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道# 【我命在我不在天,道教修行是如何“得道成仙”的!】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以得道成仙为最终旨归,无论外丹术还是内丹术都只为了修道成仙。只有长生久视、成仙成真,才能标志着得道。道教因其追求长生不死的神仙思想而区别于世界上的其他宗教,故又被称为神仙道教。

“仙”在中国古代神话和宗教中认为是靠修炼得道而长生不死的人,或是能达到至高神界的人物。《说文》:“仙,人在山上貌,从人山。”《释名•释长幼》中有:“老而不死曰仙。仙,遷也,遷入山林也。故其制字,人旁作山也。”《说文》解释“僊”时又说:“僊,长生僊去,从人僊。”僊,本意用作动词,表示“轻舞飞升”之意。如《诗经•宾之初道》中有:“屡舞僊僊”。“仙”字,早期都写作“僊”。神仙的概念,最早追溯到《山海经》、《列仙传》等中的神话故事。

道家道教经典中也有对于神仙的描述。例如,《庄子》书中有很多关于神人、至人、真人、圣人的描述。《齐物论》说:“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大宗师》:“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受而喜之,忘而复之,是之谓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后来道教的有关仙的思想可以说最早是继承于这些观念。例如,葛洪说:“列仙主人,盈乎竹素矣。”(《论仙》),“若谓世无仙人乎,然前哲所记,近将千人,皆有姓字及有施为本末,非虚言也。”(《对俗》)

“成仙”的追求自古有之,只不过道教将神仙之说理论化、宗教化并且实践化了。悬置道教“得道成仙”之现实是否可行不论,事实上道教的神仙观念和“得道成仙”的追求蕴含着丰富的生命美学的意蕴。这种美学意蕴体现在“逍遥”二字之上。体现在道得仙成的精神境界之逍遥、生死观念上的逍遥、追求成仙路径之逍遥。如此“逍遥”的美学意蕴对于现代社会中,异化、物化的个人来说,无疑具有着纯净心灵的作用。

一、 得道:精神之逍遥

中国人的国民性格中,有对自由自在境界追求的“逸”、“游”的性格。在飘逸、游弋、逃逸、出游的同时,也具有着寻找精神家园的“归”、“返”的性格。道家道教所提倡的“道”正满足了人们“出离”与“回归”二争力的融合。

老子所述的“无形大象”之道,“先天地生”而孕育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具有着“弱”、“柔”、“虚”、“静”、“冲”、“朴”等特点。道“惟恍惟惚”,无法用逻辑语言来形容,故在老庄那里“运用了大量的形而上下混然不分的‘大象’来投射出、引发出至道的意境。像‘冲’、‘虚’、‘谷’、‘水’、‘婴孩’、‘风’、‘山木’、‘解牛之刃’等等。”

而一旦把握了道、体道之后,便可以逍遥而无待。“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庄子•大宗师》)

而“道”不是一个高高悬起的神秘之物,道可以体现在任何人、事、物之中。“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东郭子不应。庄子曰:‘夫子之问也,固不及质。正获之问于监市履狶也,每下愈况。汝唯莫必,无乎逃物。至道若是,大言亦然。周遍咸三者,异名同实,其指一也。’”(《庄子•知北游》)

正因为“道”是周遍咸的,所以体道的“逍遥”不是厌世的或者是形而上的。也没有人能够在实在的意义上离世独立。如此体道的精神样态是“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睨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庄子•天下》人生的境域,无论悲苦喜乐,就是道的境域。没有什么形而上的终极,世间就是终极。如此之体道是真正意义上的逍遥。

这种周遍咸的道的观念进一步发展,成为了道教身国同构、经国理身的观念。例如,葛洪说:“一人之身,一国之象也。胸腹之位,犹宫室也。四肢之列,犹郊境也。骨节之分,犹百官也。神犹君也,血犹臣也,气犹民也。故知治身,则能治国。”(《抱朴子内篇•对俗》再如,杜光庭曾说:“老君垂教,以清静为用,无为为宗,清静则国泰身安,无为则道成人化。”

