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知识开示# 【说说历史上这位替坏人说话的高僧】
崇慈大和尚开示:首先直奔主题:
这位替坏人说话的高僧就是东晋时期的道生大师;
这里说的坏人,不是指某一个或几个人,而是某一类人,并且这里说的坏不是普通的坏,而是堪称坏透了、坏到极点了、坏得不得了了——佛教有一个专用词把这种人称为“一阐提”。
请注意:“一阐提”是梵语单词音译,这里的“一”不是数词,千万不要望文生义再想出二阐提、三阐提、四阐提乃至二百五阐提哟。
“一阐提”意译为“断善根者”(或“极重罪者”、“极恶业者”等等),因其善根已断所造罪业极重故不通忏悔,用我们通俗的话说就是泯灭人性、泯灭良知、丧心病狂、丧尽天良……嗯,这里至少省略很多字了。
道生大师为什么要替这么坏的坏人说话呢?且听师父慢慢道来。
当时,《大般涅槃经》还没有传到中国来,而佛教界(包括与佛理研究有关的学术界)已经发生了关于“一阐提人的善根是否是一断永断”的问题而产生的观点分歧。所谓分歧其实是明显的“整体对个人”——整个佛教界(包括学术界)一致认为一阐提人的善根是一断永断,再也没有接续或复生的可能;他们的理由大致有三,一者顾名思义既然叫“断善根者”那就是一断永断彻底断了,二者根据生活常识判断那些泯灭良知丧尽天良的家伙、都已经坏到这个程度怎么可能还有善根呢,三者根据现有的佛经经本查阅、确实没有关于一阐提人的善根还有恢复可能的明文记录;应该说,这些理由都很有说服力,估计即使有个别人不很认可也只能在心里嘀咕而不敢说出来了。
偏偏道生大师就属于那种极不寻常的人。他不同意一阐提人的善根一断永断这个观点,并且他还要大声说出来。他认为“断善根者”这个“断”是有时限的,不是一断就彻底断、永远断、永远都没有希望了。比如罪大恶极而堕地狱,无论是堕几千年几万年乃至几十几百万年,都是有限的,都有刑满释放忏悔改过重新开始的时候,决不是一锤定音永永远远再无一丝希望。道生大师提出这个观点不是凭自己乱猜,他的理由就是佛陀当初于菩提树下成道时说的那句话:“奇哉,怪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皆因妄想分别执着而不能证得”。他认为,佛陀于“了义法”不可能有两个乃至多个互相矛盾的观点。既然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那么一阐提人还算不算大地众生?如果不算,那他们算什么众生?如果算,那么他们的如来智慧德相在哪里?
