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林少穆先生跋屠太守书后:信哉,天人感应之理固昭然不爽也。余友钱塘屠潜园太守,于辛巳秋得危疾,医者误投药,几殆。自誓以济人利物为忏悔地,他事一不系怀。一夕,观自在菩萨,感应入梦,谓:“太守夙世为楚中某官,遇事公而刻,殊伤仁厚,虽无私亦减禄位,又多戕物命,宜得短命报。幸病中誓愿坚固,念念以利济为怀,无毫发怨尤,冥中以他福折除,当可益算。阴律惟救生可延生且加禄,当益勉之。”寤后,遂举家戒杀,广放生命。是冬即叠拜袁州、九江之命,即蒙起用,不次殊遇。明年春,病亦顿愈。太守念佛法,以自利利他为大愿,欲人人咸获戒杀放生福报,而又虑人人之不尽征信也,故为《好生录书后》一篇,第畅明吾儒不杀之理,而于感梦一事未尝及之,其于立言之体固当,而于觉世之意,或有未尽。余故复为详述之,使人知感应之故非荒诞无据也。近时风俗奢靡,无故饮食酬酢,刀几必赤。惟归安张兰渚中丞(明清时巡抚的别称)独守此戒。前抚吴日,尝为《戒杀文注释》,以劝吏民。有议之者曰:“大臣行政以己饥己溺为量,煦煦之仁,似非急务。”闻者疑之,独太守折之曰:“惟仁民者乃能爱物,未有爱物而不仁民者。吾方以中丞为师法,何疑为?”盖太守之笃信,已非今日始矣。余又闻太守之先德封公,中年始得子,即立愿戒杀放生,冀其子以文学科名显。太守果以翰林起家,今太守复于症中感梦大士,盖福德种子有自来矣。愿览其文者,人人勉行之,则仁爱风行,太和翔洽,于世道即有裨益,而文学科名之报,与延生起疾,亦正有如响斯应者在也。道光壬午年夏六月,侯官林则徐跋。(钱塘李更生《同善录全书》)

【注释】(1)林少穆:即林则徐(1785-1850),汉族,福建侯官人(今福建省福州),字符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其主要功绩是虎门销烟。官至一品,曾任江苏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国人的敬仰。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史上焚毁英帝鸦片,杰出的政治家和民族英雄。但他一生虔心奉佛,并真实履践的事迹,则鲜为人知。林则徐,福建福州人。二十余岁,在福建巡抚张师诚幕府任职,深受器重。因“张师诚奉佛尤谨,曾辑《径中径又径》一书,劝策行人,专修净业,多切至之语。林则徐自然深受影响”。那时,林则徐即用蝇头小楷书写《阿弥陀经》等经咒,随身携带,终生受持。并常书联语为座右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又联云:“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所以,当年为国家民族的利益,能不顾威胁利诱,不怕罢官判罪,毅然销毁鸦片。正是“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已求安乐”的菩萨精神的体现。在流放新疆四年中,将个人荣辱得失置之度外。两三年里即组织开垦近百万亩荒地;推广‘坎井’以利灌溉。为此,老百姓将坎井改名“林公井”,以志纪念。真正做到以出世(无我)精神,办入世(利他)事业。在英国伦敦蜡像馆中,至今屹立着林则徐的蜡像,证明历史自有公论。而林则徐的后裔,子孙繁衍,人才辈出。其中较知名的如:曾任原国民党政府最高法院院长林翔,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联合国首席代表林青。从佛法观点看:利人是善,损己利人更是大善。《周易》所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综观古今历史,真实不虚。近代高僧印光大师谓“详观古之大忠大孝,建大功,立大业,道济当时,德被后世,浩气塞天地,精忠贯日月者,皆由学佛得力而来。林文忠公则徐,其学问、知识、志节、忠义,为前清一代所仅见。虽政事冗繁,而修持净业,不稍间断。以学佛乃学问、志节、忠义之根本。此本既得,则泛应曲当,举措咸宜。此古大人高出流辈之所由来也。一日,文忠公曾孙翔,字璧予者。以公亲书之《弥陀》、《金刚》、《心经》、《大悲》、《往生》各经咒之梵册课本见示。其卷面题曰:《净土资粮》、其匣面题曰:《行舆日课》。足知公潜修净土法门,虽出入往还,犹不肯废。为备行舆持诵,故其经本只4寸多长,3寸多宽。其字恭楷,一笔不苟。足见其恭敬至诚,不敢稍涉疏忽也。”(参阅《径中径又径译注》一书)

