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山下连理枝——巴什玉吉买村种出“团结果”

“难以想象这是南疆偏远地区的一个普通村庄……”这是记者到和田地区策勒县策勒乡巴什玉吉买村采访拍摄时发出的感叹。

巴什玉吉买村,这个沙漠边缘的贫困村,2019年顺利出列;2021年,村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到14000余元,超过一半的农户买了小汽车;2022年预计人均纯收入达到18618元,兑现脱贫奔小康的庄严承诺。

民居改善引游客
走进巴什玉吉买村,眼前一派生机勃勃。托帕路上车来车往,两侧的民居整齐划一,庭院干净整洁,院内种植的花果繁茂,飘来阵阵果香。沿途,汽车修理(洗车)厂、红酒加工厂、民族团结馆等一应俱全。巴什玉吉买村俨然已成为托帕路最亮眼的村庄,成功吸引了各地游客前来旅游。
“托帕路是巴什玉吉买村的门面,但两年前这里并非如此。”天津援疆干部、策勒县策勒乡党委委员、副乡长常威清楚地记得,以前的托帕路很窄,周边没有绿化,两侧临街的46户村民庭院十分破旧,有着各式各样的门面。

为了推动巴什玉吉买村旅游业发展,天津援疆项目出资250余万元开展巴什玉吉买村旅游线路托帕路两侧民居景观形象完善,完成旅游线路两侧民居及门前中华文化、民族特色景观和形象打造完善,同步完成托帕路沿街民居及其他基础设施完善,间接拉动了巴什玉吉买村民的收入水平。

“如何让巴什玉吉买村从脱贫到富裕?”
这是天津援疆干部一直在思考的问题。随着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汽车已成为巴什玉吉买村最常见的交通工具。在充分调研的前提下,为推动巴什玉吉买村村民就业及增收,依托托帕路重要交通地位,天津市津南区投资开展巴什玉吉买村汽车修理(洗车)厂建设,厂区建筑面积350平方米,硬化面积230平方米,绿化面积达40平方米,各类设备设施齐全,成为了远近闻名的修理厂,让巴什玉吉买村有了自己的汽车修理厂和洗车厂,在方便村民的同时,极大地推动了村民就业增收。

拓展销路飘酒香
“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石榴是各民族大团结的象征,也是和田地区策勒县的特产,更是巴什玉吉买村的支柱产业。
据记载,石榴自西域传至新疆,策勒是西域石榴的最早种植产地,相传已有2000年以上的栽培历史。在长期的栽培过程中,形成了石榴种群,策勒也成了一处天然的石榴种质资源库。2014年,策勒石榴入选北京APEC会议餐桌。
“我家种了9亩石榴,以前每年收获时节都为销路发愁,如今石榴不愁卖了,收入更加稳定了,我打心眼里感谢你们。”村民如则托合提握着天津援疆干部的手激动地说。

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发展靠特色。
卖石榴——曾经是巴什玉吉买村石榴果农唯一的销售渠道。为了增加石榴等农产品附加值,解决贫困户就业问题,壮大村集体收入,天津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通过招商引资,投资100万元,在巴什玉吉买村托帕路建成策勒县和滇红酒业有限公司,将石榴、葡萄、杏子及桑葚等本地大量种植的水果深加工,生产成各类果酒。
“目前产品已在北京、天津免费进入大型超市,产品质量、口感等深受当地市民认可,年销售量逐渐扩大,前景非常乐观。”天津援疆干部、策勒县发改委副主任武文刚介绍说,依托周边万亩石榴基地,和滇红酒业有限公司对石榴进行深加工,生产销售石榴酒、蒸馏酒,现年产石榴红酒300吨,蒸馏酒50吨,解决就业10人,每月工资2000元,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并进一步完善了石榴产业链条。

“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再也不用赶着羊漫山遍野的放牧,也不用远离亲人到外地打工了。”海尔妮莎汗·艾提说起现在的生活十分欣慰,“在党和政府的扶持下,现在每个月有固定的工资收入,我的孩子不仅能免费读书,还能领到助学金,我们家的生活彻底改变了。”

