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灯,姓叶,衢州人。少从进贤映庵禅师剃发。随谒百松法师,闻讲法华,恍有神会。次问楞严大定之旨,百松瞪目周视,灯即契入。百松以金云紫袈裟授之。一生修法华、大悲、光明、弥陀、楞严等忏,无虚日。卜居幽溪高明寺。先有土人叶祺,葬亲寺后。梦神云,此圣道场地,将有肉身菩萨,大作佛事,可速迁。祺不信,俄举家病困,惧而徙焉。翌日,灯至,即其地立天台祖庭,学侣辐凑。尝于新昌大佛前登座竖义,众闻石室中天乐铿锵,讲毕乃寂。尝著生无生论,融会三观,阐扬净土法门。又有法语一篇,最为切要。曰,杨次公云,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娑婆有一爱之不轻,则临终为此爱所牵,矧多爱乎。极乐有一念之不一,则临终为此念所转,矧多念乎。夫爱,有轻焉重焉,厚焉薄焉,正报焉,依报焉。历举其目,则父母妻子、昆弟朋友、功名富贵、文章诗赋、道术技艺、衣服饮食、屋宇田园、林泉华卉、珍宝玩物,不可枚尽。有一物之不忘,爱也。有一念之不遗,爱也。有一爱存于怀,则念不一。有一念不归于一,则不得生。或问,轻爱有道乎。曰,轻爱,莫要于一念。一念有道乎。曰,一念,莫要于轻爱。盖念不一,由散心异缘使然。散心异缘,由逐境纷驰使然。娑婆有一境,则众生有一心。众生有一心,则娑婆有一境。众缘内摇,趣外奔逸。心境交驰,纷若尘沙。故欲轻其爱者,莫若杜其境。众境皆空,万缘都寂。万缘都寂,一念自成。一念既成,则爱缘俱尽矣。曰,杜境有道乎。曰,杜境者,非屏除万有也,亦非闭目不睹也。即境以了其虚,会本以空其末也。万法本自不有,有之者情。故情在物在,情空物空。万法空,而本性现。本性现,而情念息。自然而然,非加勉强。楞严所谓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如虚空华,本无所有。此见及缘,原是菩提妙净明体,云何于中有是非是。是以欲杜其境,莫若体物虚。体物虚,即情自绝。情绝,则爱不生,而唯心现,念一成。故圆觉云,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一去一留,不容转侧。功效之速,有若桴鼓。学道之士,于此宜尽心焉。曰,轻爱既闻命矣,一念如何。曰,一念之道有三,曰信,曰行,曰愿。求生极乐,以敦信为始。必须遍读大乘,广学祖教。凡是发明净土之书,皆须一一参求。悟极乐原是我唯心之净土,不是他土。了弥陀原是我本性之自佛,非是他佛。二,修行者,行门有二,一正,二助。正行复二,一称名,二观想。称名,如小本弥陀经,七日持名,一心不乱。有事一心,理一心。若口称佛名,系心在缘,声声相续,心心不乱。设心缘外境,摄之令还。此须发决定心,断后际念,拨弃世事,放下缘心。使念心渐渐增长,从渐至久,自少至多。一日二日,乃至七日,毕竟要成一心不乱而后已,事一心也。苟得此已,则极乐之净因成就,垂终之正念必然。亲见弥陀,垂手接引,得生净土必矣。理一心亦无他,但于事一心,念念了达,能念之心,所念之佛,三际平等,十方互融,非空非有,非自非他,无去无来,不生不灭。现前一念之心,便是未来净土之际。念而无念,无念而念。无生而生,生而无生。于无可念中,炽然而念。于无可生中,炽然求生。是为事一心中明理一心也。二,观想者,具如观无量寿佛经。境有十六,观佛最要。当观阿弥陀佛丈六之身,作紫磨黄金色像,立华池上,作垂手接引状。身有三十二种大人相,相有八十种随形好。此二种正行,须相须而进。凡行住睡卧时,则一心称名。凡趺坐,则心心作观。行倦,则趺坐以观佛。坐出,则经行以称名。苟于四威仪中,修之不间,往生净土必矣。二,助行,亦有二。一,世间之行。如孝顺父母,行世仁慈,慈心不杀,具诸戒律。一切利益之事,若能回向西方,无非助道之行。二,出世之行。如六度万行,种种功德,读诵大乘,修诸忏法。亦须以回向心而助修之,无非净土行也。更有一种微妙助行,当历缘境,处处用心。如见眷属,当作西方法眷想。以净土法门而开导之,令轻爱以一其念,永作将来无生眷属。若生恩爱时,当念净土眷属,无有情爱。何当得生净土,远离此爱。若生嗔恚时,当念净土眷属,无有触恼。何当得生净土,得离此嗔。若受苦时,当念净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若受乐时,当念净土之乐,无央无待。凡历缘境,皆以此意而推广之,则一切时处,无非净土之助行也。第三,愿者,净土舟航,要以信为柁,行为篙橹樯缆,愿为风帆。无柁则无所指南,无篙橹樯缆则不能运行,无风帆则不能破浪疾到,故次行以明愿也。第愿有通别,有广狭,有遍局。通,如古德所立回向发愿文。别,则各随己意。广,谓四宏,上求下化。狭,谓量力,决志往生。局,如课诵有时,随众同发。遍,则时时发愿,处处标心。但须体合四宏,不得师心妄立。如此三法,可以期生净土,速觐弥陀。一切净土法门,举不外于是矣。灯每岁修四三昧,身先率众,精进勇猛。注楞严,维摩等经,凡染翰,必被戒衲。前后应讲席七十余期。年七十五,预知时至。手书妙法莲华经五字,复高唱经题者再,泊然而寂。(法华持验,净土法语。)

