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囚人# 2022年6月18日的情报问答整理记录,除了我和我朋友的听译,还包括柿渋的翻译和十字森林(和她亲友,5-6的黑白由她提供)听译的整理,纯记录用,欢迎同样看直播的人一起完善。

[冲刺]首先兴趣使然地讲一下食虾组、非情式roc和龙虾子lobco相关的。
1、当龙虾子变成小虾的时候,非情式Roc还可以和她涩涩吗?又或者是,无论她变成什么,非情式Roc都可以和她涩涩?
囚:当然是可以和她涩涩的!然后画了张简笔画,并直白地说可以帮她“オーラルセックス”哦!然后海囚的朋友说”ヨシヨシとペロペロを同時にこなすとは……恐ろしい男…!!/可以在用手安抚的同时peropero(舌舔)……真是可怕的男人…!!“,囚又说没错呢!手上长着舌头真是便利啊!

2、非情式Roc特别擅长拷问罪犯,那么他擅长分析案情吗?对恶魔们而言,他是一个好警官吗?
囚:他特别擅长拷打罪犯,不过他从来不会分析推断案情哦,因为他是战斗民族,对城下町里闹事的人是不由分说先打一顿然后扔进牢房审讯,所有一切都用暴力解决。不过,只有龙虾子是例外,一切暴力都不会对她做的,唯一一次让她出血是处女破瓜的时候,包括初遇扔飞刀的时候也是故意不投中她,扔飞刀的时候还有点把她当宠物来对待的。(然后海囚调出了想生孩子的那孩子那个图说现在想和她生孩子了)

PS:聊天室里有人说非情式Roc是模范警官,海囚说:嗯!(笑)
PS:明明是单人回的提问但就是突然强调老非对虾好得很,不管问没问食虾的事她总能转到这个话题。说非对虾真的很不错,他真的我哭死。

3、在死海结局中,除了鲛吉之外,大家都被杀了吗?他是惟一的幸存者吗?
囚:赤海结局所有人都死翘翘了,死状都很惨,因为死海的诅咒和怨恨,有部分甚至没有人形了,他们所有的尸体都堆在原地,无人去碰。我是有想过把那个场面画出来啦……黑卷因为不是蓝海住民,所以不是目标,她逃了出来。龙虾子是唯一一个逃出来的原住民,趴在黑卷的帽子上离开了大海。她存在感太低了,连瞎k都忘了龙虾子的存在,这是救她一命的原因。虎鲸桑因为不是原住民所以也润了,他只是过去散步而已。

赤海原袖手旁观,她只关心鲛吉,深海是最后一个存活的原住民,但是被海原儿补刀而死,被砍了头,和噩梦中的死法差不多。(囚对深海是有什么深仇大恨,之前提想画死状悲惨的大家时也提了一嘴深海)

PS:昨晚直播时我听岔了,以为死海结局胡龙虾子不会和非情式Roc相遇,其实海囚只是没否认,既然她没有说“不会相遇”,那也就是存在着死海结局后,龙虾子和非情式Roc依旧有相遇的可能性。

4、鲜血十柱的自称我想知道。
囚:按照鲜血十柱的排名,嫉妒/Envi是“私”=watashi;夜木/Yagi是“私”=watashi;非情式Lec是“僕”=boku;非情式Roc在工作时自称“本官”、平时自称“俺”=ore;红萤是“私”=watashi;Edabane是“侬”=washi,老年人常用自称;Hidou是“僕”=boku;Kyou是“俺”=ore;Hitoki是“僕”=boku,但他用片假名书写,一股不成熟的味道;Dokugai是“僕”=boku,有时候会使用“私”=watashi,他会使用汉字书写自称。

[可爱]接下来是其他角色的问答。
5、我想知道黑白组幼年时期的性格外贸,你说小方糖很像妈妈,我想她会不会更像小时候的妈妈?
囚:是的,我说过她们很像,我的意思是她和妈妈相似但有点不同,我不知道该怎么说,她们都很安静矜持,且有成熟的感觉。至于etihw和kcalb的幼年形象,他们都是强大的破坏狂,抱歉请允许我对细节暂时保密,尽请期待……

6、小方糖和双亲关系好吗?她会像妈妈一样对爸爸恶作剧吗?
关于恶作剧,小方糖和爸爸妈妈的关系十分要好,好到能做一些很夸张的恶作剧。不过她是个好孩子啊,像yosafire对kcalb老爷爷那种很纯粹的戏弄她是不会做的,只是普通的恶作剧那样的而已,非常可爱呢。

PS:感谢十字森林的提供!

