的一方就会死。您趁机上去刺那只受了伤的,一举而有杀两头老虎的名声。’卞庄子认为他说得对,就站在一旁看着两虎相斗。不一会,两只老虎果然打起来,强大的那只老虎受伤了,弱小的那只老虎死了。卞庄子趁机上去刺那只受伤的,果然一举而有拿下两只老虎之功。
现在韩魏相争,打了整一年还停不下来,这一定会导致两国中强大的一方受损伤,弱小的一方灭亡,到时候趁机去讨伐受伤的那个国家,必然一举而拿下两国。这不就像是卞庄子刺虎吗?我为自己的国君出主意与为大王您出主意有什么不同呢?
秦惠王说:“好。”
最终不去劝救。最后韩魏两国果然强大的一方受损伤,弱小的一方灭亡了。秦国这才出兵讨伐,大获全胜。这是陈轸的计谋。
评:卞庄子刺虎的寓言故事告诉人们的道理是待机行事,一举两得,同样一件事情,由于掌握的时机、处理的方法不同,会得到完全不同的结果,只有善于分析矛盾,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记于2022.04.22.
【原文】
陈轸者,游说之士。与张仪俱事秦惠王,皆贵重,争宠。张仪恶陈轸于秦王曰:“轸重币轻使秦楚之间,将为国交也。今楚不加善于秦而善轸者,轸自为厚而为王薄也。且轸欲去秦而之楚,王胡不听乎?”王谓陈轸曰:“吾闻子欲去秦之楚,有之乎?”轸曰:“然。”王曰:“仪之言果信矣。”轸曰:“非独仪知之也,行道之士尽知之矣。昔子胥忠于其君而天下争以为臣,曾参孝于其亲而天下愿以为子。故卖仆妾不出闾巷而售者,良仆妾也;出妇嫁于乡曲者,良妇也。今轸不忠其君,楚亦何以轸为忠乎?忠且见弃,轸不之楚何归乎?”王其言为然,遂善待之。
居秦期年,秦惠王终相张仪,而陈轸奔楚。楚未之重也,而使陈轸使于秦。轸遂至秦。
韩魏相攻,期年不解。秦惠王欲救之,问于左右。左右或曰救之便,或曰勿救便,惠王未能为之决。陈轸适至秦,惠王曰:“子去寡人之楚,亦思寡人不?”陈轸对曰:“王闻夫越人庄舄乎?”王曰:“不闻。”曰:“越人庄舄仕楚执珪,有顷而病。楚王曰:‘舄故越之鄙细人也,今仕楚执珪,贵富矣,亦思越不?’中谢对曰:‘凡人思故,在其病也。彼思越则越声,不思越则楚声。’使人往听之,犹尚越声也。今臣虽弃逐之楚,岂能无秦声哉!”惠王曰:“善。今韩魏相攻,期年不解,或谓寡人救之便,或曰勿救便,寡人不能决,愿子为子主计之馀,为寡人计之。”陈轸对曰:“亦尝有以夫卞庄子刺虎闻于王者乎?庄子欲刺虎,馆竖子止之,曰:‘两虎方且食牛,食甘必争,争则必斗,斗则大者伤,小者死,从伤而刺之,一举必有双虎之名。’卞庄子以为然,立须之。有顷,两虎果斗,大者伤,小者死。庄子从伤者而刺之,一举果有双虎之功。今韩魏相攻,期年不解,是必大国伤,小国亡,从伤而伐之,一举必有两实,此犹庄子刺虎之类也。臣主王何异也?”惠王曰善卒弗救大国果伤小国亡秦兴兵而伐大克之此陈轸之计也。
(出处:《史记·张仪列传》)

读书学典:《论语.子路》13.21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中行:行为能够得其中。行为合乎中庸。《集说》:“中行者,由中道而行也。”赵岐:“中道,中正之大道也。”包咸:“中行,行能得其中者。言不得中行,则欲得狂狷者。”钱穆:“退能不为,进能行道,兼有二者之长。”
▲与之:与他。唐文治:“与之进于道也。”
▲狂狷:狂:志向高远,而行为不掩,进取于善道;狷:性情耿介,不肯同流合污,不为不善之事。包咸:“欲得此二人者,以时多进退,取其恒一。”