这个观点一经发表,不得了,可不得了,简直比捅了一万个马蜂窝还严重。于世法,于佛法,你这个道生和尚安的是什么心?啊!如此罪大恶极、罪恶透顶、罪恶滔天的坏蛋,说他是“断善根者”已经是文诌诌的很客气了,就应该打翻在地踏上一万只脚叫他永世不得翻身,应该永堕地狱永远在地狱里永远不能出来,应该……(此处又应该省略很多字)。你竟然还帮他们说话,还说他们将来依然可以修学佛法得证菩提。嚯哟,整个佛教界对他的口诛笔伐,那叫一个不可开交。最后一致作出决定,将道生大师“摈出”僧团。
摈出,就是驱逐。
于是,道生大师被从南京(当时的建康)驱逐到了苏州,孤身一人,形单影只。令人称奇的是,落到这步被几乎所有人视为落魄倒霉田地的道生大师,临走时竟然还自信满满的对那些驱逐他的人说:“将来某一天,你们会来迎请我回来的”。
到苏州后,道生大师来到了今天已经闻名遐迩的虎丘山。那时候的虎丘山,是绝对的郊外,绝对的野山坡,绝对的荒凉凄清。
没有人亲近,没有人恭敬,没有人听讲佛法。不要紧,道生大师找到一个地势较为平坦的石台,盘腿而坐,面对山坡旷野,心平气和侃侃而谈,详细讲述他对“一阐提人的善根并非一断永断,而是在其罪业果报偿满,洗心忏悔努力精进依然得以福慧双臻,乃至将来究竟得证菩提”佛法要义的心得和坚持。阵阵微风拂过,山坡旷野中东一个西一个的石头略略晃动,似乎也被大师所讲佛法感召而频频点头呢。由此留下了“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的千古佳话。顺便说一句,既然现场只有大师孤身一人,怎么知道“顽石点头”的呢?个人认为,应该是多年后有人询问大师当时情形,大师将自己在虎丘山孤身讲法情况约略言之,听者及其他人加上自己的想象和附会罢了。不需要抬杠,道生大师不可能自吹自擂说自己如何了不起,但凡要点脸的普通世俗人都不会做的事,何况佛门一代祖师!只能说,德操和教养的不断滑落,有些道理或许已经越来越少有人懂得了。
话说回来。被驱逐的日子,一过就是几年。
几年以后,《大般涅槃经》传到中国并被完整翻译出来。经中明文记录佛陀对“一阐提人的善根并非一断永断”的宣讲,义理与道生大师当年提出的观点完全吻合。这一下,佛教界当初与道生大师吵架、尤其是提出并实施将大师驱逐的那些人愣住了,思考再三,一致同意——敲锣打鼓毕恭毕敬将道生大师迎请回来。
于是,道生大师又重新回到了南京。
今天的人去到苏州虎丘山“生公说法台”,非常的精致,非常的雅静,让无论佛门内佛门外的人士看了都平添几分惬意和神往。
然而,道生大师当年真正的宝贵坚持,一点儿惬意和神往都没有。
顶礼道生大师!

