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美食# 苏州面食众多,而最让苏州人跃跃欲试,充满执念的,便是那热气腾腾的头汤面。这是老苏州人深埋于血液里的悸动。所谓的头汤面,就是指清晨面馆刚开门时,用锅里清水下的第一碗面。当清水沸腾后,大师傅用一根长筷子将面放下,水开后再次放入凉水沸腾一次后捞出。自早到午,面馆锅里的水只添不换,后面的水就会浑浊。故而清晨的第一锅清水下的面最佳,碱水味最少。碱水越重,出水的面就会越粘,口感就会差了很多。

关于面条的学问,苏式面条和北方的拉面、手擀面、宽面、刀削面等大有不同。北方面条追求的是入口的嚼劲。但是苏式面条不仅追求口感,对于造型也有要求。大师傅一筷子面条盛入碗中,要整整齐齐,丝丝分明。面条的口感为了契合食客的偏好,又有“硬面”、“烂面”之分,这指的是面条煮的时间长短,时间短的称为硬面,多煮一会的称为烂面。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烂面并不是说面条真的烂了,糊在一起,只是软一些,更适合少儿及老年人食用。

对于离家多年的我来说,心里念念不忘的便是这碗刚刚出锅的汤面,那是记忆里的味道。儿时父母每到周末,便会带我去面馆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汤面。一个红木桌子,四边各摆上一条长椅,食客们围坐一起,一边品尝美食,一边闲聊家常。刚踏进店里,门口的阿姨就热情的和我打着招呼:“小姑娘,来尝头汤面呀?” 我点头笑道 ,“是呀,难得回家一趟,最想念的便是这家的焖肉面了。”“那是要红汤还是白汤呀?”店员一边下单一边问着,我熟练地报上“白汤,免青,宽汤。”

苏州汤面点面也很有讲究。面汤分为“红汤”、“白汤”。苏州的红汤不是红辣油的红,而是酱油配合高汤原料调配成汤底的红色。红汤适合冬天,味道浓郁鲜美。白汤则是高汤为底,不添加酱油,适合夏天,其味道清爽可口。苏式面汤最为讲究的就是这份汤底,汤底要求清而不油,味道鲜美,食后回味无穷,却不口干。

这些特点就对汤面的熬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面汤需要采用鳝、鱼骨头、筒子骨等众多食材原料,配上各家独特秘制的调料,文火慢熬成汤,“吊”出鲜味汤底。每一家面店都将自己的汤底作为自家的独家秘方,绝不外传。苏州人常说:“吃面要吃汤,听戏要听腔”,可以看出苏州人对于面汤的注重。老苏州人点面常会提到“宽汤”、“紧汤”,便是说碗里的汤要多少,紧汤就是少加汤,宽汤则是相反,要多加汤。

中国的饮食文化,讲究色香味俱全。苏式汤面在满足了香和味后,当然还少不了“色”。一碗汤面端至食客手里时,还会撒上葱花蒜叶,以提升其色泽和食客的食欲。面面俱到的苏州面馆大师傅们,当然也不会忘了一些不爱葱蒜的人。所以在苏州面馆点面,还经常会听到行话“重青”、“免青”。重青和免青即是漂在面汤上的葱蒜的多少。重青就是多放葱蒜,免青即是相反,不放葱蒜。

为何说每一碗苏式汤面都是私人定制的,花色繁多?那是因为每一位食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喜欢的“浇头”。浇头是指佐面的菜肴,它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大师傅们在后厨现炒的,如虾仁、鳝丝、三鲜、腰花等。还有一种是提前做好的,如焖肉、爆鱼、雪菜肉丝、香菇面筋等。浇头的点法也很有名堂,分为浇头和过桥。浇头就是将菜肴直接放在面上,过桥则是将浇头另外用小碟子盛放,不浸于面汤中。食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浇头,可以是单一的,可以是双浇头,当然也可选择“浇头+过桥”等多种豪华吃法,万般搭配,任君挑选。

双手接过跑堂递来的汤面,鲜美的汤汁,细软的面条,入口即化的焖肉,再加上那一小碟切得细细的姜丝配菜,可谓是适适意意,笃笃悠悠。或许正是因为这一份惬意自在,才让江南人对于汤面情有独钟。

来苏州品尝苏式汤面,不可不尝的,便是这枫镇大肉面,其被誉为苏州“最难做、最精细、最鲜美”的一碗面。苏州人饮食听从时令,枫镇的大肉面就是其典型之一,作为一款夏季令面食,其汤底用酒酿吊香,汤清无色,醇香扑鼻。

