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佛说阿弥陀经》

译文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的名号,就坚持念起阿弥陀佛来,或是一日,或是二日,或是三日,或是四日,或是五日,或是六日,或是七日,念到一个心专门在佛号上,不夹杂丝毫的别种念头,那个念佛的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许多菩萨,都显现在他的面前来了。这个人命终的时候,蒙佛力慈悲加佑,不会颠倒迷惑,立刻就能够往生到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去。

【按】

信愿持名,若一日乃至若七日,一心愿往生,悉能蒙佛愿力带业往生。打佛七即依此经文而施设。

印光大师对佛七的开示(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四 净业社开示法语 寄尘记)

今天,是念佛七的第一日。我把佛七的来历,说与诸位听。现在打念佛七的地方很多,其所修方法及开示的言辞,大致亦复相同。我今先将此次念佛七的因缘说说。再将念佛的大纲说说。如此可以明白念佛宗旨之所在。否则根本未知,立不定脚跟。或随经教知识语言所转,以致捨此而修余法门也。念佛一法,如阿伽陀药。梵语阿伽陀,华言普生,亦云总治。以普生总治一切病故。念佛一法,能除八万四千烦恼,亦复如是。所以念佛法门,包罗万象。一切诸法,无不从此法界流。一切诸法,无不还归此法界。以其为诸法总持,故得无法不备,无机不收也。佛唯欲众生超凡入圣,了生脱死。然众生根机不一,心愿各别。或有众生求福求寿求财求子等,只要心诚求之,有求必应。此虽是世间法,然接引下根,渐种善根,故亦满愿。若论佛之本意,唯欲众生一心念佛,求生西方,仗佛慈力,临终接引往生西方。一得往生,便出三界轮回之苦。从兹渐进,以致成佛。方为念佛究竟实义。

念佛利益,比他种佛事功德殊胜

第一因缘 若论来因,此话很长。曾记民国十一年,光至申,住太平寺。江易园居士因大陆轮船失火,欲作佛事。光劝他念佛七日。又令彼公司主事者,陪念到底。以念佛利益,比他种佛事功德殊胜。欲令烧死溺死之人,得真实利益,故令专一念佛也。前年江君夫人死,欲作佛事,寄洋一百元,祈光为作佛事。于是在普陀法雨寺打一佛七。圆满之夜,颇有灵感。然江君本来对于念佛心甚切。其全家被他感化,念佛亦甚切实。因于丧事中全家念佛。不特此也,江君于家乡颇著名望,其对乡人也平时皆劝其念佛。一方之人,皆受其感化。凡乡间送奠仪者,悉皆却之。告人言,凡来吊丧者,念佛一枝香,胜于送奠仪多多矣。自是乡人分作数班,一日来一班念佛。念至数日方了。由有此种原因,江君的儿子,名叫有朋,于法雨佛七圆满之夕,梦见来许多信。就中取一封上楼上佛堂看之。

佛堂之灯,明逾电光。打开信封,系一图画,即极乐世界之境象也。法雨打佛七,共有十六僧人。于先一日,光对众僧说,你们念佛,要老实恳切,自他俱得其益。因此僧人各各认真。此亦灵感之一因也。此事略状,已登居士林林刊。欲知其要,可检阅之。去年江易园居士父亲死,彼亦寄洋,祈光为打佛七。今年其友吴长荣之母死,亦寄洋祈打佛七。彼信寄普陀,光于本月初三来沪,初四到南京,初七回沪,始知其事。

商之太平寺真达和尚,但太平寺已应赵竹君家佛七,不能并行。复转商于关别樵居士,就佛教净业社为道场。关居士面允,所以今日就此处为佛七道场。江易园居士平生最欢喜念佛。对于念佛法门,提倡不遗余力,颇著灵感。去年婺源地方亢旱,易园劝大家一心念佛,不几日即下大雨。因此立一佛光莲社。入社念佛者甚多。亦拉光为名誉会长。其念佛灵感,种种不一。如祷雨祈晴及愈病等事,皆颇彰著。可知念佛利益最大。此为第一种因缘。

