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自向阳开,人自向前走,看涵姐是如何精进人生的

你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可以养活自己吗?

有人说在当今时代已经没有铁饭碗,真正的铁饭碗,是你不可替代的能力和走到哪里都有饭吃的本事。

在当下的时代,怎么提升自我才能有不可替代的能力和不被裁的底气呢?

那就让我们跟随《涵解:无畏真实》的作者赵涵老师一起来探寻答案吧:

◆赵涵(Caroline涵涵姐)

知名阅读推广人,知识情感类达人。

毕业于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国际关系专业(本硕连读)。

曾先后就职于澳大利亚迪肯大学国际政治系、凤凰卫视、澳大利亚500强企业。

一:守护初心,学会感恩

涵姐入职凤凰卫视不到一个月,就被派去了利比亚。

在很多人眼里,这是难得的机会,尤其对一个新人而言。但对于已经在海外生活、工作了一段时间的她来说感觉很正常。直到领导来问:“刚来就被安排出差,有什么感受吗?”她诚恳有加地说:“我会做好我的工作。”结果领导脸一沉,让涵姐出去了。

当时如果加一句:“谢谢您给予我这次机会。我一定会好好努力,不让领导失望。”

也许领导会感觉这个女孩的情商智商都很高。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看到的一个故事,部门新来了两个同事,领导为他们两个举行了欢迎晚宴。在座后,领导让这两个新人先动筷子,说这是部门欢迎新人的一种方式,其中的小A忐忑不安的拿起筷子夹了一个离自己最近的菜放到了自己的碗里,而小B则坦然的用公筷夹起来一个大虾放在了领导的盘子里。这时,大家看到了领导脸上那抹不经意的笑容。

在后来的工作中,小B也展现出了各方面的高情商。

初出茅庐的职场新人难免会在这种场合下不知所措,但小B的表现却让领导刮目相看,在后来领导多次不动声色的考察中,小B一路过五关斩六将,以最快的速度提升为领导助理。

其实涵姐当时没听出领导的潜台词:谁都愿意被肯定,领导也是如此。给你机会,你就要学会感恩,能力再大,没有被需要也是浪费。

二:别把运气当才华,也别把平台(影响力)当本事。

5年里涵姐和阮先生的团队一起采访了将近500位知名领导人、历史学家、学者、名人,也有幸跟随团队飞往四大洲。

当时的涵姐,对待很多事情都带着自我认知的偏差。因为存在文化差异,在采访现场与对方的工作人员发生了一些小摩擦,对方的态度让涵姐一度失态,后来在对方代表的道歉下,矛盾才得以平息。

当时,涵姐觉得自己的女性身份被不公平对待了,言辞和行为从自己的情绪出发,而不是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采访结束后,当晚涵姐给阮先生发了一封邮件,内容主要是检讨和道歉,反省自己当时的行为。

先生只回复了简短的一段话,他说:“不要轻易把自己的运气当作才华,也不要把脾气当作本事。”

平台给予我们的永远是机会,但如果你把平台当作本事,把运气当作才华,多半会活成一个笑话。

这不仅让我想起了我的一位朋友,他已位列副总,当时的他意气风发,因为与老总在工作上的意见不同,愤而辞职。

多年后当我再见到他时,他已成为另一家公司的老总,可是在这些年的打拼中他失去了当年的机会,本可以用2年的时间升为老总,他却比别人多花了5年,这就是他为自己的鲁莽交付的认知税。

看到他的白发不难想象这些年他重新做到如今职位的艰辛,可是人总要通过这样的挫折才能得到认知觉醒。

三:“心不唤物,物不至的前提是实力

在职场里,你可以讨厌很多人,你也可以喜欢很多人,与喜欢的人共事,那不叫本事;但能理智对待自己看不惯的人并与他共事,这才是本事。

1:在职场必备技能:培养感知力,避免“事故”察言观色不是世故,却可以规避“事故”。

信息对称是职场中另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也是无论新人还是老人都容易忽略的地方。新人犯错是因为没有经验,老人失误则是因为经验充足。