■现代翻译:孔子说:“如果找不到依中道而行的士和他一起的话,就一定要找狂者和狷者了!狂者能够进取向上,狷者能够有所不为。”

●何晏等《论语集解》:包咸曰:“中行,行能得其中者。言不得中行,则欲得狂、狷者。狂者进取于善道,狷者守节无为,欲得此二人者,以时多进退,取其恒一。”

●皇侃《论语义疏》:中行,行能得其中者。当时伪多实少,无复所行得中之人,故孔子叹曰。狂谓应直进而不退也,狷谓应退而不进者也。二人虽不得中道,而能各任天然而不为欺诈,而得与此二人亦好。江熙曰:“狂者知进而不知退,知取而不知与;狷者急侠能有所不为。皆不中道也。然率其天真不为伪也。季世浇薄,言与实违背,心以恶时饰诈以夸物,是以録狂狷之一法也。”狂者不为恶,唯直进取善;狷者应进而不迁,故云有所不为也。

●刑昺《论语注疏》:此章孔子疾时人不纯一也。狂者进取于善道,知进而不知退;狷者守节无为,应进而退也,二者俱不得中而性恒一。欲得此二人者,以时多进退,取其恒一也。

●陈祥道《论语全解》:狂者近智,狷者近义。近智而非所以智,则过;近义而非所以义,则不及。狂譬则阳,狷譬则阴,中行譬则冲气也。孟子言中道,体也;孔子言中行,用也;孟子言狂简,言也;孔子言狂简,行也。易之中爻,或言中道,或言中行,亦体用不同故也。

●朱熹《论语集注》:行,道也。狂者,志极高而行不掩。狷者,知未及而守有余。盖圣人本欲得中道之人而教之,然既不可得,而徒得谨厚之人,则未必能自振拔而有为也。故不若得此狂狷之人,犹可因其志节,而激厉裁抑之以进于道,非与其终于此而已也。

●张栻《癸巳论语解》:中行谓中道上行者,狂者所见高明而行有未及乎其见,狷者所守坚确而见有未得乎其理,不得中行则斯二者亦可以与之,进而裁之于中也。盖狂者力行以践之,则其见不差;狷者致知以明之,则其守不失;而中可得矣。

●清《四书解义》:此一章书见圣人传道之深心也。维皇降锡,厥有一中。不偏不倚,纯粹以精,人所受以生者。凡人气拘物蔽,不能修复此中。若中行之士,率其资质之近,无过不及,中道而行,乃传道之器也。今既不得,求其下此,必也狂与狷乎?惟夫狂者进而取法于上,动以远大自期,虽其行有所不逮,而迈往之志则有骎骎(qīn,马行疾也,喻事业进行迅速)乎,不可以限量者。狷者自爱其身,非理之事断然不为,虽其知有所未及,而能守之节则有皎皎(jiǎo,洁白;明亮)乎,不可以少污者。吾于是因其志节,而激励裁抑之,狂者使之践履笃实以充其进取之志,狷者使之恢弘通达以扩其不为之节,则今日之狂狷固他日之中行也,传道庶几,其有望乎?以是知同流合污之乡愿最足以害道,有志有守之狂狷可进于中行。圣贤之教人,帝王之用人,其道一而已,有君师治教之责者,宜留意焉!

