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开悟,接着又陷入了迷惑;刚刚醒来,接着又滑入了梦幻;因为你相信那边是假的,这边是真的,因为你相信此岸虚妄,彼岸真实……因为你还在二元里。

刚刚明白,接着又进入了困惑;刚刚拂晓,接着又转入了黑暗……因为你根本没有建立平等的观,因为你根本没有以觉知心立身,因为你还在知见里。

到目前为止,你的目光还都粘着在主体上,你还在感受、想法、思考或意识的泥坑里,还在故事中。像鱼儿从一个池塘游到了另一个池塘,像鸟儿从一片天空飞到另一片天空,你还没有跳出知见的范畴,你仍跌在所见里。

你还没有粉碎虚空,仍在空茫茫的暗晦里。我们为什么要修道?祖师们又为什么要我们发现那个所谓的真心?万水千山,若是明白了真心,也只是脚尖刚踏上祖师们的旅程;但别光为了赶路,而忘了为什么出发。

因为没有平等内观的基础,在修心的道路上,我们往往舍一个取一个,见一境爱一境,因为内在没有向导,并且我们离开了平等内观,我们常常被伪装的假佛或假境界所吸引、所欺骗而浪费时间。

请建立平等心,请安住觉知心,请时刻提着自己修行的目的,抓持着这三样东西,可保我们一路西行到达佛祖座下,取得真经,分得佛位,与三世诸佛同游般若法性大海。

什么是真心?不粘着一物,不认同一境的心是真心;什么是真心?平等、觉知、不舍不取、不昏不昧的心是真心。什么是真心?真心没有它自己,能认出真境的心是真心。什么是真心?认出妄心即真心,辨出真相即真心。什么是真心?了了明知,不住一处,清净自在的心即真心。

我们认出真心干什么?要用它做什么?我们认出真心以它为工具,然后检视万法,看待万法;而后解脱自在:穿万木丛林而无一花一叶沾身,过千山万水而无一波一尘着衣;水不能溺,火不能烧,刀不能伤,鬼神不能知晓……如是,得真心用;如是,建修行功;如是,是诸佛目的。

真心即般若眼,真心即佛睛,真心即正智,发现真心,以之为眼,先看自身,再看万法。看自身发现即身非身,看自心发现即心非心;而后看万法,发现万法无我,唯识而已,如梦如幻。此后空遍全世界,坐如来座,享受三世诸佛妙果。

“人”这一法汝空否?“心”这一法汝空否?空者,非让你有看作没有,更不是让你魔术师般的将它变没;空者,让你当体见它一合相,无自性、不可得,犹如梦幻。历来禅师手段,多让人先得人空心空,然而再论法空。即你所悟,得人空否?得心空否?又得法空否?

不管你悟了这悟了那,不管你有这样的感受那样的感受,若不能当下识了万法皆空,若不能顿悟了三界唯心,与我佛祖佛心无关,朝见佛祖真容,还在十万八千里之外;漫漫悟道征途,你一人犹如唐僧师徒五人,还在刚刚出发的路上,连两界山还没过呢。

凡夫在五蕴山之下,诸佛在五蕴山之上,诸佛凭何能翻五蕴大山于身下,而凡夫不能?诸佛凭的就是觉知心和平等心,足够的平等心就是定,足够的觉知心就是慧,三世诸佛凭此二足,将五蕴山踩在脚下。

今天的修行者,之所以在修行的途中迷路重重,歧路重重,皆因这两种心没建立好。没有觉知心,时刻被暗头鬼拽去而不知,没有平等心,即使被明头魔明明拉去而无力反抗。行内观禅修者,先建立这两种心或先强壮心的这两大功能。

平等心和觉知心是解脱的两大支架,或是一位佛的两条强壮的腿,没有它们,凭何能走出万法迷惑的丛林,凭何能涉过个人情绪的淤泥?没有坚固的平等心,凭何拜佛?凭何一路走到佛的面前?没有明亮的觉知心,凭何辨佛?连佛都辨不出,凭何拜佛、学佛、成佛?因此不管修大乘禅还是小乘禅,不管北禅还是南禅,二此者不可少,不可弱。