(2)张兰渚:张师诚(?-1826),字兰渚,浙江归安人,清朝大臣。少登科第,历任封疆。巡抚江苏,见杀业甚伙,屡出示劝戒,遇放生河,严禁捕鱼,署中不宴客,不杀生,长斋奉佛,栖心净土。择前贤净土论说,辑《径中径又径》一书,普劝念佛。六旬余,乞假归里,静居斗室,一意西驰。临终,诵弥陀经毕,才举佛号五声,寂然而逝。

(3)己饥己溺:出自《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别人挨饿、落水就象自己挨饿、落水一样。旧时形容在位者关心人民疾苦。也比喻对别人的痛苦深表同情,并将解除别人的痛苦为己任。

【百折不回 满园春色】冬日的右江河谷温暖如春,长势良好的各类秋冬作物带来丰收的气息。随着最后3个贫困县顺利“摘帽”,老区百色挥别延续千百年的绝对贫困。

  从91年前老一辈革命家在右江之畔竖起第一面红旗,到今天这场没有硝烟的脱贫攻坚战,跨越近一个世纪的“红色接力”,集“老少边山穷库”于一体的百色旧貌换新颜,百万贫困人口实现命运转折。这片生生不息的热土,百折不回坚持,迎来满园春色。

“红军村”唱响新红歌

  “红军红又红呢,革命坚又坚呀,风吹石不动呢,心狠毒人他不怕呢……”傍晚时分,田东县平马镇百谷村红军歌曲合唱团成员聚集在村广场,唱起一首首激昂的红军歌曲。

  90多年前,这个壮族村落几乎家家都有人加入革命队伍。怀恨在心的地方民团武装将80多户村民的房子全部烧毁,留下一片废墟。

  如今的百谷村村道宽敞、楼房林立,戏台等文体设施齐全。凭借地域和资源优势,村里大力发展秋冬蔬菜、网箱养鱼、红色旅游等产业,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超过2万元,全村最后一户贫困户在2017年实现脱贫。

  富裕起来的百谷村建起了讲述红色故事的村史陈列室,还成立了红军歌曲合唱团。合唱歌本里,《扶贫路上》《我们百谷的梦想》等一首首新歌列入其中。

  百色市逾90%的面积属于山区,2015年精准识别时,全市仍有贫困人口68.2万人,贫困发生率为20.25%。和百谷村一样,在许多昔日革命者抛头颅洒热血的地方,先辈们当年追寻的梦想如今已变为现实。

  “当年‘邓政委’几上三层岗,带领红七军在此打响伏击战。”沿着山径行至三层岗,平果市果化镇布荣村党总支书记方琳略显吃力。千百年来行路难的布荣村如今已通硬化路,而在过去,各屯间只有羊肠小道相连。20多年前,村民们决定开凿“出山路”,外出采购修路物资的方琳遭遇交通事故,右腿落下了残疾。

  “不修路吃水都困难,几个山泉取水点分散在山里,有的来回得走4个小时山路。”方琳说。精准扶贫实施后,全村屯屯通上水泥路,经过三级加压,城区自来水直达各家各户。

  村里党员组建起突击队,带领村民仅用100天就建成一个约4000平方米的猪舍。现在,全村养有100多万只鸡、1万多头猪、400多头牛。

  在“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地方,百色推进易地扶贫搬迁,以精细化的服务让贫困户过上好生活。2016年以来,百色累计有4万余户逾18万人搬入新家。在平果市坡造镇感笔新村的扶贫车间内,瑶族妇女班小善熟练地组装着耳机配件,丈夫在附近工厂做零工,两份工作让搬出大山的一家7口顺利脱贫。“在家门口就可以上班,这是以前难以想象的。”

“接棒者”走好新长征

  眼下,百坭村即将迎来新一季的丰收:淡水龙虾马上上市,油茶、砂糖橘陆续进入采摘季。驻村第一书记杨杰兴正带领群众提前谋划农产品的包装和销售工作。“村子脱贫了,群众生活越来越好。”“接棒”一年多来,杨杰兴倾尽所能以实际成效告慰黄文秀。

  2016年,一个从老区百色走出去的名叫黄文秀的女孩,又回到了家乡,投身脱贫攻坚一线。在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期间,她带领88户418名贫困群众脱贫,全村贫困发生率下降20%以上。

