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绿水青山间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陕西黄金集团四方金矿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侧记】


五月秦岭,青山着墨、苍翠欲滴。
  
  七彩凤县,锦绣金山、风正时济。
  
  初夏的一场小雨过后,镶嵌在连绵逶迤群山之中的陕西黄金集团四方金矿矿区,薄雾缥缈,宛若一幅水墨丹青徐徐展开。5月16日,在四方金矿成立25周年之际,关心支持公司发展的老领导、各界嘉宾、兄弟单位、合作方代表及公司干部职工齐聚矿部,参加陕西黄金集团四方金矿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共谋发展、共话未来。
  

  聚共识——高朋自远方来
  
  山路蜿蜒,挡不住大家凝聚共识、汇集力量的热情。
  
  以天为幕、以山为景。上午9时许,四方金矿高质量发展推进会正式开始。陕西黄金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四方金矿董事长秦西社代表公司致辞。
 
  他说:“高朋自远方来,汇聚四方金矿,共同回溯四方金矿奋斗历程,共同谋划四方金矿未来发展蓝图,共同按下了四方金矿高质量发展的‘快进键’”。
  
  秦西社饱含深情地回顾了四方金矿25年来建设发展的历程。他说,四方金矿的丰硕成果来源于省市县镇各级党委、政府的亲切关怀,来源于陕西有色金属集团、陕西黄金集团的正确领导,来源于各位股东的精心呵护和鼎力支持,更来源于四方金矿历届班子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和全体职工的同心协力,才蹚出了一条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金光大道,跻身我国黄金行业翘楚之列。 

  秦西社号召广大干部职工继续秉承“志在四方”的执着和勇气,坚定信心、矢志不渝,只争朝夕、阔步向前,为推动四方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会上,与会人员深入交流,各抒己见,就胶结充填采矿方法、选矿工艺改造、绿色矿山和“四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
  
  四方金矿原工会主席崔巍在参观公司25年成就图片展时,触摸着一张张熟悉的照片感慨道:“这里是我曾经奋斗过的地方。看到公司越来越好,职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我对公司的未来充满信心。虽然已经退休了,但我还会一如既往地支持公司,发挥余热,会常回来看看。”
  
  四方金矿职工代表罗才严说:“这次推进会使我们的任务愈加清晰,目标更加明确,力量更加凝聚。我将在企业愿景的引领下,履职尽责、苦干实干,为公司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这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会场上,每一句发言中,都承载着忆往昔峥嵘岁月、展未来任重道远的深意,每一阵掌声中,都凝聚起发展的广泛共识,汇聚起发展的强大合力。
  

  话发展——绿色不语“馨”自远
  
  漫步在四方金矿,草木吐绿,花海飘香。一幅由办公楼、智创中心、先进的重选+浮选工艺生产线以及干净整洁的厂房组成的美丽风景跃入眼帘。
  
  会议期间,与会嘉宾走进厂区车间,不时停下脚步,向工作人员了解重点项目生产运营情况,频频点头,为四方金矿在高质量发展中取得的成绩点赞,并勉励公司上下锚定任务目标,发扬担当精神,激发创新能力,全力打造一流黄金矿山。
  
  细读四方金矿25年来的“成绩单”,既可映照当下,又可远观未来……
  
  25年来,四方金矿从刚刚组建时的总资产7755万元,生产规模300吨/天,年处理矿石量18万吨,年产合质金339.6公斤的中小型黄金生产企业,发展到总资产5.25亿元,生产规模3000吨/天,年处理矿石量约100万吨,年生产合质金超1000公斤,黄金产量在省内名列前茅。
  
  25年来,四方金矿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快工艺转型、绿色矿山和“四化”建设,累计为国家生产合质金22.13吨,完成工业总产值86.67亿元,实现利税19.97亿元,上缴国家和地方税费13.61亿元,为股东创利6.82亿元,有力支持了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
  
  25年来,四方金矿以科技成果转化助力企业不断迈上新台阶。全力打造“绿色智慧矿山”,双重预防机制信息化管理平台推广运行良好,尾矿库在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生产调度视频监控系统应用更加成熟;选矿自动化控制中心、浮选自动化控制系统、充填控制系统、能源在线监测系统以及“智能升级”后的副井提升电控系统等已全面投用,逐步实现了“智能+绿色”生产。
  
  一组组“亮眼”的数据,一幅幅广阔的前景,终究要体现在职工“稳稳的幸福”上来。多年来,四方金矿坚持为职工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逐步解决了职工在住房、子女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后顾之忧,对困难职工进行救助,职工生产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精神风貌昂扬向上,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勇气进一步增强。
  
  “深林不语抱幽贞,赖有微风递远馨。”多年来,四方金矿大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厚植绿色生态底色和高质量发展成色,连续多年被国家、省、市授予先进企业、平安单位、市级文明单位标兵、扶贫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推进会上,陕西黄金集团党委副书记、四方金矿党委书记田金鹏在主持讲话中指出:“25年来,四方金矿创新创效、勤奋奉献,攻坚克难、努力拼搏,生产和生活条件大有改观,企业已实现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蜕变,有力推进了可持续高质量转型发展。”
  

  创未来——击鼓催征稳驭舟
  
  今年年初,在西北有色地矿集团、陕西黄金集团召开的2022年工作会议上,秦西社对两集团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刻分析。他提出,努力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一定要建立系统思维,树立“缺什么补什么”的思想认识,查短板、找弱项,解症结、定规划,才能确保企业行稳致远。
  
  首先,我们有什么?
  
