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 尼 斯 圣 马 可 大 教 堂 外 墙 有 一 角 是 四 位 罗 马 皇 帝 的 浮 雕 , 被 称 为 “ 四 帝 像 ” 。 一 直 以 来 , 人 们 认 为 这 些 人 物 表 现 的 是 “ 四 帝 共 治 ” 中 的 两 位 正 皇 帝 奥 古 斯 都 和 两 位 副 皇 帝 凯 撒 , 很 多 历 史 书 也 把 这 座 浮 雕 的 照 片 作 为 “ 四 帝 共 治 ” 的 图 注 。 “ 四 帝 共 治 ” 是 戴 克 里 先 皇 帝 在 2 9 3 年 建 立 的 一 个 权 力 分 享 系 统 , 建 立 了 一 对 正 副 组 合 来 分 别 统 治 东 部 帝 国 和 西 部 帝 国 。 这 个 制 度 只 持 续 了 2 0 年 。

但 实 际 上 , 我 们 根 本 无 法 确 定 雕 塑 所 表 现 的 具 体 统 治 者 。 与 早 期 罗 马 皇 帝 的 肖 像 画 不 同 , 四 帝 的 形 象 并 不 逼 真 。 没 有 可 识 别 的 特 征 , 服 装 和 人 物 毫 无 个 性 可 言 。 每 一 对 都 在 拥 抱 , 一 个 蓄 须 , 一 个 剃 得 干 干 净 净 。 有 可 能 长 胡 子 的 人 是 奥 古 斯 都 , 而 凯 撒 则 是 光 脸 , 但 这 只 是 象 征 他 们 的 相 对 年 龄 和 等 级 , 而 不 是 现 实 。 还 有 可 能 雕 像 实 际 上 是 四 帝 共 治 结 束 后 才 做 的 , 表 现 的 是 君 士 坦 丁 的 三 个 儿 子 ( 君 士 坦 丁 二 世 、 君 士 坦 提 乌 斯 二 世 、 君 士 坦 斯 ) 以 及 他 的 侄 子 达 尔 马 提 乌 斯 , 他 们 都 拥 有 凯 撒 的 地 位 。

可 以 肯 定 的 是 , 这 座 雕 像 起 先 并 不 属 于 威 尼 斯 , 它 肯 定 是 在 第 四 次 十 字 军 东 征 期 间 , 1 2 0 4 年 君 士 坦 丁 堡 被 洗 劫 之 后 被 运 回 城 市 的 , 不 过 确 切 的 出 处 一 直 存 在 争 议 。 没 有 任 何 同 时 代 的 编 年 史 明 确 提 到 过 “ 四 帝 像 ” 。 1 4 世 纪 的 资 料 中 记 载 了 威 尼 斯 从 君 士 坦 丁 堡 掠 夺 的 大 理 石 和 斑 岩 石 碑 , 但 也 没 有 提 到 雕 塑 。 还 有 人 提 出 , 1 2 5 8 年 威 尼 斯 击 败 热 那 亚 后 , 曾 经 掠 夺 过 热 那 亚 控 制 的 阿 克 , “ 四 帝 像 ” 可 能 是 那 时 的 战 利 品 。

一 些 历 史 学 家 认 为 , 1 2 5 8 年 的 日 期 是 对 的 , 但 它 指 的 是 “ 四 帝 像 ” 抵 达 威 尼 斯 , 而 不 是 从 阿 克 的 热 那 亚 城 堡 掠 夺 的 时 间 。 根 据 这 一 理 论 , 从 1 2 0 4 年 十 字 军 占 领 君 士 坦 丁 堡 到 1 2 6 1 年 米 哈 伊 尔 八 世 领 导 拜 占 庭 帝 国 复 辟 , 在 短 暂 的 拉 丁 帝 国 时 期 , “ 四 帝 像 ” 一 直 在 君 士 坦 丁 堡 。 当 拉 丁 帝 国 的 局 势 开 始 变 得 岌 岌 可 危 , “ 四 帝 像 ” 和 其 他 战 利 品 才 被 送 到 了 威 尼 斯 , 并 与 在 阿 克 击 败 热 那 亚 人 的 舰 队 前 后 同 时 抵 达 。