碗面中的焖肉,虽然长相普普通通,但其做法却又极其讲究。我们需要挑选一块上好新鲜的五花肉,带皮带骨。然后每一面都抹上盐,用石板压实,腌制五六个小时,这样处理后的五花肉肉质才会更紧实。压实后的肉再洗净焯水,处理干净,配上葱、姜和各类香料进行焖煮。焖煮时,锅内的水量须以刚好盖住肉为最佳,这样的肉感吃起来不会感觉干涩或者松散。焖肉煮熟冷却后,就可以进行切片了。

每片肉的大小需要控制在1.2两左右,每片厚度和宽度也需要保持一致。老苏州人是这样评价一块极品焖肉:肉质烂而不散,肥而不腻,浸入面汤后,凝脂消融,入口即化,满口鲜汁,食之难忘。

或许这就是美食的魅力,它给了我们故事与传承。在岁月的长河里,我们儿时的人和物在逐渐地淡去模糊,可脑海里的味道却越发地清晰深刻,难以忘怀。

《苏州人吃汤面,有多讲究?》文 | 风起长夏

#三联美食# “三个蟹壳黄,两碗绿豆粥,吃到肚子里,同享无量福。”这首乡土气息十足的白话诗描述的是江南地区一种用油酥加酵面作坯,先制成扁圆形饼胚,外沾一层芝麻,贴烘炉壁烘烤而成的火炉烧饼,因其形状似蟹壳、色泽如蟹黄,故又名“蟹壳黄”。

说起蟹壳黄,自是绕不过苏州茶馆。苏州人爱喝茶,茶和苏州人之间结着很深厚的友情。明清姑苏繁荣富足鼎盛之际,街头巷尾星罗棋布着大大小小的茶馆。

在吴门仇英的《清明上河图》和清代徐杨的《姑苏繁华图》中,都能看到陆文夫笔下“老苏州”赶早茶的场景。

“每至曙色朦动,鸡叫头遍的时候,对门茶馆店里就有了人声,那些茶瘾很深的老茶客,到时候就睡不着了,爬起来洗把脸,昏昏糊糊地跑进茶馆店,一杯浓茶下肚,才算是真正醒了过来,才开始他一天的生涯。”

江南第一才子唐伯虎在《除夕口占》中说道“柴米油盐酱醋茶,般般都在别人家”。茶,是苏州人的开门七件事之一,喝茶与吃饭占有同等地位。故苏州人管“喝”茶叫“吃”茶。是的,苏州人这杯茶不是“喝”进去,而是“吃”出来的。

不少老苏州早起的头一件事就是跑茶馆去吃早茶,先一杯热茶下肚,自己不动身,让面馆里的伙计代跑腿去附近面馆点一碗“头汤面”打包回茶馆,有点类似现在的“饿了么”、“美团”骑手,吸溜着热腾腾的面条,倘若倘若恰逢生意场上的熟人,那就续上茶水,边喝边聊,茶水喝光,顺道也把生意谈了下来。

有了吃“早茶”的,便就有吃“晚茶”的。在民国文人包天笑回忆里,吃“晚茶”的人社会阶层似乎要更高一点。

比如,苏州人去茶馆吃个下午茶,唤作“孵茶馆”,一如老母鸡孵蛋,一坐就是大半天,托一杯茶听说书人百转千回的腔调和茶客之间彼此吴侬软语的家长里短,精致的茶点不比早茶那般清汤寡水,可以细细慢慢咀嚼,舒舒服服消磨时光。

少时,我的祖父常捎上我去茶楼“孵茶馆”,苏州茶馆配的伴茶佐食,虽不如周作人笔下“用豆腐干切成细丝,加姜丝酱油,重汤炖热,上浇麻油”的干丝那般考究,却也自有特色。
其招牌“茶楼双璧”便是生煎和蟹壳黄。祖父笃悠悠手托一杯清茶,跷着二郎腿,眯缝着眼,沉浸在低吟浅唱的评弹声中,年幼的我对茶、评弹素无兴致,只是眼巴巴地干等那份属于我的茶食,生煎馒头一口一个,吃得顺滑,自不消细说。

关于“蟹壳黄”这个物什,听着名字挺诱人,又有蟹、又有黄,可等堂倌端着食盘上来,一见之下,却是一个寻常的小圆面饼,莫说蟹黄,连猪肉都不见半星。

一口咬下去,异香浓烈,饼身上的酥皮附带着芝麻一齐“簌簌”下落,像雪花一样纷纷飘落案上。我探出小手,一小片、一小片捡起来,塞回嘴里。

那芝麻颗粒就像散落四处的弹珠,零星洒在桌面,我伸出食指,蘸些唾沫,蘸一口,吞一粒,有几颗芝麻掉进桌缝,任凭怎样蘸唾沫也无济于事。我急得干瞪眼,一上火,把桌子猛拍一下,唬的周围茶客都吓了一跳,旋即转过身来,看我一边捡、一边舔震落出来的芝麻粒,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这便是蟹壳黄的魅力。