海尔妮莎汗·艾提是巴什玉吉买村的村民,家里有3口人,独生女儿在新疆医科大学读书。几年前,海尔妮莎汗·艾提一家还在因为生活上的困难和孩子的学费问题头疼,如今之前的压力全部转化成了动力,“感谢天津援疆企业把石榴酒厂开到了家门口,我要更加努力工作,争取过上更优质的生活。”

宣传教育结硕果
在天津援疆工作的全力支持下,2017年,巴什玉吉买村被自治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评为自治区文明村镇,2019年被和田地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评为“八星级”党支部,2020年村团支部荣获自治区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2020年被中央文明办评为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2020年因脱贫攻坚工作成果显著被中共中央国务院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党的政策,亚克西!” 巴什玉吉买村党支部书记麦麦提热伊木·买买提明站在一幢红顶黄墙的建筑前说道,“通过身边人、身边事引导大家摆脱‘等靠要’思想,用榜样力量教育激励大家。”

麦麦提热伊木·买买提明所说的正是他身后的“策勒县天津援疆民族团结馆”。
为了在文化阵地建设、交往交流交融、结亲帮扶等方面发挥优势,2021年,天津援疆资金投资600万元资金,在巴什玉吉买村建设了700平方米的天津援疆民族团结馆。2022年,在天津援疆前指的积极协调推动下,策勒县天津援疆民族团结馆荣获“和田地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称号。
该馆目前以历史资料为依托,以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为主线,面向社会各族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这是天津援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重要成果,有形有感有展示,巩固了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教育阵地,搭建了‘津和一家亲’交融平台,有力助推了和田地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向纵深发展。” 天津援疆干部、策勒县策勒乡党委副书记回俊成说,接下来,我们将着力深化内涵、丰富形式、创新方法,通过不断开展文化旅游以及各种形式的交往交流活动,充分发挥好策勒县民族团结馆的平台载体作用,持续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努力讲好津和两地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故事、讲好和田民族团结故事,为和田地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民族团结是全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新疆发展进步的根本基石。建设团结和谐的美好新疆,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与行动。近年来,天津援疆始终紧扣凝聚人心这一根本,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充分发挥天津在文化、教育、医疗、人才等方面的资源优势,推动津和两地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交往交流交融活动,让津和两地民族团结的形式越来越丰富,各族群众感情越走越亲近。

小康新区建新家
在策勒县县城以东14公里处,毗邻315国道,距离固拉合玛镇5公里处有一个环境优美、房屋一排排坐落的地方——策勒县小康新区管委会。
5年前,这里还仅仅是一个新成立的单位,所有农户都是从策勒县六乡两镇搬迁过来的,每户一套80平方米的房子,人均3亩地。农户没有钱,种地投入资金少,自然年底收入也低。

2020年-2021年,天津先后投资600万元和300万元启动策勒县易地搬迁试验区后续产业发展建设项目,此项目对农户种地浇水的电费、化肥、农药、滴灌带等等进行补助,农户不用在种地上投入一分钱,年底收入明显增加。一是促进当地红枣、饲草料地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推动产业兴旺,带动搬迁户就近就地就业。二是带动当地贫困户脱贫该项目的实施,从搬迁户出发,针对贫困农民缺资金、少技术、市场经济转变观念等原因,使他们靠援疆项目发挥自我创造力,变“输血式”为“造血式”。

2021年9月,投资395万启动策勒县小康新区养殖基地基础设施配套项目,有效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农民群众增收致富。
“现在有了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学到了专业的养殖技术。”“生活很方便。”谈及现状,小康新区的居民纷纷称赞。

2022年1月,天津又投资 300万元建设策勒县小康新区中华文化街。如今,这片占地面积1.7万亩的小康新区,建有易地扶贫搬迁住房821套,涉及搬迁贫困户821户3147人。其中,居民区占地1500亩,新建村委会办公楼、小学、幼儿园、卫生室、警务室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产业人均3亩红枣林地、新建10322平方米养殖小区。

依托乡村振兴,今年,天津援疆前方指挥部争取援疆资金400余万元,彻底改善巴什玉吉买村委会现状,重点优化综合服务场所,建成集一站式服务大厅、党群活动中心、村民教育基地为一体的1500 平方米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并完善配套相关设施,极大的优化基层阵地功能。结合办公大楼建设,完善现有党员之家活动室功能,增添必要文娱设施,真正让党员之家成为党员活动根据地,全力打造先进、完善的“党员之家”。