比如有些人接到了口头通知,没有二次确认,就埋头苦干,结果却在细节问题上被人钻了空子。

很多年前涵姐在总部领奖的时候就遇到过一件类似的事情。领奖前,她被通知要在总部大领导那里做一个5分钟的感谢演讲,涵姐再三询问形式,都被告知自由发挥,甚至可以不脱稿。

这些年的经验告诉涵姐,再自由发挥,在大领导面前重要的不是读了什么、念了什么,而是随机应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发言不仅要陈述一年的业绩和来年的目标,还要表示对领导的感激。

到了总部,领奖前的几分钟,涵姐被告知演讲是脱稿,不是5分钟,是15~20分钟,要以诙谐的形式进行,最好要把做过的几个项目的具体数据包括在内。

通常情况下,“最好怎么做”这个提议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可以一概当作“必须”理解。在宴会厅里,涵姐发现某些穿着五颜六色服装的高层以挑剔的眼神齐刷刷地看着她,其中一位还隔空举杯预祝演讲“成功”。

这时,涵姐把一周前就准备好的数据和演讲大纲在脑子里又过了一遍。按涵姐这种“人来疯”的性格,正愁自己的话痨属性得不到发挥呢,这不就是“心不唤物,物不至”吗?

上台后,涵姐先感谢了这帮“看客”,也顺带点名道姓地“感谢”了隔空举杯的那位多给我的15分钟,还不忘睚眦必报地提到我在5分钟前才知道演讲要求。

20分钟的演讲顺利结束后,涵姐回到座位上,也不失礼貌地隔空举了个杯子。职场中少不了办公室斗争,如果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就算七大洲五大洋地轮番换工作,把自己弄得精疲力竭,也难免要吃居心叵测之人的暗亏。

2:话要软着说,事要硬着做

所谓“话要软着说”,是保持新人该有的本分和规矩,明白自己是来上班的,不是来上学的,没人会为你的不懂事买单。

说话要懂得分寸,职场要看个眉眼高低,论资排辈,顺序不能乱。受到职场前辈、长辈的点拨,哪怕是建设性意见或者建议,也要虚心接受,并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凡事多说“谢谢”。

所谓“事要硬着做”,不是说要像石头一样顽固不化,不知变通,这里说得“硬”,是让自己在专业领域里做到“没你不行,不可取代”。说白了,能力就是你在职场的底气。

3:韬光养晦”般崛起的智慧

“我想辞职,这工作我干不下去了!”这是涵姐在来自职场的私信中看到最多的抱怨。细细追问,原因十有八九是自己受了委屈,背了黑锅,被冤枉、被算计了。

记得马未都老师说过:“委屈就分两种,真委屈和假委屈。”顾名思义,前者是真受了委屈,可哪个职场人不是“起初心里怜惜着林黛玉,最后把自己活成了薛宝钗”?

但面对这种委屈,你就一定要小心了。假委屈就是别人并没有觉得这件事有多严重,自己却狂加内心戏,觉得好像全世界都对不起自己。把委屈揉碎了吞下,新生的终将是你的格局。

记得一位朋友就将自己背的黑锅变成了自己向领导递的投名状,事情的起因是总部通知他让领导8点开视频会议,他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将设备为领导调好并及时通知了领导,但那天领导却因为处理一件加急的工作而耽误了会议,导致总部点名领导发言时找不到人。

当时在会场的他替领导找了理由并背了黑锅,被总部领导狠狠地训了半小时。

但事后他的领导却将他提拔为他的特助并往副经理方向培养。当时领导有句话说,背不了黑锅的人是得不到成长的。

细水长流,一步一个脚印,这样才能从每一个阶段发生的事情中思考和体会“功不唐捐,玉汝于成”。

其实在人生的路上你能看多远,就能走多远;你的心有多大,你的世界就有多大。

欲成大事者,必须研究“势”,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因势而谋,应势而动,借势而行,顺势而为。你会发现古今成大事者,莫不是在“势”上做足了文章。会因势,能成势,方能胜人一筹,捷足先登。