二、 成仙:生死观念之逍遥

道教重视“生”,重“人”,重“肉体”。如:《太平经》说:“天地之性,万二千物,人命最重。”《无上秘要》卷五说:“天地万物,人为最贵也”、“夫人是有生最灵者也。”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说:“夫禀气含灵,唯人为贵。”葛洪的《抱朴子内篇》说:“有生最灵,莫过乎人。” 道教注重对人体生命的保养、“保精爱气啬神”。

《太平经》说:“人有一身,与精神常合并也。形者乃主死,精神者乃主生。常合即吉,去则凶。无精神则死,有精神则生。常合即为一,可以长存也。常患精神离散,不聚于身中,反令使随人念而游行也。故圣人教其守一,言当守一身也。念而不休,精神自来,莫不相应,百病自除,此即长生久视之符也。”(《太平经合校》卷一三七~一五三《太平经钞》壬部一九上) 追求肉体不死、羽化升仙,表现出道教企图达到对于生命的自主自控,即身成仙的逍遥自在。

一方面,道教非常重视肉体;另一方面,道教亦表现出在境界上对生死问题超越的“逍遥”。一般观点认为道教和道家的生死观是矛盾的。例如认为葛洪重肉体长生,而庄子就是对死置之度外。其实,葛洪是从修仙的迫切实践角度来谈生死、成仙。他怕人们不重视“生”,错过了即身成仙的机会,人唯一能够把握的就是生命。葛洪说:“天之大德曰生。生者,好物也。是以道家之所至秘而重者,莫过乎长生之方也。”(《抱朴子•勤求》)而庄子讲的是一种“亦可……亦可……”的境界。拥有一种“无待”、“无累”的境界,便亦可接受生,亦可接受死。“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庄子•大宗师》)“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

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庄子•齐物论》)在对待形神问题上,陶弘景也有“亦离亦合”的观点。陶弘景说:“凡质象所结,不过形神。形神合时,则是人是物;形神若离,则是灵是鬼。其非离非合,佛法所摄;亦离亦合,仙道所依。” 简单地说,佛教生死观的思维方式是“非……非……”的双遣方式,从缘起入手,让人体悟“空”,从而破我执、法执。道教的生死观讲究形神亦离亦合,亦可离亦可合。思维方式是“亦可……亦可……”、“方……方……”。讲究一种对肉体生命的自控自主,讲究修炼之方法,同时又对肉体生命并不执着,对得道成仙、长生不死的目标不存在“机心”,天然自然,随遇而安,逍遥自在。

其实,在道教修炼成仙的过程中,如果存在着对“生”执着的“机心”,就会存在着羁绊和束缚。“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庄子•天地》)当“生”成为一种束缚心灵的追求目标,人就“有累”、“有待”,心灵的世界就会背遮蔽。“富贵显严名利六者,勃志也。容动色理气意六者,谬心也。恶欲喜怒哀乐六者,累德也。去就取与知能六者,塞道也。”(《庚桑楚》)这样就达不到体道的逍遥自在,就一定不会“得道成仙”。只有超越时空、超越生死、物我两忘的“撄宁”之逍遥境界,才能成就最终的“得道成仙”。

三、 以何得道成仙:方法之逍遥

道教是一个非常重实践的宗教。要达到“得道成仙”,有许多的方法,如符箓、咒语、服食、房中、存神等等。然而只有到达方法上的超越与逍遥,从依技成仙转化为依艺成仙,才能真正得道成仙。

实践证明,存有机心的外丹服食等技术方法,不能解决得道成仙的问题。故道教非常重视内丹术,强调性命双修,重视内在精神涵养与外在炼形体和服食的结合。

在精神内养的方法上,《庄子》重视心斋、坐忘。“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于听,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庄子•人间世》)“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庄子•大宗师》)。

道教修炼中也重视这种“忘”、“斋”、“化”的内在精神涵养方式,如谭峭说:“道之委也,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形生而万物所以塞也。道之用也,形化气,气化神,神化虚,虚明而万物所以通也。是以古圣人穷通塞之端,得造化之源,忘形以养气,忘气以养神,忘神以养虚。虚实相通,是谓大同。”(《化书》)

