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咖啡几级上瘾患者? 文|读者:静思
-本文系读者投稿,不代表本刊立场-

这么说吧,毫不夸张,如果某天我没有喝咖啡,我就会变成一名暴躁的丧尸——除了发怒和痛苦,没有脑子做任何事。

对他人来说,早上起来让自己神清气爽的可能是炙热的梦想、一晚上无梦的好觉;对我来说,只有在听到咖啡机提示音响完、房间里飘出咖啡的香气后,我先给自己倒上半杯咖啡灌下去,大脑才逐渐开启正常运转模式,慢慢清醒过来。

大脑就是一团浆糊”这句话对咖啡因上瘾的人来说不是一个比喻,而是真实写照。

若干年前,我只是一名有着小资心态的伪咖啡爱好者。上班日中规中矩地喝一杯咖啡。通常是在工作一上午结束后,吃完午饭和同事们溜达着去公司楼下的星巴克买杯咖啡,散步和八卦是正事,买咖啡是顺手。

周末,天清气朗,就在衡山路找间私人咖啡馆,点杯咖啡、来一块丹麦卷,在那里消磨两三个小时。那时,咖啡对我来说更像一个符号,脑海中会对它赋予很多想象中的抽象意义。比如,它可能是一段后味延绵的友谊,不像烈酒那么浓烈,但品之亦有味。

就电影《海鸥食堂》里的三位日本女人在芬兰的故事。剧中很美的一幕是某天午后,几个女人相约在赫尔辛基的乌苏拉咖啡馆(Cafe Ursula)闲坐,她们眼前是延绵好几公里的沿海小道,时而会有海鸥飞过来停下在海边。女友们就这样平静地赏海、看海鸥、喝着咖啡和酒,“偷”一段徐徐人生中,只属于自己的空暇时光。

再比如,它可能是一段意外的自我剖析和觉醒之旅。

约翰·史崔勒基写过一本畅销全球的《世界尽头的咖啡馆》,讲述了自己是如何在一家咖啡店里让人生变道行驶的。

拥有 MBA 学位、在企业工作多年、有大好前途的约翰在32岁那年决定辞职。辞职的初衷有些俗套:约翰在日复一日的拼命工作中迷失了,即便眼前有着大好的晋升机会,但这一切为了什么呢?更大的办公室、更长时间的加班,然后直到生命结束么?

辞职后他和妻子背起背包,踏上环球之旅,花了9个月时间走过7万里路程。其中因为意外闯入了一家名叫“为什么咖啡馆”的地方,在这间咖啡馆里,他通过和店主、服务生的对话,开启了一场寻找自己存在的意义的“游戏”。

那时的我对咖啡保持着一种友好但并不亲近的距离。它更像我充满幻想或者装腔作势的一个工具。

让这个“悬在空中”装腔作势的工具落地是我在国外生活这几年。我成功的把喝咖啡这件本该惬意、体面的事,变成了鲸吸牛饮。

这一切都源于在国外想要喝一杯热水实在太难。
来欧美旅行或者留学、生活的朋友都明白,这片土地有一个神奇之处:公共厕所里有热水洗手,但公共场所里却没有热水饮用。

有一次我入院做个小手术,结束后按照咱们的惯例喝水最好喝温热的水,对身体恢复有好处。但偌大的医院,想喝一杯热开水太难了。到处都有免费的公共饮用水,但流出来的都是哇凉哇凉的冰水。

我只好按铃请护士帮我找杯热水。她特意去医院餐厅帮我要了一杯,一边递给我一遍万分嘱咐:非常热,要小心。结果我一喝:温的。 行吧,总比他们喝什么冷饮都要往里加一大堆冰块强。

在国外,出门时想喝上一口热乎的,除了去咖啡店/超市/餐厅购买热咖啡(或者袋泡茶包),你很难有其他选择。

春秋之际,看着阳光明媚,但风似刀片一刀刀向你割来,当地的外国人敢在10度的气温一边穿着短裤短袖、一边喝着加满冰的果汁,我没有这样的勇气,只能裹紧自己棉外套,随便走进一家咖啡店,买一杯热咖啡暖身。

艳阳高照的夏季,外面35度,你在商场、图书馆、市政厅或者随便一间公共建筑楼里,空调开到19度。前10分钟,你凉爽舒服,20分钟过去,你开始起鸡皮疙瘩,半小时后有点瑟瑟发抖,忍不住要找咖啡店来杯热咖啡取暖。