#历史趣闻#【参合陂之战失败是因为将领慕容宝的骄傲轻敌?】#v光新星#
参合陂之战背景是指五胡十六国时期的第二阶段,那时候前秦灭亡后,北方重新分裂,慕容垂复国后燕,继而拓跋珪在他的支持下建起北魏,本来鲜卑慕容部和拓跋部是世家姻亲,然而在群雄逐鹿的时代哪里会有持久的和平共处呢。

因为后燕无理扣留拓跋珪的弟弟,两国关系渐渐僵化,待到势力日渐雄厚时,北魏联合西燕与后燕对立,但是不久西燕便被后燕攻陷,北魏则屡次侵扰后燕附塞诸部,正是在这参合陂之战背景下,后燕太子慕容宝奉命率军讨伐北魏。可惜这个太子为人骄傲自负,又年轻气盛,在对北魏作战中过于轻敌,考虑不周,甚至没有派出侦查部队。自大的慕容宝碰上极富谋略的拓跋珪,结果是燕军被北魏连夜部署的军队成功袭击,遇袭的燕军草木皆兵,混乱中不堪一击,最后五万人左右的军队只能逃出去几千人,被俘虏的将士惨遭魏军活埋。

在此之前,后燕军队由于在滑台和长子两次战役中均获胜,征战北魏的士气显著高扬,然而这个参合陂之战背景却被北魏所利用,聪明的拓跋珪故意先让燕军长驱直入北魏地界,长其志气,使燕军骄纵,低估北魏实力。不过最关键的还是拓跋珪故意捏造慕容垂的死讯并散布给燕军,这无疑重挫了燕军的士气,尤其严重影响了其领导者慕容宝的精神状态,才有了参合陂之战的大获全胜。

参合陂之战过程

公元395年,慕容宝率领八万后燕军队讨伐北魏,对手拓跋珪则率领二万北魏军队迎战。然而参合陂之战过程中最关键的影响因素并非兵力对抗,而是谋略比拼,双方领导者的决策尤其重要。

尽管后燕兵力更胜一筹,然而参合陂之战过程中拓跋珪身怀谋略,不知不觉中化被动为主动,使战机大反转。相比拓跋珪的沉稳睿智,后燕军队主帅慕容宝不仅年轻气盛,还骄傲自负,思虑不周全,在长驱直入北魏城区后,他没有深思为什么讨伐之路会那么顺利,自以为这是北魏怯懦的表现,低估了敌人的势力,对军队的管理和对外探查均有所懈怠。与此同时,拓跋珪抓来燕军使者,迫使其向后燕军队捏造后燕君王慕容垂的死讯。骄纵的后燕军队闻此乱了阵脚,变得军心不稳,以致内乱,慕容宝听闻父亲的死讯更是忧虑不安,辗转反侧,便狠下心烧船撤退。这一切正中拓跋珪下怀,结果后燕军队在参合陂便被埋伏好的北魏精英部队偷袭,松散的燕军遇袭便陷入混乱中,不堪一击,最后大量士兵被俘,仅仅有包括慕容宝在内的几千人侥幸逃了出来,否则他们就会跟被俘的将士一样被魏军活活埋掉。

因此在参合陂之战过程中,后燕军队在战况中已经落于下风了,实际上只等着北魏精锐骑兵的最后一击,敲定战果罢了。虽然北魏获得了胜利,但拓跋珪的手段却谈不上高明,尤其是他命人活生生埋掉数万名俘虏的举动更是为后人谴责。

参合陂之战结果

熟悉历史的人,都或多或少对十六国这个历史上的战乱时期有所了解,这些在东晋时期强大起来的小国家,在疆域上囊括了华北、辽东、漠北等地。而参合陂之战则正是十六国时期发生两个国家之间的一场重大战役。那么参合陂之战结果究竟如何呢?

