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认为,天下无心外之物。万事万物都是人内心的投射。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示,当我们看到一个与自己相似的人时,会比看到其他人更加容易产生厌恶。

因为我们在同类人身上,可以更加容易的看到自己身上那些不愿承认的缺点。我们眼中的别人,就是反应我们自己心灵的一面镜子。

我们心中的美好和黑暗,都会不自觉地影响我们的感知。当我们看别人处处不满意的时候,很可能就是在挑剔那个深藏在心灵深处的自己。

当我们看到一个不顺眼的人时,总想着改变别人是不对的。真正智慧的做法就是沉淀下来提升我们自己,修好自己这颗心。

■ 成熟的人,需要学会换位思考

不管是谁都有自己的立场,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去看待事物,也是人之常情。可当我们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时,可能另有一番发现。

有位朋友和自己的老母亲住在一起,他尽心尽力地赡养母亲,可是对方还是不断地提要求,就轮椅这一个物件,家里已经为她购置了三部。

朋友因此有点委屈,自己和妻子都是发自内心的想去孝顺母亲,为何老人家会这样对待他们呢?

直到有一天晚上,妻子带着孩子回娘家小住几天,朋友睡在了距离母亲的卧室很远的客房里。

半夜母亲敲开房门,支支吾吾地问他是否可以睡到离自己的房间更近的书房去。看着母亲寻求保护一般的表情,朋友瞬间明白了,母亲只是太过孤独,害怕自己被家人无视。

从那以后,朋友每天都会主动和母亲说几句话,这位老人家便不再乱提要求了。

立场不同,看到的世界也就不同。真正成熟的人总是懂得换位思考,多体谅别人难言的苦衷。

■ 成熟的人,从不轻易评判他人

孔子在周游列国的时候,也曾有一段清苦的日子。有一次,孔子和弟子们的粮食用尽了,所有人饿了七天。幸好孔子的学生颜回从外面找回来一些米,正好可以煮饭。

就在米饭快要煮熟的时候,孔子看到颜回自己抓起一把米饭,偷偷塞进嘴里。孔子悄悄的离开了,他没有当场责问颜回,也没有和别的学生提这件事。

片刻后颜回做好了饭,将食物献给了孔子。孔子对他说:“就在刚才,我梦到了祖先,这锅还没有人动过的米饭,还是先拿来祭祖吧。”

颜回立刻拒绝了老师,直接承认了自己吃过这锅饭,已经不能拿来祭祖了。
孔子问颜回:“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呢?”颜回解释:“就在刚才煮饭的时候,房梁上有块灰尘掉进了锅里,我觉得直接扔掉沾灰的米饭太浪费了,只好把它抓出来吃掉。”

孔子知道事情的真相后,教育其它弟子们:“平日里,我最信任的学生就是颜回。今天见到他抓饭,我还是会怀疑他偷吃,可见人的内心就是难以稳定的。

你们大家也要记住今天的事情,不要随便评价一个人,想要真正了解一个人,永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都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有些时候,亲眼所见的事物也会蒙蔽我们。

当我们遇到一件事情的时候,应当从多一些思考和分析,少一些想当然的主观臆断。

■ 成熟的人,懂得接纳别人的不同

古人有云:“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当然也有各自的生活方式和兴趣爱好,当我们遇到自己不理解的事情,唯有宽容才能利己利人。

在三国时期,在诸葛亮去世后,蜀国就任用了蒋琬主持朝政。蒋琬的属下杨戏,他性格孤僻,不爱说话。就连蒋琬与他说话,他也是只应不答,言语不多。

有些人看不下去,就在在蒋琬面挑唆:“杨戏这样怠慢您,也太不象话了!”蒋琬坦然一笑,说:“人嘛,都有各自的性格。如果让杨戏当众赞美我,这不符合他的本性;

让他当着众人的面斥责我让我下不来台,他更是不好意思。因此,他在我面前总是默不作声。其实,这一点也正体现了他可贵的人品啊。”

