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下来的力量
古语有言:“心动,则万物动;心静,则万物静。”
动与静本就是相对的,唯有心才是两者的参照物。
心静则心净,心中无尘则心自安。不论世事如何变化,当你静下来时,便会拥有万千力量。正如《菜根谭》所说:性躁心粗者,一事无成,沉着冷静者,百福自集。心浮气躁者,终难成事;遇事沉着冷静、宠辱不惊,自有百福之至。
01
静能生慧,慧能生智
俗话说:水静极则形象明,心静极则智慧生。
波光粼粼的河面上,很难看清倒影;心内安静,才会明辨是非。水如此,人亦如此。人很容易被世间欲望蒙蔽双眼,忽略了本心,看不清到底什么才是自己想要的。所以,与其在世事纷扰中迷失方向,停滞不前,不如让内心归于平静,找到迷雾深入的破局之法。有一个木匠,每天和徒弟们在院子里干活,由于生意不错,所以院子里堆满了锯末和刨花。
一天,他在锯木头时不小心将手腕的表链隔断,手表掉进了刨花和锯末中。那是木匠最贵重的手表,他心急如焚,便让徒弟们赶紧一块去找,直到天黑也没找到。最后,他心灰意冷地说道:算了吧,大家收拾一下锁上门,明天再找吧。过了一会,他儿子兴奋地跑过来说:手表找到了。木匠不解:我们这么多大人,打着灯笼都没找到手表,你是怎么找到的?他儿子说:你们都走了,院子里很安静,我听到手表滴答滴答的声音,顺着声音就找到了。安静,是一种无声而强大的力量。有时候,我们越是想要得到一个结果,却总是事与愿违。与其愤愤不平,心烦气躁,不如让心静下来,清除内心的多思杂念。不被外界的声音所迷惑,放慢脚步,镇定自若,方能拨开云雾找到破解之法。
02
静能除躁,平心定气《道德经》中曾写:“重为轻根,静为躁君。”厚重是轻率的根本,静气是躁动的君王。原来“静”才是去“躁”的良方。遇事切忌自乱阵脚,情绪暴躁,这会让事情越变越糟,一发不可收拾。很多时候,击败自己的并不是对手,而是心浮气躁。
记得看过一个故事:有一个年轻的牧师,去参加牧师考试,其中最重要一项是公开演讲。为此,他提前去准备演讲稿,还特别在考试附近租了一间房子,每天不停地朗读,直至考试前一天,才将演讲稿倒背如流。他对这场考试志在必得,却不想在等待演讲时,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在他前面的一位选手,演讲稿竟然和自己一模一样,原来,那位选手偷听了他的演讲稿,并在他之前登场。控制不住的怒火和紧张涌入脑海,他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并寻找最好的解决办法。冷静片刻,年轻人不慌不忙地走上台说道:作为一名牧师,最重要的就是要懂得倾听别人,并拥有好的记忆力,我来为大家示范一下,比如重复上一位选手的演讲内容。他开始朗诵自己精心准备的演讲,比上一位选手更加完美,甚至别出心裁的方式也得到了一致好评,并且顺利通过考试。每个人都曾有过类似慌乱的经历,越是着急就越是慌成一团,最后不知所措。这位年轻的牧师,不慌不乱,保持冷静,才让大脑有了思考的空间,从而想出应对之道。正如曾国藩所说:凡遇事须安详和缓处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错。盖天下何事不从忙中错了。故从容安详,为处事第一法。 遇事平心定气,保持冷静,是人生路上最重要的一笔财富这世上没有白费的努力,也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所有日积月累的沉淀,都是日后成功路上的基石。
03
静能修心,安然自若
很喜欢林清玄的一句话:
“当我们的心静下来,烦恼喧哗,彷彿生命中的污泥,但我们也等待着,或者会有一朵莲花,一些清淳的智慧,从无明的、未名的角落,开起。”正如池塘中的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当你心如止水,平静淡然,烦恼都将被冲刷干净。不被身外之物所累,不被欲望意念所牵,才能获得身心的释然和自在。有一个佛陀,带着几个弟子去村落化缘。经过一条河的时候,佛陀对一个弟子说:走得匆忙有些口渴,烦请你帮我去舀一碗水。弟子拿着钵去河边打水,抬头看到河流上游有人在洗衣服,心想这河水一定没办法喝。这时几个骑马的商人路过,一时间,河水都是泥沙掺杂。于是,弟子回去对佛陀说:河水浑浊不堪,不适合饮用。佛陀说:那就休息片刻,过一会再过去吧。过了不久,弟子端着一钵干净的水回来,佛陀接水说道:“你看,如果不去碰水,无需用力,泥土自会沉淀,河水清澈见底。我们的心识也是同样的道理。所以,水静则清,心静则明。”弟子恍然大悟。世间一切纷扰与杂质,与其净土,不如静心。只有让自己的心安静下来,保持平和的心态,才能更从容地面对生活。只有让自己的心沉淀下来,不争不怨不气馁,才能更好地去迎接挑战。
世事浮沉,人生不易,唯有内心保持冷静,才能在人生的迷雾之林中找到出路。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曾教育后代:“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往后余生,愿你懂得适时放慢脚步,懂得静下来思考,不被人言所惑,不为成见所扰,守一颗静心,等一株花开。
做一个心静如水,处事淡然,遇事坦然的人。