  我们有追梦圆梦的豪气。四方金矿从筚路蓝缕的初建时期,到规模效益快速增长的成长时期,再到不断做强做优做大的新发展时期,从一个“万两矿”的中小型黄金生产企业,到全国“吨金矿”,再到省内龙头黄金矿山企业,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每一段艰苦奋斗的征程,都在为追梦蓄力,为圆梦赋能。
  
  我们有笃行不怠的勇气。机器轰鸣、吊车耸立、奋臂挥汗,是四方人最鲜活的记忆,一批批四方人传承“团结、进取、务实、创新”的企业精神,凝聚起了“志在四方、建设四方、平安四方、幸福四方”的强大力量,这种顽强拼搏的精神、吃苦耐劳的品质和真抓实干的作风不啻为企业发展的一张王牌。
  
  我们有自信自强的底气。资源禀赋好、采选工艺优、安全环保水平高,为公司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奠定了坚实基础。坚持党的领导,勇于自我革新,成为四方金矿经受考验、化解危机、赢得主动的强大动力,孕育了向高质量发展提质快跑的壮志雄心。
  
  其次,我们缺什么?
  
  因受制于资金、技术、人才等因素影响,建设智慧化矿山面临的压力较大;安全生产形势依旧严峻,环保压力增加,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难度较大;矿山管理需要统筹兼顾,需要合理布置井下工程,充分发挥充填法的优势,力争解决生产与环境治理中的双重压力,确保持续稳定发展。
  
  度之往事,验之来事,参之平素,可则决之。
  
  加快推进四方金矿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全力以赴,稳住生产经营基本盘。陕西黄金集团副总经理、四方金矿总经理龚甦文在2022年工作会议上表示:“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实现全年目标任务关键靠项目、核心是创新……以确保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全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2022年1-4月,四方金矿实现黄金产量363.11公斤,完成年度计划目标的36.31%;主营业务收入19039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目标的38.08%;实现利润总额1651.16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目标的43.45%;智创中心建设、浮选工艺指标优化、采矿充填系统新旧功能接续转换应用和优化、磨矿车间封闭和二级安全标准化建设等工作正在紧锣密鼓有序推进中,重点项目密集开工,为稳增长、目标任务“双过半”奠定了坚实基础。
  
  秦西社指出,四方金矿要在“开局稳”“开门红”的基础上,保持战略定力,咬定目标不松劲,为陕西黄金集团矿业板块的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释放潜能,全力打造智慧矿山。2022年一季度,四方金矿已完成矿山井下分级自动化排水系统,有效提高了排水效率,节约了能耗,逐步实现了自动化目标。此外,选矿自动化改造项目已完成部分设备设施改造,矿山地压监测监控系统项目完成了建议书编制,井下环网千兆升级项目完成了方案评审,现已进入设备选型和询价阶段。下一步,四方金矿将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绿色矿山建设,着力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全力打造陕西黄金集团“绿色矿山示范中心”。

  知向何处,不惑于方向;明所从来,不竭于动力。建设“平安四方、幸福四方”一直在路上,新一代的四方人将握紧“接力棒”、跑好新征程,勇毅前行、埋头苦干,上下一心共同绘就公司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杨哲 秦雨顺)

【中信证券】医药2021&2022Q1业绩总结:疫情加速产业趋势分化 创新驱动+高端制造仍是成长主线 

2021 年,医药板块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同比+14.1%,较2020 年增速(+7.8%)有所提升; 而利润端增速高于收入, 净利润同比+62.8%, 较2020 年(+41.6%)显著加快,盈利水平不断提升。整体来看,排除2020 年疫情爆发初期的整体较大影响,我们认为疫情后时代,产业分化和趋势加速,创新驱动+高端制造仍是成长主线,与疫情相关的板块(疫苗、ICL、医疗器械抗疫相关)以及医药创新(Biotech、CRO、CDMO)板块景气度较高。其中2021 年疫苗、ICL 板块、Biotech、CRO、CDMO 的收入增速均超过30%,是收入及利润增速最快的细分板块,主要系疫苗重磅产品放量,与疫情相关的仪器、检测试剂需求激增,海外客户需求加速国内转移,新上市创新药的快速放量及海外合作项目收入等有关。此外,2021 年经营表现同样亮眼的科学服务、医疗服务和医美板块收入增速均超过30%。血制品以及中药大健康板块经营趋势向好。医疗器械板块则受2020 年抗疫产品放量导致高基数影响21 年业绩增速放缓,但国产化趋势加速。pharma、医疗零售主要系集采与医保谈判以及疫情对医院端诊疗人数、药品销售影响较大,经历了2020-21 两年的业绩波动,低估值的传统普药企业以及医药零售2022 年有望迎来稳态增长趋势,值得关注。