短短几年间,村里变了样:优美的环境吸引了各地游客,完善的产业链让村民不出村就能赚到钱……如今,腰包鼓了,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昆仑山下,塔河两岸,岁岁年年气象新。

【一年产值翻番 豪言三年上市 秦创原总窗口这家企业靠“金刚钻”揽“瓷器活”】2020年实现产值2.6亿元,2021年实现产值5.1亿元,一年翻了近一番。一边是营收的增长,一边是成本的下降,“两免三减半”的优惠政策5年下来累计为企业节省厂房租赁成本2000万元左右——

这“一升一降”给企业带来了真金白银的激励,极大提振发展的信心。搭上“秦创原”的“快车”,短短1年时间,陕西太合智能钻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合智能”)在西咸新区沣东新城跑出了扩能增产“加速度”,并有了3年内主板上市的新蓝图。

搬新家 提产能 产值实现惊人增长

作为一家立足于定向钻探领域的民营企业,“太合智能”主要从事钻探设备、配套钻具、仪器仪表、金属与非金属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过去,他们的“家底”颇显“寒酸”,坐落在一个城中村,厂房面积只有2600平方米。随着装备制造业的迅猛发展,加之企业产业链的不断延伸,小而旧的厂房已远远不能满足生产经营和研发的需求,得“搬家”!但这个“家”怎么搬,是个头疼事儿!

“必须是一层厂房,层高不低于12米,还要能架20吨行车。”陕西太合智能钻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义红说,因行业的特殊性,他们企业生产线对厂房层高、跨度、承重有着极高要求。在得知企业需求后,西咸新区和沣东新城两级管委会多方协调对接,并几经周折,为他们找到“新家”——沣东新城信息产业园辖区的锐港工贸产业园。

王义红告诉记者,2021年7月,企业迁到新址后,新区、新城还给了他们“两免三减半”的房租优惠政策,即前2年免房租,后3年房租减半,如此算下来,这5年可为企业节省厂房租赁成本2000万元左右。新厂房面积大、环境好,而且交通便利,产能得到充分释放,迁入新址后的几个月时间,“太合智能”就完成相当过去一年的产量。2021全年产值突破5亿元,较搬迁前的2020年产值翻了近一番。

送政策 强服务 企业研发攻关动力足

据王义红介绍,除享受厂房减免优惠政策,近两年,“太合智能”还相继获得325万元的西咸新区产业政策奖补资金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秦创原免审即享政策奖补20万元等。而且,在人才引进、生产研发、资源配比等方面,得到了新区、新城的全方位支持,先后与西安石油大学、西安科技大学等展开技术合作。

如今,“太合智能”掌握了千米定向钻机自主核心技术,拥有50多项专利,年产钻机100套、钻杆10万根、智能测量系统300套,产品销往十余省,成为国内煤矿瓦斯定向钻装备领域技术最强、规模最大、新产品推出最多的民营领军企业。值得一提的是,其自主研发的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ZYL-25000D型大扭矩、超大扭矩钻机创造500米孔深、350mm成孔直径、可以孔代巷的高位顶板定向钻孔世界纪录,填补国内空白、替代进口,更让国产千米定向钻机进入国际领先行列。

“秦创原这个大平台集聚政策、金融、技术、人才等资源,给企业带来巨大发展机遇。”王义红说,西咸新区新近出台的“秦创原创新人才计划”奖励支持措施又为企业科研攻关、人才引进打了一针“强心剂”。“有好政策,企业在人才引进上步子更快、底气更足。就在不久前,我们新引入一位中法双博士,将为企业技术研发带来新的助力。现在,我们有了新的更大目标——3年内在主板上市,打开国际市场,让‘西安制造’走向世界。”

优生态 迸活力 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总窗口,像“太合智能”这样的高新技术企业比比皆是。其背后是西咸新区举全区之力集聚创新资源,优化创新生态,加速“三器”建设,将创新优势持续转化为发展优势,用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记者了解到,为深化“两链”融合,助力科技创新型企业发展,秦创原总窗口政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除规划像锐港工贸产业园等93个科创载体外,西咸新区梳理凝练省级70条政策包并制定相应配套细则,在西安市出台42条政策包的基础上,会同西安市编制支持总窗口9条专项政策,并制定发布新区优化营商环境18条、宜居环境10条、支持秦创原总窗口建设15条、“秦创原创新人才计划”奖励支持措施等,形成从种子期到成熟期,再到成长为专精特新、瞪羚企业至上市的全阶段政策覆盖,打通省、市、新区三级政策兑现通道。秦创原综合服务中心线上+线下全链条服务也受到企业好评。