禅话人间岁月

作者:释明仪

天上的太阳给了生命白昼和光亮,夜的漆黑间,时常会有那爱护着勉励着人儿的星星月亮。

设想一下古时的黑夜或乌云密布的白天,如若没有星星月亮,也没有电光火光油灯,生命便会欣喜着或思念着日月星辰。

开悟佛法妙契禅机的人,自会识了苏东坡居士的境界,苏东坡居士随兴而有的“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这种禅意颇深的诗句,若读来、当会随着一个人的处境或悟境及个人之人生经历,各有所思各有所悟。

有些东西,要么随着年龄在变化,要么随着境遇在变化,要么随着境界的优劣在变化,可谓是“一时心境一时禅,不同年龄不同悟”。

无欲无邪无烦无恼即是如如佛,无垢无染生机盎然即是自在身,古今贤达虽有于参禅路上之开悟消息、却并非人人可臻妙觉,佛门智者出世入世皆载着菩萨道而行。

凡夫俗子不懂得知足不知常惭愧,需知芸芸众生的福报皆是诸佛菩萨回向而有,仁者不怨天尤人不自暴自弃,智者不随心妄动、动必有道。

病怏怏便不能于身体及生命力生机盎然,生存艰难便不能于生存大事生机盎然,邪见邪行便不能于自性佛性生机盎然,忧愁怅惘郁郁寡欢便不能于心情心境生机盎然。

十方圣人不行愚昧者迷信者之语言文字思想心理,利人利己或曰克己奉公即是在做佛做菩萨,有了自觉觉他或明镜不疲的修为便可与日月同辉。

人类只是宇宙时空间之人形生命中,智商最低心智最差的一类人形生命,这人间优秀到极致或云智慧顶尖的人,可以叫人看懂佛国生命和诸天生命的脑力心力智力。

于众生而言业力是可怕可累人的东西,于修行人而言魔障是可恶至极的东西,活在娑婆世界之我们这个人间世界,人除了要能不怕苦累、还要能虚怀若谷,人除了要能知书达礼勤于思考、还要能修证慈悲无碍佛力相随的愿力。

智者仁人常思希望、常憧憬美好、常回向皆大欢喜,信愚邪之人信狂妄之人则可能招致邪气邪事烦恼事苦事,佛菩萨遍满十方却又道心外无佛菩萨,聪明的人清静着心灵忏悔业障、便不会随因缘动心自扰。

好在这人间,四季皆有鸟语花香,到处有树木竹子果园,不乏种菜种田的人、还有野生动物的存在。

晨钟暮鼓木鱼声声,道不远人,而人自远道。禅宗六祖惠能禅师开示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个禅偈很是值得人珍藏参究,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开示的“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觅兔角”这个禅偈同样妙不可言。