威 尼 斯 当 地 导 游 可 能 会 向 你 介 绍 一 个 更 加 流 行 的 传 说 , 不 涉 及 这 些 沉 重 的 历 史 , 根 据 这 个 版 本 的 故 事 , 雕 塑 曾 经 是 四 个 小 偷 , 他 们 在 试 图 偷 窃 大 教 堂 的 财 宝 时 被 圣 马 可 本 人 抓 住 。 他 们 因 其 罪 行 而 被 钉 在 存 放 宝 藏 的 墙 上 , 以 永 远 守 护 它 。

1 9 6 5 年 , 土 耳 其 和 德 国 联 合 在 伊 斯 坦 布 尔 的 博 德 鲁 姆 清 真 寺 进 行 了 一 次 考 古 发 掘 , 这 座 清 真 寺 1 0 世 纪 时 是 一 座 教 堂 , 名 为 没 药 教 堂 ( M y r e l a i o n ) 。 当 时 发 现 了 一 块 位 于 长 方 形 基 座 上 的 斑 岩 脚 后 跟 碎 片 , 它 似 乎 与 “ 四 帝 像 ” 很 吻 合 , 第 四 个 人 像 正 好 缺 少 了 最 初 的 脚 和 底 座 。 没 药 教 堂 原 本 建 于 一 座 5 世 纪 的 圆 形 大 厅 之 上 , 紧 挨 着 君 士 坦 丁 统 治 时 期 建 造 的 与 皇 室 崇 拜 有 关 的 神 庙 卡 比 托 利 乌 姆 ( C a p i t o l i u m ) 。 卡 比 托 利 乌 姆 也 被 称 为 非 拉 铁 非 ( P h i l a d e l p h i o n ) , 即 以 君 士 坦 丁 的 儿 子 们 而 得 名 的 “ 兄 弟 之 爱 ” 神 庙 。

这 很 可 能 是 “ 四 帝 像 ” 的 来 源 , 每 一 对 浮 雕 都 会 装 饰 在 神 庙 主 入 口 门 廊 的 一 根 巨 大 的 斑 岩 柱 上 。 这 座 建 筑 甚 至 可 能 就 因 为 “ 四 帝 像 ” 而 被 称 为 非 拉 铁 非 , 被 认 定 是 君 士 坦 丁 的 子 侄 , 不 管 这 是 否 是 最 初 的 意 图 , 由 于 他 们 拥 抱 在 一 起 , 他 们 被 看 作 是 兄 弟 之 爱 的 代 表 。

2 0 1 3 年 , 圣 马 可 行 政 长 官 制 作 了 威 尼 斯 “ 四 帝 像 ” 和 伊 斯 坦 布 尔 发 现 的 脚 的 精 确 复 制 品 。 两 者 完 美 地 结 合 在 一 起 。 此 外 , 还 对 用 于 制 作 雕 塑 和 脚 碎 片 的 斑 岩 进 行 了 科 学 分 析 。 结 果 证 实 , 两 者 使 用 的 材 料 确 实 出 自 同 一 块 石 头 。 至 此 , 证 据 已 确 凿 无 疑 , “ 四 帝 像 ” 与 四 帝 共 治 很 有 可 能 毫 无 关 系 , 而 普 遍 认 为 它 是 从 君 士 坦 丁 堡 掠 夺 来 的 假 设 , 得 到 了 明 证 。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问题:一个人痛苦的根源是什么?