7、大海原敏感的地方是?
囚:在腋下和小腹!

8、0300号的Nortkele Elektron是独角兽,她的耳朵会被头发盖住,不过在他情绪高涨或生气的时候,耳朵会竖起来!(还画了简笔画)

9、我想知道Old鲛吉瞎K是不是有两根黄金神威。
囚:是秘密请自由想象。

10、6号的Elena和10号的沙利文是不是有什么关系?
囚:虽然眼睛很像,但他们没有关系哦,Elena的姐妹是73号的Zigzag,顺带一提,Zigzag还是鲜血十柱N0.6的妻子。

11、buri猫猫害怕什么?
囚:他很害怕黄瓜,除此之外还害怕母鸡和兔子(还把以前画的图调了出来给大家看)。

12、打火机是否对撒旦有很多情人并且已经结婚这件事感到不安?
囚:打火机完全不知道撒旦有很多情人并且已婚,他很少和别人接触,单纯天真的人。哪怕在海底学院里,打火机也不知道撒旦和其他人同样上过床。

13、你说打火机全身都是敏感点我想知道细节(整段话打出来我这条博文就发不出去了!)
囚:他敏感的地方不仅限于屁×菊花,他会在床上羞耻快乐地抚摸自己的红缨,声音压抑得很低,而背后有一双不怀好意的眼睛凝视着他(然后画了简笔画,是你!撒旦!)

