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高新区:高质量项目挺起高质量发展脊梁

仲夏六月,西安高新区生机勃发,一批又一批项目快马加鞭,建设热潮浪头迭起。塔吊高耸、机器轰鸣、车辆穿梭,行走在这片热土上,时刻都能感受到发展的脉动和奋进的力量。
近年来,西安高新区坚持“项目为王”理念,以丝路科学城、丝路软件城等高能级产业片区为载体,系统谋划实施项目建设,着力扩大有效投资,以项目建设“加速度”推动“四个高新”建设提速,为打造秦创原平台使命践行区、核心引擎区、示范样板区积蓄强劲势能,实现高质量发展提质提速。

抓开工、保竣工、强谋划
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生命线
2021年,西安高新区市级重点在建项目74个,总投资2010.6亿元,全年完成投资800亿元,完成年计划投资的127%,其中产业项目完成投资占全年的62.4%。今年,西安高新区共谋划安排市级重点项目137个,总投资4334亿;1至5月,86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16亿元,占年度计划的55%……高质量项目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正在这里被充分释放。
亮眼数据单的背后,凝结着西安高新区狠抓项目开工、力保项目竣工、加强项目谋划的辛勤汗水。在抓开工促投资方面,2021年全年,西安高新区总投资约2367亿元的149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建设,其中先进制造业项目85个,总投资约888亿元;今年1至5月,西安高新区集中开工了92个项目,总投资1590亿元,再燃高质量发展引擎 。
在促竣工、稳增长方面,西安高新区全力做好项目保障与企业服务,2021年全年竣工投产项目共计46个,总投资1008亿元,涵盖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精密制造、金融服务、物流仓储、骨干路网、生态治理等领域,为新产业发展和新动能培育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强谋划、强基础方面,2022年西安高新区共谋划安排市级重点项目137个,总投资4334亿元。其中在建项目86个,年计划投资752亿元;先进制造业项目63个,年计划投资403亿元,占年计划投资的54%。
此外, 西安高新区紧抓2022年“四个高新”提速年这一关键机遇期,谋划“四个高新”重点项目537个,总投资12440亿元,包括“实力高新”项目163个、“科创高新”项目19个、“品质高新”项目265个、“幸福高新”项目90个。其中,在建项目440个,年计划投资约1800亿元,较上年增长30%以上;先进制造业项目116个,较去年增长41%,呈现出产业项目多、科技含量高、投资强度大、带动作用强的突出特点。
西安高新区牢固树立“以项目论英雄看发展”的理念,以抓开工、保竣工、强谋划为抓手,在全区形成了推进项目建设的强大合力。一个个优质项目、一批批优势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快速生长,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孕育着区域精彩“蝶变”的强劲动力。
搭平台、促转化、强科创
布局重大项目加速秦创原“三区”建设
作为全省科技创新的主战场、主力军,西安高新区立足“打造秦创原平台使命践行区、核心引擎区、示范样板区”目标定位,开启了轰轰烈烈推进全域建设秦创原的新局面。2022年,西安高新区围绕建设立体联动“孵化器”、成果转化“加速器”、两链融合“促进器”,以科创项目和科创企业为主要抓手,全面推进182个秦创原重点项目建设,力争早日实现秦创原使命践行区、核心引擎区、示范样板区的目标。
沿西太路南下,在西安高新区的丝路科学城片区,林立高耸的塔吊、轰鸣作响的工程机械、往来穿梭的运输车辆,正共同奏响着高新区全域建设秦创原的最强音。
首先映入眼帘的秦创原西安科创基金园,是“前海模式”在内地复制的首个样本和发挥前海“服务内地”作用的重要空间载体,目前该园已建成投用。不远处的秦创原集成电路加速器(西安电子谷核心区)项目如今也已初具规模,这个由40余栋建筑组成的“西安最大产业加速器”沿着翠微路延绵数百米,气势颇为雄伟壮观。

