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旦開悟能看到什麼?非常震撼!
原創 水木然

1

科技越發達,人類對世界的認知越清晰,越接近世界的真相。

"元宇宙"是當前人類最大的科技趨勢,勢不可擋,人人都在關注。

其實,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就是一個"元宇宙"。

只要"元宇宙"的技術成熟,人類就會虛構出一個"新世界",然後就可以把很多人塞進去,讓他們在裡面繁衍。

或者當地球面臨日益惡化的環境危機,核危機,疫情等等,就會有一批人構建一個新世界,然後移民進去,開啟新生活。

這不就是當年諾亞方舟的故事嗎?地球發生了洪水,最後只有一小撮人才通過船隻實現了逃生......

按照這個邏輯,人類世界很可能就是一個被高維生命設計出來的"元宇宙"。

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我們思考一個問題:網路遊戲的本質是什麼?

人類只要構建一個虛擬的場景/角色和故事,然後設定了各種打怪和升級的程式,再設置各種各樣的角色,讓一個個ID帶入其中,這就類比了一個虛擬的世界:裡面各種角色互相鬥爭/合作,這讓很多角色沉浸其中不可自拔,但是所有角色的命運都是被人類設定好的,誰都逃不了這個虛擬世界的邏輯。

按照這個邏輯,我們該如何證明人生不是被高維生物虛擬出來的遊戲?

馬斯克一直認為:人類可能生活在一個被虛擬的計算機場景中,他堅信更高維度的生物很有可能是我們的造物主,就像人類也在製造更低維的虛擬世界(網路遊戲)一樣。

宇宙已存在了近140億年,而人類出現在地球上的歷史才不到一萬年,從統計學角度看,在如此漫長的時間內,很有可能多個維度的文明。

每一個維度的生命,都是由上一個高維生命創造出來的。高維生物是低維生物的造物主,低維生物都被設計好了程序,然後各自運轉,這就是低維生物的宿命。

用心感受下人生,是不是總是被宿命包圍,它讓我們無法掙脫,我們經常講造化弄人,生死輪迴,這種宿命很可能就是被高維文明設定的程式,成為了世界萬物運轉客觀規律。

2

在人類看來,人間的起起伏伏都是隨機的,但是對高維生物來說,一切都是按照他們設定的程式在演繹,一切都逃不出他們的手掌心。

先有程式,後有了世界萬物。老子發現了這個程式,把它稱為"道"。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遊戲中的角色,只能遵守這個秩序。在他們眼中,程式是永遠獨立運行的,永遠無法更改的,迴圈運轉,生生不息。我們這個世界的"道"也是一樣(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

至於這個「道」究竟是誰編寫的?老子說也不知道(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一直有悟性極高的人試圖破譯這個程式,比如中國人的八卦圖、河圖洛書、奇門遁甲等等,就是對這個程式的破譯。

當然,世界上的絕大多數人只對遊戲規則感興趣,比如怎麼打怪升級的?而對遊戲本身的程序設計並不感興趣。也就是說,沒有幾個人願意研究世界背後的"道",大家都是為了現實世界的名利而奔波。

高維生命看待我們,就像我們看待一群螞蟻一樣,看到我們整日忙碌奔波,最終只是為了一場名利,就覺的人類非常可笑。

當然,高維生命也不想我們參透這個"道",他們通過一系列遊戲規則迷惑我們,讓我們沉迷遊戲規則不可自拔,而不是天天去研究遊戲背後的程式是怎麼來的。

然而,隨著人類科技水準的進步,我們對世界的認知越來越深刻,越來越能去接近那個"道"。 人類不斷的悟道,問道,都是為了解讀這個"道"。

一旦參透了這個"道",就掌握了真相和命運,從此平步青雲。也叫"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