14、星之追忆的姐妹、她的百合CP,叫星之轨迹的那位小姐姐(原型是水鸟),穿的是什么内衣?
囚:整套黑色。

===

海囚还说目前有95个角色没有图鉴,有一部分已经设定好名字和外表了,还有一部分会涉及剧透所以不会画出来。

【【大国“粮”策】复兴小站稻,万亩良田“丰”景让村镇蝶变】 津南区小站镇会馆村,马厂减河南岸的一个小村庄。
  站在村庄小站稻核心种植区观景台上远眺,南侧是一望无际的稻田,新插的秧苗长势正旺,有农人在稻田里劳作,无人机正在进行植保作业。雅致的木栈道伸向稻田深处,不时有游客撑着伞漫步赏景。近处,两方荷花池里,荷叶正铺满水面,为盛夏的绽放积蓄力量。
  会馆村本是一个拆迁村,支部书记郑加林带着两委班子和全村人,守护着村庄的土地,在市区镇的支持下,通过几年的努力,在撂荒地上复兴了小站稻。他们的稻米,品质上乘,供不应求,带动着当地小站稻种植蓬勃开展。“米袋子”鼓了,村庄变美了,一粒小小的稻米,正让这个津南小村实现华丽蝶变。
  复兴水稻 立下“军令状”
  马厂减河,自东向西穿过津南区小站镇。这条开凿于19世纪70年代的人工河,连通了南运河和海河。减河开通,兴利除弊,有了水源,屯兵和民众开垦出万顷稻田,小站稻逐步流传天下。马厂减河两岸的村庄人烟,也日渐稠密。
  会馆村,村名就来源于晚清时期屯田的驻军,当时这里正是驻军开会的地方。为纪念领导开凿马厂减河的将领周盛传兄弟,在会馆村还建了周公祠。
  会馆村的人都记得,他们小时候,马厂减河的水非常好,村民从河里挑水回家,用矾沉淀一下,就用来饮用和做饭。对会馆村来说,马厂减河就是地地道道的母亲河。
  村庄田地地势洼,马厂减河的闸门提起,水就自己流进稻田。丰富的泥沙和钙磷钾、有机质,和河水一同作用,常年累月,会馆村的耕地异常肥沃,种出的稻米香气四溢。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从1980年左右开始,马厂减河的水变少了,污染也日益严重,水质变差了,无法再用来种稻。如此,水稻就慢慢消失了,这一别就是三十多年。今年57岁的村支书郑加林正好赶上了那个种稻时代的“尾巴”。“我十几岁时,跟着母亲到地里插秧,那时候就是跟着玩……”他说。
  世易时移。2014年,会馆村开始拆迁,村民都搬到了镇上,住进了舒适宽敞的楼房,土地也全部流转给了当地政府。
  郑加林召集两委班子开会,把闲置耕地利用起来。有人建议种些高粱玉米等管理简单的作物,而郑加林提议,要种就种水稻,复兴小站稻,把老祖宗留下的财富和手艺传承下去。
  有村干部当场提出异议,“水稻这么多年不种了,用水也没法保证,能行吗?”郑加林给大家做工作,还召开了村民大会,种水稻的想法获得了大多数村民的支持。
  最后,老郑找到镇领导,还立下了“军令状”。“我就跟领导说,如果马厂减河的水可以,就用河水,如果不行,就用两口机井的水,抽出来存在坑塘里,用来种稻子。”郑加林回忆。
  镇领导觉得郑加林的方案可行,支持他大胆试。他们准备先试种300亩,看看效果如何,以后再扩大种植面积。
  全村上阵 一举成功
  说干就干,郑加林和大伙一起忙了起来。
  水稻已阔别家乡三十多年,村里的耕地一直种植其他作物,坑洼不平,而水稻对土地平整度要求极高,上下差10公分,插秧机就没法工作了。在筹备阶段,仅平整土地、挖沟渠和建泵站,村里就投入了160多万元。
  复种小站稻,村里的一些老人高兴了,他们是老稻农,对种水稻有一种情怀。他们来到村委会,说不给钱也要帮着干。育秧、插秧都是机械化作业,不再需要太多人工,老人们就说把日常的田间管理工作担起来。
  在全村的努力下,第一年的试验就成功了。2017年,种植的首批300亩小站稻喜获丰收,亩产1100多斤。村里把收获的稻米分给村民,大伙吃了连连点赞,都说尝到了小时候的味道。
  接下来的几年,会馆村扩大了种植面积,全村耕地除了绿化占地和其他规划用地外,能用的地全种上了,还把拆迁后宅基地复垦出七八十亩。
  给了郑加林和村民们底气的,是马厂减河水质的显著改善。市里坚决贯彻两山理念,铁腕治污,一些散乱污工厂关停了,最终受益的是老百姓。“就感觉从2017年开始,河里的水质是越来越好了!”郑加林感慨道。
