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前沿#【#高考志愿填报应避开哪些误区#】两周后,就要开始填报高考志愿了。像往年一样,今年依然有不少考生和家长对报志愿存在模糊认识,比如报志愿只以分数为依据、报专业盲目跟着热门选、不服从专业调剂、认为进了大学校门能随意转专业、觉得死磕征集志愿必能“捡漏”翻身等。今天,我们邀请业内人士针对这些明显误区进行一一解读。

→误区1 只看分数报志愿

丰台二中校长何石明介绍,高考出分后,考生不能只看分数报志愿,而要参考个人在全市的排名,分析大学和专业组的具体情况,科学填报。

具体来说,查到高考分数后,考生和家长先要有针对性地搜集数据,以往的考生可能要参考最近五年的数据,分析和预测分数的大致走向,但北京考生今年只要参考2020年和2021年新高考的数据即可,因为2019年及以前的数据是文理分科的,没实行“3+3”,不具有参考意义。

权威数据可以从两处获取:一处是北京教育考试院官网发布的分数统计;另一处是高校官网发布的往年录取数据,招生章程是高等学校向社会公布有关信息的主要载体,是其开展招生工作、录取新生的重要依据。

查询目标相关院校、专业近两年在各批录取分数,是为了解录取考生在北京市的位次情况。院校历年录取分数(或线上分数差)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院校录取的难易程度,提前了解目标院校近两年录取情况,对考生填报志愿有极大的指导作用,考生可以通过查询院校官网、当年《高考志愿填报指南》,了解相关信息。

填报志愿时,该不该“往上冲”要全面考虑,这是因为院校不同,而且因人而异。一般来说,考生可以考虑往上冲20分之内,过于冒进不可取。

除了看总分排名,还要考虑专业组和专业的分数。考生大胆选择分数较高的院校时,要承担被调剂专业的风险,所以,不仅要看专业组数据,还得看具体专业数据。有的专业组分数不高,但是热门专业分数特别高,比如,北京工业大学的02物理组,2021年提档线是585分,这个分数在全北京市约排到第10264名,但是组内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验班)录取最低分是615分,排到第5971名,两者相差30分。

当然,填报志愿实质上是考生的生涯规划体现,家长要尊重孩子的选择,了解大学、专业和职业,引导孩子对目标专业、大学和职业有比较真实的认知,不要盲目填报。现阶段,家长可以提前了解和学习志愿报考的政策,到官网搜集信息,做好目标学校、专业资料搜集工作,听一些权威的招生宣讲讲座,比如目标院校的招生宣讲,就是考生的重要参谋。作为志愿填报的主体,考生本人最好及时与老师、家长进行充分沟通,三方协同努力,让考生离自己的梦想更近一步。

→误区2 眼睛紧盯热门专业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刘国雄介绍,有人说,“高考三分靠成绩七分靠志愿”,这个说法虽不准确,却也彰显了志愿填报的重要性。从往年情况来看,很多考生和家长会陷入盲目跟风热门专业的怪圈,被所谓的热门专业“绑架”。

什么是热门专业?这个热门,是家长眼中的热门,还是孩子喜爱的热门?是民间公认的热门,还是服务国家战略的热门?是当下职业的热门,还是未来的热门?其实,所谓的热门专业并没有标准,而是具有相对性和时代特征。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主题,不同时代的热门专业有所不同,如果一味盲目追求热门,则很有可能陷入“入学是热门,毕业成冷门”的尴尬局面。所以,考生和家长填报志愿的时候,应该保持对热门的理性。

考生究竟应该选什么样的专业呢?人才培养是高校办学实力的综合反映,科研、师资、教学等环节都是人才培养的组成部分,而专业特色的形成与高校的特色和发展情况息息相关。考生不妨多关注拟报考学校的综合实力和专业特色,最直观的方法是观察专业的“标签”,比如国家一流本科专业点、国家特色专业、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相关专业等。这些都是国家或者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在不同时期,按照一定的标准遴选出的部分优势专业,报考这些专业,有助于学生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培养创新意识和科学素养。

当然,无论选择热门专业还是冷门专业,考生都要做到“知己知彼”,以自己的兴趣、能力为基点,以人生幸福、奉献社会为目标,将实现个人理想融入到祖国发展需求中,这样才能做出适应时代发展的正确选择。

