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地过年”怎么玩?教你个新词——“宅酒店”】 春节将至,随着全国各地相继下发“原地过年”倡议,以往举家外出旅行过年的趋势锐减。
有旅行平台指出,今年春节黄金周,消费者“酒店度假”有一个较往年更加明显的趋势——择一家门口的酒店“宅”起来。在省心、舒心的星级服务中感受轻松惬意的过年气氛,将成为众多家庭的旅行新选择。
辛苦一年,犒劳自己“宅酒店”
以90后、00后为首的年轻一代逐渐成为出游主力,国人休闲度假理念也在随之更新。
根据OTA平台早前发布的一份假期出游大数据报告显示,疫情影响下,“酒店即目的地”这一度假概念在过去一年备受青睐,高星级酒店入住率不断创新高。这同时也带动了周边目的地及景区、餐饮、租车等旅游生态链的集体回暖。
“在‘原地过年’倡议下,‘宅酒店’将变得更加流行。”越来越多人倾向于在同一城市多住几天,像当地人一样去生活、发掘当地深度美景。
根据携程统计,2020年国庆期间,一家酒店连住5天的旅客环比增长35%,“酒店连住特惠套餐”受到欢迎,这一趋势或将延续至牛年春节。
最新统计显示,一线及新一线城市居民更乐意以“酒店度假”的方式度过2021年春节。根据携程数据,上海、三亚、北京、广州、苏州、杭州、南京、大理、深圳、重庆为春节酒店预订量排名前十城市。
“现在年味越来越淡,倒不如换个环境,带家人换一种春节体验。”家住广州市天河区的高小姐告诉记者,今年春节全家决定响应“原地过年”倡议,在广州周边订一家高档酒店,过一个别样的春节。
在高小姐看来,在配套完善的高星级酒店过春节,是“省时又省力”的选择。“全家人不用为了筹备年夜饭而辛苦一天,酒店完善的亲子区域也能给孩子提供娱乐空间。对于我和老公两人来说,更是难得的放松机会,也是对辛苦了一年变相的‘犒劳’。”

和高小姐一样,受国际旅行用户回流国内市场影响,不少家庭对于酒店度假的品质要求均有所提升——春节酒店订单中,四星及五星级酒店占比高达66.8%。
而在最受欢迎十大春节酒店中,上榜者包括上海金茂君悦大酒店、上海南郊宾馆、三亚·亚特兰蒂斯等,提示近郊高档度假型酒店更受家庭用户青睐。

高端民宿吸引游客“包院过年”
值得一提的是,除酒店外,高端度假民宿也获得不少家庭垂青。
来自途家民宿的数据显示,临近春节,为吸引游客到周边民宿“包院过年”,全国多地高端特色民宿均推出了别出心裁的“过年套餐“,将旅行吃、住、娱打包,提供诸如贴春联、挂灯笼、听相声、泡温泉、手工体验、登山祈福、烟花表演等老少皆宜的体验项目,以安全且“有温度“的旅游住宿服务招徕家庭游客。
“当前人们对旅行目的地的安全和深度玩法有了更高要求,那些坐落在山水或村落之间、安全私密、可体验当地风俗的独栋民宿刚好可满足这部分需求。”途家相关负责人特别指出。
经历过一波疫情之后,不少民宿对于疫情防控的细节把控已驾轻就熟——提前消杀、扫健康码、测体温、核对身份信息等一样不漏:“这样的特色高端民宿,既能让人们‘回归乡野’,又能享受到堪比酒店的安全管理,受到家庭用户的青睐也就不足为奇。”