2021年,总窗口通过评审高新技术企业227家,新增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901家,实现技术合同交易额107亿元,13家企业入选省级上市后备企业库,“科创中国”试点建设综合排名居全国65个试点单位第一名……在秦创原建设引领下,西咸新区创新生态持续优化,创新创业活力迸发,甚至吸引世界“目光”。近日,全球通讯社联盟发布的《资源聚集、政策利好——陕西西咸新区打造中国西部科创高地》一文,被全球400余家海外主流媒体关注转载。秦创原总窗口的主题海报也在“世界十字路口”美国纽约时代广场亮相。

【记者手记】

软环境是发展“硬实力”

水深则鱼悦,营商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激发企业科技创新活力、壮大创新主体,一刻也离不开好的营商环境。

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启动一年多来,作为秦创原总窗口的西咸新区,在政策体系完善、资源要素整合、体制机制创新、“两链”融合、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等方面全盘发力,取得诸多成果,总窗口的引领作用逐步显现。

记者在对秦创原总窗口入驻企业采访中,注意到一个细节——企业家们谈到企业一路成长时,脸上都洋溢着自信与喜悦。这是他们的真情流露。而提到秦创原,提到西咸新区,他们口中的高频词是“服务好”。

何为服务?是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精准满足企业各类需求。这也是一座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硬”软实力。有这样的软环境,自有“金凤凰”“千里马”纷纷来投,他们的技术、才力,足以支撑高质量发展。秦创原总窗口的诸多经验做法,值得剖析与借鉴。

文/图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于忠虎 吕聪

【一年产值翻番 豪言三年上市 秦创原总窗口这家企业靠“金刚钻”揽“瓷器活”】2020年实现产值2.6亿元,2021年实现产值5.1亿元,一年翻了近一番。一边是营收的增长,一边是成本的下降,“两免三减半”的优惠政策5年下来累计为企业节省厂房租赁成本2000万元左右——

这“一升一降”给企业带来了真金白银的激励,极大提振发展的信心。搭上“秦创原”的“快车”,短短1年时间,陕西太合智能钻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合智能”)在西咸新区沣东新城跑出了扩能增产“加速度”,并有了3年内主板上市的新蓝图。

搬新家 提产能 产值实现惊人增长

作为一家立足于定向钻探领域的民营企业,“太合智能”主要从事钻探设备、配套钻具、仪器仪表、金属与非金属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过去,他们的“家底”颇显“寒酸”,坐落在一个城中村,厂房面积只有2600平方米。随着装备制造业的迅猛发展,加之企业产业链的不断延伸,小而旧的厂房已远远不能满足生产经营和研发的需求,得“搬家”!但这个“家”怎么搬,是个头疼事儿!

“必须是一层厂房,层高不低于12米,还要能架20吨行车。”陕西太合智能钻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义红说,因行业的特殊性,他们企业生产线对厂房层高、跨度、承重有着极高要求。在得知企业需求后,西咸新区和沣东新城两级管委会多方协调对接,并几经周折,为他们找到“新家”——沣东新城信息产业园辖区的锐港工贸产业园。

王义红告诉记者,2021年7月,企业迁到新址后,新区、新城还给了他们“两免三减半”的房租优惠政策,即前2年免房租,后3年房租减半,如此算下来,这5年可为企业节省厂房租赁成本2000万元左右。新厂房面积大、环境好,而且交通便利,产能得到充分释放,迁入新址后的几个月时间,“太合智能”就完成相当过去一年的产量。2021全年产值突破5亿元,较搬迁前的2020年产值翻了近一番。

送政策 强服务 企业研发攻关动力足

据王义红介绍,除享受厂房减免优惠政策,近两年,“太合智能”还相继获得325万元的西咸新区产业政策奖补资金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秦创原免审即享政策奖补20万元等。而且,在人才引进、生产研发、资源配比等方面,得到了新区、新城的全方位支持,先后与西安石油大学、西安科技大学等展开技术合作。