品老子之道,献初修者,愿初修之人能得明悟!#炼心篇#

熟读万遍道德经,其中意味自可得。吾观初修者不楷道之本义,吾才疏学浅,愿借老子之道给汝等指出一条路,愿初修之人能得明悟。

老子强调“道”不可言,“天下一切生命都有自己的源头,这个源头就是一切生命的根基。一旦掌握了万物的根基--母,就能认识世间的万事万物--子。即使已经认识了万事万物,已经把握了一切生命,还必须坚守生命的根基--道。”老子虽然把道描绘得恍兮惚兮,但它并不是不可捉摸。道既然创造了万事万物,万事万物就会呈现出道的本性,那何为道之本性呢?“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中有四大,而人是四大之一,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纯任自然。”

所以自然就是道的根本特性,那什么是自然呢?其实自然本很易理解但经许多所谓的哲学家多次解释后到现在越来越难懂了。其实自然就是自然而然,它是一种没有人为的天然状态。

落实到人自己身上,自然就是指人的天然本性,也即人的真性情真思想,在老子那真与自然是同一个意思--真的也就是自然,自然的也就是真。老子开的药方是:要自然就必须无为,不以主观的欲望来破坏天然,不用矫揉造作代替自己的天性,只有无为才有自然,同时无为的本身也是自然,因而人们把它们合称自然无为。

说自己不知道道的是深邃之士,称自己知道道的是浮浅之徒,前者属于内行,后者则冒充内行,唉,其实说到底不知便是知,知反而为不知,不知道就是知。吾观世人把道说得如何如何!其实道不可以听,听到的就不是道;道不可以见,见得到的就不是道;道不可以言说,能用语言说出来的就不是道。

一有人问道便出口回答的人就是不知道道,问道的人也是不能听见道,道不可问,也不可回答。本来不可问的却要强去问,这是空洞无聊的问,本来不可回答的却强来回答,这种答也必定空洞无聊。以空洞的答去回应空洞的问,对外便不能观察宇宙,对内便不能知道和体验自身的本源。

但并不是让汝等不去追问和言说,只是要把握它就得体悟下老子的话了:“有个浑然一体的东西,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存在,听不见它的声音,看不见它的形状,它独立生长而永不衰竭,循环运行而生生不息,可以为天地万物的根源。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勉强把它称为道,再勉强给它取个名字叫大。它广大无边而周流不息,周流不息而伸展辽远,伸展辽远而返回本源。道是那样的空旷开阔啊,像深山的幽谷;是那样浑朴纯厚啊,像混沌的水一样;是那样沉静恬淡啊,像深邃的大海;是那样飘然无踪啊,好像没有止境。

老子虽说道不能用言说谈论,但他却说起道来:“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的道;可以用语言说出来的名,路不是那永恒不变的名。无,是天地的本始;有,是万物的根源。所以常从无中去认识道的奥妙,常从有中去观察道的端倪。无和有同一来源而名称各异,它们都可说是很幽深,幽深而又幽深,是一切变化的总门。”