今年4月8日开工建设的秦创原·上市企业园也是西安高新区加快秦创原建设的一大举措。该园将以“总部+研发”为主,建成后聚集35家上市企业,打造秦创原上市企业集聚高地,通过发挥上市及拟上市重点企业辐射带动的龙头效应,逐步形成“基础研究—科研转化—集群培育—服务输出—智能制造”的融合体系。
除了秦创原西安科创基金园、秦创原集成电路加速器等平台类项目。在丝路科学城规划的“十个特色产业组团”中,西安高新区还瞄准前沿领域和前瞻技术,借助科研院所、重点高校的力量,分别布局有以秦创原·先进阿秒激光大科学装置、秦创原·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为代表的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以西电宽禁带半导体国家工程中心、国家先进稀有金属材料技术创新中心、陕西空天动力创新中心等为代表的高能级科技转化平台。
上述平台及科创项目全部建成投用后,西安高新区的科技创新实力将得到进一步增强,拥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2个、国家级创新平台14个、省级创新平台122个、新型研发机构186个,并形成以中科院系、高等院校系、重点企业系为代表的秦创原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从而激发出更为强劲的创新活力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
重产业、促创新、惠民生
以高质量项目建设助推“四个高新”建设再提速
盘点西安高新区近年来的重点项目,涉及科技和产业创新、产业链提升、基础设施、民生改善等多个领域,其中不乏投资百亿元的重大产业项目,在建链补链强链、推动科技创新、加速产城融合等方面都发挥着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重大产业项目是发展的“定心丸”,也是奋斗的“强心剂”。比亚迪20GWh动力电池、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西电智慧产业园等百亿元项目相继快速启动,三星二期二阶段项目增资扩产项目、法士特S变速器智能工厂项目等一大批重点产业项目开工、建设、投产……这些大产业项目不仅对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具有重要意义,也推动着西安高新区“55611”产业体系加速成势,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增添新动能。

在丝路科学城中央创新区,中铁三局科创中心、中铁二局盈创中心、丝路创智谷等一批重磅项目加速推进建设;长安园通讯产业园里,中兴通讯二期、奕斯伟集成电路产业基地、高研电器设备生产基地、莱特 OLED 材料研发生产基地等一批建重点项目迅速推进;位于丝路软件城的海康威视西安科技园、和利时西北基地,大华西安研发中心、诺万光电显示控制系统产业化研发基地等项目提速建设,一批科技含量高、创新动能强的优质项目为科创高新的建设提供强大支撑。
丝路软件城和丝路科学城两大重点区域33条市政道路正式通车,进一步推动产城一体融合发展;永安渠海绵城市生态公园和仪祉湖公园相继建成开园,在提升区域城市品质的同时,也成为市民群众新的打卡地;永安渠商业街、西安大剧院正加速建设,将在不久亮相……
产业类、科创类项目如火如荼推进的同时,西安高新区也高度重视高品质城市建设,不断均衡完善区域基础配套体系,为秦创原建设夯实基础、筑牢根基,让企业群众的工作、生活更有品质,更为舒心幸福。
传统产业逆袭突围,新动能加快成长,产城融合不断加速……西安高新区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这变化来自产业实力的上升、科创活动的释放、群众福祉的改善,更来自项目强有力的支撑。
现今,秦创原建设东风正劲。西安高新区将抢抓机遇,充分释放国家自创区、硬科技创新示范区优势,狠抓秦创原平台建设和创新能力提升,追风赶月、换挡提速,以项目建设全力推动“四个高新”蓝图变现实,让高质量发展的引擎动力更加澎湃。
(高新融媒记者 于秋瑾 杨皓)

紀碩鳴:保持國際優勢 香港未來最大難題
經歷了動蕩的2019,至今仍無法擺脫新冠病毒的肆虐,香港百業待興,各行各業、方方面面都等待重建中。 作為國際都市,即使回歸25年,香港最大的價值和優勢還是極高的國際化。 但香港面對「一國兩制」50年不變的下半場,最大的難題,可能也就是如何繼續保持香港的國際優勢。

第六任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得票率有99.2%,如此高票當選也在意料之中,畢竟,選委中連不屬建制的立法會議員狄志遠,都事先表態支持李家超出任特首。這起碼被認為,新一屆特首將在建制內得到高度認同。有利新特首在未來香港治理的重建過程中少一些反對聲音,少一些阻礙。

新官上任三把火。李家超上任,他的政綱明確了四件事,包括了:強化政府治理能力; 土地房屋提供方面,全面提速、提效、提量; 提升香港競爭力、持續發展。這部分提到了,鞏固香港金融中心地位、提升其優勢,發展香港成為創科中心、帶動經濟轉型; 以及建立關愛社會,重視青年發展等等四部分。以上是李家超的原汁原味的表述,一字不漏的刊裁在媒體上。

