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为什么能拿第一# ?】
一束耀眼的光,打在无锡身上
焦点,是全省2021年度综合考核
无锡拿到了“第一”!

对于无锡来说,这是城市发展史上未曾有过的一份荣耀。最新数据表明:2021年度省对设区市高质量发展考核成绩单的40个“共性指标”里,无锡近半数位居全省前列,其中7个指标位列第一;同时,无锡获得19项个性指标中的14项满分,14项党的建设考核指标位列全省第一。

这也是我市自2018年省年度综合考核开展以来,首次获得第一名,也是在连续3年排位第三后首次跃升第一。

一向低调务实不张扬的无锡,交出了一张“高分答卷”,站在了领跑者的位置。

无锡为什么能拿第一?

满满一筐的“第一”,不仅是对过去一年无锡奋斗的回馈,更应视作多年来无锡践行高质量发展理念的收获。

始终坚持产业强市不动摇,始终坚持防范风险不动摇,始终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始终坚持优化营商环境不动摇,始终坚持提升民生福祉不动摇,始终坚持“四千四万”精神不动摇,这六个“始终坚持”“不动摇”,或许可以用来回答“无锡为什么能拿第一”。

“第一”的光环很耀眼,耀眼光环的背后,是这张“高分答卷”的每一页上都写着“担当”两字!

看“产业”与“民生”
速度与温度更协同

产业为要、民生为本,一座城市的发展,总绕不开“产业”和“民生”这两个关键词。通常而言,产业发展的动力越是强劲,民生事业的活力越是充沛。

分析考核指标可以看到,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与持续改善民生有机统一,正是无锡高质量发展的一体两面,也折射出这张“高分答卷”很高的“含金量”。

位次的“前”与“进”所投射的现实场景,最重要的一幕当属无锡持续推进产业强市的坚定与执着。人均GDP保持全国大中城市第一、千亿级产业集群增至10个、科技进步贡献率连续9年全省第一、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2万亿元、进出口总额突破1000亿美元、市场主体总数突破100万户、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1.6%……

一连串令人振奋的数据,为近年来持续强力推进的产业强市作出了最好的注释。始终坚持产业强市不动摇,连续多年的不懈进击,将无锡的产业能级托举到一个新的高度。打造现代产业新高地,无锡的表现称得上是一个“优等生”。

一座城市的发展指数,最终要体现在千家万户的财富指数和每位居民的幸福指数之上。城市的发展故事,除了“千军万马”的项目推进,还要有“万家灯火”的温暖记忆。始终坚持提升民生福祉不动摇,无锡从未慢过半拍。

45项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一一办成,解决了百姓生活中的一大批“急难愁盼”;创新开展“微幸福”民生工程,征集的民生事项高达1250件,办结率超95%、满意率达100%。

统计显示: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民生方面的占比达到近80%;老旧小区改造总量相当于过去五年之和、惠及群众25万户,城市更新改善了市区2万多户家庭的居住条件;

★打造公园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最干净”城市,不仅提升了城市的颜值,而且为市民创造了更有品质的生活空间;

★空气优良天数首次超过300天,PM2.5平均浓度首次降至29微克/立方米;

★连续第二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和最佳促进就业城市……

“真金白银”的投入和“用心用力”的付出,让市民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让无锡更有底气去吸引“最优秀”企业和“最优秀”人才。

稳住发展的速度,提升城市的温度。“速度”与“温度”,构成了市民美好生活的现实支点。

看“改革”与“创新”
动力活力更强劲

纵观无锡的每一次转型发展,改革与创新都是两个强有力的驱动轮子。改革增活力、创新添动力,改革和创新为城市能级提升和精彩跨越注入了更强劲的动力与活力。始终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始终坚持优化营商环境不动摇,这样的“担当”和“定力”,无疑对提升无锡的核心竞争力、城市创新力起到了有力的助推作用。

透视“无锡第一”这张高分答卷,改革与创新的印迹随处可见。

先来看创新动力:

——围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在全省率先制定科技创新促进条例,在全国率先与12所高校未来技术学院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两大国家战略,探索多维度合作途径,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创新合作(无锡)试验区揭牌;

——出台太湖湾科技创新带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太湖实验室获省实验室建设立项支持。梁溪科技城、太湖湾科创城、霞客湾科学城、宛山湖生态科技城、陶都科技城等科创功能区建设稳步推进;