→误区3 不服从专业调剂

北京科技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吕朝伟介绍,每年都有一些高分考生,因为志愿填报的问题,导致“滑档”或“退档”,错失上好大学、好专业的机会。

所谓“滑档”,是指考生一心想读好大学,过高地估计或忽视了自己的分数所能报考的大学层次,结果导致所报考的院校和专业分数都不够,出现档案没有投递到所报考的所有志愿的情况。“退档”是指虽然考生的档案已经被投递到某大学,但是考生没有选择“服从专业调剂”,出现:(1)相对于考生所报考的具体招生专业(类),考生的分数较低;(2)考生体检不合格,所填报的招生专业(类)体检受限等情况,大学无法录取该考生,导致考生档案被退回的情况。

很多家长往往认为“平行志愿提档不退档”,却忽略了“体检合格且服从专业调剂”这个前提。比如,《北京科技大学2022年招生章程》中就规定:“对于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如果考生服从专业调剂,体检合格,学校提档后不退档。如果考生不服从专业调剂,所报专业志愿已录满情况下做退档处理。”其他高校也都有类似的规定。

按照《北京市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本科普通批实行平行志愿,设置30个志愿,本科志愿以院校专业组为志愿单位设置,一个院校专业组即为一个独立的志愿,每个志愿一般设置6个志愿专业和一个“是否服从专业组内调剂”选项。

举例来说,如果某个考生的档案被投递到“高校1”的“专业组1”中,就要按照“专业组1”下的“专业志愿”进行录取操作。如果考生的分数和体检结果满足“专业志愿1”的要求,他就会被录取到“专业志愿1”中,则录取结束;如果不能满足要求,则按照考生填报的专业志愿顺序,检索“专业志愿2”,以此类推,直到被录取到6个专业志愿中的某个专业中。如果该考生“专业志愿”填报不合理,最终6个专业志愿都不满足,必然就会进入“专业调剂”环节。此时,如果该考生选择了“服从专业调剂”,则会被录取到“专业组1”中的其他未满额专业,该考生录取结束;如果考生没有选择“服从专业调剂”,则只能被“退档”。

如果该考生不满足“专业组1+高校1”的投档条件,则会依次向下一个志愿单位投递。如果到第30个志愿,考生仍不满足投递条件,则考生“滑档”。对于被“退档”和“滑档”的考生,如果该批次有“征集志愿”环节,考生还可以参加征集志愿填报,有机会被本批次录取。如果没有,则被“退档”和“滑档”考生只能进入下一个录取批次(专科批)进行录取。

那么,填报高考志愿时如何避免“滑档”呢?

首先要拉开志愿层次梯度。根据“高考相对分”(即高出录取控制线的分数)、“高考省排名”(考生在本省所有考生中的位次)及近三年目标高校的录取分数和排名,分出“冲、稳、保”三大类院校。要把“冲”的目标志愿往前放,“稳”的放中间,“保”的放最后。

其次要合理搭配专业冷热。“院校专业组”志愿填报模式下,高校会设置一个或多个院校专业组,每个院校专业组会包含一个或多个专业,出于“专业保护”考虑,许多高校会在同一个专业组内进行专业冷热搭配,如果考生的分数被录取到热门专业的概率不是很大,建议在专业组内合理选择热门和冷门专业,专业顺序按照“热门专业-一般专业-冷门专业”来排序。

第三要考虑服从专业调剂。当前,各省普遍采用平行志愿填报方式,平行志愿投档模式下,每个考生只有一次被投档的机会,排除体检原因,如果录取额满,考生不服从调剂,将会被退档,那么考生只能参加相应批次的征集或进入下一批次录取,造成“高分低就”。

→误区4 进了大学再转专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邓怡介绍,往年填报高考志愿时,总有考生和家长存在这样的想法:先考上一所想去的大学,即使专业不好,进了校门后还可以再转。这种想法对不对呢?我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通常,考生和家长喜欢习惯性地来评论专业的“冷热”和“好坏”。其实,专业的热门和冷门是相对的,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产生短暂聚焦的一个短期现象,专业就业前景的“冷热”会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科学地讲,任何专业并没有“冷热”和“好坏”一说,专业的选择只有适合不适合、喜欢不喜欢、宜学不宜学。