有个高赞回答是: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遭受两支箭的攻击:

一支是外界射向你的,另一支是自己射向自己的。

但真正伤害你最深的,是后者。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常八九,但那些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都是自找的。

就像卢梭说的:“我们的悲伤,我们的忧虑,我们的痛苦,都是由我们自己引起的。”

以下让人痛苦的5大根源,看完你就悟了。

欲望太多,不懂知足

苏格拉底曾说:“知足是天然的财富,欲望是人为的贫穷。”

人一旦陷入欲望的深渊当中,痛苦也会随之而来。

巴尔扎克在《驴皮记》中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家道中落的拉斐尔在贫困中自暴自弃,有一次,输光了钱财的他,想要投河自尽。

在投河路上,他意外地得到了一张神奇的驴皮。

它可以满足主人的任何愿望,代价是主人寿命的减损。

起初,抱着怀疑态度的拉斐尔许了一个关于晚宴的愿望。

愿望满足之后,沉浸在惊喜之中的他,根本没在意驴皮的变化。

他随即又许愿想要600万法郎。

这次,拉斐尔成了有钱人,有了豪华的府邸和成群的仆人。

但看着驴皮缩小了一大截的他,这才恐慌起来,陷入了对死亡的恐惧当中。

他拥有财富,却无法享乐;不敢接触女人,怕消耗折损自己。

当真爱来临的时候,驴皮却只剩下一片树叶的大小。

他不得不抛弃爱人,放弃幸福,躲进了乡村。

当爱人溜进他的房间,无法拒绝情欲诱惑的他,生命也跟着驴皮一起终结。

其实,在作家巴尔扎克看来,每个人身上都藏着一张这样的“驴皮”。

想要的越多,就越容易被欲望淹没,终究,痛苦会随着欲望一同喷涌而出。

爱迪生说:

“知足是人在世间最大的幸福。”

广厦千间,夜眠仅需六尺;家财万贯,一日不过三餐。

如果你总是学不会满足,那么即便拥有全世界,也依然得不到幸福。

高估关系,低估人性

看过这样一句话:

“人生99%的烦恼,来源于你高估了他人对你的在乎。”

成年人的关系总是聚散无常,可能昨天还在推杯换盏的朋友,今天一个转身就形同陌路。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松子与龙洋一之间的故事,令人感慨万千。

在一次学校组织的旅行中,旅馆丢失了12500日元。

学生龙洋一成了大家眼中的头号嫌疑犯。

松子在与他单独谈话后,也在心底悄悄知道了他的罪行。

但身为老师的松子决定帮助学生脱困,便好心掏出自己所有的积蓄,甚至私自挪用了同事的钱,还给了店家。

但对方仍不依不饶,非要逼学生出来道歉。

于是松子索性跪下来说钱是自己拿的。

然而这一幕被教导主任看到了,他不仅大骂松子糊涂,还把事情告诉了校长。

蒙受不白之冤的松子,求助从始至终被她保护的龙洋一。

然而口口声声答应要帮松子洗刷冤情的龙洋一,却当场反咬一口说是松子威胁他来顶罪的。

最终,松子丢了工作,被学校开除,人生也一落千丈。

有读者在看完《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后,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我们付出越多,越容易受到伤害?”

有个读者评论一针见血:不是所有的努力都一定是有回报的,尤其是在感情中。

东野圭吾在《白夜行》中写道:

“世上有两样东西不可直视,一是太阳,二是人心。”

不要太过高估自己和别人的关系,我们的付出不一定能得到理所应当的回应。

不是所有人都会在意我们的善意,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满足我们的期待。

与其寄希望于别人,不如做好自己。

毕竟风雨来临时,自己才是最好的港湾。

凡事比较,迷失自我

卡耐基曾经说过:

“生活中的许多烦恼都源于我们盲目和别人攀比,而忘了享受自己的生活。”

人性的一大弱点,就是喜欢拿自己的生活和别人做比较,然后来证明自己的不幸。

几十年前,康奈尔大学教授弗兰克做过这样一个调查:

在美国,一个家庭所需要多大的住房面积呢?

当他的学生还在推测一个家庭有几个孩子,是否需要车库的时候。

他给出的调查结果竟然是:

这主要取决于他们邻居拥有多大面积的住房。

如果他们邻居的住房比较大,那他们就需要盖一个更大的房子来超过自己的邻居。

在当时的美国,人们的经济条件越来越好,但总是体会不到幸福。

因为,他们总拿自己与那些物质条件更好的人相比。

这让我想起了歌德的一句话:

“生活累,一小半源于生存,一大半源于攀比。”

当我们执着于赢过别人,又怎么在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呢?