一亿人不出远门,想去哪里浪?
据了解,随着近期国内部分区域出现零星疫情及多地倡议“就地过年”,2021年铁路春运节前车票的预售较往年同期下降近6成。有关部门预计,将有超一亿人次的铁路出行计划受疫情影响而搁浅。
同程旅行最新发布的2021春运趋势预测报告指出:相比往年的长途旅游,2021年春节旅客越发倾向于短周期、近距离、慢节奏的出游方式。
在此背景下,“宅酒店过年”之所以受到欢迎,与相比搭乘火车、飞机等公共交通工具,以自驾车为主要形式的酒店度假在旅行的安全系数上更能令人放心不无关系。
同时,酒店本身的防疫安全举措也更加受到游客关注。
在广州从事服装生意的张女士表示,因为家里有小孩,选择在酒店过年首要考虑的就是安全因素。知名的连锁品牌酒店是首选,酒店所在地的人流量最好也不要太大。此外,她还希望酒店能提供每日定时消毒,且最好有一些类似的公示,让住客知道具体都做了哪些防疫措施。
记者了解到,针对疫情期间的酒店入住安全,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日前针对做好春节假期文旅经营场所疫情防控工作指示时特别提到,将指导本地星级饭店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包括做好电梯、锅炉等特种设备安全检查,认真查看入住人员身份登记、健康码,把好食品采购、存储、加工等食品安全环节,按规定操作加工冷冻食材等,确保市民春节“宅酒店”更安心。
除安全考虑外,针对适时变化的疫情防控需求可能带来的种种不确定性,亦有不少游客因担心行程有变,对提早预订旅游产品有所顾虑。为此,携程近日还联合近十万家酒店优化取消政策:原“不可取消”的酒店,在入住当日18点前取消订单,仅收取10%的房费。
“这个措施比较人性化,万一去不了也不会太心疼。”市民小曾对此表示欢迎。
记者还从各大旅行平台了解到,为响应“原地过年”倡议,近期各类春节酒店促销活动和补贴政策也已积极上线,如提前预订带有指定活动标签的房型,最高可享6折优惠等,进一步提升了“宅酒店”的性价比。
【记者观察】
“宅酒店“渐趋流行,和“90后”、“00后”年轻消费力量的崛起有着极大关系,他们为国人休闲度假理念带来了新的创意——“酒店即目的地”。
正在暨南大学读大二的学生小欧告诉记者,近年来,各类平台优惠得以让自己和同学能以AA的方式成为一些豪华酒店的“常客“,而这也是旅行方式的一种。
在小欧看来,“宅酒店”是很棒的旅行选择,“很多时候就是想跟朋友一起聚聚、交流感情,一起度过一段彻夜长谈的美好时光,反而看景点并不是那么重要。“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对小欧这样的年轻住客来说,除关注入住的安全性之外,一些带有社交属性的酒店,尤其是能提供有趣的聚会场地或桌游等相关游戏服务的酒店更是其首选。
【疫情期间“宅酒店“安全贴士】
1、选择正规品牌酒店
尽量选择大一些的品牌酒店。一般来说,名气越大的酒店,越有一套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流程,其消毒程序及防疫管理相对也会更加严格。
2、减少与他人直接接触
在酒店入住期间,应尽可能避免与他人直接接触、少攀谈,不仅包括其他陌生住客,也包括酒店工作人员。
3、自带生活用品
疫情期间,最好自行携带生活用品,包括牙膏、牙刷、梳子、纸杯、消毒纸巾等,有条件者还可自带毛巾、被单、枕套等,以防交叉感染。如客房内窗户可打开,建议多开窗通风。
4、戴好口罩
酒店属于人员相对密集场所,即使是高档酒店,各个客房间的距离也非常近,空气流通有限。因此,每当到达公共区域时,不管有无他人在场,都应配戴好口罩。
在酒店内办理入住及退房手续或就餐时,如需排队,则应保持一米以上安全距离。(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https://ycpai.ycwb.com/amucsite/template/#/newsDetail/0/1426000.html?isShare=true

【我说文艺】林森:“知青”原点与时间之书 ——论韩少功长篇小说《日夜书》(下篇)

