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券商业绩告急!27家公布一季报23家滑坡 7家亏损海通自营亏26亿
随着一季报披露工作渐入尾声,券商今年业绩“开门黑”已是板上钉钉。4月28日晚间,包括中信证券、中信建投等大型券商在内13家券商以及控股券商的华创安阳交出“成绩单”。虽没有再增加亏损券商,却越来越多券商加入业绩惨淡的阵列中来。近期券商板块股价已全面承压,昨日中国结算最新公布的交易过户费,或给今日股价带来些许强心作用。

截至目前,包括华创证券、江海证券、湘财证券在内共27家券商披露了一季度业绩,营业收入同比减少的券商已多达22家,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的已多达23家。这意味着,上市券商中已有超过半数券商一季度业绩下滑。其中,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的券商仅有中信建投、第一创业、湘财证券、太平洋等4家,归母利润同比增长的券商仅中信证券、第一创业、太平洋等3家。头部券商无一家实现双赢,券商格局出现细微分化。

image

图为截至4月28日券商2022年一季度业绩情况,湘财股份及华创安阳未披露单独证券公司情况,但主要来源于旗下证券公司

目前,已出现亏损的券商累计达到7家,分别是西部证券、湘财证券、国元证券、西南证券、华西证券、东北证券和江海证券。

券商业绩普遍承压,与自营业务、经纪业务出现“滑铁卢”有关。包括海通证券、国元证券、中泰证券、财通证券、东北证券、华西证券等在内共14家券商自营业务(采用“自营收入=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公式计算)出现亏损,其中,海通证券自营亏损高达26.29亿元。

此外,还有14家券商因市场行情的影响,经纪业务不及预期,例如中信证券、招商证券、光大证券、方正证券等传统经纪券商,一季度券商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同比减少至少1.5亿元以上。

招商证券分析师认为,2022年资本市场景气度边际回落,预计上市券商2022年一季度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3%,环比下降27%、净利润同比下降15%,环比下降23%。业务方面,申万宏源分析师称,自营业务是券商今年一季度业绩增长的胜负手,预计权益自营占比低的龙头券商业绩占优。

29日晚间,所有上市券商2021年年报、2022年一季报将出齐,将可更加全面观察行业变化。

山雨欲来风满楼。因业绩告急,叠加市场整体持续调整,证券板块早已风声鹤唳。Wind数据显示,自4月24日招商证券披露券业首份正式一季报后的4个交易日内(4月25日至28日),券商A股跌势明显,除了东方证券因正在配股避开、东方财富因此前暴跌正在修复而微涨0.95%,申万Ⅱ级48只券商股全部下跌。

红塔证券、南京证券、华安证券、华林证券等超跌券商更是在4月28日晚间相继发布股价异动公告,提振投资信心。上述券商均表示公司日常经营情况正常,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

近日,包括卖方机构研究员、资深市场投资人士以及券业从业人员在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均坦言,业绩普遍下滑离不开2021年同期可比基数偏高这一因素,券商业绩的转机或在二季度到来。但即将结束的4月份,显然无任何改观,甚至可能比一季度更为糟糕。

东北、华西、西南、湘财、国元、西部证券脱队明显

根据目前披露的一季报情况,在营业收入下滑的22家券商中,西南证券、海通证券、华西证券、财通证券、国金证券、东北证券、招商证券、国海证券、国元证券、光大证券等10家券商减少幅度均超过了34%。其中,西南证券营业收入同比减少94.81%,海通证券同比减少63.09%。

相较于2021年的高光时刻,券商盈利能力滑坡,撇去第一创业的另类涨幅,26家券商净利润增幅均值为负,东北证券、华西证券、西南证券、湘财证券、国元证券、西部证券等7家券商净利润同比更是减少超过100%。

头部券商中,海通证券、招商证券也未鼓舞士气,海通证券的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幅度在头部中最大。目前来看,唯中信建投、中信证券尚能一战。

第一创业、太平洋是目前一季度成绩的“黑马”。而第一创业净利润同比飙升超4倍的原因是上年同期归母净利润基数低,太平洋“营利双增”的原因与第一创业相似。

海通证券带头,20家券商自营比惨

营业收入、净利润出现同比下滑是直观感受今年一季度券商成绩的方式,而具体到业务层面,自营业务、经纪业务双双滑坡才是它们真正受伤的原因,而犹如“双刃剑”一般的自营业务俨然成为今年券商一季度成绩增长的最大掣肘。

image

图为截至4月28日2022年一季度券商自营业务情况一览

自2017年后,涵盖权益/债券投资、衍生品交易等内容的自营业务逐渐成为券商第一大占比的业务,并不逊色于经纪业务,有多年保持营收贡献度第一的位置,如2018年自营业务的业绩贡献度为27.2%,2019年则升至33.4%。