听到这一番话的官员都很钦佩蒋琬的宽容,后人更是称赞他:“宰相肚里能撑船”。

当我们看一个人不顺眼的时候,未必就是对方充满恶意,而是我们自己不理解而已。

所谓的幼稚,就是凡事以自我为中心,把自己的价值观和利益放在第一位,并且强迫别人去接受。

周围的人只要稍有不同的意见,就算是出自善意,也会被幼稚的人当做荒谬和恶意的。

而成熟的人,总是懂得尊重别人的生活和个性,从不擅自评价他人。

当我们看不惯一个人的时候,先不要妄自评价他的为人,我们不妨像蒋琬一样换位思考,多了解一下对方的弦外之音。

王阳明认为,当我们遇到不顺心的事和人的时候,想要最聪明的做法就是破除“我执”。

那些客观,片面的评价和你心中对于别人的不满,根本不是真理,只是一种拖累内心的执念而已。

成熟,就是不断的去掉“我执”,学会包容和理解的过程。这不仅是一种有利于他人的善意,更是对于我们自己的一种提升。

此心光明,此生才会光明。多给别人一分理解,自己也能多收获一分内心的成长。

看谁都顺眼,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修行。

20个职场黄金法则,它能有效的帮助你更好的在职场生存。

  1、办公室里只有两种人,主角和龙套

  职场上,想要过的轻松,不想往上爬,那就只能做一辈子的龙套。作龙套的坏处就是:送死你先去,功劳全没有,裁员先考虑。现在的职场绝不是养懒人的地方,你要比别人生存的好,就唯有当主角,让别人去做龙套。你不能踩着别人肩膀,就只能做他人垫背。

  2、每个人都要有大志,就算要毁灭世界也可以

  胸怀大志是做主角的首要条件。在职场上,你若没有一个奋斗目标,就不可能进取的往上爬,到最后只能沦为龙套,成为别人的牺牲品。所以不管毁灭世界,还是成为第一首富,你都必须心存志向,以此为目标。

  3、别被理想忽悠,理想是需要的,但不是别人的理想,而是你自己的

  当提起大志时,有人会想到企业目标,想到企业文化,想到老板慷慨激昂的演说。忘了那些吧,老板的理想只是老板的,而职场上,你是独立的。要保持清醒头脑,不能被轻易忽悠。不管别人有什么理想,要牢牢记住自己的大志,这才是立命之根本。

  4、如果真的没大志,那就为钱奋斗

  每个人都有解甲归田的时候,如果不是为了钱,谁要当这个官呢。所以赚钱是人最主要的追求。职场上很危险的局面,就是老板用理想笼络人,想让人不拿钱白干活。但真的肯不要钱干活,那你就是没价值的,既然没价值,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呢?金钱是唯一衡量你价值的东西。你真的一无所求的话,那就为赚钱而奋斗。

  5、你可以不聪明,但不可以不小心

  职场与此一样,你可以不聪明,但不可以不小心。不聪明的人,最多笨拙一些,事情做的差一些。而在职场上,这不是很大的罪过。但不小心就随时会触犯到别人的利益,犯下得罪人这个职场大忌。到那时,穿小鞋都不晓得是为什么穿的。管牢嘴,能风花雪月的时候就少议论同事,能说人好话时就别说坏话。

  6、你说的每句话,老板都会知道。所以要好好想想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

  别奢望你私下说的话老板就听不到。老板能知道一切,这是真理。在职场上完全相同,只要你不是一个人自言自语,就得担心谈话对象会把话传出去。而经验告诉我们,每一句对公司的议论,最后都会传到老板耳朵里。所以你跟任何人说话时,都要好好想想,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不该说的绝对不能说,可说可不说的也闭嘴。

  7、偶尔对老板交心是必要的,但要有的放矢

  记住,促膝长谈是种手段,而不是真的让你什么都说。偶尔的交心,说些无关紧要的私己话,能让老板觉着你贴心。而事实上,从没一个上司会对你真的交心。切忌一热泪盈眶,就把心窝子都交出去。被出卖的,永远是交心的那个。

  8、不管什么时候,装傻总是最不易犯错

  金庸也曾经说过,他年迈耳背后,该听见的话就能听见,不该听见的话就听不见。当有人要你当面表态站队,要你选择事情的方向,不管你怎么选都是错的。那么装傻就是最好的选择,这是没选择时最不易犯错的方法。别担心装傻的样子很拙劣,即使每个人都看出你在装傻,可他们依旧拿你没办法。真正倒霉的是那些明确表态的人,有这些龙套牺牲,怎么也轮不到你。