就这样,我在咖啡成瘾的路上越走越远。直到有一天,我发现如果一天不喝咖啡我就会头疼难忍、再难集中精神做事时,才知道自己对咖啡因上瘾有了依赖。

也有人喝咖啡是出于腔调,把喝咖啡当成生活中的一种有仪式感的事去进行。

金宇澄的《繁花》里,处处可见上一代的老上海人对咖啡的喜爱。男女青年谈恋爱压马路时,要喝咖啡;朋友之间谈心事要喝咖啡;生意人酒桌上谈完正事私下再约着喝杯咖啡巩固巩固交情。
咖啡是他们维系关系的一种介质。

有人喝咖啡是出于依赖,依靠它要去创造了不起的个人价值。比如那位“我不在家,就在咖啡馆;不在咖啡馆,就在去咖啡馆的路上”的大文豪巴尔扎克就是如此,

巴尔扎克嗜咖啡如命,一壶咖啡一支笔,这是巴尔扎克写作时的标配。据说巴尔扎克在读了司汤达的长篇小说《巴尔玛修道院》之后,写了《司汤达研究》一书,对《巴尔玛修道院》大加赞赏。在这本书的封面上印着一把咖啡壶,还有巴尔扎克的一句话:“就是这把咖啡壶,支持我一天写16小时,最少也写12小时的文章。”

这样的功力,任何一名文字工作者、打工人都得顶礼膜拜啊。像我这种一天喝三四个中杯量的“小巫”,在巴尔扎克这位狠人面前不值一提。

《世界咖啡学》这本书里提到巴尔扎克写的《咖啡是我的苦痛与喜乐》的短文,真是个喝咖啡的狠人。根据“用咖啡激发脑力”的效果,巴尔扎克将喝咖啡分成三个等级:

初级等级:

“前两周,每次先喝一杯,再喝两杯,咖啡粉也要逐渐磨细,再用热水泡来喝,就会获得足够的脑力刺激与巧思。第三周就要开始减少冲泡水量,咖啡粉要磨得比前两周更细,但要用冷水慢慢浸泡萃取,喝下后即可维持大脑战力不坠。”

中级等级:

“咖啡粉要磨到最细,水量要尽可能少,咖啡粉剂量再加一倍,一次灌下两杯量,身体底子够,不妨一口气喝三杯,大脑敏锐度还可再维持几天。”

惨绝人寰等级:

“咖啡粉磨至超细,高剂量,不加水或少水,空腹吞服入肚……火花即刻传抵大脑--刹那间,一切灵活起来,巧思浮现。”

大文豪还悉心提醒:最后一个等级的够格尝试者,“一定要精力超级旺盛,头发乌黑浓密,肌肤有黑斑,双手宽大厚实,两腿状似上宽下窄的保龄球木瓶才行。”

我们普通人喝咖啡,是为了续命加班;巴尔扎克喝咖啡,是为了能以命相搏为人类结出文明的硕果做贡献。境界高下毫无可比性。

终于,在我每天三四杯“黄汤”下肚后,身体出了状况——胸部疼痛。

检查后医生排除了乳房疾病的可能,紧接着就问我:每天喝几杯咖啡?我回到3-4个中杯后,医生建议我先减少到2杯看看情况。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建议是:对于健康的成年人,每天摄入400mg咖啡因,也就是大约3-4个中杯的咖啡是可以的。但每个人对咖啡因的耐受度、身体的代谢速度不同,因此身体会出现不同的症状。

因为身体——不仅仅是舌头——吃过了咖啡的苦,知道这东西虽然能提神、续命,但不是人人都有巴尔扎克那样的本事,能拿咖啡当水喝。所以,我现在每天把咖啡控制在2杯以内,煮咖啡时尽量掺杂一些低咖啡因粉来代替正常的咖啡粉。身体倒是再无状况出现。

亦舒在《承欢记》里说:“蛋糕非常香,咖啡十分甜,这里又没有地震,活着真好。”人们喜爱咖啡,除了它能帮我们唤醒大脑外,更重要的是咖啡能让人品出一点小美好。

在《浅草的深夜咖啡馆》这部纪录片里,导演跟拍了一家经营了40年的老式咖啡馆,往来的顾客多是当地居民。他们有的是出租车司机,凌晨3点收工后几个人一起来这里吃个宵夜、休息一下、说说碰到的好笑顾客,再回去休息;有的人从事殡葬业,每隔几天就要和同行的同事们聚一聚,聊一聊工作中遇到的不幸者,为自己的情绪有个出口;有人在这里决定了自己的婚姻;有人在这里和伴侣分手、哭作一团。