藉佛七加被,重病得以痊愈

又去年李云书居士,因其弟妇病重,来太平寺欲作佛事。我劝他打念佛七。其弟妇之病,经许多医生医不好,末后一医生悯其受苦难堪,令吃快活药以速死。云书因为设法求佛加被,故此来与光商。光令打念佛七。不久光回山,亦不知得何利益。至今年四月初七,光往居士林看谛闲法师。李云书亦来,言去年当打佛七第一天,他的弟妇得了一梦。梦见在三圣堂同僧众在一处念佛,工夫甚久,且甚清爽,病遂渐轻。云书对彼说,我在太平寺为你念佛,不是三圣堂。彼弟妇言,不是太平寺,是三圣堂。后来打听方知太平寺是普陀三圣堂下院。可见有病之人,若能念佛,必蒙佛力加被,令病痊愈。此其明证者一也。

今年七月间,李云书自己有病,当病重时,请数居士念佛,后以昏迷不懂人事乃止。继思去年弟妇打佛七事,著人至太平寺访我,及真达和尚。因我二人同在普陀,遂寄信祈来沪打佛七。以七月间普陀香市已过,时正清闲,遂在普陀三圣堂打佛七,择于七月十四日开坛,二十日圆满。光十三日即与云书信,十七日彼回信,云已好了八九了。现在李云书病体全好,只是体气尚未复原。李云书如此重病,藉佛七加被,得以痊愈。灵验如此,此其明证者二也。

设使怨鬼恶病逼迫,念佛便能却之

现在的人,多多好奇,好铺排张罗。如护国仁王法会,金光明法会,持楞严咒法会,大云轮法会等。此种法会,功德利益,不可思议。但以今人财力单薄色力单薄。虽云举行,难获胜益。以非人人能行之事故也。若念佛念观世音菩萨,则无有一人不能行者。故其利益,非一切法会所能比也。以念佛法门,三根普被,最为逗机。虽孩提之童,亦能为之。若念经只可少数人,不能人人皆念。四五年前,四川一通告寄来,言川中战事不息,欲祈消灭,令一切人念楞严咒。要知楞严咒能讽诵者,千人之中,难得其一。且刊印许多令人佩带,及贴于门首等。事颇烦琐,所费又多。何如念佛,或念大悲咒,或念观世音菩萨,较为直捷了当。

故我见彼诵楞严咒的倡议,甚为好笑。以其徒事铺张,无补实事故也。既然如此,则远不及念佛利益。以一句阿弥陀佛,即佛所证之无上菩提觉道。吾人若能以此名号自熏。久而久之,即能与佛气分相同。况此一句,无一人不能念。即或懒惰懈怠不肯念,闻大家念佛音声,亦有利益。两两比较,故胜于念经多多矣。以念佛最极简便。即不念佛者,闻佛音声,一历耳根,即种善根。由此一句佛号,灌入八识田中,将来遇缘即发。设使怨鬼恶病逼迫,念佛便能却之。所以凡具信心念佛的人,应当以此普劝修持。不独家人父子,应当劝导。即一切有缘之人,亦当如是劝导也。

念佛法门,最合末法时机

问,念佛一法,何以见得三根普被。答,五逆十恶极重罪人,临命终时,地狱相现,闻善知识教以念佛,或念十声,或念数声,即可蒙佛接引,往生西方。以其苦逼,发恳切心,故得成办。不得以泛泛悠悠念者为比而生疑也。此为下根。若论上根,以初发心住,乃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皆须念佛回向往生,以圆满佛果。由此言之,一切法门,皆以念佛为其归宿。若唯务高深,谈玄说妙,则如数他人宝,自无半钱分,毕竟自己受用不著。以业尽情空,方了生死。但能谈说,有何利益。须知见思二惑,即是生死根本。不到业尽情空地位,何由得了生死。念佛则仗佛慈力,利益宏深。故清凉国师说,愚夫愚妇,颛蒙念佛,即能潜通佛智,暗合道妙。念佛法门,最合末法时机。

善导和尚说,若论学解,一切法门,都应当学。若论修持,须择契理契机者,方有实益。念佛一法,因该果海,果彻因源。最为契理契机。今人俱宜修持。然念佛法门,亦有多途。求其妥当,惟有持名。即如观像观想,亦有流弊。以心地不明,观法不知,或起魔事。若观实相,则谁能彻契。是故念佛之人,不可务为高远,当事实行也。缅甸一后生,念佛甚切,颇现净妙境界,自以为得。光令但期一心,勿希境界。否则难免著魔。今年四月间来信,所有境界,极其险恶。光与彼书,当摄心静念。所有境界,皆作幻化。好勿欢喜,恶勿怖畏,自可消灭。须知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若到心佛相应之时,有境界无境界皆可。未到心佛相应之时,妄欲即见胜妙境界,即是招魔之根。