众所周知,在西晋灭亡之后,华北多战火纷飞、民不聊生。登国十年,野心勃勃的慕容垂力排众议出兵八万进攻北魏,气势汹汹。北魏拓跋珪采纳了大臣的建议从都城转移示敌以弱。以致后燕的军队一路之上长驱直入如入无人之地,顺利地进军收降五原。而此时拓跋珪派人去后秦求援,一边继续诱敌深入伺机而动。而后长途奔袭疲惫不堪的后燕军队又被慕容垂已死的谣言所影响发生内乱,军队内部互相猜忌无心恋战,终被拓跋珪和后秦赶来的支援军队在参合陂击败。参合陂之战结果就是如此,北魏在大胜的同时,也为日后对于北方地区的大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合陂之战结果的失败,成为了慕容宝心中难以启齿的耻辱。他与大臣联合向慕容垂请求再次出兵北魏,得到了慕容垂的首肯。于是登国十一年,慕容垂亲自率兵进攻北魏。慕容隆所率领的前锋部队骁勇善战不畏强敌,一举攻陷了平城并收编了平城的军队,使拓跋珪大为震惊。然而好景不长,慕容垂不幸病重,在班师回朝的途中便一命呜呼。他的儿子慕容宝继位之后,后燕内乱不断,国力减弱,终在皇始元年被北魏所灭。

参合陂之战评价

在对参合陂之战评价中大多数人都认为这场战争失败的原因是因为后燕将领慕容宝的骄傲轻敌而造成的。在这场战争中,有谋臣曾经向慕容垂分析过以慕容宝的性格,如果让他带领大军去攻打北魏,必然会因轻敌而导致失败,没想到他一语成戳。

然而,慕容垂并没有听谋臣高湖的建议,甚至罢免了他的官职。后来,慕容宝带领着几万人的军队浩浩荡荡地去攻打北魏,这场为了争夺北方霸权的战争终于爆发。

后人们对参合陂之战评价极高的就是对北魏国君拓跋珪,他在这场战争中表现的极为沉稳和足智多谋。面对北燕军队的入侵,拓跋珪并没有惊慌,而是冷静地分析敌我形势的优劣,而且对慕容宝的性格进行了深入的深吸,最终确定了诱敌深入,将敌军引入他布置的天罗地网的计划,步步为营,最终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很多学者在对参合陂之战评价中都认为是慕容宝的不负责任和轻率莽撞造成了北燕军队的惨败,慕容宝认为自身实力强大,犯了兵家之大忌,最终紧追不舍北魏的军队,最后落入了北燕军丢给他们布置的天罗地网。

拓跋珪一方面在敌军前方诱敌深入,另一方面又在慕容宝的部队里散播慕容垂去世的消息,使得北燕军队内部势力相互猜忌,各方势力出蠢蠢欲动,搅乱他们的军心。在北燕军队撤退的过程中,伏击北燕军队,最后活埋几万北燕军。

燕国经过这次参合陂之战,元气大伤,内部打乱,最后被北魏收复。

#传古维新# 【方广锠:古籍影印不宜修版】

利用现代印刷技术影印古籍,滥觞于古人的临摹、拓碑、刻帖、影抄、影刻。与古人的技法相比,现代影印技术可以使常人难得一见的古籍化身千百且惟妙惟肖,既让稀珍古籍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又解决古籍的保护与使用这一对矛盾。这对保护与弘扬民族文化、推进学术发展均起到极大的作用。故近百年来,古籍影印已经成为古籍整理的重要方法,各种类型的影印古籍不断推出。

存世古籍在千百年的流传过程中,难免有残破、损坏等情。因此,在出版影印古籍的时候,如何处理其残损处,成为古籍整理、出版界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

上世纪上半叶起,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一大批影印古籍,也形成一整套处理残损古籍的模式,其基本方法就是修版。即采用“仿写”、“套字”乃至最费工夫的“手工描润”,尽量恢复古籍残损处的原貌。有的文章介绍,经过这些仿写、套字和手工描润等妙手回春的工序,即便是邋遢本,也能重现精刻风貌。商务印书馆的上述方法,至今仍对古籍的影印出版有着较大的影响,甚至被某些出版社视为古籍影印的规范性做法。