  9、把自己当成最聪明的人,往往是最笨的

  在职场上,总把自己当最聪明的人,一定是做龙套的命。真正聪明的高手,是大智若愚,该精明时精明,不该精明时装傻。

  10、一定要有靠山,但比靠山还可靠的,是让自己有价值

  所以在职场中,和上司们搞好关系是一门必须的功课,为自己找好靠山很重要。而比此更重要的,是让自己有足够的价值,以致于每个上司都必须拉拢你。

  11、你是上司的人,上司却不一定是你的人,这层意思一定要明白

  当一个上司对你说,你是他的人时,心里一定要清楚,上司并不是你的人。你是他的,他是他自己的。当你的事情与上司的利益有**时,他们会毫不犹豫的出卖你。无论何时都要记住,你是你自己的,只有你才能对自己负责。别相信上司故作亲近的话,那随时都会是陷阱。

  12、上司说他对你很放心,事实可能正好相反

  如果上司真的对你放心,他根本不用经常提及。真正的信任,是通过行动表现的。当上司愿意把害人的事情,把职场斗争的事情和你一起做,那才是信任的表现。而上司口头说对你放心,则反而要当心了,很可能你做了什么,让上司产生你不忠的怀疑。

  13、站在上司立场上想问题,站在自己立场上办事情

  当上司相信你,让你做一些事情时,心里必须要有本帐,别傻兮兮的什么都做。你要站在上司立场上去考虑问题,了解上司为什么要做,能达到什么目的。然后再以自己的立场抉择,有些做,有些推脱。就算是象余则成这样看似对站长忠心耿耿的人,也不是什么都会做的。选择符合自己利益的事情去做,不符合利益的想法推搪。用做了的事情取悦上司,而不做的事情则让上司知道,你已经完全尽力了。

  14、上司突然垮台,不要惊慌,独自完成任务,然后借此再找到新的靠山

  在职场里,经常发生上司突然垮台的事情。如果你不幸遇见,千万别惊慌,独自完成手上的工作,而且要做的漂亮精彩。而这就是你将来安身立命的资本,你可以借此找到新的靠山。还是那句话,必须要让自己有价值,这比有人罩着你还重要。

  15、做事做的好,干活干到老

  “做事做的好,干活干到老”和“让自己有价值”这两句话间并没有矛盾。价值是体现在关键处,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地方才要突然爆发的。而无关痛痒时,尤其是做些没功劳只有苦劳的活,别做太好。永远干得好,就会一直干下去。若让人觉得,你只有做庸碌工作的才能,就算干到累死,你也没有爬上去的那一天。

  16、一定要有缺点

  在职场,一定要有缺点,一个完美而毫无缺点的人,会遭人嫉恨,会被人敬而远之。如果连上司都对你敬而远之,那职场之路就危险了。所以聪明人会故意暴露些缺点,尤其是无关痛痒的缺点,让上司以为他能拿捏住你,那才是最安全的境地。但缺点绝不可致命,却不能是你真正的短处,只可以是风花雪月时谈起的余兴节目,和人套近乎有余,想以此要挟则没门。

  17、高你半级的人,往往是最危险的,同级的是天然敌人

  如果已经有一官半职,那对这句一定感同身受。因为高你半级的人会有危机感,怕你随时都可能与他们平起平坐,所以有机会他们就会打击你。而不管高半级还是一级,都是上司,他们给你穿小鞋就危险万分了。而同级的人是必然的敌人,只要你们的上司不是傻瓜,就一定会挑拨手下争斗。

  18、十句里要有九句真话,这样说一句假话才有人信

  职场中,九真一假也是最佳法则。一个满嘴跑火车的人是得不到上司信任的,只有忠心耿耿,几乎不说谎的人,才能够在最关键的时刻骗到所有人。你要当老实人,老实人才能取信于人,没有别人的信任就没有关键时的谎言。说谎只需要在最最关键的时刻,能少说一句就少说一句。狼来了的故事,大家都应该听过。

  19、把每个谎话都当成性命攸关,这样说谎就不会内疚

  职场上很关键的难关,就是怎么过自己心理关口。有些人天生不会说谎,一说谎就内疚。这时候,就需要想起你的大志了。当一个人有志向,有理想,有信仰的时候,他就可以做任何事情。余则成为了完成任务说过谎,杀过人,也做过很多坏事。这完全因为他有信仰在支撑,所以并不会内疚。而你也要记住,每个谎言都可能是性命攸关,如果过不了自己的心,就可能实现不了自己的理想。如果这么想了,你还会内疚么?

