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定力的人,越聪明就越平庸

叔本华在《人生的智慧》中有这样的一段话:

“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如果他很早就洞察人事、谙于世故,如果他很快就懂得如何与人交接、周旋,胸有成竹地步入社会,那么不论从理智还是道德的角度来考虑,这都是一个不好的迹象。这预示着他的本性平庸。”

关于这个问题有一位网友回答说:“说白了就是顿悟的阈值太低。易定者无感,易感者无定。”

这位网友的回答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其实以前也很清楚知易行难的道理,但是当他从“顿悟的阈值太低”这个角度去解释的时候,我觉得真的是说到点子上了。

我就是一个很典型的“顿悟阈值低”的人。

无论是多小的事情,多么微妙的细节,我都能从中分析总结出一番大道理。我之前的很多篇文章都是这样的,从一些很小的小事情,掰扯出动辄四五千字的分析。

但是过去我并没有认为这是什么问题,相反还隐隐的有些以此为豪,觉得自己这是天赋异禀,拥有独特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但事实上,这种所谓的“天赋异禀”的能力给我带来的问题比好处要多的太多了。

我无时无刻不在分析,无时无刻都试图从身边发生的任何一件小事上去找到更大的逻辑和道理。

这种狭隘和微小的着眼点实际上极大的限制了我的格局。

因为当你沉溺于通过对吃一顿饭的分析就能得出企业运作的逻辑时,你会不自觉的认为自己好像真的掌握了企业运作的逻辑,一方面你浅尝辄止的就满足了,另一方面你会对自己产生极大地高估和不切实际的认知。

即便和三两个人吃好一顿饭的逻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和运营好一个企业相通,但这二者的难度绝对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只看到相通的逻辑,而没有经历不同难度的实践,这是造成对现实不准确认知的核心原因。

同时,因为你太容易就能够产生各种各样的认知和领悟,这就导致你会对同一件事物有着多种不同角度、很多时候会是不兼容、甚至是矛盾的认知。而这一点是导致行动力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比如说对于焦虑,顺其自然、为所当为是一种解决方法,修正不合理的信念是一种解决方法,适应训练也是一种解决方法。

当你知道很多个解决方法的时候你就很难作出决定,虽然有很多个可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方法摆在眼前,但你无法做出选择,因为总觉得这个也对,那个也好,用了这个方法还想用那个方法,所以每个方法你都只会浅尝辄止,并不断在不同的方法中切换和纠结。

并且,没有定力的人特别喜欢追求、并且很有可能是自始至终都只追求“舒适”。

“懒惰”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等同于只追求舒适。

当一个人一生中大部分的精力都投注在追求感官上的舒服和心理上的平衡时,事实上,这只会给他带来更多感官上的不舒适和心理上的痛苦。

因为当你只追求舒适的时候,你对生活中无处不在且不可避免的痛苦的耐受力、就会是零甚至是负数。

你所做的一切事情在潜意识中都会是为了自己感官的舒适而服务,也就是说,你做的很多事情的动机和目标都是指向“内”的。

那些“敏感”的人基本都是喜欢追求心理舒适的人。

因为对心理痛苦的耐受力太弱,所以就会特别容易从任何小事上都感到受伤和痛苦。

这种敏感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自恋”。就是自始至终一直以自我为中心,他永远都是为了自己而活。

为什么说“利他”才能带给我们真正的快乐?

最根本的在于,“利他”代表着一种自我界限的打破,一种注意力的转移,你不再整天局限于这个“小我”的范畴之中,或者说,你从根本上直接摒弃了对自我感受舒适的追求。

当然,其实我们不一定是要“利他”,本质上只要我们的注意力转移出去,只要打破这个“小我”的疆界,你不再过度的关注自己的感受,不再时时刻刻从自己的舒适度出发去看问题,我们就能够不再那么的敏感和脆弱。

就像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不可能被满足的一样,对“舒适”的追求在根本上也是不可能被满足的。

你越是追求欲望的满足,越是会产生更多的空虚和更多的欲望;

你越是追求感官和心理的舒适,就越是会感受到更多的不舒服和痛苦。

人生有涯,而欲望无涯,舒适无涯。放弃这个不可能实现的自我满足渠道,才是客观意义上的成长。

也正因此,对于敏感和脆弱的人来说,继续深入的分析和探究这种敏感通常不仅起不到帮助,反而只会带来更多的问题。

因为当你陷入一个无底洞的时候,从这个洞里出来才是最根本的解决方法。往洞里走的更深不仅是无意义的、也是无必要的。当然除非你个人喜欢这种持续在痛苦中前行的乐趣,那就另当别论了。

