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崎骏语录
#情感#
我不知道离别的滋味是这样凄凉,我不知说声再见要这么坚强。——宫崎骏《千与千寻》
人们常常会欺骗你,是为了让你明白,有时候,你唯一应该相信的人就是你自己。——宫崎骏《千与千寻》
人生就是一列开往坟墓的列车,路途上会有很多站,很难有人可以自始至终陪着走完。当陪你的人要下车时,即使不舍也该心存感激,然后挥手道别。
——宫崎骏宫崎骏《千与千寻》
生活坏到一定程度就会好起来,因为它无法更坏。努力过后,才知道许多事情,坚持坚持,就过来了。——宫崎骏《龙猫》
有些烦恼,丢掉了,才有云淡风轻的机会。——宫崎骏《龙猫》
如果把童年再放映一遍,我们一定会先大笑,然后放声痛哭,最后挂着泪,微笑着睡去。——宫崎骏《龙猫》
到不了的地方都叫做远方,回不去的世界都叫做家乡,我一直向往的却是比远方更远的地方。——宫崎骏《幽灵公主》
不管你曾经被伤害得有多深,总会有一个人的出现,让你原谅之前生活对你所有的刁难。——宫崎骏《幽灵公主》
那疤痕一旦渗入骨头,便会带来极大的痛苦。——宫崎骏《幽灵公主》
内心强大,才能道歉,但必须更强大,才能原谅。
——宫崎骏《幽灵公主》
就是因为你不好,才要留在你身边,给你幸福。——宫崎骏《哈尔的移动城堡》
人老的好处就是,看到什么怪物,都没什么好害怕的了,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了。——宫崎骏《哈尔的移动城堡》
即使现在形单影只,明日依旧充满希望,你已化为一阵和风,轻抚我的脸庞。——宫崎骏《哈尔的移动城堡》
世界这么大,人生这么长,总会有这么一个人,让你想要温柔的对待。
——宫崎骏《哈尔的移动城堡》
多年后,再回想年少时的迷茫和执着,或许原因都不记得了。青春就是让你张扬地笑,也给你莫名的痛。——宫崎骏《虞美人盛开的山坡》
我说不出来为什么爱你,但我知道,你就是我不爱别人的理由。——宫崎骏《虞美人盛开的山坡》
有一些事情是不得不去做的。不得不去做而去做它,是成熟;不得不去做而把它做好,是勇敢。牺牲一些遥远崇高的东西以换得眼前的平衡,是一种机智,这里面含有人生真正的悲壮。——宫崎骏《虞美人盛开的山坡》
我们的孤独就像天空中漂浮的城市,仿佛是一个秘密,却无从述说。——宫崎骏《天空之城》
根要扎在土壤里、和风一起生存、和种子一起过冬、和鸟儿一起歌颂春天。——宫崎骏《天空之城》
越是试着忘记,越是记得深刻。——宫崎骏《天空之城》
人是要长大的,有天你也会推着婴儿车幸福地在街上行走,而曾经的喜欢,不管曾经怎样,都会幻化成风,消失在时光的隧道。所以向前走,向前走,无须回头。——宫崎骏《猫的报恩》
生命可以随心所欲,但不能随波逐流。——宫崎骏《猫的报恩》
你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你的人生,自己想要的,自己争取。——宫崎骏《猫的报恩》
只有一个人在旅行时,才听得到自己的声音,它会告诉你,这世界比想象中的宽阔。——宫崎骏《魔女宅急便》
成长是一笔交易,我们都是用朴素的童真与未经人事的洁白交换长大的勇气。——宫崎骏《魔女宅急便》
在这个世界上别太依赖任何人,因为当你在黑暗中挣扎时,连你的影子都会离开你。——宫崎骏《魔女宅急便》
谁看见过风?我和你,都不曾看见过。但是当树叶颤动之时,就代表风正吹拂而过。风啊,请展开羽翼,将它送达你的身边。——宫崎骏《起风了》
没有什么会比幸福的回忆更会阻碍人们幸福。——宫崎骏《起风了》
可我要怎样做,才能带着现在这不安的情绪,重新走到故事里描绘的我们那幸福的日子里去呢?——宫崎骏《起风了》
岁月似一掬清水,无论平摊还是紧握在手掌,总会有一点一滴从指缝中流逝。——宫崎骏《岁月的童话》
回忆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它生活在过去,存在于现在,却能影响未来。——宫崎骏《岁月的童话》
如果真的有一天。某个回不来的人消失了。某个离不开的人离开了。也没关系。时间会带你去最正确的人身边。请你先好好爱着自己。然后那个还不知道在哪里的人。会来接你。——宫崎骏《岁月的童话》