【说说历史上这位替坏人说话的高僧】
首先直奔主题:
这位替坏人说话的高僧就是东晋时期的道生大师;
这里说的坏人,不是指某一个或几个人,而是某一类人,并且这里说的坏不是普通的坏,而是堪称坏透了、坏到极点了、坏得不得了了——佛教有一个专用词把这种人称为“一阐提”。
请注意:“一阐提”是梵语单词音译,这里的“一”不是数词,千万不要望文生义再想出二阐提、三阐提、四阐提乃至二百五阐提哟。
“一阐提”意译为“断善根者”(或“极重罪者”、“极恶业者”等等),因其善根已断所造罪业极重故不通忏悔,用我们通俗的话说就是泯灭人性、泯灭良知、丧心病狂、丧尽天良……嗯,这里至少省略很多字了。
道生大师为什么要替这么坏的坏人说话呢?且听师父慢慢道来。
当时,《大般涅槃经》还没有传到中国来,而佛教界(包括与佛理研究有关的学术界)已经发生了关于“一阐提人的善根是否是一断永断”的问题而产生的观点分歧。所谓分歧其实是明显的“整体对个人”——整个佛教界(包括学术界)一致认为一阐提人的善根是一断永断,再也没有接续或复生的可能;他们的理由大致有三,一者顾名思义既然叫“断善根者”那就是一断永断彻底断了,二者根据生活常识判断那些泯灭良知丧尽天良的家伙、都已经坏到这个程度怎么可能还有善根呢,三者根据现有的佛经经本查阅、确实没有关于一阐提人的善根还有恢复可能的明文记录;应该说,这些理由都很有说服力,估计即使有个别人不很认可也只能在心里嘀咕而不敢说出来了。
偏偏道生大师就属于那种极不寻常的人。他不同意一阐提人的善根一断永断这个观点,并且他还要大声说出来。他认为“断善根者”这个“断”是有时限的,不是一断就彻底断、永远断、永远都没有希望了。比如罪大恶极而堕地狱,无论是堕几千年几万年乃至几十几百万年,都是有限的,都有刑满释放忏悔改过重新开始的时候,决不是一锤定音永永远远再无一丝希望。道生大师提出这个观点不是凭自己乱猜,他的理由就是佛陀当初于菩提树下成道时说的那句话:“奇哉,怪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皆因妄想分别执着而不能证得”。他认为,佛陀于“了义法”不可能有两个乃至多个互相矛盾的观点。既然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那么一阐提人还算不算大地众生?如果不算,那他们算什么众生?如果算,那么他们的如来智慧德相在哪里?
这个观点一经发表,不得了,可不得了,简直比捅了一万个马蜂窝还严重。于世法,于佛法,你这个道生和尚安的是什么心?啊!如此罪大恶极、罪恶透顶、罪恶滔天的坏蛋,说他是“断善根者”已经是文诌诌的很客气了,就应该打翻在地踏上一万只脚叫他永世不得翻身,应该永堕地狱永远在地狱里永远不能出来,应该……(此处又应该省略很多字)。你竟然还帮他们说话,还说他们将来依然可以修学佛法得证菩提。嚯哟,整个佛教界对他的口诛笔伐,那叫一个不可开交。最后一致作出决定,将道生大师“摈出”僧团。
摈出,就是驱逐。
于是,道生大师被从南京(当时的建康)驱逐到了苏州,孤身一人,形单影只。令人称奇的是,落到这步被几乎所有人视为落魄倒霉田地的道生大师,临走时竟然还自信满满的对那些驱逐他的人说:“将来某一天,你们会来迎请我回来的”。
到苏州后,道生大师来到了今天已经闻名遐迩的虎丘山。那时候的虎丘山,是绝对的郊外,绝对的野山坡,绝对的荒凉凄清。
没有人亲近,没有人恭敬,没有人听讲佛法。不要紧,道生大师找到一个地势较为平坦的石台,盘腿而坐,面对山坡旷野,心平气和侃侃而谈,详细讲述他对“一阐提人的善根并非一断永断,而是在其罪业果报偿满,洗心忏悔努力精进依然得以福慧双臻,乃至将来究竟得证菩提”佛法要义的心得和坚持。阵阵微风拂过,山坡旷野中东一个西一个的石头略略晃动,似乎也被大师所讲佛法感召而频频点头呢。由此留下了“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的千古佳话。顺便说一句,既然现场只有大师孤身一人,怎么知道“顽石点头”的呢?个人认为,应该是多年后有人询问大师当时情形,大师将自己在虎丘山孤身讲法情况约略言之,听者及其他人加上自己的想象和附会罢了。不需要抬杠,道生大师不可能自吹自擂说自己如何了不起,但凡要点脸的普通世俗人都不会做的事,何况佛门一代祖师!只能说,德操和教养的不断滑落,有些道理或许已经越来越少有人懂得了。
话说回来。被驱逐的日子,一过就是几年。
几年以后,《大般涅槃经》传到中国并被完整翻译出来。经中明文记录佛陀对“一阐提人的善根并非一断永断”的宣讲,义理与道生大师当年提出的观点完全吻合。这一下,佛教界当初与道生大师吵架、尤其是提出并实施将大师驱逐的那些人愣住了,思考再三,一致同意——敲锣打鼓毕恭毕敬将道生大师迎请回来。
于是,道生大师又重新回到了南京。
今天的人去到苏州虎丘山“生公说法台”,非常的精致,非常的雅静,让无论佛门内佛门外的人士看了都平添几分惬意和神往。
然而,道生大师当年真正的宝贵坚持,一点儿惬意和神往都没有。
顶礼道生大师! https://t.cn/R2sPVUq