無論是政府的治理能力、解決土地房屋問題、還是重視青年發展,對特首來說,憑自己能力和資源,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都能做,相信也能做好。唯獨最有難度的是,提升香港競爭能力這部分。在政綱分標題上,李家超連「國際」這兩個字都忽略不提了。

即使在具體解釋這部分內容中,政綱也僅提到「幫助國家人民幣國際化」、「建造國際創科中心」、「繼續加強香港國際城市的優勢」等這幾句。整個政綱沒有突顯香港作為國際大都市的特質。不知是未來不便考慮香港的國際優勢,更注重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還是認為香港的國際優勢難以維繼,乾脆就少提了。

但不管怎麼說,國際都市、國際化是香港作為中國城市最重要的特質、最核心的價值之一。未來雖然難,但香港要提升競爭力,缺國際化難成事。

說開了,香港最核心的制度和環境優勢就兩點,一是有「一國兩制」的靈活性,二是國際化的廣闊性。保持了這兩個方面的優勢,香港就有競爭力優勢,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融入大灣區發展就有獨特性。我在前面的文章中提到過,香港主權回歸,國家是香港發展的後盾、是堅強靠山,不容質疑。但香港融入大灣區,成為其中一員,大灣區內的大大小小都市,都有國家作為後盾,香港要發揮所長,還要有自身優勢,那就是國際競爭中長期形成,在一國兩制下的國際化優勢。

不過,對香港來講,未來的國際路會走的艱難。李家超剛剛通過選舉獲得下屆特首的入場券,還未上任,國際的爭議就來了。

歐盟當天就發表聲明,指這次選舉違反民主原則,進一步侵蝕一國兩制原則。遭到中國外交部駁斥指,香港的選舉怎麼選、誰當選完全是中國內政,輪不到任何外部勢力說三道四。

美國至今還以《香港自治法》作制裁,為香港走向國際設置障礙,內容相當廣泛。對香港未來發展、保持國際優勢都是極嚴峻的挑戰。

不久前,金管局總裁余偉文出席立法會簡報工作,余偉文回應政治及俄烏局勢對香港金融業影響時稱,金管局及銀行業界已就不同情境做了預案,即使一旦出現極端情況,希望亦能把風險管理得最好。

最極端的情況,余偉文挑明了,地緣政治變化複雜難料,當局因此對不同情境都與銀行界一起做了預案,例如資產凍結或被移出SWIFT系統。他強調,香港的外匯儲備不少資產都在歐美,因此希望作出預案後,如果發生極端情況,也能及時與業界溝通及推出措施應變。

移出SWIFT,這不等於直接把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給除名了?這樣的挑戰香港能承受嗎?

接二連三的挑戰還會出現,但香港無論如何都不能放棄國際化。這不僅是香港的價值,也是國家的價值,甚至就是當初要讓香港保留資本主義制度不變的初衷。

人才是香港的競爭力

2021年8月1日,新華社香港發了一篇文章,題為:「我們為什麼選擇香港?」 ——在港國際商界精英如是說。

新華社記者記者採訪了長期投資香港商界國際精英。中電控股首席執行官藍凌志表示,亞洲是世界上最具活力的地區,而香港地理位置優越,聯通區內各方; 香港高度國際化,擁有融匯中外的獨特優勢,是外界了解、進入中國內地的重要窗口; 香港擁有完善的法治保障、發達的金融市場、廣泛的商業網絡,企業在這裡經營便捷又安心。所以「一定要來香港!」

文章還引用了在香港經營超過50年的香港美國商會發表的聲明指出,香港擁有亞洲最發達的基礎設施、國際公認的商法體系以及比許多其他亞洲地區更為開放和完善的數字基礎設施,並且香港的金融市場在全球位列前五。很顯然,吸引他們的是因為香港國際化。

手頭有一份2017年的香港資料顯示,國際化綜合程度:香港全球排名第4; 國際班線:香港151條; 國際銀行:香港182家; 地區總部:香港3880家; 免簽證地區:香港 170個; 進入世界前50名的大學:香港3所; 清廉指數:香港全球第12位; 宜居城市:香港亞洲第三。正是這些全球領先的排名,營造了香港的優化生存環境,吸引了國際商家、國際人才。

