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态阳光” 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的技术新路径】以太阳能为动力,水和二氧化碳作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出甲醇,用以替代化石能源,实现碳的循环利用——甘肃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李灿及其团队,历时20载攻克的液态太阳燃料合成技术,将这一梦想变为现实。

而随着液态太阳燃料合成技术在兰州新区成功完成工业化验证,使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有了一条全新路径。

二氧化碳变废为宝

车辆离开兰州新区繁华的核心区,沿着笔直开阔的道路向西北方向行驶20余公里,便到了兰州新区倾力打造的化工园区。道路一侧的一座小山丘上,漫山遍野铺满了光伏板,在阳光照射下显得格外壮观。

“这是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的光伏发电部分,占地259亩,用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兰州新区石投集团高级技术主管李春新介绍说。

距离山丘不远,就是项目的主厂区,里面矗立着项目的核心设备——各种各样的装置、在空中穿梭交织的管道、高耸的反应塔,显示出十足的科技范儿。

“用山丘上光伏板发的电,将水电解为氢气和氧气,再让氢气和二氧化碳反应,就生产出了甲醇,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液态阳光’。”李春新尽量用最简要的语言道明了项目的原理。

甲醇,可作为燃料替代石油,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学中间体,在化工领域应用非常广泛。

电解水制氢,氢再与二氧化碳反应制甲醇,在实验室早就在研究,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有何特别之处?

“关键在于合成过程中使用了李灿院士团队所研发的高效催化剂。”李春新说,这一项目由光伏发电、电解水制氢、二氧化碳加氢等3个重要生产环节组成,其中,李灿院士团队研发的催化剂在后面两个环节发挥了关键作用。

催化剂是在化学反应中加入的一种特殊物质,其本身不会参与反应,却可以加快化学反应的速度,全面提升效率。

实验室里,通过电解水得到氢气,再让二氧化碳与氢气反应生成甲醇的过程复杂漫长,且条件也相对苛刻,而没有实现大规模化工业过程。而李灿院士团队研发的高效催化剂,则极大加快了电解水和二氧化碳加氢的进程,解决了关键技术难题,使工业化生产“液态阳光”变为了现实。

“通俗地讲,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就是利用太阳能、水和二氧化碳生产出甲醇的过程,它将无形的太阳能量转移到了液态的甲醇当中,因此,以这种方式得到的甲醇被形象地称为‘液态阳光’。”李春新进一步解释说。

兰州新区化工园区总顾问、兰州大学化学系教授张有贤认为,“液态阳光”合成技术是一项革命性的技术,其重大现实意义在于将二氧化碳变为重要的生产原料,划时代地解决了工业二氧化碳尾气的利用问题。

“工业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之所以被大量排放,是因为它无法被大量利用,产生不了价值。而在‘液态阳光’的生产中,二氧化碳变成了重要原料,有了利用的价值。”张有贤说,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不仅将太阳的能量转移到了液态的甲醇中,也使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封存”到了甲醇中,这是人类利用二氧化碳的一次重大创举。

催化技术重大创新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位于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不远处就是大连著名的星海广场和星海公园,依山而建、环境优美。

大连化物所是一座以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见长的综合性研究所,催化化学是其重要的研究领域。自1983年到大连化物所读研究生以来,李灿院士不断向着一座又一座催化领域高峰努力攀登。“液态阳光”则是李灿和他的团队在催化剂研究上又一次重大突破。

“‘液态阳光’合成成功,实际上就是催化技术的成功。”近期,记者专程前往大连化物所,对李灿院士进行了专访。李灿介绍说,“液态阳光”的合成过程中,通过加入催化剂,大幅提升了电解水制氢、二氧化碳加氢两个生产环节效率。

也就是说,李灿团队分别攻克了两大催化技术。

以电解水制氢为例:传统电解水制氢能耗大,生产出同样体积的氢气不仅成本高,而且速度慢。但使用李灿院士团队研发的先进电催化剂后,单位时间内电解的氢气量大幅增加。

“以前,一小时能够出几百立方米氢气就已经了不起了,现在我们可以出1000立方米以上,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李灿说。

制氢速度提升的同时,还有成本的下降。

传统制氢,每产生1立方米氢气大概需要耗5度以上的电能,但兰州新区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把生产1立方米氢气的耗电量降至4.3度。