3

人類是高維生物的投影,世界是高維空間的監獄。

那些在犯了錯的高維生物都被流放到了人間,成為凡夫俗子,所以上帝說:你們每個人都有罪。至於要關多久,就看你自己的改造(修行)了。

有的人在世間誠心修行,積德行善,如果贖罪成功 ,下一世就會回到到高維空間。有的人修行不夠,或者犯的錯太嚴重,被關押一輩子都不夠,就會不斷的在人間輪迴,不停的接受改造。

所以佛曰:眾生皆苦,做人就是要受罪的。當然,還有很多人淪落到了人間依然不思悔改,反而在人間繼續造孽,那麼下一輩子就會被繼續打入更低維度的空間——地獄,成為鬼怪;或者畜生道,成為畜生。

所以畜生要修行幾百年才能成為人,而人要修行很多世才能回到高維生物,就像遊戲裡的打怪升級一樣,要經過累生累世的修行才能升級。

有的人不刻苦修行,反而偷偷的尋找各種捷徑,比如求神搞鬼,迷信各種魔道,這就叫"越獄",這種人必遭天遣。

高維世界為了管理世間的這些囚犯,也會經常派人下來,比如有的人是來傳道的,目的是為了感化這些囚犯,這就是佈道者。

還有人下來是管理人類的,這就是政治家;還有人下來是體驗生活的,這往往就是藝術家等等,這些人在世間算是異類了,當然他們也往往不被世人理解。

因此在人間的狀態各不相同,有的人功成名就,有的人碌碌無為,有的人操勞奔波,有的人榮華富貴,其實都是早已註定。

4

人要想徹底擺脫痛苦,重新回到高維世界,只有兩大通道:

第一種是"開悟",屬於佛家。第一種是"得道",屬於道家。

道家修的是今生,靠的是符合規律,順勢而為,也叫"合其道",不需要再做無妄的努力,完全順其自然,這就是無為。

佛家修的是來世,靠的是因果關係,為了某個結果就得去種這個因,這就是發心,發心之後就要堅持初心,要放棄很多慾望,刻苦修行。

如果一個人能掌握了萬事萬物的規律,那麼就可以不用再吃生活里的各種苦,也就是說:抓住了規律就可以跳出"因果"這個局。這就是"得道",即:掌握了規律,這種人就是"真人",從此逍遙。

同樣的邏輯:如果你能堅守發心,忍受生活裡的各種痛苦,百般忍耐,也可以超越規律這個局。這就是"開悟",即:看到了真相。這種人就是「覺者」。

所以,世界上真正的牛人往往有兩種能力:或者能一下抓到規律和本質,或者能瞬間看到真相,這種人就是"神人"。

這兩種能力可以讓我們從高維俯瞰自己,俯瞰眾生。這就像你在玩遊戲,之前你總以為自己是主角,一直在邊界外努力打怪,後來有一天你忽然變成了那個玩遊戲的人。

於是一瞬間你就看清了自己所有的問題,能站在高維審視自己,從此開始遊刃有餘。

5

人生最重要的能力,是"開悟"。"開悟"也是人生最美妙的感覺,就像撥開烏雲見天日,讓你刹那間看透萬物的真諦和人生的真相,簡直妙不可言。

開悟分為兩種,一種是"漸悟",另一種是"頓悟"。

"漸悟"是隨著人認知的提升和閱歷的增長,逐漸抵達的一種境界,需要的是後天的努力。

"頓悟"是人生的某一刻忽然衝出了之前的思維牢籠,這種讓往往先天就有較高的悟性。

如果一個人開悟了,那麼所有的事情都迎刃而解,如果一個人執迷不悟,即便把所有的好機會/資源給他,他也接不住。

無論是孔孟、佛祖、老莊,還是瑜伽,上帝,都有存在的終極目的只有一個:引導我們進入"開悟"的狀態。

開悟靠修行,真正的修行,既不需要藏在深山老林,也不需要躲在寺院廟宇。水木然經常說:最好的修行道場就是「紅塵俗世」,最好的修行方式就是「紅塵煉心」。。

現在很多人,動不動就想著逃避現實社會,經常去深山寺廟去修行,這是最大的認知誤區。六祖禪師有句話:心平何須持戒,身正何須坐禪。

意思是:如果能把心修好了,還需要持戒嗎?如果能把人做正了,就需要坐禪嗎?