这段话使我们体悟老子之道但却又使我们产生偏见之举,更何况把道弄得玄之又玄,望世人能明之。但相对的他却为我们指出他所体悟之道,所以其价值还是值得的。老子所说之道不仅在天地形成之前就存在,而且还是天地万物的创造者。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因为一是道所生的,所以我们又把道称为太一。一是宇宙没有分裂时的混沌统一体,由这个统一体分裂为两个对立面,再由两个对立面产生出一个新的第三者,然后又产生出了世界上的万事万物。

既然老子都说了天地万事万物来于道,那么道就是天地的开端,是万物的根源。老子有时把道说成无,同时又把道称为有,说无是天地之始,有为万物之母,那么道究竟是无还是有呢?其实有和无都是一个东西,老子自己也说了这二者名称虽有异但来源相同。有是一个最慨括的名词,世界上各种不同的事物都有一个共同的性质,即:有,也就是存在。但是,世界上没有一样事物只有空洞洞的有,而不具备其它性质,如果只是孤零零空洞洞的有而没有其它性质那就是无可见,极其空洞抽象的有就成了无了。

我们再回到道。我们到底应该怎么称道才好呢?说道是无吧,万物又由它生长出来;说道是有吧,它又没有任何性质和特点,叫人看不见和摸不着。因而按老子说它是无,这就是道没有特点、性质和形状而言;有时说它是有,这就是道产生万物而言的。说道是无,行;说道是有,也行。

所以老子的道虚无缥缈,不可捉摸,九重天也不能形容它的高,九层地下也不能喻及它的深,它比天地还要久远,比宇宙还要辽阔,它创造了万事万物,而万物万事又无不显现道的特性,如一切事物总是向相反方向转化,生死相依,福祸相因,高下相形,动静相对……

老子说:“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纯任自然。”我们再来探究下这个问题。既然自然是老子所谓道的基本特性,因为他说道是纯任自然的,道以自然为法则,那么自然指的是什么东西呢?什么样的状态才能称为自然呢?

自然应该就是一个人性情真诚的极至。那么我们怎么样才能返朴归真?找回久已失去的自然天性?遵循自然之道的人不以生为喜,也不以死为恶,出生时不知道欢天喜地,要死时也不知道恐惧痛苦,无拘无束地来,潇洒从容地离去,把人生最重大的生和死也看成自然的事情,他完全忘记自己的来源,也不去追求自己的归宿。任何事情来了就欣然接受,把死亡也看成不过是重新回到自然中去,不用心智去损害自然之道,不用人为努力去改变天然,这才是真正的修练之人,即是真人。

真人的内心无忧无虑,他的样子安祥平静,额头宽大恢宏。严厉起来就像秋天一样肃杀,温和起来又像春天的来临,喜和怒就像春夏秋冬运转一样自然,顺应万物变化随遇而安,没有人知道他的胸襟有多么宽广。真人的内心充实而又面色可亲,为人宽厚而使人乐于归附,精神像宇宙一样高远,潇洒脱俗不拘礼俗,沉默不语时好像失去知觉,说话时又毫不用心机。

自然境界是老子所推崇的最高境界,而要达到自然之境就必须无为,无为既反对违反自然规律的妄为。无为和有为的分界线是看是否顺应自然的发展规律。遵循、顺应自然规律的是无为,把个人主观意志加于自然的就是有为。

要想自然必须要学会入静,俗话说心平似镜,人的心镜如果平静了,也能鉴照天地的精微,甚至可以明察万物的奥妙。老子认为虚静是万物的本性,因而恬静的生活是符合本性的也是自然的,而自然就是最高的境界。自然的规律的运行无休无息,万事万物因此而生成;成圣成仙的即已明白上下古今四方变化,而遵循各自的天性,那样的人心境和行为也早已归于平静。平静也是天地的水平仪,心神宁静便是空明,空明便能充实,充实便是完备。心神空明既象征宁静,由宁静后再行动就无往而不得,无往而不宜。