基于上面这些梳理,我们会发现,对“定力”这个概念可以有一种新的理解。

定力等同于:我们不受自身感受和心理的影响、而能够持续的做一件事情的能力。

对于敏感的、顿悟阈值低的人而言,培养定力的难度在一种最根本层面的上:他们过去做事情的根本动机就是为了自身感受和心理的舒适,培养定力就意味着他们要放弃这种最核心的、最初始的动机。

并且对他们而言,培养定力的困难还在于:事实上他们找不到放弃这种动力的理由和原因。

对每一个自恋或自私的人来说,追求自身感官和心理的满足,这是天经地义的,是理所当然的。如果一个人不追求感官和心理的舒适,那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症结就在这里。

对于自恋的人而言,所有的意义本质上都是围绕着一个“我”字展开的。只有与“我”相关的才是有意义的,能给“我”带来好处的才是有必要去关注的。

和“我”无关,那就没有意义,没必要去关注。

我相信任何一个自恋、敏感、顿悟阈值低的人其实潜意识里都理所当然的会是认同上面这句话的。

当然,这种认知也的确并没有什么“错”。而且对于自恋的人、甚至是绝大多数人来说,这种认知是无比正确的。

我们当然不是要现在就马上否定这种认知。

对于一个小男孩来说,打打游戏,看看电视,和小伙伴一起玩耍就是足够的乐趣了。你这时候给他说:你找个姑娘谈恋爱呀,恋爱的滋味可美妙了!

这个小男孩会告诉你:和女孩玩没劲,还是和男生一起玩有意思,我们天天一起打王者荣耀,可好玩了!

我们告诉一个小男孩,和女生谈恋爱很美妙时,这个小男孩基于自己的经验和认知,能想到的和女生谈恋爱时可以一起做的事情只有打王者荣耀,看电视这些;

就像我们告诉一个敏感的人,放下自恋,别再只关注自己的感受,去看更大的世界,那么他也会像那个小男孩一样,基于他自己的经验和认知,认为那会是很无聊的事情。

放下狭隘的自我之后,你能做的事情,你能获得的乐趣绝对比你想象的要多得多;

就像一个小男孩学会了谈恋爱,他就会发现:原来和小姑娘在一起不只是可以打王者荣耀……

原来还可以一起玩吃鸡呢!

真刺激!

谈恋爱为什么会感觉到累?#为什么很多人不愿意谈恋爱了#

说句很多人可能不愿意听的话:“为什么两个人的感情看似轰轰烈烈,但经营到最后,彼此都身心俱疲?
答案很简单——就是在这段恋爱过程中,两个人在无休无止的内耗。”

你好好想一想,那些看起来很累的情侣生活,是不是几乎都是这样度过的:每天二十四小时手机不离身,只要谁一发消息,必须要求对方秒回,稍微耽搁一点,心里马上就咯噔一下,怀疑“这个人是不是不在乎我了”;

什么鸡毛蒜皮的琐事,彼此的第一反应不是包容,而是先大吵一架,吵出个谁对谁错来,才愿意去解决问题,两个人都小心翼翼的,生怕被对方拽住把柄;两个人的生活除了工作和睡觉,必须要呆在一起,即使都感觉到很无聊了,也要腻歪在一起、都不想离开对方半步,生活重心全部都放在了“谈恋爱”这件事儿上........

当两个人把所有的重心都放在“爱情”这一件事情上,必然会导致双方开始变得患得患失、敏感脆弱,表面上看起来如胶似漆,其实彼此内心都有着说不完的委屈和无奈。

所谓“累”的根源——其实就是在于两个人都在无限制消耗爱情的能量,而从没有想过如何创造。
举一个形象的例子来说,爱情就像是一桶水,你们刚在一起时,这桶水很满、也很够用。但在一起之后,两个人只会不断地向这桶水索取,起初爱情的能量还能维持,有情也可以饮水饱,但后来呢?桶里的水渐渐干涸了,原来一天可以索取到一杯水的量,现在只能索取到几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当爱情带来的能量无法满足于你们的需求时,猜忌、冷漠、争吵这些负面因素也就接踵而至。之所以很多人谈恋爱很累,其实就在于——两个人把爱情看得太重要了,只会源源不断地向爱情索取,但从来不懂得如何创造。

我说过这样一句话:“爱情是什么呀?很现实地说,爱情不过是让彼此变得更好的一个工具。因为有这个人的陪伴,你的事业、学业、生活能够获得更多的助力,你也会因此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同样,对于伴侣来说,你的作用也是如此。”你们两个人谈恋爱的目的,就是在现有生活的基础上,去创造更多的价值。不断地给爱情的水桶里添水,两个人才会在积攒的过程中收获到成就和自豪感。和这个人在一起后,你的审美和衣品开始慢慢变好了,这是爱情的加分项;和这个人在一起后,你的阅历和社交圈开始变得越来越宽泛了,这是爱情的加分项;和这个人在一起后,你的思想和情商开始不断地变得深邃了,这是爱情的加分项.......