  2019年6月17日凌晨,黄文秀在从百色返回乐业途中遭遇山洪不幸遇难,年轻的生命献给了扶贫事业。谈及驻村工作,这位“时代楷模”生前曾说:“长征的战士死都不怕,这点困难怎么能限制我继续前行。”

  百色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脱贫史。不获全胜,决不收兵,是老区一代代共产党人的共同承诺。

  30多年前,时任田阳区那坡镇尚兴村村干部的莫文珍决定带领村民搬“穷窝”,先后用10年带领1300多人搬出大山,用30年在荒坡上种植杧果,发展副业,使尚兴村成了远近闻名的移民新村。

  20多年前,凌云县弄福公路的奇迹震撼壮乡。这条“天路”从悬崖绝壁上通过,曾因地势过于险峻被迫停工。1998年百色“村级公路建设大会战”中,200多名党员干部在工地安营扎寨,仅用半年就建成通车。

  10多年前,种桑养蚕被引入遍地石头的凌云山乡。凌云县下甲镇平怀村党总支书记郁再俭是探路者之一,初期屡试屡败,不顾家人劝阻,不言弃的他又咬牙投入几十万元承包1000多亩旱地种桑树。而今,平怀村的桑蚕产业链,带动了300多户村民户均年增收5万多元。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百色,接力奋斗脱贫攻坚的故事俯拾即是:80后北大硕士毕业生苏勇力主动申请在条件艰苦的凌云县连续驻村,用6年多时间带领2个村脱贫出列;从乡下调回城里工作的青年党员雷吒,面对选择又毅然奔赴极贫县那坡县的城厢镇合群村驻村,出发时女儿刚上幼儿园,小儿子不满6个月……

因地制宜“绣”出产业新画卷

  “到处是旱地,还能养虾?”在乐业县花坪镇浪筛村野猪坨屯,当扶贫干部动员贫困群众发展澳洲淡水龙虾养殖时,贫困户符前忍直摇头。

  符前忍的反应并不让人意外:屯里四面环山,土地贫瘠,种玉米曾是保障温饱的主要途径。发展养殖?过去交通不便,卖头猪都是难事。为了增加收入,许多人选择外出务工。

  “村民们的顾虑我们已经考虑到了。”花坪镇党委书记吴显俊说,当地对养虾产业进行了认真调研,龙虾生长快、产量高,耐长途运输、市场行情好,而且人力、资金投入压力不大。

  跟随扶贫干部外出考察几次后,村民们有了信心:龙头企业负责提供虾苗、饲料、管护指导并保价回收,贫困户投入劳力养殖,便可获得养殖纯收益的85%。“现在一个60平方米的池子,养一批就能有三四千元收入。”符前忍说。

  抓住产业,就抓住了脱贫攻坚的“牛鼻子”。面对“九分石头一分地”等特点,百色因地制宜,在产业扶贫方面下足“绣花”功夫。

  境内石山广布,无一条地表河流,靖西市南坡乡引进桑蚕产业,全乡桑园面积达4万多亩,覆盖2000多户农户;德保县发挥海拔和气候优势,不断扩种柑橘,易生长的山楂在石山地区开花结果,桑蚕、八角加工等产业呈现新的发展态势……

  如今,百色特色产业覆盖超过19万户贫困户,产业扶贫硕果累累:右江河谷,果蔬四季飘香,西红柿、杧果等搭上果蔬专列北上进京、南下出境;两翼山区,桑树、油茶、柑橘、中草药布满山坡;中越边境一带,不断发展的边贸产业让边民鼓了腰包。

  挥别贫困,老区群众对美好生活有更多期待。在红军浴血奋战过的凌云县下甲镇彩架村,村民们冒雨清理河道、改造村貌。这个依靠种桑养蚕脱贫的村子正大力推进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村民在家门口围起小花园,村部广场旁建设了红八军彩架突围战纪念馆,织锦等传统技艺也被打造成文化展示项目。

  “洪涝变成鱼米寨,茅棚已换阁楼村。家乡巨变英雄奠,饮水不忘掘井人。”村党支部书记劳伦站在“彩村之战”纪念碑前念起碑上的诗句,感慨万千。(新华每日电讯)https://t.cn/A6qZKPTw

【百折不回 满园春色 老区百色脱贫攻坚纪实】冬日的右江河谷温暖如春,长势良好的各类秋冬作物带来丰收的气息。随着最后3个贫困县顺利“摘帽”,老区百色挥别延续千百年的绝对贫困。

