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瓶可乐的美食榜单(一个人的“黑布林”)》第三季(下)
可乐是我最喜欢的饮料,严格定义的话,是冰至透心凉的可口可乐,原味为上,无糖请走开,绝不允许百事的出现(唉,凡事都有例外,偶尔也行吧)。
评价一家餐厅某道菜的好坏,完全可以用可乐作为标准。精彩绝伦的,当痛饮三大瓶;出奇制胜的,当豪饮三大瓶(呛出眼泪那种);天下美味的,当笑饮三大瓶。
当然也有不怎么样的,当苦饮三大瓶。
但苦自己尝,笑与大家分享,这就是三瓶可乐的美食榜单,又称一个人的“黑布林”。
满二十道菜为一季,排名按时间顺序。以下是第三季(下):

11. 自配百搭粉 @ “佳记啫粉”
像吃麻辣烫一样吃粉,是“佳记啫粉”的一大特色。
所谓自配百搭,先要选粉,自制广州河粉显然优于云南米线和桂林米粉,接着选慢熬牛汤或者猪骨清汤。
料头有荤有素,价格不一。素的有:花菜、丝瓜、芥兰、娃娃菜、笋片、番茄、丝瓜、藕片、香芋、韭菜、韭黄、紫菜、炸京葱丝、榨菜、炸花生、炸腐皮和陈皮茶叶蛋;肉类有:老姜牛腩、惹味牛杂、鲜牛肉、肥牛、陈皮大肠、猪脑、猪肝、三林塘肉皮、脆肠、肉片、猪油渣、鸡肉、鸡杂、鸡腰和鲜虾云吞;海鲜则有:凤尾虾、虾仁、元贝、鲜牛肉、带子、生蚝、海蛎 、蛤蜊 、扇贝肉、鲈鱼片和蛏子肉。
我来搭配的话,会选猪脑、猪肝、脆肠、猪油渣、鸡腰和海蛎,组成一碗胆固醇粉,加一点丝瓜或者芥兰。
像牛腩、牛杂和大肠,另有一碟一碟的小食,单独叫之,再加猪脚姜,是完美的。
此粉当豪饮可乐三大瓶!

12. 啫啫一切 @ “佳记啫粉”
啫(粤人读为“jue”)这种烹饪手法是九十年代“惠食佳”的首创,所以虽然当今各家都在啫来啫去,但无论如何是啫不过老祖宗的。
在“惠食佳”手里(旗下的“佳记啫粉”也一样),已臻万物皆可啫之新境界。既能啫牛啫鸡啫虾啫鱼啫内脏,也能啫蔬菜啫饭啫蚝烙啫河粉,总之不管你千变万化来,我只啫啫一招去。
此菜当痛饮可乐三大瓶!

13. 黑蒜猪软骨汤 @ “泓0871”
一个月内第三次前往,仍无丝毫厌倦。
这道黑蒜猪软骨汤,引满桌喝彩。对高级餐厅而言,炖汤不是什么难事,把食材炖软炖酥炖至胶质四溢炖至喝一口嘴唇黏住都挺容易,难得的是调味精准新奇,令人击节。
猪软骨提供荤香,黑蒜带一点酸味又带一点甜味,但更多的甜味显然来自云南地产的桂圆。而鸡肉和鸡脚的加入则增加了鲜度和浓稠度,最后一小只鲍鱼令风味再添一层变化。
通常饮汤可也,汤渣弃之,然此汤盅内一切皆值得吃下去,同时当笑饮可乐三大瓶!

14. 青稞饼包猪肩肉 @ “Charcoal Player”
这是迟来很久的一餐,久到甚至已经改换门庭。但不改的是他着力将家乡的川菜和专攻的法餐融合的初心。
辣椒从海外传入中国,四川至今仍保留“海椒”的叫法。以魔鬼海椒熬酱、用皂角、鸡肝泥炒香伊比利亚猪肩肉,混入红酒汁,包在一张青稞饼中,味觉层次极其丰富。
唯一的缺陷是饼太小,恨不得摊一张六寸大饼,包足馅料,才够过瘾。
做餐饮求新求变最难,但凡创新者,能有一二能令食客刮目相看,已属成功。此饼当豪饮可乐三大瓶!