“技”,只是纯粹的方法;忘掉“技”之后的“艺”,是融合了“道”的出神入化的“逍遥”。在《庄子•达生》中讲的“削木为鐻”的巧匠梓庆的故事,《庄子•田子方》中宋元君将画图的故事,以及《庄子•养神主》中著名的庖丁解牛的故事,讲的都是在如此心斋、坐忘、体道工夫之下,使得无论是雕刻、绘画甚或是解牛,都成为鬼斧神工的“艺”而非仅仅是“技”。“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庄子•大宗师》)

道教“得道成仙”正是在此多重“逍遥”的美学意蕴下,才真正具有了“我命在我不在天”的气魄。

文章来源:网络资料

“没有人生活在过去,也没有人生活在未来,现在是生命确实占有的唯一形态。”

——叔本华
在时光的过往中,让心中常有花开,安守烟火素淡,悦赏岁月繁华,让生命的情怀有花开的春暖亦有雨落的清凉,在岁序无恙中,守心自暖;在花开美好中,与光同行,唯愿人间安好,岁月可期。

#仙道贵生# 【太上老君十四字养生诀释义】这幅联语刻在古楼观说经台老子祠大门的《道德经》碑石之侧。上联右上角标明‘太上老君作’。其中有七个字《康熙字典》中收有其余辞书都无从查考。但根据道士相传,上联读作‘玉炉烧炼延年药’,下联读作‘正道行修益寿丹”,属道家关于养生修炼的联语。兹按照字的构造,结合道家修养丹法,试作探讨释义如下:


字义:此字是珍贵之意。家有珍贝为宝,天有日、月、星三光为宝,人有精、气、神三品为宝。相传老君对修炼丹法,以及宇宙自然之道有所研究,故造作此字。会意身内有宝,珍贵如玉。常人因凡情萦扰,恣情纵欲,而不能常保。故《道德经》第七十五章中说:‘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意即为人生由于有分外贪求,造成烦恼妄想,不觉轻失珍宝,以致疾病天亡。故老君造此字教人固守三宝,恬淡世情,积精累气,以求长生。


字义:是冶炼的器具。道家的养生炼丹有两种:采外药(草、木、山石、银、砂),安炉立鼎,以柴薪烧炼者为外丹,而此字是指炼内丹而言。从字的构成应理解为:以人身固有的精、气、神,经过阴阳交会的作用,就可以炼就养生的真丹,即内丹。

道家《丹经·悟真篇》开头就写道:‘先把乾坤为鼎器,次搏乌兔药来烹’。人身如一小乾坤,既有炼丹的鼎器,也有炼丹的元素。身丹字反映了道家关于修养的基本方法。


字义:按张道忠注释:一、内、火。一者,坎也,为水也,内者,是身内有水、有火也。不烧柴薪,用自己身内水火,自烧炼去顽矿,要其靖正,丹砂烧炼自身心性,不能散失,得成大药,便得长生不老之术也。这个解释,与道家修炼丹法经义亦相符合。一者取其天一生水之意,比之时令,四季冬在尾,每逢冬至节到,寒冷至极,在天干为壬癸,在地支为亥子,在卦为坎,在四方为正北。按老君太极图意,阴极生阳,故曰’冬至一阳生’。四时运行,阴极生阳。水者万物之所伏生,喻人身亦有阴极生阳之理。所以每逢半夜子时,寝寐静极,真阳冲动,肾水沸腾,岂不是天一生水么?


字义:此字由‘木’、‘石’、‘士’组成。按道家阴阳五行的说法,木能生火,所以木是火源,石系金属,金能生水,所以金是水源。道家《丹经》中说:‘木为火之元神,金为水之元精。土能簇五行’。

道家把物质中的金、术,水,火、土,喻人的肺、肝、肾、心、脾。金、木、水、火,在四季各有旺、相、休、囚的不同变化。只有土属中央,旺于四季。金、木、水、火皆依于土。所以说。土能生万物’。道家《丹经》又称土为‘土斧’、‘媒聘’、‘黄婆’,意思是用人的心意来招摄人身内的水火,使之归源,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元神、元精)。只有经过这样的提炼,真炁(气)才能正常运转。