不过,为了更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专业兴趣需求,教育部门正在探索建设允许学生在学期间转换专业的制度。目前,国内部分高校已开始尝试逐渐放宽本科生的转专业限制。同时,通过学生转专业,推动学科专业建设改革,那些所谓的冷门专业就必须想方设法提高教学质量,赋予传统专业以体现时代特点的新内容,使专业建设和管理更加适应社会要求。包括北航在内的很多高校在致力于给予学生专业学习多样化的选择机会。对于专业学习确实感到吃力、不符合个人兴趣的学生,在一年半以后可以申请转专业,不限次数,每个学期都可申请,视各学院培养计划而定。学有余力、对未来有相应规划或者有相关专业兴趣的学生,也可申请辅修专业,达到培养要求后可以授予相应辅修专业证书、双学位证书。

所以,对大部分考生来说,转专业是可行的,但却需要花费一定精力和时间成本,希望考生慎重选择,合理规划。

实际上,为了有效减少专业志愿填报的盲目性,当前一些高校正在推行大类招生制度。目前,大类招生与培养改革处于校本探索阶段,部分高校已形成了以专业大类与试验班为载体的全学科、宽学科与细学科方案。专业大类是由若干相关专业整合而成的专业集群,具有传统专业的人才培养功能。试验班属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是实施系列卓越拔尖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试点以及各校因地制宜、依托本校优势学科设置的人才培养改革试点。

具体来说,专业大类或试验班涵盖若干专业,前期按类培养体现宽口径、厚基础的特点,有助于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具有一专多能和适应性强的学生。对专业选择较为迷茫的考生,可以通过高考选择进入大类专业,经过第一年通识教育、导师制、社区育人、注重创新实践的宽口径大类培养之后,自主选择专业学院继续学习。

可以说,大类招生与培养改革体现出学科发展的逻辑,回应了人的个性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也体现了以生为本的高等教育价值观。在大类招生与培养模式下,学生通过各种专业认知活动明晰专业志愿,确定专业的时间得以延缓。学生结合自身兴趣、条件以及社会需求自择专业,有助于增强学生与所学专业的契合度,提升学生的专业满意度与认同度。同时,大类招生与培养改革有利于拓宽专业口径,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争取了更多时间与空间。

→误区5 死磕征集志愿“捡漏”

北京市第十八中学高中年级主任甄兆敏介绍,在填报志愿的时候,有的同学分数不太理想,就想着剑走偏锋,死磕征集志愿,希望“捡漏”。这种想法靠谱吗?咱们来分析一下。

先说说什么是征集志愿。打个比方,征集志愿就相当于比赛中的“复活赛”。在高招录取期间,如当前批次高校招生计划未完成,将根据情况征集考生志愿。征集志愿和下一批次志愿不冲突,它的填报和录取都在下一批次志愿填报和录取开始前进行。填报征集志愿的考生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超过当前批次分数线且未被录取。已经被高校录取的考生不能参加征集志愿。

为什么会出现征集志愿?主要是以下三个原因造成的:院校在正式投档时生源不足未完成招生计划,也就是没招满;院校投档时生源充足,但部分考生因不服从专业调剂、身体条件不符合所报专业要求等原因而退档形成缺额;院校生源足额,但后期又追加了招生计划。可以看出来,出现在征集志愿中的专业大都不是受考生追捧的专业。

想在征集志愿填报中“捡漏”的考生,有不少是出于征集志愿可能会降分的考虑。不过,征集志愿填报是一个重新洗牌的过程,是考生重新排队的过程。“捡漏”的人多了,那可能就不是“漏”,而是“坑”了。说白了,在征集志愿的填报与录取中,专业分数线有可能降,也有可能升。

需要提醒考生:不要产生“捡漏”的想法后就轻视普通批次志愿的填报,甚至想等到征集志愿时再认真填报。不认真填报普通批次志愿,可能就会失去一次重要的选择机会。随意填报,有可能遭遇“退档”“滑档”,而一旦被录入原本不想报考的学校,将失去征集志愿和填报下一批次志愿的机会。

通常,征集志愿的填报时间都很短,每次征集志愿一般都在一天之内完成,考生和家长一定要及时关注北京教育考试院的相关公告。(北京日报新知周刊)

【#高考志愿填报应避开哪些误区#】两周后,就要开始填报高考志愿了。像往年一样,今年依然有不少考生和家长对报志愿存在模糊认识,比如报志愿只以分数为依据、报专业盲目跟着热门选、不服从专业调剂、认为进了大学校门能随意转专业、觉得死磕征集志愿必能“捡漏”翻身等。今天,我们邀请业内人士针对这些明显误区进行一一解读。