真正的修行,既不需要藏在深山老林,也不需要躲在寺院廟宇。而是在滾滾紅塵中,你若能借各種凡人俗事把心修平了,把人做正了,就行修行成功了。

我們經歷的每一件事(好事或壞事),遇到的每一個人(好人或壞人),都是來度我們的,我們經歷的每一份驚喜,遭受的每一份痛苦,都是讓我們覺悟的。或好或壞,或痛苦或開心,都只是為了讓我們覺醒。

修行的目的不是為了絕塵而去,而是為了一種人生的灑脫,因為你將擁有一種看穿事物的能力,能對世事和人心抽絲剝繭,一眼看穿人心,直達事物本質,於是你將看到最真實的世界。

開悟之前,是"我在活著",開悟之後,是"我看著我在活著"。它可以讓我們從高維俯瞰自己,俯瞰眾生。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這就像你在玩遊戲,之前你總以為你是主角,一直在努力打怪,後來有一天你忽然變成了玩遊戲的那個人,於是一瞬間你就看清了自己所有的問題。這就找到了自己的"元神",可自照,亦可照人。

人生一旦開悟(得道),就看到了真相,就認清了人生本質,這種人從此只能自己做主了,因為沒有人再能給他們提供雞湯了。

所有的生命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讓你和所有活著的東西體驗最完滿的榮耀。
任何其他你所說、想或做的事,都是附帶在這個功能中。你的靈魂再也沒有別的事要做,你的靈魂也不想要做任何別的事。
這個目的的神奇在於它永無結束。一個結束是一個局限,而神的目的沒有這樣的界限。萬一有那麼一刻,你體驗到自己是在最完滿的榮耀裡,你也會在那一刹那又想像出一個更大的榮耀要去完成。你越是什麼,你就越能變成什麼;而你越能變成什麼,你就越成為更多。
最深沉的秘密就是:生命並非一個發現的過程,而是一個創造的過程。
你並不是在發現你自己,而是在重新創造你自己。所以,別汲汲於發現你是誰,而該汲汲於決定你想做誰。
【1. 憶起,並且重新創造你是誰 051】

好吧,讓我們從這兒開始談。靈魂——你的靈魂——一向知道它所有該知道的事。對靈魂而言,沒什麼是隱蔽的東西,沒有靈魂未知的東西。然而,只是知道了還不夠,靈魂還要尋求經驗。
你可能知道自己是慷慨的,但除非你做了一些表現了慷慨的事,否則你仍然什麼都不是,只是一個觀念。你可能知道自己是仁慈的,但除非你曾對某個人做了一件善事,否則你也一樣什麼都不是,只有關於你自己的一個想法。
你的靈魂唯一的願望就是,將最崇高的觀念變成最偉大的經驗。在你所有的觀念變成經驗之前,都只是臆測。我對自己已臆測了很久。比你們和我加起來能記得的還要久。比這宇宙的年紀乘方還要久。那麼,你明白了嗎,我對我自己的經驗是多麼年輕,又多麼新啊!

我又搞不懂了。什麼你對你自己的經驗?

讓我換個方式解釋給你聽:
在一開始,只有「本是」(Is)存在,沒有任何其他的東西。然而,一切萬有(All That Is)無法認識他自己——因為一切萬有是所有的一切,而沒有任何其他的東西。因此,一切萬有⋯⋯是不在的。因為在沒有其他東西的時候,一切萬有也就不在。
這就是自古以來,神秘主義者一直提到的了不起的「在」或「不在」(Is / Not Is)。
且說,一切萬有知道他是那時所有的一切——但這並不夠,因為他只能在觀念上明白其絕對的莊嚴華麗,而非在經驗上。然而他渴望的是經驗他自己,因為他想明白,做為這樣莊嚴華麗的存在是什麼樣的感受。但是,這是不可能的,因為「莊嚴華麗」這字眼本身是個相對的說法。唯有他不是的什麼東西顯現出來,一切萬有才可能明白做為「莊嚴華麗」的存在到底是怎樣的感覺。當他不是的什麼缺席時,他是的什麼是不在的。
你了解這點了嗎?