就像两个同时散步看风景的人。

由于步伐不一致,落后的人总想要拼命加速追赶。

前面的人又担心被后面的人超过,也加快了脚步。

于是他们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对方身上,再也无暇顾及路边的风景。

人一旦陷入盲目的攀比,就难免错失人生的风景,忘记自己的初心。

攀比是一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竞赛,一旦沉迷进去就很难走出为此奔命的怪圈。

然而生活不是竞赛场,我们也没必要冲入别人的赛道。

找好自己的节奏,走在自己的途中,才能追寻那属于自己的幸福。

想的太多,做的太少

日本作家松浦弥太郎,在书中写过这样一句话:

那些经常困于不安和焦虑的人,往往有想太多的坏毛病。

人的一大痛苦不是来自于我们遇到的困难,而是我们想象中的困难。

作家洪晃,曾是一名重度拖延症患者。

有一次,她要为自己的工作准备一个PPT。

她在脑海中拟出了PPT的大纲,却又害怕别人听不懂,就开始重新构思。

可她看着电脑屏幕,觉得自己不擅长做这个,迟迟不肯摸键盘。

她越想越焦虑,始终没法输入第一个字。

最终,她的计划只是沦为了一纸空谈。

其实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也总会像她这样,用过度的思虑折磨自己,却迟迟不肯付出实践。

月初的时候想着月中,月中的时候想着月末,月末开始焦虑和后悔,并发誓下个月一定重新做人。

在网上看到过这么一句话:

“计划时踌躇满志,行动时犹豫不决,一切还未开始,已被臆想打败。”

许多时候,令我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过度思索事情所带来的焦虑。

这不仅会消耗掉我们更多的体力和精力,也会瓦解掉我们做事的决心和意志。

生活中,绝大多数的烦恼,不过是自己的胡思乱想;而绝大多数的失败,也都发生在脑海里。

想太多,其实是我们在不断地给计划设限,让思想戴上枷锁。

只有放下心中的顾虑,才能丢掉思想上的包袱,轻装前行。

求而不得,不忍放下

在书中看过一个有关马嘉鱼的故事。

这种鱼平时生活在深海,在春夏之际会到浅海产卵。

每到这个时候,就是渔民捕捉的最佳时机。

渔民要捕捉它们的办法也非常简单:

只需要用一张孔眼粗疏的渔网,下端系上铁块,放入水中,由两只小艇拖着,便可拦截鱼群。

外来的游客都很疑惑,渔网的孔眼那么大,并且三面都敞开着,这就想让鱼自投罗网,无异于天方夜谭。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渔民们还是一船接着一船地将马嘉鱼带回港口。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原来,这种鱼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认准了一个方向,便一往无前,即使遇到阻碍也不会拐弯或者掉头。

结果一条条马嘉鱼前赴后继,被渔网牢牢卡死。

我们何尝不是深海里的马嘉鱼呢,为了某一个目的,想要得到某样东西,就一根筋往前冲,结果求而不得,反而让自己变得更痛苦。

每个人生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烦恼和遗憾。

小时候,是别人手里的棒棒糖,自己得不到的小玩具。

长大了,是拿不到高薪的工作,是买不起的车子和房子。

生活没有完美,幸福没有满分,既然很多东西没法拥有,又何必苦苦追求。

爱因斯坦说:

“当我还是一个相当早熟的少年的时候,我就已经深切地意识到,大多数人终生无休止地追逐的那些希望和努力都是毫无价值的。”

很多时候,我们感到不快乐,无非是心中的执念太深。

就像是伸进糖果罐子里的拳头,你越是不忍松开,就越难拔出来。

与其盲目地执着,倒不如清醒地放弃。

伏尔泰曾经说过:

“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子里的一粒沙。”