不过今年以来,资本市场经历了恶劣的“倒春寒”天气,而“看天吃饭”的券商受此影响,投资收益大打折扣,自营业务“不忍直视”,明显拖累整体业绩表现。截至目前,共有海通证券、国元证券、中泰证券、财通证券、东北证券、华西证券、西南证券、东兴证券、国金证券、国海证券、光大证券、第一创业、南京证券、浙商证券等14家券商自营业务在一季度出现亏损。其中,海通证券、国元证券、中泰证券亏损明显,分别亏了26.29亿元、7.17元、6.92亿元。

相比于2021年来看,自营业务今年给券商带来的贡献程度还是杯水车薪。已有海通证券、招商证券、中泰证券、东北证券、国元证券、西南证券、国金证券、中信建投、财通证券、中信证券、东兴证券、华西证券、国海证券、浙商证券、西部证券、方正证券、财达证券、山西证券、华林证券、南京证券等20家券商2022年一季度自营业务收入较同期出现减少。也就是说,已有近一半上市券商今年一季度业绩被自营业务所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头部券商,海通证券、招商证券并没有做起表率。海通证券自营收入亏损26.29亿元,同比减少了55.05亿元。招商证券2022年一季度自营收入仅有1.76亿元,同比下降90.35%,较大幅度地拉低了整体的业绩表现。

目前,唯有头部券商中信证券以及中信建投自营业务扛起了大旗,分别实现33.51亿元与6.31亿元的收入,也有太平洋、中银证券、第一创业、光大证券等四家券商自营收入较去年出现了正增长。而像方正证券、财达证券、山西证券、华林证券、南京证券等券商,从降幅程度偏低来看,自营业务表现尚可。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有不少券商在一季报中开门见山的“直言”,今年一季度业绩情况不及预期是受自营所累。财达证券表示,公司因自营业务投资收益及持仓证券公允价值下降,所以营业收入出现同步下滑,再叠加上年同期信用减值损失较大金额转回的影响,公司归母净利润、扣非后净利润出现下滑。

西南证券表示,公司一季度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3.53亿元,原因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浮亏增加”,同时投资收益同比减少91.1%至0.54亿元;哈投股份表示,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与江海证券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的同比减少有关;国元证券指出,公司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出现亏损主要系证券市场调整幅度较大,公司自营证券投资业务中权益性投资产生较大浮动亏损所致。

为何上述券商中,有的券商在一季度如此极端行情下还能踏破千重浪?中邮证券非银分析师王泽军分析称,在今年市场震荡下行的大背景下,不同公司的投研能力高低将直接反映在自营业务收入的表现差异上。另外,头部券商的衍生品业务能力较中小型券商更强,在抗风险波动方面及结构性行情下的盈利能力更强。

财联社记者也从几家今年自营业务表现尚可的券商处了解到,确实与公司衍生品业务表现有关。

南京、光大、方正多家券商经纪业务更大拖累

不难发现,从自营角度的预判,分析师的观点俨然属实,自营确实成为拖累券商业绩的关键因素,但也有不少分析师指出,作为券商的传统业务,经纪业务的表现也因市场行情的诡谲而拖累券商的一季度业绩。

image

图为截至4月29日2022年一季度券商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一览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截至目前披露一季报的券商中,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出现同比下滑的有中信证券、招商证券、光大证券、方正证券、国金证券、南京证券、东兴证券、中银证券、

华西证券、西部证券太平洋、财达证券、第一创业、海通证券、国元证券等15家,也就是说,同自营业务相似,目前已有三成上市券商经纪业务不及预期。

其中,南京证券、光大证券、方正证券、招商证券、国金证券、东兴证券、中信证券等券商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较同期下滑超过10%。而经纪业务传统大户的浙商证券则以21%的增幅首站C位。

据财联社记者今年一季度多次报道,2022年一季度,受市场调整影响,基金新发规模下降,持续营销难度增大,券商代销收入承压,此外,尽管日均股基权交易量同比上升,但佣金率仍延续着近年来的下滑趋势。