→误区1 只看分数报志愿

丰台二中校长何石明介绍,高考出分后,考生不能只看分数报志愿,而要参考个人在全市的排名,分析大学和专业组的具体情况,科学填报。

具体来说,查到高考分数后,考生和家长先要有针对性地搜集数据,以往的考生可能要参考最近五年的数据,分析和预测分数的大致走向,但北京考生今年只要参考2020年和2021年新高考的数据即可,因为2019年及以前的数据是文理分科的,没实行“3+3”,不具有参考意义。

权威数据可以从两处获取:一处是北京教育考试院官网发布的分数统计;另一处是高校官网发布的往年录取数据,招生章程是高等学校向社会公布有关信息的主要载体,是其开展招生工作、录取新生的重要依据。

查询目标相关院校、专业近两年在各批录取分数,是为了解录取考生在北京市的位次情况。院校历年录取分数(或线上分数差)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院校录取的难易程度,提前了解目标院校近两年录取情况,对考生填报志愿有极大的指导作用,考生可以通过查询院校官网、当年《高考志愿填报指南》,了解相关信息。

填报志愿时,该不该“往上冲”要全面考虑,这是因为院校不同,而且因人而异。一般来说,考生可以考虑往上冲20分之内,过于冒进不可取。

除了看总分排名,还要考虑专业组和专业的分数。考生大胆选择分数较高的院校时,要承担被调剂专业的风险,所以,不仅要看专业组数据,还得看具体专业数据。有的专业组分数不高,但是热门专业分数特别高,比如,北京工业大学的02物理组,2021年提档线是585分,这个分数在全北京市约排到第10264名,但是组内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验班)录取最低分是615分,排到第5971名,两者相差30分。

当然,填报志愿实质上是考生的生涯规划体现,家长要尊重孩子的选择,了解大学、专业和职业,引导孩子对目标专业、大学和职业有比较真实的认知,不要盲目填报。现阶段,家长可以提前了解和学习志愿报考的政策,到官网搜集信息,做好目标学校、专业资料搜集工作,听一些权威的招生宣讲讲座,比如目标院校的招生宣讲,就是考生的重要参谋。作为志愿填报的主体,考生本人最好及时与老师、家长进行充分沟通,三方协同努力,让考生离自己的梦想更近一步。

→误区2 眼睛紧盯热门专业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刘国雄介绍,有人说,“高考三分靠成绩七分靠志愿”,这个说法虽不准确,却也彰显了志愿填报的重要性。从往年情况来看,很多考生和家长会陷入盲目跟风热门专业的怪圈,被所谓的热门专业“绑架”。

什么是热门专业?这个热门,是家长眼中的热门,还是孩子喜爱的热门?是民间公认的热门,还是服务国家战略的热门?是当下职业的热门,还是未来的热门?其实,所谓的热门专业并没有标准,而是具有相对性和时代特征。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主题,不同时代的热门专业有所不同,如果一味盲目追求热门,则很有可能陷入“入学是热门,毕业成冷门”的尴尬局面。所以,考生和家长填报志愿的时候,应该保持对热门的理性。

考生究竟应该选什么样的专业呢?人才培养是高校办学实力的综合反映,科研、师资、教学等环节都是人才培养的组成部分,而专业特色的形成与高校的特色和发展情况息息相关。考生不妨多关注拟报考学校的综合实力和专业特色,最直观的方法是观察专业的“标签”,比如国家一流本科专业点、国家特色专业、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相关专业等。这些都是国家或者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在不同时期,按照一定的标准遴选出的部分优势专业,报考这些专业,有助于学生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培养创新意识和科学素养。

当然,无论选择热门专业还是冷门专业,考生都要做到“知己知彼”,以自己的兴趣、能力为基点,以人生幸福、奉献社会为目标,将实现个人理想融入到祖国发展需求中,这样才能做出适应时代发展的正确选择。

→误区3 不服从专业调剂

北京科技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吕朝伟介绍,每年都有一些高分考生,因为志愿填报的问题,导致“滑档”或“退档”,错失上好大学、好专业的机会。

所谓“滑档”,是指考生一心想读好大学,过高地估计或忽视了自己的分数所能报考的大学层次,结果导致所报考的院校和专业分数都不够,出现档案没有投递到所报考的所有志愿的情况。“退档”是指虽然考生的档案已经被投递到某大学,但是考生没有选择“服从专业调剂”,出现:(1)相对于考生所报考的具体招生专业(类),考生的分数较低;(2)考生体检不合格,所填报的招生专业(类)体检受限等情况,大学无法录取该考生,导致考生档案被退回的情况。

