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问千寻大运河 | 运河畔的乡村振兴之问 小高庄村这样回答】https://t.cn/A6xgmdMg在中国万千乡村的发展史中,河流往往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无论取水灌溉,还是饮用炊事,皆有赖于河流之便。在天津市静海区南运河畔,一个村子的振兴,一方人民的富足,正围绕运河徐徐铺开。
  小高庄村位于南运河沿岸、静海镇南端,距镇政府约3公里,村庄沿南运河呈东西向矩形分布。全村目前共有村民215户524人,从人口规模上看并不算大,但在为村民谋幸福、办实事上,这个小村正踏实迈进。特别是在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和人居环境整治上,小高庄村近年来走出了自己的路子。
  运河畔的脆枣种植
  南运河给小高庄村带来了优越的耕作条件。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群众全力投入到各项水利工程建设之中,随着南运河屡次疏浚和农田水利的建设,静海镇的农业耕作条件稳步提高,小高庄村也大受裨益。
 有了适种的土地,还要选择合适的发展道路。对于耕地1330亩的小高庄村来说,如何精心挑选合适的作物,提高亩产效益,是主要靠农业吃饭的村民们最要紧的事。小高庄村的致富之路,也由此展开。

  在全村耕地中,大田作物占420亩,果木类经济作物占910亩。其中,以脆枣种植最为远近闻名。“‘小高庄脆枣’作为注册品牌,以品质上乘、入市时间早为特点,受到各地市场的青睐。目前我们村年脆枣产量200多万斤,鲜枣收入200万元左右。2020年,村集体收入达到3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也逐年提升。”小高庄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闫林介绍道。
  虽然如今的“小高庄脆枣”已形成一定产业规模,但这条致富路却并非一帆风顺。小高庄村村民刘振志今年63岁,现担任小高庄村村委会会计。他在小高庄村生活了大半辈子,见证了村里脆枣产业的发展。
  刘振志回忆道,小高庄村的枣树种植早有传统,最早可以追溯到1984年,彼时改革开放不久,天津不少农村都在开拓除粮食外的经济作物种植,临近南运河的小高庄村也不例外。
  在选择发展枣树种植之初,小高庄村的村民们经历了一番波折,“那时,一年给枣树浇几次水,剪几遍枝,枣树之间株距多少最合理,这些大伙儿完全不清楚。就连给枣树做嫁接,我们也不懂,还是隔壁村的乡亲教会我们的。可以说,一切都是从零开始摸索。”刘振志回忆道。
  除了种植技术不成熟,脆枣的运输、销售也是村民们要面对的新课题。“最初,全村枣树可能也就占250亩地左右,谈不上什么专业的物流、市场,更谈不上什么产业,就是村民自己采摘下来运到集市上卖。”刘振志介绍着小高庄村种枣树的历程,“就这样到了上世纪90年代,脆枣的市场价格逐渐上来,尤其以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的五六年里效益最好,按一亩地55株枣树算,一棵树收成约300斤,一斤平均1.5元,一年下来就是两万四千多元收入。于是,村里种枣的人也多了起来,全村百来户村民都开始种枣树,一时间形成了‘百里万亩果园’的盛况。”
  很快,小高庄村老百姓的腰包逐渐鼓了起来。2010年,“高庄脆枣”商标正式注册,不仅让小高庄村的脆枣逐渐形成品牌效应,还推动脆枣向优质冬枣转型。
  2015年以来,在驻村帮扶组的支持下,小高庄村枣树种植迎来更加科学的管理。尤其是2016年9月之后,小高庄的枣树种植产业开始快速发展。
  “在帮扶组的支持下,结合多年枣树种植传统,我们研究制定了一村一策的经济发展方案,成立枣树种植协会,开始试种一代冬枣,建成百亩冬枣示范区,同时引进了二代冬枣等优质品种。这些举措,都切实增加了村民的收益。”闫林说道。