“静是动的主宰,重是轻的根基。精神与身体合一,能不相离失吗?专精守气,致力柔和,能无欲到像婴儿吗?清除杂念,深入静观,能没有污暇吗?”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污乎?专气致柔也是道家静功的内丹修练法,将个人精气集在腹中,然后循环升降,使身体变得像婴儿那样柔软,心灵集中在精神的某一点,心灵安静内守而抗拒外面物质的刺激,达到成仙目的。(修练只是指出点滴重点罢了,不是详细之言)涤除玄鉴,既是指用精神洁剂来洗其心,使心灵深处明净如镜,不沾染世俗的一丝污垢。

老子说:“灾祸里边未必不藏着幸福,幸福里边未必不潜伏着祸根,这种祸福得失循环变化并没有一个定准,谁能知道它的究竟呢?”吾认为既然是规律循环变化那么福与祸是相对的吧。天地有大美却不言说,四周有明显规律却不讨论,万物有生长的道理却不表白,有德行的人推原天地的大美而懂得了万物的道理,因而纯任自然而不人为造作,这就是为什么法取天地的缘故。天地为什么是美之极致呢,究其底是因为它是纯任自然,一派天然而无丝毫人工的痕迹,天地本就是规律调合之物,吾认为修真者莫去追求,要保持自己的本然形态。美的不仅是外表的样子,更重要的还有内心修持的顺应自然的涵养。

最后我只想借用老子之语告诉初修者一句,道者自然,化育万物是永不留痕迹,日迁月移死生交替,生有所始,死有所归,修道并不是一定在这一世能有成就,但循环往复,终有成就时!

吾不忍初修者苦苦徘徊或因听别人妄言而走入误区,所以吾不才借用老子之道来表述一番,希望初修者能体悟点滴东西,常说道无法用言语表达,但吾还用如此之多。因时间匆忙有所疏漏在所难免,所以希望各位修道之人多加完善修改。此篇虽无功法之说但对于初修者还是有点滴引导作用,待有多些时间吾再来废话吧!

初识不知画中意
——拜访东庄草堂有感

有人咫尺天涯,有人天涯咫尺。

世上最近的距离,不是空间上的无间,而是站在遥远处,也能感受其心灵的呼吸。

我与我感知的崔兄,也许就是这样的“天涯咫尺”吧。

庚子年小寒刚过,盘锦小城旋即沦陷于最冷的寒潮。与任兄相约前往崔兄的东庄草堂,心心念念久矣的拜访,在最凛冽的冬中终于成行。

裹着冷风,我下车、快步奔进屋内,像一片匆匆的落叶,飘进了两位仁兄面带笑容的春风里。

没有客套,更无不咸不淡的市井寒暄。崔兄煮茶,一遍遍为我们斟满。相逢的兴奋与喜悦,与谈笑风生的情谊一起,都被我兑在香茶里,一饮而尽。

杯中香茗,从茶树上的一片片嫩芽开始,采摘、发酵、沉淀、荡去了青涩,留下古朴之色、醇厚之香。这多像我们的友谊。

抱着厚厚的崔兄两本画展作品集离开的时候,暮色已合。在家中,我特意选在一个静谧的午后,煮茶、燃香,让心涤去喧嚣的浊气,然后轻轻剪开一层覆膜,小心地翻开、静静地品读。

书画,不仅是视觉,更是读、品、赏,聆听、思索、寻味。

我和崔兄是多年前的老同事。那时我还年轻,崔兄也刚不惑有余,正值蓬勃韶华。若再溯前缘,更有一只猫咪不可缺席。

那是从地质学院刚毕业到辽河油田工作不久。一次回老家,用一个父亲编制的柳条篮,带回母亲特意从一窝猫仔中挑选并为我留的一只长相俊美的小黑猫。单身宿舍空间小,一段时间后,无奈只好找同事安菊花姐姐把猫送人。望着她提着篮中小猫远去的背影,我流下惜别的眼泪。

几年后我调进报社,与崔兄结识,一次不经意间的畅聊,才知当年猫被送到了他家。那次我相信了冥冥之中,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刚翻开作品集,脑海中忽然间蹦出了“猫”故事。掀开精美的纸笺,一股亲切之气扑面而来,眼享视觉盛宴,心寻那只依然鲜活在我记忆里的猫咪,是否藏在哪幅画中的绿叶下或花丛里。