修行者,如果你太粘着于自身,太粘着于自身自心相,太容易陷在重重念头或情绪的深坑里,那么,就先观万法,择眼前任何一法而观之,思维它的无常,明白它的无我,了达它的从本以来自性涅槃,悟得法空;然后再以此经验思维人空,思维身空和心空,而后得全体解脱。

如果你对身外万法没兴趣,目前最急需的是想了解自己,明白自己是怎么回事;那么,先依诸佛所教,内观身心,以决实相。此中应记得,不管观什么,其基本的、主要的工具都是平等心和觉知心哟。以觉知心为佛眼,以平等心为佛心,而扫视我身我心我念,功课扎实,假以时日,可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真实不虚。

观目前,一些修行者辨真心还未辨的果断、明了、清晰,甚至还没辨出真心是何物,如此,你又拿什么为工具而看待诸法实相,接轨于诸佛世界呢?没有坚固的平等心,你用什么割断万法种子所生出的缠绕你的葛藤呢?没有清明的觉知心,以何来识别潜伏在无明中会引发你困惑的种子呢?

明心而后才能见性,明心者有偶然,也有渐进式的必然。修静或偶然落入静潭之底,可以明心;建立强大的定慧支架,用之练之也可明心。许多老师所说的开悟,只是明心这一步;而明心只是为见性做准备工作的。明心是你睁开了佛眼,万法具备什么样的实相你还没开始看呢。欲解万法实相,你的眼睛真的睁开了吗?

——觉醒行者

通常, 在“自然”状态下,锅叟在新浪微博贴出的、那些个自言自语般的絮絮叨叨,虽问津者寥寥,但至少也都能获得三位数——其中当然包括走马观花式的浏览甚或只是顺便瞟一眼在内——的点击量,哈~

即便,有个别未达三位数者,那也一多半都是因为受到了当值“小编”们的技术性处理了哈。

但,那也不至于像下面这条的点击量那样,N多小时过去了,却还定格于“七”次点读,就像一具僵尸那般滴呆滞不前了吧?

山中
王勃 〔唐代〕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长江好似已经滞流,在为我不停地悲伤。万里远游之人,思念着早日回归。
何况是高风送秋的傍晚时分,深山重重,黄叶在漫山飘飞。

注释
滞(zhì):淹留。一说停滞,不流通。
万里:形容归程之长。念将归:有归乡之愿,但不能成行。
况属:何况是。属:恰逢,正当。高风:山中吹来的风。一说即秋风,指高风送秋的季节。▲


赏析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久滞异地,渴望早日回乡的思想感情。全诗语言洗练,情景交融,塑造了一个天涯游子的典型形象,其丰富的意象渲染了悲凉的氛围,衬托出诗人久客思归的凄苦心境。

  第一句是主观化地写景:“长江悲已滞”。长江不会有悲感,有悲感的是诗人;长江日夜奔流不息,并无半点停滞,认为它滞重不畅的也是诗人。诗人为什么会有此感觉?第二句就清楚地说了出来:“万里念将归”。原来,他远离家乡滞留于此地山中已太久太久。“万里念将归”直接抒情,点明自己身在他乡,想到盼望已久的万里归程而深深感叹。“万里念将归”,似出自宋玉《九辩》“登山临水兮送将归”句。而《九辩》的“送将归”,至少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为送别将归之人;一为送别将尽之岁。至于这句诗里的“将归”,如果从前面提到的《羁游饯别》、《别人四首》以及《王子安集》中另外一些客中送别的诗看,可以采前一解释;如果从此诗后半首的内容看,也可以取后一解释。但联系此句中的“念”字,则以解释为思归之念较好,也就是说,这句的“将归”和上句的“已滞”一样,都指望远怀乡之人,即诗人自己。但另有一说,把上句的“已滞”看作在异乡的客子之“悲”,把这句的“将归”看作万里外的家人之“念”,似也可通。这又是一个“诗无达诂”的例子。“悲”、“念”二字,是全篇之“眼”,直接抒发怀念故乡而不得归的悲愁情绪。诗的前两句中“长江”和“万里”是从空间上表述自己远在外地他乡,归家的路途遥远。“已滞”和“将归”是从时间上表明诗人长期滞留他乡,还没有归去。