  Pharma:2021 年收入及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为分别12.41%、-9.94%,受到集中带量采购和国家医保谈判的影响,pharma 板块2021 年收入端增速同比有所放缓,利润端出现较大下滑。虽然pharma 中创新产品/新上市产品的收入贡献逐步提升(如恒瑞医药2021 年新上市3 款创新药、总数达到10 款),但集采与医保覆盖药品等的降价影响仍在消化过程中,业绩阶段性承压。但与此同时医药行业加速创新转型,研发投入持续加码。2021 年应收账款增速有所提升,经营现金流/营业收入略有下降,整体各项财务指标稳健。集采影响对整个药品行业在2022 年可能仍将持续,但是低估值的传统普药企业在集采后市场格局稳定后依托产品的刚需性有望赢来业绩的稳健恢复增长,值得关注。

  Biotech:2021 年收入增速为108.23%,收入端维持较高增速,主要来自新上市创新药的快速放量及海外合作项目收入(其中的核心产品信达生物、百济神州PD-1 单抗2021 年销售额分别同比+35.44%、+56.17%),但由于较高的研发投入(2021 年、2022Q1 研发费用率分别为81.89%、81.85%),2021 年仍处于亏损状态。2021 年,荣昌生物、诺诚健华和艾力斯首次实现产品收入,biotech 公司多年研发投入逐步进入兑现期,有望持续实现收入及利润端的高增长。根据动脉橙数据,2021 年中国生物医药领域投融资总额达到1113.58 亿元,较2020 年增长26%。资本市场对生物医药领域的热情有望为biotech 公司持续加大的研发投入提供有力支持。

  医疗器械:医疗器械板块2021 年收入及净利润的增速分别为16.64%、11.08%,受2020 年抗疫产品放量导致高基数影响增速放缓。具体而言:1)POCT 板块:业绩受疫情带动明显,2021 年在2020 年的高基数下仍然保持较高增长。随着后续防控政策放开,我们判断,抗原检测需求有望再次迎来一波放量。2)常规IVD 板块:2021 年收入端和利润端增速放缓原因是2020 年新冠核酸检测需求基数较高,2021 年新冠核酸检测持续降价。集采预期加速进口替代,22Q1 有所反弹。3)低值耗材板块:高基数下增速回落,内部高度分化,主要是在疫情早期2020 年以口罩和防护服需求为主,随着疫情得到控制,需求转移到核酸检测采样管等产品。4)高值耗材板块:受疫情影响随着手术量下降而放量趋缓。展望2022 全年,随着局部疫情的缓和,手术量和高值耗材使用量有望逐季向上。5)医疗设备板块:2022Q1 受局部疫情影响装机量增速放缓,但全年业绩无需担心。

  CRO :高景气度持续,在手订单饱满,人员加速增长(2018-2020 年CAGR约为25.86%,2021/2020 年同比增速为36.28%)趋势下单产持续提升。2021营收/利润呈现明显加速趋势,2022Q1 收入增速达到66.44%,扣非净利润增速81.03%。整体来看,尽管医疗领域投融资额存在短期波动,但国内CXO 公司仍明显获益于全球生物医药行业的创新浪潮,以及国内创新药械和新治疗技术公司临床前/临床阶段的强劲研发需求,头部公司新签/在手订单饱满,并驱动了CRO 板块公司人员招募的加速;另一方面,规模效应和业务结构的持续改善,带来了CRO 板块公司人均创收和创利(扣非)的稳步提升。

  CDMO:新冠疫情催化下,资本投入和业务都迎来加速成长期。2021 年收入增速为45.52%,2022Q1 为68.74%,呈明显加速增长态势,同时盈利能力持续稳步提升,我们判断这和整体行业高景气度下产能利用水平的持续提升,以及部分公司所公告的大订单的规模效应有关。此外2021 及2022Q1 期末,板块应收和存货同时大幅增长,则进一步反映了需求的高景气度,以及业绩高增长的确定性强。CDMO 公司资本投入加速明显,特别是小分子CDMO 为主的公司(2021 和2022Q1 很多公司资本投入同比接近翻倍),且大部分公司ROIC/ROE、周转率处于稳步提升态势(详见后文分析)。中长期来看,疫情加速了新治疗技术的发展,新技术对于工艺开发和试验设计能力要求的提高,行业远期外包率和龙头市占率天花板有望随之提升。