“别小看这0.7度,一方省下0.7度,1亿立方米、10亿立方米又要省下多少电,这个量大得不得了。”李灿说,工业生产必须要考虑效率和成本,否则没有企业愿意干。

前沿技术的探索之路往往充满着艰辛。

“液态阳光”的成功,研制出具有很强靶向性的催化剂是关键。一次次试验、一次次失败,李灿院士团队没有放弃。

“加入催化剂后,要让氢气和二氧化碳反应后生成甲醇,而不是甲烷之类的其他物质。”李灿院士说。

与实验室环境不同,工业合成“液态阳光”必须要充分考虑到杂质、水、温度等对催化剂的影响。

比如:要确保催化剂耐高温,温度升高不会被烧死、烧结。同时,工业二氧化碳含有大量杂质,有毒化作用,这又需要催化剂要特别“皮实”,既要在温度高的时候不怕烧结,又要同时在各种各样的“粗粮杂粮”原料过来能够被消纳。

“一般的催化剂很怕水,温度高的时候,水对催化剂的破坏很严重,而二氧化碳加氢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水,又给我们带来新的问题、新的挑战。”李灿说。

通过许多次攻关,一系列问题最终逐一得到解决。

2020年10月15日,兰州新区“液态阳光”示范项目通过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来自全国各地的权威专家一致认为:这一项目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整体技术处于国际领先。

而“液态阳光”项目运行数据也显示,项目运行1000小时的时候,催化剂依然没有明显失活,抗中毒和抗烧结良好,达到了推广条件。这意味着“液态阳光”这一科技成果已经具备工业化生产条件。

兰州新区“液态阳光”示范项目为下一步建设10万吨级、百万吨级的“液态阳光”生产线打下了基础。

“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同样的道理,我们还可以用风能、水能等绿色能源发电,与水和二氧化碳合成出清洁的甲醇。”李灿说。

技术应用前景广阔

2020年1月17日,注定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这一天,总占地面积289亩,投资约1.4亿元的兰州新区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成功投运,呈液体状的粗甲醇第一次从设备终端的管道中流出。

“电是通过光伏发电得到的,水是普通的工业用水,二氧化碳是从合成氨工厂尾气中捕获的,完全实现了绿色生产。”李灿院士团队的王集杰博士见证了这历史性的一刻。

化学品的工业化生产存在着放大效应,在相同的操作条件下,利用小型设备在实验室得出的研究结果,往往与大型生产装置得出的结果有很大差别。

“在实验室里,最初放入反应管的催化剂只有1克,成功后,我们把量放大100倍以上,也就是加入100克催化剂再看结果,成功了,才有了进行工业试验的基础。”王集杰说。

从试验室中的瓶瓶罐罐,到完成工业中试,是“液态阳光”合成技术的一次大跨越。

兰州新区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可年产甲醇1000吨,反应器中投入的催化剂达到了1.6吨,是原始试验的160万倍,达到了项目的工业化示范作用。

“现在的任务是进行推广应用,建设10万吨级甚至规模更大的项目。”王集杰说。

新技术能否被推广,还要算经济账。

兰州新区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有关负责人、兰州新区石投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姜锦算过一笔账,在这一项目中,每吨甲醇的生产成本为3000元。而以传统的煤化工方式生产,每吨甲醇的成本约为2000元。

3000元与2000元,貌似“液态阳光”合成技术缺乏竞争力。

“项目的二氧化碳是购买的,因此增加了500元的成本,而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传统二氧化碳排放企业面临巨大的减排压力,我们项目很有可能‘零成本’甚至负成本获得二氧化碳,从而使‘液态阳光’成本大幅降低。”姜锦说。

在合成“液态阳光”过程中,除了二氧化碳,电价也对成本有着重要的影响。另一个好消息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光伏发电的成本也在不断下降。

“3000元的成本是按每度电0.20元的价格计算的,现在有些地方光伏发电成本已经大幅下降。”对“液态阳光”合成技术的推广前景,姜锦充满信心。

在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中,之所以将甲醇称为“液态阳光”,是因为太阳的能量被一步步转移到了甲醇中。项目落户兰州新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地海拔高,太阳能资源丰富。

“当然,这也同兰州新区对高科技成果应用的重视密不可分,从2018年考察对接到2019年开工,再到2020年建成试运行,仅仅用了1年多的时间,兰州新区从土地、资金等多个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姜锦说。

在王集杰看来,兰州新区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的影响将会非常深远。

我国每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00亿吨,其中近一半集中在电力、化工、冶金等八大行业。如果能将这些二氧化碳捕集用于制造甲醇,按1.4∶1的二氧化碳投入和甲醇产出比例,就等于全国每年在减排50亿吨二氧化碳的同时,能够生产出35亿吨甲醇,社会效应无法估量。