我想是吧!請繼續講。

好的。
「一切萬有」唯一明白的是,那兒並沒有別的東西。因為他永遠無法、永遠不會由外在,以他自己的一個參考點去認識他自己。因為這樣的一個點並不存在。存在的唯一一個參考點就是內在的唯一一點——那「在——不在」(Is / Not Is)是——不是(Am / Not Am)。
但是「一切萬有」仍選擇要從經驗上認識他自己。
這個能量——這個純粹、不可見、不可聞、不可觀察,因而不為任何別人所知的能量——想要去體驗他自己本是的絕對莊嚴華麗。為了要這樣做,他了悟自己必須用一個在内的參考點。
他十分正確的推理,他的任何部分都必得比全體要少。只要簡單的將他自己分割成許多部分,每個部分都比全體要少,就可以往回看他自己的其餘部分,也就看到了莊嚴華麗。
因此,「一切萬有」分割他自己——在一個光榮的瞬間,他變成了這個及那個。這個和那個頭一回彼此分開的存在。但兩者仍然是同時存在,兩者皆非的所有其他一切也一樣同時存在。
因此,有三個成分突然存在了:在這兒的東西。在那兒的東西。以及既不在這兒也不在那兒的東西——為了要這兒和那兒存在而必須存在的東西。
是「無」(the nothing)支持著「有」(everything)。是「非空間」支持著「空間」。是「全體」支持著「部分」。
你能了解這點嗎?
你懂嗎?
【1. 憶起,並且重新創造你是誰 053-057】

我創造你們——我的心靈兒女——的目的,是為了要體認我自己是神。除了經由你們,我沒有其他辦法做到這一點。所以可以說(並且也已說過許多次)我要你們做到的是:你們該體認到自己是我。
這看似如此令人驚異的簡單,然而卻變得非常複雜——因為你們只有一個方法得以體認你們自己是我——那就是,首先,你們要先體認自己不是我。
【1. 憶起,並且重新創造你是誰 060】

就最終的邏輯而言,就是除非你面對了你不是的東西,否則你無法經驗自己以為你是的東西。這乃是相對論及所有具體生命的目的。你得藉由你不是的東西來界定你自己是什麼。
所以,在這個終極之知的例子裡——知道你自己是創造者的例子裡——除非並且等到你創造了,你才能經驗自己是創造者。而除非你不創造自己,否則你就無法創造自己。換一種說法就是,為了要存在,你首先必須「不在」(not be)。你懂嗎?
【1. 憶起,並且重新創造你是誰 062-063】

在絕對裡只有知曉,沒有經驗。知曉是一種神聖境界,然而最大的喜悅是在於存在(being),存在只能在經驗之後達成。進化就是這樣:知曉、經驗,然後存在,這是三位一體(Holy Trinity)——三位一體的神。
天父即知曉——所有了解的父母,所有經驗的給予者,因為你無法經驗你不知道的事。
聖子即經驗——天父對祂自己所知的一切的化身(embodi-ment),具體化的演出,因為你無法做你沒經驗過的東西。
聖靈即存在——聖子對他自己的所有經驗之抽象化(disembodiment);只有透過知曉和經驗的記憶才有可能的簡單、精緻絕美的「在」(is-ness)。
簡單的存在即至福,那是知道並經驗自己之後的神的境界,那是神最初渴望的事。
【1. 憶起,並且重新創造你是誰 062-063】