古人云,余门学道,如蚁子上于高山。念佛往生,似风帆扬于顺水。华严一经,圆该诸法。究其归宿,乃在回向往生西方。诸大乘经,无不赞扬净土。四经专明其致。西天,则文殊,普贤,马鸣,龙树等菩萨,自行化他,悉皆指归净土。东土,自远公庐山结社以来,昙鸾,道绰,天台,善导等,代有闻人。良以佛悬知后世众生,根器薄弱,特开念佛法门。故诸菩萨祖师极力提倡,以期一切众生,同于现生了脱生死。语云,少实胜多虚,大巧不如拙。念佛法门,须以实行做去。

故莲池大师临终嘱大众曰,愿大家老实念佛。诸位果能老实念佛,则不负如来说此特别法门之大慈悲心矣。

修行:
身虽红尘中
常生出离心

文 / 净界法师

【修已于轮回盛事,
不生剎那之希望。

昼夜唯求解脱心,
起时是生出离心。】

我们无始劫来这个妄想,
不管对今生的爱取,
还是对来生的爱取,

我们透过无常观、
苦谛观以后,

对这种轮回的、
快乐的、
荣耀的各种各样的感受,

这种影像,
我们能够不生剎那的希望,

那么这样子我们一心一意地追求出离三界的这种心情,

这个时候你的出离心就生起了。

诸位!
我们对出离心有一个概念,
出离心不是要你去改变环境,

说:
“ 欸,
我修出离心,
我从今以后啥事也不干了。”

不是这个意思,
出离心是要你出离你心中的妄想。

我讲实在话,
外面的世界不会干扰你的,
而且你也不在乎外面的世界,
其实你在乎的是你心中的影像。

你临终的时候误导你的,
不是外在的人事,
是你自己心中的影像,
你要从你的影像里面出离。

我们这样讲好了。

我们临命终的时候,
我们每一个人,

净土宗的人,
或多或少都会提起佛号,

不管这个佛号是你自己念的,
还是这个佛号是别人帮你助念,
把你带动起来,

总而言之,
你的佛号会现前。

那么一个正常人他没有经过修出离心的人,
他创造一个佛号的时候,

这个佛号是两种力量:
一种是往上的愿力,
他愿生西方净土中,

他在佛堂做功课,
所栽培的愿力不可思议。

但是你别忘了,
当你离开佛堂的时候,
你做些什么事情,

欸,
你打了很多的妄想,
这妄想就是一种业力,

你这个佛号也有一种向下拉扯的业力。

好啦,
每一个人的一句佛号现前的时候,

两种力量同时现起,
一个愿力,
一个业力。

你最好是能够让你的愿力强过业力,
你才有办法往生。

最基本的要求带业往生,
你不能带太粗重的业。

如果你这个向下拉扯的业力太强了,
已经强过你的愿力了,

那对不起,
你上不去了!

你这个所有念佛的功德是跑到娑婆世界得果报了,
因为你的缘起就是这样。

所以这个出离心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让你的佛号往下坠的业力的势力降低一点。

诸位!
我们要知道,
思想改变是最关键!

因为一个人思想是很难改变的。

他建立一个思考模式很难改变,
你只有用道理跟你自己沟通。

我们每一个学佛的人,
你的心中有两种思想:

一个是过去的你,
一个是现在的你。

过去的你,
就是你没有学佛,

你无量劫来在娑婆世界打滚,
你跟着感觉走啊,
你已经形成一套思考模式了,
你已经有思考模式。

我们不是一张白纸才来学佛,
而是你流转很久以后,
你已经形成一个思考模式了。

所以这个过去的你,
你自己会贪求你心中的影像,
快乐的影像。

那么现在的你接触佛法以后,
你有理智的一种智慧在里面。

这个时候,
学佛人往往是真妄交攻的。

这个时候你必须做一件事情:
好好地静下来,
用现在的你跟过去的你沟通。

两个坐下来泡一杯咖啡,
好好跟你自己沟通,

因为你要改变你的思想,
不能勉强的。

你贪恋娑婆世界,
你说你不贪恋,

关键不是说你叫它不贪恋它就不贪恋,
你要把道理跟他讲清楚。

你要告诉你自己,
你贪恋娑婆世界你付出的代价有多么的惨痛,

今生是无常败坏,
来生,
你来生快乐,
第三生是要堕落到地狱去的。

所以佛法的意思就是说,
你必须透过道理跟自己沟通,

让你自己的心慢慢慢慢把这个心中的影像松开来,

就是你不要抓它,
让它自己沉淀下来。

其实你心中根本不需要这些影像的,
你临终比较好走。

诸位!
你心中抓的影像越多,
你临终越难离开,
你根本走不出去。

不是阿弥陀佛不救拔你,
是你自己根本踏不出这一块。

你这个佛号,
生死业力太重,
你不是带业往生,
你是被业带走。

所以,
这个出离心就是说,

你必须要把你心中对娑婆世界的很多很多的期待,

不管你对今生的期待,
还是对来生的期待,

你想办法要把这个带有期待的影像,
把它慢慢地沉淀下来,
不要构成往生的障碍,
叫临终的正念,

这是你平常就必须要跟自己沟通好。
这个叫做出离心。

禅基本含义

“禅”是佛教"禅那"的简称,梵语的音译。也有译为"弃恶"或"功德丛林"者。其意译为"思维修"或"静虑"。是佛教的一种修持方法,其中有祖师禅与佛祖禅的区别。
定的基本含义;

三摩地,又称三昧、三摩提、三摩帝、三摩底、三么地、三昧地等,译为定。
《六祖坛经》解释:内不动心为定。

成唯识论五卷十九页云:云何为定?于所观境,令心专注不散为性。

谈起佛家禅定,有人就会问:什么叫禅定?它在佛法修证中占有什么地位、有那些种类、如何修证法,等等一系列带根本性的问题。我这一讲就想从这些基本问题谈起。

首先谈谈禅定在佛法修证中的地位及其作用和重要性。
大家都知道,佛法小乘的根本教义在业力,它的修证是在业力上起修四谛;佛法大乘的根本教义在般若,它的修证是在般若上起修六度。而四谛六度又都可以统摄在三学中。所谓三学,就是佛法中常讲的戒学、定学、慧学,叫做三无漏学。禅定就是其中所讲的定学。现列一总表以明三学的大旨。
1.戒学—禁戒—止恶修善—摄心为戒
2.定学—禅定—息虑静缘—持戒生定
3.慧学—智慧—破惑证真—修定发慧
释迩牟尼佛人灭之时,扶律谈常,告诫弟子“以戒(波罗提木叉)为师”,可见持戒的重要。但是佛教的持戒,并非教人停留在持戒上,而是教人在持戒的基础上,摄其业动的身心以成其密静的禅定,更依此密静的禅定以开发无上的智慧。智慧圆满具足了,也就是三学圆满修证了,小乘的人才能证得四谛而了个人的生死;大乘的人才能圆修六度而自觉觉他,了众生的生死。何以故?因为无戒则不能生定,无定则不能发慧,无慧则不能成道,小乘无道则不能断集离苦证灭,大乘无道则不能圆修六度万行,自利利他。
佛法最基本的实践就是修持三学—戒学、定学、慧学。佛教不论是大乘小乘,不论是显教密教,不论是世法出世法,不论是哪一个宗派,不论是哪一种法门,它都要修持三学。“三学为纲,修行第一”。戒定慧三学就是修证佛法的三大纲领。佛教是讲理论(教义)的,但更重要的是讲实践(修行),讲实际修行,实修实证。真正修三无漏学的人,才算是真正学佛的人。上面三学的总表还可以如下表列:
1.持戒—止恶修善—律藏所诠—依戒而生定
2.修定—息虑静缘—经藏所诠—依定而发慧
3.证慧—破惑证真—论藏所诠—依慧而成佛
人类最大最根本的问题是生死问题,佛就是为了解决人类这个最大最根本的问题而来的,这就是佛经常说的佛为一大事因缘而来。
佛法就是教人们求得觉悟、了脱生死的法门。因为众生有种种不同的根机,针对种种不同的根机就有种种不同的法门,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佛法就有八万四千不同法门。
学佛的目的就是为了求得觉悟、了脱生死。只求自觉自利,自己一个人了脱生死的是小乘。不但自觉,而且觉他,不但自利,而且利他,不但自了生死而要普渡众生,共了生死是大乘。自觉觉他,自利利他,觉行圆满了的人就是佛乘。
学佛的过程是信(信仰它)、解(理解它)、行(实践它)、证(证得它)。而学佛的步骤,即在每一过程中都具有的三步,都是第一步持戒,第二步生定,第三步证慧。由戒生定,由定生慧,由慧成佛。
由上所述,可见禅定在佛法修证中的地位、作用和重要性。也可见佛法修定只是为了证慧成佛了脱生死,而不是为其他—其他都不过是副产品而已。所以佛法禅定不同于儒家气功、道家丹功,与社会上流行的气功更有本质上的区别、根本上的不同,不能混为一谈

