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多人问,从我个人的角度试着回答下:

1.画面是真的吗?是真的,但是画面的收集工作耗时不长,所以穿帮bug比较多(比如说舒适的大巴后面停的是大公交啊,比如竖拇指点赞的和后面比心的仔细看其实都是一个人啊之类的),都理解下,仓促下可以了;

2.郭向晖说的是真的吗?可能是吧,毕竟也是刚看到,以前也不轻清楚,那应该知情吗?应该知情……吧;

3.王伍说的是真的吗?是真的,前面是实情,后面可能聊嗨了,把崇高的理想也一块聊了,有事实、有适当的延展,挺好的;

4.有什么没说到的吗?也有,也就是一天一夜的无数细节,上面说的下面做的、下面做的上面总结公布的,太多不对称,摸索阶段,过程比较多元复杂繁琐,内容篇幅有限,考虑到大众的阅读感受全省略了直接上结果也未尝不可,哦,是直接上理想;

5.报道是在什么时间?21日晚,经历了前一天从15:00持续到凌晨的大规模聚集混乱迁徙,以及第二天一整天的第二轮操作之后的晚上的风平浪静时;

6.进行沟通劝导了?进行了,大体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大部分居民反馈是简单粗暴甚至威胁,就比如“你要是不走回头XX就来抓你把你买到山里啊!”那种小时候都听过的,第二阶段比较形式主义,敲门问走吗,不走,然后问的人也不废话就走了,最后一个阶段会有人来问不走的理由,三个阶段都没有强制,都是“自愿”的原则;

7.服务保障工作非常精细?嗯,后来算是吧,居民最大的情绪来源就是工作人员貌似基本没思考就开始执行,居民什么都不知道才会恐慌、抗拒,所以精细在哪了?报道上的精细倒是看到了,“家里的水电气热是否安全”似乎没看到有人确认,说不走就停水停电的倒是听到过(也有居民反馈确实这么办了),停水停电所以能确保水电气热安全?倒是说得通;报道里着重加粗的“对于老人、病人,由120急救车开展转运”?说老人走不了就背下去,要么就轮椅担架抬出去,“确认”工作没感觉到,执行力度倒是感觉到了,确实使命必达,不过也想问问:多老算老?多病算病?120对于什么标准的老人、病人开展转运?反正我知道的大部分我认知中的“老人”都是自己坐大公交转运的;还有着重加粗的对于宠物的安排,一开始根本不管,就说人必须走,宠物必须不能走,后来闹的人多了才安排,虽然是被动的,倒也算得上是越来越精细了;

8.等车前还为居民提供面屏、N95等基础防护物资?看照片吧,网上已经太多了,但是要说的是,第二天开始确实开始有了,猜测:一开始因为组织工作不够“精细”导致人员瞬间大规模长时间聚集,物资保障资源的需求瞬间爆炸,因此在没有准备足量的情况下只能采取“不提(假装没这事儿)”的策略——你要就说没有,你使劲要也没有,你强悍的玩命要没准就有了,“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第二天开始剩下的人逐渐少了,开始有序撤离,而且很多人因为头一天没有所以自己买了备上了,需求量开始大幅度下降,你问他要就会给你,到了晚上所剩无几的需求那基本就是标配了;

9.住宿方面没问题吗?中肯的说,天差地别,有很好的(四五星水平),也有极差的(就是你想的很差的那种),居民戏称开盲盒,当然还有开出隐藏版的,比如被送去正常营业的(非隔离)酒店,结果被前台“像狗一样(居民自己描述)”轰出来(因为天热时间久,居民开始脱防护服,就集中在街边,居民、酒店、路人,三方全慌),所以,住宿这事全凭运气(四五星酒店使用中央空调,所以全都封死不能用,反倒是低端一些的酒店是房间独立安装的空调,所以谁说条件好就一定舒服?);

10.居民满意吗?满意……吗?报道通篇没有采访居民的内容,只有单方面叙述,可见一斑,猜测情绪一定有—— 第一天15:00通知17:00挨家挨户敲门让下楼上车,无保障、无差别对待,没有解释,一系列问题没有答案更别说方案,只有被命令(第一波走的基本都是不养宠物、没有任何牵挂、身强力壮的年轻人,以及了解内情的人),夜里一直折腾到凌晨2:00,手段为上门咣咣敲门和大喇叭对着放,注意刚才说的,这时候没走的有相当一部分是老幼病残孕,这么折腾没事也得给折腾出事来了吧?(还有好不容易下了楼上了车,然后说今晚没酒店了又让回家的)这里有几个点,居民对这种所谓“集中隔离”的目的以及一系列的谜之操作不理解,疾控明确说“这种整栋楼(还别说一个小区)集中隔离需要下发文件,但出管控文件的领导说没这个事,这是街道行为”,事实上也确实有居民反应,在被送去的隔离点,工作人员说没接到命令,要求送回小区;现在是信息时代,以上所有居民的真实经历必然会在各种居民群和其他渠道中同步,还没走的就更不敢走,并且情绪是复杂的(不仅仅是愤怒,应该还有无助、恐慌、难过等等)。