有时候,能打败我们的不是外在的困境,而是痛苦的内心。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生活虽如逆水行舟,但掌舵的一直是我们自己,人的悲喜都由自己决定。

把执念放下,把心态放宽,把日子过好,幸福自然就来了。

直面痛苦的根源,觉醒成更好的自己。

​​​

读书学典:《论语.先进》11.23 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女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公元前496年,孔子从卫国到陈国去经过匡地。匡人曾受到鲁国阳虎的掠夺和残杀。孔子的相貌与阳虎相像,匡人误以孔子就是阳虎。《琴操》:“匡人告匡君曰:‘往者阳虎今复来至。’乃率众围孔子,数日不解。子路悲感,悖然大怒,张目奋剑,声如钟鼓。孔子曰:‘由,来!今汝欲斗名,为戮我于天下。为汝悲歌而感之,汝皆和我。’孔子乃引琴而歌,音曲甚哀。有暴风击拒,军士僵仆,于是匡人乃知孔子圣人,瓦解而去。”“弹琴所以解匡人,微服所以脱桓魋,圣人劫难之妙用。”
▲子畏于匡:畏:被围困。或受到威胁。《群经平议》:“‘畏于匡’者,拘于匡也。‘畏’为拘囚之名。”《檀弓》:“死而不吊者三:畏、厌(压)、溺。”畏,乃民间私斗,所以“死而不吊”,因为“轻身忘死”。钱穆:“孔子为匡人所围,亦如一种私斗。”
▲匡:匡地。一说在今河南省睢县匡城乡。一说在今河南省长垣县西南。
▲后:颜渊与孔子离散而后到。
▲以:以为,认为。
▲女:同“汝”。
▲何敢死:不敢轻身打斗而致死。《正义》:“颜子,必不轻身赴斗如子路之愠怒奋戟。”

■现代翻译:昔孔子为匡人所围,仓卒遇难,解围后,与颜渊相失,夫子心焉望之,望之而不至,则疑其为匡人所杀。及颜渊后回,夫子喜出望外,而谓之曰:“我以为你被围而死,不得相见了,今幸在邪。”颜渊说:“匡人自不得害夫子,夫子在,回何敢妄死?(既死,非义也,亦非为义死)”

●三国魏何晏等《论语集解》:孔安国曰:言与孔子相失,故在後也。苞氏曰:言夫子在,己无所敢死也。

●南朝梁皇侃《论语义疏》:颜渊与孔子俱为匡围,孔子先得出还至家,而颜渊后乃得出还至也。孔子云:汝不还,我言汝当死于匡难中。颜渊之答,其有以也。夫圣贤影响,如天降时雨,山泽必先为出云。孔子既在世,则颜回理不得死,死则孔道便绝,故渊死而孔云天丧予也。(庾翼云:顔子未能尽穷理之妙,妙有不尽,则不可以涉险津;理有未穷,则不可以冒屯路。故贤不遭圣,运否则必隐;圣不值贤,微言不显。是以夫子因畏匡而发问,颜子体其旨而仰酬。称入室为指南,启门徒以出处,岂非圣贤之诚言互相与为起予者也?)(李充云:圣无虚虑之悔,贤无失理之患,而斯言何兴乎?将以世道交丧,利义相蒙,或殉名以轻死,或昧利以苟生。苟生非存理,轻死非明节,故发颜子之死,对以定死生之命也。)

●宋刑昺《论语注疏》:此章言仁者必有勇也。孔子畏於匡时,与颜回相失。既免,而回在后,方至也。孔子谓颜渊曰:“吾以女为致死与匡人斗也。”(颜渊)言夫子若陷於危难,则回必致死。今夫子在,已则无所敢死。言不敢致死也。

●宋陈祥道《论语全解》:弟之于师,犹臣之于君。臣之于君,君在与在,君亡与亡。君子之善死,义也;或不免焉,命也。义固可知,而不可必命,则难谌(chén,的确,诚然,相信)而不可知。

●宋朱熹《论语集注》:后,谓相失在后。何敢死,谓不赴斗而必死也。胡氏曰:“先王之制,民生于三,事之如一。惟其所在,则致死焉。况颜渊之于孔子,恩义兼尽,又非他人之为师弟子者而已。即夫子不幸而遇难,回必捐生以赴之矣。捐生以赴之,幸而不死,则必上告天子、下告方伯,请讨以复雠(chóu,同仇),不但已也。夫子而在,则回何为而不爱其死,以犯匡人之锋乎?”