  20、每个人都站在恶的那一面,因为各人有各人的善

  最后讲一句关于理想的道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而有利于自己理想的则是善,不利于别人理想的则是恶。因人们各有各的立场,有不同的需求。所以在别人眼里,你必然站在恶的那面。你永远都是自己的善,别人的恶。但怎么样才是真正的大善,怎么样才是大恶呢?为实现理想说一句谎,这是恶,但不是大恶。而如果你的理想是毁灭世界,那才是大恶。譬如你以事业红火,同事幸福为理想,那么就算为这个理想做了坏事,也不过小恶。行大善而为小恶,历来被圣人们不齿。可圣人自己也这么做。如此的圣人可以从孔子、孟子、王阳明一直排到更近更近。儒教里有知行合一的法门,就是要你明白,只要理想大善,便可无所不为。然而,你必须真的确信自己的志向是善的。

《楞严经》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

(第二十段)
【尔时世尊,开示阿难,及诸大众,欲令心入无生法忍。于狮子座摩阿难顶,而告之言:如来常说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阿难!若诸世界,一切所有,其中乃至草叶缕结,诘其根元,咸有体性,纵令虚空,亦有名貌。何况清净,妙净明心,性一切心,而自无体?若汝执吝,分别觉观,所了知性,必为心者,此心即应离诸一切色、香、味、触诸尘事业,别有全性。如汝今者,承听我法,此则因声,而有分别。
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我非敕汝,执为非心,但汝于心,微细揣摩,若离前尘,有分别性,即真汝心。若分别性,离尘无体,斯则前尘,分别影事。尘非常住,若变灭时,此心则同龟毛兔角,则汝法身,同于断灭。其谁修证,无生法忍?即时阿难,与诸大众,默然自失!佛告阿难:世间一切诸有学人,现前虽成九次第定,不得漏尽成阿罗汉,皆由执此生死妄想,误为真实。是故汝今虽得多闻,不成圣果。】
这时世尊为了让阿难和众生都能进入“无生法忍”而见自“本心”。“无生法忍”指的是不见一法生、不见一法灭,人法俱空,识心自在的一种证境,这种证境称为见性,即见到了自己的“本心”、见到了自己的法身,已是初地菩萨境界,决定能成佛了。
如来在狮子座上摩阿难头顶说:如来常说的一切“诸法”,包括你说的那个能想能推理的“心”,其实都是“唯心所现”,也就是“真心”的显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
这里说的“诸法”,是指世出世间一切法。说的是佛灭度后,弥勒菩萨愍念众生邪见增盛,难入正法,于是从兜率天来到人间,现身于中印度阿逾陀国,为当时一位名无著的菩萨说《瑜伽师地论》,统收万法,将万法概括为六百六十法,摄一切名理殆尽。此论文共有五分,即:一、本地分;二、摄抉择分;三、摄释分;四、摄异门分;五、摄事分。此为“唯识学”除《解深密经》外最重要的圣典。后天亲菩萨因为见《瑜伽师地论》文字繁多,即于此论之“本地分”中,略录百法名数写成《百法明门》,使万法宗要归于指掌之中,以方便后学。
百法将一切诸法归纳为五大类、即:一、心法:心法是将八个识心归纳为八种,以心王阿赖耶识统领万法。二、心所有法:心所有法有五十一种,这五十一种都是妄心。三、色法:色法有十一种,统摄整个物质世界和一切生命现象。四、心不相应行法:心不相应行法有二十四种,这二十四种与心王不相应,虽然可以修到四空天,但不能证菩提。五、无为法:无为法有六种,这六种修的是世间定和出世间定。这五大类合计为百法,概括了一切法,是名“诸法”。
那么,以上说的“因果”又是什么意思呢?“因果”作论,也称因果定律或因果法则,是指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有一个原因和结果。一种事物产生的原因,必定是另一种事物发展的结果;一种事物发展的结果,又必定是另一种事物产生的原因。原因和结果是不断循环,互为因果,永无休止的。
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无论哪一方面的成功或失败都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一定因果关系的必然。即每件事情的发生都有某个理由,每个结果都有特定的原因。这个法则非常深奥且具极大影响力,以致世人将其称之为人类命运的“铁律”。