●刘宝楠《论语正义》:《论语解义》云:“中行者,依中庸而行者。在易复四、益三、四称‘中行’,谓孚(“孚”字含有“中”的意思,《周易》中有《中孚》一卦,便是以“孚”为五行之中居于正中的德行。周人注重以“德”治国,这个“德”就是“孚”。这个“孚”字,便是文王临终前郑重其事地向武王所传授的德。)中以行,可与之自治治人也。孚化万邦(《诗经.大雅》的第一篇《文王》中,有“仪刑文王,万邦作孚”一句。朱子曰:“周人追述文王之德,明国家所以受命而代殷者,皆由于此,以戒成王。”一代代周王,都是以“孚”作为统治者的最高德行来要求自己的。),中庸鲜能,故不得隐怪(鬼物奇怪之事。),乡原(指乡里中言行不一、伪善欺世的人。)又不可与,故必也狂狷乎。”《后汉书》:“孔子曰:‘与其不得中庸,必也狂狷乎。’此盖失于周全之道,而取诸偏至之端者也。然则有所不为,亦将有所必为者矣。既云进取,亦将有所不取者矣。”《左传》:“曹子臧曰:‘前志有之曰:“圣达节,次守节,下失节。”’狷者慎守一节,虽不能进取,亦自不为不善,故云“无为”。狂狷虽未得中道,然其性情恒一,使人知其所失,易反之于中道,故愿与之也。《礼》云:“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狂近知,狷近愚。彼言“道不行”,即谓中庸之道。知愚虽未得中,然皆可与之,此夫子所以思有恒也。

●钱穆《论语新解》:《孟子.尽心篇》:孟子曰:“孔子不得中道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孔子岂不欲中道哉?不可必得,故思其次也。狂者,其志嘐嘐(xiāo,虚夸)然,曰:‘古之人,古之人。’夷考其行而不掩焉者也。狂者又不可得,欲得不屑不洁之士而与之,是狷也。又其次也。”今按:中行,行得其中。孟子所謂中道,即中行。退能不为,进能行道,兼有二者之长。后人舍狂狷而别求所谓中道,则误矣。又按:伊尹圣之任,狂者也。伯夷圣之清,狷者也。狂狷皆得为圣人,惟不如孔子仕止久速之时中。时中,即时时不失于中行,即时而狂、时而狷,能不失于中道。故狂狷非过与不及,中行非在狂狷之间。《中庸》“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不能移说此章之中行。

●南怀瑾《论语别裁》:行中庸之道的人,自己有中心的思想,而能调和、中和矛盾的思想或感情。

★此章记孔子论中行之道也。君子之学,中行而已矣。中行者,不偏不倚,中正平和,无过不及,慎独自修,忠恕宽容,至诚尽性,循道顺理。狂者,进取善道,直进不退,志愿太高,行为不掩,实践或疏,近智则过;狷者,有所不为,慎守一节,自爱其身,执守太固,一隅自足,近义不及。二者虽皆有偏,然有其志,若其守不失,而中可得矣。 https://t.cn/RxRVHIh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经文及诵读仪轨

恭请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龙天善神、金刚护法慈悲加持,弟子XX诚诵《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回向给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尤其是我们家所有人的宿世累劫冤亲债主、历代宗亲、堕胎婴灵、附体阴气众生。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愉悦、愿诸众生远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愿所有众生生生世世都能够获得具足七德之善趣(种姓高贵、形色端严、长寿、无病、缘分优异、财势富足和智慧广大);愿所有众生生生世世都能够在出生时,立即值遇正法,并有如理修持之自由;愿所有众生都能够令上师心生欢喜,日日夜夜之中行正法;愿所有众生都能够听闻佛法后修持精华义,彼生越过三有之大海(欲界之有、色界之有、无色界之有);愿所有众生都能够演说妙法,成办利他,无有厌倦心;愿所有众生都能以无偏大事业,普度一切众生,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愿所有众生精进修行,永不退转。
  愿一切众生都能够得到此经文的利益及诸佛菩萨的慈悲加持,都能够化解冤结、皆得业障消除,离苦得乐,皈依三宝,福慧增长、菩提芽生、世出世法皆得顺利,圆满吉祥,尽此生往生极乐,究竟成佛!我愿无尽,诸佛菩萨加持无尽,此经利益众生无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忏悔:(至诚恳切忏悔三业,痛心疾首忏灭罪业)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南無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普光明藏会上佛菩萨
南无一切龙天善神、金刚护法、护咒圣众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唐中天竺三藏法师地婆诃罗奉敕(chi)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qí)阇(shé)崛(kū)山中,与大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数,皆是大智,精进善巧,证无言法(证得法身),获妙辩才,是处非处不相违反,善调身心,具诸解脱, 常游三昧(禅定),不舍大悲,惭愧(戒)为身,智慧为首,多所饶益,如大宝洲,了知诸法善不善相,不著文字而有言说,于真俗门,洞达无碍,深明实际,不住其中,善能分别,而无所受,虽厌生死,常护世间,周遍十方,有大名称,于真妙藏,寂然宴息(安静),虽现受身,永出三界,而行诸有,勉济众生,平等教诲,志常贤善,平等怜愍,心无染著,能令自他,莫不清净,成就如是无量功德。其名曰:胜思惟菩萨、法震音菩萨、妙身菩萨、法辋菩萨、辩积菩萨、持地菩萨、持世菩萨(善于财施)、大名称菩萨、具诸辩菩萨、千容相菩萨、功德山菩萨、莲华眼菩萨、莲华面菩萨、珠髻菩萨、妙音菩萨,如是等菩萨摩诃萨,皆如童子色相端严,于此众中而为上首。