国泰君安非银分析师表示,券商经纪业务收入或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券商经纪业务在今年一季度可能面临来自两方面的压力,一是受市场调整影响,基金新发规模下降,持续营销难度增大,券商代销收入承压;二是尽管一季度日均股基权交易量同比上升,但佣金率仍延续近年来的下滑趋势,因此经纪业务收入或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

而中原证券非银分析师张洋预计4月行业经纪业务将再度出现较大幅度下滑。

股价“缴械投降”,散户跑,基金来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尽管券商一季报并非“全军覆没”,也有像第一创业这样的抢眼存在,但传导至二级市场,在整体行情诡谲的背景下,券商股基本“缴械投降”,板块估值承压。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自4月24日招商证券披露券业首份正式一季报后的四个交易日内(4月25日至4月28日),申万Ⅱ级47只券商股(除去配股停牌的东方证券),江海证券母公司哈投股份以21.34%的跌幅领跌,国元证券、南京证券、东北证券、华林证券、湘财股份、华西证券、红塔证券紧随其后,跌幅均超过18%。48只券商股平均跌幅达到11.84%,并且有20只券商股跌幅超过均值,占比近五成。

拉长时间线,从一季度整体情况来看,仅有华林证券实现了上涨。与此同时,财联社记者注意到,不少散户纷纷逃离,在已披露一季报的券商股中,共有22只券商股的在册股东数出现了减少,反观有超过15只券商股被基金加仓,例如中银证券、华安证券等。

作为市场“风向标”,证券板块走势备受投资商关注。就证券板块下一步走势,中邮证券在日前研报中指出,预计今年证券业一季度业绩将整体承压,或出现业绩分化的局面。若市场开始修复上行,则有望提振整体券商板块。

【明晚,上投摩根基金基金经理李德辉将做客《财访》,解读“成长中的稳健派”如何投资2022】周一至周五每天21点,每天1小时。两位资深主持人,一位业内重磅大咖!一起解析新闻背后的市场逻辑,分析行业趋势,梳理投资方法。明天,上投摩根基金基金经理李德辉来到央视财经融媒体直播《财访》,解读“成长中的稳健派”如何投资2022。有趣又有用的财经对话,尽在《财访》!

【楼市变局下的生存思辨:红线、杠杆与新赛道】

在体验了近20年的“速度与激情”后,房地产这趟列车走到了十字路口。

今年以来,在“房住不炒”的指导思想下,地产调控不断加码,融资管理“三条红线”、房地产信贷“五档管理”、土地出让“两集中”制度等先后出台,行业面临的政策环境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的“高杠杆—高增长”模式变得难以为继。

“活下去”,对于房企而言,从未如此真切。

9月18日,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21世纪经济报道发起主办的博鳌·21世纪房地产论坛第21届年会在上海圆满闭幕,数十位行业专家与房地产资深从业者围绕“穿越‘红线’:后杠杆时代的梦想与现实”这一主题,共同探讨了新周期、新形势、新理念下的市场逻辑和生存之道,并为变局中的行业提供了诸多启示。

后杠杆时代,地产企业的梦想如何安放?敬请关注本期博鳌·21世纪房地产论坛特刊。

房地产业正迎来二十年未有之变局。去年以来,随着“三条红线”“五档房贷”“两集中”供地等政策陆续落地,房地产行业的生存规则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自房地产业市场化改革以来,沿用了20多年的“高杠杆—高增长”模式不再行之有效,企业的生存哲学也面临重构。

9月18日,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21世纪经济报道发起主办的“博鳌·21世纪房地产论坛”第21届年会在上海圆满闭幕,本次年会的主题是——“穿越‘红线’:后杠杆时代的梦想与现实”。数十位行业专家与房地产资深从业者共同探讨了新周期、新形势、新理念下的市场逻辑和生存之道,并为变局中的行业提供了诸多启示。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的开局之年。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外环境复杂多变,中国经济的走势备受瞩目。曾作为经济增长稳定器的房地产业,也迎来重新定位的契机。”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副总编辑、21世纪报系总编辑邓红辉在致辞中表示。

邓红辉指出,去年以来,房地产融资“三条红线”、个人信贷“五档管理”政策陆续出台,使房地产业走向“去杠杆化”;集中供地制度推出,意味着行业的供给侧改革更加彻底;租购并举的强化,房地产税改革的推进,住房保障体系的建立,又令房地产业的民生属性更加凸显,并将在共同富裕的目标中发挥重要作用。