这个铁律说明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就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下什么样的因、就得到什么样的果。”佛教认为:因果是由身体行为、语言行为、思想行为,这三大行为所造作的善恶诸业所形成,形成善恶二报;三大行为是“因”、善恶二报是“果”。善恶又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如在恶报中修善,坏事就可以变成好事,恶报即可转为善报。这些所谓的因果,看似真实,但在自性中都是虚幻的,都是生灭法。
那么“世界”又是怎么回事呢?“世”指时间的迁流,即: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共三世。“界”指空间的划分,即: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共十方。“世界”是由时间和空间所组成,以须弥山为中心,加上围绕其四方之九山八海、四洲即“四天下”及一个太阳,一个月亮,再加六欲诸天、初禅三天,为一“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再加初禅三天和二禅三天,为一“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再加初禅三天、二禅三天、三禅三天、为一“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再加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诸天、为一“大千世界”。我们居住的地球,是小千世界中的一个小世界。
经文中说的“微尘”又是什么意思呢?据《大毗婆沙论》卷一三六中说:“应知极微是细色,不可断截破坏贯穿、不可取捨乘履摶掣,非长非短、非方非圆、非正不正、非高非下,无有细分,不可分析、不可覩见、不可听闻、不可齅尝、不可摩触。故説极微是最细色,此七极微,成一微尘。是眼识所取色中最微细者,是肉眼难以看见的,常用以指极细小的尘埃;又常比喻卑微,微不足道;佛经中又常比喻数量之多不可计算。
佛对阿难说:以上所说的一切诸法、因果、世界、微尘,都是真心的功能作用所结成的物体和法相,他们的关系是主人和客人的关系,“心”是常住的主人,万事万物为生灭去来的客人。
各方世界的一切所有,如小草细叶、一缕阳光、一个结节,究其根本,都有其体性,就是虚空,也有个外貌名相,更何况清净无染的妙明真心,及自性所含的一切妄心,怎么会没有其体呢?你阿难如认分别觉观,能了知一切的“心”,定为自己的“心”,也没有错,但这个“心”就应离一切“色、声、香、味、触、法”等诸多的尘相和事物,远离一切尘相后的“心”才是你真实的“全心体性”。
如你阿难现在听我说法的声音,心里就起分别,只要有这个分别心,即使你灭了一切“见”(看见)、“闻”(听闻)、“觉”(感觉)、“知”(知觉、知道)、仍然是内守幽闲,仍然是“法尘”分别影事中清净的一面而已,这清净的一面并非真心。
此处说的“法尘”是指“色、声、香、味、触、法”此六尘之一、是六识心的另分。是意根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这五根所缘的境界,分别好丑,而起善恶诸法,善恶诸法成为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这五尘落谢的影子,成为记忆,记忆中的往事称为影事,是法尘的作用。幽闲是记忆中相对的空白处,但并没有离开法尘,如禅修打坐时,觉得很空、很清净,但只要有这个感觉在,就是内守幽闲,这个幽闲也只是妄心的作用而不是真心。
佛对阿难说:我没有责备你执“非心为心”,但你应该用这个“心”仔细揣摩,使这个“心”远离一切尘缘境相,认识能离“分别心”的体性,知道能离这个有“分别心”的“知”,它知道你在起分别,但它却没有在一切分别中,这个“知”的体性才是“真心”。
如果你认为这个能分别尘境的体性,在离开六尘外相后就不存在了,那么你认识的这个“心”,就只是那个法尘分别影事,而不是“真心”了。六尘境相不是常住,在生住异灭中变化无常,若变灭时,没有认识清楚的这个“心”即同“龟毛兔角”一样,就如乌龟本来无毛、兔子本来无角,“心”也就变成本来就没有了,如果就此而认为自己是“无心”了,你的法身也就等同于断灭,那么,谁来修无生法忍呢?这时阿难和大众都“默然自失”。“默然”:是无语可说、“自失”意为失去了对真理的认识。