  记者采访时,在会馆村,是一派忙碌和热火朝天的景象。60岁的村民程家来正在稻田里捞青苔,他从水中捞起一团团青苔,丢到田埂上。“这东西繁殖的快,不清理的话,会把秧苗闷死。”
  实际上,老人们不止情怀可敬,他们的经验和眼力也着实了得。仅仅除稗草这一项,就必须靠那些年岁更长的老人们。“这样的是稻子,这样的是稗子!”每到提稗子的季节,老人们就这样在田间指导工人。
  稗草是一种稻田里的杂草,在青苗阶段外观和水稻秧苗极其相似,一般人分不出来。如果不及时清除,就会和水稻抢营养,影响收成和稻米品质。郑加林坚持不用除草剂,而是人工拔除稗草,就是为了保证稻米的品质,他要让自家的稻米经得起检测。
  老人们还把上水(浇水)的活儿承担起来。每天凌晨2点,他们准时赶到,拉闸上水,在田间巡视,这一遍水浇下来,需要足足六个多小时。
  经验丰富的老人们发挥余热,年轻人在合作社里当起了会计和其他管理工作,如今的会馆村,正成为“大有作为”的大舞台。
  小小一粒米 可做大文章
  开荒种地,挖沟引渠,他们沿着先辈走过的路,让小站稻重现在马厂减河河畔,重现在小站稻的故乡。如今,全村小站稻种植面积有600多亩,年产稻米70余万斤。
  会馆村的稻米打出了名气,比市场上普通米价格高出一截。他们赢得了国内一些大公司的订单,每年出的米都被对方“全包圆”。刚收获就被抢购一空,甚至还没播种就拿到了市场订单,可以说,会馆村的小站稻,已经成了津南小站稻的一张名片。
  此外,由于本村土地有限,为了满足逐步扩大的市场需求,郑加林目前正酝酿“订单式生产”。把育好的秧苗交给外村的合作农户,农户负责管理,最后的稻米由会馆村收割、收购,保证稻米品质。
  小站镇党委委员杨涛告诉津云新闻记者,会馆村本来属于镇里已整合村庄中的一个,村书记和村民对村庄和土地有感情,复兴了小站稻,打造出了小站稻核心种植区,为全镇的小站稻复兴工作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据最新统计,仅小站镇一个镇,目前小站稻的种植面积就达到了万亩级别。而整个津南区,种植面积更是达到了5万多亩。
  一粒稻米,一片稻田,不只充实着粮食安全的“米袋子”,也正在带着会馆村“火出圈”。在市区镇各级各部门的支持下,会馆村近年来着力打造文旅项目,让这里成了稻香文化网红打卡地。
  2019年,郑加林就在考虑,怎么让村里的一二三产业齐头并进,在保护好耕地、搞好口粮生产的同时,让村庄靓起来,美起来,把游人吸引过来。
  为了让市民近距离欣赏稻田美景,在上级资金的支持下,会馆村架设了2200米的田间栈道。开辟了两方荷花池,建设了玻璃步道和观景台,开展了水系连通、路面硬化等工作。每到盛夏,满池娇艳,游人如醉,这里成了短视频拍摄爱好者的云集之地。最多的时候,小小的村庄,一天能涌入七八千人。
  市区一家幼儿园联系到会馆村,希望带孩子到村里来一次插秧体验游,郑加林爽快同意。他安排出一块稻田,由两位稻农带领着,孩子们穿着雨鞋,疯玩了一天,个个成了泥猴,充分释放了天性。后来,还有学生家长送来了锦旗,感谢他们为孩子们创造的单纯的快乐。
  郑加林还在酝酿着一些好点子,他说,下一步他们还将在稻田周边开辟观光“小火车”,还要让游客现场品尝新蒸的米饭、体验现场碾出的稻米。
  今年的天津市农民丰收节,主会场就将设在会馆村。郑加林表示,这是会馆村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他们在全力做好准备工作。目前,五十亩地的稻田画方案已经设计完成,土地已经整理完成,届时,在观景台旁,稻田画将进一步丰富会馆村的视觉元素。
  郑加林表示,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下,他们将在原有的基础上把小站稻做大做强,把稻耕文化和乡村旅游做出亮点,“市区镇给这么大的支持,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把小站稻做起来!”
https://t.cn/A6az1baa