  科学服务及生物制药上游供应链:高基数效应下2021Q1 业绩稳健增长,国产替代空间广阔。考虑到部分板块如生物制药设备、IVD 检测试剂原材料等受益于新冠疫情去年同期基数较高,科学服务板块2021 收入增速为34.93%,2022Q1 收入增速30.02%,高基数下仍实现快速增长。结合2022Q1 应收(YOY+66%)和存货(YOY+95%)的高增长,同时考虑到该板块内众多公司是近1-2 年内IPO 新上市或(拟)进行新的融资,在大额募集资金对于产能和人员投入增长的有力驱动下,我们预计板块2022 年的高增长的确定性非常强。中长期来看,我们认为突破上游领域“卡脖子”核心技术,实现供应链自主可控是长期大势所趋,生物医药上游供应链领域是未来3-5 年确定性最强的赛道,有望孵育一批优质国内企业,市场/市值空间广阔。

  生物疫苗:受到新冠疫苗销售放量的影响,生物疫苗板块2021 年收入及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为分别+95.24%、+179.59%,持续经营向好,其中二类苗销售恢复性增长趋势良好,预计有望延续到下半年。2021 年盈利能力略有下降,主要系净利率较低的新冠疫苗占比提升增加。各项费用率均保持下降趋势,规模化效应日益显著。我们持续看好疫苗板块的投资机会。按照目前的重症率推演,Omicron 大概率会成为泛流感化,参考流感疫苗市场,加强针疫苗的需求具备一定的永续性,疫苗板块估值有望得到重塑。时间催化剂方面,关注康希诺的吸入剂型,以及沃森mRNA 三期的中期分析数据。同时建议关注潜在的大品种,例如百克生物(国内首个带状疱疹疫苗有望获批)、瑞科生物(重组蛋白新冠疫苗三期在研、重组九价HPV 疫苗三期在研、优秀的佐剂系统)等有望走出独立行情。

  血制品:疫情后行业稳健修复,中长期发展确定性强。随着新冠疫情对行业的影响逐渐消除,血制品行业2021 年迎来恢复性增长,血制品板块2021 年收入增速为16.99%,中国总体采浆量约9455 吨,较2020 年增长约13.4%,较2019 年增长约2.7%。中长期来看,新冠疫情下血制品战略资源属性进一步凸显,我们认为“十四五”期间国家有望加速国内浆站建设,从而缓和长久以来血制品资源紧缺并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并且考虑到全球受新冠疫情影响采浆量受到冲击,血液制品进口供给收缩,给国产替代和海外出口创造了历史机遇,国内血制品企业稳健增长确定性强。

  中药大健康:2021 年收入及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为分别+13.33%、+25.91%。中药大健康板块在较长时间内处于谷底的迷茫期和困境期,2022 年有望迎来困境反转;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中药发展,不断出台相关政策,中药创新药的审批准则也在不断标准化,供给侧改革下迎来增量逻辑;在医药整体板块估值回调大背景下、中药板块作为低估值以及政策避风港等板块,有望迎来估值重塑。截止到2022 年4 月29 日,目前中药板块平均PE 为29.87X,仅高于器械(受压于集采)和商业流通板块,部分核心龙头OTC 企业估值只有15-20X,具备较高投资性价比。中药大健康板块2021 年收入和利润端呈现经营向好趋势; 盈利能力保持平稳态势,各项财务指标稳健。

  医疗服务:2021 年收入及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8.31%、68.02%,收入端和利润端增速同比均有加速。2022Q1 预计可选消费属性强的医院业务(如爱尔眼科的屈光、视光业务、通策医疗的种植牙、正畸业务等)受新冠疫情各地散发的影响或将有一定程度波动,但后续疫情管控结束后收入增长有望迎来逐季加速。预计医疗服务板块后疫情时期盈利能力将维持稳健。2021 年应收账款增速提升,回款能力有所下降,经营现金流/营业收入基本维持稳定,整体各项财务指标稳健。

  医美: 2021 年收入及净利润增速分别为56.82%、43.42%,收入端和利润端增速同比均有加速。2022Q1 营收及净利润增速分别达37.96%、12.70%,虽新冠疫情各地散发,患者进院呈现一定程度波动,目前行业龙头效应已现,华东医药“少女针”Ellansé销售于国内市场爆发,有望保持快速增长势头。板块隶属消费升级赛道、需求将在防疫精准化趋势下延迟释放,后续有望长期保持快速成长。

  医药零售:2021 年收入及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4.79%、4.58%,收入端增速有所放缓,利润端增速明显承压,主要受各地防疫政策限制、医保系统切换、新建店盈利周期拉长等影响。2022Q1 收入端增速有所提升,利润端所受局部疫情阶段性影响仍有延续,但我们预计Q2 起,随着防疫趋于精准化、集采全国推动,以及去年相关扰动因素的消除,板块有望迎来业绩加速(3-4 月同店销售增速已出现明显加速态势),估值修复值得期待。2021 年行业板块的应收账款同比有所提升,经营现金流/营业收入同比小幅提升,整体各项财务指标稳健。2021 年集采全国推进下行业处方药占比有望持续提升,随着防疫精准化趋势下,预计2022 年全年客流也有望快速提升,带动全年同店销售增长率的快速恢复。