昨天有没走的老人一直在家中惴惴不安,怕被遗弃,打过几次电话,到最后说“干脆我们现在下楼吧,谁谁谁都走了,楼里没人了,巴拉巴拉的”,我说您放松点,您先想想,您是不是觉得在家里是最安全的,就算酒店也安全,那风险是不是来自出家门到酒店的整个过程以及不知道去的酒店是否就符合防疫安全标准(有居民反应去的酒店特别脏,咨询前台说确实没消毒,但他们这儿一直营业不是风险区所以肯定不会有问题,呵呵,难道消毒不是酒店的日常操作?),如果说不用去酒店了在家隔离就可以,那不是您希望的吗,如果非让您去不可,那也得等工作人员来找您,但至少要确认三点:第一要明确告诉工作人员自己的年龄、病情(有人出主意说在家不出声,被当做没人贴上封条,自己偷偷在家隔离,我不赞成,一定要让工作人员知道家里有人),和工作人员沟通最好不要从熟悉的安全的环境离开,就居家最好,第二如果打死也要动,去哪要告知,怎么做好保障要告知,至少要有明确的回复,并且要录音(鉴于太多的前车之鉴,问题该提出还是要提出的,食言不食言保证不了,但至少留个证据),第三在转移过程中必须要提供防护服防护物资,穿戴好再出门(别听他们说没事没风险绝对安全,要真这样他们穿什么防护服),所以别着急,踏踏实实的,如果没人来问就好好居家隔离,有人来那就如上三点,所以着什么急自己跑出去?

以上不可能穷尽所有,权当其中一个侧面的主观的角度作为参考。疫情来的突然,会面临很多的第一次,我觉得在探索的道路上有任何问题都正常,复盘、提升就好,但是混淆视听就不那么好了,事实是什么是必须要做个澄清的,如果连正视问题的勇气都没有,就根本谈不上问题的解决。前两天刚说过,现在有一部分媒体人的素养和基本功如此随便和低劣,更别谈所谓的媒体责任社会责任了,做事先做人。这篇报道我就不说什么了,也曾经是新闻工作者,我懂,但这水平……

最后,南新园小区疫情逐渐升级不是居民的问题,是社区管理和防疫工作引发的问题,理解突如其来的情况导致工作量、工作经验、工作能力上的需求爆炸,但要不是众多民间志愿者自发帮忙,可能社区第一天就直接崩溃瘫痪了——事情总会过去,也总会好起来,但咱得实话实说、得有良心,农夫与蛇的故事都听过,就别演了,谁也不是傻子,做事先做人,还是要引用《三体》里的那句话,要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

很多人在各个环节都正做着努力不要歧视任何人,不要事不关己,咱们没什么不同。否则昨天的上海,今天的南新园,就是明天的整个北京,后天的其他各省市。

网上看到一篇评论我国外宣的文章,觉得挺到位的,分享出来给大家。

中国的外宣主要是对内,包括驻外的媒体和记者也主要是对内;有时为了假装客观公立,甚至主动疏远对中国抱有好感而被西方扣帽子的学者和媒体人。比如环球时报和墙头草胡锡进。

西方的外宣是主要是抬高自己抹黑别人,中国的外宣的最大目标是:不犯错!

西方媒体几十年如一日的抹黑中国,中国外宣和媒体几十年如一日的描述西方和世界的美好,但是从不吝于报道自己国家的黑暗面,假装理中客。于是让很多国人对西方充满了不切实际的幻想,对中国充满了歇斯底里的否定和恨意,痛恨自己出生在中国,痛恨自己成为中国人,滋生出一大批逆向民族主义者和恨国党。

真正爱一个人你不仅爱TA的好,也会接受TA的不完美,当别人污蔑抹黑TA的时候你会不自觉地替TA辩护。

但是,如果有人整天否定你,对你吹毛求疵抹黑谩骂,说这是为你好,这种人你乘早让TA滚,TA就是恨你!

所以,如果有人告诉你,文学作品和新闻报道要以批评为己任不应该不描写和报道国家以及社会正面和美好的东西,这样的人只有两种:要么是敌人,要么是坏B!因为宣传这种理论的美国也没有这样干,好容易出了个斯诺登、阿桑奇结果终身流亡没有栖身之地,其它小脚色的人物就直接给灭了。