  尔时,观自在菩萨与恒河沙等绍尊位者、诸菩萨俱。殊胜见菩萨与无央数天帝释俱。虚空藏菩萨与无量菩萨及无量四天王众俱。大势至菩萨与无量亿梵天众俱。遍吉祥菩萨与无量婇女俱。普贤菩萨、不空见菩萨、星宿王菩萨、离疑菩萨、息诸盖菩萨、药王菩萨、药上菩萨,各与无量菩萨众俱。其中亦有无量诸佛,自变其身作菩萨像。尊者舍利弗、摩诃目揵(qian)连、摩诃迦叶(she),如是等大阿罗汉,各与无量声闻众俱。那罗延(指金刚大力士)等无量天众,乃至恒沙国土、日月诸天,威光照耀,悉来佛所。至佛所已。彼天威光,不能复现,犹如聚墨对阎浮金。婆楼那龙王、德叉迦龙王、阿那婆达多龙王、美音乾闼(ta)婆王、无扰浊迦楼罗王各与无量诸眷属俱,来入此会。十方世界如恒河沙所有菩萨,咸于本土启请如来,与诸四众同时到此,各持种种出过世间殊好供事,奉上于佛、诸菩萨已。即于会中坐莲华座。

  尔时,胜思惟菩萨摩诃萨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我今欲请二字(指如来二字)之义,惟愿如来垂哀见许。”

  佛告胜思惟菩萨言:“善男子,欲有问者随汝意问,如来不为一众生故出现世间。为欲利益无量众生而出现耳。”

  于是,胜思惟菩萨即白佛言:“世尊,何者一法,是诸菩萨所应永离?何者一法,是诸菩萨应常护持?何者一法,是诸如来 现所觉了?”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以如来威神之力,乃能问我如是深义。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

“善男子,有一种法菩萨应离,所谓欲贪。善男子,如是一法是诸菩萨所应永离。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瞋怒。如是一法是诸菩萨所应永离。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愚痴。如是一法是诸菩萨所应永离。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我取。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疑惑。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憍(jiao)慢。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懈怠。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惛(hun)眠。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爱著。善男子,如是一法,是诸菩萨所应永离。”

“善男子,汝复问我,何者一法,是诸菩萨应常护持?善男子,谓诸菩萨非己所安,不加于物。若诸菩萨守护此法,即是能持诸佛如来一切禁戒。何以故?自爱身命不应杀生。自重资财不应偷盗。自护妻室不应侵他。如是等行,皆名一法。善男子。若有敬顺如来语者,于此一法常当忆念。何以故?无有众生爱乐于苦,凡有所作悉求安乐。乃至菩萨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为自他皆得乐故。善男子,以如是义,我说此言。非己所安,不加于物,如是一法是诸菩萨应常护持。”