“日”与“夜”之二:革命与日常

《日夜书》在革命与日常之间处理得最有意味、最为复杂的人物,显然是马涛。作为叙述者陶小布的妻子马楠的哥哥,在《日夜书》中,马涛占据了极大的篇幅,也是全书中韩少功刻画得最耗心力的一位人物。马涛是一位“革命者”,或者说自以为的“革命者”,他读书甚多,有自己的思想理论体系,体内涌动着革命者的坚韧,不少的知青都被他的魅力所倾倒,包括小说中的“我”——陶小布。除了有革命的理想,马涛也有胆量,在因密谋被揭发入狱之后,他仍然不改其志,他犹如永动机,一直喷涌出“革命”的力量。而且,他身上保持着这种状态数十年,直到多年后身处国外,仍是一副引领全世界思想革命的派头。在这个意义上,马涛是一个超脱之人,他几乎放弃了所有的世俗生活,为了某种“理想之光”便把一切都压了上去,从不后悔。我们可以不认可他的思想,可我们又很难不为他这种追索的毅力所震撼。马涛的让人难忘,当然不仅是因为这“伟光正”的一面,甚至可以说,韩少功刻画他、读者记住他,完全是因为他的另外一面。作为革命者的反面,马涛在日常生活当中,完全没有了那种面对历史、面对思想、面对时代的如鱼得水,他失去了那种“对自己入迷的书过目不忘,能一字不漏地背出某一段,甚至能准确锁定哪一页,讲一个小说或电影里的故事,也能风生水起和准确无误”的“超能力”。在日常生活当中,他“把姓王的喊成姓刘的,把杀猪的叫成弹棉花的,把人家的三大姨叫成四姑娘……”饭烧焦了,他路过几次也不熄火。马涛的这种“与生命相脱节的纯粹来自知识演绎的思想狂妄。他内心的自我膨胀和傲慢来自于知识给人带来的心理优越,他忽略了思想的奇葩只有落实到常识的现实才能开出真实的花”。马涛把一家人尤其是马楠伤害极深,陶小布作为旁观者,在讲述之时饱含愤恨。马涛对家人、朋友的伤害是持久性地,他甚至把自己的女儿笑月也丢给马楠,基本放弃了自己作为父亲的责任,这也酿成了小说结尾处笑月自杀的惨剧。而马涛本人,对那些被他伤害的人毫无知觉,只认为所有人都轻慢了他,他的“伟大”被所有人扼杀了——他认为马楠为保护他而在他下狱期间烧掉他的手稿,造成了他曾提出的某个伟大思想未被承认,这对他是摧毁性的。马涛的这些自以为是和思想狂妄,都身披一件“伟大”的外衣,他永远觉得身边人没有给他创造足够多的条件,让他一展身手,于是把“匕首”一次次刺向最亲的人。

革命的轰轰烈烈和日常的鸡毛蒜皮,在这里形成了某种刺眼的对比。一个个疑问也由此诞生:以牺牲身边最亲的人来完成的“革命”,是否具有合法性?连最亲的人都可以如此肆意践踏的理想,是否仍然值得尊敬?革命与日常的摩擦、冲突,是否就像“夜”未能融于“日”?

日”与“夜”之三:身体与精神

《日夜书》里,韩少功极力回归传统长篇的表达,更多地以故事本身来讲述,作者的强行介入不多,但也还是有。韩少功在故事讲述的中间,插入一些章节,分析人物的身体和精神状况,有“泄点与醉点”“准精神病”“器官与身体”等几个章节。“泄点与醉点”先分析了这两者的不同,这两个描述生理高潮的概念,“泄点”相当于饮食当中的“吃饱”,“醉点”相当于饮食当中的“吃好”。之后则是分析N、安燕、姚大甲、吴天保、贺亦民等人的性经历,试图从这里头,挖掘性经历与他们的性格演变、命运走向之间的隐秘关系。“准精神病”则是以蔡海伦、马楠、万哥、马涛几人的某些几近精神病的性格表现作为分析对象:蔡海伦无论任何场合,都把女权挂在嘴边,把所有的话题都引向关于女权的争论;马楠任何时候都让陶小布表达对她的爱,以此来证明他没有变心;万哥是一个穷怕的人,到南方最早开放的城市见识一番之后,心态失衡,导致后来被骗,而这个经历颇多的人,最后变成了喋喋不休的“营养专家”;马涛永远活在他的伟大理想和现实庸常的摩擦当中。“器官与身体”则主要是关于贺亦民的奇人奇事,贺身材很矮,也不识几个字,要谈女朋友还得请别人介绍《红楼梦》等名著中的典故,以方便其“找话题”,就是这么一个人,竟极有偏才,发现了电表上的极大漏洞,长期用电而表不走动,他还有多项技术专利……这个奇人也是畸人,他的腿与腰、手、脑、舌、耳、心等器官被韩少功缓缓道来。