——持续升级“太湖人才计划”,深入开展“锡引”工程,连续三年被评为中国最佳引才城市。成立中国(无锡)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科技进步贡献率连续9年领跑全省;

——尚贤湖基金PARK一期开园,新募股权投资基金1160亿元,规模居全国城市榜首。

再来看城市活力:

——2021年,无锡共统筹实施146项年度改革任务;迭代升级出台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4.0版,开办企业平均用时仅1.21天,“拿地即开工”项目数超全省总数一半,开办企业、获得用水用电、获得信贷、包容普惠创新4个指标入选全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

——制定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实施意见,获批全省首个自然资源领域的综合性改革试点;启动全国首个城市发展指数“无锡指数”;

——出台外贸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开展集成电路全产业链保税模式改革试点。深化海关通关一体化改革,口岸进口整体通关时间快于全省48小时,获评十佳外商投资最满意城市。

在无锡,“创新”已成为营商环境“优无止境”的最强抓手,亲商、暖商新政频频出台。去年发布的无锡优化营商环境4.0版,更加突出了对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理念,让市场主体有更强的获得感。“诚意”与“暖意”兑现落地,“无难事,悉心办”的营商环境“金字招牌”也越擦越亮。

打造一个更高水平的“开放无锡”,提升区域“国际范”,无锡以更高水平的开放、更高质量的发展姿态融入全球经济。

去年底,第十届无锡市国际友城交流会暨2021无锡国际友城产业对接大会举行,来自近30个国家的驻华大使、领事、商会机构代表重点围绕无锡重点产业,深入开展资金、技术、人才等领域的交流与对接。

“深耕友好 锡望无限”,无锡开放合作的大门越开越大、携手共赢的道路越走越宽。

看“精神”与“作风”
开拓攻坚更锐利

人无精神不立,事无精神不成,城无精神不兴。精神状态、作风建设“燃起来”,往往能对一个地区的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

始终坚持“四千四万”精神不动摇,无论是扛起“三大光荣使命”开启“强富美高”新无锡现代化新征程,还是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植根于无锡大地的“四千四万”精神依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遇事无难易,而勇于敢为。回望2021年,时时处处都能看到一股“争第一创唯一”的精气神。这其中,一场攻坚行动和一个新设“奖项”令人印象深刻,更让人感受到“四千四万”精神在当下的“再燃”,也为“无锡为什么拿第一”写下了另一种注解。

★8月,“千名干部百项攻坚行动”吹响号角,释放出攻坚克难、奋勇争先的强烈信号,传递出崇尚实干、激励担当的鲜明导向。这一次的攻坚目标,是对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难点堵点、薄弱环节发起猛烈冲锋。

第一批8大类70个攻坚项目,立足点、发力点、落脚点全都锚定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重大困难和制约因素的问题上、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上、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事情上。在这个攻坚“竞技场”上,衡量一个攻坚团队的高下,评判的尺度是能不能挑最重的担子、敢不敢啃最硬的骨头。

★4月,两个特别的奖项首次亮相,这就是“四千四万”开拓奖和“担当作为领跑者”,专门奖励重点工作突破大、难点任务完成好、担当作为、争先进位特别明显的单位和个人,3个“四千四万”开拓综合奖、44名“担当作为领跑者”登上了光荣榜。

无锡设置这样的奖项,就是希望通过传承、弘扬“四千四万”精神,使之成为城市持续发展和克难奋进的内生动力,更好地促进广大党员干部积极适应时代的“千变万化”,主动经受创新的“千锤万炼”,在发展的前沿展现“千姿万态”,在新的征程上奔腾“千军万马”。

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要跨越许多的关口、险滩。过去的一年,无锡始终坚持防范风险不动摇,更好地统筹发展和安全,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严格落实经济社会重点领域安全稳定风险排查化解工作机制,打好防范化解风险挑战的主动仗、筑牢安全发展防线,交出了底线稳稳的平安卷。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太湖潮涌,昼夜不息。每一张精彩的发展答卷,都是由担当实干书写而成。重整行装再出发,无锡开启新的奋斗征程。(无锡日报)
#无锡全省大考拿下第一名# l #全省第一为什么是无锡#