15. 黑醋鮟鱇鱼肝焖野鳗 @ “晶浦会”
以潮粤菜闻名的“晶浦会”却做出一道浓油赤酱、精彩纷呈的本帮菜。
说是本帮菜也不贴切,毕竟做潮州菜,主料之一的乌耳鳗即来自潮州地区。又用舟山产的鮟鱇鱼肝,以葱姜水浸足三个钟头去除腥味。
两者同焖,腴香扑鼻,更用意大利黑醋作为调味的点睛之笔,此菜当笑饮可乐三大瓶!

16. 升级版乱炖 @ “晶浦会”
“晶浦会”的老客人皆知有一道隐藏菜式,系老板酒后所创,实为养胃醒酒之妙汤。
所谓乱炖,食材一定要多,共计有:潮州虾枣、潮州鱼丸、潮州肉饼、五花肉、老豆腐、潮州粉丝、白菜、土豆,下足高汤,用一点酸辣调味,酒客无不称好。
我虽只饮可乐不饮酒,倒也做了一点贡献。上海本地菜中有蒸蛋糕一菜,系过年时炮制全家福的食材之一,我一拍脑袋,请厨房煎一盘菜脯蛋出来,将煎蛋浸入乱炖汤中,果然变化出不同层次。
此汤当痛饮可乐三大瓶!

17. 豆渣鸭子 @ “南兴园”
将鸭身内外用绍酒、精盐抹匀,盛入碗内(鸭脯贴碗底),加入葱、姜(拍松)、花椒,上笼蒸耙。豆渣用清水洗净,挤干水,剁成茸,用小火炒干水分起锅。炒锅洗净,置旺火上,放入猪油烧至六、七成热,下豆渣,翻炒至酥香。从笼内取出鸭子,捡去姜、葱、花椒,将鸭翻在盘内,原汁倒人豆渣锅内,加入胡椒粉、精盐,烧至汤浓稠,淋入芝麻油推匀,浇在鸭身上。是为川中名菜豆渣鸭子。
如仅取去骨鸭脯,则为豆渣鸭脯,然始终不如整鸭啃骨过瘾。
豆渣者,可搭鸭子,可搭猪头,可搭皱皮肉,可搭东坡肘,邓华东师傅有名言曰,“渣男,简直比豆渣猪头还要渣!”
在这个渣男丛生的世界,一切豆渣菜,皆当痛饮可乐三大瓶!

18. 包烧鱼 @ “南兴园”
我当年写《川菜平反论》,每道菜邓师傅都做给我吃过了,唯差一味包烧鱼。此菜又名叉烤全鱼,先要用青砖砌一个烤池,以木炭生火,现代化的烤箱没办法做。从前的老“邓记”不具备条件,当今的“南兴园”才得施展。
古法用鲤鱼,现改大黄鱼,其实鱼种并不重要,够大就行。将鱼身剞几刀,下绍酒、酱油、葱姜等略腌几分钟。猪肉、芽菜、冬菇、泡辣椒等等剁细,下猪油炒成馅,填入鱼腹。用网油包住,外面裹上蛋糊,烤时将铁叉叉了鱼,边烤边刷芝麻油。
要烤多久一个半钟头。邓师傅说过,这种菜必须算定时间,六点开席,四点半准时开火。他学艺时,师父炒完馅,烤的工作则由刚入门的小厮完成,你偷懒,就是一巴掌。不仅如此,还要趁最热的时候切开上桌,厨师的工作,怕烫是干不来的。
我关心的是,邓师傅有没有挨过打。
邓师傅摸着脸,“第一次烤鱼,什么都做到了,退叉时忘记先把叉头弄干净,就是一巴掌。”
为邓师傅,当豪饮可乐三大瓶!