如今,“太合智能”掌握了千米定向钻机自主核心技术,拥有50多项专利,年产钻机100套、钻杆10万根、智能测量系统300套,产品销往十余省,成为国内煤矿瓦斯定向钻装备领域技术最强、规模最大、新产品推出最多的民营领军企业。值得一提的是,其自主研发的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ZYL-25000D型大扭矩、超大扭矩钻机创造500米孔深、350mm成孔直径、可以孔代巷的高位顶板定向钻孔世界纪录,填补国内空白、替代进口,更让国产千米定向钻机进入国际领先行列。

“秦创原这个大平台集聚政策、金融、技术、人才等资源,给企业带来巨大发展机遇。”王义红说,西咸新区新近出台的“秦创原创新人才计划”奖励支持措施又为企业科研攻关、人才引进打了一针“强心剂”。“有好政策,企业在人才引进上步子更快、底气更足。就在不久前,我们新引入一位中法双博士,将为企业技术研发带来新的助力。现在,我们有了新的更大目标——3年内在主板上市,打开国际市场,让‘西安制造’走向世界。”

优生态 迸活力 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总窗口,像“太合智能”这样的高新技术企业比比皆是。其背后是西咸新区举全区之力集聚创新资源,优化创新生态,加速“三器”建设,将创新优势持续转化为发展优势,用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记者了解到,为深化“两链”融合,助力科技创新型企业发展,秦创原总窗口政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除规划像锐港工贸产业园等93个科创载体外,西咸新区梳理凝练省级70条政策包并制定相应配套细则,在西安市出台42条政策包的基础上,会同西安市编制支持总窗口9条专项政策,并制定发布新区优化营商环境18条、宜居环境10条、支持秦创原总窗口建设15条、“秦创原创新人才计划”奖励支持措施等,形成从种子期到成熟期,再到成长为专精特新、瞪羚企业至上市的全阶段政策覆盖,打通省、市、新区三级政策兑现通道。秦创原综合服务中心线上+线下全链条服务也受到企业好评。

2021年,总窗口通过评审高新技术企业227家,新增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901家,实现技术合同交易额107亿元,13家企业入选省级上市后备企业库,“科创中国”试点建设综合排名居全国65个试点单位第一名……在秦创原建设引领下,西咸新区创新生态持续优化,创新创业活力迸发,甚至吸引世界“目光”。近日,全球通讯社联盟发布的《资源聚集、政策利好——陕西西咸新区打造中国西部科创高地》一文,被全球400余家海外主流媒体关注转载。秦创原总窗口的主题海报也在“世界十字路口”美国纽约时代广场亮相。

【记者手记】

软环境是发展“硬实力”

水深则鱼悦,营商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激发企业科技创新活力、壮大创新主体,一刻也离不开好的营商环境。

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启动一年多来,作为秦创原总窗口的西咸新区,在政策体系完善、资源要素整合、体制机制创新、“两链”融合、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等方面全盘发力,取得诸多成果,总窗口的引领作用逐步显现。

记者在对秦创原总窗口入驻企业采访中,注意到一个细节——企业家们谈到企业一路成长时,脸上都洋溢着自信与喜悦。这是他们的真情流露。而提到秦创原,提到西咸新区,他们口中的高频词是“服务好”。

何为服务?是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精准满足企业各类需求。这也是一座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硬”软实力。有这样的软环境,自有“金凤凰”“千里马”纷纷来投,他们的技术、才力,足以支撑高质量发展。秦创原总窗口的诸多经验做法,值得剖析与借鉴。