  刘振志家里种植着两亩半面积的枣树,谈及近年来村里枣树种植的发展,他很是欣慰,“这几年,驻村帮扶组帮助我们建立起合理密植的手段,增加了单位面积产量。村民们还学会用套种方式让种植更加集约,在枣树株行间播种的红小豆、绿豆、江豆等作物,同样收成可观,这些都大大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如今,小高庄村附近的批发市场会定期派车到村里收购脆枣。做出品牌效应后,村民不再需要像几十年前一样,自己将脆枣运到外面贩卖。“现在我们村产出的枣可说是供不应求,往往果子还没收获,就有客商来预订。眼看着村里的枣树种了这么多年,如今真的是打响了招牌,做出了名声。”71岁的村民胡如军感慨道。
  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十四五”期间,天津市将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深化“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建设一批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
  2019年,小高庄村成功入选天津市第一轮人居环境示范村。
  金秋十月正是粮食陆续收获的时节,如果此时行走在小高庄村里的硬质路面上,随处可见村民在晾晒玉米。金黄的玉米粒铺满了不少屋前的道路,然而,仅仅在不到十年前,这样的景象并非日日能见。
  “以前,村里的路还都是泥土道,一下雨,路上积满泥,根本晾晒不了粮食,远没现在方便。至于出行就更艰难了,雨天时人刚一出门,就是两脚泥,甚至连去镇上这短短几公里路,都走得很漫长。”72岁的村民胡如刚介绍道。
  胡如刚的回忆,代表了村民对村里过去居住环境的印象。除了坑坑洼洼的泥土路,村里的垃圾处理也曾是大问题。过去,村里的生活垃圾扔得到处都是,经常挤占了民房前后和村中道路,导致蚊子苍蝇乱飞,街上臭水横流。有村民回忆道,那时,一家人吃饭时都不敢开窗户,一开窗户就会飞进一群苍蝇。
  人居环境的改善非一朝一夕之功,近十年间,小高庄村发生了大变样。2013年8月,静海区、镇两级政府以天津市能源集团驻村帮扶和“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对小高庄村的环境进行整治。
  几年间,村里拆除破旧路面3500平方米,铺就水泥路面6790平方米,全村3条东西向街道、5条南北向街道再也不会让村民“雨天两脚泥”了。此外,村里陆续建设了5个旱厕,2015年又改造成水厕。2013年,村里实行雨污分离,一户一表,洁净用水有了稳定保障。
  2015年后,村内卫生由村保洁队每天负责垃圾清扫、道路管护、绿化养护、公共设施维护等工作。短时间内,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刘振志目前是村保洁队的一员,他告诉记者,这个由5个本村村民组成的村保洁队每天都会为村里做清洁。村保洁队分工明确,有人轮流清扫路面,有人专门打扫村里的公厕,有人专门负责垃圾转运,“我们在村里活了大半辈子,这几年眼看着村子在我们的清理下越来越干净起来。既能拿到一些报酬,又能为改善村子面貌做出贡献,我们感到很充实。”
  人居环境改善后,村民的休闲、娱乐需求也开始得到满足。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不仅让本村村民竖起大拇指,也让邻村村民交口称赞。如今,这里再也不是以前那个一提起小高庄村,附近村民就对这里脏乱环境皱眉的地方了。
  矗立在小高庄村村委会前的健身小广场和篮球场,正是村里人居环境提升后,生活质量也随之攀升的最好写照。刘振志介绍道,每当天气和暖时,这里几乎每晚都有村民来扭秧歌、健身,那片安装有灯光的篮球场,更是在晚间吸引了本村乃至邻村很多年轻人前来运动,有时,年轻人的运动声一直传到很晚。
  小高庄村村委会前的小广场旁边,如今是一片荷花塘,但在以前,这里还是个臭水坑,堆满垃圾,还散发出臭味。几年过去,不仅垃圾踪影全无,塘内的荷花盛开时还散发出阵阵芳香。臭水坑变荷花塘的故事,是小高庄村旧貌换新颜的缩影,也是小高庄村近年来“文明村镇”“美丽村庄”等荣誉的注脚。
  环境越来越美,村民收入逐渐增多,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关于如何为乡村振兴“破题”,小高庄村正给出自己的答案。

