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惠能大师圆寂之最后开示!每看一次都会泪流满面

六祖示寂日,彻底露悲心。
曹溪顿教旨,终偈全体现。
——祖道影

来源:《六祖法宝坛经》

七月八日,谓门人曰:“吾欲归新州,汝等速理舟楫。”大众哀留甚坚。祖曰:“诸佛出现,犹示涅盘,有来必去,理亦常然。吾此形骸,归必有所。”众曰:“师从此去早晚可回?”祖曰:“叶落归根,来时无口。”法云秀云:“非但来时无口,去时亦无鼻孔。”又问曰:“正法眼藏传付何人?”

祖曰:“有道者得,无心者通。”又问:“后莫有难否?”祖曰:“吾灭后五六年,当有一人来取吾首。听吾记曰:头上养亲,口里须餐。遇满之难,杨柳为官。”又曰:“吾去七十年,有二菩萨,从东方一在家一出家,同时兴化,建立吾宗,缔缉伽蓝,昌隆法嗣。”又问佛祖传授次第。祖为详述摩诃迦叶而下,至祖次第。

八月三日,复示众曰:“吾灭度后,莫作世情,悲泣雨泪,受人吊问,身着孝服,非吾弟子,亦非正法。但识自本心,见自本性,无动无静,无生无灭,无去无来,无是无非,无住无往。恐汝等心迷,不会吾意。今再嘱汝,令汝见性。吾灭度后,依此修行,如吾在日。若违吾教,纵吾在世,亦无有益。”复说偈曰:

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

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著。

说偈已,端坐至三更,谓门人曰:“吾行矣!”奄然迁化,于时异香满室,白虹属地,林木变白,禽兽哀鸣。

十一月,广韶新三郡官僚,暨门人僧俗争迎真身,莫决所之。乃焚香祷曰:“香烟指处,师所归焉。”时香烟直贯曹溪。十一月十三日,迁神龛,并衣钵归曹溪。次年七月,入塔,门人忆念取首之记,以铁漆固颈入塔,时白光自塔起,上亘天,三日始散。祖春秋七十有六,盖年二十四而传衣,三十九祝发,说法利生三十七载。

开元十年(722)八月有张满者,受新罗僧贿,伪服衰绖为孝子,夜入塔,盗祖首,欲持归供养。守塔者,闻塔中有声起视,满惊逸,而祖颈微有伤处。刺史柳无忝,县令杨侃,共督捕得满。祖弟子令韬谓彼意在供养,且佛教慈悲,冤亲平等。柳守嘉叹,释满不治。
《外纪》云:“ 祖至曹溪宝林,睹堂宇湫隘,不足容众,欲广之,遂谒里人陈亚仙曰:‘ 老僧欲乞檀那一坐具地。’ 亚仙曰:‘ 和尚坐具几许阔?’ 祖以坐具示之。亚仙唯然。祖展坐具,弥布曹溪四境,四天王各现其方。亚仙曰:‘ 和尚法力广大,他日兴造,愿存祖墓,余愿尽舍为宝坊。然此地乃生龙白象来脉,只可平天,不可平地。’ 寺后兴建,一依其言。
先是西国智药三藏,经其地,谓:‘ 林峦泉水,宛如西天宝林,宜建一梵刹。一百七十年后,当有无上法宝,于此演化,得道者如林,宜号宝林。’ 韶州牧侯敬中,表闻建寺,时梁天监三年(504),祖之来适符其记。殿前有潭一所,龙常出没其间。一日现形甚巨,波浪汹涌,云雾阴翳,徒众皆惧。祖曰:‘ 尔能现大身,不能现小身,若为神龙,当能变化,以小现大,以大现小也。’ 其龙忽没,俄顷复现小身,跃出潭面,祖展钵曰:‘ 你且不敢入老僧钵盂里。’ 祖以钵承之,龙伏钵中,不能动,持之上堂,为说法要,龙遂蜕骨而去。其骨长七寸许,首尾角足皆具,留传本寺。”
《林间录》曹溪大师将入涅盘,门人行瑫、超俗、法海等问和尚法何所付。曹溪曰:“ 付嘱者二十年外于此地弘扬。” 又问谁人。答曰:“ 若欲知者,大庾岭上以网取之。” 圭峰立荷泽为正传的付,乃文释之曰:“ 岭者高也。荷泽姓高,故密示之耳。” 欲抑让公为旁出。则曰:“ 让则曹溪门下旁出之泛徒。” 此类数可千余,呜呼!逐鹿者不见山,攫金者不见人,殆非虚言,方密公所见惟荷泽,故诸师不问是非,例皆毁之如“ 大庾岭上以网取之” 之语,是大师末后全提妙旨,而辄以意求。让公僧中之王,而谓之泛徒。详味密公之意,可以发千载之一笑。
又云,老安国师有言曰:《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所住者,不依色不住声,不住迷不住悟,不住体不住用。而生其心者,即一切法而显一心。若住善生心即善现,住恶生心即恶现,本心即隐没。若无所住十方世界惟是一心,信知曹溪大师云:风幡不动是心动。修山主有偈曰:“ 风动心摇树,云生性起尘。若明今日事,昧却本来人。” 幻寄曰:“ 洪师诃密公意求网取,而以义路释风幡,正是徐六喻担板耳,不见修山主道‘若明今日事,昧却本来人’耶?咦!