  从91年前老一辈革命家在右江之畔竖起第一面红旗,到今天这场没有硝烟的脱贫攻坚战,跨越近一个世纪的“红色接力”,集“老少边山穷库”于一体的百色旧貌换新颜,百万贫困人口实现命运转折。这片生生不息的热土,百折不回坚持,迎来满园春色。

“红军村”唱响新红歌

  “红军红又红呢,革命坚又坚呀,风吹石不动呢,心狠毒人他不怕呢……”傍晚时分,田东县平马镇百谷村红军歌曲合唱团成员聚集在村广场,唱起一首首激昂的红军歌曲。

  90多年前,这个壮族村落几乎家家都有人加入革命队伍。怀恨在心的地方民团武装将80多户村民的房子全部烧毁,留下一片废墟。

  如今的百谷村村道宽敞、楼房林立,戏台等文体设施齐全。凭借地域和资源优势,村里大力发展秋冬蔬菜、网箱养鱼、红色旅游等产业,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超过2万元,全村最后一户贫困户在2017年实现脱贫。

  富裕起来的百谷村建起了讲述红色故事的村史陈列室,还成立了红军歌曲合唱团。合唱歌本里,《扶贫路上》《我们百谷的梦想》等一首首新歌列入其中。

  百色市逾90%的面积属于山区,2015年精准识别时,全市仍有贫困人口68.2万人,贫困发生率为20.25%。和百谷村一样,在许多昔日革命者抛头颅洒热血的地方,先辈们当年追寻的梦想如今已变为现实。

  “当年‘邓政委’几上三层岗,带领红七军在此打响伏击战。”沿着山径行至三层岗,平果市果化镇布荣村党总支书记方琳略显吃力。千百年来行路难的布荣村如今已通硬化路,而在过去,各屯间只有羊肠小道相连。20多年前,村民们决定开凿“出山路”,外出采购修路物资的方琳遭遇交通事故,右腿落下了残疾。

  “不修路吃水都困难,几个山泉取水点分散在山里,有的来回得走4个小时山路。”方琳说。精准扶贫实施后,全村屯屯通上水泥路,经过三级加压,城区自来水直达各家各户。

  村里党员组建起突击队,带领村民仅用100天就建成一个约4000平方米的猪舍。现在,全村养有100多万只鸡、1万多头猪、400多头牛。

  在“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地方,百色推进易地扶贫搬迁,以精细化的服务让贫困户过上好生活。2016年以来,百色累计有4万余户逾18万人搬入新家。在平果市坡造镇感笔新村的扶贫车间内,瑶族妇女班小善熟练地组装着耳机配件,丈夫在附近工厂做零工,两份工作让搬出大山的一家7口顺利脱贫。“在家门口就可以上班,这是以前难以想象的。”

“接棒者”走好新长征

  眼下,百坭村即将迎来新一季的丰收:淡水龙虾马上上市,油茶、砂糖橘陆续进入采摘季。驻村第一书记杨杰兴正带领群众提前谋划农产品的包装和销售工作。“村子脱贫了,群众生活越来越好。”“接棒”一年多来,杨杰兴倾尽所能以实际成效告慰黄文秀。

  2016年,一个从老区百色走出去的名叫黄文秀的女孩,又回到了家乡,投身脱贫攻坚一线。在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期间,她带领88户418名贫困群众脱贫,全村贫困发生率下降20%以上。

  2019年6月17日凌晨,黄文秀在从百色返回乐业途中遭遇山洪不幸遇难,年轻的生命献给了扶贫事业。谈及驻村工作,这位“时代楷模”生前曾说:“长征的战士死都不怕,这点困难怎么能限制我继续前行。”

  百色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脱贫史。不获全胜,决不收兵,是老区一代代共产党人的共同承诺。

  30多年前,时任田阳区那坡镇尚兴村村干部的莫文珍决定带领村民搬“穷窝”,先后用10年带领1300多人搬出大山,用30年在荒坡上种植杧果,发展副业,使尚兴村成了远近闻名的移民新村。

  20多年前,凌云县弄福公路的奇迹震撼壮乡。这条“天路”从悬崖绝壁上通过,曾因地势过于险峻被迫停工。1998年百色“村级公路建设大会战”中,200多名党员干部在工地安营扎寨,仅用半年就建成通车。