只有阳光而无阴影,只有欢乐而无痛苦,那就不是人生。
——宫崎骏《岁月的童话》
恋爱应该是双方扶持对方共同完成自己的目标,而不是虚幻的思想、肤浅的物质、和纸醉金迷的生活。——宫崎骏《侧耳倾听》
因为你,我想要变成一个更好的人,不想成为你的负担,因此发奋,只是想证明我足以与你相配。——宫崎骏《侧耳倾听》
只要有你在,我就会努力。——宫崎骏《侧耳倾听》
一举一动,都是承诺,会被另一个人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的。——宫崎骏《悬崖上的金鱼姬》
不是面对悲伤不流一滴泪,而是擦干眼泪后微笑着面对以后的生活。
——宫崎骏《风之谷》
珍惜今天,珍惜现在,谁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
——宫崎骏《萤火虫之墓》

选择朋友就是选择自己的命运

鬼谷子:聪明人懂得深交四种人,绝交三种人

朋友的价值,就是你的价值。

一个人若是武松这样的绿林好汉,他的朋友就是同样身为侠义之士的张青。

一个人若是西门庆那样的发迹无赖,他的朋友就是应伯爵,谢希大等乌合之众。

前者,可出生入死肝胆相照;后者,不会落井下石,幸灾乐祸已经是万幸。

选择朋友,就是选择自己的命运。

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做朋友,人到中年,深交四种人,绝交三种人。

一、深交四种人

1. 坚定厚道的人,值得深交

鬼谷子曰:言忠行夷,秉志无私,施不求反,情忠而察,貌拙而安者可以深交。

说到做到,心志坚定,施恩不图回报,心性忠厚稳重,外表厚道不张扬的人,可以深交。

精明故而好,但是玩弄小聪明的人,远不及厚道的人踏实可靠。

在当今这个利益至上的社会,厚道老实的人总是不太显眼,却是朋友的最佳人选。

厚道之人心清如水,和这样的人相处并不累,还会让人倍感安心。

厚道的人善良而懂得感恩,和他们相处,付出的真情不用担心被利用。付出的善意也不用担心被伤害。只要是真心相待,就能换回真心。

这样的朋友,交的最放心!

2. 积极进取的人,值得深交

鬼谷子曾说:“事变而能治效,穷而能达,措身立功而能遂者可以深交。”

一个可以理性而迅速的处理事故,就算身处困境也能积极进步,成就事业的人,值得深交。

交朋友,也是要看能力的。

一个积极向上的人,也会引导着朋友积极进取

一个阴霾悲观的人,也会连累的朋友满面愁云。

能在失败中获得成功,在绝望中找到希望的人,是了不起的。

他们的内心充满了希望和活力,有着更强大的心态和更优秀的执行力。和这样的朋友同行,就算你面前就是悬崖峭壁,也会有人鼓励你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和这样的人交朋友,注定受益一生。