“善男子,如汝所问何者一法是诸如来现所觉了。善男子,无有少法是如来觉。何以故?如来觉者无所觉故。善男子,一切法无生是如来觉。一切法无灭是如来觉。一切法离二边是如来觉。一切法不实是如来觉。善男子,诸业自性是如来觉。一切法从因缘生,是如来觉。因缘之法犹如电光,是如来觉。以因缘故而有诸业,是如来觉。善男子,一切法性普光明藏,是如来觉。善男子,何故法性名普光明藏?善男子,世 出世智,依之以生,如母怀子,故名为藏。若智生时,反照其本,如是法性为般若波罗蜜之所摄藏,是故名为普光明藏。善男子,一切法如幻如焰,是如来觉。善男子,诸法实性一味解脱,是如来觉。一味解脱是即名为普光明藏。善男子,一相法是如来觉。云何一相?所谓诸法不来不去、非因非缘、不生不灭、无取无舍、不增不减。善男子,诸法自性本无所有,不可为喻,非是文辞之所辩说。如是一法,是诸如来 现所觉了。”

  当佛说此庄严王离文字普光明藏法门之时,有十地菩萨所见微尘数众生,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复有如是微尘数众生,皆发声闻、辟支佛心。复有如是微尘数众生,在地狱者皆得离苦,生人天中。无量菩萨得入初地。无量菩萨得百千三昧。无量众生悉蒙利益无空过者。

  尔时佛告罗睺罗(佛陀的儿子)言:“善男子,我此法要汝当受持。”说是语时,会中有九十亿菩萨摩诃萨,承佛威神即皆避座,白佛言:“世尊,我等誓当受持如来所说法要,于此娑婆国土,最后时中,见有其人,流通为说。”

  尔时四天王白佛言:“世尊,若有能持此经典者,我当拥护,令其志愿皆得满足。所以者何?能持此经是法器故。”

  尔时世尊,普观众会而作是言:“诸仁者,我此所说甚深方广希有法门(善根福德不足的人是听不到的),非诸众生有少善根而能听受。能听受者即为承事供养于我,亦为荷担无上菩提。是人当得辩才无碍。决定生于清净佛土。是人临终定得亲见阿弥陀佛、 菩萨大众而现在前。我今在此耆(qí)阇(shé)崛(kū)山,诸菩萨众所共围绕。彼临终时亦如是见。当知是人即为已得无尽法藏。当知是人得宿命智。当知是人不堕恶道。善男子,我今说此一切世间难信之法,设有众生作五逆罪,闻是经已,书持、读诵、为人解说,所有业障咸得消除,终不受于恶趣之苦。斯人即为诸佛菩萨之所护念,在在所生,诸根具足,蒙佛灌顶,五眼清净。善男子,取要言之,我见是人已成佛道。”

  佛说此经已,胜思惟等一切菩萨,及诸声闻、天龙八部,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补阙真言:那摩喝啰怛那,哆啰夜耶。佉啰佉啰。俱住俱住。摩啰摩啰。虎啰,吽。贺贺,苏怛拏,吽。泼抹拏,娑婆诃。(3遍)