#美政府已订购数百万剂猴痘疫苗#

这篇文章真能胡扯,把一个网传的虚假消息,还总结出了三个规律!到底懂不懂什么叫“规律”?就像说,这个假消息,道出了一个“真理”,或者是说,这个人谎话连篇,但是说的都特有“道理”,荒唐不荒唐?一,年纪大是规律,但是美国选择80岁以上热衷于战争和双重标准惯犯执政不是规律,克林顿和奥巴马两个就很年轻。同时也没有老人执政就衰落的规律,这个说法伤害面太大;二,多行不义必自毙是有这么个说法,也不是规律,传言和人们的愿望,也不可能让人自毙。非纯粹的无厘头,就是说很大部分是无厘头,也就是说是不可能的事情,你是想说,无厘头变成传言和人们的愿望是规律?
三,无实证怎么能体现一种规律?信口开河、满嘴跑火车是一些自媒体人的做法,但是规律必须有实证做基础。没有事实基础,就总结出规律,这个是什么学校教的?前面说,多行不义必自毙,后面说拜登icon的儿子早就跑了。你这说的矛盾啊!多行不义就跑了,那不是不自毙了吗?还是说拜登儿子没有多行不义?根据报道的假消息,总结出这么三个不着调的什么“规律”!确实,有些自媒体人,不顾事实基础胡说八道,虚张声势假装学问很深,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赚取流量,这个倒是应该称为一个规律。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双核+双副中心”  顺应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省人大代表、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尹涛认为,目前广东“一核一带一区”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主体功能明确,“一区”
  • #英伦王后婚纱礼服# 青葱少年时 只爱繁花落锦 对酒邀明月 愿高处入青云 时光流似箭 天道曲如弓 蓦然而回首 今生我何人 其实 自己 始终是自己 既非
  • 他觉得你什么都好,什么都好于他,那么他就觉得自己早晚会被抛弃,与其说以后受伤痛说的很大,不如说他做这个掌控者。你这句话是不是在骗我,我太爱你了,太在乎你,所以
  • 2014年3月9日我们夫《别再让佛菩萨为我们难过而流泪了 - 南无观世音菩萨 - 观自在佛教网》  每年的1月19日,是南无第三世多杰羌佛日,伟大的佛陀要讲特别
  • · 新的时代变幻莫测,总有旧的思想和理念被冲击或是唾弃,只是不知道如今的“推陈出新”是进步还是倒退,唯有时间会给出答案。一切视探索尝试为畏途、一切把负重前行当
  • 一直以来城市面貌脏乱差备受群众“吐槽”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与创建国家一流高新区的要求相距甚远。“仲恺最缺什么,对于在当地居住工作的人来说,缺少大型商业
  • ”“蛮兢兢业业的在希望不要成为你们的负担。作我的孩子,你不会有成龙成凤的压力。
  • (海子) 5. 晚云在暮天上散锦,溪水在残日里流金;我瘦长的影子飘在地上,像山间古树底寂寞的幽灵。(海子) 5. 晚云在暮天上散锦,溪水在残日里流金
  • 越来越多的现代人选择喝茶来养生,健康本身就是一种财富,喝茶也是在投资自己的身体。其实不会享受的人,再好的奢侈品都满足不了他们的快乐。
  • 动作一:爬起来把抱住我的头,把脸压在我的脸上,睡!2.用我的脸垫胳膊肘。
  • 我知道其他圈子的很大一部分人也只想单纯的好,不想被打扰,我都懂,可是事不遂人愿……到了现在这个局面最多的感觉是无助,难过我大概是病了,也不知道说了啥,就这样吧,
  •   △和燕路隧道内部效果图  隧道建成通车后,将与浦仪公路配合,将八卦洲、浦口、仪征、江南快速连接,对促进区域间经济发展,提升南京市交通路网区域枢纽功能,方便市
  • 你终是辜负了他。你何德何能得我轻染深情?
  • 贾阿姨的儿子张先生在西安工作,母亲的病情让他十分担忧,但由于疫情阻隔,他也无能为力。刘芝主动和李女士谈心,了解她的病情、家庭状况,每天都要到李女士的病房里去转转
  • 哪怕一开始的吵架只是误会,他们也都知道在一起只会上瘾般地越陷越深,掉入那脏乱的泥潭中…那不如找个不会让自己爱的如此痛苦的人吧。」 @大瓶黑胡椒_: lmh心烦意
  • 云计算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深度融合,将产生一批基于无人作战的全新作战样式,成为“蜂群”等无人作战系统的“云端大脑”。云计算的技术思想和实施模式与未来智能化
  • (1)不贪便宜:低于行情之屋子,必有不利市场及租方的条件,如屋子在风水上不利于住人,曾经死过人或结构有问题等等;(2)不住旧屋:屋子太老,过去必承受太多人间怨气
  • 亲,我想跟你说的是,你没有忘记情人节,这是我与这个世界和解的一个很大的理由。你都毫不犹豫地多给了,亲,超过一定的界限啦!
  • ?#划划乐园[超话]#路人粉,平常关注地租比较多,最近才开始关注哥组,看了这次回归预告之后每首歌都很喜欢就买了张专,在朋友圈分享了mv之后,混内娱的表妹就过来让
  • 我对花旦这个词有印象还是11年?那时候看国剧盛典杨幂刘诗诗唐嫣戚薇4个一起颁奖一起拍照感情好的很 又都是那两年电视剧比较有人气的演员我一直以为四小花旦是说她们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