  ICL: 2021 年收入端和利润端均高速增长, 收入及净利润增速分别为60.51%、89.09%,主要得益于:①2021 年,随着国内疫情逐渐稳定,常规医学检验业务恢复良好; ② 新冠核酸业务持续开展, 为业绩带来增量。2022Q1,ICL 板块的收入及净利润增速分别为60.51%、89.09%,主要由于春节返乡以及局部地区疫情反复,导致新冠核酸业务量激增,显著增厚业绩。随着疫情防控以及全民核酸检测逐步进入常态化,预计大规模新冠核酸筛查业务将在一段时间内持续驱动ICL 行业的业绩增长。

  市场回顾:本周中信医药指数下跌0.07%,跑输沪深300 指数1.01 pct,化学原料药跌幅最大当前,医药板块2022 年预测市盈率约26 倍,融资余额占自由流通市值下降至4.24%。本周A 股医药板块,合计增持0.09 亿元,合计减持0.51 亿元,其中辰欣药业增持较多,增持0.05 亿元;蓝光发展减持较多,减持0.49 亿元。本周A 股医药板块,大宗交易合计成交金额4.69 亿元,其中翰宇药业交易额较大。

  风险因素:医保控费降价风险;市场竞争风险;个股业绩不达预期风险。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1)研发管线丰富的龙头药企恒瑞医药、复星医药、翰森制药、石药集团和以创新研发为驱动的制药公司信达生物、君实生物等;2)直接受益创新审评和进口替代的国产中高端医疗器械龙头迈瑞医疗、惠泰医疗等;3)“卖水者”逻辑下的药明康德、山东药玻和九洲药业等;4)医疗服务及商业药店领域的爱尔眼科、锦欣医疗、海吉亚、益丰药房、大参林、老百姓和一心堂等;5)精准医疗大发展下的金域医学、艾德生物等;6)疫苗产业链上的智飞生物、康希诺生物(H)、沃森生物、康泰生物、华兰生物等;7)消费升级趋势下的大健康消费龙头企业云南白药、片仔癀等。

【中信证券】医药2021&2022Q1业绩总结:疫情加速产业趋势分化 创新驱动+高端制造仍是成长主线 

2021 年,医药板块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同比+14.1%,较2020 年增速(+7.8%)有所提升; 而利润端增速高于收入, 净利润同比+62.8%, 较2020 年(+41.6%)显著加快,盈利水平不断提升。整体来看,排除2020 年疫情爆发初期的整体较大影响,我们认为疫情后时代,产业分化和趋势加速,创新驱动+高端制造仍是成长主线,与疫情相关的板块(疫苗、ICL、医疗器械抗疫相关)以及医药创新(Biotech、CRO、CDMO)板块景气度较高。其中2021 年疫苗、ICL 板块、Biotech、CRO、CDMO 的收入增速均超过30%,是收入及利润增速最快的细分板块,主要系疫苗重磅产品放量,与疫情相关的仪器、检测试剂需求激增,海外客户需求加速国内转移,新上市创新药的快速放量及海外合作项目收入等有关。此外,2021 年经营表现同样亮眼的科学服务、医疗服务和医美板块收入增速均超过30%。血制品以及中药大健康板块经营趋势向好。医疗器械板块则受2020 年抗疫产品放量导致高基数影响21 年业绩增速放缓,但国产化趋势加速。pharma、医疗零售主要系集采与医保谈判以及疫情对医院端诊疗人数、药品销售影响较大,经历了2020-21 两年的业绩波动,低估值的传统普药企业以及医药零售2022 年有望迎来稳态增长趋势,值得关注。

  Pharma:2021 年收入及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为分别12.41%、-9.94%,受到集中带量采购和国家医保谈判的影响,pharma 板块2021 年收入端增速同比有所放缓,利润端出现较大下滑。虽然pharma 中创新产品/新上市产品的收入贡献逐步提升(如恒瑞医药2021 年新上市3 款创新药、总数达到10 款),但集采与医保覆盖药品等的降价影响仍在消化过程中,业绩阶段性承压。但与此同时医药行业加速创新转型,研发投入持续加码。2021 年应收账款增速有所提升,经营现金流/营业收入略有下降,整体各项财务指标稳健。集采影响对整个药品行业在2022 年可能仍将持续,但是低估值的传统普药企业在集采后市场格局稳定后依托产品的刚需性有望赢来业绩的稳健恢复增长,值得关注。

  Biotech:2021 年收入增速为108.23%,收入端维持较高增速,主要来自新上市创新药的快速放量及海外合作项目收入(其中的核心产品信达生物、百济神州PD-1 单抗2021 年销售额分别同比+35.44%、+56.17%),但由于较高的研发投入(2021 年、2022Q1 研发费用率分别为81.89%、81.85%),2021 年仍处于亏损状态。2021 年,荣昌生物、诺诚健华和艾力斯首次实现产品收入,biotech 公司多年研发投入逐步进入兑现期,有望持续实现收入及利润端的高增长。根据动脉橙数据,2021 年中国生物医药领域投融资总额达到1113.58 亿元,较2020 年增长26%。资本市场对生物医药领域的热情有望为biotech 公司持续加大的研发投入提供有力支持。