所以,別譴責世上你們稱為壞的一切事。倒不如問你自己,關於這些你們判斷為壞的到底是什麼,以及你們是否想做任何事去改變?
要往自己內在而不是向外問:「現在面臨這災難時,我希望體驗白己的哪個部分?我選擇呼喚到前面來的是存在的哪一面?」因為每個生命都是你們為自己創造的一個工具,而所有的事件也代表著讓你決定做你是誰的一個機會。
這對每個靈魂而言都是真的。所以,明白嗎?在宇宙裡沒有受害者,只有創造者。所有曾生活在這星球上的大師都明白這點。那就是為什麼不論你叫得出名字的哪一位大師,沒有一個人會認為自己是受害者——雖然許多人真的被釘上了十字架。
每個靈魂都是大師——雖然有一些並不記得他們的來源或他們的天命。然而,每個人都在為他自己最高的目的,以及他自己最快的憶起而創造情況和環境——在每個被稱為現在的時刻。
因此,不要批判別人走的業力之路(karmic path)。別嫉妒成功,也別可憐失敗,因為你不知道在靈魂的判斷裡,誰是成功,誰又是失敗。別隨便定論一件事是災難或歡喜的事件,直到你決定或目擊它是如何被運用的。因為,如果一個死亡救了一千條命,那是災難嗎?如果一個生命只造成悲傷,那個歡喜的事件嗎?就算是對自己也不應下判斷,永遠將你的想法秘藏心中,也容許別人保留他們的想法。
這並不意謂你該忽略別人求援的呼聲,也不是要你忽略自己靈魂想要改變某些環境或狀況的驅策。而是當你做任何事時,都應避免貼標籤和判斷。因為每個狀況都是一個禮物,而在每個經驗裡都隱藏著一個寶藏。
【1. 憶起,並且重新創造你是誰 070-071】

所以,做照亮黑暗的光吧,不要詛咒黑暗!
在被「非你」包圍的時候,不要忘記你是誰。縱使當你想去改變創造物時,也要讚美它。
並且要明白,在你受著最大的試煉時,你所做的,可能是你最大的勝利。因為你創造的經驗乃是你是誰——及你想要是誰——的一個聲明。
【1. 憶起,並且重新創造你是誰 072-073】

改變自己正在做的,比叫別人改變他們所做的要容易得多。
改變任何事的第一步,是了解並接受它現在的樣子。如果在個人層面上你無法接受這點,那就藉由理解「我們全是一體」去同意它。然後想辦法去造成改變,但並非由於一件事是錯的,卻是因為它不再對你是誰做出一個正確的聲明。
做任何事只有一個理由:就是對宇宙聲明你是誰。
照這個方式去做,人生就變成自我創造(Self creative)。你用生命去創造你以為和你一直想做誰的樣子。所以不去做任何事時也只有一個理由:就是因為它不再是你想要做誰的聲明。它沒反映你,它沒代表(represent)你,也就是說,它沒重現(re-present)你⋯⋯
如果你希望被正確的重現,就必須努力去改變人生中與你想投射到永恆的你的景象不相符合的任何事。
【1. 憶起,並且重新創造你是誰 075-076】

沒有一件事本身是痛苦的,痛苦是錯誤思想的結果,是思維裡的一個謬誤。
一位大師能令最嚴重的痛苦消失。以這方式,大師也得以治癒。
痛苦來自你對一件事的批判。去掉批判,痛苦便消失了。
批判往往建立在先前的經驗上。你對一個東西的想法,出自一個先前的經驗想法。你先前的想法是更早一個想法的結果——而那想法又來自更早的一個,如此類推,像建材一樣,直到你回溯到我所謂第一個思維的鏡廳。
所有的思維都具創造性,但沒有任何一個思維比原始思維(original thought)更強大有力。那就是為什麼它有時也被稱為原罪(original sin)之故。
原罪就是當你對一件事的第一個錯誤思維出現時。這個錯也將隨著你產生了第二個或第三個思維,而更變本加厲。聖靈的工作就是重新啓發讓你了解,使你能由錯誤中解放出來。

你是說我不該對非洲餓死的小孩、美國的暴力和不公、巴西死了上百人的地震覺得難過嗎?