#千问千寻大运河# 【运河畔的乡村振兴之问 小高庄村这样回答】

  在中国万千乡村的发展史中,河流往往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无论取水灌溉,还是饮用炊事,皆有赖于河流之便。在天津市静海区南运河畔,一个村子的振兴,一方人民的富足,正围绕运河徐徐铺开。

  小高庄村位于南运河沿岸、静海镇南端,距镇政府约3公里,村庄沿南运河呈东西向矩形分布。全村目前共有村民215户524人,从人口规模上看并不算大,但在为村民谋幸福、办实事上,这个小村正踏实迈进。特别是在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和人居环境整治上,小高庄村近年来走出了自己的路子。

  南运河给小高庄村带来了优越的耕作条件。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群众全力投入到各项水利工程建设之中,随着南运河屡次疏浚和农田水利的建设,静海镇的农业耕作条件稳步提高,小高庄村也大受裨益。

  有了适种的土地,还要选择合适的发展道路。对于耕地1330亩的小高庄村来说,如何精心挑选合适的作物,提高亩产效益,是主要靠农业吃饭的村民们最要紧的事。小高庄村的致富之路,也由此展开。

  在全村耕地中,大田作物占420亩,果木类经济作物占910亩。其中,以脆枣种植最为远近闻名。“‘小高庄脆枣’作为注册品牌,以品质上乘、入市时间早为特点,受到各地市场的青睐。目前我们村年脆枣产量200多万斤,鲜枣收入200万元左右。2020年,村集体收入达到3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也逐年提升。”小高庄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闫林介绍道。

  虽然如今的“小高庄脆枣”已形成一定产业规模,但这条致富路却并非一帆风顺。小高庄村村民刘振志今年63岁,现担任小高庄村村委会会计。他在小高庄村生活了大半辈子,见证了村里脆枣产业的发展。

  刘振志回忆道,小高庄村的枣树种植早有传统,最早可以追溯到1984年,彼时改革开放不久,天津不少农村都在开拓除粮食外的经济作物种植,临近南运河的小高庄村也不例外。

  在选择发展枣树种植之初,小高庄村的村民们经历了一番波折,“那时,一年给枣树浇几次水,剪几遍枝,枣树之间株距多少最合理,这些大伙儿完全不清楚。就连给枣树做嫁接,我们也不懂,还是隔壁村的乡亲教会我们的。可以说,一切都是从零开始摸索。”刘振志回忆道。

  除了种植技术不成熟,脆枣的运输、销售也是村民们要面对的新课题。“最初,全村枣树可能也就占250亩地左右,谈不上什么专业的物流、市场,更谈不上什么产业,就是村民自己采摘下来运到集市上卖。”刘振志介绍着小高庄村种枣树的历程,“就这样到了上世纪90年代,脆枣的市场价格逐渐上来,尤其以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的五六年里效益最好,按一亩地55株枣树算,一棵树收成约300斤,一斤平均1.5元,一年下来就是两万四千多元收入。于是,村里种枣的人也多了起来,全村百来户村民都开始种枣树,一时间形成了‘百里万亩果园’的盛况。”

  很快,小高庄村老百姓的腰包逐渐鼓了起来。2010年,“高庄脆枣”商标正式注册,不仅让小高庄村的脆枣逐渐形成品牌效应,还推动脆枣向优质冬枣转型。

  2015年以来,在驻村帮扶组的支持下,小高庄村枣树种植迎来更加科学的管理。尤其是2016年9月之后,小高庄的枣树种植产业开始快速发展。

  “在帮扶组的支持下,结合多年枣树种植传统,我们研究制定了一村一策的经济发展方案,成立枣树种植协会,开始试种一代冬枣,建成百亩冬枣示范区,同时引进了二代冬枣等优质品种。这些举措,都切实增加了村民的收益。”闫林说道。