【“包头制造”向优攀高】疫霾渐去,春暖花开。包钢钢业有限公司与德国本特勒公司日前签下“第一大单”,包钢S420MC酸洗材料进入本特勒全球供应系统,标志着“包钢制造”首次实现对世界500强汽车零部件企业供应汽车钢材料。

  人勤春早,火力全开。在北重集团北方股份的总装车间,一批用于大型矿山装卸、运输的电动轮矿用自卸车车厢正在开足马力生产,即将出口交付刚果(金)。

  在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多条生产线安全生产、平稳运行,“包头制造”正在加速奔跑。

  “作为全国唯一一家全工序、全流程生产极薄取向硅钢带生产企业,目前我们的产品订单源源不断。”包头威丰稀土电磁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宝志说,今年一季度,公司产值已突破2亿元。

  一幅幅热气腾腾的奔跑画卷涌动着包头市澎湃发展的新动能,其工业经济呈现出向“优”攀“高”的新势头。

  一季度,包头市装备制造产业高端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亮点频现,科技创新驱动力强劲,多个自主研制的新产品下线,新订单含金量十足,新项目建设快速推进。

  走进一机集团桥箱公司,13条桥壳生产线满负荷运转。“这条生产线全长200多米,数字化程度非常高,只需2人盯着就能开展自动化生产。”公司安全生产部部长王强指着一条生产线告诉记者。

  强大的数字化生产线能轻松保证上万台新能源重卡和矿用车的车桥订单生产,今年前两个月,该公司累计保供北奔2200多台,还为三一重工、徐工、大运等主机厂供货1500台左右,目前在手订单价值近亿元。

  在自治区最先进的自动化铸造生产线——一机十分公司硅溶胶精密铸造车间,机械手和机器人交替作业,不锈钢管阀类铸件、铝合金箱体等精巧铸件产品陆续下线。它们即将发往全国各地,应用于特种车辆、航空航天、铁路车辆等领域。生产线主任杨玉红说,生产线智能化改造后,产品综合合格率能达到98%以上。在不增加人员和工作时长前提下,产能由每天的4吨钢水、2吨铸件,提升到现在的18吨钢水、9吨铸件。“新生产线刚运行不久,就已接到25万件订单。”

  北重集团防务事业部部分数控设备24小时运行不间断,确保从毛坯投料、机加生产、总装配套、产品产出各环节形成闭环。一季度,公司防务装备产品在手合同饱满,1至2月完成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04%。

  在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南高齿(包头)传动设备有限公司厂房内机器轰鸣,企业正着手拓展新产能,将风电用齿轮年产能从600台冲到800台。“目前,我们在手订单已经超过2亿元。每个月产出60多台,并正在陆续发货中。”公司副总经理朱红亮说。

  企业在开拓市场的同时,科技创新之力也厚积薄发。3月,北奔重汽集团发布自治区首台套L4级智能无人驾驶重卡、L4级纯电动版无人驾驶重载运输车,公司晋身内蒙古智能无人驾驶领域领航者,将带动自治区“无人化口岸”建设。

  同样在3月,包头造核酸采样车、核酸采样工作站在一机集团专汽公司下线,加上正在研制、即将下线的核酸检测车,公司再次填补了自治区移动核酸采样和检测领域的装备空白。在疫情频发的当下,两款移动核酸采样装备广受关注,订单倍增。

  一处处场景、一组组数据、一项项目标、一次次创新,无不彰显着包头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目前,包头市装备制造业已基本形成涵盖金属制品、通用设备、专用设备、汽车制造、铁路装备、电器机械和仪器仪表7大门类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2021年,包头市编制印发了《包头市“十四五”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发展规划》,并深入梳理“一业一策”3年行动计划;全市9户企业的14类产品获得自治区技术装备首台套、关键零部件首批次认定,数量领跑全自治区;一机路通等4户装备企业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自治区总数近一半。

  今年,包头市以“向新而生、逐绿而行”为导向,正在加紧构建以新能源汽车和风电新能源装备为核心,工程机械、应急装备等领域多元支撑的发展格局。装备制造业现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全年计划建设装备制造业重大项目81个,总投资537.8亿元。项目集中于新能源汽车、风电等重点领域。1至2月,包头市装备制造业增长愈加强劲,实现增速48.9%。