王集杰说,目前工业捕集二氧化碳技术已经相对成熟,未来,人们还可以对轮船等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捕集利用。

“液态阳光”合成技术在兰州新区完成工业化验证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在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审中,液态太阳燃料合成项目荣获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已经有多家企业来对接合作,有的已经进入合同起草阶段,很快就有10万吨级以上的液态阳光甲醇合成项目启动建设。”王集杰说。

太阳能为动力,将二氧化碳变废为宝,实现碳的资源化循环利用,这一天很快就会到来。(来源:甘肃日报)

【“液态阳光”: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的技术新路径】以太阳能为动力,水和二氧化碳作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出甲醇,用以替代化石能源,实现碳的循环利用——甘肃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李灿及其团队,历时20年载攻克的液态太阳燃料合成技术,将这一梦想变为现实。
而随着液态太阳燃料合成技术在兰州新区成功完成工业化验证,人类为早日实现“碳中和、碳达峰”有了一条全新路径。

二氧化碳变废为宝
车辆离开兰州新区繁华的核心区,沿着笔直开阔的道路向西北方向行驶20余公里,便到了兰州新区倾力打造的化工园区。道路一侧的一座小山丘上,漫山遍野铺满了光伏板,在阳光照射下显得格外壮观。
“这是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的光伏发电部分,占地259亩,用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兰州新区石投集团高级技术主管李春新介绍说。
距离山丘不远,就是项目的主厂区,里面矗立着项目的核心设备——各种各样的装置、在空中穿梭交织的管道、高耸的反应塔,显示出十足的科技范儿。
“用山丘上光伏板发的电,将水电解为氢气和氧气,再让氢气和二氧化碳反应,就生产出了甲醇,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液态阳光’。”李春新尽量用最简要的语言道明了项目的原理。
甲醇,可作为燃料替代石油,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学中间体,在化工领域应用非常广泛。
电解水制氢,氢再与二氧化碳反应制甲醇,在实验室早就在研究,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有何特别之处?
“关键在于合成过程中使用了李灿院士团队所研发的高效催化剂。”李春新说,这一项目由光伏发电、电解水制氢、二氧化碳加氢等3个重要生产环节组成,其中,李灿院士团队研发的催化剂在后面两个环节发挥了关键作用。

催化剂是在化学反应中加入的一种特殊物质,其本身不会参与反应,却可以加快化学反应的速度,全面提升效率。
实验室里,通过电解水得到氢气,再让二氧化碳与氢气反应生成甲醇的过程复杂漫长,且条件也相对苛刻,而没有实现大规模化工业过程。而李灿院士团队研发的高效催化剂,则极大加快了电解水和二氧化碳加氢的进程,解决了关键技术难题,使工业化生产“液态阳光”变为了现实。
“通俗地讲,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就是利用太阳能、水和二氧化碳生产出甲醇的过程,它将无形的太阳能量转移到了液态的甲醇当中,因此,以这种方式得到的甲醇被形象地称为‘液态阳光’。”李春新进一步解释说。
兰州新区化工园区总顾问、兰州大学化学系教授张有贤认为,“液态阳光”合成技术是一项革命性的技术,其重大现实意义在于将二氧化碳变为重要的生产原料,划时代地解决了工业二氧化碳尾气的利用问题。
“工业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之所以被大量排放,是因为它无法被大量利用,产生不了价值。而在‘液态阳光’的生产中,二氧化碳变成了重要原料,有了利用的价值。”张有贤说,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不仅将太阳的能量转移到了液态的甲醇中,也使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封存”到了甲醇中,这是人类利用二氧化碳的一次重大创举。