  刘振志家里种植着两亩半面积的枣树,谈及近年来村里枣树种植的发展,他很是欣慰,“这几年,驻村帮扶组帮助我们建立起合理密植的手段,增加了单位面积产量。村民们还学会用套种方式让种植更加集约,在枣树株行间播种的红小豆、绿豆、江豆等作物,同样收成可观,这些都大大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如今,小高庄村附近的批发市场会定期派车到村里收购脆枣。做出品牌效应后,村民不再需要像几十年前一样,自己将脆枣运到外面贩卖。“现在我们村产出的枣可说是供不应求,往往果子还没收获,就有客商来预订。眼看着村里的枣树种了这么多年,如今真的是打响了招牌,做出了名声。”71岁的村民胡如军感慨道。

  小村旧貌换新颜 臭水坑变荷塘

  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十四五”期间,天津市将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深化“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建设一批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

  2019年,小高庄村成功入选天津市第一轮人居环境示范村。

  金秋十月正是粮食陆续收获的时节,如果此时行走在小高庄村里的硬质路面上,随处可见村民在晾晒玉米。金黄的玉米粒铺满了不少屋前的道路,然而,仅仅在不到十年前,这样的景象并非日日能见。

  “以前,村里的路还都是泥土道,一下雨,路上积满泥,根本晾晒不了粮食,远没现在方便。至于出行就更艰难了,雨天时人刚一出门,就是两脚泥,甚至连去镇上这短短几公里路,都走得很漫长。”72岁的村民胡如刚介绍道。

  胡如刚的回忆,代表了村民对村里过去居住环境的印象。除了坑坑洼洼的泥土路,村里的垃圾处理也曾是大问题。过去,村里的生活垃圾扔得到处都是,经常挤占了民房前后和村中道路,导致蚊子苍蝇乱飞,街上臭水横流。有村民回忆道,那时,一家人吃饭时都不敢开窗户,一开窗户就会飞进一群苍蝇。

  人居环境的改善非一朝一夕之功,近十年间,小高庄村发生了大变样。2013年8月,静海区、镇两级政府以天津市能源集团驻村帮扶和“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对小高庄村的环境进行整治。

  几年间,村里拆除破旧路面3500平方米,铺就水泥路面6790平方米,全村3条东西向街道、5条南北向街道再也不会让村民“雨天两脚泥”了。此外,村里陆续建设了5个旱厕,2015年又改造成水厕。2013年,村里实行雨污分离,一户一表,洁净用水有了稳定保障。

  2015年后,村内卫生由村保洁队每天负责垃圾清扫、道路管护、绿化养护、公共设施维护等工作。短时间内,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刘振志目前是村保洁队的一员,他告诉记者,这个由5个本村村民组成的村保洁队每天都会为村里做清洁。村保洁队分工明确,有人轮流清扫路面,有人专门打扫村里的公厕,有人专门负责垃圾转运,“我们在村里活了大半辈子,这几年眼看着村子在我们的清理下越来越干净起来。既能拿到一些报酬,又能为改善村子面貌做出贡献,我们感到很充实。”

  人居环境改善后,村民的休闲、娱乐需求也开始得到满足。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不仅让本村村民竖起大拇指,也让邻村村民交口称赞。如今,这里再也不是以前那个一提起小高庄村,附近村民就对这里脏乱环境皱眉的地方了。

  矗立在小高庄村村委会前的健身小广场和篮球场,正是村里人居环境提升后,生活质量也随之攀升的最好写照。刘振志介绍道,每当天气和暖时,这里几乎每晚都有村民来扭秧歌、健身,那片安装有灯光的篮球场,更是在晚间吸引了本村乃至邻村很多年轻人前来运动,有时,年轻人的运动声一直传到很晚。

