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阳“百项争创”助推全域蝶变 】寿阳县金穗种植专业合作社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科研院所+供销合作社”五位一体的土地“双层托管”模式,实现了土地增效、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2022年,寿阳县将大力推广金穗模式,在南燕竹村和白家庄村托管1万亩土地,争创省级有机旱作优质粮食生产核心示范区。

这只是寿阳县“百项争创”工程的一项。2022年,寿阳县共推开争创工程137项,其中国家级22项、省级69项、市级46项,全县所有部门单位、各乡镇都将推开特色争创工程,对照中央和省市的特色创建、评比达标、典型树立、试点打造,主动对接、主动争取,形成全民争创、全面争创、全域争创的格局。“百项争创”将进一步鼓舞干群干劲、增强发展底气、助推全域蝶变,持续增强城市发展的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覆盖全域——

擦亮城市品牌 增进民生福祉

实践证明,优良的城市环境,是一种可转化的生产力要素,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无形资本”。开展“百项争创”,就是要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各种生产要素汇集,因地制宜加强县城品牌建设,打造响亮的“国字号”“省字号”城市名片,让市民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聚焦国家级名片,以创建国家园林县城为牵引,不断提升城市宜居品质。要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上台阶的思路,编制国家园林县城创建方案,召开创建誓师大会,掀起绿色建设热潮,推动老公园提质,完善滨河公园、灵芝公园基础,优化植物园、森林公园布局,完成寿水湖、石门河等3个公园建设,新改建小游园 40 处,实现万人1个大公园、千人1个小游园目标。实施环城林带、白马河水域彩带、水域泊岸绿带工程,形成百里城市彩色生态廊带。要进一步巩固省级文明县城创建成果,为争创全国文明县城奠定坚实基础,进一步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提高城市整体文明程度。

聚焦农康旅融合发展,以厚植“福山寿水、康养寿阳”为底色,着力打造太原后花园、华北避暑地。全县要推开A级景区创建行动,加快祁寯藻故里、龙栖湖等创国家4A级景区,五峰山创国家3A级景区步伐,理顺方山国家森林公园景区管理机制,同步启动创国家3A级景区。要争创十大乡村旅游示范村,下洲、黑水2个3A级村要向景区迈进,南东、景尚2个村要启动3A级创建,南河、西草庄、尹灵芝等6个村要做好创3A级前期工作。要争创康养名镇,以建设农康旅融合发展先行县和太原东部休闲康养新高地为目标,加快鹿泉、香梨、燕州、方山4个康养小镇建设。

与此同时,统战部积极争创全国“四好商会”、退役军人事务局积极创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财政局争创财政管理工作全省十强县、人社局力争“人人持证、技能社会”职业技能培训全市排名第一;宗艾镇将加快彩椒交易平台、冷链仓储配套,争创省级彩椒种植示范基地、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镇;平头镇将推行双层托管,建设高标准茴子白种植园区,争创“全国旱垣茴子白生产基地”;西洛镇将发挥粮、菜、果、牧均衡发展的种植基础优势,构建“2485”产业链条,争创国家农业产业示范强镇,从县委到机关、从部门到乡镇,“百项争创”的生动画卷正在徐徐展开,特色争创在寿川大地蔚然成风。

“三件大事”——

增添高质量发展蓬勃动力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2022年,寿阳县将以“三大创建”为抓手,不断做实项目,做强产业,擘画出一幅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

发挥区位优势,创建太晋一体化寿阳平头融合发展区。随着青银二广高速太原联络线项目的开工,太原晋中一体化战略进入新阶段,寿阳县已经进入太原半小时经济圈,战略位置重要性愈发凸显,为融入全省“一群两区三圈”城乡区域新布局按下了“快进键”,为把寿阳从山区县变为都市圈核心区提供了重大机遇。平头镇作为寿阳县太晋一体化发展“桥头堡”、山西中部城市群经济增长“新高地”、环太原都市圈休闲旅游“首选地”,交控、神农等省属国有企业在这里的总投资超过130亿元,山西交通物流园区、苗木产业基地、鹿泉驿站、鹿泉小镇、神农现代农业园、龙栖小镇等项目,基础产业布局基本完成。平头融合发展区将立足“智慧赋能、服务两城、五业入园、千亿产值”的定位,围绕服务太晋一体化战略,重点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大数据、智能服务、大健康、文旅五大产业,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