  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包头市以“国家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城市”为抓手,在钢厂、铝厂、电厂、矿山、物流园区等领域全面加强新能源换电重卡的推广应用。继续深入推广“散改集+新能源”模式,带动新能源重卡产销量将向1万台目标发起冲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向集群化、绿色化迈进。

  在风电装备方面,包头市目前已形成永磁发电机1000台、齿轮箱800台、叶片350套、塔筒42万吨、法兰与锚栓1.3万吨的产能规模,基本实现产业链关键环节全覆盖。今年,国内风电前三强企业明阳集团,已开工建设投资50亿元的5-10MW超大型陆上风电整机及关键部件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并计划二期投资200亿元打造风光氢储一体化产业园区。国内风电大铸件龙头企业山东龙马集团,今年投资160亿元开工建设高端风电装备产业园项目,用2年时间建成涵盖整机发电机、齿轮箱、叶片、塔筒、核心电气、铸锻件等零部件的风电装备全产业链。此外,远景能源、上海电气、山东中车等前10强企业纷纷落地,包头市将在“十四五”时期建成国内最大的陆上风电装备制造基地。

  在稀土新材料产业方面,实施安泰科技年产5000吨高端稀土永磁制品等总投资110亿元的在建项目41个,力争稀土磁性材料产量达到6万吨,建设全国最大的稀土磁材生产基地,2022年稀土产业产值将突破500亿元大关。

  此外,包头市在工程机械、应急装备等方面着力推进传统产业提档升级,北方股份连续9年入选全球工程机械50强,海外订单占比超50%,始终引领国内矿用车电动化、无人化趋势。一机徐工大马路推土机行业排名跃升至全国第四,部分产品位列全国第二,已获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一机集团7型装备列入国家应急管理部装备专项计划和公安部采购目录。青山电气、展浩电气、凯普松电子等企业分别获评自治区“专精特新”示范企业,产业转型升级效果明显。

  包头市工信局负责人刘永明表示,今年,包头市围绕加快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一个主题”,坚持“提质”和“扩量”齐抓、“改旧”和“育新”并重,实施传统产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高端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四化”改造;打造在全国范围内有重要影响力的6个新兴产业集群;重点推进“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和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三大工程”,不断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努力在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上继续跑出包头工业新速度,让“包头制造”走向世界。(内蒙古日报)#高质量发展看内蒙古# #内蒙古优化营商环境进行时#

【举全市之力 以务实之功 眉山坚定不移推进“制造强市”战略】

制造业兴则眉山兴,制造业强则眉山强。不久前,眉山市召开全市制造业发展大会,提出要举全市之力、以务实之功,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用三至五年时间,推动制造业规模总量上台阶、质量效益上水平、企业培育上档次,再造一个“工业眉山”。

再造一个“工业眉山”是眉山市委、市政府作出的重要决策,更加明确了眉山发展“制造强市”战略的决心。在眉山的主政者看来,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是决定眉山兴衰的关键变量。

如何紧抓这个“关键变量”成为眉山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高质量发展的眉山,将进城入圈的主攻方向、追赶崛起的核心支撑、转型提质的根本出路放在这个“关键变量”——制造业上,遵循规律、结合市情,找准科学的路径,按照“一年突破、两年攻坚、三年冲刺”的目标,以首战必胜的决心,抓住关键、集中火力,坚决打赢制造强市第一仗,力夺制造强市突破年首战首胜,不断夯实制造业这个根基,让眉山长远发展有更深沉更持久的动力。

强起来——
“眉山制造”量增质升 展现发展新作为

眉山市委将今年确定为“制造强市突破年”,启动实施制造强市“三年提升行动”。如何让眉山制造业实现新突破,更加强起来,实现量质双升?眉山给出了答案:重点在产业集群上筑优势、在招商引资上求质效、在项目建设上提速度、在园区承载上强功能、在科技创新上增动能,用好“双城”“同城”机遇,展现制造业发展新作为。

连日来,眉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16个在建项目工地上,机械轰鸣声交错不息,一股项目建设热潮扑面而来。随着眉山顺应动力电池材料与眉山博雅新材料二期两大项目的主体厂房完工,巨大的钢结构厂房先后矗立在繁忙的工地上。

而在彭山经开区,作为首个落户彭山的百亿元级工业项目,杉杉科技年产2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项目现场也一片繁忙景象,工人们日夜施工,争取早日投产。