但笔者认为这种方法值得商榷。

影印古籍,贵在“存真”。古籍的价值不仅仅在其所承载的文献,还兼有文物、文字等两个方面的研究价值。古籍整理,如何尽可能全面地保存其文物、文献、文字等各方面的研究信息与价值,使我们必须予以严重关注的。

这里首先是一个指导思想的问题。人们在长年的古籍文物修复实践中,提出“整旧如旧”这一指导思想,这无疑是正确的。但如何理解这一思想,则因人而异。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国家图书馆开始修复敦煌遗书前,我们曾经对此指导思想进行过认真的讨论。我们认为,所谓的“整旧如旧”,不是企图恢复该遗书没有损坏以前的原貌,“如”古代的“旧”。古代的那个“旧”,不可能再恢复。而应尽可能保持该遗书修复前的原貌。所谓“尽可能保持该遗书修复前的原貌”,就是在修复工作中仅仅使该遗书的残破部分得到养护,绝不使遗书其他部分的现有状况产生任何形态上的改变。在修复工作中,要最大限度地保留敦煌遗书文物、文献、文字原有的各种信息,不能使我们的修复工作干扰敦煌遗书原有的研究信息,误导研究者。

古籍影印,应该遵循同样的指导思想。

先举一个周一良先生提到的事情。

《周一良读书题记》1922年《孝经》条,介绍该书为“上海涵芬楼借江阴缪氏藏传是楼影写宋相台本影印”,封面有周叔韬题记,谓:“乙丑十二月得传是楼所藏宋刊本对阅过一过,无一字差。盖宋本刻画精好,故影写时无脱讹,惟小圈间有失写处。刻工姓氏曰寿昌、曰翁凡二人,此本不录。卷末木记为宋本所无,盖从他经移附此后,若不见宋本原书,无以正此失矣。”[1]

由于周叔韬用宋刊原本查核涵芬楼本,略掉了缪氏影写本这一环节。所以,产生周叔韬题记所述问题的原因,到底出于缪氏之影写本,还是出于涵芬楼的影印工作,还是两者不同程度均有问题,有待查考。但因影写或影印而使原书失真,其理则一。

笔者在以往的实践中,在古籍修版问题上,既有过正面的经验,也有过反面的教训。

先讲教训。

众所周知,由任继愈先生主持的《中华大藏经》最初计划以《赵城金藏》为底本影印。因为《赵城金藏》全藏共计6980卷,而中国国家图书馆所藏不足5000卷。《中华大藏经》原计划为百衲本,不足部分可以利用其他藏经的经本补足,故不是问题。当时最大的困难是:为了防止日寇掠夺,当年八路军将《赵城金藏》从广胜寺抢救出来。在战争年代,这批藏经有过藏身煤窑、多次转运等诸多曲折经历,解放初期交送国图时,不少经卷霉烂破损,有些甚至粘结成棍。国图聘请四位装修技师,花费10年功夫完成对它们的修复。但卷面的霉痕、水渍已无法去除,残破的部分也无从补足。因此,国图交给中华大藏经编辑局的缩微胶卷,不少经卷的卷面一片模糊,文字难以辨认[2]。为了尽量利用《赵城金藏》这一稀世孤本,中华藏编辑局当时的思路是:第一,能够修版的,尽量在照片上修版。中华藏编辑局为此付出大量艰辛的劳动,但后来发现问题不少。比如修版人员年轻、视力好,但她们既不懂繁体字,更不懂佛教。于是出现把“菩萨”修成“苦萨”的笑话。为此,我们又安排几位老先生,对修版后的照片逐一校对。即使如此,也不能保证百分之百准确。第二,对版面无法描修的黑坨、残缺,采用《再刻高丽藏》替换。同样出于“尽量利用《赵城金藏》”这一思路,当时的原则的是尽量少换。能换一个字,不换两个字;能换半行,不换一行;能换一行,不换两行;实在不行,才整版替换。由于《赵城金藏》与《再刻高丽藏》都是《开宝藏》的覆刻本,字体相近,版式一致,甚至同一版上诸文字的相对位置也基本相同。所以早期《中华藏》的宣传资料曾称这种修版可达“天衣无缝之效”。