这就是咖啡的魅力,无论生活惬意还是辛苦,当我们在咖啡馆稍作停留喝一杯咖啡时,那一刻的生命里有温暖流淌而过。

死后世界:生命不息,了解死亡的感觉,才能更爱生活-清明节专文

死亡是一件可怕的事吗?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确实如此。

比如我自己,就特别害怕死亡,小时候连看到纸钱都害怕得不行。如果同学因为家人去世臂带黑纱,我都会离得远远的。然而,这世界上却有一些人不害怕死亡。不仅不害怕死亡,对于他们来说,死亡还是一种美好的体验。

更为重要的是,经过这番体验之后,他们居然找到了生命的意义,生活得更加快乐幸福了。

这些人是谁?他们到底经历了什么?他们是一些死而复生的人,经历了“濒死体验”。

今天,在清明节前夕,就让我们一起来通过美国科学家雷蒙德·穆迪的著作《死后的世界:生命不息》,来探究一下死亡这个话题吧!

1

首先,什么是“濒死体验”?

简单地说,就是濒临死亡的体验。这是一些人遭受严重创伤或疾病即将死亡,但意外获得恢复后,所叙述的关于死亡时刻的体验。

1975年,穆迪博士发表了《死后的世界:生命不息》一书。他采访了150名被临床判为“死亡”却又活过来的人,详细记述且分析了他们所经历的“死后世界”,并首次提出“濒死体验”概念,开启了全世界科学家对于这一现象的研究。为此,穆迪博士被誉为“濒死体验之父”,本书也成为这个领域最经典的著作之一。

2

那么,在这本书中,那些死而复生的人到底经历了些什么,会让他们产生如此大的改变呢?

根据采访人的描述,穆迪认为,尽管濒临死亡时,环境及当事人的类型各有不同,但濒死体验的感受却有很多相似之处。

他将这些相似之处整理出15个元素,比如不可言状、听到有人宣告其死亡、平和而宁静的感觉、听到不寻常的声响、看到黑暗隧道、脱离自己身体、和别人相遇、可以与人交流的光、回顾一生、感觉到边界或界限、重新回到自己身体之内。

为了让读者更好理解这些要素,穆迪构建了一个包含15个元素的相对完整的濒死体验过程,它的过程是这样的。

一个人快要死了,身体痛苦到了极点,并听到医生宣告他的死亡。他开始听到很不舒服的声音,刺耳的铃声或嗡嗡声,同时觉得自己飞快地穿过一条很长的黑暗隧道。

接着,他脱离了自己的身体,但是仍处于身体附近,只不过远远地看着自己的身体,仿佛他是个观众。他从这个不寻常的、有利的角度,观看医生试图救活他,心情有些乱。

不一会儿,他回过神来,注意到自己仍然有个身体,但是感觉不同以往。接着,一些奇妙的事情发生了:有人来帮助他,他隐约看到已故的亲戚和朋友的灵魂,一个发光体出现在他眼前,还问他一些问题。

不知不觉地,他来到一个边境,那是此生和来世的界线。然后,他突然觉得自己死期未到,必须回到人间。

在一种复杂的情绪里,他终于和他的身体合二为一,最后活了过来。”

3

听到这个体验,大部分人都会感到新奇,但是这种体验很难表达。

首先,濒死体验者一般很难找到合适的人类语言,去形容那些超自然的场景。

其次,普通人会嘲笑这种死里复生的经历。因此大部分濒死体验者会绝口不提。

然而,那些体验却对他的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他对死亡以及死亡与生命关系的想法改变了。

人的临终濒死体验并非普通人所想象的那么可怕,对于临终者来说甚至还是一种愉悦的经历。经历过这些之后,几乎所有濒死体验者都不再害怕死亡了。因为死亡对于他们而言,再也不那么险恶了。

死亡就像是从某个状态过渡到另一个状态,或是踏入到更高的意识状态中。在不怕死亡的同时,他们更感受到生命的可贵,更加热爱生活。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说的并不是某个人的经验,而是一个模型,是由众多濒死体验者故事中的共同元素组成,是为了让听者知道一个临终者可能会经历什么事情。

