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輩生文的
「 六念 」念佛,
與第十八願的
「 稱名 」念佛,
有何不同?

修淨業三福者,
迴向發願,
願生彼國,
亦可得生

上文談及,
佛滅後六道凡夫,
「 心想羸弱,
未得天眼,
不能遠觀 」,

又凡夫縱欲觀嚴淨佛土,
因心多濁亂,
神識飛揚,
不能息慮凝心,
觀就難成,

故釋尊指方立相,
別指西方,
使我等娑婆眾生能夠住想西方,
並仗佛慈力,
往生淨土!

凡夫雖然不能修定善觀行
( 修心 ),

但釋尊《 觀經 》
卻告韋提希夫人及未來世凡夫,
欲求生淨土者,

也可修散善三福 --
世福、
戒福、
行福等善法( 修身 )為正因,

將所修的淨業功德,
迴向發願,
願生彼國,
亦可得生。

善導大師釋云 :
「 第一福 :
即是世俗善根。

曾來未聞佛法,

但自行孝養、仁、義、禮、智、信,

故名世俗善也。

第二福者 :
此名戒善。

就此戒中,
即有人、天、聲聞、菩薩等戒。

其中或有具受不具受,
或有具持不具持,
但能迴向,
盡得往生。

續云 :
「 第三福者 :
名為行善。

此是發大乘心凡夫,
自能行行,
兼勸有緣,
捨惡持心,
迴生淨土。」

可知這些憑自力修持福善之機,
或聞與不聞佛法,
或具持不具持,

但至緊要至心迴向發願,
願生彼國,
亦可得生淨土。

為甚麼修業三福的人要迴願,

才可往生?

此因淨業三福是三世諸佛憑自力修福而成佛的正因,
而不是憑他力念佛而往生的正因,

由於因果不相應,
欲修三福求生淨土者,
必須普皆迴向,

願生彼國,
方可得生!

善導大師稱之為淨土法門的
「 要門 」。

為甚麼修三福迴願往生的人少,

往生大業未能成就呢?

很多欲修三福求生淨土者理解淨土法門的
「 迴向發願心 」,

以為與一般大乘菩薩教的
「 迴向 」差不多,
以致得生淨土者少之又少。

迴向發願心是
《 觀經 》
所指的
「 三心 」--

至誠心、
深心、
迴向發願心之一。

善導大師釋言 :
「 迴向發願心者 :

過去及以今生,
身口意業,
所修世出世善根;

及隨喜他一切凡聖,
身口意業,
所修世出世善根;

以此自他所修善根,
悉皆真實深信心中,

迴向願生彼國,
故名迴向發願心也。」

由此可見,
自力修持福善之機的往生正因,
不在於其人的佛法善根,
或修持功行。

事實上,
縱使能具持五戒十善等,
憑此戒福及世福等,

只能做人生天,
尚在三界,
六道輪過,
怎能憑人天福善,

得生淨佛國土呢?

欲修三福求生淨土者的往生正因,
實是在於
「 一心迴願 」,

即捨己歸佛,
捨自力修持而憑佛力攝取,

所謂
「 迴所修業,
向所去處 」!

迴捨自力修持的諸行功德,
心向佛力施予的名號功德,

亦即「 萬行不憑憑念佛 」,
所謂「 一心迴願 」者,

一心專念彌陀佛名,
一心願生彌陀淨土。

或問 :
《 觀經 》上輩生文教
「 六念法 」的
「 念佛 」,

雖是自力修持的淨業三福等諸行之一,
但也有佛力施予的名號功德,
理應亦可往生。

就往生而言,
上輩生文的
「 六念法 」 的
念佛與第十八願的念佛,

有何不同?

修行六念中,
前三念是「 念他 」,
後三念是「 念自 」

《 觀經 》上輩生文言 :

復有三種眾生,
當得往生。

何等為三?

一者,
慈心不殺,
具諸戒行。

二者,
讀誦大乘方等經典。

三者,
修行六念。

迴向發願,
願生彼國。

欲修此
「 六念法 」,
念佛求往生者必須迴向發願;

第十八
「 念佛往生 」
願指定的
「 稱名念佛 」,
是不用迴向的。

善導大師釋言 :
明「 修行六念 」者 :

所謂念佛、法、僧,

念戒、捨、天等。

此亦通合上第三福大乘之意義也。

言「 念佛 」者,

即專念阿彌陀佛口業功德、
身業功德、
意業功德;

一切諸佛亦如是。

又一心專念諸佛所證之
「 法 」;

並諸眷屬菩薩
「 僧 」。

又言 :
六念中之前三念是他,
後三念是自。

善導大師續釋 :
前三念是念他,

念佛、法、僧,

其中念佛,
是專念阿彌陀佛的三業功德,
同時亦念一切諸佛的三業功德。

後三念是念自,
即自我反省。

反省甚麼呢?