字义:这个字由‘心’、‘命’两字组成。它含有延长寿命的意思。道家认为只有性(心)命双修才能延年益寿。所以《丹经》中说:‘只知修性不知命,这是修行第一病’。

修性就是修养心神,宁心静虑,使万念俱空,心旷神怡。修命指的是修炼精气,慎房事、戒淫欲,求得精满气足。又因为人的心神和精气有紧密的联系,如果心神不宁,精气必然耗损,损之又损,寿命定会短促。


字义:此字是由‘千’、‘万’两字组成。隐含依法修炼能够达到长寿无极的意思。所以宋玉《高唐赋》有‘九窍通郁,精神察滞,延年益寿千万岁’之句。《宋书?乐志三》云:‘今日乐相乐,延年万岁期’。《庄子?在宥》载,广成子对轩辕黄帝讲养生之道时说:‘天地有官,阴阳有藏,慎守汝身,物将自壮,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岁矣,吾形未尝衰’。‘千万’意喻长久,人如能依照老君养生之法,久持不懈地修养,就能身强体健,延长寿命。


字义:此字由‘自’、‘家’,‘水’三字组成。这个药就是内丹的元素。道家经典《玉皇心印经》中说:上药三品,神与气、精。

自、家、水者,即人体内之精液,为三品上药之源泉,故道家《丹经?悟真篇》中又说:‘人人本有长生药,只是迷途枉自抛,甘露降时天地合,黄芽生处坎离交。’药人不分贤愚,自家皆具有,只是常人因房事不慎,淫欲过度,以致‘药’源枯竭,多痍寿夭。因此,修炼家把清心寡欲、筑基、炼精,作为养生最根本的功夫。


字义:张道忠注:‘一,止、主、月,正者真也,一并止为正,主者注也,注月为青,青者东方之色也,五方之首,四正之初也,人能行真正不染邪曲者为仙之本也。’张道忠的这个解释,意义还比较隐晦。按此字的组成及含意,与上联的玉字相对仗。上联的玉字是明示人知身内有精、气、神三宝,固守勿失,下联的正字,它是指人外行纯一,止于正大光明,不染邪曲,以此作为修德之本。所以它有道与德、内与外的对仗意义。

‘青’,在五行为木,木为青色,在四季为春,在四方为东,属万物生气一方。又春为一岁之首,草木应春而生,枝叶青葱,隐含人循道养生,就能生机旺盛,如草木逢春。


字义:此字由‘人’、‘道’、‘寸’组成。‘人’指人体。‘道’指宇宙万物运行的规律。‘寸’是小的长度单位,喻‘寸心’、‘方寸’,即个人的心。整个字含有道法自然之意,就是寸心不离常理,寸步不违天道。

上联的炉字喻阴阳交会之理,而傅字则是教人修炼时要顺乎人身阴阳之道,使人常处于无邪思、无妄为的清静状态。可是一般人都因世俗影响,心神躁动,胡思妄为,精神昏瞶不清,四肢忙于非为,气血循环不轨,阴阳失去调和,心神离开生理自然之道。故此字教人要清静心神,革除邪思妄为.循道而行,返朴归真。


字义:此字由‘人’、‘法’、‘心’组成。‘人’还是指人体。‘法’是师法的意思。‘心’指人的心性而言。道家《清静经》云:‘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人心本来是清静的,然而不能保持者,是因私欲章绕。此字是教人降心止念,宁心澄虑,取法自然清静之意。修养家把此意称之为还‘本来面目’。又《阴符经》云:‘心生于物,死于物’。《定观经》云:’唯灭动心。不灭照心,但凝空心,不凝住心,有事无事,常若无心,处静处喧,其志为一’。《大洞经》云:‘静之为性,心在其中矣,动之为心,性在其中矣,心生性灭,心灭性现,如空无象,湛然圆满’。《道德经》第十九章云:‘见素抱少私寡欲’。以上讲的都是绝去私欲,养我常清之心。