身体作用于精神,精神也支撑着身体。很显然,这相对、相反的概念,被插入完整、线性的叙事当中,不仅仅是一种技术上的花活儿,而是要在人物的命运向前发展的时候,稍微歇一歇,停下来思考那些被故事裹挟着往前的人物,除了社会的、时代的浪潮裹挟,还有没有一些不被注意的因素,潜在地影响着那群人的生命走向?作为个体,精神方面的追求、喜好甚至怪癖,其实也在左右着一个人——虽然这可能很难被我们所看见。除了精神,身体、样貌也跟一个人的成长息息相关,贺亦民就是一个例子。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关于“泄点”和“醉点”,这本是身体上的反应,可这种身体反应,又往往抵达精神层面。身体和精神,显然不是割裂的,而是相连一体、互相转化的,就像“日”与“夜”的永远相连,不可分割。

日”与“夜”之四:少年与老年

《日夜书》里,人物从知青时期的少年,变成活在当下,逐步退出职场的老年。针对少年时期,韩少功少见地在自己的长篇小说当中书写爱情了——而对情感的书写,往往被视为韩少功的一个“薄弱环节”。《日夜书》不仅仅写爱情,甚至也有了性描写,这更是韩少功作品中罕见的。马楠为救哥哥马涛,去找徐副主任,被夺了初夜。后来的第22章、23章里,陶小布和马楠两人进行着让人唏嘘心碎的“第一次”。所谓的性描写,当然不是为了描写性,而是在对话、动作当中,写出马楠和陶小布所受到的身体、心理伤害。陶小布失败的第一次,当然是因为介怀马楠被徐副主任夺取了初夜——虽然他极力否认;马楠后来没法生育,跟当初的徐副主任是不是也有着某些隐秘的关系?这些被时代抛到山沟沟里的少年人,其被时代给予的伤害,通过一次“失败”的性关系,被折射出来。他们下乡之前的那种冲天豪情,被现实雨打风吹去。可以看出,韩少功在书写知青这一段少年生活的时候,既对那个时代保持着警惕性的思考,“将与自己同时代并且命运交集在一起的人作为麻雀,加以刻薄地剖析”,也有对这一段少年经历保持着某种刻骨的痛惜。

老年这一段,韩少功还写了职场,写了办公室政治。比如说第28章突然出现的陆学文,这个在厅长陶小布手下任副厅长的活宝,和陶小布来了一场“宫斗”。韩少功也写到了家庭里的日常,马涛和妻子离婚后,把女儿笑月丢给了马楠,陶小布和马楠之间为笑月的教育,发生了诸多摩擦。而马涛作为一个“时代英雄”,自以为在国外能呼风唤雨,却不过落得一个被鄙夷、嘲笑的下场,他开启一场国内之旅时,已经身患绝症,仍再次把陶小布等人折磨得七零八落。陶小布只能把这当成一个绝症之人的最后任性,把所有委屈吞回肚子。

抛弃掉历史的浪潮,仅仅时间本身,仅仅是少年变成老年的过程,就让人如此触目惊心。这种时间不舍昼夜的流逝感,通过少年和老年的对比,更显清晰,这也是属于作者的感怀,如黄灯所言,“在史铁生无法克服生理的极限早已离世之后,在张承志已越来越远离主流并自动边缘化的形单影只中,韩少功是否感到了一代人被历史的风吹雨打之后的落寞和悲凉?”