  医疗器械:医疗器械板块2021 年收入及净利润的增速分别为16.64%、11.08%,受2020 年抗疫产品放量导致高基数影响增速放缓。具体而言:1)POCT 板块:业绩受疫情带动明显,2021 年在2020 年的高基数下仍然保持较高增长。随着后续防控政策放开,我们判断,抗原检测需求有望再次迎来一波放量。2)常规IVD 板块:2021 年收入端和利润端增速放缓原因是2020 年新冠核酸检测需求基数较高,2021 年新冠核酸检测持续降价。集采预期加速进口替代,22Q1 有所反弹。3)低值耗材板块:高基数下增速回落,内部高度分化,主要是在疫情早期2020 年以口罩和防护服需求为主,随着疫情得到控制,需求转移到核酸检测采样管等产品。4)高值耗材板块:受疫情影响随着手术量下降而放量趋缓。展望2022 全年,随着局部疫情的缓和,手术量和高值耗材使用量有望逐季向上。5)医疗设备板块:2022Q1 受局部疫情影响装机量增速放缓,但全年业绩无需担心。

  CRO :高景气度持续,在手订单饱满,人员加速增长(2018-2020 年CAGR约为25.86%,2021/2020 年同比增速为36.28%)趋势下单产持续提升。2021营收/利润呈现明显加速趋势,2022Q1 收入增速达到66.44%,扣非净利润增速81.03%。整体来看,尽管医疗领域投融资额存在短期波动,但国内CXO 公司仍明显获益于全球生物医药行业的创新浪潮,以及国内创新药械和新治疗技术公司临床前/临床阶段的强劲研发需求,头部公司新签/在手订单饱满,并驱动了CRO 板块公司人员招募的加速;另一方面,规模效应和业务结构的持续改善,带来了CRO 板块公司人均创收和创利(扣非)的稳步提升。

  CDMO:新冠疫情催化下,资本投入和业务都迎来加速成长期。2021 年收入增速为45.52%,2022Q1 为68.74%,呈明显加速增长态势,同时盈利能力持续稳步提升,我们判断这和整体行业高景气度下产能利用水平的持续提升,以及部分公司所公告的大订单的规模效应有关。此外2021 及2022Q1 期末,板块应收和存货同时大幅增长,则进一步反映了需求的高景气度,以及业绩高增长的确定性强。CDMO 公司资本投入加速明显,特别是小分子CDMO 为主的公司(2021 和2022Q1 很多公司资本投入同比接近翻倍),且大部分公司ROIC/ROE、周转率处于稳步提升态势(详见后文分析)。中长期来看,疫情加速了新治疗技术的发展,新技术对于工艺开发和试验设计能力要求的提高,行业远期外包率和龙头市占率天花板有望随之提升。

  科学服务及生物制药上游供应链:高基数效应下2021Q1 业绩稳健增长,国产替代空间广阔。考虑到部分板块如生物制药设备、IVD 检测试剂原材料等受益于新冠疫情去年同期基数较高,科学服务板块2021 收入增速为34.93%,2022Q1 收入增速30.02%,高基数下仍实现快速增长。结合2022Q1 应收(YOY+66%)和存货(YOY+95%)的高增长,同时考虑到该板块内众多公司是近1-2 年内IPO 新上市或(拟)进行新的融资,在大额募集资金对于产能和人员投入增长的有力驱动下,我们预计板块2022 年的高增长的确定性非常强。中长期来看,我们认为突破上游领域“卡脖子”核心技术,实现供应链自主可控是长期大势所趋,生物医药上游供应链领域是未来3-5 年确定性最强的赛道,有望孵育一批优质国内企业,市场/市值空间广阔。

  生物疫苗:受到新冠疫苗销售放量的影响,生物疫苗板块2021 年收入及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为分别+95.24%、+179.59%,持续经营向好,其中二类苗销售恢复性增长趋势良好,预计有望延续到下半年。2021 年盈利能力略有下降,主要系净利率较低的新冠疫苗占比提升增加。各项费用率均保持下降趋势,规模化效应日益显著。我们持续看好疫苗板块的投资机会。按照目前的重症率推演,Omicron 大概率会成为泛流感化,参考流感疫苗市场,加强针疫苗的需求具备一定的永续性,疫苗板块估值有望得到重塑。时间催化剂方面,关注康希诺的吸入剂型,以及沃森mRNA 三期的中期分析数据。同时建议关注潜在的大品种,例如百克生物(国内首个带状疱疹疫苗有望获批)、瑞科生物(重组蛋白新冠疫苗三期在研、重组九价HPV 疫苗三期在研、优秀的佐剂系统)等有望走出独立行情。