时隔多年,祖父早已仙逝。我闲来翻书《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看到旗人吃饼一段:“他吃烧饼的时候,有两颗芝麻掉在桌子缝里,任凭他怎样蘸唾沫写字,总写他不到嘴里,所以他故意做成忘记的样子,又故意做成忽然醒悟的样子,把桌子拍一拍,那芝麻自然震了出来,他再做成写字的样子,自然就到了嘴了。”不禁莞尔。

我想起了祖父,也想起了蟹壳黄。可如今的苏州大街上,生煎店常有,蟹壳黄铺却不常有。兜兜转转,终于在一家新开张的五星级大酒店看到招牌上写着“蟹壳黄”,花样倒是推陈出新了不少种类,咸的有蟹黄馅、虾仁馅料,甜的有枣泥馅、玫瑰馅料。于是点一份尝尝,吃起来总感觉不如旧味,从厨师口中得知现在的蟹壳黄是用电烤炉烤制出来,难怪口味不那么纯正了。

惆怅之际,一位老茶客向我推荐曲园大门斜对面的一家百年老店,说那里的蟹壳黄是地道苏式口味,名气也不是吹出来的。

据说,很多年前,已故上海评弹团名家吴君玉到曲园喝茶,一眼看到邻桌上放着蟹壳黄,叫了起来:“哎呦,蟹壳黄哇,几十年没看到了。”于是,大家热情地请他吃了两个。

临走时,吴君玉还专门打听这蟹壳黄是在哪儿买的,听说就在曲园对面,连忙过去预定了40个,说要带回上海让家人和朋友都尝尝。

第二天一早,店家将新鲜出炉的蟹壳黄小心翼翼地用纸盒子包好,“这蟹壳黄不能用塑料袋装,如果放在塑料袋里,‘壳’就不脆了。”店主解释道。后来吴君玉每次到苏州,都会去曲园对面买蟹壳黄。不只是吴君玉等大师级吃客光顾,很多老顾客一买就是五、六十个,还有人专门将这款大师级秘技皮酥香脆“蟹壳黄”邮寄到香港的亲友家去。

传统蟹壳黄主要有咸、甜两种口味,咸的是葱油味,甜的是豆沙味。这爿店门面小虽小,用的却是老底子炭火烘烤的特制铁炉。

店主用菜籽油和面,面团包入油酥,一次次反复擀卷,让面饼层层起酥,“这内里至少有20层暗酥”店主一边揉面团一边凡尔赛式“炫技”,“这样一口咬下去才会有层层叠叠的质感。”饶是这番精工细作,才使得他家的蟹壳黄放久面皮也不会发硬,很多老客当天下午买回家,吃不完留待第二天,依旧能吃到那一口酥脆。

咸饼选用优质五花肉、葱花做馅心,甜饼以白糖猪油为主,再用上好的芝麻撒面,最后放入铁皮大炉中,一张一张贴在炉壁,等烤熟后用铁夹一个一个取出、装袋。蟹壳黄有甜有咸,批量生产,万一搞混岂非尴尬,为了便于区分,咸饼做成溜圆型,小巧可爱,壳面是黄褐色,远观像一只只螃蟹,撒在上面的芝麻,就像蟹壳斑点,“蟹壳黄”这个名字可谓实至名归。

甜饼则做成椭圆状。刚出炉的蟹壳黄,大老远就能闻到一股特有的浓烈饼香,尤其是葱油味咸饼,“未见饼家先闻香,入口酥皮纷纷下”,咬下一口,酥酥脆脆,层层剥落,那味蕾间迸发的余香,隽永绵长,让人在不经意间穿越到那个同样隽永绵长的年代。