“日”与“夜”之五:畸人与英雄

《日夜书》里,韩少功一反《暗示》当中人物和故事只提供例证的方式,开始用心刻画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关于这一点,韩少功自己也说:“《日夜书》讲的是一些‘50后’国人的故事……他们是畸人,也是英雄。说畸人,是他们困于社会和时代的局限,有怯懦,有幻想,有自负,有盲目,有粗鄙……说英雄,是他们抗打击,能折腾,用于反抗,富于激情,相当于一片蓬蓬勃勃的野草,有顽强的生命力度和底层根系。”韩少功本人特别清楚这一代人身上的两面性,他看到了那些同龄人,在这数十年里的人生轨迹和恩怨纠葛,在这里,有人性暗淡的一面,也有人性光辉的一面;有时代不堪的一面,也有时代动人心魄的一面。很显然,真正有价值的思想、真正感人的人物,都绝非仅有所谓“正面”“正能量”的那一面,一定是两面甚至多面的混杂交织,其丰富性才足以让人从不同的入口进入,其丰富性才经得起推敲和细品,畸人和英雄同为一体两面,也是“日”与“夜”混杂交织的一种。

可以看出,韩少功在《日夜书》里,通过一组组相对概念的对照、彼此映射,来构建他心中的“50后”一代人的生命历程。它们有时是界限分明的,黑就是黑白就是白、日就是日夜就是夜;可更多时候,它们又是混合交织、互相转化的,黑可以逐步过度到白、日可以慢慢变成夜。所谓《日夜书》,有日、有夜,也得有“书”,有记录的冲动、有书写中的沉思和犹豫,才能组成这一代人、这一个时代的故事。

感性的“回归”

《日夜书》有着结构方面上的考量,比如说,大量的插叙、倒叙,使得过去的时空和后来的时空,得以穿插、映照。这种手法的运用,对于大体上知晓中国历史发展脉络的读者,阅读障碍不算太大,可对于境外的读者,其进入难度肯定是存在的,以至于《日夜书》的台湾繁体字版、韩文版,不得不“将这部小说里的情节布局稍作调整”。除了跳跃和闪回的大量运用,还在一些章节中间插入“泄点与醉点”“准精神病”“器官与身体”等几个章节,隔断完整的阅读,让读者有放慢脚步、略作沉思的时间。

《日夜书》的首版简介上写着“知青一代的精神史,具有社会广角与人性深度的心灵书写,灵动的言表与深刻的思辨自然融合,当代文学独步标高之作。”“当代文学独步标高之作”这话我们可以当广告词来理解,前面的话则是对这部小说的概括。相对国内其他作家的作品,这句话是没有问题的,但相对韩少功自己的作品,其“思辨”其实是在“后撤”的,因为韩少功最擅长的思想,在这部小说里,得到了最大的“压制”。《马桥词典》和《暗示》中,韩少功本人经常会跑出来,和作为叙事者的“我”混为一体,而且,因为这两部小说中,那个叙事者“我”都是没有姓名的,这就让作者韩少功和叙事者“我”的串场特别厉害。而在《日夜书》中,这一做法基本绝迹,韩少功本人隐遁了,只有作为叙事者的陶小布存在。从这一个小切片便可发现,韩少功在努力压制着思考的冲动,让故事本身去阐释,让故事自然生发意义,也就是说,在《日夜书》里,感性在大面积“回归”。

为什么在思考一代人命运的作品当中,韩少功放弃了自己最擅长的思辨,而“臣服”于故事本身?我觉得最大的原因在于,韩少功或许认为,他本人的思辨与历史的“真实”相比,他更愿意诚实地记录,而不是交出个人的思考——又或许,年满耳顺之年的韩少功,内心萦绕着当年知青生活里遇到的念念不忘的人,他的记录冲动远远大于他的思考冲动。“岁月流逝,数十年一晃就过去了。弹指之间,千年变局。天地之间,唯心是归。当熠熠闪光的那么多人和物正变得模糊,相伴相守的日子渐次凋零,受惠者的一眼回望岂是多余?……放下技法,放下风格,放下创新野心,放下禁忌掐算和风险规避,一切从内心开始,便成了一件轻松的事。”把这些既畸人又英雄的旧日故交记录下来,以免他们被遗忘在历史的烟尘处,是韩少功写《日夜书》最大的缘由。把这些后来成为了官员、工人、民营企业家、艺术家、流亡者的知青一代如实呈现,让后人从活生生的人物和生活中,感受当时的历史现场,便是《日夜书》最大的价值。