【【大国“粮”策】复兴小站稻,万亩良田“丰”景让村镇蝶变】津南区小站镇会馆村,马厂减河南岸的一个小村庄。

  站在村庄小站稻核心种植区观景台上远眺,南侧是一望无际的稻田,新插的秧苗长势正旺,有农人在稻田里劳作,无人机正在进行植保作业。雅致的木栈道伸向稻田深处,不时有游客撑着伞漫步赏景。近处,两方荷花池里,荷叶正铺满水面,为盛夏的绽放积蓄力量。

  会馆村本是一个拆迁村,支部书记郑加林带着两委班子和全村人,守护着村庄的土地,在市区镇的支持下,通过几年的努力,在撂荒地上复兴了小站稻。他们的稻米,品质上乘,供不应求,带动着当地小站稻种植蓬勃开展。“米袋子”鼓了,村庄变美了,一粒小小的稻米,正让这个津南小村实现华丽蝶变。
  马厂减河,自东向西穿过津南区小站镇。这条开凿于19世纪70年代的人工河,连通了南运河和海河。减河开通,兴利除弊,有了水源,屯兵和民众开垦出万顷稻田,小站稻逐步流传天下。马厂减河两岸的村庄人烟,也日渐稠密。

  会馆村,村名就来源于晚清时期屯田的驻军,当时这里正是驻军开会的地方。为纪念领导开凿马厂减河的将领周盛传兄弟,在会馆村还建了周公祠。

  会馆村的人都记得,他们小时候,马厂减河的水非常好,村民从河里挑水回家,用矾沉淀一下,就用来饮用和做饭。对会馆村来说,马厂减河就是地地道道的母亲河。

  村庄田地地势洼,马厂减河的闸门提起,水就自己流进稻田。丰富的泥沙和钙磷钾、有机质,和河水一同作用,常年累月,会馆村的耕地异常肥沃,种出的稻米香气四溢。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从1980年左右开始,马厂减河的水变少了,污染也日益严重,水质变差了,无法再用来种稻。如此,水稻就慢慢消失了,这一别就是三十多年。今年57岁的村支书郑加林正好赶上了那个种稻时代的“尾巴”。“我十几岁时,跟着母亲到地里插秧,那时候就是跟着玩……”他说。

  世易时移。2014年,会馆村开始拆迁,村民都搬到了镇上,住进了舒适宽敞的楼房,土地也全部流转给了当地政府。

  郑加林召集两委班子开会,把闲置耕地利用起来。有人建议种些高粱玉米等管理简单的作物,而郑加林提议,要种就种水稻,复兴小站稻,把老祖宗留下的财富和手艺传承下去。

  有村干部当场提出异议,“水稻这么多年不种了,用水也没法保证,能行吗?”郑加林给大家做工作,还召开了村民大会,种水稻的想法获得了大多数村民的支持。

  最后,老郑找到镇领导,还立下了“军令状”。“我就跟领导说,如果马厂减河的水可以,就用河水,如果不行,就用两口机井的水,抽出来存在坑塘里,用来种稻子。”郑加林回忆。

  镇领导觉得郑加林的方案可行,支持他大胆试。他们准备先试种300亩,看看效果如何,以后再扩大种植面积。

  水稻已阔别家乡三十多年,村里的耕地一直种植其他作物,坑洼不平,而水稻对土地平整度要求极高,上下差10公分,插秧机就没法工作了。在筹备阶段,仅平整土地、挖沟渠和建泵站,村里就投入了160多万元。

  复种小站稻,村里的一些老人高兴了,他们是老稻农,对种水稻有一种情怀。他们来到村委会,说不给钱也要帮着干。育秧、插秧都是机械化作业,不再需要太多人工,老人们就说把日常的田间管理工作担起来。

  在全村的努力下,第一年的试验就成功了。2017年,种植的首批300亩小站稻喜获丰收,亩产1100多斤。村里把收获的稻米分给村民,大伙吃了连连点赞,都说尝到了小时候的味道。

  接下来的几年,会馆村扩大了种植面积,全村耕地除了绿化占地和其他规划用地外,能用的地全种上了,还把拆迁后宅基地复垦出七八十亩。

  给了郑加林和村民们底气的,是马厂减河水质的显著改善。市里坚决贯彻两山理念,铁腕治污,一些散乱污工厂关停了,最终受益的是老百姓。“就感觉从2017年开始,河里的水质是越来越好了!”郑加林感慨道。

  记者采访时,在会馆村,是一派忙碌和热火朝天的景象。60岁的村民程家来正在稻田里捞青苔,他从水中捞起一团团青苔,丢到田埂上。“这东西繁殖的快,不清理的话,会把秧苗闷死。”

  实际上,老人们不止情怀可敬,他们的经验和眼力也着实了得。仅仅除稗草这一项,就必须靠那些年岁更长的老人们。“这样的是稻子,这样的是稗子!”每到提稗子的季节,老人们就这样在田间指导工人。