催化技术重大创新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位于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不远处就是大连著名的星海广场和星海公园,依山而建、环境优美。
大连化物所是一座以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见长的综合性研究所,催化化学是其重要的研究领域。自1983年到大连化物所读研究生以来,李灿院士不断向着一座又一座催化领域高峰努力攀登。“液态阳光”则是李灿和他的团队在催化剂研究上又一次重大突破。
“‘液态阳光’合成成功,实际上就是催化技术的成功。”近期,记者专程前往大连化物所,对李灿院士进行了专访。李灿介绍说,“液态阳光”的合成过程中,通过加入催化剂,大幅提升了电解水制氢、二氧化碳加氢两个生产环节效率。
也就是说,李灿团队分别攻克了两大催化技术。
以电解水制氢为例:传统电解水制氢能耗大,生产出同样体积的氢气不仅成本高,而且速度慢。但使用李灿院士团队研发的先进电催化剂后,单位时间内电解的氢气量大幅增加。
“以前,一小时能够出几百方氢气就已经了不起了,现在我们可以出1000方以上,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李灿说。
制氢速度提升的同时,还有成本的下降。
传统制氢,每产生一立方米氢气大概需要耗5度以上的电能,但兰州新区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把生产一立方米氢气的耗电量降至4.3度。
“别小看这0.7度,一方省下0.7度,1亿方、10亿方又要省下多少电,这个量大得不得了。”李灿说,工业生产必须要考虑效率和成本,否则没有企业愿意干。

前沿技术的探索之路往往充满着艰辛。
“液态阳光”的成功,研制出具有很强靶向性的催化剂是关键。一次次试验、一次次失败,李灿院士团队没有放弃。
“加入催化剂后,要让氢气和二氧化碳反应后生成甲醇,而不是甲烷之类的其他物质。”李灿院士说。
与实验室环境不同,工业合成“液态阳光”必须要充分考虑到杂质、水、温度等对催化剂的影响。
比如:要确保催化剂耐高温,温度升高不会被烧死、烧结。同时,工业二氧化碳含有大量杂质,有毒化作用,这又需要催化剂要特别“皮实”,既要在温度高的时候不怕烧结,又要同时在各种各样的“粗粮杂粮”原料过来能够被消纳。
“一般的催化剂很怕水,温度高的时候,水对催化剂的破坏很严重,而二氧化碳加氢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水,又给我们带来新的问题、新的挑战。”李灿说。
通过许多次攻关,一系列问题最终逐一得到解决。
李灿院士团队成员在大连化物所实验室进行催化剂性能测试。
2020年10月15日,兰州新区“液态阳光”示范项目通过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来自全国各地的权威专家一致认为:这一项目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整体技术处于国际领先。
而“液态阳光”项目运行数据也显示,项目运行1000小时的时候,催化剂依然没有明显失活,抗中毒和抗烧结良好,达到了推广条件。这意味着“液态阳光”这一科技成果已经具备工业化生产条件。
兰州新区“液态阳光”示范项目为下一步建设10万吨级、百万吨级的“液态阳光”生产线打下了基础。
“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同样的道理,我们还可以用风能、水能等绿色能源发电,与水和二氧化碳合成出清洁的甲醇。”李灿说。

技术应用前景广阔
2020年1月17日,注定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这一天,总占地面积289亩,投资约1.4亿元的兰州新区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成功投运,呈液体状的粗甲醇第一次从设备终端的管道中流出。
“电是通过光伏发电得到的,水是普通的工业用水,二氧化碳是从合成氨工厂尾气中捕获的,整个甲醇的生产过程完全实现了绿色生产。”李灿院士团队的王集杰博士见证了这历史性的一刻。
化学品的工业化生产存在着放大效应,在相同的操作条件下,利用小型设备在实验室得出的研究结果,往往与大型生产装置得出的结果有很大差别。
“在实验室里,最初放入反应管的催化剂只有1克,成功后,我们把量放大100倍以上,也就是加入100克催化剂再看结果,成功了,才有了进行工业试验的基础。”王集杰说。
从试验室中的瓶瓶罐罐,到完成工业中试,是“液态阳光”合成技术的一次大跨越。
兰州新区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可年产甲醇1000吨,反应器中投入的催化剂达到了1.6吨,是原始试验的160万倍,达到了项目的工业化示范作用。
“现在的任务是进行推广应用,建设10万吨级甚至规模更大的项目。”王集杰说。
新技术能否被推广,还要算经济账。
兰州新区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有关负责人、兰州新区石投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姜锦算过一笔账,在这一项目中,每吨甲醇的生产成本为3000元。而以传统的煤化工方式生产,每吨甲醇的成本约为2000元。
3000元与2000元,貌似“液态阳光”合成技术缺乏竞争力。
“项目的二氧化碳是购买的,因此增加了500元的成本,而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传统二氧化碳排放企业面临巨大的减排压力,我们项目很有可能‘零成本’甚至负成本获得二氧化碳,从而使‘液态阳光’成本大幅降低。”姜锦说。