3. 品德高尚的人,值得深交

鬼谷子说:“富贵恭俭而能威严,有礼而不骄,曰有德者可以深交”。

如果一个人原本很有钱,却还能安然地过简朴的生活,这种人意志坚强,可以正确看待利益,做金钱的主人。

如果一个人拥有权势和地位,却从不仗势凌人,骄傲自满,反而谦和有礼,这种人本身就品德高尚,值得交心。

名利二字,最考验人。品行不够庄重的人,很容易就会被这些身外之物所奴役,做出各种骄横的恶行。

真正品德高尚的人,就算是拥有了名利和地位,待人接物依然会彬彬有礼。

这样的人无论是内在的品行还是外在的能力都很优秀,深交使人终身受益。

4. 会管理情绪的人,值得深交

鬼谷子曾说:“隐约而不慑,安乐而不奢,勋劳而不变,喜怒而有度者可以深交”。

处境艰难而不畏惧,生活安乐却不骄奢,就算是功勋卓著也不改变初心,喜怒哀乐都能适度的人,是可以深交的。

懂得控制和经营自己的情绪,是一个人最实用的能力。

不懂得管理自我情绪的人,经常为自己的喜怒哀乐所累,容易成为情绪的奴隶。

真正的聪明人,知道该怎样合理宣泄自己的情绪,怎样给自己一个健康的心态,去面对自己的生活。

这种人的情商很高,自制力和抗压能力都很强,可以成为我们交往圈子中的榜样。

二、绝交三种人

1. 言行不一的人,最好绝交

鬼谷子曾说:“言行不类,终始相悖,外内不合,而立假节以感视听者,必须绝交”。

如果一个人言行不一,嘴上说的天花乱坠,却从来都不在行动上将自己的漂亮话付诸实践,这样的人只是在蒙蔽试听,最好绝交。

春秋时期,子贡曾经向孔子询问,什么样的人才是真君子。孔子回答他:“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一个人若是时常说到做不到,对自己的言辞毫无责任感,这样的人必然是不可靠的,和他交往一点安全感都没有。

孔子还曾说过:“巧言令色,鲜矣仁”。

明明事实就摆在那里,还要用花言巧语欺骗别人的人最是心口不一,脸上欢颜笑语,心里指不定就在算计别人。

相由心生,言是心声。

真正抱着善意的人不会玩弄口舌而不付诸行动,那些舌灿莲花,满脸堆笑却从不付诸行动的人 ,还是绝交为妙!

2. 唯利是图的人,最好绝交。

鬼谷子说:“若饮食以亲,货赂以交,损利以合,得其权誉而隐于物者,必须绝交”。

如果一个人就是喜欢结交些酒肉朋友,和朋友一起贿赂谋利,专做那损人利己的恶事,那么这种人最好绝交。

一旦涉及自己的利益,就立马翻脸的,这就是孔子说的“喻于利”的小人。

在这些小人眼里,不择手段的追逐利益才是他们毕生的目标。

对他们来说,没有真心的朋友,只有可用的工具。

如果不想被当成工具,那就最好远离这种人。

当你对一个逐利的小人没有利用价值的时候,他们只会踢开你这个朋友,甚至为了谋取更多的利益反咬一口。

如果身边出现了这样的人,绝交才是最明智的!

3. 贪小便宜的人,最好绝交

鬼谷子曾说:“小知而不大解,小能而不大成,规小物而不知大伦者必须绝交”。

一个心里眼里只有小便宜,为了一点小小的利益就可以计较数天甚至几年的人,能绝交是最好的。

我们常说心有多大,你的舞台就有多大。这种人的格局太小,眼光太短浅,心胸也太过狭窄。

他们往往锱铢必较,吃不得一点小亏,哪怕只是一件小事,也能成为他们嫉恨一个人的理由。

一个贪图小利的人心里只有自己和自己的利益,最擅长见利忘义。至于朋友,他们根本不会真诚对待。

有一句古训,叫做:斗米恩,升米仇。

交往一个贪图小利的人,他们只会一味的索取,对你的所有付出看做理所应当,甚至将你的善良视作愚蠢。

这样的人不绝交,留着也只能在人生道路上拖我们的后腿。

现在网络技术非常发达,我们的社交软件里面也都有着长长的朋友列表。

手机通讯录中,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的朋友可以陪伴我们。

这是一个“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时代。

我们在享受社交生活的同时,也该想想,到底谁才值得被我们当做至交好友。

虽然我们和鬼谷子的时代相隔千年,我们身边那些心术不正的小人和宽厚仁慈的君子,依旧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

选择值得我们深交的朋友,就是选择更加光明的人生道路。

当我们面临友谊的抉择,不妨默念这句古语: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其实这是一句暗语,
怎么样,
开悟了吗?