字义:此字由‘至’、‘成’两字合成。‘至’是达到的意思,‘成’是成功的意思。整个字喻有坚持不懈的意志和决心。以上各字已说明人身精、气、神的珍贵,阴阳交会的至理,心、肾,即水、火的妙用。如能遵循自然之道,久持不懈,诚心修炼,就一定能够成功。故道教《玉皇心印经》说:‘回风混合,百日功灵’。其意就是收视返听,经百日即可见修炼之效。


字义:此字由‘水’、‘天’、‘井’、组成。张道忠注:‘益者添也,满也,是天井中有水也。长满不缺为湃也。这是指人口中津液如天井之水,故人口中有水即活,七日口中无水即死,若人能津液常嚥之,可得虚其心,实其腹,便是长生之根本也’。此解释基本符合老君修炼之法。所谓‘天’、‘井’、‘水’者,是指人用功到虚极静笃时,阴阳交会,心平气和,只觉口内上腭有分外香甜的津液,自然由上降下,滋润百骸。

寿

字义:此字由‘在’、‘八’、’内’三字组成。”人”指道家的所谓真身(修养家称内产婴儿)。‘内’是指人身内的精,气、神就凝聚成一种结晶物。放道教《丹经?参同契》说金丹长成以后的形态是。类如鸡子,黑白相扶,纵广一寸,以为始初,四肢五脏,筋骨乃俱,弥历十月,脱出其胞,骨弱可卷,肉滑若饴’。因它类若鸡子,所以便叫丹,又因为它长成以后,和婴儿一样,所以又叫做。婴儿’。但这时的丹在人身内,还没有成熟,似妇妊娠,尚未分娩,所以是‘在’‘人’‘内’即倩字。如果人身内成就此丹,便可长寿在望。


字义:此字由‘九’、‘真’组成。‘九’喻炼功长久,‘真’是真实之意。此字古字汇中虽无从考据,但含义并不怪异,如泡制中药就有‘九蒸九晒’之说。这和修炼家所说修炼功成时,‘九转成丹’,大意相同。所以道教《丹经》中说‘三千功满’。所谓‘三千’就是三千天,将近九年。这里的‘九’,不能理解为绝对的九次或九年,确切地说,‘九’就是‘久’的谐音,隐喻长久不断修炼。比如炼金,次数愈多,纯度愈高。‘炼丹’也必须是久修久炼,真丹才能炼就。

人们知道,道家的养生修炼,是为了清心寡欲,凝神静虑,保持血气调和,从而达到防病祛病,使生命延长到应有极度,避免夭寿的目的。道家把养生修炼叫做‘炼丹’。丹有内外之分。简言之,内丹就是自身的修炼,外丹就是经过提炼的药物,服之可以保健。但最根本最重要的是自身的修炼。用科学的语言说,自身的修炼是延年益寿的内因,是根据;服用保健药物是延年益寿的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故道家把自身的修炼放在养生的第一位。

这幅联语概括了道家养生进行自身修炼的基本内容。上联:‘玉炉烧炼延年药’,意思就是,‘延年药’这个对于人来说最宝贵的东西,不须外求,自身就有原料,就有最好韵冶炼炉,可以烧炼出来。意义既深刻又易懂,一语道破了道家修炼的奥秘。下联:‘正道行修益寿丹’。‘益寿丹’与上联的‘延年药’意思基本相同。‘道’是方法,也可作‘规律’解。 ‘正’是区别词,与。邪’对立。‘正道’就是正常的方法或固有的规律。“行修’含有下苦功夫修炼的意思。这一联的意义,就是按正常的方法下苦功夫修炼,就能炼就益寿的真丹来。这里还须指出,上联的‘烧炼’、下联的‘行修’是这幅联语的关键所在,必须理解其重要意义。养生的道理纵有千条万条,但炼功深浅程度全在自己,因之取得的结果也是各不相同的。