●清《四书解义》:此一章书见圣贤遇变而惟以道自信也。昔孔子为匡人所围,仓卒遇难,顔渊偶失在后,其时匡人肆恶,在孔子自不能无虑焉。及其遇也,乃不胜其喜,而谓之曰:“吾与汝相失,以汝被围而死矣,今幸在邪。”顔渊对曰:“回于夫子,身虽二而道则一,今也道未坠地,文既在兹,匡人自不得害夫子,是夫子在也,夫子既在,则回亦以道为重,岂敢轻于赴鬭(dòu,斗)以死乎?”可见圣贤以道义自重,虽死生在前,审处不苟,而况区区进退得失之故邪。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曲礼云:“父母在,不许友以死。”颜子事夫子犹父,故云“子在,回何敢死”?此周、秦人解谊之最古者。盖颜子随夫子行,忽遇匡人之难,相失在后,夫子必心焉望之,望之而不至,则疑其为匡人所杀。虽在颜子必不轻身赴斗,如子路之愠怒奋戟,然乱离之时,或不幸而死于非命,此亦人事所恒有。及后颜子来见,夫子喜出望外,故直道心之所疑,初不料颜子之未死也。至颜子之对夫子曰:“子在,回何敢死?”夫夫子遇难而曰“子在”,何也?盖以夫子状类阳虎,匡人疑为阳虎而误围之,非真欲杀夫子。此直俟其缅询踪跡,审其动静,自足知之。书传言“夫子弦歌不辍,曲三终,而匡人解甲,忠信笃敬,蛮貊可行”。此岂阳虎之所能为者?盖不待夫子自辨,而圣德光箸,匡人已知决非阳虎矣。夫子之不轻于一死,颜子盖真知之,故曰“子在”。而因子在不敢就死,自必潜身远害,或从他道迂行,此其所以相失在后也。惟知子在,故颜子独后;惟颜子独后,而夫子又疑为死。圣贤往迹及其心事,可按文而得之。

●钱穆《论语新解》:孔子尚在,明道传道之责任大,不敢轻死,一也(仁);弟子事师如事父,父母在,子不敢轻死,二也(孝);颜子虽失在后,然明知孔子之不轻死,故己亦不敢轻身赴斗,三也(义)。曾子曰:‘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重其任,故亦重其死。