坚持示范引领,创建全国5G智能矿井建设示范县。发展智能化煤矿是煤炭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煤炭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新元煤矿建成了全国首个5G智能化示范矿井,中国移动、华为公司等共同组建的创新联盟,已经在新元公司完成机电硐室无人巡检、掘进面无人操作、综采面无人操作等多项场景应用,为全县煤炭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样本示范。与此同时,华为集团将在寿阳建设智能化应用创新基地,为煤矿和其他产业智能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借助这个机遇,寿阳今年将推广智能化应用,完成全县16座煤矿智能化改造;依托华为应用创新孵化基地,打造智能化“产学研用”一体的工业产业链新格局;推动非煤矿山、智慧城市、新能源等领域智能化建设,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转型发展;对照一流标准,邀请顶尖专家,高标谋划全国煤矿智能化建设论坛,为全国智能化矿井建设贡献“寿阳智慧”“寿阳方案”。

牢记殷殷嘱托,创建国家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园区。寿阳县拥有15万亩耕地,人均耕地面积达到8.8亩,在全省具有独一无二的土地优势。同时,中国农科院旱作农业试验站科技人才济济,交控、神农、大地等一批实力雄厚的大型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聚集,为寿阳大力发展有机旱作农业提供了人才基础、产业基础。今年,国家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园区将重点打造科研试验板块、主导产业板块、技术体系板块,依托中国农科院建设生态农业研究院,招揽全国顶尖旱作农业专家常驻试验田,打造农科教、产学研平台;引进大地集团实施“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提质改造,推动得天缘、田益等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循环养殖、数字农业、设施果蔬三大主导产业,带动形成玉米全产业链和城郊型生鲜绿优农产品直供链“双链”发展格局;按照饮用水源地标准推进三减三增,优化适雨种植结构和制度,开展优质抗逆作物引进筛选,进行秸秆适水还田、水肥协同集成示范,匹配集雨补灌、智能耕种一体化等新应用,构建旱地农田资源高效利用技术体系和绿色种养标准。在此基础上,寿阳还将举办“全国有机旱作农业高峰论坛”,推动数字农业和循环养殖园建设工作,积极申报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申报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真正为北方山地农业探索出一套有价值、能落地、可推广的有机旱作农业数据模型,扛起全市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旗帜。

关山初度尘未洗,策马扬鞭再奋蹄。“百项争创”,是寿阳儿女知重负重务实进取的使命担当,是全心全意服务人民的责任担当,是重整行装再出发的历史担当,全县上下要坚持“一盘棋”思想,相互搭台补台,相互协调配合,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形成一个接着一个创、一棒接着一棒跑的浓厚氛围,真正擦亮寿阳的“金字招牌”,提升争当全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排头兵发展成色。(晋中日报 张鑫)

2021年南明区GDP稳居贵阳市首位—— 念好“强字诀” 奋力“强省会”

来源:天眼app

作为省委所在地、省会城市核心区,南明区区位优越、交通便利。良好的区位条件给南明区带来了各种机遇,也带来了更大的责任和使命。肩负责任和使命,一路走来,南明区奋勇争先,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跨越。

  

  回眸2021,南明区坚定不移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全力以赴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以“强省会”为主抓手,倾力打造“强南明高质量发展共同体”,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用奋斗的姿态向人民、省委、市委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77.65亿元,同比增长6.6%,位列全市第一、全省第二;全区建筑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批零住餐销售营业额、实际利用外资等位列全市第一;2021年全省产业大招商成效综合考评取得全省第三、全市第一的优异成绩,全省营商环境评估考核获得全省第八;省委宣传部公布的“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考核,南明区在全省排名第四,工信部发布的2021年中国科技创新百强区中南明区排名第71位,是全省唯一入选区。

  

  紧盯“一主一特” 做强工业经济

  

  “经过印刷、SPI检查、贴装、回流焊接、AOI检查等自动化工序后,一块块电路板便实现‘华丽蝶变’。”依托智能制造技术,贵阳臻芯科技有限公司实现了高质量发展,2021年该企业实现产值1.73亿元。