1994年,我在日本访学。某天在一个研究班上,藤枝晃先生提出:《赵城金藏》版片运到大都以后,曾依据《辽藏》修版。我当时请教:这一新观点的依据是什么?藤枝晃先生回答:依据就是中国新出版的《中华大藏经》,上面有明显的修版痕迹。我吃了一惊,连忙说明:《中华大藏经》的修版是中华藏编辑局做的。藤枝晃先生没说什么,表情愕然。回国以后,我向任先生作了汇报,并建议今后不要再讲“《中华藏》以《赵城藏》为底本”,改为“《中华藏》以《赵城藏》为基础,经过修版,形成《中华藏》本”。任先生接受了这一建议,并把这一表述写在他为《中华大藏经·总目》所写的序言中。进而交代我要编纂《中华大藏经》版本目录,向后人交代我们修版、补版的情况。

这里顺便讲一下,前些年某出版社影印出版的《赵城金藏》,实际是将《中华藏》中经过修版的《赵城金藏》部分抽出,重新制版影印,是一部假的《赵城金藏》。如按照该影印本来研究《赵城金藏》,复原《赵城金藏》,是要上当的。

再讲经验。

1982年,笔者随同童玮先生考察云南图书馆藏佛教典籍时,发现32册元代大藏经零本,版别不清。经童玮先生与笔者考订,这是一部前此从来不为人们所知的大藏经。虽然32册零本的版式相同,但从纸张、板框大小考察,这些零本实际是两批印本。那么,这两批印本是否属于同一种藏经呢?

非常凑巧,两批印本各存有一册《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百六十六,其中一卷首尾俱全(属第一批),一卷首存尾残(属第二批)。这两卷经版框宽窄不一,印刷用纸各异。但细审笔划特征则完全一致,连破笔、裂缝乃至栏线的残断都毫发不差。由此证明,这两卷印本是由同一种版片刷印的。也就是说,二批经卷属于同一部藏经。版框宽窄不一,当由于印刷时间先后不同之故。盖木版历时,因各种因素缩版、涨版,使得同一版片印出的书籍版框大小有别,这在古籍中是常见的。后来我们把这批藏经定名为《元官藏》。

如果我们考察的不是原卷,而是影印本。如果该影印本在出版过程中被人修版、描饰板框,则无疑会误导我们的研究。所以,1994年笔者在日本访学时遇到来访的刘俊文先生,当时他正在主持影印《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向我介绍情况,并说:为了修版、修饰框线,付出了大量劳动。我便叙述了《中华藏》的教训以及在云南的经历,建议他千万不要修版。后来他告诉我,当夜便打电话到国内,停止修版。

总之,古籍影印不宜修版。国内外现在有些古籍影印,残烂处均一任其旧,而将拟补文字用铅字印刷在相应的残烂处天头。我认为这是一种值得提倡的好方法。这种方法既保留了古籍的原貌,又体现了整理者的工作;既向读者提供了完整的古籍信息,也为读者扫清阅读的障碍;这样做,还免除了古籍影印中描版、修版等种种吃力不讨好的工作。

[1]周一良:《周一良读书题记》,海豚出版社,2012年12月,第1~2页。

[2]这与80年代的缩微照相技术水平也有关。笔者其后在国图工作时,曾检视过国图所藏《赵城金藏》。原卷虽有霉烂等情,但文字与霉斑、水渍颜色不同,所有的文字均清晰可辨。但在80年代的缩微胶卷上,由于缺乏层次色差,文字与霉斑、水渍往往模糊一片。