19. 火腿小刀鸭 @ “泓0871”
去过云南即知,当地没什么胖子,因为水源的碱性大之故。不止是人,云南的物种也普遍娇小。
像中国家鸭的优良品种品种麻鸭,普遍能长到四斤左右,但一到云南,就变了种,长来长去,重不过斤半,因其长度恰似短刀,俗称小刀鸭。
小刀鸭已长足,兼有雏鸭之嫩和成鸭之香,为鸭中圣品。通常是烤,但“泓0871”的刘新师傅以云腿法制鸭,先腌后晒再发酵,是为火腿小刀鸭。
切半只鸭,与当地腊肉同蒸,垫茨菇片,其甘香不能用语言形容。此菜当痛饮可乐三大瓶!

20. 海鲜火锅 @ “南苑海鲜火锅”
这家店,又能吃火锅,又能吃炒菜,不像一般火锅店那么单调。
整套宴席的规矩做足,先来四样冷菜,再来一碟椒盐豆腐开开胃。
也没有落入花胶鸡的俗套,而是用鸡清汤打底,堂灼西施贝一枚。待客人饮过汤后,才是牛肉和海鲜。
夺人眼球的是巨大无比的斑节虾,占了小半个锅子。日本人称为车虾,这样大的恐怕是卡车吧。
红毛蟹把蟹身涮了,蟹腿拿去金沙焗。实在吃不动,打包回去送碗泡饭也好。
最有趣的是上一份豆腐皮,跟红黑双色碟和两支毛笔,红的是甜菜头汁,黑的则是墨鱼汁,请客人在豆腐皮上写了“福”字再下锅。我最近沉迷书法,玩得不亦乐乎。
此餐当笑饮可乐三大瓶! https://t.cn/RVJk9aF

【遇见乡愁 小汲村民自建民俗展室乡味浓】分离麦糠麦粒的扇车、抗战时期的三面秤、西瓜保墒用的瓜叉、刮榆树皮的特制镰刀、 柏木做的水筲……68岁的董振林家里6代木匠,希望通过民俗展室,让后人“不忘来路,忆苦思甜”,一个人收藏了2000多件民俗老物件。

遇见乡愁,小汲村民自建民俗展室乡味浓

摇煤球用的笸箩。

“知道这个是干什么的不?”12月22日上午,在位于西二环生态园对面的小汲村,68岁的董振林拿着一把比割麦子的镰刀明显大得多的镰刀,刚见面就一脸笑容地“考”起了记者。

看到记者一脸茫然,董振林开心地笑起来:“就知道你们不知道。这个是刮榆树皮的特制镰刀。”

在老董的讲述中,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人们就用这样的大镰刀,刮下榆树皮,把靠近树心的白色部分晒干粉碎成榆皮面,利用它的粘性让玉米面、棱子面等粗杂粮变成美味, “掺了榆皮面,压饸饹、蒸扒糕,这杂粮又筋道又可口。”

让麦粒与麦糠分离的扇车,抗战时期的三面秤,西瓜保墒用的瓜叉,摇煤球用的笸箩,用柏木做的水桶(柏木筲)……在老董名为“小激印象”的民俗展室内,民俗老物件有2000多件。

祖辈六代木匠从祖辈的刨子开始收藏,各类木匠用品上百件

在老董的民俗展室,一进门最显眼的便是挂在墙上的木匠用品。

“我们家六代木匠,我从小学毕业后就跟着家里人干。像这把刨(音bào)子,就是我太爷爷的,距今也有100多年了。还有这把,是专门刮檩用的,叫做刮刨。”老董说到木匠行里的器物,如数家珍,滔滔不绝。在他的民俗展室里,各种用途的刨子就有几十把。