因此,房地产企业既要赢得这场生存竞争,又需要在新时代重新锚定自己的位置,一场关乎行业生存与发展的思辨亟需展开。

此次论坛既有公开发言,又有闭门讨论,话题涉及政策、市场、企业、行业等各个层面,范围从房地产业延伸到物业、家居、建筑建材等多个上下游产业链。当日,大会还发布了《中国房地产产品力报告》,从终端的产品视角,探讨变局下的突围之道。2021年度“中国地产金砖奖”研究案例亦同时揭晓,为行业展示标杆的榜样。

变局之判
过去20年,中国房地产业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的轨道中,虽然在改善居住条件和助力经济增长方面功不可没,但一些“副作用”也渐渐凸显,比如土地财政依赖、金融风险累积、房价过高产生挤出效应,等等。

因此,近几年来,监管层通过在政策端的持续发力,试图改善这些局面,并促成市场的长期稳定。尤其是去年以来的政策持续收紧,显得坚决而有力。

“‘房住不炒’并非‘权宜之计’,而是一个长期坚持的方向,因此不要去挑战中央坚持这一纲领的决心。”论坛上,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冯俊发布主题为“房地产发展任务”的演讲,强调了对政策的理解与执行。

冯俊进一步解释,住房产品既有投资属性,又有消费属性,这是不可变的。但从调控的角度,显然不能把满足投资需求放在第一位,所以“对中央的决心需要有个确切的认识”。

在调控政策的选择上,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导贾康在演讲中表示,行政手段的“治标”如何对接基础性制度支撑的“治本”、形成健康发展长效机制,是房地产领域的关键问题。“要打造房地产业健康发展长效机制,一定要以基础性制度建设来治本。”

贾康说,启动房地产税立法早已进入决策层的改革日程考虑,房地产税改革的目标包含稳房价、深化省级以下分税制改革、优化再分配机制、提高直接税比重等四个方面。从实际操作上,当下存在房地产税进行试点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立法之后,对地方充分授权,区分不同情况分步推进。

他还认为,除房地产税改革之外,相关“基础性制度建设”至少还涉及土地制度、住房双轨制等。

那么,按照现有的趋势,行业将如何发展?

民生加银基金首席经济学家、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指出,“我们不能延续过去20年的红利,更多的是我们不得不接受另一个时代的洗礼。”他表示,房地产行业的高增长远去是趋势性的,不是周期性的。“即便房地产的调控政策整体的或结构性的有所放缓,它也一定不会迎来新的房地产的周期,周期是没有了,趋势性逐步下行。”

生存之道
“活着才有意义……关于安全、预期、速度,安全肯定是第一的。”在“强监管下的增长边界:安全、速度与预期”专场讨论中,当被问到现阶段企业策略的权衡时,金科股份副总裁张勇表示。

市场环境的巨变,正迫使房企重新考量各项战略目标的排序。近两年来,规模、利润、土储、多元化被提及的频率明显减少。相反,企业对现金流、负债、运营等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中南建设董事、中南置地高级副总裁唐晓东表示,只有安全的规模增长是有意义的。“当下一定是现金流比利润更重要,既要求规模,又要求利润,然后又要求现金流,这个其实很难。你肯定要取舍,所以首先要安全。”

过去多年来,房企的一系列策略选择和运营模式都是以“快”为导向的。高杠杆、高周转、高增长,决定了房企在各个运营环节都要与之匹配。一旦降速,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企业如何平衡发展、安全这些事情,从我自己的从业经验来看,还是要回到‘既要、又要、还要、且要’。”旭辉控股董事局主席林中表示,企业经营是一个均衡的逻辑,不能只追求一面。

林中表示,旭辉会在增长、盈利和风险三个方面进行布局,这也分别对应行业地位、发展质量和安全边界三个层面。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会采用不同的协同模式,但不可偏废。

此外,由于房地产的开发销售是一个周期性的过程,因此策略的选择也必须要有前瞻性。“今天碰到的问题可能都是过去两三年之前,甚至三四年之前埋下的,等到今天你发现了再来调整已经来不及了。”林中说。

回到当下,从业者的共识已经变成“保卫现金流”,然后在此基础上实施系统性调整。在谈及现阶段“解题方法”时,张勇表示,“去库存,收一收投资,备足现金。在组织架构上再做一些调整和优化,就是把力量用到资金端、财务端、营销端,而不是投资端。”