补缺圆满真言:唵,呼嚧呼嚧,社曳穆契,娑诃。

回向:愿以此诵经功德,回向给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尤其是我们家所有人的宿世累劫冤亲债主、历代宗亲、堕胎婴灵、附体阴气众生。希望所有众生都能够得到经文的利益和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龙天善神、金刚护法、护咒圣众的慈悲加持。
  一者回向,普光明藏,现量实证;二者回向,佛果菩提,速疾圆满; 三者回向,法界众生,同生净土。
  愿以此功德同时回向给此经护法菩萨以及护法众神,愿他们增加福德和势力,早日证得佛果。
  愿所有众生化解冤结、皈依三宝、精进修行,福报与智慧无量增上,早日证入普光明境,早日成就究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如何回向我亦如是回向(三遍)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笑cry]结论是电话那边说“医保香水”下午送,上午送不了货。我好奇的问一句,不是给你送水的吧,我给你订水了!
  • 像一滴老墨,于一方砚上,是磨心相见的欢喜;于一枝素笔上,是美好相见的珍重;于一页纸上,是一笔一行的光阴,我们身处红尘情缘,在窗外,起风,花飘散,犹如你我迷茫的灵
  • 若要梦想实现,先从梦中醒来。若要梦想实现,先从梦中醒来。
  • 师父:大‌‌众还可超‭‮亲‍冤‍度‬‬债主、堕胎婴灵,以‌‌超度的‭‮他‍助‍德‍功‬‬们离苦​​得乐,往‭‮,‍土‍净‍生‬‬同时为自己消业增福。​是指对‭‮
  • 一边挣钱一边失去底线的人,未必比偷书的孔乙己高尚。孔乙己因为偷书被酒馆里的人嘲笑时如此狡辩,脸上却不自觉涨红了,然后喃喃之乎者也,试图维持早已荡然无存的读书人的
  • #蔡徐坤[超话]##蔡徐坤[超话]##蔡徐坤[超话]#别的群提醒提醒我们今天按上周得撑到00:15,零点过后还更新两次,把新的一天票都投掉,等到这周数据更新以后
  • 4、虽然在长辈的心里,帮了媳妇的儿子不太孝顺,但站在媳妇的角度,往后余生能够和你这样的丈夫在一起,是一种很大的幸福。感觉好奇妙,明明陆萧是魂飞天外的状态,但这一
  • 3、好心境是自己创造的我们常常无法去改变别人的看法,能改变的恰恰只有我们自己。6、不要追逐世俗的荣誉终生寻找所谓别人认可的东西,会永远痛失自己的快乐和幸福。
  • 湍流而过的江水好像一匹丝绸般无声的流动,貌似看到那醉酒的渔夫醉后狂歌、豪放不羁的神态。#中国诗词大会[超话]#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 白华为菅是我近半年来最喜欢的并能一口气读完的书,描写上层社会在抗日战争期间的故事,其实我一直在想,我们生在盛世,不必为了生存苦恼,但我们的烦恼似乎更多,因为什么
  • 烦着烦着 小升初家教就结束了 回头看看好像只顾着烦 忘了多记录一些当下感受 嗐 悲观的人 总是对消极的事敏感些其实开心的事是有的1. 这个月我的作息格外规律,早
  • 放假放了身放了心,也如放逐于尘世之外,只有例行核酸检测时将自己拉入尘世,原来我们所还有很多责任我们所处处还有不少危机。 不想睡午觉,便把七月的闲适晾了出来
  • #蓝温的民谣歌单##用音乐说故事#作为某云的初始忠实用户 眼看着歌单里的歌一首一首暗下去 就像学生时代的记忆一点一点泛黄那些惊艳过我的民谣歌词 曾闪耀了我许多个
  • 【#SNH48[超话]# TEAM SII全新原创公演《重生计划》17:00开启门票竞价】#SNH48重生计划# 筹备期长达一年的SNH48 TEAM SII最
  • 无感超薄,让你真正感受不带套!无感超薄,让你真正感受不带套!
  • 不知道的都可以问或下方查询某些YS广子到处都是,很多都是炒zuo出来的,小伙伴一定要shen选【双眼皮医森红黑liao放在下方了自取】邢台遇见美史俊荣郑州大学江
  • #博君一肖[超话]# 「 ' ​​​」夷陵百香果85公益计划万物皆有灵性每个生命都值得温柔对待夷陵百香果向“宜昌市汇爱小动物保护中心”捐赠2328元,用于助
  • “乘风破浪”的海上风电 已完成:70% 设计好了我们的大浮体和大绳子,下面要进行验证了。漂浮式整体的系统都是非常柔韧的:波浪过来了,浮体就摇一摇;风吹过来的时
  • 针灸书歌赋中就有“腰背委中求”、“腰连腿痛腕骨升”和“人中、曲池,可治其痿伛”等记载,现在对这方面经验又有更多的发展了,各种不同的远道取穴法,多数是在取得针感的
  • 哪怕不被善待,内心依旧纯良,选择靠近善良的光,照亮了自己。正义女神雅斯德莱Justitia是宙斯和忒弥斯之女(一说正义女神为忒弥斯Themis,是乌拉诺斯和盖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