各类农具。

在民俗展室墙上,几面钢锯很吸引人。

“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唱大戏。这个歌谣里说的‘大锯’,就是这种双开刃的大锯,这才能来回拉起来。”在老董的指引下,记者看到这把大锯的锯齿方向,从中间位置开始是相反的,“双开刃才能来回拉起来,否则很难拉回去。”除了各类刨子、大锯、墨斗、木锤,老董的展室里还有丈尺、皮尺、米尺等各种尺子。

靠着祖传的木匠手艺,老董在改革开放后,以做各类书画画轴以及镜框为主。正是这个原因,老董接触到了越来越多的文化人,受其影响,慢慢走上了收藏之路。

“比如这把金属尺子,跟咱们用的就大不相同。这是当年我姥爷和我父亲被小鬼子抓了壮丁,给他们修炮楼时用的日本尺子。”老董告诉记者,当时日本人不信中国木匠的木尺子,要求必须用他们自己尺寸的弯尺,“这是专门从南关大街大丰五金商行买的,距今也有80多年了。”

一把钢尺背后见证着日军侵华的历史,老董的这些民俗老物件,故事不少。

让麦糠与麦粒分离的扇车。

老物件里藏着历史和文化收集2000多件民俗老物件,专门腾出150平方米的展室

在老董的展室里,除了木匠用品,各种杆秤也不少。

“掀起了你的盖头来,让我来看看你的脸……这首歌儿火吧,旧时候拿什么掀盖头,就用这种秤杆。”老董从一张桌子上,拿着一杆比较纤细的秤跟记者解释到。

相比寓意“称心如意”的这杆细秤,另外一根大秤,更加显眼。

“这杆秤可有故事,这是一杆收棉花用的三面秤。”老董告诉记者,在抗日战争时期,这杆秤的上面,是日本人认可的计量单位,“在秤的里怀,也就是靠近胸膛的这一侧,是古时候的十六两一斤的计量。秤的外怀是十两一斤的现代计量。至于为什么是这样,我也不清楚。”

原来,中国自周代开始有重量单位:斤、两、钱、分。计量的工具叫做司马秤,这一标准也叫司马秤制标识。

从有“斤”这个概念开始,一直到民国结束,历朝历代的“斤”统统是十六两,一司马斤等于十六司马两,半斤八两就是这么来的。

听老董讲老物件,不仅能更直观地感受历史,更能了解到文化渊源。

老董称,如今他已经有各类民俗老物件2000多件,大部分放在仓库里。目前的展室约150平方米,只能展出一小部分老物件。

老董收藏的织布机。

希望后人“忆苦思甜”投入10多万元收藏,涉及三农民俗物品最多,展室准备扩大到350平方米

收藏是件让人上瘾的事儿,68岁的老董也不例外。前前后后花了多少钱,他也不是特别清楚。

“怎么也得10多万吧,我老伴就觉得我是乱花钱,有一段时间都不给我做饭了。”说到这里,老董不好意思地笑了。

在老董的收藏里,涉及三农的老物件很多。特别是那些几乎贯穿了从播种到收获各道工序的家伙什儿,种类繁多,作用各异,既透着旧时农民们精心侍弄田地的智慧,又让人不由感慨,在全部手工劳作情况下,“粒粒皆辛苦”的农耕生活着实不易。

大件的,有让麦粒与麦糠分离的木制扇车,通过人力摇动摇杆吹风;有老董也不会用的老式织布机、纺车;有几十年前用的木质大马车,连轮子都是木头的;还有各种木独轮车,当年农民就用这些车支持国家建设。

小件的民俗物件,更是多得讲不过来。

老董收藏的瓦罐和升。

有各式各样的坛子罐子,根治海河会战时吃饭的大钵碗,挑水用的扁担,柏木制成的水筲,辘轳的摇把,有专门用来从水井里捞水桶的“一窝蜂”,还有专门把麦秸捆、谷子个儿往车上扔的二股禾叉……