在神的世界裡,沒有什麼「該」或「不該」做你想做的事。做能反映、能重現一個更真實的自己的事就是了。所以如果你覺得應該為這世上的事難過,那就難過吧!
但不要去批判,也不要去指責,因為你並不知道事情為何發生,也不知是為了什麼目的。
並記住這點:你指責的將指責你,你批判的,有一天,你也會變成那樣。
不如想辦法改變那些事,或支持正在改變的那些事——那些不再反映你最高覺知的你是誰的事——的人。
甚至更要祝福一切——因為一切都是神透過活生生的生命所創造的,而那就是最高的創造。
【1. 憶起,並且重新創造你是誰 077-079】

#与神对话# https://t.cn/R2WxksT

#文素利[超话]##直到疯狂# 終映訪問

Q. 首先,久違地回歸家庭劇場並以<直到瘋狂>得到很大的喜愛。迎來終映的感想是?

A. 就像是現實中從工作了很久的公司韓明電子離職的心情。因為全程拍攝是在昌原市進行,超過五個月在地區城市跟演員和工作人員同苦同樂,累積了很多回憶,在分別時也更為不捨。另外值得感謝的是觀眾們有趣地收看,反應也不錯,所以能欣喜地結束。

Q.劇中‘唐梓英’是為了晉升至高管而不惜一切瘋了那樣奔跑的人物。演繹這角色時有什麼特別準備或是有什麼著重的部分?

A.劇中唐梓英作為人事組長,要向職員勸喻退職,或是某程度上她是作品裡作為惡角的人物。但是唐梓英也是在職場裡盡力把自己負責的工作做好。亦為了(在職場裡)活下來而努力工作。雖然在故事的進程上算是惡角擔當,但這人物的悲喜和情感要好好的向觀眾傳達,所以這一方面我是最為苦惱的,為了好好傳遞而努力。

Q.文素利覺得‘唐梓英’是一個怎樣的人物?還有你覺得這角色最大的魅力是?

A.形象上是有話直說的乾脆和幹練的性格,但是其實是很會聆聽別人說話的人。身為長女,是一個善良的女兒,在公司裡也是比任何人更能好好完成上級下達的任務。是跟形象不同,會自行忍受和接納很多事情,努力地工作,努力地生活的人,這樣的模樣是看起來很帥氣的。另一方面沒有興趣,只是會工作的唐梓英是令人感到心酸和可憐。工作的時候是比任何人還要有自信,但背後唐梓英的內心,我希望觀眾也能一起感受到。

Q.出道後首次出演職場電視劇。選擇<直到瘋狂>的理由是?

A.作品本身是刻劃著堅持下去的人生,所以帶著‘希望能為很多人帶來共鳴和安慰‘這樣的想法而沒有很大的苦惱地選擇了。

Q.是會觀察觀眾反應的人嗎?有沒有令你留下印象的回復或是反應?

A.因為拍攝日程的關係沒法可以每集也觀察(觀眾的反應),只是偶爾看一下。讓我留下印象的回復是’唐梓英從面相開始已經是人事組長啦‘這個反應。看了乘著酒氣吻了磐石那段,’這個明顯是真的喝醉了那樣‘這個反應也很有趣。題外話一下,醉酒吻戲時說的台詞’我要越線了'這句話在拍攝現場裡也像是流行語那樣傳播著。另外以勸喻離職來削減人手,要辭退至只餘下‘一個人’,所以公司才叫‘韓明電子’嗎 (‘一個人’的’一‘ 在韓文裡跟’韓‘是同一個字)這些回應也令人印象深刻。

Q.拍攝電視劇時最辛苦的瞬間或是留下最特別回憶的瞬間是?