  稗草是一种稻田里的杂草,在青苗阶段外观和水稻秧苗极其相似,一般人分不出来。如果不及时清除,就会和水稻抢营养,影响收成和稻米品质。郑加林坚持不用除草剂,而是人工拔除稗草,就是为了保证稻米的品质,他要让自家的稻米经得起检测。

  老人们还把上水(浇水)的活儿承担起来。每天凌晨2点,他们准时赶到,拉闸上水,在田间巡视,这一遍水浇下来,需要足足六个多小时。

  经验丰富的老人们发挥余热,年轻人在合作社里当起了会计和其他管理工作,如今的会馆村,正成为“大有作为”的大舞台。

  开荒种地,挖沟引渠,他们沿着先辈走过的路,让小站稻重现在马厂减河河畔,重现在小站稻的故乡。如今,全村小站稻种植面积有600多亩,年产稻米70余万斤。

  会馆村的稻米打出了名气,比市场上普通米价格高出一截。他们赢得了国内一些大公司的订单,每年出的米都被对方“全包圆”。刚收获就被抢购一空,甚至还没播种就拿到了市场订单,可以说,会馆村的小站稻,已经成了津南小站稻的一张名片。

  此外,由于本村土地有限,为了满足逐步扩大的市场需求,郑加林目前正酝酿“订单式生产”。把育好的秧苗交给外村的合作农户,农户负责管理,最后的稻米由会馆村收割、收购,保证稻米品质。

  小站镇党委委员杨涛告诉津云新闻记者,会馆村本来属于镇里已整合村庄中的一个,村书记和村民对村庄和土地有感情,复兴了小站稻,打造出了小站稻核心种植区,为全镇的小站稻复兴工作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据最新统计,仅小站镇一个镇,目前小站稻的种植面积就达到了万亩级别。而整个津南区,种植面积更是达到了5万多亩。

  一粒稻米,一片稻田,不只充实着粮食安全的“米袋子”,也正在带着会馆村“火出圈”。在市区镇各级各部门的支持下,会馆村近年来着力打造文旅项目,让这里成了稻香文化网红打卡地。

  2019年,郑加林就在考虑,怎么让村里的一二三产业齐头并进,在保护好耕地、搞好口粮生产的同时,让村庄靓起来,美起来,把游人吸引过来。

  为了让市民近距离欣赏稻田美景,在上级资金的支持下,会馆村架设了2200米的田间栈道。开辟了两方荷花池,建设了玻璃步道和观景台,开展了水系连通、路面硬化等工作。每到盛夏,满池娇艳,游人如醉,这里成了短视频拍摄爱好者的云集之地。最多的时候,小小的村庄,一天能涌入七八千人。
  市区一家幼儿园联系到会馆村,希望带孩子到村里来一次插秧体验游,郑加林爽快同意。他安排出一块稻田,由两位稻农带领着,孩子们穿着雨鞋,疯玩了一天,个个成了泥猴,充分释放了天性。后来,还有学生家长送来了锦旗,感谢他们为孩子们创造的单纯的快乐。

  郑加林还在酝酿着一些好点子,他说,下一步他们还将在稻田周边开辟观光“小火车”,还要让游客现场品尝新蒸的米饭、体验现场碾出的稻米。

  今年的天津市农民丰收节,主会场就将设在会馆村。郑加林表示,这是会馆村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他们在全力做好准备工作。目前,五十亩地的稻田画方案已经设计完成,土地已经整理完成,届时,在观景台旁,稻田画将进一步丰富会馆村的视觉元素。

  郑加林表示,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下,他们将在原有的基础上把小站稻做大做强,把稻耕文化和乡村旅游做出亮点,“市区镇给这么大的支持,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把小站稻做起来!”