  血制品:疫情后行业稳健修复,中长期发展确定性强。随着新冠疫情对行业的影响逐渐消除,血制品行业2021 年迎来恢复性增长,血制品板块2021 年收入增速为16.99%,中国总体采浆量约9455 吨,较2020 年增长约13.4%,较2019 年增长约2.7%。中长期来看,新冠疫情下血制品战略资源属性进一步凸显,我们认为“十四五”期间国家有望加速国内浆站建设,从而缓和长久以来血制品资源紧缺并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并且考虑到全球受新冠疫情影响采浆量受到冲击,血液制品进口供给收缩,给国产替代和海外出口创造了历史机遇,国内血制品企业稳健增长确定性强。

  中药大健康:2021 年收入及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为分别+13.33%、+25.91%。中药大健康板块在较长时间内处于谷底的迷茫期和困境期,2022 年有望迎来困境反转;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中药发展,不断出台相关政策,中药创新药的审批准则也在不断标准化,供给侧改革下迎来增量逻辑;在医药整体板块估值回调大背景下、中药板块作为低估值以及政策避风港等板块,有望迎来估值重塑。截止到2022 年4 月29 日,目前中药板块平均PE 为29.87X,仅高于器械(受压于集采)和商业流通板块,部分核心龙头OTC 企业估值只有15-20X,具备较高投资性价比。中药大健康板块2021 年收入和利润端呈现经营向好趋势; 盈利能力保持平稳态势,各项财务指标稳健。

  医疗服务:2021 年收入及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8.31%、68.02%,收入端和利润端增速同比均有加速。2022Q1 预计可选消费属性强的医院业务(如爱尔眼科的屈光、视光业务、通策医疗的种植牙、正畸业务等)受新冠疫情各地散发的影响或将有一定程度波动,但后续疫情管控结束后收入增长有望迎来逐季加速。预计医疗服务板块后疫情时期盈利能力将维持稳健。2021 年应收账款增速提升,回款能力有所下降,经营现金流/营业收入基本维持稳定,整体各项财务指标稳健。

  医美: 2021 年收入及净利润增速分别为56.82%、43.42%,收入端和利润端增速同比均有加速。2022Q1 营收及净利润增速分别达37.96%、12.70%,虽新冠疫情各地散发,患者进院呈现一定程度波动,目前行业龙头效应已现,华东医药“少女针”Ellansé销售于国内市场爆发,有望保持快速增长势头。板块隶属消费升级赛道、需求将在防疫精准化趋势下延迟释放,后续有望长期保持快速成长。

  医药零售:2021 年收入及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4.79%、4.58%,收入端增速有所放缓,利润端增速明显承压,主要受各地防疫政策限制、医保系统切换、新建店盈利周期拉长等影响。2022Q1 收入端增速有所提升,利润端所受局部疫情阶段性影响仍有延续,但我们预计Q2 起,随着防疫趋于精准化、集采全国推动,以及去年相关扰动因素的消除,板块有望迎来业绩加速(3-4 月同店销售增速已出现明显加速态势),估值修复值得期待。2021 年行业板块的应收账款同比有所提升,经营现金流/营业收入同比小幅提升,整体各项财务指标稳健。2021 年集采全国推进下行业处方药占比有望持续提升,随着防疫精准化趋势下,预计2022 年全年客流也有望快速提升,带动全年同店销售增长率的快速恢复。

  ICL: 2021 年收入端和利润端均高速增长, 收入及净利润增速分别为60.51%、89.09%,主要得益于:①2021 年,随着国内疫情逐渐稳定,常规医学检验业务恢复良好; ② 新冠核酸业务持续开展, 为业绩带来增量。2022Q1,ICL 板块的收入及净利润增速分别为60.51%、89.09%,主要由于春节返乡以及局部地区疫情反复,导致新冠核酸业务量激增,显著增厚业绩。随着疫情防控以及全民核酸检测逐步进入常态化,预计大规模新冠核酸筛查业务将在一段时间内持续驱动ICL 行业的业绩增长。

  市场回顾:本周中信医药指数下跌0.07%,跑输沪深300 指数1.01 pct,化学原料药跌幅最大当前,医药板块2022 年预测市盈率约26 倍,融资余额占自由流通市值下降至4.24%。本周A 股医药板块,合计增持0.09 亿元,合计减持0.51 亿元,其中辰欣药业增持较多,增持0.05 亿元;蓝光发展减持较多,减持0.49 亿元。本周A 股医药板块,大宗交易合计成交金额4.69 亿元,其中翰宇药业交易额较大。