很多家长往往认为“平行志愿提档不退档”,却忽略了“体检合格且服从专业调剂”这个前提。比如,《北京科技大学2022年招生章程》中就规定:“对于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如果考生服从专业调剂,体检合格,学校提档后不退档。如果考生不服从专业调剂,所报专业志愿已录满情况下做退档处理。”其他高校也都有类似的规定。

按照《北京市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本科普通批实行平行志愿,设置30个志愿,本科志愿以院校专业组为志愿单位设置,一个院校专业组即为一个独立的志愿,每个志愿一般设置6个志愿专业和一个“是否服从专业组内调剂”选项。

举例来说,如果某个考生的档案被投递到“高校1”的“专业组1”中,就要按照“专业组1”下的“专业志愿”进行录取操作。如果考生的分数和体检结果满足“专业志愿1”的要求,他就会被录取到“专业志愿1”中,则录取结束;如果不能满足要求,则按照考生填报的专业志愿顺序,检索“专业志愿2”,以此类推,直到被录取到6个专业志愿中的某个专业中。如果该考生“专业志愿”填报不合理,最终6个专业志愿都不满足,必然就会进入“专业调剂”环节。此时,如果该考生选择了“服从专业调剂”,则会被录取到“专业组1”中的其他未满额专业,该考生录取结束;如果考生没有选择“服从专业调剂”,则只能被“退档”。

如果该考生不满足“专业组1+高校1”的投档条件,则会依次向下一个志愿单位投递。如果到第30个志愿,考生仍不满足投递条件,则考生“滑档”。对于被“退档”和“滑档”的考生,如果该批次有“征集志愿”环节,考生还可以参加征集志愿填报,有机会被本批次录取。如果没有,则被“退档”和“滑档”考生只能进入下一个录取批次(专科批)进行录取。

那么,填报高考志愿时如何避免“滑档”呢?

首先要拉开志愿层次梯度。根据“高考相对分”(即高出录取控制线的分数)、“高考省排名”(考生在本省所有考生中的位次)及近三年目标高校的录取分数和排名,分出“冲、稳、保”三大类院校。要把“冲”的目标志愿往前放,“稳”的放中间,“保”的放最后。

其次要合理搭配专业冷热。“院校专业组”志愿填报模式下,高校会设置一个或多个院校专业组,每个院校专业组会包含一个或多个专业,出于“专业保护”考虑,许多高校会在同一个专业组内进行专业冷热搭配,如果考生的分数被录取到热门专业的概率不是很大,建议在专业组内合理选择热门和冷门专业,专业顺序按照“热门专业-一般专业-冷门专业”来排序。

第三要考虑服从专业调剂。当前,各省普遍采用平行志愿填报方式,平行志愿投档模式下,每个考生只有一次被投档的机会,排除体检原因,如果录取额满,考生不服从调剂,将会被退档,那么考生只能参加相应批次的征集或进入下一批次录取,造成“高分低就”。

→误区4 进了大学再转专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邓怡介绍,往年填报高考志愿时,总有考生和家长存在这样的想法:先考上一所想去的大学,即使专业不好,进了校门后还可以再转。这种想法对不对呢?我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通常,考生和家长喜欢习惯性地来评论专业的“冷热”和“好坏”。其实,专业的热门和冷门是相对的,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产生短暂聚焦的一个短期现象,专业就业前景的“冷热”会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科学地讲,任何专业并没有“冷热”和“好坏”一说,专业的选择只有适合不适合、喜欢不喜欢、宜学不宜学。

不过,为了更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专业兴趣需求,教育部门正在探索建设允许学生在学期间转换专业的制度。目前,国内部分高校已开始尝试逐渐放宽本科生的转专业限制。同时,通过学生转专业,推动学科专业建设改革,那些所谓的冷门专业就必须想方设法提高教学质量,赋予传统专业以体现时代特点的新内容,使专业建设和管理更加适应社会要求。包括北航在内的很多高校在致力于给予学生专业学习多样化的选择机会。对于专业学习确实感到吃力、不符合个人兴趣的学生,在一年半以后可以申请转专业,不限次数,每个学期都可申请,视各学院培养计划而定。学有余力、对未来有相应规划或者有相关专业兴趣的学生,也可申请辅修专业,达到培养要求后可以授予相应辅修专业证书、双学位证书。