神秀大师开示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有尘埃”这个禅偈,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显得十分珍贵的,我们不可不知。于惠能大师的禅偈可以悟出“自己做的真正对的时候,要能把握好坚持住”此种的真谛,于神秀大师的禅偈当要悟出“自己做的真是不对的时候,要能知错就改”此种的道理。

每个人的使命和愿力不同,每个人的福报和智慧不同,每个人的出生和生长环境及生活环境不同,每个人的身体条件和思考能力不同,每个人的脾气性格和受教育程度不同,每个人的自学能力和无师自通的功力不同,等诸多因素决定了一个人该怎么安排人生才合适、该怎么个适者生存才合适。

不论出尘还是入世,皆当不迷失自我、不丢失智慧和理智、伴随着思考和良知、奉行“害人之心不可有”、不忘“防人之心不可无”,如此方好。

这人间,随生命之善良智慧、随生命之自控力衍生出生生不息之道,常言道“事在人为”。虽说事在人为,却需知有可为之事,有不可为之事。山外青山楼外楼,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绝处逢生人欢喜,如如不动自静吾心。

逆行之车需远远就能发现,予以合情合理合度的鸣笛提醒,最关键是要能有及时避让之心理,怕对方不知减速、不知刹车、不知变道。脚下图钉或玻璃渣及各种路障虽无害人之心,人若不能及时予以发现、或不知清除及不知绕开,则可能因之吃苦头添烦恼。因缘到了,若可能遇到坏人或敌人,因缘到了时有能力有智慧有助缘予以避免被坏人或敌人伤害侮辱,能如是便是众生及仁者之善知识。

远离危险,能于人生路上避开一些苦累烦恼自己的人和事物,不玩冒险,如此种种皆是善哉善哉。

车子尚需定期进行合理的保养维护,人怎可于自己之身体无爱惜养护之意识?修行或度人生,无不依靠着一个健康给力的身体皆大欢喜,佛法乃智慧之佛法,有智慧的人才能快乐的活在人间。

……



有的人活在无比累人累心的环境之中,可以考虑换个环境,坚持和出离,也要能相应着“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凡事不可一概而论,灵活把握随机应变。

有的人各种原因导致其不能马上换环境换地方,就要想办法调适,针对噪音而言,可以买个流水摆件、每天听着流水声,可以养些鸟、叫鸟鸣给人快乐愉悦,可以买一对管用的耳塞、需要时借助耳塞的静音功能来弱化噪音的影响,可以买个播放机、每天听听静心优雅的音乐或佛歌佛经,也可以学学弹奏古筝琵琶、让自己乐在其中而忘忧,也可以听听晨钟暮鼓声或风铃塔铃声及木鱼声、于禅意间活出微笑,也可以利用周末或节假日远离噪音及嘈杂环境、享受着一次次的一两天或三五天的舒心时光。

话说人间岁月,凡夫俗子乃是随业流转,有了修行有了境界的人则是如诸佛菩萨随愿力存在于众生世界,常说“佛菩萨能转境,众生被境转”。

禅宗予人于人生路上或修行路上的帮助,非盲从迷信盲修瞎练之人可以明了洞悉,却又道禅悦法喜时莫要忘记参:平常心是道……

【 明 张宏 《应真观梅图》 】立轴,纸本设色,118.1×56.6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画作于明末崇祯三年(1630年),是一幅饶有天台禅意的罗汉画。已经悟道的罗汉,不住世弘法,却似享受生活中无常可变的情趣,与原始佛教罗汉清心离欲的面貌有所不同。这正是苏东坡所谓「山色岂非清淨身,溪声便是广长舌」的禅喜写照;观(眼根)梅(色尘)可修「因缘观」,参透因缘假合的无常空境。秘殿珠林续编(乾清宫)著录。