据悉,该项目是上海杉杉锂电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外单位投资最强、单体产能规模最大、工艺技术最先进的锂电负极材料工厂。2021年,杉杉负极材料总出货量超10万吨,国内人造石墨出货排名第一,全球市占率达12%。该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成为同行业单位投资强度、单体产能规模、工艺技术领先的锂电池负极工厂,对发展壮大全省锂电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具有基础性作用,对进一步推动全省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而这些只是眉山制造业强起来的一个缩影。

当前,眉山全市规上企业户数达到790户,在建、拟建项目总投资约1800亿元,制造业发展质量也提升至历史最优。“可以说眉山制造业发展处于了历史最好阶段。”眉山市相关负责人说。

眼下,眉山正积极推进“一系列行动”,加快实施制造强市“三年提升行动”,着力“七大行动”“七大提升”,今年全力实现“产业能级、增势蓄能、主体培育、承载能力、创新赋能、绿色转型”六大突破,确保规上工业企业突破800户、百亿企业突破2户;做强一批园区,加快推进甘眉、彭山经开区两个化工园区认定,力争两个园区规模突破500亿元;壮大一批优势链条,实行“1+3”产业链长制,完善“五图七单”,推行一链一政策、一链一规划,集中力量补链延链,力争今年“1+3”产业规模达到1350亿元,其中新能源新材料突破800亿元。

“让制造业真正强起来,才能为加快建设成都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新兴城市注入强劲动力。”眉山市相关负责人说,眉山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都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制造业强则眉山强,坚定不移推进“制造强市”战略,眉山战鼓正酣,全力奔跑。

聚起来——

制造产业集群发展 重塑发展新格局

随着产业加速向都市圈聚集,眉山的产业集群优势越来越明显。在去年“百日攻坚”中,眉山引进各类制造业项目126个、总投资695亿元,在全省位居前列,充分说明市场主体十分看好眉山这块投资热土,纷纷给眉山抛出“橄榄枝”。

如何做大做强做优眉山制造业,重塑新时代背景下制造业发展新格局?眉山重点在产业集群上做文章。眉山深知,集聚发展、集群发展,是构筑产业生态优势,赢得区域竞争的关键。眉山以规划引领集群为抓手,聚焦产业发展主攻方向,紧盯国际国内产业动向、政策导向和布局情况,分产业门类科学制定“1+3”产业发展规划,做到方向对路、目标清晰、精准施策;以龙头带动集群,围绕龙头企业打造全产业链条,链主企业与配套企业一起抓、沿链招引与关联拓展一起抓、产业项目与服务平台一起抓,持续补链强链延链。

制造产业聚起来,关键在于企业。

“由于订单比较多,大家都鼓足了劲加班加点,以确保订单顺利交付。”近日,在仁寿信利高端显示项目模组装配车间,一台台自动化机械臂不停地挥舞,加工好的显示屏等零部件,源源不断地通过传送带输送到工作人员身边。4000余名员工在生产线上有序忙碌着,一张张1.1×1.3米的玻璃大板,在他们手中变成4.5寸、5寸等符合订单要求的手机屏幕。

作为眉山市电子信息产业的“排头兵”,仁寿信利高端显示项目总投资443亿元,占地1900亩,主要建设第5代TFT-LCD高端车载及智能终端显示工厂项目和第6代AMOLED(柔性)生产项目。去年该公司产值达95亿元,今年预计能达到120亿元。

电子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支柱产业,加快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对于眉山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制造强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眉山市通过积极招引Micro LED、传感器芯片、智能终端等重大项目,推进上游材料加快发展、关键环节集聚成链,形成了以信利(仁寿)、苏州晶瑞化学、韩国东进为代表的新型显示产业集群;以天府江东科技、莱福德科技、灿光光电、飞普科技等为代表的光通信元器件产业集群;以华为大数据中心、清华启迪、软通动力等为代表的大数据、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集群。

“2021年,眉山市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企业56户,实现工业总产值229.7亿元,已成功招引31个总投资超700亿元的电子信息重大项目。”眉山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期间,眉山将持之以恒“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强配套、推示范、促应用”,力争到2025年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达700亿,努力打造全国最大中小尺寸新型显示生产基地、西南最大微电子材料聚集区、四川省存储元器件及存储网络核心区、四川省万亿电子信息产业核心联动区、成渝电子信息重点配套基地。