  从字面上看“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这两句单纯是写景,但其实是通过写景,表达自己内心因思乡而凄楚的心情。诗人在山中望见了秋风萧瑟、黄叶飘零之景,这些既是实际的景物描写,同时表现诗人内心的萧瑟、凄凉。正因为诗人长期漂泊在外,所以内心因为思念家乡而分外悲凉,诗人又看到了秋天万物衰落的秋景,这就更增添了他思乡的愁绪。此二句没有一个直接表现感情的字眼,但渗透了诗人浓厚的感情。这里的秋天景色,兼寓“比”、“兴”之意。从“兴”的作用来看,在这样凄凉萧索的环境中,诗人的乡思是难忍和难以排解的。从“比”的作用看,这萧瑟秋风、飘零黄叶,正是诗人的萧瑟心境、飘零旅况的象征。这两句可能化用了宋玉《九辩》中的“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的诗意,却用得没有模拟的痕迹,又使读者增添一层联想,对诗的意境起了深化作用。就整首诗来说,这两句所写之景是对一二两句所写之情起衬映作用的,而又有以景喻情的成分。当然,这个比拟是若即若离的。同时,把“山山黄叶飞”这样一个纯景色描写的句子安排在篇末,在写法上又是以景结情。南宋沈义父在《乐府指迷》中说:“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不尽之意,以景结情最好。”这首诗的结句就有宕出远神之妙。

  从通篇的艺术构思来看,诗人采用了“兴法起结”的艺术手法。一下笔便借景兴情,结尾处又以景结情,把所要抒写的思想感情融入一个生动、开阔的画面中,让读者从画中品味。这样,便收到了语虽尽而思绪无穷的艺术效果。该诗首尾三句写景,第二句抒情叙事,采取景情景的结构。由于情在诗结尾处藏于景中,所以《山中》的意境含蓄而耐人寻味。▲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公元672年(唐高宗咸亨二年),是王勃旅蜀后期时的作品。王勃被逐出沛王府后,无所事事,本想借着蜀地山水名胜以消解胸中的积愤。实际上,南国物候也为诗人增添了不少的乡思和烦忧。

参考资料:完善

1、梁川 等.唐诗三百首鉴赏.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9-10
鉴赏

  这是一首抒写旅愁归思的诗,大概作于王勃被废斥后在巴蜀作客期间。

  诗的前半首是一联对句。诗人以“万里”对“长江”,是从地理概念上写远在异乡、归路迢迢的处境;以“将归”对“已滞”,是从时间概念上写客旅久滞、思归未归的状况。两句中的“悲”和“念”二字,则是用来点出因上述境况而产生的感慨和意愿。诗的后半首,即景点染,用眼前“高风晚”、“黄叶飞”的深秋景色,进一步烘托出这个“悲”和“念”的心情。

  首句“长江悲已滞”,在字面上也许应解释为因长期滞留在长江边而悲叹。可以参证的有他的《羁游饯别》诗中的“游子倦江干”及《别人四首》之四中的“雾色笼江际”、“何为久留滞”诸句。但如果与下面“万里”句合看,可能诗人还想到长江万里、路途遥远而引起羁旅之悲。这首诗的题目是《山中》,也可能是诗人在山上望到长江而起兴,是以日夜滚滚东流的江水来对照自己长期滞留的旅况而产生悲思。与这句诗相似的有杜甫《成都府》诗中的名句“大江东流去,游子日月长”,以及谢脁的名句“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这里,“长江”与“已滞”以及“大江”与“游子”、“客心”的关系,诗人自己可以有各种联想,也任读者作各种联想。在一定范围内,理解可以因人而异,即所谓“诗无达诂”。