“就拿这二股叉来说,除了叉麦子捆的,还有专门叉砖坯的叉,这就是为什么红砖都有俩眼的原因。”老董告诉记者,还有一种四股叉,是瓜农专用的。

原来,小汲村曾是远近有名的西瓜村,苇毛西瓜有上百年栽培历史。在没有大棚的年代,村民们就用火坑和泥瓦盆育苗,用玉米秸秆挡风保温,晚上加盖芦苇花,瓜把式用四股瓜叉保墒……

“鲁迅先生的名篇《故乡》里,在月色下的瓜田里,闰土用钢叉刺猹(chá),用的钢叉,是不是就是瓜叉?”面对记者的问题,老董摸了摸脑袋,“这个我还真不清楚。”

老董的小激印象民俗展馆。

在老董不停的讲述中,半天采访不知不觉过去。

“其实,我就是想让现在的年轻人们知道过去劳动人民的智慧,也更体会到过去日子的不容易。”老董希望通过这些民俗老物件,让人们在体会现代化品质生活时,能常过来看看,“不忘来路,忆苦思甜!”

为了这个目的,老董准备把展室扩大到350平方米, 把那些挤在厂房里还没整理出来的各种民俗老物件都拾掇出来,“过段时间再来,我还能给你讲半天。”

来源: 保定晚报 易网保定

【遇见乡愁,小汲村民自建民俗展室乡味浓】“知道这个是干什么的不?”12月22日上午,在位于西二环生态园对面的小汲村,68岁的董振林拿着一把比割麦子的镰刀明显大得多的镰刀,刚见面就一脸笑容地“考”起了记者。

看到记者一脸茫然,董振林开心地笑起来:“就知道你们不知道。这个是刮榆树皮的特制镰刀。”

在老董的讲述中,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人们就用这样的大镰刀,刮下榆树皮,把靠近树心的白色部分晒干粉碎成榆皮面,利用它的粘性让玉米面、棱子面等粗杂粮变成美味, “掺了榆皮面,压饸饹、蒸扒糕,这杂粮又筋道又可口。”

让麦粒与麦糠分离的扇车,抗战时期的三面秤,西瓜保墒用的瓜叉,摇煤球用的笸箩,用柏木做的水桶(柏木筲)……在老董名为“小激印象”的民俗展室内,民俗老物件有2000多件。

祖辈六代木匠

从祖辈的刨子开始收藏,各类木匠用品上百件

在老董的民俗展室,一进门最显眼的便是挂在墙上的木匠用品。

“我们家六代木匠,我从小学毕业后就跟着家里人干。像这把刨(音bào)子,就是我太爷爷的,距今也有100多年了。还有这把,是专门刮檩用的,叫做刮刨。”老董说到木匠行里的器物,如数家珍,滔滔不绝。在他的民俗展室里,各种用途的刨子就有几十把。

在民俗展室墙上,几面钢锯很吸引人。

“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唱大戏。这个歌谣里说的‘大锯’,就是这种双开刃的大锯,这才能来回拉起来。”在老董的指引下,记者看到这把大锯的锯齿方向,从中间位置开始是相反的,“双开刃才能来回拉起来,否则很难拉回去。”

除了各类刨子、大锯、墨斗、木锤,老董的展室里还有丈尺、皮尺、米尺等各种尺子。

靠着祖传的木匠手艺,老董在改革开放后,以做各类书画画轴以及镜框为主。正是这个原因,老董接触到了越来越多的文化人,受其影响,慢慢走上了收藏之路。

“比如这把金属尺子,跟咱们用的就大不相同。这是当年我姥爷和我父亲被小鬼子抓了壮丁,给他们修炮楼时用的日本尺子。”老董告诉记者,当时日本人不信中国木匠的木尺子,要求必须用他们自己尺寸的弯尺,“这是专门从南关大街大丰五金商行买的,距今也有80多年了。”