在合成“液态阳光”过程中,除了二氧化碳,电价也对成本有着重要的影响。另一个好消息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光伏发电的成本也在不断下降。
“3000元的成本是按每度电0.20元的价格计算的,现在有些地方光伏发电成本已降到了几分钱。”对“液态阳光”合成技术的推广前景,姜锦充满信心。
在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中,之所以将甲醇称为“液态阳光”,是因为太阳的能量被一步步转移到了甲醇中。项目落户兰州新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地海拔高,太阳能资源丰富。
“当然,这也同兰州新区对高科技成果应用的重视密不可分,从2018年考察对接到2019年开工,再到2020年建成试运行,仅仅用了1年多的时间,兰州新区从土地、资金等多个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姜锦说。
在王集杰看来,兰州新区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的影响将会非常深远。
我国每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00亿吨,其中近一半集中在电力、化工、冶金等八大行业。如果能将这些二氧化碳捕集用于制造甲醇,按1.4:1的二氧化碳投入和甲醇产出比例,就等于全国每年在减排50亿吨二氧化碳的同时,能够生产出35亿吨甲醇,社会效应无法估量。
王集杰说,目前工业捕集二氧化碳技术已经相对成熟,未来,人们还可以对轮船等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捕集利用。
“液态阳光”合成技术在兰州新区完成工业化验证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在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审中,液态太阳燃料合成项目荣获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已经有多家企业来对接合作,有的已经进入合同起草阶段,很快就有10万吨级以上的液态阳光甲醇合成项目启动建设。”王集杰说。
太阳能为动力,将二氧化碳变废为宝,实现碳的资源化循环利用,这一天很快就会到来。(新甘肃.甘肃日报)
https://t.cn/A6X3ceX4

阿里都开始裁员了?网友调侃:向社会输送人才?

文章来源: 雷达财经 于 2022-05-24 22:02:54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人立场!
(被阅读 36004 次)A- A A+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马云曾公开表示,未来每年将会向社会输出 1000 名在阿里工作 10 年以上的人才。有网友调侃,阿里此次裁员,是滚动式向社会输送人才。

雷达财经出品 文 | 孟帅 编 | 深海

" 女朋友被阿里裁员了,拿到了正常的补偿,起初看起来挺正常的,没想到逛超市时会和服务员吵起来,以前她脾气超好的。" 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留言称,女朋友被阿里裁员后,出现较大的心理压力。

雷达财经注意到,近期在职场社交平台脉脉上,阿里连续多日占据热门搜索榜首。点击进入后,多是裁员相关内容。

而据媒体报道,此次裁员,阿里巴巴旗下多个业务线均有涉及,淘系、淘特、阿里云、CTO 线等业务均在裁员范围之内,比例或为 20%-30%。知情人士透露,阿里是滚动式裁员,并非大规模裁员。 截至发稿,阿里方面暂未对此做出公开回应。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马云曾公开表示,未来每年将会向社会输出 1000 名在阿里工作 10 年以上的人才。有网友调侃,阿里此次裁员,是滚动式向社会输送人才。

除了裁员,有消息称阿里旗下的达摩院和阿里云业务线,也有多位高管出走。此外,近半年时间以来,阿里高层的人事变动也颇为频繁," 太子 " 蒋凡出海,创始人之一的戴珊接下大淘宝。有分析人士认为,阿里的高层调整或在为未来集团正式的权力交接过渡。

此外,阿里当前还正面临着流量下滑、营收增速放缓、利润大幅下滑等不利局面。

已数次传出裁员

4 月末以来,网上陆续有阿里大裁员的消息传出,传闻称阿里此次裁员的规模达 20%,裁员方式为集中裁员加闪电裁员的形式,裁员将从 5 月 16 日开始直到月底完成。而此次阿里裁员消息传出的原因,系与早前阿里一园区会议室被订光有关。据网传截图显示,阿里杭州西溪 A 区、B 区的访客会议室在 5 月 16 日和 5 月 17 日被集团订光,将用作与员工大规模裁员的面谈沟通地点。

" 今天被 hr 和主管约谈了,因为业务调整,我的岗位没了,其实早就有预感,所以心理上已经做好了准备。我最关心的就是赔偿 ……" 某职场社交软件上,有多位认证为阿里巴巴集团员工的用户分享裁员信息。