谈起佛家禅定,有人就会问:什么叫禅定?它在佛法修证中占有什么地位、有那些种类、如何修证法,等等一系列带根本性的问题。我这一讲就想从这些基本问题谈起。

首先谈谈禅定在佛法修证中的地位及其作用和重要性。
大家都知道,佛法小乘的根本教义在业力,它的修证是在业力上起修四谛;佛法大乘的根本教义在般若,它的修证是在般若上起修六度。而四谛六度又都可以统摄在三学中。所谓三学,就是佛法中常讲的戒学、定学、慧学,叫做三无漏学。禅定就是其中所讲的定学。现列一总表以明三学的大旨。
1.戒学—禁戒—止恶修善—摄心为戒
2.定学—禅定—息虑静缘—持戒生定
3.慧学—智慧—破惑证真—修定发慧
释迩牟尼佛人灭之时,扶律谈常,告诫弟子“以戒(波罗提木叉)为师”,可见持戒的重要。但是佛教的持戒,并非教人停留在持戒上,而是教人在持戒的基础上,摄其业动的身心以成其密静的禅定,更依此密静的禅定以开发无上的智慧。智慧圆满具足了,也就是三学圆满修证了,小乘的人才能证得四谛而了个人的生死;大乘的人才能圆修六度而自觉觉他,了众生的生死。何以故?因为无戒则不能生定,无定则不能发慧,无慧则不能成道,小乘无道则不能断集离苦证灭,大乘无道则不能圆修六度万行,自利利他。
佛法最基本的实践就是修持三学—戒学、定学、慧学。佛教不论是大乘小乘,不论是显教密教,不论是世法出世法,不论是哪一个宗派,不论是哪一种法门,它都要修持三学。“三学为纲,修行第一”。戒定慧三学就是修证佛法的三大纲领。佛教是讲理论(教义)的,但更重要的是讲实践(修行),讲实际修行,实修实证。真正修三无漏学的人,才算是真正学佛的人。上面三学的总表还可以如下表列:
1.持戒—止恶修善—律藏所诠—依戒而生定
2.修定—息虑静缘—经藏所诠—依定而发慧
3.证慧—破惑证真—论藏所诠—依慧而成佛
人类最大最根本的问题是生死问题,佛就是为了解决人类这个最大最根本的问题而来的,这就是佛经常说的佛为一大事因缘而来。
佛法就是教人们求得觉悟、了脱生死的法门。因为众生有种种不同的根机,针对种种不同的根机就有种种不同的法门,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佛法就有八万四千不同法门。
学佛的目的就是为了求得觉悟、了脱生死。只求自觉自利,自己一个人了脱生死的是小乘。不但自觉,而且觉他,不但自利,而且利他,不但自了生死而要普渡众生,共了生死是大乘。自觉觉他,自利利他,觉行圆满了的人就是佛乘。
学佛的过程是信(信仰它)、解(理解它)、行(实践它)、证(证得它)。而学佛的步骤,即在每一过程中都具有的三步,都是第一步持戒,第二步生定,第三步证慧。由戒生定,由定生慧,由慧成佛。
由上所述,可见禅定在佛法修证中的地位、作用和重要性。也可见佛法修定只是为了证慧成佛了脱生死,而不是为其他—其他都不过是副产品而已。所以佛法禅定不同于儒家气功、道家丹功,与社会上流行的气功更有本质上的区别、根本上的不同,不能混为一谈 https://t.cn/RxrBSmT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CELINE马车刺绣条纹衬衫简单中的气质款 实穿中的高级款褐色白条纹清新实力减龄!条纹衬衫作为一个经久不衰的时尚单品,早就是各大时尚街拍的必选款式,初看你觉得它
  • 第四,你可以如果你实在还不上,可以先还一点让我看到你的还款态度,其实你只要没有按照账单全额还款,你还进去的 都会优先抵扣利息跟违约金,本金没有减少的情况下你还进