 贵阳臻芯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南明区电子信息产业园,于2021年8月投产运营,是一家基于超高清显示、5G高速数据传输等半导体技术研发的创新研发公司,所研发的芯片产品不仅在国内销售,也出口到其他国家和地区。

  

  “高科技、高税收、高投资”是南明区招引工业企业秉持的理念。

  

  在南明区,除了贵阳臻芯科技有限公司,还有许多具备“高科技、高税收、高投资”特征的企业。这些企业在为南明区创造税收的同时,也促进了产业更新,为南明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贡献了重要力量。

  

  “要坚定不移把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以十大工业产业集群化发展为重点,以园区项目建设为平台,推动工业经济在规模总量、结构优化、技术创新、产业链条、项目建设、平台支撑等六个方面实现大突破。”这是2021年召开的贵州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会提出的工业发展方向。

上有指示,下有行动。2021年,南明区结合省、市发展定位以及自身实际,大力发展“一主一特”产业,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步伐,奋力实现工业大突破。

  

  所谓“一主”,即发展以芯片、封装测试、半导体、传感器、电子元件、电子显示器、电子信息端产品等为重点的电子信息制造产业,做集成、做体系、做标杆、做示范。

  

  而所谓的“一特”,即以贵州现代中药应用创新产业示范基地项目(中科分子)、中铭虾青素产业项目为龙头,引入上下游及与之配套的原材料、辅料等上下游产品吸引投资,形成倍增效应,同步发展代工(生产制造),做特做优做强食药同源产业园。

  

  “‘一主’‘一特’是根据我们区实际情况提出来的。南明区承载空间有限,只有因地制宜,发展才有成果。”南明区工信局副局长况植培说,2021年,南明区坚持“高科技、高税收、高投资”理念,锁定“扩总量、优结构、提效益”目标,大力发展“一主一特”产业,新型工业化取得一定突破。去年,南明区新建成标准化厂房15.34万平方米,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家,全年工业企业上缴税收7.34亿元。

  

  “之所以把公司落户南明,是看好南明区助力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和高效的办事效率”。贵州中科分子生物有限公司于2021年6月入驻南明欧美医药产业园,在公司总经理金正旭看来:“政府的帮助与支持可以增强企业的发展动力与信心。”对于引进来的企业,南明区从市场拓展、优化结构、要素保障、融资等方面,全方位、多维度、立体式进行“一企一策”对口帮扶,增强企业归属感,服务工业经济发展。

  

  “只有做好‘贵人服务’,才能最大限度释放企业潜力。”据况植培介绍,2021年,南明区共计为32户工业企业拨付各级各类奖扶资金1073.3万元。

  

  2021年,贵州益佰女子大药厂有限责任公司实现产值2.8亿元左右;贵州天齐野生资源开发保护研究中心实现产值1.8亿元左右;贵阳市国鸿天成科技有限公司实现产值5102万元;贵州金天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实现产值3154万元……一个个企业硕果,为南明区工业发展增添了动力,为南明区GDP增长贡献了力量。

  

  布局“智慧产业” 做强数字经济

  

  优特云、工投智造、明略科技、宏景科技、高灯科技、巨龙科技、优特数联、年华数据、远合思创、聚通科技……走进位于南明区花果园亚太中心的“腾讯云数字经济产业基地”,一股浓郁的数字化气息扑面而来。

  

  “腾讯云数字经济产业基地”于2021年5月落户南明区新型数字化产业集聚区亚太中心,是赋能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动力源。

  自落户以来,腾讯坚持以重点扶持中小数字创新企业发展为主,帮助企业发展应用数字化新技术新业态,鼓励创新成果孵化转化,助力政府结合本地特色资源与政策,围绕产业互联网建设、人才培养、生态联盟等方面内容,着力助推南明数字化转型升级。

  

  2021年,入驻南明区不到一年时间,“腾讯云数字经济产业基地”就吸引了33家企业入驻,实现营业收入6.91亿元,带动就业人数333人。

  