一把钢尺背后见证着日军侵华的历史,老董的这些民俗老物件,故事不少。

老物件里藏着历史和文化

收集2000多件民俗老物件,

专门腾出150平方米的展室

在老董的展室里,除了木匠用品,各种杆秤也不少。

“掀起了你的盖头来,让我来看看你的脸……这首歌儿火吧,旧时候拿什么掀盖头,就用这种秤杆。”老董从一张桌子上,拿着一杆比较纤细的秤跟记者解释到。

相比寓意“称心如意”的这杆细秤,另外一根大秤,更加显眼。

“这杆秤可有故事,这是一杆收棉花用的三面秤。”老董告诉记者,在抗日战争时期,这杆秤的上面,是日本人认可的计量单位,“在秤的里怀,也就是靠近胸膛的这一侧,是古时候的十六两一斤的计量。秤的外怀是十两一斤的现代计量。至于为什么是这样,我也不清楚。”

原来,中国自周代开始有重量单位:斤、两、钱、分。计量的工具叫做司马秤,这一标准也叫司马秤制标识。

从有“斤”这个概念开始,一直到民国结束,历朝历代的“斤”统统是十六两,一司马斤等于十六司马两,半斤八两就是这么来的。

听老董讲老物件,不仅能更直观地感受历史,更能了解到文化渊源。

老董称,如今他已经有各类民俗老物件2000多件,大部分放在仓库里。目前的展室约150平方米,只能展出一小部分老物件。

希望后人“忆苦思甜”

投入10多万元收藏,涉及三农民俗物品最多,

展室准备扩大到350平方米

收藏是件让人上瘾的事儿,68岁的老董也不例外。前前后后花了多少钱,他也不是特别清楚。

“怎么也得10多万吧,我老伴就觉得我是乱花钱,有一段时间都不给我做饭了。”说到这里,老董不好意思地笑了。

在老董的收藏里,涉及三农的老物件很多。特别是那些几乎贯穿了从播种到收获各道工序的家伙什儿,种类繁多,作用各异,既透着旧时农民们精心侍弄田地的智慧,又让人不由感慨,在全部手工劳作情况下,“粒粒皆辛苦”的农耕生活着实不易。

大件的,有让麦粒与麦糠分离的木制扇车,通过人力摇动摇杆吹风;有老董也不会用的老式织布机、纺车;有几十年前用的木质大马车,连轮子都是木头的;还有各种木独轮车,当年农民就用这些车支持国家建设。

小件的民俗物件,更是多得讲不过来。

有各式各样的坛子罐子,根治海河会战时吃饭的大钵碗,挑水用的扁担,柏木制成的水筲,辘轳的摇把,有专门用来从水井里捞水桶的“一窝蜂”,还有专门把麦秸捆、谷子个儿往车上扔的二股禾叉……

“就拿这二股叉来说,除了叉麦子捆的,还有专门叉砖坯的叉,这就是为什么红砖都有俩眼的原因。”老董告诉记者,还有一种四股叉,是瓜农专用的。

原来,小汲村曾是远近有名的西瓜村,苇毛西瓜有上百年栽培历史。在没有大棚的年代,村民们就用火坑和泥瓦盆育苗,用玉米秸秆挡风保温,晚上加盖芦苇花,瓜把式用四股瓜叉保墒……

“鲁迅先生的名篇《故乡》里,在月色下的瓜田里,闰土用钢叉刺猹(chá),用的钢叉,是不是就是瓜叉?”面对记者的问题,老董摸了摸脑袋,“这个我还真不清楚。”

在老董不停的讲述中,半天采访不知不觉过去。

“其实,我就是想让现在的年轻人们知道过去劳动人民的智慧,也更体会到过去日子的不容易。”老董希望通过这些民俗老物件,让人们在体会现代化品质生活时,能常过来看看,“不忘来路,忆苦思甜!”