A.拍攝場是在距離昌原市內比較遠的郊區,前往拍攝場的路上有很多果樹園。在桃子樹花開前開始拍攝,之後看著桃子變成令人嘴饞的熟透。果樹園非常美麗,日落時的晚霞也很漂亮,在前往工作的路上看到這麼優美的風景,覺得非常美好。拍攝期間人事部辦公室的空間是我投放了心血的職場,所以那兒也深入我心。當我從人事組被趕走時,因為想到不能再去而感到更加傷心。

Q. 以‘上班族‘心驚肉跳的生存談引發觀眾們
的笑容和共鳴。最記憶深刻的場面和台詞是什麼?選擇的理由是?

A.唐梓英在劇中笑著的場面差不多是沒有的。(我選擇的場面)是在最後拍攝中磐Stone在公募賽中獲得第一名時和職員一起歡呼的場面。那是最後最為笑容滿臉的場面。另外作為人事組長進行勸喻退職的場面有很多,演員們也說真的覺得很傷心。特別是安內相前輩和演員們的離別,大家覺得很不捨和傷心的程度是令我覺得很抱歉的。

Q.看電視劇時韓明電子和職員們像是在某處實際存在著的那樣。好奇現場的氣氛是怎樣的。覺得一起合作的演員們如何?

A.跟一起同住的車清華演員也變得熟絡,人事部的蘇代理(林賢秀演員)和桂社員(千熙珠演員)因為是人事部的家人們,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開發部裡本來已經有很多很熟絡的前輩們,所以現場總是開心愉快和樂也融融的。因為疫情的緣故而不能一起聚餐而感到可惜。還有拍攝韓勝基社長(趙福來演員)來訪的場面的時候,大家總是像是真實的社長來訪那樣緊張地進行拍攝。某一天趙福來演員對職員演員說抱歉。另外和鄭在泳前輩結束拍攝後有互相發訊息說辛苦了,最後的訊息是‘唐梓英xi再見’ ‘崔磐石xi再見’。跟角色說再見作為完結,覺得心裡一酸了。每天也以那個角色活著,隨著這樣的時間累積,不知不覺間即使我不故意去投入到角色裡也已經被角色滲透到身上。

Q. 唐梓英和‘磐Stone Company’一起同行並登上CEO的位置。萬一文素利演員實際上是唐梓英的話,最後的選擇會是怎樣呢?

A. 我會和跟梓英一樣,100%會去磐Stone。是唐梓英的話,比起坐上CEO的位置,作為創社成員,只看技術的可行性而選擇了磐Stone,看到公司成長的模樣會感到很大的成就感。

Q.最後想對喜愛這部電視劇的觀眾說什麼?