  贵阳是我国首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贵州的核心区,被誉为“中国数谷”。作为贵阳的核心区,南明区发展数字经济是必答题,也是使命所在。“腾讯云数字经济产业基地”的引入正是南明区加速发展数字经济的一个缩影。

  

  2021年,南明区以“数字驱动·产创融合”为导向,加速打造数字经济产业链生态链,扎实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发展,助推全区数字经济跨越式、高质量发展。

作为南明区的超大型社区,花果园交通便利、配套完善,具有发展数字经济的良好优势。2021年,南明区以花果园片区为载体,辐射整个南明,以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发展重点,全力打造南明区新型数字经济集聚区,着力培育、引进发展一批增长速度快、发展前景好、产品质量高的行业引领型示范企业,加快推动大数据产业聚集。

  

  在大数据+实体经济方面,南明区深入实施“万企融合”行动,推进大数据与工业、农业、服务业领域深度融合,挖掘、培育融合项目,依靠产业数字化来推动数字产业化发展。

  

  为营造良好的数字经济发展氛围,2021年,南明区还对《南明区大数据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及《南明区大数据发展专项资金实施细则》进行了修订,打造集普惠政策与集聚区特色需求的产业扶持政策相结合的特色政策,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1年,成功引入2只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团队,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数达156个,增速达420%,增速全市排名第一;深入实施“万企融合”行动,新增带动250户实体经济企业与大数据深度融合,在全市10个区县中排第一;培育市级众创空间3个,新增入孵企业(创业团队)68家,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3家……一组组鲜活的数据,是南明区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成效的有力见证,也是撬动南明区GDP增长的“数字动力”。

  

  聚焦“提质升级”

做强商贸经济

  

  花果园购物广场、逸天城购物广场、鸿通城购物中心、星力购物广场、亨特购物中心、水岸广场……漫步南明区,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商业综合体合理布局在各个人气兴旺、位置优越的“黄金地段”,琳琅满目的服装、饰品、美食等吸引着各地顾客前来“淘宝”。

 商场兴,商业兴。这些商业综合体在满足顾客“吃喝玩乐购”需要的同时,也为南明区商贸业的发展增添了无限动力与活力。

  

  作为省会城市核心区,南明区拥有庞大的商业体量,商贸业在全区生产总值中占比较大。聚焦“提质升级”,做强商贸经济,对于南明区来说意义重大。

  

  2021年,南明区以“百场千店万铺”行动计划为抓手,积极构建“2+1+N”的中高端商贸消费体系,全面培育、全域发力,加快聚集中高端消费品牌,差异化打造特色商圈,强化便民服务升级,加速构建中高端商贸网络体系,全面推动商贸业提档升级,进一步提升了区域经济竞争力。

商圈是中高端消费的重要载体,彰显着城市的繁荣和活力。

  

  面对传统商圈活力不足、中高端消费引领不足的问题,南明区坚持“主题鲜明、定位清晰、业态完整”的要求,围绕升级花果园商圈、提升大南门商圈、重塑大十字商圈、培育河滨商圈、拓展贵钢商圈、转型火车站商圈,积极引导各商业综合体差异化协同发展,区别打造综合消费、中高端消费、主题消费、文旅消费、夜间消费等特色商圈,大力推进南明河滨河经济带建设,深化文商旅融合,促进辖区商贸业全面提档升级。

  

  “南明区以《南明区振兴商贸业‘百场千店万铺’建设攻坚行动计划》为指导,深入分析原有商圈业态、要素、现状等基本情况,逐步改造升级购物环境,逐步优化业态结构,紧盯中高端消费重点企业、名优品牌,谋划招引重点、精准招商引业,大力引进城市首店、大力培育特色商店,大力培育时尚买手店、大力打造品牌餐饮店,全力打造中高端消费卖场,激发区域商贸市场新活力。”据南明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同时,南明区还坚持招商与建设并进,高标准加快推进重点在建卖场建成运营,大力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有力促进卖场消费提质升级。

在推进商贸业繁荣发展进程中,南明区秉持人民至上理念,坚持全方位谋划,积极回应民生关切,打出了一系列商业惠民组合拳——

  