为了这个目的,老董准备把展室扩大到350平方米, 把那些挤在厂房里还没整理出来的各种民俗老物件都拾掇出来,“过段时间再来,我还能给你讲半天。”

本版图片 邸志永 摄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因为早期投资,其实就是投人,像整个团队当中,他们的资历,或者是说对于项目的领域和做事情的能力上面,如果有相应的这种经验,其实这个就是一个非常关键的一个点了,为什
  • 5.劫财透出天干,并与七杀相合,表示命主好面子,自尊心极强。时上见杀为喜用,有辩才,如被泄伤,则想法不切实际。
  • 以资源短缺来启发孩子发奋,孩子都不傻,是站不住脚的。你觉得他变化好大,但你不知道,所有现在的沉稳和努力,都曾有过很傻很天真。
  • 불행 중 다행인 장흔입니다. 오랫동안 생각했지만 글에 있는 것들이 마음속의 느낌을 표현하기 어려웠습니다. 그래도 저는 이 말을 썼습니다. 처음
  • #增子敦贵[超话]#cr.松本寬也人生でこの時間はほんの一瞬でしか無いんだよね。大好きですー!
  • #阳光信用[超话]# #每日一善# ☁️ #阳光信用# 心善则美,心纯则真,持有一颗平常心,坐看云起云落,花开花谢,用平常的心去生活,用宁静的心来领悟。懂得宽恕
  • #浦城·守护汛期安全#【水北街镇:及时转移群众 不漏一户一人】“等会还会下雨,早上的水都已经漫到门口了,如果不转移的话,水漫进屋里会很危险,我们转移到村部去,安
  • ”看得出来,女方一家人从头到尾都知道整个事情的经过,但是为了能够稳住这个男子,所以从一开#十堰# 【加装44部共享电梯仅12部运行 投资建设方:资金出问题导致项
  • 印 象· 浪 漫 -----双峰知青之家2022年《同一首歌》主题聚会为有一段美丽的俗世,我在佛前求了三百年,求佛给一段今生尘缘,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长在他
  • 如果喜欢你是在困扰你,我选择离开你。我也爱你个人来说我很喜欢”秀丽”这个词…不然的话就是”珍贵”…好难!
  • 耐心看完,对你有收获‼️很多人在服用铁皮石斛产品后,都感觉其效果甚微或没有效果;但,长期服用铁皮石斛的人,则会感觉其疗效很好,是不可多得的治病、防病、养生保健
  • 淑娘,千帆他骂我了等花开,等夏来,等蝉鸣,去看海很喜欢午睡,有种长眠不起的感觉我虽生来平平淡淡,没有显赫家世,没有倾城容貌,惊艳不了青春,斑驳不了岁月,但是谁也
  • 2017-6-5法学院大四的毕业晚会比想象中的好学姐学长们又美又帅大四的都开开心心地毕业了[允悲]中间几度哭成狗的我[doge]还有这么多次活动我终于学会了用微
  • 今天我20岁了,时间真的很快,是喜欢你的第七年,很幸运能够认识你!下一个七年,我不是那个炽热的我了,但我会一直爱你,你要永远做最自由的崽,这是最重要的!
  • 冯春燕2022.5.3无意间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类型的人#烤奶盖废话碎碎念##暗恋# 初高中喜欢班上的一个男生 皮肤有点黑 不是很高 样子不错 是个很负责任
  • 若爱在地球绝迹,我的心不会停。若爱在地球绝迹,我的心不会停。
  •   踏查  两地公路客运仅剩7个班次  高速公路客运班车对长春和吉林市民来说并不陌生,早在10年前它以其快速、安全的运营特点,成为两地市民首选的出行方式。“现在
  • 据资料显示,这些年关门倒闭的实体店中有80%左右属于个体户,而这个时候新个体经济就应运而生,新个体经济跟过去的实体店最大的区别,就是前者是有效的将线上线下相结合
  • 下面我陆续总结一些我们家装修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或者是感觉比较好的地方,可能会写的比较乱,想到啥说啥吧~~【省钱经验1:装修省钱,从买房选户型开始】户型图 (面积
  • 唯有珍惜,才配拥有,好好珍惜,才有好福!唯有珍惜,才配拥有,好好珍惜,才有好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