A.我們作品因為奧運直播而停播了兩星期,然而停播後收視率上升了。這更能感受到’觀眾是這樣程度對我們電視劇那麼期待的啊’,感謝觀眾們給予了很多支持和有趣地收看。之後我會以<首爾大作戰>這部電影跟大家見面。請多多期待。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ゆうた:(?本以为他会继续刨根问底,没想到他还挺懂事的…?)燐:既然裕太不说话,那我就只能随心所欲地猜想了!这里果然是一条祈愿线,一定有那么一两段恋爱让年纪变大
  • 尤其对爱情,狮子座的人绝不会吝啬投入时间与金钱,尝试去了解他的好处,会让摩羯感到幸福才是!摩羯座与狮子——不甚乐观的一对摩羯是土象星座之王,也因为有城府深,能沉
  • 我只想在你的世界过一生,如果没有你我就会没有爱,一声正版,一生正版是我们的承诺,春夏秋冬四季轮回我们依旧伴你。我只想在你的世界过一生,如果没有你我就会没有爱,一
  • 3、仁信老铺的桃胶双皮奶(16.5元,不踩雷,很好吃,见图三,我选择的凉的)4、新基豆腐店的广式炸豆腐,很好吃,8元一小份(其实不小的,见图六)。见图五今天吃的
  • 我那时对着漫天的星辰说,你们带我穿越去那个时代,让我真真切切得触摸一下那年的雪月风花,野村荒鸦,铁马金戈,君王残杀。我那时对着漫天的星辰说,你们带我穿越去那个时
  • 在我们映象中,明星和我们普通人一样,除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他们也有着自己的情和爱,而他们大多数都会找圈内人,要不就是拍戏认识的,要不就是活动上认识的,这些原因
  •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实可以很简单地去概括:你有权,可对我无用,你就轻了,再大的权也轻;你有钱,我又不想从你那里得到钱,你就轻了;你有美貌,可是不是我所喜所欢的,你
  • 这个世界原本就是充斥着矛盾,就像我们总希望被人理解,但同时又害怕被人看穿,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身份,站在不同的立场,自然就会扮演不同的角色。这个世界原本就是
  • 自己通常对人之间的感情是抱有消极态度的,获取信息的渠道很有限,不懂任何圈也很难相信任何分析刑侦,但被真诚打动,留下了一段很美好的记忆,甚至让我在一年多以后还能从
  • 昨天是你头七,天突然下了雨,我知道这是你在想我们,凌晨我爬到台和你说了好多话,爸爸妈妈他们也给你点了蜡烛,装了狗粮水和小零食,你要乖乖吃饭好好睡觉,把自己养回肥
  • 减脂打卡第2️⃣7️⃣天今天没早起做空腹有氧,假期睡个懒觉这两天真的吃太多,中午姐姐过来吃饭,又是烤肉火锅,我晚上直接饿了一顿,现在肚子终于有了饿的感觉[允悲]
  • ​​​王安宇是壹心的一哥,他之所以能在众多小生当中崭露头角也是因为他的经纪人非常厉害,那个经纪人的几个长辈都是在圈里做经纪人的,资源人脉非常广,业务能力也非常强
  • 天津姐姐站-弹壳篇来啦❣那一年的舞台 没掌声没聚光只有盆地边缘 不认输的倔强排练室的日夜 在争论在激荡以音量去吞噬 无退路的彷徨⭐️今日主打大队长弹壳K999
  • 5.给战战和自己养,新的一条快去表白吧,我的天我积攒的土味情话终于有了用武之地!晚上的时候 没有多一秒 也没有晚一秒 我看到了ta(代指端妃) 那衣服 那图案
  • 14. 用细辛治心动过缓,是取其之动能,使之鼓动心阳,加快心搏。偏头痛反复发作,数年不愈,头部怕冷喜暖,脉沉细者,多不仅是风寒为患,而是肝肾经气虚寒之象,用细辛
  • @郭麒麟 图源见水印~⛱每‮顿一‬优质饮‮都食‬是零‮整存‬取的健‮存康‬款​‎ ͏ [心]“吃‮一好‬点,吃‮一少‬点”吃‮多的‬,需要‮烧燃‬的燃料就‮,多
  • 十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大今年共有20左右个学院将近60个专业需要调剂,总体调剂名额在700人以上,其中部分专业接收校外调剂,这几年都有大量名额。网络研究院:
  • 大家不要觉得FAB好像很简单,其实乔布斯也在用FAB介绍他的产品,比如:IPOD,这款音乐播放器,当年刚推出的时候,我们还在用32M的MP3,然而IPOD竟然有
  • 我就不明白了,她到底是有多爱吃?三楼杵拐杖的老太婆惦记上了,总是趁我出门的时候,一把一把的揪下来,一天我在家里她又来了,我让她不要揪,让嫩芽再长大点,她立马说她
  • 人啊,无利不图,汲汲营营,努力赚取生存资源和显赫之位,这符合人类自私自利的本性,但一想到数年后,陇上黄土一坡,唯鸟兽可辩识,内心就无所依托。故我书无印记,砚无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