更现实一点来说,你考研考公上岸了、或是自主创业挣到钱了,这些都是为两个人爱情所能提供的保障,也是让爱情蒸蒸日常的动能。

什么是让两个人累的诱因?
说白了,彼此因为这段爱情的存在,生活反而变得一塌糊涂了,甚至陷入了恶性循环,这其实是需要两个人马上调整,必要时及时止损的。就像和这个人在一起后,你脾气变差了、学业或事业被无限期搁置了、原本的理想和个人追求被放弃了,这些就是恋爱中的『内耗』,也是导致两个人身心俱疲的源头。恕我直言,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情侣就是这样:两个人可以相爱,但就是不能长久在一起。就像是回避型碰上了焦虑型,这必然会导致相爱相杀;

不合适但相爱的人”,在一起之后,即使两个人再一往情深,但彼此性格上的缺陷会将感情推入到内耗的深渊之中。在经营感情中,两个人根本没有能力去解决性格冲突上的问题,甚至都没有意识去解决,最后只能采取互相折磨的方式,以此来索取各自内心上的满足和安全感,导致两个人身心俱疲、又应接不暇

所以,在选择一个合适且相爱的伴侣,就能避免掉很多不必要的内耗,我给你以下三个建议:

1、正视自己的问题,尽量选择那些与自己需求互补的人,而非对冲型的伴侣。倘若你解决不了自身的心灵创伤,不要自暴自弃,懂得循序渐进地疏导和自愈,这是长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
2、建立好完善的择偶标准,切勿见一个爱一个。对于很多在感情中痛苦的人,其实就是从一开始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断地试错、不断地在不同的人身上重蹈覆辙,最后累觉不爱。越早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什么人才是长期稳定适合自己的,你就能越早走出内耗的魔咒。
3、如果你想要开始长期恋爱,那么一开始就要开诚布公地告诉对方,自己有哪些性格缺陷,又该如何改正,希望伴侣能够理解哪些方面。有些时候,并不是伴侣不愿意接纳和包容你,而是他不知道如何下手,两个人都互相争斗,从未意识到该如何去包容。

再说一遍,累的根源——在于亲密关系中无休止的内耗,你要选择的那个人,其实是彼此生活中最好的辅助,而非累赘。爱有时确实很伟大,但并不是万能的。倘若你从一开始你就选择了那个不适合自己的人,想要仅仅考爱发电维持关系,最后的结果很可能让你大失所望。
#暖春心动季# #情感#