唐晓东也认为,“如果你手里库存足够多,坚决去库存,坚决把现金流找回来……企业做运营,在运营端体现出来的就是成本、供应链的管理,供应链的优势充分发挥起来,也能抗风险。”

突围之术
房地产业真的没有空间了吗?冯俊指出,今后几十年,房地产市场不可能保持20多个百分点的增长,但是保持现在的建设规模,既是需要的,也是不可避免的,“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面,总规模会保持在这么一个水平上。”

到2020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突破17万平方米,销售金额也已达到17万亿元。该水平已是历史峰值,但对于常年以规模增长为追求的房企来说,若“蛋糕”不再变大,行业的“内卷”就不会停止。

兰德咨询总裁宋延庆在演讲中表示,“十四五”期间,全国商品房销售额大概率会突破20万亿元。但绝大多数房企制定的五年战略目标,销售额都有不少的增幅。如果加总,销售目标总和可能达到50万亿元。相差的30万亿元就是“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完全可以断言,未来的市场竞争只会更加激烈,完成销售目标的难度只会更大。”他表示。

论坛期间,兰德咨询产品力提升事业部和21世纪经济报道地产课题组联合发布了《中国房地产产品力报告(2021)》,对房地产产品力进行了系统的定义和梳理,并就提升产品力、实现销售突破提供了一系列的实操建议。与会人士普遍认为,随着房地产回归居住属性,产品力的提升已成为现阶段的制胜“法宝”之一。

除此之外,随着存量时代的到来,资管赛道的机会也大量涌现。其中,在物管领域资本化浪潮崛起的背景下,物业显然已成为最受关注的领域。

今年,大会设置了“喧嚣与冷静:物业服务的资本化与增长密码”对话,对物管行业的发展进行专题讨论。雅生活集团执行董事、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李大龙表示,在资本化的浪潮中,物业行业进入到新的发展时代,整个行业的聚集度在提升。但这只是企业实现增长的第一步,只有做好投后管理,提高服务力,才能给企业带来有效的增量。

越秀服务执行董事兼常务副总裁毛良敏认为,当下行业内有各种各样新的商业模式,也会进入各种各样的业态。但无论是何种业态和商业模式,核心基础都是把客户服务先做好,这是行业生存的底层逻辑。

关于行业未来的发展,龙湖智慧服务集团副总经理王建辉提出了“一个不变,两个转变”,不变的是这个行业的服务属性和民生属性,而行业的管理方式在未来一定会发生大的变化。此外,在科技的赋能下,作为劳动密集行业的物管行业或许会有新的变化。(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老铁说股##房地产##v光计划#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盗墓笔记重启》及《藏海戏麟》官宣!南派三叔这是要放大招啊~
  • 《延禧攻略》秦岚下线:她是最贤的皇后,却也是后宫里形象最模糊的人
  • 网红不顾劝阻执意怀孕,医生:以爱的名义绑架我们
  • 黑盒饭窝点曝光 你买的外卖可能出自这种地方
  • 史上第一个女用长效避孕环来了,FDA刚刚批准!
  • 极限男人帮为罗志祥庆生, 不吃饭先拍照
  • 卡塔尔被阿拉伯世界封杀,除了事情本身比较诡异以外,还会对全球造成这 6 个影响
  • 30分钟救了12条生命!福建一司机行车中途发病!带旅客驶出高速后身亡!
  • “路痴”真的是病!美国女子几十年回家上班全靠跟别人
  • 易容还是化妆?中国女生化妆全过程让外国网友惊呼!
  • 女生化妆时的心理过程
  • 陈意涵怀孕,曾自曝爱谈恋爱,目标是前男友组足球队
  • 璎珞令妃,延禧攻略中的令妃,在历史上却更加传奇!
  • 古人夏天用的冰从哪儿来|大象公会
  • 大s剥虾论?对自己越狠,幸福越稳
  • 抚州第五医院给患儿注射过期药品 | 一婴儿在萍乡中医院死亡
  • 李子璇最大的心愿是刘海砍樵?汪涵一脸无奈的看着发懵的钱枫!
  • 陈建斌蒋勤勤:强迫症的婚后生活
  • 《爸爸6》都出宣传片了,一延再延的《想想》究竟什么时候播?
  • 声音可能有“负质量”:会逐渐向上运动,直至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