文章:任法融
来源:北京白云观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而未来,终将对我们敞开怀抱#卡塔尔世界杯##2022卡塔尔足球世界杯[超话]# 1. “这世上没有什么是本来就应该属于你的 所以 失去时稍微难过一下就好 散场总
  • #朴智旻盖洛普蝉联第一# [心]#朴智旻MusicProjectManager# ❤️ 朴智旻❤️ 史上第一位男爱豆蝉联韩国盖洛普国民度全榜第1️⃣ 品牌评
  • 《No. 964fo说大威德金轮fo顶炽盛光如来消除一切灾难陀罗尼jing》受此大威德金轮fo顶炽盛光如来消除一切灾难陀罗尼fa。
  • 虽然是四室合租的 但我住了五个月几乎没看见什么人。虽然是四室合租的 但我住了五个月几乎没看见什么人。
  • @剧版镇魂 #你们永远特别# 赵云澜转向沈巍:“我刚才跟她说让她多准备一个人的饭,你怎么样?2022八月临行前,老房子没有电视没有网带母上大人去看电影她挑了《人
  • 深入进去,就像走进空间隧道或时间隧道,世界不停的运动变化,而每个运动变化又都是环环相扣,紧密相接,互为长进,其细致精微令人感叹,这就是所有妙的入口。我们可以想象
  • 南巨giga,本作boss,却和主线剧情毫无联系,想想jw1的暴虐,整个故事都是由她展开的,giga真的没啥存在感,只是活在他人嘴里的“史上最大食肉动物”(这句
  • 我玩的时候就代入你了噢[哈哈]虽然很想你,但还是想让你好好休息,期待你好好的迎接下一个新的生命噢[抱一抱]周末愉快!一定会靠我自己的能力去看你[加油][加油][
  • 三个单元,说的是女人,呈现的是家人,展开的是亲情、恋情、人性,折射着社会,是取自于身边的点滴。周迅,既担纲第一单元中的媳妇,也是第二单元中的恋人,有连续剧的感觉
  • )却怕...今天小可进来我的世界[哇][哇][哇]我说我在做森林书,她说你竟然还没有做完? 老六告白的画面已回放无数次,连我家妹妹(女儿)都说妈妈你怎么又看这个
  • 胶原蛋白肽生发反馈哈哈哈 星驰公司王老师,王老师 您要爆红类,借您反馈一用哦,这个王老师吧 据说在星驰公司刚准备上我们nimi胶原的时候,很是质疑啊,不信啊他!
  • 这两款做冰滴或冰酿都挺适合,昨天喝的萨特做的冰酿也超级好喝,只是还没想好要不要继续上架#日式深烘焙咖啡##精品咖啡[超话]##这一刻的小时光[超话]##手冲咖啡
  • 我要是到了那里,先找到王家仅剩的一个儿子,跟他聊聊人生,劝服他以后想开点,也得好好做人,不要撒谎,良心很重要。就是这样一个细致、体贴,甚至觉得孝顺的人,生命永远
  • 作者作为一个60岁的中国小老头,也没啥宗教信仰,凭着对徒步的喜欢,忍受着膝关节,肌腱和脚趾,每天健行二三十公里,基本住在条件简陋的公立朝圣客栈,分2次走完全程,
  • [给你小心心][舔屏][兔子]越来越觉得,所谓的共情,不是告诉你“没关系的,不要紧的,你可以做到的”而是我愿意放下我所有的念头,忍住我所有想要表达的欲望,在一片
  • 卡半大大粒,仲要係3EX完美車工 復活節優惠價4萬有找 GIA 1.54ct Q-R Range I1+ 3EX MB HKD39,800 本店:旺角彌敦道58
  • 重点行业工业企业移动源按照《技术指南》要求执行,非重点行业工业企业停止使用国四及以下重型载货车辆(含燃气)进行运输,特种车辆、危化品车辆等除外。​3、中路股份(
  • (3)保持寄单信息与买方信息一致尽量避免将货物快递至与买方经营地址不一样的地方,尽量保持寄送地址与经过核实的买方经营地址一致。(1)贸易合同或订单中没有签字盖章
  • 在回来的飞机上遇见一场盛大的落日云朵像巨大的浮冰碎冰绵绵冰太阳红着脸打个招呼 一下子跃到了晨昏线的那头你说旅行到底是什么是烈日下的街头暴走 情绪和脸颊一样被晒得
  • 【养号】  裴封叔之第,在光德里。有梓人款其门,愿佣隙宇而处焉。所职,寻引、规矩、绳墨,家不居砻斫之器。问其能,曰:“吾善度材,视栋宇之制,高深圆方短长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