  10多年前,种桑养蚕被引入遍地石头的凌云山乡。凌云县下甲镇平怀村党总支书记郁再俭是探路者之一,初期屡试屡败,不顾家人劝阻,不言弃的他又咬牙投入几十万元承包1000多亩旱地种桑树。而今,平怀村的桑蚕产业链,带动了300多户村民户均年增收5万多元。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百色,接力奋斗脱贫攻坚的故事俯拾即是:80后北大硕士毕业生苏勇力主动申请在条件艰苦的凌云县连续驻村,用6年多时间带领2个村脱贫出列;从乡下调回城里工作的青年党员雷吒,面对选择又毅然奔赴极贫县那坡县的城厢镇合群村驻村,出发时女儿刚上幼儿园,小儿子不满6个月……

因地制宜“绣”出产业新画卷

  “到处是旱地,还能养虾?”在乐业县花坪镇浪筛村野猪坨屯,当扶贫干部动员贫困群众发展澳洲淡水龙虾养殖时,贫困户符前忍直摇头。

  符前忍的反应并不让人意外:屯里四面环山,土地贫瘠,种玉米曾是保障温饱的主要途径。发展养殖?过去交通不便,卖头猪都是难事。为了增加收入,许多人选择外出务工。

  “村民们的顾虑我们已经考虑到了。”花坪镇党委书记吴显俊说,当地对养虾产业进行了认真调研,龙虾生长快、产量高,耐长途运输、市场行情好,而且人力、资金投入压力不大。

  跟随扶贫干部外出考察几次后,村民们有了信心:龙头企业负责提供虾苗、饲料、管护指导并保价回收,贫困户投入劳力养殖,便可获得养殖纯收益的85%。“现在一个60平方米的池子,养一批就能有三四千元收入。”符前忍说。

  抓住产业,就抓住了脱贫攻坚的“牛鼻子”。面对“九分石头一分地”等特点,百色因地制宜,在产业扶贫方面下足“绣花”功夫。

  境内石山广布,无一条地表河流,靖西市南坡乡引进桑蚕产业,全乡桑园面积达4万多亩,覆盖2000多户农户;德保县发挥海拔和气候优势,不断扩种柑橘,易生长的山楂在石山地区开花结果,桑蚕、八角加工等产业呈现新的发展态势……

  如今,百色特色产业覆盖超过19万户贫困户,产业扶贫硕果累累:右江河谷,果蔬四季飘香,西红柿、杧果等搭上果蔬专列北上进京、南下出境;两翼山区,桑树、油茶、柑橘、中草药布满山坡;中越边境一带,不断发展的边贸产业让边民鼓了腰包。

  挥别贫困,老区群众对美好生活有更多期待。在红军浴血奋战过的凌云县下甲镇彩架村,村民们冒雨清理河道、改造村貌。这个依靠种桑养蚕脱贫的村子正大力推进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村民在家门口围起小花园,村部广场旁建设了红八军彩架突围战纪念馆,织锦等传统技艺也被打造成文化展示项目。

  “洪涝变成鱼米寨,茅棚已换阁楼村。家乡巨变英雄奠,饮水不忘掘井人。”村党支部书记劳伦站在“彩村之战”纪念碑前念起碑上的诗句,感慨万千。(新华社南宁12月5日电)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朱一龙、白宇主演的《镇魂》高燃来袭,特调处集结,你要加入吗?
  • 逆水寒今日不限号不删档开服,诚邀大家一起呼吸
  • 中了阮经天胸肌的毒
  • 用实力说话!恭喜佛山供电可靠性“c位出道”!
  • 体育新闻丨梅西换发型 世界被“雷”到
  • 高学历小哥哥翟天临 博士毕业论文引全民关注
  • 玻璃桥突然碎裂吓哭游客
  • 90后的桌面宠物,QQ宠物将停运。
  • 需要多大的勇气才能在夏天不打伞
  • 歌手张宇宣布无限期停工
  • 张一山身体透支无法拍戏?周洁琼国内发展,热搜小花爱炫耀,花心导演路子广
  • 森田致歉,表示已主动召回不合格产品
  • 惊爆林丹出轨多人!赞助商哭晕,最大受益者竟是......
  • 李宇春蔡依林带队战米兰 必须get的看点都为你整理好啦
  • 权志龙昨日被扬州医院强制出院,今日转移至部队医务队
  • 陈冠希携手 EU 与寺库联名企划 即将发售
  • 《奔跑吧》邓超下跪“送孩子”,鹿晗竟遭节目组吐槽“太邋遢”?
  • 鹿晗正式和她分手了!!!
  • 婚礼前姐姐突然逃婚,16岁妹妹替姐出嫁生子,8年后闹离婚
  • 印度男子将特朗普当神供奉 每日叩头祈祷并打算建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