《他们把这浓香酥脆的烧饼,唤作“蟹壳黄”》文 | 申功晶

一些国庆节姥姥家的碎片,处处都是童年回忆,新来了两只小狗,一只活泼,一只胆怯,新来了一只小猫是个自来熟,两只摸不清脾气的小鸟并没有叽叽喳喳。舅妈做的酸菜炖五花肉血肠还是那个味道,我舅爱吃的韭菜鸡蛋馅儿饺子还是菜多鸡蛋少……只是那张笑脸变成了一张照片,临走时候在后视镜里也没有不停摇摆的右手了。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张杰新歌一个故事# 曾经偶然我听到一个故事现在我想把它讲给你听一个女孩在路边 数着日子一个哑巴在一旁为她一见钟情倒计时1天[羞嗒嗒]你说过你一定要成为歌迷和自
  • 当然,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还面临着加强政策法规协调、加快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保护等方面的新任务,这些都是需要我们今后加力去解决的。当然我们
  • 我从来都不太懂男人,他让我懂了很多,男人的情意,男人的视野,男人的胸怀,男人的成熟(但别爱上我,我不做三)✌️他娶个貌美如花的媳妇,比他还高,但我觉得她不爱他,
  • (来自新浪香港:)#福州新闻[超话]# 【福州华侨音乐会走进“闽江之心”】#闽江之心 城市名片# 23日晚,“喜迎二十大 礼赞新时代”福州华侨音乐会在“闽江之心
  • (备注:推荐的好友非微商非小号非中老年,仅限女性,朋友圈开放,加了秒删的不算,备注推荐人名字) 问我介绍燕窝商家的妹子们,建议你们先看完下面的原创科普文,觉得作
  • 杰哥 2019你一定要来山东[失望][失望]用九年的时间回忆我的青春把我们的见面称之为“蓝色梦想” 我说要带着我最爱的人去见我最喜欢的歌手[心] 2019 我想
  • 初始体重160年底目标130今日体重151.2昨日体重151.5 累计➖8.8斤 本周目标150微博打卡第8⃣️天早餐 鸡蛋➕半个玉米➕全麦面包片一片午餐全麦面
  •   阳性感染者11,男,25岁,居住于天津市东丽区军粮城镇,系管控人员筛查发现,5月17日采集咽拭子,经检测中心检测,结果呈阳性,为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  阳
  • 如同我們,在許多的困難面前,一個人總是凸顯著單薄,而無法作為,可當我們團結起來,卻可以創造無數的奇跡 ​#每日一善[超话]##阳光信用#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
  • #林俊杰[超话]# 滑開手機,打開電腦,不是ljj就是JJLIN, 吸一吸品一品我林的仙氣和美顏,是一天必需的日常,無論是酷酷的、呆萌的、帥氣的、深情的我都想收
  • 若说秋韵的景致,最美莫过于秋叶绽放的绚丽,那欲燃的殷红,犹如开在窗口的一束红玫瑰,氤氲着季节的芬芳,撩拨着我们的心房。若说秋韵的景致,最美莫过于秋叶绽放的绚丽,
  • 娱乐圈有的是脸帅人渣的明星,这样能让粉丝追多久,本来我也就是一个佛系追星的,就是在他有演唱会的时候才会激动一下,但即使我很平淡我还是很生气,当你自己喜欢的人被说
  • ” 然后她说,“哦” 然后有点不高兴地 看着加州干净的蓝天, 我想:感谢上帝,这次难过的是你,   而不是我。      但是 如果一个女孩很喜欢我 然后她变
  •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王鹤棣[超话]# [心]#王鹤棣你好星期六# [心]#王鹤棣说自己是猴系帅哥# 花了一个多小时把Hi6棣棣的动图剪出来了各位姐妹抱图拿去玩
  • 当下的索尼和本田都有十分强烈的危机感,两家公司都在电动车业务的创新与推进上延迟于竞争对手,而在本田那边,携手索尼又带着三部敏宏强烈的个人意志——本田高管曾悄悄向
  • 天气的好坏与该地域上空的空气性质有关,气象上称之为“气团”当气团为冷性时,即为口头上所说的冷空气过境时,天气转坏,气温下降,所以会感到冷;反之,当气团为暖性时,
  • #张杰[超话]# 也不是第一次看未live了,怎么还是兴奋得像第一次一样,激动得明天的都不能好好搬了[允悲]我想大概是因为每一次见面都是新的你和新的我了吧[打c
  • 明天计划还是想去卢湾看看,可能会和特哥一起跑跑,希望不要加班[污]#猴子的训练碎碎念# 2022.9.15#野蛮部落##喜欢趣跑##跑野[超话]# 有一出没一出
  • 虽然你不缺我这一个路人粉 但是新生小花里我真的最看好你 你从普通人到模特到网红再到演员这条路走的比一般人艰难 我以为你会更珍惜 更努力 我以为你会是清醒的 以为
  • 第三次分手,上京大校友亲耳听到靳大少爷说:他特么要是再跟林以鹿在一起……#言情小说[超话]##小说推荐##小说##浙大城市学院[超话]##zucc小喇叭#近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