但遺憾的是,這二、三年來,人才外流、國際企業外遷情況不絕於耳,這些現象反應的本質就是,香港的國際優勢正在消退。失去國際化,必然失去香港的重要優勢。

在「2022行政長官選舉答問會」上,李家超對已移民港人寄語,他說,香港始終是大家的家,希望大家回來共同建設香港,一同擁抱香港。

但現實的情況是,標普全球(S&P Global)1月份的報告顯示,香港已經越來越難招募到人才,「2022年已經面臨嚴重的人才短缺」。今年年初香港總商會的一項調查顯示:香港面臨自90年代以來,30年內最大規模移民潮,香港港技術和人才雙失。上月尾,林鄭月娥不得不承認「人才流失是不爭事實」。而政府在回複議員有關財政預算案的書面問題時,亦透露2016-2017至2020-2021的5個財政年度,香港公務員流失合共逾4萬人,在試用期結束前離職者達4千餘人。

香港總商會在2022年1月進行了一項調查。調查顯示,約38%受訪企業表示因員工移民離港而受到比較負面影響,且移民員工主要來自工程技術、財務會計、信息科技等專業,並以信息科技最為明顯。大型企業正積極應對人才流失問題。約35%受訪者表示不樂觀,認為人才短缺問題將會加劇。

一方面是本地人才流失,另一方面外來人才減少了進入香港的慾念。擁有超過27.3萬個金融服務工作崗位香港市場,根據對政府數據的計算,2021年發給外國金融服務從業人員的新簽證數量降至2,569份,較2018年減少近50%。

來自香港政府的數據稱,2021年來自所有國家的「一般就業政策(GEP)」簽證申請總數下降了三分之一,降至10073人。金融服務業的簽證申請下降了23%。

而這還是omicron大幅肆虐,港府推出全球最嚴格社交距離規定前。今年頭3個月,離港人數比抵港人數多出14萬,是香港有史以來最大移民潮起,相當於2021年全年的近四倍,其中不乏金融人才。

到了香港第5波疫情暴發,港府實施最嚴厲的防疫措施,直接導致了一波外籍人士的離職潮,人才流失,最受威脅的就是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力、吸引力。

今年1月,香港美國商會公布的商業前景調查顯示,香港為遏制新冠疫情而實施的嚴厲的檢疫規則和旅行限制對駐港外國企業和個人持續造成重大幹擾。

調查指出,60%的受訪者將國際旅行限制列為最大的商業挑戰。超過40%的受訪高管稱,香港的防疫政策讓他們更有可能從個人角度離開香港。接近三分之一的受訪高管在填補高級管理職位方面遇到困難,並延遲了在香港的投資。

一份由香港英國商會在12月公布的調查也顯示員工的變動率異常高。調查指出,約80%的受訪者表示,他們一直在香港尋找新員工; 70%的受訪者表示在將人才帶到香港方面遇到困難。

香港特區統計處最近發佈一季度本地生產總值(GDP)的數據顯示,同比收縮了4%。2022年開門不吉,中斷了過去連續四個季度的復蘇勢頭。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形容,2022年第一季度充滿驚濤駭浪,第5波疫情對經濟造成沉重打擊。

其實,香港在國際化方面遭遇的困境還不僅僅是因為疫情,第5波疫情只是雪上加霜。如何保持國際化優勢,這是香港未來最大的難題。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原刊於《碩鳴灼見》