这个想法看上去很可笑,但似乎又很合我的逻辑情理。因为在我心中,猫已非猫,它早已幻化成我与崔兄最初的相识和纽带。

90年代中后期的7年间,那时我经常去崔兄办公室,很多情景至今历历在目。被同事们称为“老崔”的他,现在想来,这种称谓一定源于对他沉稳、敦厚、正直、热诚的一种敬重。

走路稳、举止稳、目光稳、言语稳,一头浓密的黑色长发也稳,似乎从没有纷乱的飘飞……

崔兄十分敬业,我做副刊编辑时,我们合作是最多的。经常是我根据版面需要,让他题写标题、画插图等等,每次他都让我心悦诚服。有时他来到我办公桌前,轻轻地把画好的插图放在我面前,或者我去他办公室,趁他不忙时,坐下来聊聊天。

除了工作外,崔兄对少不更事的我经常指点迷津,感受兄长关心的同时,令我倍感亲近和温暖。

我自然会带着曾经的交集去翻阅画册的每一页,仿佛轻轻拂去岁月的浮尘,感受着他作品的温度与重量;仿佛看到一只画笔,正蘸着时光的浓墨,绘就着一幅幅积淀的人生。

崔兄的翰墨丹青,或深邃致远,或淡泊宁静,一枝一叶,一花一禽,都成为他感悟生命的载体。

内敛中有浓烈,富丽中有淡雅,古典与现代之意竟完美汇聚笔端。有铺陈满纸的恣意,也有留白空余的沉静……他在自己的绘画世界里纵横捭阖、收放自如、挥洒才智。

如果说葵是乡愁,荷则是人生。如果说葵荷乃中华国风,而滴水观音、龟背竹、马蹄莲、火鸡等元素符号则欧范儿十足。现代感与古风古韵相结合,崔兄做到了让古老的国画艺术焕发了青春。

在我的认知里,传统国画是中规中矩的淡墨轻彩。而崔兄的国画,平静中暗含的审美,力透纸背。华丽却不失古朴,浓彩却不失清雅,飘逸却不张扬……远近浅深四时朝暮、风雨明晦各不相同。

看其葵,盈盈乡情终有安放之处。观其荷,遐想“佛祖拈花、迦叶一笑”,禅中会意,况味悠长。

花非花,物非物,细腻中有气势,厚重中有空灵,无不与他的文化底蕴密切相关。

湿地系列更令人拍案惊奇,独特的视角里,鹤乡风景如此美好而多娇……

李清照的“绿肥红瘦”,到了他的笔下,被颠覆成“红肥绿瘦”,摄影胶卷底色般的呈现,是另一种生命本质,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

丘山积卑而为高,江河合水而为大。多年的勤耕不辍,不走寻常路的创新,他在中国画界刮起一股旋风,创造了一种高度、纬度和辨识度。而他,似乎并未改变曾经的自己,依然静静的、稳稳的,不疾不徐,心怀大爱,宛若清风。

庄子曾云:不精不诚,不能动人。而崔兄的作品之所以动人,源于他的业精、品诚。

用什么技法表达似乎并不重要,要表达的境界才最重要。在崔兄画中,能遇到我们内心之向往,就像他的热诚、豁达、温厚的慈悲,传递的天人、物我境界,皆为妙造自然。

庄周梦蝶吾梦猫。蝶人合一,物我两忘,也许,我就是那只猫咪,在崔兄的笔下,悠然自醉。

正所谓初识不知画中意,再见已是画中人。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白玲玉
——于2021年1月10日,凌晨3点26分