  • !如果任由其转型而不立即疗法,严重将造成耳聋。
  • 他一个劲儿地在那里asks, asks, asks[摊手]我:哈哈哈哈哈哈哈!有一次终于读顺了,估计觉得还挺好玩儿,就在玩玩具空挡当绕口令一样地自己念着玩儿,哈
  • 对于分手后,还放不下的人来说,最困扰他们的无非两点:他还能挽回吗?”弄清楚你们分手的真正原因,让对方下狠心离开你的原因又是什么。
  • 可可爱爱地毯✔️#爱家的一万个理由# #大生活家# 赶紧给儿童房安排起来|||今天带来一起儿童房的装饰分享⭐️呀!可可爱爱地毯✔️#爱家的一万个理由##大生活家
  • 很快,种樱桃树的人越来越多,直至今日,春雨过后,海昌街的路旁,樱红锦簇,参差错落,美丽极了……【民间故事】从前,有个老头得了重病要死了,就对两个儿子说:“儿呀,
  • 醒‮的着‬迦喽嗏想:“优‮迦波‬喽嗏睡得那‮熟么‬,还是不要吵醒‮,它‬虽然我独自吃‮,了‬但我‮都们‬可以解除饥‮,渴‬享受‮朵这‬香花的‮处好‬。改考试作文
  • 招聘体育/电竞赛事主播 底薪8000-10W再放几天假你就会更加明白不是工作需要你,是你真的需要工作 反正也不能出门,何不拿起手机和我聊聊,先把工作落实了莫
  • 关晓彤正好与之相反,个高腿长,看着就劲劲儿的不好惹,演的也大多是那种爽朗的北京大妞角色,远远一看气势就拉满了,两人站在一起没有cp感也实属正常。关晓彤正好与之相
  • )2.修泰作为一个播音主持专业的同学,又是老师钦定的小鲜肉(小仙的由来)因此总是被学院安排主持一些活动,迎新晚会,五四晚会,记得那次五四活动,我糊里糊涂的被拉进
  • 每一次旅行都应该轻装上阵,每一次旅行都不影响你对品质的选择。请相信,只要是心灵的共鸣,只要有梦想,没有触不到的天空。
  • 【链赢专业知识讲解】 讲师:邓江柳 健康管理专家顾问导师 橡果商学院体重管理金牌讲师 链赢产品专业知识讲师 大健康行业品牌营销管理讲师 十五年商学院执行及培训经
  •   8月20日,记者从四川省市场监管局获悉,秉持“百年党史百件事,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工作理念,带着“指导推动校外培训机构深化合同法治化规范”的破题思路,围绕《中
  • 网民们也非常感动,从郭晶晶的身上他们看到了高贵的品质,面对那些日本裁判不公平的判决,他们不会做出鲁莽的事来。郭晶晶直言不讳地告诉网友们,他的老公很想他的,每次都
  •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 作为招商银行的小小客户,这些方面是感受比较深的。 以上是对招商银行的活期管理的理财业务做的评价,我已经把招商银行作为活期管理的首选了,银行理财产品又丰富灵活又
  • 伯劳斯[泪][泪][泪] 把我一直想说的话告诉了元儿哥 其实也是队内第二小的弟弟 却硬是靠着铮铮铁骨 我不知道他其实在经历着什么 少年人远离家乡 希望元可以一直
  • #指绘#我追求和想要的生活就是努力且快乐工作的时候,可以停下来认真享受当下的生活,不一定通过晒朋友圈的shopping或者大餐。当然落到实处就是解决最基本的生活
  • 我过去看了,什么都没有,但是狗子一直害怕一样的,往墙角看,我就带他下来了。】然后她把我鸡翅尖端走了…我家狗子是只小黑狗…我现在有点虚…小羊今日记⏸️ 是请假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