南无阿弥陀佛

#每日一善[超话]#我们日行一善,不是为获取更多,
获取那些所谓财富、好运和善缘。
只是识得本心,懂得我心之外无他人。
明白一切由心造,一切由心转。
我们日行一善,不是为了躲避更多。
躲避那些所谓贫穷、坏运和恶缘。
只是懂得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道理。
自然而然,依据自性,去给予我们能给予的。日行一善的实践者,从不夸夸其谈为获取什么。他们把自己放下,把利益放下,他们默默无闻。因为他们知晓,接受当下,即是对他人和自己,所谓最大的善良。

《楞严经》旋法归无斯为第一
(第一百一十六段)#须菩提悟透般若空性证阿罗汉果#
【须菩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旷劫来,心得无碍,自忆受生,如恒河沙,初在母胎,即知空寂,如是乃至,十方成空,亦令众生,证得空性。蒙如来发性觉真空,空性圆明,得阿罗汉,顿入如来,宝明空海。同佛知见,印成无学,解脱性空,我为无上。佛问圆通,如我所证:诸相入非,非所非尽,旋法归无,斯为第一。】
须菩提译名“善吉”:是说其出生之日,家室皆空,父母惊异,请问相师,相师占后说,此是吉相,故名“善吉”。又译为“善业”:是说其禀性慈善,不与物争,及其出家,见空得道,兼修慈心,得无诤三昧,善护三业,故名“善业”。又译为“善现”:是说其出生时,家中的金银珠宝,全都不翼而飞,七日后又一样不少地出现在家中,故名“善现”。
须菩提出生在非常富有的婆罗门教家庭,佛陀到他的家乡布教,他的父母改信佛教,须菩提也因受父母的影响,出家做了佛的弟子。须菩提是佛的十大弟子之一,善说般若,闻佛说法后,证悟空理,在佛的弟子中被称为解空第一。
那么什么是空呢?空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因缘所生、因缘所灭;生者为有、灭者为空。因缘者,缘从因生,因本空寂,所以说:因缘所生法,原本就是空。
而佛教说空,不是虚无的空、不是空洞的空、不是无因果的空,不是破坏因缘生法的空。而是充满了利人济世,广修六度万行的菩萨精神,是纯精神世界的空。这个空能生万有,是即空即有、非空非有的诸法实相、是一切佛子所要求证的究竟涅槃。
须菩提解空第一的证境可从一个故事中得到印证,故事说佛曾到忉利天为摩耶夫人说法三个月,回到人间时,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前去迎接。当时须菩提在灵鹫山的石窟中缝衣,听到佛回来的消息,即放下手中的衣服,前去迎接,忽然一想,佛的真身不是肉眼可以看见的,我现在去迎接佛,是把佛的法身当成地水火风四大种和合的肉身了,是不识空性的表现,不识空性,就看不到佛的法身。
佛的法身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的诸法空性,空性是无处不遍,佛的法身也无处不在,既然是无所不在,我又何须去迎。于是他安然坐下,依旧缝衣。
在迎接的人群中,有一位在比丘尼中神通第一的莲花色,第一个看到佛,她一边顶礼一边说:“弟子莲花色第一个迎接佛陀,请接受顶礼。”佛陀对她说:“迎接我的第一个人不是你,是须菩提。”此时须菩提正在灵鹫山石窟中观察诸法空相,见空即见如来,所以他是第一个见到佛陀、第一个迎接佛陀的人。
由上可见,须菩提见空即见佛的甚深悟解,是名符其实的解空第一。他一贯都有自己鲜明的主见,但也有错必纠,这体现在他平日托钵时,乞富不乞贫,不依佛制比丘乞食应次第行乞,他对此解释说:“这不是因为自己贪嘴好吃,是不愿意增加穷人的负担,而富人施舍区区一餐之食,不啻九牛之一毛,这即是我乞富不乞贫的原因所在。”