文/图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于忠虎 吕聪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请问:为何有的妇女坚持不化疗,重新获得生命?#椰树集团称用椰汁擦乳是科普教育#第二个不服的是在“椰树”自己的官网上登载连续7年亏损,第二次破产被死里救生,被国务
  • 老莫告诉我,华人在80~90年代过来的时候,每一次缅甸的经济危机,华人都会借此底价收购土地。2️⃣华人的抗风险意识那么,为什么在网络上查询的较为官方的资料,都显
  • 而中国会唱歌的未必有资本包装营销上综艺,是不会有那么多机会为广大老百姓知道听见现场唱歌的。前天晚上我在火车上发了一条我对双叉臂和麦弗逊的理解,这条微博是我随手发
  • #萧读水##电影##银河写手##微暗之火# 我真的觉得拍的很好 正如结尾那句 未来是所有选择的总和 [泪]周洛 阳光正义 聪明决断 他炙热的心境点燃了年少的
  • ”这话说得十分不客气,仿佛是没看上她一样,郑嬷嬷的目光古怪起来,苏棠也被说得脸上火辣辣的,可她不敢将不满表露出来,只能更低地垂下了眉眼:“是,将军。  她咽下心
  • 热议《顾念恩沈屹西》顾念恩 沈屹西小说(全集完整新上小说大结局)全文阅读笔趣阁 请+ 即可取全文 书名:《顾念恩沈屹西》顾念恩 沈屹西 主角:《顾念恩沈屹西》
  • ”  谢明哲手指凌厉的钳制住苏晚,“苏晚,你也看到了,现在她是我的女人,骂她是小偷,将她丢进巷子里的事情我希望你不要再做,不要动她,明白了吗?”  我咬着红唇摇
  • #李泽言[超话]# 马上高考啦 最近还是很焦虑 希望可以考到心中理想的大学 就来攒攒人品 没有会员好像开不了抽奖()我就手动抽一个 评论揪一个夫人6.66r
  • 没修成一定的力量之前,我们很多时候会被魔众、恶魔、恶鬼、恶神所控制,去做一些放逸的事情。师兄们念此咒时的感应:(见图片)01相对来说,行愿阁很多师兄们都很精进,
  • 要晓得不完足才需来学,若完足了,又何必来受教育呢?学生们既要学做人,你却单给以知识,变成了“教”而不“育”这自然觉得偏枯了。谁懂退游了很长一段时间不是不想玩是实
  • 钧石之石,五权之名,石重百二十斤。后人以一斛为一石,自汉已如此,“饮酒一石不乱”是也。挽蹶弓弩,古人以钧石率之。今人乃以粳米一斛之重为一石。凡石者,以九十二斤半
  • 正如死于纵火案的动画色彩设计师石田奈央美的父亲最终没能等到宣判而含憾离世一样,面对京阿尼这样的极端案例,如何用司法更快、更好传递正义,是需要反思的“意难平”。把
  • #长期睡前玩手机的5大危害#EMS查询要申报,没收到短信也不怕啦~你们有没有遇到过EMS查询显示要申报,但是左等右等都没收到短信的情况呀?最后,别忘了检查你的手
  • 为了保护我的座驾,我制定了一些防晒秘籍,让爱车在炎热的夏日里得到最好的呵护。#夏天车内怎么有效防晒##汽场全开# 作为车主,我深知夏日阳光对爱车的影响。
  • 牛奶冲了点燕麦,好难吃,想打开电脑看个电影又提不起兴趣,于是开始发问候信息,大多没什么意义吧,但借这个机会能和好久不联系的朋友聊几句也是好的。这个味道旷日持久,
  • 我平时会写音乐玩乐器,iPad极大的推进了我的创作()但我也能够理解面对AI写出来的东西时候产生的惊讶和畏惧感;我也有当职业画家的好友,用电脑用iOS的Proc
  • 直到来到女主家铺子,和小姑娘邂逅,她请他吃枣糕,带给了他一束光……中期男二会上场,对女主依旧一片痴心,两个男人,一个冷隽一个温润,于无声处交锋,修罗场精彩嘿嘿!
  • 执念是人的欲望,欲望太多,心神就会散,当我们身处逆境时,要懂得适时的调整自己,放下该放下的,坚持该坚持的,把感情中沉重的心结全部放下,做一个狠心快乐的人。放下,
  • ” 4 “书上说 呼一口气 许多二氧化碳分子就离开你的身体 进入大气中 有的可能进入你身边的一棵小草 有的可能随着大气环流飘向异国他乡 那么 那些在我心中膨胀
  • 碰见一个看似人畜无害实际人事儿不干的男的,一块儿干活几年了,还是会被各种骚操作给迷到,年龄不小,人事儿是一点都不干,个子不高,心眼不少……最后半个小时,道听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