p1后半段深得我心,一直觉得他把真实的自己隐藏的太好,偏偏让人更有一探究竟的欲望了,这大概也是他的角色为什么总激起人施虐欲的原因,不管什么角色都会受到本人部分气质影响的吧[喵喵]
p2说实话真是让我挺意外,看过有人说半泽谁演都能红,xxx谁演都能红balabala不一而足,第一次看人说LH谁演都能红的,古美门这种风格强烈的角色换个人演只有两种情况:完全变成另一部剧or处处透着劣质山寨味的堺雅人古美门2.0,第一种情况大概短时间内无法验证了,第二种情况韩版已经验证过了,结果自不用多说。
一直觉得在某部作品/角色红了以后,事后诸葛跳出来说换谁演都能红这种推论很无聊且没有意义(哪怕是针对一些无演技流量明星我也保持这样的观点),历史无数次证明,成功就是有偶然性的,运气要不要被算作实力的一种不好说,但成功需要运气这一点是肯定的,看起来无脑无技术含量的爆红偶像剧角色换个比原来名气更大演技更好长得更好看的演员来演,也未必能比原来的人红。
红本来就是件很玄学的事,如果看待一个作品/角色以红为评价标准,那有“运气”和实力接了这个角色且演红了的人就是最合适最优秀的那个,别人在选角之初就已经被淘汰掉了,你连演这个角色的“运气”都没有,又何谈能把一个角色演红的“运气”呢?
如果看待一个作品/角色以演员表演技术和能力为评价标准,那就单纯去评价这个角色被呈现的好与坏即可,又何必拉着红与不红这种完全另一个纬度的标准来衡量。
“换xxx来演也一样能红”在我看来不管针对什么作品和角色,都是一句毫无逻辑且无营养的废话。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你帮我拥有属于自己的作品,作为回报你能得到一组不花钱的户外写真,双赢#([并不简单])只要你有一颗热爱拍照的心,那就可以,有意私聊叭#摄影##呼和浩特身边事#
  • 九七知道,这首歌有着不同的版本,但他们二人共同演唱的更能让人找到代入感,是一首不错的、值得被收藏的曲子。只要是有过合作,大家都能够印象很深刻,更何况她与肖战共同
  • 工作后不想去的应酬多的是,既然加入社团组织还是去看看吧,兴许能碰上心仪对象呢 27.双肩包(一个人去周遭城市走走的时候,上课的时候,容量大,而且方便,还有点小
  • #每日一善[超话]##每日一善[超话]#[心]#阳光信用# (诚信互评,指路不吞必回[心])做公益的初心和目的,是把温暖送给有需要的人,做有意义、有信念、正确
  • 女孩子身材和颜值管理一直都不能松懈~身边的闺蜜朋友同事们都又好看可爱又瘦瘦的~丸子头还要加油吖从小因为身体敏感,李波蓝都尽量避免和男性接触,因为太容易升旗了进入
  • ”随着疫情的发展,为了避免市民现场捐赠造成不必要的传染,遵化红十字会适时开通了网上捐赠便捷通道,你50,他100,“叔叔阿姨,这是我的压岁钱”“大侄子,这是我养
  • 滤镜是有的,长镜头是有的,晶莹剔透的背景乐也是有的,当我们停下来认真观察生活的时候。滤镜是有的,长镜头是有的,晶莹剔透的背景乐也是有的,当我们停下来认真观察生活
  •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当你集中力量时间提升自己,用心生活时,便会发现压根无时间看他人吹牛聊天谈过往。一个人一辈子受苦享福是恒定的,受多少苦才能享多少福,前半辈子
  • [鼓掌][鼓掌][鼓掌][作揖][作揖][作揖][鲜花][鲜花][鲜花][心][心][心][喜][喜][喜]一个置顶name:笙笙/阿笙[微风]喜欢一切美好的事
  • #上海租房无中介##上海豆瓣租房[超话]##上海租房信息##上海租房找室友##上海##上海租房无中介[超话]# #上海租房无中介[超话]# 硕找室友找室友~淞虹
  • 虚云老和尚:道高龙虎伏,德重鬼神钦 云居山方便开示 闰三月二十一日(1955年5月12日) 古人修行,道德高上,感动天龙鬼神,自然拥护,因为道德是世上最尊贵
  • anyway有种当面对线别在这里畏畏缩缩[嘻嘻]我脱勾到现在才回踩够温柔了哈,连你们些个破前素人怎么划水卖腐贴着队友舔瞎ky的破事都没说哈#JO1[超话]#✈✈
  • 随着我市一年一度的菊花盛会开幕,为凝聚引领广大青年华服爱好者,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开封的独特魅力,隆重推出“宋都皇城”成为古都文化新地标,
  • 因为,你要参加各种活动,不同场合,不同打扮,选对衣服很重要!#丽江旅行##上海美食##刺青##边伯贤##蓝猫##歌单推荐##日运##遇见天坛# 【第0021篇】
  • 这次正是因为我想象不出来侧方60°的刘海是什么样子的,最多只能画出侧方30°的刘海,导致刘海的朝向和脸的朝向不一致,最后修改了鼻尖的位置,这样一来鼻尖和下白又不
  • 但其实我自己不喜欢可爱的风格,我更喜欢那种看起来酷酷的,或者有自己风格的女孩子,当然没有说可爱风格的女孩子不好,很多时候可爱都是会让别人心动的一个特征..?我也
  • #食物语手游[超话]#佛系玩家第一次打上御厨纪念一下这来之不易的紫色和一个少主快乐火(下面的膳具盒子是不大可能了的[跪了])大概率今天过后我又是一只在市厨混来混
  • 你以为你在吃肉,其实你吃的是你自己,《我们都是食人族》萨林斯批判唯我论,深究起根源还在笛卡尔的“身心二元论”还是去“用土著去理解土著”。文化是平等的,斯特劳斯解
  • 跟王一博 一起,邂逅南半球的阳光雨露,成为更美好的自己。悄悄说一声,我们后续会有抽奖活动,奖品是明明的专访杂志、明明的签名、明明的签名照……”心动了吗?
  • 课程系列:社群营销系列(微营销)课程名称:微信营销实战攻略课程时间:5月22日周五授课对象:从事电商、微商营销人员讲师介绍:何娜——商务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