所以,对大部分考生来说,转专业是可行的,但却需要花费一定精力和时间成本,希望考生慎重选择,合理规划。

实际上,为了有效减少专业志愿填报的盲目性,当前一些高校正在推行大类招生制度。目前,大类招生与培养改革处于校本探索阶段,部分高校已形成了以专业大类与试验班为载体的全学科、宽学科与细学科方案。专业大类是由若干相关专业整合而成的专业集群,具有传统专业的人才培养功能。试验班属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是实施系列卓越拔尖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试点以及各校因地制宜、依托本校优势学科设置的人才培养改革试点。

具体来说,专业大类或试验班涵盖若干专业,前期按类培养体现宽口径、厚基础的特点,有助于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具有一专多能和适应性强的学生。对专业选择较为迷茫的考生,可以通过高考选择进入大类专业,经过第一年通识教育、导师制、社区育人、注重创新实践的宽口径大类培养之后,自主选择专业学院继续学习。

可以说,大类招生与培养改革体现出学科发展的逻辑,回应了人的个性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也体现了以生为本的高等教育价值观。在大类招生与培养模式下,学生通过各种专业认知活动明晰专业志愿,确定专业的时间得以延缓。学生结合自身兴趣、条件以及社会需求自择专业,有助于增强学生与所学专业的契合度,提升学生的专业满意度与认同度。同时,大类招生与培养改革有利于拓宽专业口径,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争取了更多时间与空间。

→误区5 死磕征集志愿“捡漏”

北京市第十八中学高中年级主任甄兆敏介绍,在填报志愿的时候,有的同学分数不太理想,就想着剑走偏锋,死磕征集志愿,希望“捡漏”。这种想法靠谱吗?咱们来分析一下。

先说说什么是征集志愿。打个比方,征集志愿就相当于比赛中的“复活赛”。在高招录取期间,如当前批次高校招生计划未完成,将根据情况征集考生志愿。征集志愿和下一批次志愿不冲突,它的填报和录取都在下一批次志愿填报和录取开始前进行。填报征集志愿的考生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超过当前批次分数线且未被录取。已经被高校录取的考生不能参加征集志愿。

为什么会出现征集志愿?主要是以下三个原因造成的:院校在正式投档时生源不足未完成招生计划,也就是没招满;院校投档时生源充足,但部分考生因不服从专业调剂、身体条件不符合所报专业要求等原因而退档形成缺额;院校生源足额,但后期又追加了招生计划。可以看出来,出现在征集志愿中的专业大都不是受考生追捧的专业。

想在征集志愿填报中“捡漏”的考生,有不少是出于征集志愿可能会降分的考虑。不过,征集志愿填报是一个重新洗牌的过程,是考生重新排队的过程。“捡漏”的人多了,那可能就不是“漏”,而是“坑”了。说白了,在征集志愿的填报与录取中,专业分数线有可能降,也有可能升。

需要提醒考生:不要产生“捡漏”的想法后就轻视普通批次志愿的填报,甚至想等到征集志愿时再认真填报。不认真填报普通批次志愿,可能就会失去一次重要的选择机会。随意填报,有可能遭遇“退档”“滑档”,而一旦被录入原本不想报考的学校,将失去征集志愿和填报下一批次志愿的机会。

通常,征集志愿的填报时间都很短,每次征集志愿一般都在一天之内完成,考生和家长一定要及时关注北京教育考试院的相关公告。#27所军队院校邀请高三学子加入#(北京日报新知周刊)