  以“一圈两场三改”建设为抓手,积极引进新零售、新业态企业,分步骤改造升级农贸市场,2021年改造升级8个农贸市场,其中新路口农贸市场成为全市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的标杆;统筹社区连锁品牌便利店等商业配套设施建设,提升社区购物品质和环境,打造“15分钟优质便民服务圈”,不断扩大消费、提升经济活力、服务改善民生;

  

  以“南明惠生活”等各类促销活动为抓手,开展一系列消费惠民活动,通过政府发放优惠券、商家打折、满减、特价等促销方式,将各项补贴政策落细落小落实,营造热销氛围,促进消费升级;

  

  以“食、住、行、游、购、娱”为要素,加快布局文旅新“夜”态,为夜经济注入“文化基因”,推动夜间文旅消费和文旅商产业不断向深层次和高格局发展,丰富群众夜生活,点亮城市夜经济,释放文化新活力……

  

  “在夜经济方面,2021年,南明区坚持规划、建设和业态提升三个同步,强力推进青云路步行街项目改造提升,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建设并投入运营。”南明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说,青云路步行街项目的投运,将全面升级贵阳小吃夜市生活,满足市民吃喝玩乐一站式消费需求,也将成为贵阳市、南明区未来夜间经济繁荣发展的靓丽名片。

 “2021年,全社会批发业销售额完成1980.78亿元,同比增长19.4%,全社会零售业销售额完成496.91亿元,同比增长16.4%,全社会餐饮业营业额完成73.8亿元,同比增长30.6%,三项数据总量均居贵阳首位。”一串串鲜活的数字,印证了南明区商贸业发展的成效,也为南明区GDP增长注入了强劲力量。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2021年,南明区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三牛”精神,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取得了优异成绩。面对新的“赶考”之路,南明区将坚定不移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全力以赴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以“强省会”为主抓手,围绕“生态立市、工业强市、数字活市、人才兴市”战略,着力构建“强南明高质量发展共同体”新发展形态,勇当全市经济发展领跑者、开放合作领头雁、城市建设主力军、治理创新先行者、品质生活引领者,奋力在“强省会”中实现“强南明”,以“强南明”贡献“强省会”。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甲秀南明视频号