#遇见艺术# #新星V计划#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想了想也不是没有开心的事之前听到好听的歌就会分享到朋友圈,遇见好笑的事会发朋友圈也不是不跟朋友们分享当下的快乐,只是越长大越没有什么朋友,本来性格就不好,现实
  • 在捷豹家族专享金融方案基础上,订购全新捷豹F-PACE还有更多专属礼遇:一、捷豹路虎车主增购或置换,可享受13,000元补贴(名额有限且与推荐礼不可同享,车辆需
  • 比如说,你本着善意帮助了别人,但考虑最多的却是自己能有个怎样的结果,一旦结果没有达到预期,你就会觉得痛苦万分,让原本的善行成为了一种枷锁。但如果你把这些看作是内
  • [心][心][心]你们要幸福啊,真的很感动弟弟来看烟花秀,真的对粉丝们很用心,希望弟弟永远可以娜拉下去哈哈,以后要有更多更好的作品,会一直期待下去的[爱你]加油
  • 第五个主题是“咏物言志”。现在老是说山水诗、田园诗、边塞诗等等,那都是题材,我这里说的是主题。山水田园诗里既有人生苦短也有伤春悲秋,也有怀才不遇也有羁旅情愁,也
  • 未来该台风对我国没有直接影响,但有间接影响,那就是将会抽走盘踞我国的水汽,在本周末到下周初为我们带来干冷晴朗的天气,但考虑该系统发展较弱,所以难以吸引较强的冷空
  • 像是泥沼旁边不染凡尘的一株百合。不管是沙漠里独行的法师,还是戴金丝眼镜的图书管理员。
  • ## 痛苦与快乐这个春天我唯一的爱好便是滞留在花园里看花开花落凭风儿凋零青春凭细雨溅起哀伤痛苦或许只是春天的篱墙穿过荆棘的那一刻不只是有痛苦并快乐着快乐着拥有整
  • 这和什么电视剧粉吹的脑洞剧情没关系,单纯看怎么去理解这个角色。救命啊,看了斗罗大陆第一集震惊与肖战的颜值怎么能这么难看在有小说幻想,漫画加持,动漫锦上添花的人物
  • 这就是“及时行乐”但是这首诗最后又用“周公吐哺”的典故,周公吐哺也是为了求快,来不及,赶紧去接纳人才。“人生苦短”要记得是积极的主题,是特别有勇气的,一定会落在
  • 这里是正在建设的神剑园二期现场,用于纪念张爱萍将军等达州籍开国将领,追寻红色记忆、传承革命精神,今年5月建成后将成为川东地区的又一处红色文旅地标。项目建成后,将
  • 戴了两年的小天鹅光荣下岗啦,换上了一颗小糖豆~有的人说爱你,只是在情人节这天发一句情人节快乐……(讽刺的是我跟前任是去年情人节吵架导致后续的一系列分手,因为他那
  • 这些人群还是按照相关规定正常参保,只是个人参保费用一般都由地方财政承担,就是说自己是不用交钱的。所以现在还是按照2005年国发38号文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养老金计
  • ” 我想这句话的意思是,你仍然美好的让我心动,可我已经没有勇气和力气去拥抱你了。“我还爱你,但是我不喜欢你了。
  • 希望小飞象能带给你最美的梦,天上的星星也为你闪耀,因为今晚的你太耀眼了,今天重庆的夜晚应该很美吧,因为那里有你。那样只会伤害到她,因为不是每一个男人都像自己一样
  • 说:不愿意说内卷,恰恰是因为自己卷得太厉害,自己都害怕。工作给了他某种特别的身份感,成就了他的自我。
  •   (三)成绩公布  按照报考人员笔试、面试总成绩的高低顺序进行综合排名。  4、面试要求:进入面试的考生,凭本人准考证、有效居民身份证(含临时身份证)参加面试
  • 1772年,也就是《四库全书》开始编修的前一年,安徽学政(清代地方文化教育长官)朱筠提出成书于明代的《永乐大典》存在很多需要辑佚的文献记载。就是对其他存世文献中
  • 看完李焕英感触最深的就是“我的女儿,只要健康快乐就好”我真的太能体会这种感觉我的臭臭出生第19天,市妇幼发短信说足底血筛查不过,好在复查后结果很理想,排除了出生
  • 啊,男的装逼真的很耽误事啊[跪了]今天坐车,司机大爷让我扫码,那个纸上一个微信码一个支付宝码,我用支付宝扫支付宝码,他为了装逼非说让我扫微信码,和我说支付宝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