  小高庄村村委会前的小广场旁边,如今是一片荷花塘,但在以前,这里还是个臭水坑,堆满垃圾,还散发出臭味。几年过去,不仅垃圾踪影全无,塘内的荷花盛开时还散发出阵阵芳香。臭水坑变荷花塘的故事,是小高庄村旧貌换新颜的缩影,也是小高庄村近年来“文明村镇”“美丽村庄”等荣誉的注脚。

  环境越来越美,村民收入逐渐增多,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关于如何为乡村振兴“破题”,小高庄村正给出自己的答案。

[2021][打call]#品读朝阳#[牛牛哒]#乐游朝阳#

乐游朝阳 | 美丽乡村(6):胜利镇三家村

三家村位于胜利镇政府东南部15公里处,是胜利镇南大门,也是革命老区,胜平线贯穿南北。现有人口1602人,428户,居住蒙、汉两族。村路、古房屋均依山建筑与分布,古建筑房屋达到78%,大都建于40年代前,现存较为完整的300多户民居,用材、用工相对简单,古老装饰质朴。现存完整碾子20多个,古石井、土井50多眼,石磨15个,轱辘30多个,石坝3000延长米,石梯田300延长米。主要景观有迎客松、擎天柱、点将台等天然景观、山神石庙5个。三家村下游胜利水库,有湿地100多亩,有国家多种保护级鸟类居住。近年来,吸引很多省、市、县画家、专家到此写生、考察。

水登上了大地的舞台

作者:陈雨飞

在我们辽西这嘎达,水是大山的恋人,还是大山最心疼的恋人。要不,罕不秧地咋就从南山山根底下和北山的山根底下咕嘟咕嘟地冒出两股清泉来。水泉是轴对称的,彼此之间好像心有灵犀,被一条叫做路的扁担担在了肩上;无论天多旱,清泉从未断流过。只不过是天旱时泉眼有小孩的胳膊粗,往上翻着花,劲道不减;风调雨顺的年景泉眼就会有小皮缸粗,像刚睡醒的小胖小子的小鸡子撒尿,滋出去老远,欢势得不得了。山恋着水,水恋着山,水就傍着山脚下走,依偎着向下一路欢歌奔流跑去……

水养万物。有了水这甘甜的乳汁,各种植物就生长得有模有样。农村有句口头禅:要想富,多栽树,几年就是一个小金库。老百姓都拿地方珍贵,就把河滩和犄角旮旯都栽上了杨树,河滩不缺水,杨树苗渴了喝水就像大碗地喝酒,很快树苗就长成碗口粗的杨树了,连成一片,成了树林,棵棵挺拔的身材里透着水灵。杨树就像一排排整齐的哨兵,笔直地站立着护卫着脚下的这方热土,就是看上去有些呆头呆脑。风儿顽皮,就这一棵树那一棵树的谈心。爱心是可以传染的,不一会儿,整个树林里的树叶就唠成一团了。成群的喜鹊赶来凑热闹,无论站在哪棵杨树上,那棵杨树心里就欢喜的不得了,喜上枝头大概就是从这里来的吧。斑鸠也成帮结派地来杨树家串门,这帮山鸽子喘着大粗气咕噜咕噜地说个不停,说得累了,就扔下一泡稀屎,呼啦啦地飞向蓝天,在空中留下了美丽的弧影。杨树的叶子纷纷落了下来,地上像铺上了一层金黄色的地毯,地毯不是为我们人类铺的,而是为了那些过冬的小动物准备的,这一层层棉被,就是大自然无声的关爱,无声的语言。
河滩上,一丛丛的野花茂盛夺目,最耀眼的是那一丛丛的鬼菜姜了。有句俗语,鬼菜姜花开,半个月就会寒霜来。鬼菜姜花开得正艳,一朵花就是一张笑脸,一朵花就是一片阳光。奇了怪了,河滩上怎么生长了农家的鬼菜姜?一定是有缘由的。或许是孩子随手丢弃的,生命力旺盛的鬼菜姜就重新找到了家园?或许是农人充满了童心,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往河岸上埋了鬼菜姜的种子?或许是哪个小天使在夜晚玩鬼菜姜的种子玩得太投入了,有一颗种子悄悄地跑到了河岸上生了根、发了芽,他都不晓得……