  次句“万里念将归”,似出自宋玉《九辩》“登山临水兮送将归”句,而《九辩》的“送将归”,至少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为送别将归之人;一为送别将尽之岁。至于这句诗里的“将归”,如果从前面提到的《羁游饯别》、《别人四首》以及《王子安文集》中另外一些客中送别的诗看,可以采前一解释;如果从此诗后半首的内容看,也可以取后一解释。但联系此句中的“念”字,则以解释为思归之念较好,也就是说,这句的“将归”和上句的“已滞”一样,都指望远怀乡之人,即诗人自己。但另有一说,把上句的“已滞”看作在异乡的客子之“悲”,把这句的“将归”看作万里外的家人之“念”,似也可通。这又是一个“诗无达诂”的例子。

  三四两句“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写诗人在山中望见的实景,也含有从《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遥落而变衰”两句化出的意境。就整首诗来说,这两句所写之景是对一二两句所写之情起衬映作用的,而又有以景喻情的成分。这里,秋风萧瑟、黄叶飘零的景象,既用来衬映旅思乡愁,也可以说是用来比拟诗人的萧瑟心境、飘零旅况。当然,这个比拟是若即若离的。同时,把“山山黄叶飞”这样一个纯景色描写的句子安排在篇末,在写法上又是以景结情。南宋沈义父在《乐府指迷》中说:“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不尽之意,以景结情最好。”这首诗的结句就有宕出远神、耐人寻味之妙。

  诗歌在艺术上常常是抒情与写景两相结合、交织成篇的。明代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作诗本乎情、景。……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这首诗,前半抒情,后半写景。但诗人在山中、江边望见的高风送秋、黄叶纷飞之景,正是产生久客之悲、思归之念的触媒;而他登山临水之际又不能不是以我观物,执笔运思之时也不能不是缘情写景,因此,后半首所写之景又必然以前半首所怀之情为胚胎。诗中的情与景是互相作用、彼此渗透、融合为一的。前半首的久客思归之情,正因深秋景色的点染而加浓了它的悲怆色彩;后半首的风吹叶落之景,也因旅思乡情的注入而加强了它的感染力量。

  王勃还有一首《羁春》诗:“客心千里倦,春事一朝归。还伤北园里,重见落花飞。”诗的韵脚与这首《山中》诗完全相同,抒写的也是羁旅之思,只是一首写于暮春,一首写于晚秋,季节不同,用来衬托情意的景物就有“落花飞”与“黄叶飞”之异。两诗参读,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诗人的感情并领会诗笔的运用和变化。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迪拜警察新座驾:可离地5米飞行的摩托!
  • 说说上海“史上最牛二手房”的风水
  • 新生大熊猫宝宝集体出街 抱大腿不撒手
  • ★娱乐圈最新事件:黄轩回应恋情 赵又廷高圆圆撒狗粮 台湾偶像剧这一对结婚啦~
  • 【今天上午】著名艺术家严顺开去世,享年80岁
  • 上海“最帅90后环卫工”成网红 将娶大学刚毕业白领新娘
  • 吴敏霞上海再办婚礼 郭晶晶傅园慧现身
  • 紧急!台风卡努将正面袭击粤西,茂名有狂风暴雨!
  • 世界各大天文台联合预警,明晚将宣布重大发现
  • 喜马拉雅的召唤 | 唱响主旋律 喜迎十九大
  • 高中推刷脸吃饭,靠脸吃饭即将来临,8秒搞定!
  • 请假陪病狗被扣薪
  • 【趣读】高校老师用周易算出逃课学生学号?老师:只是课程预演
  • 广工校招遭遇苏宁歧视:不是重本生就不配得到好工作吗?
  • 提醒 |男子被猫抓伤死亡,竟然因为这原因! 养狗养猫须警惕!
  • 快递分拣出错救命药送错地 人没了药还在路上
  • 请假陪病狗被扣薪,将此事诉讼至法院获支持成功拿回2天工资 | 24h宠物情报
  • 许家印登顶首富,6位90后上榜,房地产才是最赚钱的行业?
  • 高校老师用周易算出逃课学生学号,网友:不逃课了我还要蹭课
  • 3小伙凌晨3点盗窃、4点救人,能否将功抵罪?| 新京报快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