惠能回答 :
“ 米熟久矣,
犹欠筛在。”

米已经舂好了,
但是还有点不干净,
需要筛。

什么意思呢?

见道了,
但是还不透彻。
  
惠能大师没有广学经教,
到了
“ 本来无一物 ”的境界,

也就是教下所讲的法我空境界,
类似的说法,

还有
“ 若人识得心,
大地无寸土 ”

“ 虚空粉碎,
大地平沉 ”

“ 泥牛入海无消息 ”,

讲的都是禅宗的重关境界,
这时能够泯一切相,

一切现象不再是障碍,
但是还有无相的执著,
所谓还有微细的能所。

惠能大师到了这个境界,

知道那还不成熟、
不透彻,

完全不以为意。
  
《 坛经 》的后面,
惠能大师针对大通和尚给智常禅师的开示,
有一首偈颂,

讲的就是这个阶段的局限性 :

“ 不见一法存无见,
大似浮云遮日面。

不知一法守空知,
还如太虚生闪电。

此之知见瞥然兴,
错认何曾解方便。

汝当一念自知非,
自己灵光常显现。”

不见一法,
还有无相境,

就好比还有一层薄云,
遮住了本有的智慧,
不得透彻。
  
“ 不知一法守空知,
还如太虚生闪电。”

不知一法,
住于这样的空知当中,
就好比太虚中有闪电一样,

有极微细、
极迅猛的妄念流注。
  
如果认此为了义的佛之境界,
认为这就是到家了,

那就会错认路头,
错失提升机会,
不会再有更透彻的境界。

所以叫
“ 此之知见瞥然兴,
错认何曾解方便 ”。
  
这个时候应该如何用功呢?

“ 汝当一念自知非 ”,

这时应该反观己心的过患,
就能够破除无明,

打开本有的灵光,
让它念念现前。

这是六祖大师彻悟以后对智常禅师的开示。
  
当时六祖大师到了这个境界,
以他自己的能力,
不能够马上进一步突破。

但是他以自己的宿慧,
知道这个境界还不行,

“ 米熟久矣,
犹欠筛在。”

六祖大师彻悟此心的因缘
  
五祖弘忍大师用锡杖拄地板三下,
就离开了。

惠能大师心知这是一个信号,
于是晚上三更,
他悄悄来到丈室,
这时五祖大师正在等着他,

然后
“ 以袈裟遮围,
不令人见 ”。

这是非常关键的一个传法因缘,
直接涉及到释迦牟尼佛教法下,

三大语系佛法中受众最广的汉传佛教的高度,
直接涉及到整个汉地众生的法身慧命。
  
五祖大师
“ 为说《 金刚经 》,
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

讲到《 金刚经 》的三分之一,

第十品
“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的时候,

惠能大师
“ 言下大悟,
一切万法不离自性!”

这时自性与万法才彻底统一,
打开了佛智,
真正地彻悟。
  
于是他就向五祖大师汇报,
来表达他的悟境 :

“ 何期自性,
本自清净;

何期自性,
本不生灭;

何期自性,
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
本无动摇;

何期自性,
能生万法!”

何期,
就是
“ 原来 ”或
“ 谁曾想 ”的意思,

原来自性本自清净,
本不生灭,
本自具足,
本无动摇,
能生万法!