已是深秋了,河岸两旁的芦苇正是扬花的季节,苇絮如雪飘飞。借助风的手,苇絮是想实现自己想远走他乡的梦想,还是想做一次愉快的旅行?河岸边,几棵粗壮的苇子青翠欲滴,一些粗大的叶子已经被一些农家妇女擗回了家,五月节的时候一到,每家的餐桌上一定充满了粽香,你要是仔细地闻,说不定还会闻到小河清新的味道呢!

河中央的湿地上生长了无数的水柳,水柳太多,大都是山妞的模样,不高的身材,却都是柔发垂腰,朴实和妩媚无比。我们的突然到访惊飞了一群在水柳里的野鸡,野鸡嘎嘎嘎地惊飞到山坡里,躲在草棵里,偷偷地注视着我们这群来侵犯它们的“敌人”!河岸上的两棵水柳像磁石吸引了我,有好事的农人竟然在水柳上用枝条人工编制了两个筐大的鸟窝,我的思绪飞扬,想象着夏天的水鸟在这窝里生蛋抱窝满脸幸福的样子,善良的人啊。

水清无比,数条野鱼穿梭其中,有往下游游的,也有往上游跑的,这个忙碌,没等我看得清楚呢,忽地就没有了身影,看样子像是去赶集,急三火四地落下了诸如手机等什么重要的东西。水草翠绿,在水里夸张地舞蹈着,东扭扭屁股,西拧拧小蛮腰。这样也好,水草里的林蛙就藏不住了,瞪大了眼珠子瞅着水外面的精彩的世界……水儿很急,我撤下一片苇叶,写上自己祝福的话语,放进水里,任凭河水载起我的小船儿顺流而下,小船儿一会儿就不见了踪影,只剩下我深深的期盼……

再往下走,过了一座浮桥,再过一个石头桥,一片蓝蓝的水就站在那儿不走了。原来是胜利水库到了,我突然明白了湿地的由来和湿地葳蕤的意图了。一库碧水,是蓝天的大洗脸盆,白云水里漂,白云的白是水库里的水给洗的吧!微风徐徐,一只小渔船在湖心飘荡,一张白色的大网扬了起来,渔民的欢乐也就随之而来了。一群群的鸭鹅在水中嬉戏,它们才是水上的主角,那么忘我,那么无忧,那么专注……岸是大山,石壁有如刀削,水是那么深情地给恋人洗着脚,书写着天地间那份赤诚,山的脚背洗得发白,虽然有些刺痒,也享受着那份刻骨铭心的爱!