除了电子信息产业的集群集约发展,围绕一个“聚”字,眉山还在以锂电材料、晶硅光伏、化工新材料等为主导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机械及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产业等全省重点培育的五大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上下深功夫。

据统计,近年来,眉山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先后引进60个总投资超1000亿元的高端优质项目,初步形成以通威太阳能、杉杉锂电、宁德时代、天赐材料、雅保化学、金象赛瑞等龙头企业为引领,以锂电材料、晶硅光伏、化工新材料等为主导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体系。全市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规上企业136户,产业规模从2016年123.5亿元增长到2021年668.1亿元。

如今,眉山制造产业正在重塑产业发展的新版图,锻造推动眉山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融起来——

多元融合赋能制造 增添发展新动力

制造业的发展,必然汇集各方多元融合之力。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青神经济开发区的四川西南表面处理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施工现场,放眼望去,上百万平方米的产业园里机器轰鸣、塔吊林立,400余名工人正分散在各建筑区域开展施工作业。

四川西南表面处理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总投资约100亿元,主要建设100万平方米的厂房及配套设施,含20000t/d的废水处理厂、废气处理系统、电镀污泥处置系统以及配套供水、供电、供气系统、物流中心等配套设施。

从最初几十个县(市、区)“海选”,到筛选前十位,再到前四位、前二位,这个总投资近百亿元的项目最终落户眉山市青神县经济开发区,并于2021年5月开工建设。如何选中眉山?该项目建设投资方四川金茂源公司的总经理周小勇坦言,公司看中的是眉山投资的软环境。

项目落地,企业发展,良好的营商环境尤其重要。实施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推广“红色代办”,设立“办不成事窗口”,眉山坚持效率领着项目跑。近年来,该市制定了《眉山市实施制造业重大项目VIP全过程服务工作机制》,围绕制造业重点项目“生命周期”涉及的企业登记、项目立项等多个环节,为投资5亿元以上的重点产业及全国排名前列的制造业企业重大项目提供全过程服务,进一步减时间、减材料、减成本、减跑动,确保制造业重大项目快捷高效办理。

项目要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眉山坚持政策跟着项目走,并量身为重点项目定制支持政策,今年以来,根据项目工作需求,先后出台支持稳岗留工、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业发展等若干政策,丰富完善眉山特色“政策工具包”。

日前,为有效解决重点企业用工保障问题,眉山市人社局、市经信局、市教体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切实做好“1+3”主导产业发展用工保障工作的若干政策措施》。该政策从拓宽招工渠道、鼓励支持返乡就业、抓实职业技能培训、关心关爱在岗员工等九个方面,鼓励支持劳动力到市内“1+3”主导产业企业一线生产岗位就业,精准服务缓解重点工业企业招工难问题。

眉山市经信局还出台了《眉山市“十四五”先进制造业发展规划》《眉山市制造强市“三年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2年—2024年)》《2022年制造强市年度工作计划》《眉山市“1+3”产业“链长制”工作方案》等文件,以及《加快“1+3”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支持政策(试行)》等“1+N”系列政策出台,在企业规模突破、转型升级、创新驱动、质量提升、开放合作、人才引进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

此外,该市还印发了《眉山市重大投资项目审批服务会商制度》,为省市重点投资项目或百亿元以上的投资项目提供政策咨询、编制审批最优流程、梳理申报资料清单、实施项目联合预审、协调解决突出问题等五项会商服务,全力以赴推动眉山市重大投资项目早开工、早竣工、早投产。

号角铮铮,催人奋进。当前,眉山全市上下正紧扣“制造强市”战略目标,加快构建“1+3”现代工业体系,让制造业强起来、聚起来、融起来,求新求变、突围破局,向着更高层次更高目标迈进,力夺制造强市突破年首战首胜,为加快建设成都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新兴城市注入强劲动力。