  津云新闻记者 陈庆璞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们不要偷换概念,实事求是来分析,10人重症、8人危症、最高90岁,平均77.3岁,他们的致病直接原因是不是病毒?#经济#全员核酸的做法是对的,不要迷信多少条
  • 见顶宝鉴之603538美诺华20210427最高换手18.82%,之后在6月间5%上下的换手率结束行情,算是一波标准放量。最后在0329、0330、0331冲高
  • 突然想起恶魔的这一段,感觉能更好的理解栗的感受了,俺零和老零真的是像用着同一张皮同一个躯体的“两个人”真的就是很震撼原来人可以一夜之间变得如此不一样……就如果我
  • 带tag话题 ,較好及以上的来】11.22打击与挫败是成功的踏脚石,而不是绊脚石。虽然又老了一岁,但还是要记录呀感谢我亲爱老公给我买的迪斯尼蛋糕可可爱爱 又很公
  • 您的每一次转发都增加了他们早日团聚的可能,谢谢!#志愿者转发# #宝贝回家# 寻找1990年出生2016年失踪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武原镇 廖勇635746(出处
  • 凡是有益于人的就是善,损人利己的就是恶。#任嘉伦[超话]#「别人说的什么你都往心里去了,那以后说的人更多了,生活还怎么过呢,过好自己的生活就好,不要太在意别人说
  • 出家后,摩诃迦罗很努力地在墓地禅修,并观照身体的变化和无常,最后深入止观,证得阿罗汉果。有一次在外旅行做生意时,他们听到佛陀的说法,听完之后,摩诃迦罗就虔诚地出
  • 大家都分享了我的花,看来买对了的,只是中餐其实确实不太适合老外吃,下次改良一个。顺便提一句美版拼多多,到货速度还算可以,质量等同国内不太行,国内其实我也只试了一
  • 主营业务】1、专业视频录制 2、企业活动直播 3、直播绿棚租赁一、【视频录制】我们免费提供500种不同风格的场景,可以为您录制以下类型的视频1,工作汇报视频 2
  • #数独强弱链[超话]##数独强弱链[超话]##数独##WayV Phantom#钱锟WAYV【Main Vocal️】是队长也是【原创音乐人】粉丝间【最想和他结
  • 3 安装规范:1)探测器安装位置应选择阀门、管道接口、出气口或易泄漏处附近方圆 1 m 的范围内,尽可能靠近, 但不要影响其它设备操作,同时尽量避免高温、高湿环
  • 生肖牛:伤官主事,利于求财。 生肖牛:伤官主事,利于求财。
  • #刘宇宁一念关山# ✨#刘宇宁宁远舟#✨#摩登兄弟[超话]#✨❥✨摩登兄弟刘宇宁宁哥刘宇宁✨ ─── ♥️ℒℴѵℯ*“粉丝,得吊着”[doge]老大你真的很会
  • NO.22早起赶紧把海鲜饼做起来[并不简单]迎接最后一周在家上班的日子吧‍♂️然后冲下楼做核酸又开始下雨周 回来线上上班有8个大冤种带着电脑去集中了 真绝不得不
  • 妈耶!!
  • 因为,这类命格的女孩,最为渴望成功,而且,又急于寻求“外力”的保护;很容易在威逼利诱的情况下,成为职场“猎艳”目标。 如果八字中,这种强旺的偏财特性,没有制克
  • 一般来说我对游戏企划之类的事物都比较长情,但这段时间贝壳的运营越来越让我感到不适,不论是对待玩家反馈问题的态度还是氪金吃相等等都让我对这个游戏的运营感到很失望,
  • 你看 情商是不是很高 给我生生捅出了一朵玫瑰[跪了][跪了]最近很多时候我都有很幸福的感觉 无论是做饭时玻璃上的水雾 还是 磨磨叽叽想找我要零食的小猫 还是下雪
  • (然并卵[摊手][摊手][摊手])——致那些每次出现的不知所谓的留言和评论(就让它们原地爆炸吧[骷髅][骷髅][骷髅])잘자요~현중씨~我想睡觉[泪][泪][泪
  • 等待着你的回来 希望十八岁的你不会辜负自己的期待[鲜花]祝傅韵哲18岁生日快乐[蛋糕] 祝傅永杰18岁生日快乐[蛋糕]@易安音乐社-傅韵哲#傅韵哲[超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