—————————————————

非常感谢两位老同事任波、白玲玉,在16月前一个最严寒的冬季光临东庄草堂![作揖][作揖][鲜花][鲜花][鲜花][鲜花][鲜花]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一时又来,笑道:“爷说,连晚饭也请奶奶同吃,好歹早些回来,叫我跟了奶奶去呢。”佩凤道:“爷说了,今儿已辞了众人,直等十六才来呢,好歹定要请奶奶吃酒的。
  •  周末下午茶快和集美约起来吧[舔屏]#甜品#   我肯定不是最后一个知道杨国福也出了自热火锅的人!汤底味道敲浓郁酸甜可口作为一个重度火锅爱好者平时没事就喜欢叫麻
  • 而且不论我再怎么发脾气,小星星最爱的依旧是我,还是伸着手要我抱抱[哇]小星星,你永远是妈妈心里的最爱,希望妈妈能有更多的时间陪你长大[抱一抱]最近的杂七杂八❶
  • 事实上,自从升格为新手妈妈之后,林依晨并未着急复出营业,而是专心在家带娃,不愿错过女儿童年成长的瞬间。生活还是自己过,要快乐鸭~刷到同事记录他送小孩第一次上托班
  • 而环境,心境却无比的匮乏,看似没有涟漪,实则空旷无几,生活貌似只有生计了,更加深思活着的意义,曾经晨起的一天规划,现在晨起关注风险区又增加了几个,全国疫情动态,
  • #李一桐[超话]# 针对近日传言李一桐参演电视剧《武庚纪》女主白菜一角,作如下回应:出道七年,李一桐女士秉持着作为演员的初心和敬畏之心,珍惜每一次演戏的机会,以
  • 老规矩还是想要评论超级想看大家的reaction和对下半篇的猜想…切拜切拜校对感谢@Jianyyy- @利多卡因松月液 @Susuing39 以及驳岸老师(没有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建成了连接全部38个区县,满足3000多万城乡居民用电需求的全市统一电网,并融入全国大电网,成为“西电东送”的重要通道之一。”2003年以来,
  • 当我想和妳在哪种更漫步的端绣里面的时候妳可曾知在哪些妳更不为思索的留念里面有我多少的挽留又有我多少的留念是为妳哪种思索是更如何的为我留成的也许不知道是否有哪种不
  • 武汉大学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蓝柯表示,他的研究团队在多组小鼠感染模型对比实验中发现,奥密克戎感染肺细胞的能力显著低于原始毒株,在细胞内复制速度也比原始毒株低
  • 裤子颜色真的好爱版型也很好,不喜欢穿粉的还有多色可选LOOK3蝴蝶女白卫衣:HERINA(s)·258棋盘格长裤:峰峰吃了吗SHOP(s)·128卫衣图案很好看
  • 还有不少电视剧作品,其中以和雷佳音合作的《我不是精英》为例,可以看出邓家佳的哭戏也是一绝,不会有尴尬的戏份,也不会让人觉得她是”小姨妈唐悠悠”。主演陈赫从电台主
  • 于千万人中,于那一锦年那一季花开,你我初识;于那阳光明媚,小桥流水之日,你我相知;于那夏风温柔,并肩赏星之时,你我相爱。不曾想,却于那下起雨的日子里,我们从此各
  • 【假企划】『 DORA WANG - 朵拉爱冒险 』华语女子组合3unshine成员Dora发布首张个人EP --- 朵拉爱冒险,融合可爱电子元素打造另类进行曲
  • !!
  • (梦幻联动了,终于知道歌词为什么这么难过了,救命!龙傲天女主上场后甚至动都没动站在原地就干翻了家暴男,太帅了,多么俗套的剧情可是扛不住就是爽啊,女主一不小心干掉
  • 生活中,很多女人都在抱怨,没有时间管理身材,也不想管理身材;其实这都是你在找借口的结果。一个女人,一旦爱上运动和健身,就会有一种特殊的魅力,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
  • 对于叫前妻来当模特一事,王小宝的解释是:今天这场直播带货卖睡衣,以及打底裤,所以叫来了前妻帮忙试穿当模特,不要大惊小怪,我和前妻相处​的​很好,毕竟我们还有共同
  • 一方面,我想说,我认为好的音乐,确实需要足够的生活阅历与经验,不是只闷着头不看看外面的世界就能做出来的,这两年我非常开心张艺兴能够去参加向往的生活这样一档慢综艺
  • 今天是十一月30号 中午吃了泡面昨天吃了汤菜(怀孕期间吃了好多次了)以前不知道有苕皮 但是知道了 所以现在怀孕也就吃了一次这个月白先生把车在家里留着 有事没事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