全国第一座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在哪里?答案是河南省驻马店市。
关于驻马店修改城市名字的讨论多年来在论坛、贴吧里一直不绝于耳。不断有人提出,汝南这名字多好,古意盎然。有人反驳说,驻马店下辖的已经有汝南县了。这种说法立即遭到了质疑:长沙市下面不是有长沙县么?吉林省下面还有吉林市呢。
驻马店人的关注点从不在此,他们感兴趣的是:你了解驻马店吗?你去过驻马店吗?你知道驻马店2021年GDP总量达到3082.82亿元在河南18地市中名列第7吗?
这种级别的GDP在中国内地城市中大约可以排到第70位。中国内地城市数量将近700个,这个排名,说得过去。
而且,驻马店有历史。往远了说(大概不能再远了,因为这地方有神话),这儿是华夏文明的源头之一,黄帝元妃嫘祖降生于此。稍近点儿,东汉三国魏晋南北朝,汝南人才爆棚,俗语“汝半朝”的意思是,在那一大段儿激情燃烧的岁月里,朝廷官员一半儿都是汝南人,包括你所熟知的陈蕃(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袁绍(被曹操干掉的本初大哥)、周伯仁(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再近点儿, 360周宏祎、高瓴资本张磊先后(差两年)出生于驻马店。
1308.84亿,关于河南你所不知道的事
驻马店的政府官员们考没考虑过申请更改城市名字不得而知。从他们全力以赴建设、宣传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来看,他们显然无暇顾及来自互联网的议论。
河南省已经把驻马店定位为“国际农都”,认为驻马店在河南探索乡村振兴、实现现代农业强省的道路上“优势明显、地位重大”。就像河南省副省长武国定说的: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的建设,关系着我国农业对外开放,关系着全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关系着传统农区高质量发展,关系着驻马店在全省战略格局中的定位。
这段话应该从后往前读:因其传统农区的资源禀赋,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放在了驻马店;它的建立对于驻马店固然重要,但它远远不仅属于驻马店一地,它将是河南乃至全国现代农业的一个标杆,一个发动机。
这个标杆应该如何打造,驻马店市委书记鲍常勇提出:要强化开放合作,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进一步引企业、育产业、补链条、强龙头、聚集群。
河南是农业大省,驻马店是农业大市。大到什么程度?有一些数字。2021年,河南粮食总产量1308.84亿斤,全国第二;驻马店粮食总产量连续3年稳定在160亿斤以上,约占全省1/8,其中小麦年产近90亿斤,是全国的1/28。驻马店的花生、芝麻产量都是全国第一。一件有意思的事儿是,中国人每消费100斤肉或禽蛋,其中分别有1斤来自驻马店。
基于农业重镇的合理想象
所以,在2018年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被批准建立之前,驻马店已经形成60多个农业产业化集群,有两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园(泌阳夏南牛、正阳花生),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700多家。这意味着,在农产品加工领域,驻马店就是华强北,就是广州陈田汽配城。当然,陈田华强北,仅仅是就供应链而言,驻马店有更伟大的期许,国际产业园将成为“中国农业硅谷”。
所以,驻马店政府申请建立中国第一个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并获得批准是有道理的,这个产业园,并非横空出世。
冠名“国际”也是有道理的。驻马店“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从1998年开始举办,一年一届,迄今已历24届。以去年的第24届为例,中国内地之外,有美国、俄罗斯、日本、英国、阿根廷等51个国家和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220多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参与。
既然谈到国际,顺便讲讲这个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的交通。汝南号称“天下之中”,驻马店的晚报就叫《天中晚报》。接近“天中”有好处,无论东西南北,“世界那么大你要去看看”就显得比较容易。按照正在准备进入国际产业园区的河南尚品食品公司的说法,“以前我们在西南,只能做云贵川,要做华中、华东市场基本不可能”。身在“天中”,也要有现代交通做背书。驻马店有京广铁路、京珠高铁、京港澳高速过境,高铁向北1小时可达郑州,向南1个半小时可到武汉,两地均有国际机场;境内明港机场目前可通17个城市;洪河、汝河等流经驻马店的内河复航工程正在进行,复航后水路可东通淮河、南入长江,直达上海;至青岛、至宁波的铁海联运专列已经开通,加上中欧班列,可以分别对接欧洲和东南亚市场。