山是喀斯特地貌的山,山本身就有特点,还蕴藏着无尽的化石,化石讲诉着亿万年前的故事;水是圣水,清澈见底,唱着歌从山根底下跑出来,跑上了大地的舞台,一路上灌溉着,一路上蒸发着,一路上奔跑着,让个叫胜利的地方充满了幸福。
本文摘编自《朝阳县古村落》,图片选自知非的博客,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馆,我馆将第一时间予以更改或删除。
未经账号授权,请勿随意转载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刘也 善待时光的少年# 刘也ly #刘也超高辨识度森系冰嗓# 花了一晚上把哥哥的所有微博看完 考古的时候发现很多椰汁和我一样都在考古 感触非常深 无论是从
  • 如果不是这次疫情 我已经在2月去了南极看冰山 5月会和磊姐在新西兰南岛自驾 去基督城接上Vv 在山谷里看银河。 可能在Uluru戈壁等待日出 可能在Gold C
  • 新用上的电热水壶,用着蛮开心的,⚡️现在换季天气很干 ,很需要多喝些水,优点一目了然,就是美,质感好。当然除了外观,拿着也很舒服,双层安全防烫,壶身表面温度不烫
  • 今天一大早刚醒,就有一个学生问我essay写好了吗?我的天,当时我就惊呆了,我说兄弟你才刚给我第二天呀,我们的老师是可以熬夜通宵给你写好,但是那样质量很难有保证
  • L居然在看求婚戒指了耶 还是没忍得住给我看了 then……我说不想这么bling的 想要素一点 说完就后悔了 这么多年好不容易占他一次便宜 好在他说结婚戒指才素
  • 昨天父亲节,孩子们认真准备的小礼物 秋天带一堆小车车去找二姐一起玩,秋天给二姐开始介绍:“look,it's a fire truck.It's a polic
  • 1、91.7-92.9 自己做的胡萝卜鸡肉仍未吃腻,黑芝麻丸吃完了,下午吃了一个火龙果一个鱼肠两个海苔卷一包香芋片。这两天吃的少今天特别饿所以多吃了点,但体重并
  • 一针见效,8岁女童重获笑脸!      本报讯(记者丁宏伟通讯员吴立)近日,解放军第九九〇医院泌尿外科利用Needl-perc针式肾镜碎石技术,成功救治了一位
  • #叶瑄[超话]# 【含有剧透和个人色彩】的叶瑄七夕线印象 七夕线这一波属于是把叶推在故事里虾完仁猪完心,奄奄一息之际回到现代喂口续命糖 叶瑄的克制在古代更为诗意
  • (憨山大师 ) 二 又。    毕竟空中。县清凉月。影沉众水。不容分别。故大士身。与物无二。随所见闻。无处不是。    又。    大士本无身。身随众生现。如
  • #乌鲁木齐#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乌鲁木齐分公司2021年米东分局移动基站租赁米东柏杨河乡新疆众鑫源钢材有限公司的采购,成交供应商:新疆众鑫源钢材有限公司。 登
  • #Healin' Good ♡ 光之美少女# 后期主题歌单曲专辑『ヒーリングっど♥プリキュア後期主題歌シングル』定于9月9日发售! #LisAni# 发售情
  • 最近有点理解那些不幸福的婚姻是怎么回事。比如睡觉的时候,被外面有各种动作的人反复吵醒;需要喝水时候发现恒温水壶的水被人喝完却没有加水;着急的时候被旁边袖手旁观的
  • #茜60[超话]# 【更新早知道】 1,本次维护时间周四上午10点到下午2点; 2,维护后开启新排位战活动【日暖风和的端午~无尽之诚的道义~(后篇)】,池五土方
  • 【扶贫干部黄文秀:新时代的青春之歌】盛夏的百坭村,漫山苍翠,鸟鸣阵阵。许多人从各地赶来,走进村里的黄文秀先进事迹陈列馆,在一件件展品面前静静驻足。 百坭村是广
  • #曼联球员租借观察# TA LW:伊兰加(Anthony Elanga)会留在曼联而非外租。在C罗(Cristiano Ronaldo)签约之后,很多球队想要
  • 呼吁伽师人民,为了维护伽师县市容,以及伽师人民美好的形象,杜绝影响市容与形象商家存在…… 大家好,自我介绍一下,我来自乌鲁木齐,来伽师出差并在美团定了伽师如意快
  • 今日吃瓜合集 1.周扬青锤罗志祥 2.彭昱畅恋爱 3.马蓉发表评论 4.罗志祥回应不解释 5.创造营2020删除罗志祥宣传微博 6.罗志祥连锁反应何超莲吴克群陈
  • #王源[超话]##chopard萧邦品牌大使王源##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大使王源##环球人物专栏王源说# 我不要沙滩小岛马车和城堡,我不要人山人海热情的尖叫,我想
  • Dear visitors!Hello!Some client companies hold private charter events,The Rama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