图①:北影节活动现场。  图②:北影节在电影院进行电影展映活动。  图③:北影节开幕式上,电影艺术家田华(左二)、王晓棠(左三)、谢芳(左四)寄语青年电影人。  图④:北影节首场电影放映,观众排队买票。核心阅读北影节以“共享资源,共赢未来”为主旨,以“大师”“大众”“大市场”为定位,经过11年持续耕耘,特点愈加凸显。“天坛奖”评选的专业水平和国际化视野也获得了更多认同为电影新人铺设起跑的“赛道”,为产业输送新鲜血液,电影节成为人才的“孵化器”,既是责任担当,也体现格局视野。北影节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电影的蓬勃生机面对新业态、新挑战,刚刚闭幕的第十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以下简称“北影节”),让我们看到中国电影蓬勃发展的生机,坚定用影像讲好中国故事的信心。扩大中国电影的“朋友圈”“拼手速”抢票,已是影迷参与北影节的一种特殊仪式。第十一届北影节开票首日票房超过千万人民币,4K修复版电影《穆赫兰道》仅9秒便一售而空,创造了本届展映最快售罄纪录。数据背后是观众对电影艺术的热爱。这首先源自“北京展映”单元的高品质。近300部、1200余场次的中外佳片与观众面对面,新片比例达到40%,主竞赛单元“天坛奖”入围影片也全部面向观众。本届展映首次覆盖京津冀,在天津和张家口设立展映影院,放映优秀电影作品。无论规模还是品质,惠及面还是参与度,北影节都堪称一场“文化嘉年华”。“用一个词来概括北影节展映的特点,就是平衡。”连续6年参与北影节策展的沙丹说:“要做到国内与国外、新片与经典、娱乐性与学术性乃至竞赛与展映、线上与线下的平衡。”这种平衡性追求,折射一个国际电影节的包容与成熟。如果说展映是让好电影找到观众,也让观众找到好电影,那么,主竞赛单元则从更高的维度,扩大了中国电影的“朋友圈”。业界认为,衡量一个电影节是否具有国际公信力,关键看它的文化格调和整体风貌是否形成特色,能否为促进世界各国的交流对话发挥作用。北影节以“共享资源,共赢未来”为主旨,以“大师”“大众”“大市场”为定位,经过11年持续耕耘,特点愈加凸显。“天坛奖”评选的专业水平和国际化视野也获得了更多认同。本届“天坛奖”,由演员巩俐领衔的国际评委会对15部高水准的入围影片进行了认真评选,其中,国外影片有12部。“入围影片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选题广泛,主题温暖,体现了开放多元的国际视野,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北影节的国际影响力。”评委陈坤评价说。产业勃兴的“北京方案”今年,北影节首次设立“青年华语电影创投训练营”,扶植4位青年导演创作短片,由“天坛奖”评委、导演陈正道担任监制,帮他们解决实际问题。4部短片在影院举办了首映礼,并在爱奇艺平台“云展映”。在陈正道看来:“一个真正的大型国际电影节,除了颁布荣誉以及扩大电影的社会影响力,更重要的是埋下电影新生命的种子。”为电影新人铺设起跑的“赛道”,为产业输送新鲜血液,电影节成为人才的“孵化器”,既是责任担当,也体现格局视野。北影节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电影的蓬勃生机。今年的“北京市场”单元,39家企业签约发布44个重点项目,总金额达352.23亿元,同比增长约6%,再度创造新纪录。而11年来,北影节共促进346个重点项目洽商签约,交易总额累计达2002.51亿元。北影节为什么能?因为聚焦产业需求,升级服务能力,坚定不移为产业勃兴做加法。这是一份有力度的“北京方案”:尽可能打开投融资渠道,推出多款特色金融产品为电影行业“输血”;尽可能促进项目流通,多家大型影企发布重量级合作项目;尽可能搭建交流的平台,近百位影人和相关人士在主题论坛、电影大师班、专题发布中贡献智慧。“我们应该永远站在擂台上,我们能讲故事、能感染人,有这个能力就不该放弃,这是电影人的责任。”导演陈可辛在电影大师班中的这段发言表达的信心和决心,在电影节上通过不同的方式,一次次传递出来。电影节与城市相映生辉1932年,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电影节——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诞生。如今,电影节已成为推动电影艺术发展与交流,促进电影人之间交往合作,以及国家间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有人形象地将电影节比作一座城市的文化名片。作为城市软实力的象征,电影节以自身影响力塑造和提升着城市的品牌形象。当城市文化、风土人情与电影交流融合在一起,一座城市变得更有温度、熠熠生辉。而北京,始终与中国电影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116年前,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推开中国电影的大门,其诞生地就在前门外的丰泰照相馆。当下,北京为中国电影文化和电影产业的发展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据统计,2020年,全国年度票房排名前十的影院中,北京占据6席,全年北京出品电影达185部,位列全国榜首。