善導大師續釋 :
又念諸佛之「 戒 」;

及念過去諸佛、
現在菩薩等,

難作能作,
難捨能捨,
內捨外捨,
內外捨。

此等菩薩,
但欲念法,
不惜身財。

行者等既念知此事,
即須常作仰學前賢後聖
「 捨 」身命意也。

又念「 天 」者,
即是最後身十地之菩薩。

他人早已覺,
盡捨身命,
行道進位,

但自己還未醒,
惱障多,
福慧微

修淨業三福的上輩生者,

應深切反思 :
佛已三業清淨,
自己仍在持戒;

佛菩薩已捨法無量,

包括身、命、意等,

自己仍在學捨;

佛菩薩已住第一義天,
即最後身十地之菩薩所住的天,

亦即第一義諦、
妙境界相、
無為涅槃的極樂報土,

自己仍在求生三界諸天或淨天。

對比之下,

修六念者應意識到 :

今時的佛菩薩是自己過去世的同修,
大家曾同發願斷惡,

捨命行菩薩道,
他們已因圓果熟入聖道,

所謂
「 此等難行之行已過,
三祇之劫已超,
萬德之行已成,
灌頂之位已證 」,

而我呢?

善導大師續言 :

然我等凡夫,
乃至今日,
虛然流浪,
煩惱惡障,
轉轉增多,
福慧微微;

若對重昏之臨明鏡也。

忽思忖此事,
不勝心驚悲嘆者哉!

讀到這句話真是不寒而慄,
當頭棒喝!

原來以前的同修們早已盡捨身命,
行道進位,
證果取覺,

如今還來穢土,
度脫自己;

但自己還在夢中,
愈修愈糟,
福慧微微,
出離三界,
遙遙無期,

不禁自慚形穢,
稀噓不已,
羞愧難容。
  
自力修持福善者,
因堪受善法不同,
所修持的三福善業時節,

有延、
促之異,

故此其往生的品位有九品之別。

至於乘第十八願往生者,
同一念佛,
乘佛願力,
仗佛功德,

皆是彌陀正覺淨華化生,
超越品輩等分別想而得生。

在沉静的某個夏夜
若你望著昨日定格的某個畫面
那是生活投來的鏡像
行至此時 百般滋味 等你洞察人生的甘苦之美。
新歌《上善如酒》已上線

QQ音乐:https://t.cn/A6XoXV3E
网易云音乐:https://t.cn/A6XXg7sl
酷狗音乐:https://t.cn/A6XorSVj
酷我音乐:https://t.cn/A6XorSVW
咪咕音乐:https://t.cn/A6XorSVT
Apple Music:https://t.cn/A6Xognpm

无论男女,婚姻都是一次重生再造的机会,对人生走向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若遇到一言不合就争执,感情不和,内不宁外不兴的婚姻,对谁都是伤害,所以婚不可不合,谈男女朋友的时候,或者快结婚的时候一定要合婚,预知婚姻好坏,有备无患。
#传统文化# #人生感悟# #犯太岁# #婚姻# #姻缘# #八字算命、八字合婚、取名# #命运#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黄金时代(上)|《全职高手》同人
  • 【慢病说】眼药水直接滴眼球上毁眼睛
  • 视频丨遂宁惊现海市蜃楼奇观,若隐若现简直美哭了,然而···
  • 赵文瑄:唯一一位在央视舞台上为猫咪朗诵的人!
  • 公务员面试名言警句储备
  • 【教程】猫的树-拍摄风格镜头技巧解析+后期调色技巧视频教程(含作品集)
  • 从170公斤瘦到170斤的女孩,成了全球社交媒体红人 这样的饮食 这样的训练···
  • 《西红柿首富》定档了!也就是说,“夏洛”要回来了!
  • 大神问答,许凯家暴?李维嘉节目少?杨迪现状?张天爱现状?
  • 台湾学生在福建狂买辣条、火腿肠:台湾没有
  • 扶摇:雅兰珠战北野炽烈的爱情,相信很多看后一定难以忘却。
  • 母亲背肌无力儿子上学16年 终圆梦名校
  • ERC告诉你
  • 以前怎么没发现,五阿哥永琪竟然是这么个情话满分的Boy!
  • 郑爽新男友正面曝光 颜值身材秒杀胡彦斌 镜头前也忍不住想牵手
  • 《延禧攻略》还在圈粉傅恒璎珞这对CP?历史告诉你傅恒娶的是尔晴
  • 受伤小狐狸撑着最后一口气,拖着断腿拼命爬向人类求救
  • 新闻 | 0228韩娱-演员吴达秀于今日正式对性丑闻事件公开道歉等更多资讯
  • 《延禧攻略》傅恒玩真的,一定要娶魏璎珞,皇后失态了
  • 刚有点名气,就有约炮、家暴的黑历史,还能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