这时惠能大师,
全身揽入法界,
法界即自身,
自身即法界。

《 楞严经 》中讲
此时的境界,
用了一个比喻,

“ 一切世间诸所有物,
皆即菩提妙明元心,
心精遍圆含裹十方;

反观父母所生之身,
犹彼十方虚空之中吹一微尘,

若存若亡,
如湛巨海流一浮沤,
起灭无从。

了然自知获本妙心常住不灭。”

这是对
“ 但用此心,
直了成佛 ”的

“ 此心 ”
最好的注解。
  
“ 祖知悟本性,
谓惠能曰 :

‘ 不识本心,
学法无益,
若识自本心,
见自本性,

即名丈夫、
天人师、
佛。’”

五祖大师这时知道卢行者彻悟了,
这才是真正的明心见性 ——
到家的境界。
  
“ 不识本心,
学法无益。”

不识本心,
学法没有真实利益。

这是站在成佛第一义的高度来说。

因为佛性本自具足,
在圣不增在凡不减,
关键在于打开本心,
其他的都是因缘法。

但是站在世俗谛的角度,
对于我们来说,
一瞻一礼都有功德,

所以
“ 若人散乱心,
入于塔庙中,
一称南无佛,
皆已成佛道 ”。

哪怕我们以妄想心到了寺院,
称诵一句佛号,
都是成佛的因。

这是从两个层面来讲的,
不可偏废。

《 坛经 》里面讲的
很多都不是我们平常所理解的知识、
概念、
结论,

都是为了对治我们种种的邪见,
非常活泼,
我们不能断章取义,
执于一端。
  
这是六祖惠能大师发明
“ 此心 ”、

彻悟
“ 菩提自性 ” 的三个阶段,

这三个阶段相当于禅宗三关 ——
初关、
重关、
牢关。

禅宗成就的是什么佛?
  
这个问题非常重要,
也经常引起误解,
我们看看六祖大师如何开示。
  
六祖开示智通禅师说 :

“ 三身者,
清净法身,
汝之性也;

圆满报身,
汝之智也;

千百亿化身,
汝之行也。

若离本性,
别说三身,
即名有身无智。

若悟三身无有自性,
即名四智菩提。

听吾偈曰 :

‘ 自性具三身,
发明成四智。

不离见闻缘,
超然登佛地。

吾今为汝说,
谛信永无迷。

莫学驰求者,
终日说菩提。’”
  
法报化三身,
是我们修行总的目标,

那么六祖大师如何来开示禅宗所成就的三身佛的内涵呢?
  
“ 清净法身,
汝之性也。”

我们本有的菩提自性就是清净法身;

“ 圆满报身,
汝之智也。”

打开菩提自性,
彻悟自性的智慧,
即圆满报身;

“ 千百亿化身,
汝之行也。”

利益众生的菩萨行,
一切身口意的运作都是我们的化身。
  
那么本性与三身的关系呢?

“ 若离本性,
别说三身,
即名有身无智。”

如果离开本性说三身,
那么三身就没有智,
此时就谈不上什么三身。
  
“ 若悟三身无有自性,
即名四智菩提。”

如果了悟三身并非实有,
也就是没有遍计所执自性,
那么就证得了四智。

对于报身无有自性可以这样理解 :

报身有两种,
一个是他受用,
一个是自受用。

前面讲的
“ 圆满报身,
汝之智也 ”

是自受用报身,
是证悟法身的智慧;

菩萨的色身,
是他受用报身,
不同的福德因缘,
感得不同,

与众生的缘不同,
众生看到的也不一样。

千百亿化身,
指的是我们利益众生的身口意三业的运作。
  
能够了知三身无有自性,
就能够打开法身所具备的四智菩提,

所以叫
“ 自性具三身,
发明成四智 ”。

禅宗所成就的三身,
是自性三身。

直接发明自性,
然后打开四智。

诸佛所具有的四智,

就是大圆镜智、
平等性智、
妙观察智、
成所作智,

它对应我们凡夫的八识。

以肉身直入佛智,
这叫
“ 不离见闻缘,
超然登佛地 ”,
这是禅宗顿悟成佛的法门。
  
对于四智的内涵,
六祖大师接下来又开示说 :