《楚辞》中好听稀少的男孩名:

秉德

“秉德”这名字源于楚辞“秉德无私,参天地兮”中,所以,这个名字诗意满满,并且,在这个名字中,“秉”音简单顺口,容易记忆,它意为秉承,结合诗句,在男孩子名字中,秉代表男孩子要把持着刚正不阿,不被世俗打败的精深,并且以秉字取名非常的稀少,不容易重名。“德”用作人名意指具有仁爱之心、恩泽于民、德高望重之义。

逾衡

逾衡读作“yú ”héng,名字虚实结合,朗朗上口,十分稀少。名字来自楚辞“叔其久而逾明”,逾为超过,逾期之意,在名字中指明白,清楚。衡代表平衡,说明男孩子懂事理,出类拔萃。

章兮

“章兮”这个名字是来自于楚辞“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中,所以,这个名字既有沉稳有力量的读音,又彰显男子气概,让男孩子看起来强壮有魄力,十分好听且稀少。章来自其中的章意为花纹,通彰,彰显了男孩子气度不凡,文采斐然的特点。

思德

思德的声律为阴平,阳平,名字平仄有致,读上去抑扬顿挫,是一个不可多得好听名字。它选自楚辞“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摩登兄弟[超话]#[心]#刘宇宁616开心夜# [心] 刘刘刘宇宇宇宁宁宁 刘      宇宁 宁 刘刘刘宇宇宇宁 宁   刘宇    宁 宁
  • 5月线下均价9507元/+9.1%,主要原因系集成灶企业优化线下产品结构,线下9000元以上的高价区间占比同比提升9.3pct至64.5%。根据奥维云网数据,集
  • 大理婚纱照 我的手也将成为另一个孩子思想的对象。念着念着,只觉哽咽。母女一场,因缘也只在五十年内吧!其间并无可以书之于史,勒之于铭的大事,只是细细琐琐的俗事俗务
  • 直截根源佛所印 禅宗大祖师轻易不留文字,偶尔留点文字也是开宗明义,直奔主题,没有丝毫啰嗦。 就拿三祖僧璨的《信心铭》来说,一开头就把佛法说完了。《信心铭》的
  • 欢迎阅读下方由npj Primary Care Respiratory Medicine编辑遴选的特别文章,了解呼吸道及呼吸系统相关过敏性疾病的前沿研究,所有文
  •   西格尔常量:6.5%~7%的实际股票收益率  沃顿商学院教授杰里米·西格尔教授在《投资者的未来一书》中,统计了过去两个世纪里,股票、长期政府债券、票据、黄金
  • 其实不是这样,我在本地人开的水果店买的西瓜总是不怎么好吃,要么老要么跟喝白开水一样。最后,哎!
  • (via.大连发布)【大连金葵集团董事长丛培刚:公开承诺将进一步改善大连的经商环境】最近一直在国外进行商务考察的丛培刚,第一时间关注到了大连新领导班子向全体市民
  • 如果说对方现在很讨厌你,很不想跟你有联系,Ta有可能是表面上是这样的一个态度,但是他心里面到底怎么想的,这个是需要我们自己去分析和去揣摩的。但是因为跟你有感情,
  • !(5)符号标点占一格,疑问号及感叹号之后空一格。
  • 他毕业后不幸罹患免疫方面的疾病,必须卧病休养,生活全仰赖女友和家人照顾,由于无法亲自体验外面的世界也无法看到朋友,让他非常沮丧,有一天,他突然想不如编写一个可以
  • 可是如果他没有这个爱豆梦的话我就不会认识他了,我希望力丸能永远开心,永远从事自己的热爱,也希望你可以站上更大的舞台。我会再爱你多一点,再多一点,再久一点其实每个
  • 郭麒麟作为星二代一直备受瞩目,后来他进入娱乐圈发展后,也曾惹上过靠爸爸的争议,不过他并没有辜负父亲带来的光环,高情商收获了很多观众的好感,不仅在综艺上表现突出,
  • 给性格软的女孩子一些建议[鲜花]#如何让自己变得自信一点# 1、表情:没事不要傻笑,尤其是底气不足的那种,一眼就能让人看别人对你笑,你才笑。[挤眼]”钟汉良:“
  • 十二星座女生【你的爱情是不是毁在了这类男人手里?】白羊座:什么事情都要问,一点没主见金牛座:三心二意的渣男双子座:不解风情的男人巨蟹座:玩弄感情的男人狮子座:只
  • 外面的环境影响根本对你来说没有概念,因为你已经彻悟了,你已经知道这个世界是真真假假的——我眼睛看见的都不一定是真的,我耳朵听到的也不一定是真实的,何况我现在做的
  • 随行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引黄灌溉在宁夏历经沧桑、从未中断,创造了河套平原的灌区农业和生态环境,是灌溉农业文明的杰出典范。唐徕渠又名唐梁渠,相传开源于秦汉时期,最
  • 我要记录下这一刻,好感人,我都要哭了……生活就是不管我遭遇什么恶心糟糕的事,总会出现一些善良美好的天使治愈我。我知你唔会睇到,所以讲咩都冇所谓.前几日eeex点
  • 13.成长的道路上总有更新奇的事情,更有趣的新朋友,人的心灵却很小,根本装不下那么多,所以一路前行,一路抛弃。!
  • 欧美ins风壁纸小众高级感#高级感##壁纸# 超可爱官宣朋友圈文案1. 家有恶犬,请勿打扰2. 今日头条(合照)3. 她与低保皆得4. 听了前任的建议,找了个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