有用户表示,阿里此轮裁员并非只裁新人,新老员工均有;N+3 倍的赔偿属实,被裁的全部员工都会给,不分 BU。该员工还表示,此次裁员没有固定的比例,各条线都有。

对此,有接近阿里的知情人士向媒体透露,此次阿里大规模裁员的传闻并不准确,目前算是持续性的、动态性的业务调整。知情人士称,阿里目前各业务线和板块确有收缩,包括钉钉、速卖通、菜鸟、阿里云等,但并没有将哪个业务整体 " 全动了 " 的举动,阿里当前并没有大规模裁员的情况。

知情人士还表示,阿里通常 4、5 月会根据员工的个人表现和绩效情况进行人员裁汰,这两个月原本就是全年流动率最高的月份。据了解,每年的 3 月 31 日为阿里全年的绩效季结束日,因此集团通常会在 4 月根据员工的个人表现和绩效情况进行打分,评分为最差一档的员工将有被裁汰的风险。

关于网络上流传的园区会议室被预定光的消息,有认证为阿里的员工称,A 区访客中心会议室被锁实际是为了疫情消杀;B 区会议室也并非被锁,而是被 618 项目组所预定,均与网传的裁员消息没有关联。

事实上,这并非阿里首次传出与裁员有关的消息。去年 11 月,有媒体报道称,网传阿里内部会通知要裁员大概 2 万人,管理层更加扁平化管理,有的部门将彻底消失。阿里内部人士对此回应称,没收到相关通知。

今年 3 月,阿里又因裁员登上热搜。彼时,在职场社交平台上,有阿里员工表示,阿里即将开始新一轮裁员,旗下 MMC 事业群裁员规模约 20%,其他部门也有指标,目前多个业务线已经初步敲定裁员名单。

值得一提的是,2019 年阿里巴巴举行的二十周年活动上,马云发表卸任演讲时表示,"30 年以后,我们每年向社会输出至少 1000 名 10 年以上的阿里人,他们应该参与到社会的建设,他们到各个公司去 "。

后续,马云的这段话被不少网友调侃是阿里美化裁员的说辞。彼时阿里对马云的此番言论回应称,员工从来都是阿里巴巴最重要的 " 产品 ";马云本人也是从阿里参与到社会建设的 10 年以上 " 老员工 " 之一;10 年以上的员工在阿里很宝贵,在年会上是有资格坐在内场前排的," 人才我们从来都不嫌多 "。

雷达财经注意到,陷入裁员传闻的阿里,也在同步招聘。4 月 11 日,阿里通过公众号 " 阿里巴巴集团招聘 " 发布了有关 2023 届校园春招的推文。据推文显示,此次阿里春招面向今年 11 月至明年 10 月期间毕业的学生,分为官网投递和内推两个渠道。据了解,阿里本次春招覆盖的范围包括阿里巴巴集团、阿里健康、阿里影业、菜鸟网络、本地生活等多个板块,涉及的岗位涵盖研发、算法、芯片、游戏、运营、设计、产品等多个大类,工作地点有杭州、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等海内外 50 多个城市。此外,在阿里招聘的官网上,目前也有大量刚刚更新的社会招聘岗位。

不过,据知情人士透露,阿里今年春招的规模相比以往有所缩水,社招也有所缩减。今年阿里春招的岗位中,技术类占比达 9 成,春招发放的 offer 数量不到去年的 1/3,去年春招的应届生会正常入职。

那么从阿里出走的员工一般都去了哪?据吴晓波频道此前发布的报告显示," 大厂 "、" 名厂 " 之间的人才通常会欢快地 " 互通有无 ",其中提到字节的人才首要来自阿里巴巴,员工跳槽会首选腾讯。

多位高管出走

裁员消息传出的同时,还有消息称阿里旗下的达摩院和阿里云业务线,有多位高管出走。

据媒体报道,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达摩院城市大脑实验室负责人华先胜(P11),高级研究员张磊(P11),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云研究院院长肖利华(P11),阿里巴巴副总裁、达摩院副院长金榕(P11)都已相继离开阿里。

事实上,近半年以来,阿里高层变动频繁。

去年 12 月,阿里巴巴组织架构进行了一轮升级大换血。据阿里董事会主席兼 CEO 张勇发布的内部信显示,戴珊作为集团总裁,将代表集团分管大淘宝(包括淘宝、天猫、阿里妈妈),B2C 零售,淘菜菜,淘特和国内贸易(CBU)等一层组织,共同形成 " 中国数字商业板块 "。

被外界誉为阿里 " 太子 " 的蒋凡,则让出此前分管的大淘宝业务,将全球速卖通和国际贸易两个海外业务,以及 Lazada 等面向海外市场的多家子公司接下,它们共同组成了阿里新的 " 海外数字商业板块 "。