“ 大圆镜智性清净,
平等性智心无病,
妙观察智见非功,
成所作智同圆镜。

五八六七果因转,
但用名言无实性,
若于转处不留情,
繁兴永处那伽定。”

大圆镜智是指我们清净的本心;

“ 平等性智心无病 ”,
这时第七末那识已经转变了,

不再有一切凡夫所共有的根本心病 ——
我执;

那么妙观察智呢?

第六意识转变为妙观察智,
它清净无染,
观察一切事物没有执取,
见一切法而不起分别想;

前五识则转变为成所作智,
这是利益众生的悲用。
  
一定要打开大圆镜智,
“ 在千人万人中,
不背一人,
不向一人 ”,

这才能称为禅师。

如何成就四智?
  
“ 五八六七果因转 ”,

“ 六七因中转,
五八果上圆 ”。

第六意识和第七末那识在因地转成智慧以后,
第八阿赖耶识和前五识在果地才能圆满。
  
若依教下唯识宗的教理,
第六意识第一次转智是在初地;

第二次转智是在七地末八地初,
证得无生法忍;

第六意识彻底转成妙观察智是在佛智境界。

那么第六意识一转,
末那识跟着转,

第六意识转变成妙观察智,
第七末那识同时跟着转变成平等性智。

此时,
阿赖耶识才转成大圆镜智;

前五识,
跟着转变为成所作智。

这是八识转智的次第,
是基本规律。
  
那么禅宗的祖师,
于转处不留情,

念念亲见本性,
不管动静,

都恒与法身相应,
处于那伽大定之中,

这时八识同时圆成四智,
这是禅宗不共的修行路线。

菩提自性在何处?
  
《 坛经 》中六祖大师这样开示 :

“ 菩提本自性,
起心即是妄。

净心在妄中,
但正无三障。”

我们生命的真性是本有的觉知之性,
菩提妙心我们本有。

但是,
由于我们没有认识它,
所以
“ 起心即是妄 ”,

起心动念都是妄念。

“ 净心在妄中 ”,
我们清净的本心就在我们的妄念中。

那么如何来把它发明呢?

“ 但正无三障 ”,

只要把我们的种种妄心、
邪见都止息,

就能够打开我们本有的觉性,
破除三障。
  
《 坛经 》中还开示 :

“ 真如有性,
所以起念;

真如若无,
眼耳色声当时即坏。”

正是因为有真如妙心,
所以我们才能起念,
真如若无,
眼耳色声 ——

我们的根身世界当时即坏。

我们之所以有
“ 在眼曰见、
在耳曰闻、
在手执捉、
在足运奔 ”

这样的生命基本特征和能力,

正是由于我们有无限自由、
无限广大的觉性。

这是不可复制的,
不是进化而来的,
不是从哪里生出来的,
也不会死去。

人工智能再发达,
也不可能有佛性,
这是我们学禅之人应该特别明确的一个认知。
  
《 坛经 》中还开示 :

“ 若能心中自见真,
有真即是成佛因。

不见自性外觅佛,
起心总是大痴人。”