#王源[超话]##源于你源于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大使王源#
对自己说:在还可以放肆的年纪,要有坚定的、磊落的倔强,年少轻狂也好、特立独行也罢,不要畏惧。遗憾的是北京却一直敛默自矜,大雪迟迟不来。那些走过的路,那些笨拙而缓慢的生长,会让生活变得独立而丰富;那些咬牙坚持和日日锤炼,那些身体与心理的疤痕,会成为我赖以战斗的力量。要记得看路上的风景,记得消化不快乐,记得收藏片刻欢喜;要记得思考,记得坚守,记得辨认方向。有人等烟雨,有人怪雨急,好像潮湿的水汽能渗入心底,汹涌的暴雨能让城市颠倒。我的清晨是你的黄昏。
@TFBOYS-王源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明明到处都在炫耀学识、好为人师,哪里隐藏自己的才能了,还“守拙”呢,呸,虚伪。寂寞,是轻装上路,心无杂念地活着,“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人生所有的际遇,不
  • 所以想要放松下的遇到这么一个古镇还是很不错的,不用跟着拥挤的人群向前挪动,可以好好看看周围的美景,品尝下当地的小吃,瞬间心情大好~~ 惊喜二:打卡拍照的圣地商南
  • 正如影片结尾两个癫狂之人的对话,这世上啊,劫数太多,可我也可以吹着口哨面对、并且乐观地走向远方呐~P.S. “大师”啊,您可真是特么的一朵花,你这劲儿把另一个不
  • 图二换了一批受试者血浆,改用了打完三针疫苗后,先后感染BA.5*和XBB*的受试者(这里的BA.5*绝大多数是BF.7.14,XBB*则绝大多数是EG.5.1)
  • 快充续航:120W超快闪充已经是iQOO的标志了,从上代Z7开始就是120W了,Z8也毫无意外是120W超快闪充,搭配等效5000mAh超大电池,快充和长续航直
  • 我拥有大风和烈酒,享受着孤独和自由在未知的途中遇见未知的自己因为你有双下巴,所以遇到任何困难,都不能低头Life is like a box of chocol
  • 最近心情不错 有在好好吃饭 好好生活感悟就是成长或许也是在慢慢重拾新鲜 好奇和期待看到p1 我好奇哪两首歌的内核是他的想法呢 去看了之后震惊了 竟然是情绪与我最
  • 总的来说,别耽误了孩子,发现问题及时就诊,现在大环境远远不如从前,连大海都被污了……所以,看好咱们的宝宝,希望他们可以健康茁壮的成长[锦鲤附体][锦鲤附体][锦
  • 11、如果想知道,这个人是小人,还是伪君子你先把自己牺牲两次。呼呼呼呼~好美的一周图1是最后一晚在x冰店整个过程像是误入了哪场电影双脚离地 却又结结实实落进现实
  • 当此秋风秋雨之寒晨,“主人未出童子睡”自然在情理之中,但对客人来说,“秋气酿寒”凄风冷雨而“斝干瓮涩”没有酒喝,则十分情迫,故曰“何可当”。”这两个典故连用,当
  • 酒店大堂酒廊,连环画泰斗贺友直先生笔下的老上海风情在酒廊的墙面徐徐展开,画出了老上海的三百六十行;3楼《熊归何处》雕塑组提醒着我们要注重环保,中空的采光设计也给
  • 女主也是,更喜欢电影里的形象[苦涩]电视剧一开始挺好,后面扯上三角恋就坚持到男女主在一起了,最后一集弃了(我对发糖没兴趣,电影里在细节中很甜)。一些4.2P1,
  • 但平淡中所蕴含的能量确是极大的,饱含着文化的传承,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与制茶人匠心的坚守,所以平淡中的欢喜却是那么的难能可贵新会陈皮流传了数百年,小青柑也在市场上
  •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 而且是他的虽没菜带我入坑……事情已经快一个月了,其实我也调理好了,现在我的小红书和b站也不会给我推svt了。不夸张的说svt是我第一个认清人的男团,锥和套我都认
  • #Sinkin Soon[音乐]#喜欢瘦的就找本来就瘦的别找一个胖胖的要求对方瘦下来 喜欢漂亮的你就找漂亮的你就找你觉的漂亮别找普通的当你看腻了就指责她不漂亮
  • 我是一个从小到大都很乖的小孩,但遇到你之后,我不禁想,可能与你相遇,是老天给足足二十年有“好好长大”的乖小孩的,无比慷慨的“奖励”。在这个分叉口上,我本来要绕路
  • ——这么在意莲莲还说不在意,你的嘴比你担作品的底气还要硬。——爆不爆我看的不准,但看出来你批的皮了,有时间关心莲合国是因为你担进去了或者陪嫂子了或者一年半载没产
  • #一条plog告别八月# #近日小经栗# 1️⃣和高中时的好友们漫步在夹河大桥 虽然距离很长 但是阻挡不住我们的脚步 就像我们的友谊就算时间再长 也无法被抹去
  • 高兴的是,近年来她的状态越来越好,每一次参加活动,都有很多粉丝支持,人们斥责当年泄露资料的人,极少数时候有人在留言提到当年的事件,其他所有人就会站起来像攻击过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