一次摩诃迦叶对须菩提说:“我向贫穷者乞食,给他们种福田,免除他们将来的穷困,富人福多,何必锦上添花呢?”迦叶的话,无疑是对须菩提的批评。
须菩提听后,很谦逊地说:“乞富乞贫,都是为了利益众生,佛法里方便有多门,我们可以各行其道,不必强人同己。”须菩提的乞富不乞贫、大迦叶的乞贫不乞富,成为尖锐的对比,佛陀对他两个人的做法都不赞成,曾诃斥他们心不均平,都不合乞食法,真正的乞食法,是不择贫富、不分秽净,严肃威仪,次第行乞。对佛陀的教育,须菩提虚怀若谷,很快纠正了自己乞富不乞贫的做法。
须菩提修行非常精进,得无诤三昧,以心境拓宽胸襟,阔达自在,受到诸多比丘的敬佩。但也有人对他冷嘲热讽,说他整天打坐,也不见得有什么了不起。一些比丘听了这话,为须菩提鸣不平,要和那些人辩论。
须菩提劝这些好心的人说:“修道之人要将讥嘲、毁谤、逆境,看成是助道增上缘,这样就能依此消除业障,增强信心,再说诸法空性的真理,是无我无人、无彼无此、无高无下、无凡无圣,平等一相的,辩白和诤论,是有胜负心的,与真理相违。”
须菩提由于通达空性,所以能随顺世间,行大忍辱,对任何人,都能做到无恼无争。佛陀对他的修证,十分满意,在金刚般若法会上,称赞他已证得无诤三昧,是人中第一、第一离欲阿罗汉。
这时须菩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对佛说:我“旷劫”以来早已得到心地清净,没有任何障碍,以这清净之心忆念在世间生生死死的次数,如恒河沙那么多,对每一生每一世的事情都清清楚楚地记得。”此处说的“旷劫”指无明生起时的劫初、即过去的极长时间。
须菩提说:我这次初在母胎时,就知道真空寂灭,十方世界本来空的道理,有能力让众生也都能证得空性而回归本然,这次听了如来讲性觉真空,空性圆满遍一切处的法理,我因此而悟入般若空性,证得了阿罗汉果,顿时进入如来大宝光明空性觉海,同“佛知见”。“佛知见”就是了知照见诸法实相之理的佛智慧、是一切种智之用。得此佛知见,有开示悟入的次第,修行入十住位:名开佛知见。入十行位:名示佛知见。入十回向位:名悟佛知见。入十地位:名入佛知见。
须菩提说:我之知见与佛知见相同,佛就为我印证已得无学果位,说我依自性本空在诸多的解脱门中为无上之法。佛问圆通,我的体会是:“诸相入非,非所非尽,旋法归无。”
这几句话的大意是:从一切色尘现象中去找自己的真如本体,都不是。不是为非、非就错了!即诸相入非之意。要空尽一切相、因为一切相都不是本心。所谓不是,不是称为非、相是非之住所,将相的住所空干净,即非所非尽;再回旋转来,回心观照,即旋法,将能空的那个也空了,空为无,即归无,名旋法归无。在即无相也无空的境界里去体悟那个无上大道就对了,这就是圆通中最为第一的法门。须菩提尊者是从意根起修,体悟般若性空而开悟证果的。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其佛行菩萨道时,作大誓愿:若我成佛,灭度之后,于十方国土,有说《法华经》我之塔庙,为听是经故,涌现其前,为作证明,赞言善哉!此时,佛告大乐说菩萨云:此宝塔中有如
  • 02现实生活中,人到中年后,就显现出受性格和品格影响所致的面貌:宽厚的人多半一脸福相;性情柔顺的人面相柔和善美;性格粗暴的人总是一脸凶相;术不正、暗地里坑害别人
  • 夜晚,星星冲你眨眼,它说:去看看吧,勇敢一些,你看我,只有微弱的光芒,可是依然能够照亮这世界某一个小角落。也许之前有个九九八十难,只有距离这一难让我不知所措,让