佛告诉阿难说:世间一切诸多的修行人,虽然能成就“九次第定”。“九次第定”是在修成四禅八定后进入的一种定,排在八定之后,故名九次第定,又名“灭尽定”。此定灭了一切见、闻、觉、知,灭了前六识,故名灭尽定,得此定已出离三界,超越生死,可证阿罗汉果。
佛说:“心”的问题如果没有认识清楚,仍然不能断灭一切烦恼,就不能成就阿罗汉果,这都是将“妄心”执为“真心”的结果,所以你阿难虽然博学多闻,仍然不能证得圣果,就是没有把“真心”认清。佛在这一段里已讲明了什么是“心”和“心”在那里,应认真体悟,当下即可明心。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纸张的质感也很好,很特别的是绘本的尺寸,比一般的大尺寸绘本要窄一些,共读的时候翻页不累这个系列属于我家传家级别的‼️睡前共读故事里永远都有他们的一席之地育儿有话
  • 俄罗斯发起特别军事行动,乌克兰国民卫队司令部被摧毁!最新情况汇总
  • 实践了确实觉得不错才推荐的小熊美术 49米8节课➕画画材料我觉得还是很值得的首先它的授课模式不是那种教条模式是利用各种道具来发散创意思维而且难度不大 适合3
  • 3婚房卧室风水婚纱照片放在床头,代表坐山;忌大床对门,婚床摆放最好是结合新娘子命理所喜五行;摆放吉祥物最好成双成对;镜子不要反射床,如户型缺角,最好采用泰山石用
  • 昨日的新鲜live发一哈江南西那边的椰妹椰子鸡感觉也就一般般叭 性价比不是很高 不推荐就是说不过几个不熟的组长一起出去干饭还是太尴尬了 聊一会就停下来各自玩手机
  • 此前,1月22-24日,深圳团队的蔡晔老师、刘彤、何伟等已经在深圳焊好主板,完成了初步的调试,包括系统时钟、串口、Flash等,验证IO通路正确。就在我们认为可
  • 这批小型捐赠基金平均将其投资组合中的至少一半的资金投资于基本的美国股票和固定收益基金,而这些投资类别在大型捐赠基金的投资组合当中占比不到20%。接受调查的720
  •     8、八字无官杀星,一生与官贵无缘,亦不是做官之人。    4、八字中无偏财,不适合做冒险投机求财。
  • 古弦好落,一杯尘土,命中花凋零,风月情,人间客,一梦碎,二梦断,往事蹉跎写,何必柔情不及人,情眼入风命若定。//古风佳句念如风,花田下,人间冷,月如画,晓风残月
  • 不能以“出轨”为由离婚?婚姻中,不要低估了人性与尊严 如果夫妻已经不爱了,要不要离婚? 如果夫妻不仅不爱了,还各自出了轨,要不要离婚? 如果夫妻不仅各自出了轨
  • 又疑惑是什么时节让休息日错开的我们相见,于是翻起了聊天记录,才记起那是腊月中下旬,小王刚放假,前天收拾好了行李隔天就回来赴我们的约,行前还替我逛了趟muji 买
  • 张二分一直觉得,是自己对不住师傅,内心很是愧疚。可转念一想,要是那一天从头来过,自己还是会把锅里的小孩放走的。
  • !!
  • 4⃣️野の蔷薇考察能力:逻辑思维,对在场每个人的动机和手法都要去考虑,抽丝剥茧选择最符合的。1、颧骨高而有肉颧骨为权力之骨,颧骨过高的女人在面相中是克夫伤子的凶
  • 发展是硬道理,落实是真功夫,需要在世界观、方法论两方面锤炼和提升,才不会让落实落空。这样的日子往往不太好做判断,因为天干全同,地支也全同,所以解读起来就有了很多
  • 微博上讲风水命理的老师很多,大致分两种:第一种,他的微博,基本没有转赞评,像我这种,其实大概率就是没有真本事,或者正在成长中的年轻风水师,会分享转载复制优化下其
  • 待花开时,会不自主地期待,知道它会凋亡,可还是抵不住盛开的绚烂迷人美好,其他的不重要了,先好好欣赏。好看!
  • しかし、米国には「めまいの改善には、首のこりの治療がきわめて有効だ」とする研究報告もあり、私どもも、頚部のマッサージ治療によって約3週間以内に約70%の患者さん
  • 胸怀宽的人,能容人之短,容人之过,处处与人为善,自己也收获福气。器量大的人,不会受他人影响,不去计较得失,凡事有自己的原则。
  • ?【这篇一直被夾,改改再試試看[笑cry]】女仆店体驗日[太阳]哥哥在劍三圈里的小兒子,两个双生小可爱今天生日因此邀請我去他们假日兼差的女仆店參加他们的生日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