如果能在我们的妄心中见真心,
打开了真心,
也就是发明了此心,

“ 有真即是成佛因 ”,
这才是成佛的正因,
直了成佛。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二、行程轨迹  经初步甄别,确诊病例井某涉及我市辖区内以下重点场所:  6月12日晚,与确诊病例贾某某一起到麻涌“DHair”理发、麻涌星河城商场“麦当劳餐厅”
  • 曾经没那么在乎,妈妈叮嘱要吃的滋养姜枣红糖水,只是遂着妈妈的嘱托去做而已,而今,会在特殊的日子,自觉的煮上一碗,总觉得这样会比较心安…我对越说:“青春是本太仓促
  • 5、提供豪华会议室、洽谈室、办公时间可享用自然绿化空中花园气氛。✅酒店还有配套会议室、中西式自助餐厅、大堂吧、棋牌室、自助洗衣中心……为更多客人提供舒适服务!
  • ❤️@张予曦 ——你的小❤️【01.29】关于新专辑的最新消息:1:今天艾薇儿正在拍摄二单“Love It When Your Hate Me”的官方录影带◼
  • 最近都好好好好好好开心除开百分之十的七七八八虽然️很多压力 但好像也能hold住 上个星期以及再久以前的外出 最近的食堂是—中百罗森好多饭都好吃啊鸡丝饸饹面也有
  • 更多优惠卷戳→ 大家需要什么可以自己在这搜,基本都有哦[给你小心心] 热卖榜单 9.9包邮 美妆 美食 日用 母婴 女装 内衣 男装 鞋品 箱包
  • 斗争中能屈能伸:狮子、射手狮子座的人韧性很强,能够耐久耐磨,也能够装聋作哑,人家怎么说都不管,只要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就好了。工作上有异常好运:双子、魔羯双子座的
  • 为了让更多的同学了解心理健康知识,营造校园关注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丽江文化旅游学院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中心于5月25日在大礼堂门口开展了“守望相助,温暖彼此”活动。
  • 赵露思 肉丝 Rosy 957 zls 赵ls 赵露s 蒸馏水 自来水 赵路丝 赵鲁斯 赵露s 赵露思生图 粉丝 头像 露人 壁纸 新剧 射箭 私服 工作室 身
  • 普通人死后数小时内,虽然肩部尚存有温感,但上下肢在死之前后即失却温感,额、手足等这些露出空气中的部位会比着衣及被覆的部份早冷却,死后3 ~ 4小时,当我们碰触尸
  • 327 鞋款以经典且沉稳的黑灰色拼接呈现,白色的「N」字标依然醒目,彰显了独特的 327 风格。推动全球青年及运动鞋文化为目标的著名运动休闲用品零售店 Foot
  • 4.我想和你一起去看黄昏5.愿不悲不喜,如行云,似小涧,不舍昼夜。17.这一路都是风景,我就不为你翻山越岭了。
  • 生命会前行在历史的脉络上,沿途拾起一枝一叶,留待回忆,世界的存在会清晰而具体;生命会走进时间的大门,让夕阳给出记忆的钥匙。那捆记忆的柴火那么静静地躺在地上,等生
  •   在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方面,要深化“放管服”“互联网+政务服务”等改革,总结推广“网上办、马上办、一次办”“不见面办”等经验,持续推出户籍、交管、出入境、法律援
  •   针对王永刚先生的经历,我市的业内相关人士提醒:买卖双方特别是买主,在购车后提车时,一定要仔细验车。【新车的划痕纠纷、二手车里程表数中的“猫儿腻”“马虎”引发
  • “秋水”用《庄子·秋水》事,《秋水》篇主旨在于“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是谓返其真”原来泯去物我,是非的界限,忘掉一切的是非得失,甚至忘
  • 看到了成长的你们,感谢朱彦西,汉密尔顿和AJ。 看到了球员们拼命想赢球的心,没关系丘天,段江鹏和王骁辉。
  • 田豫临危不惧,登上城墙,对着城下的王门大肆嘲讽:“公孙将军待你不薄,你却弃之而去,我原本还以为你有什么苦衷。 所以,24岁的田豫才会不合时宜地向刘备请辞,并为
  • 王博回过神来,木木的点了下头,刚走到alpha提问室门口又不放心的跑到肖肖那边,抓住他扶着门把的手臂,吞吞吐吐了半天才说,“我会把昨天的那些标准答案全部忘掉,想
  • 衣钵娜姐非一梦,香汗终浇铁树开。衣钵娜姐非一梦,香汗终浇铁树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