北京理应成为电影人干事创业的热土,更应孕育具有引导力的电影节。放眼全国乃至世界,电影节在北京举办所拥有的优势资源非常可观。首都拥有无可比拟的条件,立足首都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定位,背靠中国电影事业的蓬勃发展,北影节不仅是北京发展的一面镜子,可以成为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一个指数,更向世界展示北京形象,讲述中国故事。“我们致力于将北影节打造为首都的文化金名片,使之更好地服务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人民的高品质生活。”第十一届北影节组委会副主席、秘书长余俊生说:“立足‘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立足北京‘四个中心’和‘影视高地’的建设大局,北影节将充分发挥平台作用,加快成长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重要电影节。”今年北影节主题是“新机·新局”,这样一届富有开阔视野和创新精神的电影节,给我们带来更多信心和底气。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中国从“电影大国”迈向“电影强国”的征程中,北影节会留下铿锵足音。我们也有信心期待,经由电影这一特殊媒介,国与国、人与人、文化与文化之间汇聚沟通,有望促成一个更加包容、开放和多元的美好世界。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不仅可以建立一种信任感,而另一方面则是想要体现自己的魅力和感染力,也是树立自我品牌的重要方式。电影有其工业生产特性和商业性,应该说,这种特性在一定程度上是与电影
  • #赴美生子# 【家有美宝★送机回国】来自哈尔滨的美妈张女士带着宝宝回国啦,因为工作的原因,先生并没有全程在美国陪着张女士,在宝宝出生后就回国工作去了[太开心][
  • ”#NBA吐槽大会#忍不住想要吐槽德国的电视费……经由市政厅的有关部门获得每个人的住址信息也就算了就不能稍微用点心看下对方到底是男是女吗……抬头称呼都错了你这要
  • 而我的老妈呢,收了我的花和红包 就和她的小姐妹玩去了,居然连照片都没拍到[笑cry]晚上:老姨请全家吃火锅现在:我终于能躺下歇会了[哈哈] 噢不 我又要背明天上
  • 】茶,国之瑰宝,经历五千年的文化涤荡与时间的洗礼;白茶,茶界之明珠,落入凡间的至宝!#国际茶日##茶生活#【[中国赞]锁定直播——香约521国际茶日,品味中国味
  • #全球疫情##斯里兰卡Negombo##斯里兰卡NuwaraEliya# #小丑# “我曾经以为我的人生是一出悲剧,但如今我才意识到它是一部喜剧。搞阿育吠陀的也
  • 看着她,我感叹到了生命的伟大,感叹到了为人父母的心情,她就像多啦A梦的时光机,把你拉回到了幼时上学的场景,第一次认知到什么是生命,什么是家庭。#言夏唯安# 谢谢
  • 夏天嘛,衣服基本就穿的简单,这个帽子的加入带来运动感,这身搭配都会有时髦感。帽型好,帽膛也深,大头大脸戴上都比较从容,都能遮住,自然遮阳,头发没洗脸庞肿胀都可以
  • #ipad壁纸[超话]# 2022ipad壁纸第27期文案 | 让人惊艳的个性签名文案11.当我和世界不一样,那就让我不一样12.白天有说有笑,晚上睡个好觉13
  • 多子日常 十月 10.2号 大姨妈,折磨死我了……睡了好久,昏昏沉沉的,头痛。发烧时睡觉做梦那种感觉,就很累,梦也很长。我以前啊发烧都先在家挺着,上一次连着半
  • 盘口显露的特征(1)在主力洗盘过程中,几乎没有利好的消息,偶尔还会有坏消息,一般人持股心态不稳定,对后市持怀疑态度。就像下图,股票高位连续放量阴线下跌,拉出一个
  • 8️⃣《绝非普通人》6个“非一般”人物的成长故事,给孩子的成长注入自信!5️⃣《小龙喷喷和爸爸》让爸爸成为更好的爸爸,爸爸与孩子共同成长的故事。
  • -☕️“茶+手冲”算是独家特色了,用埃塞的水洗豆和自带花香的茶汤融合,入口是咖啡的香气,回味起来又是茶叶的清香,两者不争不抢,融合得也很自然,随着温度的降低,又
  • 随着异地恋情的升温,玛丽最终决定搬到哥本哈根,和她的王子住得更近一些。【无人汽车穿行 这里未来已来】无人汽车变身智慧物料运送车,这里一天下线2700辆汽车和新能
  • 当年一度嗑过欧比旺和阿米达拉这CP,真希望[允悲]算了…银河帝国崛起前夜,未来的皇帝、西斯尊主达斯·西迪厄斯利用预植在克隆军队潜意识中的66号令对绝地武士进行了
  • 不值得吧!!
  • 如果你现在有男朋友,但是男朋友对你的感情没有之前那么强烈了,你也可以用“赋予效应”来吊动他的积极性。在他对你越来越冷淡或者你觉得即将要失去他了的时候,不要用热脸
  • 无论韩餐还是日料,他家的性价比放在海信广场也是没谁了,便宜又精致,必吃榜单收藏。 餐厅现在开始升级,加了日式烧肉,改名叫精致料理,同样走高性价比路线,在这吃东
  • 井柏然非常淡定地说了一句:我希望成为下一个黄晓明。井柏然非常淡定地说了一句:我希望成为下一个黄晓明。
  • 3、好心境是自己创造的我们常常无法去改变别人的看法,能改变的恰恰只有我们自己。6、不要追逐世俗的荣誉终生寻找所谓别人认可的东西,会永远痛失自己的快乐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