★此章记孔子师生之间道义的真挚感情。一者见师之爱徒心切,夫子与颜子相失。颜子在后,及至,夫子曰“吾以女为死矣!”此惊喜之辞也。一者见徒之敬师情深,颜子事夫子犹父,《国语·晋语一》:“成闻之:‘民生于三,事之如一。’父生之,师教之,君食之。非父不生,非食不长,非教不知,生之族也,故壹事之。”又《礼记·曲礼》:“孝子不服暗,不登危,惧辱亲也。父母存,不许友以死,不有私财。”子在,轻死非明节,故颜子 曰“子在,回何敢死”,则为“孝”也,此依归之情亦至矣。 https://t.cn/RxRVHIh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当创业板失效,北交所量能无法放大,套利越来越夸张的时候,科创板应该轮到出来表现的时机了! 当创业板失效,北交所量能无法放大,套利越来越夸张的时候,科创板应该轮
  • 3、虽然他们说这套房是给我买的,以后结婚可能会用到,他们本身是用不到这套新房,买它也是为了我。1、这对我而言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如果我来还,光我的房租加上这个房
  • 当然,门将(迪布)在一两个回合中拯救了我们,我们在球场上变得越来越舒服,我们与球迷联系在一起,他们推动了我们。当然,门将(迪布)在一两个回合中拯救了我们,我们在
  • 是昨天是我忘记了是我提前买了礼物就忘记昨天是你生日但是你为啥不提醒我你这是在考验我记不记得心机男 不知道是我的问题还是我这个星座的问题(因为很多这个星座的人好像
  • 1.如果一个艺人工作室每天的工作内容全都被外界知晓,那基本上等于立了一个活靶子给对家,对家想狙哪里狙哪里。4.周翊然现在属于影视和时尚资源都很可以,还在促成他和
  • #勇气上头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有时候不是我们本身的能力不足,一个人的成功除了他自身的实力之外,也需要外界的价值和一些运气的成分,所以我们不应该把自己固步自封在自
  • 23、天冷了,好想和你猫在一起,才浪漫。11、又是这个时间,可爱的我,上线啦12、“哼,我偏偏无理取闹,除非你让我抱抱。
  • 结语,刘强东的这次讲话不仅揭示了京东的现状和问题,也展现了他对未来的期望和决心。最后,刘强东对员工的建议是要有耐心,并相信公司会走出谷底。
  • Cloud9在切换HObbit指挥后斩获首个线上赛冠军,Ax1Le在对阵BIG的决赛中砍下全场最高的51-36以及1.40rating成为夺冠功臣,电子哥也有1
  • #情感[超话]#做人大方可以,但要遇到知恩图报的人,不然你的一片好心就是白费;做人善良可以,但要碰到通情达理的人,不然你的良苦用心就是浪费;做人包容可以,但要给
  • 有网友说,这个牙医如果不是为了作秀,那他技术堪忧,我去拔智齿,拔两颗才10分钟,还拔过一颗横生埋伏齿,也就十来分钟,全程不敲不锤,感觉舒适。我劝大家拔牙去正
  • 15.请把你的心给我,与我为伍,这个世界太残酷了,我有些害怕。男人就喜欢不乖还有点小虐他的女人聪明点的女人你只需要:1、张开怀抱,但关闭双腿,把肉吊在他的嘴边,
  • (茅盾)9人生也有冬夏,童年如夏,成年如冬;或少壮如夏,老大如冬。(张岱)38传说在北极的人因为天寒地冻,一开口说话就结成冰雪,对方听不见,只好回家慢慢地烤来听
  • 很梦幻吧,其实写得确实很萌但真的很梦幻对吧,虽然确实很好嗑但…… (ꐦ°᷄д°᷅)骗我基友感情的渣男也说过男主的台词你让我怎么看下去啊啊啊啊啊啊┻╰(‵□′)╯
  • ”黄乐荣看到陈炳林不仅全身湿透,就连眼睛也是湿漉漉的,他的心很容易就软了:“没事,你就呆在这先吧,我去帮你拿条毛巾。报了楼层之后他并没有再去按按钮,你这才发现他
  • 有些人可能有智慧,他选择了般若船,有些人可能爱布施,他可能选择布施波罗蜜,有些人持戒持得好,他选择了持戒波罗蜜。藕益大师说,一句佛号就是六度,真能念佛,放下身心
  • 你说三年的背叛是否能影响一辈子,我以前以为不是,但原来留下来真的比离开痛苦得多。纵有千般不是,那一刻你也只记得它的好,因为它,曾经就是你的全部。
  • [微风]白灼虾,可说是一道几乎零难度的菜式,基本上就是用开水把虾焯熟,食用时蘸酱吃,便可尝到虾的鲜甜,味道又不太单调。2.吃辣的可以加上辣椒粒,除此之外,想蘸酱
  • 我回忆完关于你的一切,犹如去赴最后一个与你的约会。真正爱你的人,做不到死缠烂打。
  • 我是像某人跑代肝还是怎么样了,需要躲起来,真逆天男关于这次超鬼王的改动,我仔细琢磨和分析了一下,感觉内在有很多逻辑都是自相矛盾的[思考]……大致总结一下,欢迎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