被采访者常说:那样的体验让他们的生活更开阔也更深刻,让他们有了新的目标和道德原则。他们开始更关注心灵的成长,希望学到更多的知识,去帮助别人,去真心地爱别人。

4

现在还不清楚为什么经历濒死体验后,人的思想会产生如此大的转变,但它起到的积极作用是显然易见的。因此,本书于1975年首次出版,随即引起轰动,很多人开始关注生命与死亡的终极问题,重新找到生活的意义。此书不断再版,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传向世界各地,至今销售超过1300万册。

那么,濒死体验是如此的奇妙,并具有强大的效力。我们普通人,尤其是郁郁寡欢、失去人生目标、感觉人生不值得的人,是否可以体验一下,由此治疗升华自己的精神呢?你可能会说,开什么玩笑,这不可能。难道让我们都死一回,万一醒不过来怎么办?万事皆有可能。

1995年,穆迪开发出了一种不用真正接近死亡就能诱发濒死感觉的技术,让人们可以安全无虞地亲身体验濒死过程。甚至他还使用可靠方法,让人们看到死去的亲友并与他们交谈,以帮助家属走出过度的悲痛。穆迪保证,这绝不是药物、幻术所致,也绝不是参与者精神有问题,一切都是在科学规范下进行。但具体是如何操作的,书中并没有具体描述,只知道需要专业设备,与冥想有一定关系。

通过死来探索人生意义,越来越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2011年,英国人约翰·安德伍德在伦敦发起了名为“死亡咖啡馆”的聚会。一群人聚在一起,围绕“死亡”的主题,进行对生死的探讨。如今这个活动已经扩展到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比如,韩国的棺材学院推出模拟葬礼的体验服务。体验者以死者的身份写遗书、拍遗照、入殓、棺中静思、思考人生,解脱并重生。

对死亡的体验,目的是促进人们对生命的反思,深刻地体会生命的意义,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5

《死后的世界:生命不息》绝非一本猎奇的书,也非仅仅开拓眼界这么简单。它的意义正如穆迪博士所说:我们对于死亡的认识,会使我们安身立命的方式产生重大的改变。濒死体验对于我们每个人如何面对生命而言,具有深远意义。未知死,焉知生,在我们得以一窥彼岸世界以前,是无法完全理解此生意义的。

看这本书的时候,我不禁缅怀逝去的亲人,并陷入了久久的感伤。不是不能自拔,而是不想这么快的抽身而出。平时总是忙忙碌碌,被琐事缠身,留给缅怀过世亲友的时间真是少的可怜。觉得很愧对他们,愧对他们生前给予我的关怀、帮助,而我不仅没有来得及回报,现在居然连思念他们的时间都变得如此稀少。

随着岁月的流逝,年龄的增长,对死亡有了更多的思考。我自愿沉浸于伤感之中,希望用专门的一段时间来思念回顾、祭奠我过世的亲人朋友。同时,只有沉浸其中,才能更深刻地帮助我思考人的生死价值,人生在世活着的意义。正如书中所说:“未知死,焉知生”。

~喜欢就关注,关注就喜欢,等你一起来讨论~~#清明节# #清明# #清明祭# #死亡# #濒死体验# #活着# #生命的意义# #人生感悟# #人生的意义# #死后的世界#

《晨讀》:

诸葛亮在写给儿子的《诫子书》这封信中说到:

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学须静也。

他忠告孩子:唯有宁静才能修养身心,静思反省,从而走得更远。

这世上没有一步登天的云梯,所有的果实,都是在循序渐进的积累中慢慢结下的。

唯有心静,才能掌控住自己的内心,看清迷雾中的前路。

八月六日,早晨!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一直很想写一篇喜欢欧洲的理由,如果你问我为什么如此喜欢去欧洲旅行,我想“浪漫”两个字一定是我最令我着迷的,欧洲小镇的街道,永远都像清晨照进窗台的一缕阳光,温暖又
  • 这份爱我想会很久很久保持下去……这是一篇很想记录下来的心情⁄(⁄ ⁄ ⁄ω⁄ ⁄ ⁄)⁄我一直都是很懒的佛系追星人早年追漂酿国团~追过日团~也追过韩团~买得到入
  • ”【纵意天才画家受×严谨科研大佬攻】注:1、受误会攻是特殊工作者,是指类似于日租男友、陪玩、专业逢场做戏之类的,并不是指出卖身体。当下成都司法拍卖房最大的特点“
  • 学费可以少交点你会发现,他并不完美   面对一家人的生活,乃至相对严酷的现实,大军的肩膀出乎意料地坚强和韧性起来,他知道,身后的两个弟弟需要他的照顾,这个破碎的
  • 策展人曹缘起以他哲思的灵感和独到的视角,为我们呈现了一场旨在探讨人类认知存在的隐藏门槛和屏障,以及跨越门槛、打破屏障投奔思想怒海的艺术激情体验。艺术家们通过现代
  • 也许你会说今天的造车新势力们从不缺乏把汽车搞的标新立异的设计人才,但人们看到的是一个凭着卡通车造型深入人心的“产品成功”看不到的还有极氪按照用户需求造车背后若隐
  • 我们都很棒,第一次感受到膝盖的雪,第一次行走在冰川上,既新鲜又敬畏,路不能乱走,冰川更是,永远要有在领队后面,因为你的每一步都算数,你不会知道踩下去会有什么!起
  • 最近有点喜欢考古,看到过去的你,重温我脑海里有关于你的记忆,往往红了眼眶,但我知道,那是你带给我最独特,最宝贵的情绪体验。你是往上攀登的漂亮小狗,是最真诚,可爱
  • 那些点点滴滴,那些快乐与悲伤的交织,守着孤独的岁月,我不再奢望再去牵你的手,只愿日后的你,是幸福的,也是快乐的,任岁月流逝,任时光匆匆,我永远会在天涯的这端为你
  • 好吧这都是借口,就是不会做饭,不管是煤气还是电锅我会做的只有泡面,邻居看我们还没厨房,就老喊上我们吃饭去。老实说,经常想过放弃,无数次想过放弃,尤其是村民拉着一
  • 话说岚岚子的双倍咋没开,鹏鹏哥的都开了,礼物差不多,岚子的还在12级,鹏的已经13级了,静等岚岚子开双倍,我快速补上[馋嘴]07/18 《亦舞之城》——譚思婷
  • 大家注意平阴玫瑰花冠之所以好,是因为花瓣是闭合状态,花心里的玫瑰精油可以被很好的保护,这种闭合状态的玫瑰,是需要在半夜1-5点期间采摘,才能有这样的状态,一旦太
  • ……完整报告:关于新一代哈弗H9的2.4T柴油机的一些介绍,因为我没开过配这款发动机的长城皮卡,所以没法说实际使用感受,大家对柴油机担心的点我也无法解答,只能给
  • 那些跳楼、跳河、骑车压死等横死的孤魂野鬼,不能马上投胎,做人时喜欢抽烟喝酒,做鬼了没人给他烟酒,但他还很执着于世间的享受,他闻着酒味烟味,他馋啊。他买了我1公斤
  • 需线下医生诊断为敏感性早泄可用#中医[超话]##男性补肾壮阳 女性美容驻颜##药子陌美好生活健康频道[超话]##玉兰中医##健康养生#图一是河南许昌&
  • 这款从用户高性价比续航需求出发打造的刚需好车605荣耀版睿蓝7上市,更是让用户实现了买对不买贵的梦想,也再次践行了“睿蓝汽车 真诚的选择”这一品牌宣言。一个人的
  • ♥ p+z滑2️⃣个姐妹平分388圆子一起花花[亲亲][亲亲] - & -- . : 第二波来啦 - 五一快乐姐妹们[求饶]比较精致dr
  • 我当时真的蹲了这条裙子挺久的又不想定金白给就想着是我的问题觉得是我因为意外晚补款我当时感谢她再愿意出给我就相信了她,先是她微信是风险账号我转不了就只能发100红
  • 文殊菩萨是“智慧”的象征但智慧并不是光凭祈愿就能增长的而是要通过闻、思、修来的——我们认识因果,知道缘起目光能看到更远,而不止于眼前视角能看到更广,而不止于自身
  • 另外它的香味就很舒缓好闻,是那种很气质的香味,初次用这个精油的宝可以试试比普通精油少量一点点(因为它真的很耐用)在手掌充分揉搓开,指缝也要充满精油,然后轻轻抓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