彼时,张勇在内部信中对于二位人事变动的原因解释称,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格局,阿里必须决策更高效,行动更统一,各个一层组织之间的定位和分工更明确。

外界对于蒋凡出调海外业务有不同的声音,一部分声音认为,阿里此举是给此前身陷桃色事件的蒋凡降权,使其边缘化;还有一部分声音认为,阿里是想通过蒋凡将寄予厚望的出海业务搞出水花," 过去几年,阿里巴巴在海外市场增长迅速,但距离在潜力广阔的海外市场有更大作为,阿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今年 4 月,阿里旗下公司再有高层人事变动。张勇卸掉淘宝(中国)软件有限公司、浙江天猫技术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兼总经理身份,交由戴珊接任。据悉,戴珊是阿里的 " 十八罗汉 " 之一,也是阿里目前唯一还冲在业务前线的创始人。2018 年,戴珊便已经从张勇肩上接过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兼总经理等身份。阿里方面对于 4 月的工商变更回应称,变更是出于权责一致的法务安排。

阿里频繁的人事变动背后,释放出什么信号?有分析人士认为,阿里的高层调整不排除集团在为未来正式的权力交接做铺垫,以便日后能平稳过渡。戴珊接管阿里最大营收的 " 中国数字商业板块 " 后,又从张勇手中接下阿里旗下两公司重要职务,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戴珊在阿里内部的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

遭遇流量见顶

当前,随着国内互联网相关业务的流量触顶,流量不增甚至下滑已然成为了阿里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据易观千帆数据显示,4 月阿里旗下的多款主要移动 App 月活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淘宝 4 月月活 7.81 亿,环比下滑 1.51%;淘特 4 月月活 1.64 亿,环比下滑 6.12%;闲鱼 4 月月活 8849 万,环比下滑 5.37%;手机天猫 4 月月活 4602 万,环比下滑 6.7%;菜鸟 4 月月活 2541 万,环比下滑 5.7%;点淘、一淘 1834 万及 629 万的 4 月月活,环比也分别下滑了 10.78%、5.23%。

App 月活下降背后,阿里出现业绩下滑。

今年 2 月 24 日,阿里交出 2022 财年第三季度的财务报告。财报显示,报告期内阿里单季度实现 2425.8 亿元人民币的营收,同比增长 10%,低于此前增速;净利润为 192.24 亿元,同比下降了 75%。

2021 财年前三季度,除中国业务取得 1397.48 亿元的经营利润外,公司旗下的国际业务、本地生活服务、菜鸟、云业务、数字媒体及娱乐、创新业务及其他板块,经营利润均为负。其中,本地生活服务业务经营亏损高达 239.82 亿元,国际商业经营亏损达 87.37 亿元,其他业务的经营亏损在 28 亿元至 67 亿元不等。

值得一提的是,阿里在财报中对于淘特的表现予以肯定。截至报告期末,阿里中国商业业务年度活跃消费者达 8.82 亿,单季增长约 2000 万,阿里将这主要归功于淘特带来的增量,欠发达地区消费者的比例不断增长,本季通过淘特完成支付的订单数量同比增长超 100%。但即便如此,阿里进行了大量投入的淘特表现也并不稳定。截至去年 12 月末,淘特拥有 2.8 亿的年度活跃消费者;今年 4 月,淘特月活为 1.64 亿。

有分析人士指出,当下摆在阿里面前的任务仍十分艰巨。目前作为阿里支柱业务、营收占比超过七成的中国商业板块,该季度增速仅 7%,而国际业务、本地生活服务、菜鸟等业务当前也并未能担起重任,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阿里的整体盈利能力。

提及阿里的多业务引擎驱动发展时,张勇表示," 我们相信市场对阿里多业务引擎没有完全体现,这也是我们在推进拆分业务这个计划的重要原因。现在的业务当中,菜鸟、本地生活公司、Lazada、Trendyol,都是以独立公司方式运作,我们希望未来更多闭环设计和独立的业务进行公司化运行,也持开放态度,在需要的时候引入更多多元化投资来推进市场的进程。"