  • 下面我给大家总结下1⃣️ 大家拿到试卷按考试时间去做,时间一到就停笔,如果没有做完,看看哪里浪费了时间,下次多注意⚠️,如果有一个题目太难了,就放一放,千万不要
  • 他说:“系超困难,我形容系机会渺茫,首先编审罗佩清已离开了公司,我们都不想做死套剧,其实第一辑时我们已将前世今生及另一个将来写完,个故事已经收关,没有为任何剧情
  • 」假若不能,对于这桩事情你要深思,你要熟计,真搞清楚、搞明白了,于世间法,小乘是出离,所以一般人讲小乘是出世法,大乘是入世法。 ———师父上人连算了三把塔罗太耗
  • 崈学0090.12★★★无题 此文无题胜有题: 解与乾坤生气概,喜因风雨化行藏。 木夫整了一天一夜(带梦中),整出来了。 虽然只花了毛24小时,但基于木夫有
  • 让值得一读再读的书,以理想的样子留在你身边。让值得一读再读的书,以理想的样子留在你身边。
  • #尹浩宇0424出道一周年# ▫️◽◽◽◽◽◽▫️◽盲盒男孩 尹浩宇◽ 混血•神颜•忙内•门面•ACE 优质鲨雕喜剧人再秀一次螃蟹舞派派 派丝 yhy YHY
  • 当然,许多人都知道,自从杰昆·菲尼克斯主演的《小丑》推出后,尽管该片独立在DC宇宙之外,但莱托的地位却变得有点尴尬,不仅没有在《猛禽小队和哈莉·奎茵》露面,甚至
  • 在2008年4月28日那天的日记中我单方面下结论了:人 清晰的记忆 只能维持近十年之间的十年前的很多事情很多细节是真的记不清楚了[允悲]并且我发现十几年前我日记
  • 你正在整理沙巴仙本那的行程吗?那赶快吧 “卡帕莱”——水屋天堂这个景点给记录下来吧 卡帕莱是坐落在诗巴丹岛和马布岛之间的一块沙洲。经历过严重的侵蚀后,现在已
  • ”张宗龄介绍说:“由于黑白连轴转,一些同志免疫力下降,也不幸患上流感,甚至还带给了家人,但大家都无怨无悔始终奋战在与病毒斗争最前沿。”特别累的时候,她们也会跟张
  • 居民楼里的人大概也很包容,给了狗狗几件旧物件暖和身体。居民楼里的人大概也很包容,给了狗狗几件旧物件暖和身体。
  • ”4月,走在春末的季里,从干劲十足的项目建设现场到热火朝天的生产车间,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钦州港片区(以下简称钦州港片区)在这个春天里追梦前行,铆足“虎劲
  • 知名度很高应该大家都知道吧~Muji的草莓巧克力我买了三个口味的!kitkat好吃大家都知道的,巧克力本身偏甜,但有威化饼干的中和,加上脆脆的口感,真的hin好
  • 作为世界八大石窟之一的大足石刻,始建于初唐,鼎盛于两宋,共5万余尊造像,于199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被誉为“人类石窟艺术史上最后的丰碑”。
  • #魔兽争霸##复兴杯##电子竞技# 今日赛果:eer0 3-3 ChaemikoFly100% 4-1 Foggy今晚的比赛到这里就结束了,120首发Lich开
  • 她说她不能拥有白日梦,身边的姐妹都有白日梦,如果给她一个机会她愿意回到以前跟白日梦拼团。她说她不能拥有白日梦,身边的姐妹都有白日梦,如果给她一个机会她愿意回到以
  • 最后选择去了公园,还是这种地方适合我[求饶]故宫这次又没去了,但下次一定[哈哈]#洋葱omall[超话]#有一天晚上,不知道是老天在闷雨,还是搞什么热岛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