听上去像是一个楼盘介绍。如果把这座国际产业园看成一个新楼盘,从聘请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野村综研(上海)咨询公司参与规划,到成立由建设银行、中国银行、邮储银行、工商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组成的银团进行PPP项目合作贷款,驻马店至少看起来是一个有雄心而且有实力的开发商。上述企业名单大概能够彰显开发商的背景,如果不是身在河南省现代农业的大布局中,雄心和实力都无从谈起。
如你所知,河南是更大的楼盘。农产品加工是河南第一支柱产业,有人统计,河南生产了全国1/2的火腿肠,1/3的方便面,1/4的馒头,3/5的汤圆,7/10的水饺。在这个意义上,一座运营良好的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将成为河南的样板间。
中国农业硅谷的进行时和将来时
河南尚品食品公司已经决定明年入驻国际产业园。这家公司是2011年政府招商引资到驻马店的,专注于中式酱卤肉制品、西式低温肉制品、日式香肠、培根、火腿切片等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现已发展为国内低温肉制品行业新星企业。
公司副总经理马新军看到国际产业园的变化:“招商不像以前那么粗放了,以前随便什么行业都能进来,现在有明确的思路,对行业、资金、技术、行业地位都有相当的要求,产业更集中、产业链更齐全,企业运营成本也就更低。”他说,产业聚集也让驻马店的人力资源更丰富,质量更高,外出打工者少了,“招20个人能来200人,这在很多地方根本不可能。”
政府的能力和效率也有了显著提升,政策不再是雷声大雨点儿小,而且有连续性。2021年11月30日,在驻马店市政银企工作座谈会上,马新军提出,公司刚开展了5000多万元的设备融资租赁业务,按照市政府文件,应当享受融资补助200万元。听马新军汇报后,李跃勇市长在会上立即安排。马回忆,李的原话是:“今天会后就安排,财政再紧张,承诺给企业的就不要拖,政府的公信力就是要践行承诺,要求企业诚信经营,政府更要做好表率。” 12月1日,200万元到达尚品公司账上。
玉锋集团是河北的玉米深加工企业,已经做到单体规模全国最大。在寻求向省外扩张时,他们最先考察的是漯河、宝丰等地,驻马店闻风而来,主动“上门拜访”。“主要是从人上、从事上感觉他们是可以信任的,所以很快我们就决定投资。”河南金玉锋大健康总经理赵建强说。他随后提及:“我们的厂区有一路高压线,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必须迁改。我们提出要求后,驻马店市政府和园区给国电、国网做了很多工作,马上进行了迁改,据说费用一千多万。”
采访中,已经入驻国际产业园的五得利面粉、克明面业等企业,对驻马店的诚意也表示认可。
国际产业园的服务正在不断升级。尚品食品公司将要享受到的是“全过程、一站式”服务:”从项目立项到建设,园区全程参与,把工厂按你的要求建好,你缺钱,帮你解决融资。他们的理念是,企业只需要做好你最擅长的事。”
把马新军的这段话翻译成产业园的支持措施就是:做好入园企业的全生命周期服务。它包括:工商财税法一站式服务、专业技能培训服务、信息化建设服务;投资、融资、资产管理、上市辅导等综合金融服务;联合科研院所创建科技研发平台,加强技术和市场交流;建立人才招聘和管理平台,为园区企业的人才管理提供增值服务;打造技术设备引进平台,通过融资租赁等方式帮助企业引入国际先进技术设备;打造农产品交易中心,通过电商、交易所等帮助入园企业联通和共享全国销售网络……
这是国际产业园的承诺。当然,家底儿也需要亮一亮,承诺的背后,是中原豫资与中信建设、产业园等共同成立的豫信农业发展公司,还有伊藤忠这样的合作伙伴。 中原豫资,是河南省政府为支持全省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批准成立的省级投融资公司,所以,国际产业园是整个河南的事。企业身在占地60多平方公里的产业园,为企业提供服务的,是河南以至世界。
有资源,有战略,有诚意,有实力,如果是征婚,想必也会门庭若市。你可能已经注意到,本文采访的企业都来自食品生产行业。目前国际产业园已入驻四上企业(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国家重点服务业企业)80多家,其中食品企业有20多家。
这些直奔“粮仓”和“天中”而来的食品制造者,对粮食的消化能力有可能让你感到震惊。比如金玉锋大健康产业园,项目投产后每年能加工玉米360万吨,玉锋集团董事长王玉锋曾对媒体说,这种加工能力“几乎可以吃下方圆300公里范围内的玉米”。
比如五得利在产业园已经投产的面粉车间,每年可加工小麦165万吨(33亿斤)。比如克明面业的当地工厂,每年加工小麦100万吨(20亿斤)。我们在前面写到过,驻马店小麦年产量在90亿斤上下,面对如此巨无霸的“饭量”,产业园可能需要扩宽原材料的引进渠道。一个可以参考的建议是,以口碑卓著、已连续举办24届的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为基础,建立全国性的粮食交易平台。