在二级市场上,阿里的表现也较为颓软。5 月 24 日收盘,阿里巴巴报收 83.6 港元 / 股,最新市值为 1.81 万亿港元,较高点 " 膝斩 "。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FANTASTICS##八木勇征##堀夏喜# 2022.05.03丨推特 更新丨芬达电台 181期 勇征庆生环节 优点BEST 10八木勇征 优点BEST10
  • 우리 세월 좋아 복된 삶을 누려간다 국제로인의 날을 맞이한 년로자들의 모습을 보느라니 저도모르게 가슴이 뜨거워진다. 그들은 과연 어떤 혜택
  • :适合放在收藏里的文案 ❶ 不是每个人我都会分享乱七八糟的事 ❷ 人间盛望 故里江添 ❸ 我走的路要繁华盛开 要人声鼎沸 ❹ 慢节奏的生活和慢慢的我
  • (五)请居民在参加采样期间做好个人防护,全程佩戴口罩,主动接受体温检测,并保持两米以上距离,避免聚集和相互交谈,切实防止采样时交叉感染。明日8个城区开展核酸检测
  • 事实上,不止是海航“随心飞”产品销售火爆,此前东航、华夏航空推出类似产品后,也出现了“一抢而光”的场面。*“随心飞”产品火爆“抢票大战”困难重重“送2880元免
  • 别说什么网暴不网暴作出这种事之前就应该知道错误以及应该承担的后果 难道男高中生就不用承担吗很多女孩子被失望到极点的男生分手后,第一反应是去认错,保证,希望对方能
  • 此前,王宝强因为宠爱马蓉就将自己所有的财产全交给了她,但没想到的是,马蓉不仅和宋喆走到了一起,还想和宋喆一起将王宝强的财产转移,宋喆在和马蓉走到一起后,还想办法
  • 因为无人打理,这里便成为自然生命肆意生长的天堂,开得最多的花还是月季和雏菊,它们不是娇滴滴的含苞待放欲露还羞,而是肆意的绽放,盛大且热烈,蔓延一片。“这是我的歌
  • 1、月湖公园一部宁波史,半部在月湖,宁波城区最近的赏梅地,就是月湖公园。3、慈湖公园江北区慈城古镇慈湖公园,有历史,有故事,也有风景。
  • 嗯,应该还是在南京吧[微风] #王源从2000年到20岁##王源朝暮online##王源[超话]# 生日快乐呀,源儿哥@TFBOYS-王源 从2014开始认识你
  • 但希望各位能记住,这里是 俊 哲 娃超,嘴过任意一方的本超皆不欢迎!明明不是限定团,却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泪][泪][泪]其实看到那个视频超级难过,我不想知道它的
  • 在家养病的第n天[裂开]☑️比昨天早一个半小时起床[挖鼻]☑️水果搭配 一颗+一截甘蔗[喵喵]☑️喝好多杯可乐被爸爸吐槽[悲伤]☑️陪一起劳动[打call]☑
  • 而且很神奇,其他表现女人味的香水很容易让我想到“高跟鞋”“精致妆容”这类意象,我只会想在好好打扮的日子用,但是这支“地下情”就完全没有给我这种感觉,和精致矜贵相
  • 肖战你好帅,我好喜欢你[抱一抱]人生中,我们总是要经历深刻而沉痛的磨练,才能一步一步长大,长成无人能伤害,坚不可摧的模样。肖战你好帅,我好喜欢你[抱一抱]人生中
  • 只是因为看到我之前的微博发现我每天很难过,所以以轻松的姿态劝我向前看,问我怎么不接受他的好意呢?这段时间觉得等不了的人别等了融入不了的圈子别融了我常常有错觉觉得
  • 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的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赞颂秋的文字的特别的多。我虽则外国诗文念的不多,也不想开出帐来,做一篇秋的
  • 病理结果暂未回,治疗一般包括以下方面:嘱患者避光,避免进食光敏性食物和药物。3、混合结缔组织病,具有多种结缔组织病的临床表现,但又不能明确诊断为某一结缔组织病。
  • 我是一个尊重仪式感的人,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就是希望人生的回忆有个书签,待时光散去,可供回忆;渴望年轮上有个标记,待斗转星移,不缺惊喜。小王子的星球上只有一朵玫
  • #山河月明##每日一善[超话]#.#阳光信用# 感恩是一种善行,我们要感恩一切善待自己的人,感恩世间万物,并且要知恩图报,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更是一
  • #肖战[超话]##肖战时影# 肖战时影#肖战玉骨遥# 肖战玉骨遥#肖战我喜欢你# 肖战我喜欢你┄┅┄┅ᥫᩣ. [心]┅┄┅┄无论你看不看得到,我们都在静静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