  风险因素:医保控费降价风险;市场竞争风险;个股业绩不达预期风险。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1)研发管线丰富的龙头药企恒瑞医药、复星医药、翰森制药、石药集团和以创新研发为驱动的制药公司信达生物、君实生物等;2)直接受益创新审评和进口替代的国产中高端医疗器械龙头迈瑞医疗、惠泰医疗等;3)“卖水者”逻辑下的药明康德、山东药玻和九洲药业等;4)医疗服务及商业药店领域的爱尔眼科、锦欣医疗、海吉亚、益丰药房、大参林、老百姓和一心堂等;5)精准医疗大发展下的金域医学、艾德生物等;6)疫苗产业链上的智飞生物、康希诺生物(H)、沃森生物、康泰生物、华兰生物等;7)消费升级趋势下的大健康消费龙头企业云南白药、片仔癀等。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今日收评# :指数全天震荡走高 军工股午后爆发。 11月19日,指数全天震荡走高,两市个股涨多跌少,涨幅超9%个股不足50家,市场赚钱效应一般。板块上,单车
  • #生态文明##云南余世刚# 论茶:爆竹声、喧闹声、欢笑声在耳边此起彼伏。人们溢于言表的欢喜与朦胧的灯火交相辉映,把黑夜照得通亮。其乐融融的氛围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 民航局参加国新办新闻发布会:在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中发挥民航作用 3月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新闻发布会,介绍落实《国家综合
  • #王源[超话]#【数据汇总 见转扩散】 今日份的重点微博,都来做一下转赞评[来] 1⃣️ 【工作室】 转赞评继续做 2⃣️ 【肯德基】目标转发7000+ 评论
  • 法式蓬松烫发|慵懒甜美风蛋卷头 法式烫发 羊毛卷烫发 蛋卷头 显白发色 秋冬烫发 发量少、扁塌服贴发质的小姐姐救星来啦~~ 这款法式宽带上网自然蓬松,可以
  • 3.4晚8点,女王节活动我们提前开始,大家钱包应该还是鼓的吧! ⚠️这次我们实现了自我突破,价格基本做到了全!国!统!一!大家来看直播就不会觉得乱了   转赞里
  • weekend in 苏州 苏式面在我心中成为了好看不好吃的代表食物(但汤头还是鲜的!)…所以必须来一个辣味小火锅来缓解一下甜口食物带来的心理阴影 P1 嘉馀
  • #情感故事# 2007年,刘女士要买房,向母亲借了三万。之后,女儿还钱都被母亲赶走,女儿还了14万不满意,多次到女儿单位去闹,甚至要搬到房子里住。刘女士母亲并不
  • 都是卖减肥产品的 总各种花里胡哨挤兑这个产品那个产品的着实没什么品· 请自己有点b数·[嘘] 能拿出最好效果的产品 还需要靠贬低别的来捧自己的?王婆会卖瓜都能理
  • #电视剧锦心似玉[超话]##钟汉良锦心似玉# [抱一抱]#钟汉良徐令宜# 汇总几张今天各位修图er的美图[awsl]都是我很喜欢的~ 图一,侯爷的长睫毛aws
  • #范丞丞[超话]#[爱你]#纪梵希品牌代言人 范丞丞# [打call] 【3.3[憧憬]rs广告位】[打call] 三月份第三天恭喜小范再提新代言[牛哞哞
  • ㊙️每日一题 19世纪初,英国有202个城镇选区,按惯例每个选区都可以选出两名下院议员。一些“衰败选区”平均一两个选民就可以选出一名议员。相比之下,像伦敦、米德
  • 老周和小周逛吃逛吃的一天 P1.长江上的风太大,为了维护老周对外一贯严肃的形象和我的仙女人设所以给我们两个人都打了码[doge],不过从那个剪刀手你们应该能看出
  • 中国科学家近日在监测猪流感之时,发现了一种新型的猪流感病毒基因型,叫做G4 EA H1N1(简称G4)。据透露,G4是由之前在猪界占主流的猪流感病毒,与人类在2
  • 一一号码的困扰一一 十八年前 去邮局取预定的小版 偶尔发现有尾号数字相同的 就悉数挑出来 当时不知道这叫豹子号 狮子号、大象号、光号 不想,十八年之后 收号之风
  • #狼殿下[超话]##狼殿下肖战# 狼殿下肖战 xz#肖战疾冲# 肖战疾冲 [雪花][雪花][雪花]疾冲冲,这两天我们这儿好冷了,好想借你那温暖的胸膛暖暖,你
  • 【“官方带娃,全部免费。”这条消息近日在郑州乃至多个一线城市的家长微信群里迅速发酵】 “官方带娃,全部免费。”这条消息近日在郑州乃至多个一线城市的家长微信群里迅
  • 十二星座你们的爱是什么样呢?#星座[超话]# 有一种爱是水瓶的爱,明知道要放弃,却不甘心离去。 有一种爱是巨蟹的爱,明知道要忘记,却总是忘不了。 有一种爱是狮
  • 下午过来看华润笋岗中心,面积有143,117,99,78平,分别是四房,三房,三房,两房,开发商精装修卖9万左右,个人感觉比周边二手房大概便宜10%,公寓面积是
  • 粉笔六岁啦,笔笔的一元礼包也快六岁啦。我们准备了一份回顾小账单,看看是否其中的某一部分,也曾出现在你的历史账单里呢? 当年的巨幅思维导图还贴在墙上嘛?CEO的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