国际产业园的目标是,“到2023年建成产业优势明显、配套功能完善、服务优质高效的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到2028年,把产业园打造成为‘中国农业硅谷、现代产业新城’”。
采访到的入驻企业大多认同“硅谷”的提法,他们说,“硅谷”就是产业聚集、人才聚集、技术聚集、资金聚集,从目前的形势看,国际产业园是可以做到的。
马新军的话更实在一些,他是这么说的:“如果中国一定要有‘农业硅谷’,那么这个地方应该是首选,因为这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坚实的农业基础,企业在这发展是有信心、有底气的。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因为,只有不断超越自我,才能触摸到生命的高峰#减肥方法##瘦身方法##阳光信用[超话]# #‍阳光信用 每日‬一善# 最打动人心的一句话,不是我爱你,也不是一辈
  • 《娱乐:前妻求复合,开门的是国民女神》廖任南《娱乐:前妻求复合,开门的是国民女神》廖任南《娱乐:前妻求复合,开门的是国民女神》廖任南《娱乐:前妻求复合,开门的是
  • #翻硕[超话]# 武峰二十八讲,十五讲,韩刚2023二笔二口三笔三口全程班,武峰英美文化,现代大学英语,武峰一生一次catt冲刺课,还有高级英语,32讲,48讲
  • 2. 准备土壤:康乃馨喜欢排水良好的土壤。10. 冬季保护:如果你在寒冷的地区种植康乃馨,可能需要在冬季对植株进行保护,以防止冻害。
  • 漂亮的水母(图1-3)叫moon jellies;Fleshy sea pen (图4)很有意思,名字是因为长的像以前的羽毛笔;longnose gar(图5)
  •   会议指出,各地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清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面临的风险挑战,积极采取更加有力、更有针对性的举措,织密织牢校园安全防线。  三是深入实施“护校安
  • 『四川绵阳曾建斌案公开求助信:“钱财你们拿去,能不能把我儿子还回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kxNTU3MDM
  • 开始莫名期待 Arash-2 了#俄乌局势##美官员称击中波兰的导弹为乌克兰发射##马航MH17坠机案宣判# ​​​#历史上的今天# 2013年11月11日在美
  • 如果能打包 我绝对要打包一盒子回国蛋糕体就像慕斯一样是半流动性的…… 这谁看了不迷糊啊⁉️⁉️-如果要坐在外面一楼的“塔景位” 需要排队的⏳看似很多人等位 但我
  • —据了解拉特克利夫的人说,尽管他是曼联的终身球迷,但预计他不会一直待在曼联。Marc Ganis是芝加哥的一位体育顾问,他通过与NFL的合作了解格雷泽家族,他认
  • 但这样一来,受损的将是全球利益,侵犯他国自由贸易权不说,中国新能源产业对全球绿色转型的贡献,特别是对“全球南方”国家的帮助,也将被美国无情剥夺。但这样一来,受损
  • 我在武汉艾格做了检查,因自双眼近视度已达700+,无法接受激光手术,医生建议我尝试ICL。前几天复查时发现双眼视力皆为0.9,超乎我的期待,让我这个高度近视者也
  • 是猴子头顶的紧箍儿嘛?​这就是,春雷响,万物长有些瞬间珍贵又匮乏,就好像此刻的好天气,机缘巧合的我没有赖在床上,那颗小树杈子正好被春雨滋润开了花,又正好我昨天对
  • 收割_没商量弱不禁风的A股,真是让股民操碎了心,虽然从底部弹了五百多点(用媒体的宣传语叫反弹了20%)但帐户里面亏去的本金却没见回来,特别是国“九条”出来后,还
  • 图4号好可爱的酒精的,btw我们那一坨真的很喜欢讲小话,督导就坐在我们旁边还在嘎嘎讲,真的很好笑,老师宁愿说是自己拔了牙讲话不标准都不愿意说我们太吵了。怎么会有
  • #许个愿吧##双子座##周运#当一个非常注重细节的巨蟹座被细节狠狠戳到是什么感觉~今天在单位,楼上张老师提前打过招呼要来借用我们的仪器,大概中午吃过饭的时间段。
  • 在这个阶段,有些人可能会沉迷于投资,而忽视了对社会的责任。因此,尽管资本市场可能会迎来宽松的时期,但我们不能忘记自己的初心,不能被繁荣所迷惑。
  • [嘻嘻][嘻嘻]关于对测妹的判定,我觉得如果要鉴定一个人是不是测妹,看他的言行。 普通人都有自己的正事要干,谁成天花很多精力专门黑这个黑那个的,不嫌浪费脑细胞吗
  • 现在市场上假表泛滥,象江诗丹顿,爱彼,或者伯爵,劳力士这样的一,二线名表还好一些,大都为精仿表,所以通常都是说明了当精仿表卖;然而象西铁城,天梭,精工,西铁城手
  • ”他坐在你身边 冲着远方大喊“当然啦 傻瓜”你觉得他幼稚 拉着他的衣角 示意他小点声你们就这样在一起好久好久 直到他坐上去异国他乡的列车……你被他抱在怀里 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