(本报记者 苏文保)(图片由眉山市委宣传部提供)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看风水和卜卦算命的道理是完全一样的,并不是卦象和八字本身影响人的命运,而是卦象和八字反映出人的命运。汉朝的郭璞、唐朝的杨筠松等风水大师看风水,那时是没有罗盘的,
  • 若要世人心满足,除非南柯一梦兮 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衣食两般皆俱足,又思娇柔美貌妻;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门前买下田千倾,又思出门少马骑;
  • (相比司藤秦放是真的挺恋爱脑的[允悲]为了留在司藤身边拼命证明自己有用,尤其说自己和司藤一个半人类一个半苅族“听起来确实很般配”时的笑,可太有天真烂漫的恋爱脑那
  • 此时郑板桥笔走龙蛇,写就一首贺寿诗:"奈何奈何又奈何,奈何今日雨滂沱,滂沱雨祝陶公寿,寿比滂沱雨更多" ​​​​西津渡的老建筑里是义乌商品集
  • 它包含有表示稱讚,就是對一種善行的稱讚;第二,它可以表示一種允許,許可,同意;第三,它還可以表示一種隨喜,就是對别人所做的功德、善行,或者别人的成就隨喜,感到歡
  • #每日一善[超话]##阳光信用#诚信和友善,在诸多中华美德对个人品德的要求中,居于核心地位, 是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承下来的诸多美德中的最重要的道德要求和核心 价
  • 不论你是在看肖战好帅 肖战又高又帅 肖战唱歌好听 肖战作品好看 期待肖战余生请多指教 期待肖战顾魏 期待王牌部队 还是 肖战进组 肖战朱颜 肖战时影
  • 肖战平安喜乐,肖战顺遂 ​肖战赤诚善良,肖战谦逊有礼,肖战星途坦荡,肖战清新俊逸,肖战初心不忘,肖战勤奋努力,肖战诚恳待人,肖战行胜于言,肖战气势如虹,肖战茂林
  • 终于清醒过来了回想下午的经历真的上头 一定要爱惜自己的身体我一向身体很好 今天吃得太杂乱了 回家的路上恶心到站不住 腿软 浑身大出冷汗 上一次这样轻度食物中毒
  • ®你骗自己说 生活会一点点好起来的是没有用的 因为生活真的只会一点点变差今天我妈突然给我转五百块钱 然后说:“以后都别再找你爸要钱了 妈妈以后每个月只能给你一些
  • !(可能会觉得有些夸张,但是产后的心情真的很迷[悲伤])终于,45天的时候实现了全母乳,又听到了你咕嘟咕嘟的吞咽声,心情真的很重要。
  • 她说如果只能依靠别人才能活下来, 她宁愿死,哪怕要依靠的人是她爱的秦放,她也没有改变自己!!
  • 因为学历不够,你可能干的都是别人挑剩下的工作;你可能会因此自卑,没有勇气换工作;你可能需要付出别人数倍的努力,才能获得跟别人同等的对待。长大才知道,工作中哪里有
  • 小人物在生活中总是不起眼的那一个,但当他们埋头苦干,咬牙坚持,经历过蘑菇期的锻炼,他们也终会成为大主角,迎接生命的春天。三、埋头苦干每个人都希望生活的如沐春风、
  • 可以将其视为莫兰迪对多种兴趣的反思的结果,从他对雷诺阿花卉画中色差的理解到他对早期东方艺术的个人同化。我们可以在第一场雪里,看到渐次泛白的黎明时分的天宇,喝到热
  • 12时50分,民警在该老人家中找到了其本人,并在其家门口找到标有中国移动字样的纸箱,通过进一步工作查证,在老人殷某的指认下,找回被其沿途丢弃的部分机顶盒,其余机
  • 正月二十五日 ●填仓日 正月二十五,填仓日,农家吃顺风糕。(《吴桥县志》) 填仓日,验风自何来,以兆丰歉。(《枣强县志》) 正月二十五,人家市羊彘肉,客至
  • 我的股市微博有以下特点:1、只做盘前预测,不做马后炮;2、准确率高,但从不语言嚣张,出错敢认;3、把握性不大的话不说,也不敢说;4、从不以自己仓位的轻重来分析股
  • [太阳]今天是2021年03月22日,周一,元气满满~无论这个世界对你怎样都请你一如既往的努力无人可以替代你自己早安[太阳] 高三 距离高考还有77天❗️高二
  • 我想起了你说“你认为自己最大的魅力是真诚”一刹那就懂了为什么老师说“以为你很高冷但是后来发现一举一动都很可爱被你圈粉了”懂了为什么说“被你帅到飞起来”懂了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