转自https://t.cn/A66Yhtgu

传古楼 https://t.cn/A66S3wUL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河成云[超话]# #河成云0824迷你7辑回归# [☁️]【消息】220823 STAYG_GLOBAL更新河成云消息一则 [河成云]HASUNGWOON'
  • 大学时候,爱好打篮球的同学聚在一起,这时候大家有了自己的电脑,看球更容易了,大学失去了父母的束缚,能乖乖读书的人确实不多,打球和看球贯穿了我们整个四年大学生涯,
  • #阳光信用#作者把女性之间的那种微妙的关系描写的淋漓尽致 那种嫉妒 攀比 诋毁 背叛又惺惺相惜的感情很容易让女性产生共鸣莱农总结自己的一生都是在与提高自己的社会
  • 发泄负面情绪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你可以去运动,用体能的消耗,来代替情绪的失控,也可以大哭一场,或者你也可以找一个空房间,和那个消极的自己,进行一场“空椅对话”。
  • #李大辉[超话]# 220125 discoverychannelkr 디스커버리 담당자는 오늘 영화 비하인드를 풀어보려고 합니다.. 바로…. 우식
  • 3、冲浪前需要做的准备观察:观察海浪,是否适合你的水平,应该从哪里划水出去等;检查:确定你的身体状态适合,检查你的装备,冲浪板有无损坏?脚绳是否没有问题?板蜡是
  • #阴阳师手游[超话]# * 今日份攻略已经发完,六道短期不会亲自做攻略了(想写的都写了[开学季])(明天补一张图文就完事了)看到好的思路我还是会转发的周六周天想
  • “只要是引水工程征地,我们全力配合,想征多少征多少!”“这是为子孙后代引水的工程,我们的地你们随便用!
  • 1.吃的永远没有壳 虽然是进口虾[可爱]2.下班开玩笑说让他找我,二十分钟立马出现在楼下34.啥奇奇怪怪的都陪我去吃~5.现在已经不会自己系鞋带了6.卓恒子做的
  • 二是在近距离自主控制段,减少了多个用以确认飞船状态的停泊点,类似动车组减少经停车站数量一样,加快了接近速度。最后:正规平台找的房子,退房押金无压力,2个房间都有
  • 听了这个情形,那个工部官员心里懊悔不迭,情知自己上了姓曹的恶当这姓曹的明明是办正大光明的公事,却故意让他看到鬼鬼祟祟的情形,结果让他枉做小人,在同僚面前丢尽了脸
  • 01.大家都是唱跳偶像出身,一开始的梦想到底想是创造出更好的舞台表演,还是想登更大的舞台,想被更多人看到,两者成功的结果都是一样的,但是,如果并非前者,我真的会
  • @ 笨人的可怕不在其笨,而在其自作聪明。不炒股,就永远不会在股市亏损,痛失机会也换来了永远的稳定,天天念兹在兹的,就可以是米啊面啊,工资啊,再熬几年可以退休。
  • 人生,是磨难在枝头上,没有人,会经常督促我们的行动,没有人,会义务地照料我们一生,我们只能选择自己的人生,拿得越多,背负的越重,适时地放弃,才能很好地前进,错过
  • 我很早就发现优秀跟被爱没有什么关系,我以前有个很喜欢的男孩子,他拒绝我过后交的女朋友,是一个我…实在看不出有什么特别的女孩子。变得优秀的意义是,当你自己的圈子提
  • 最近看到一个胸闷胸痛患者咨询:我胸闷十几年,2015年年底做过冠脉CT,所有都正常,没有斑块没有其他,然后去年又开始胸闷背痛,反正身体其它地方有不舒服这个胸闷就
  • 这些都是在去见你的路上拍的,摁下这些快门的每一个瞬间我都的内心都是雀跃激动的,这些照片大多你都没见过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当初会选择记录下来,或许只是因为那个当下我想
  • ”少女回答:“我是生下来就具有奇异命运的人。” 因为波函数可以坍缩 “折磨我的是什么?
  • [色][赞啊][坏笑]新刊到店|《少年》本期主题:万物渺小而伟大一个人一生之中总会在某些时刻突然有一种感觉,好像有什么东西深藏在我们可感知的现实之外。”碌碌尘世
  • 谁可以想到昨天还是岁的王源今天就了呢.是年的冬季出生现在是年的冬季今年的冬季如期而至是岁的王源. 所有人都祝你生日快乐 那我祝你:愿你历遍山河.都觉得人间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