也正是出于这最质朴的记录、“书”的初心,“感性”在《日夜书》里得到了“回归”,《日夜书》也成为韩少功笔下最像传统长篇小说的作品。韩少功的中短篇小说,完全符合我们对经典中短篇的理解,很少在作品当中直接以思辨性的语言进行介入,而多以故事来自然呈现。可长篇小说里,他的探索性太强,于是老老实实地讲故事,成为了一种“奢侈”,《日夜书》的出现,算是一个意外的特例。


——原发《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20年5月
----------------------------------------------------
林森,作家,《天涯》杂志副主编。主要著作有小说集《小镇》《捧一个冰椰子度过漫长夏日》《海风今岁寒》《小镇及其他》,长篇小说《关关雎鸠》《暖若春风》《岛》,诗集《海岛的忧郁》《月落星归》、随笔集《乡野之神》等。曾获茅盾文学新人奖、人民文学奖、百花文学奖、华语青年作家奖、北京文学奖、长江文艺双年奖、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奖、海南文学双年奖等,作品入选收获文学排行榜、中国小说排行榜、《扬子江评论》文学排行榜等。

春天恰是读书时

梁晓声曾说:读书的目的,不在于取得多大的成就,而在于,当你被生活打回原形,陷入泥潭备受挫折的时候,给你一种内在的力量,让你安静从容地去面对。

为什么要读书?

作为人类特有的神圣权利,读书是最对得起付出的一件事儿,多读一本好书,你的生命底色就会多一分底蕴、多一分自信、多一分丰盈。

《云淡风轻》是美学大师蒋勋的全新作品,从《诗经》《庄子》讲到文人书画长卷,从《千里江山图》讲到唐诗宋画,无论走到北海道的乡野、京都的寺院、旧金山,还是隐居池上,他心中挂念的都是王羲之的手帖、空海的书法等东方文学与艺术。

他将自己的生命感悟融入他怀抱深情的事物,深觉云淡风轻或许才是生命的最佳境界。

带着几十年的生命体验重新思考东方美学,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领悟喜悦与哀伤之后的无有挂碍,方为云淡风轻。

“东方美学是在漫长的岁月中领悟了时间的意义,领悟了生命是一个圆,周而复始。”恰逢春暖花开之际,这本书无疑让春天更温柔了。

本书还收录了蒋勋珍贵画作及东方经典美术作品,亦具收藏价值。 (来自天涯社区客户端)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执着充斥着他们的生活一些人就像自己永远也不会死一样,不停地追求;一些人又像是从来没有活过一样悄然逝去,犹如一位刚刚失去孩子的母亲,对生活生不起任何兴趣和热爱,深
  • 30:真伤官:伤官当月令,如甲日伤官格生于午月。#八字算命##八字命理##八字合婚##星座命理#命理实战断语理解(二) 19:合禄格:六戊日生庚申时,四柱
  • 北京郡王府饭店主持启幕会圆满[羞嗒嗒]第一次在湖心主持,和朋友们遥遥相望[爱你]爱大家感觉这里是个既恢弘大气又十分宁静的地方,简直独一无二,(以前是清朝铁帽子王
  • 自1月1日至5月24日,对乘船旅客进行筛查,已筛查来自疫病风险区的船只2,551艘,共有146,292人员接受检测,发现疑似感染病例2例。其中,疑似感染者153
  • 《“雪儿”带你畅游云南旅行》[太开心] 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吧[喵喵] 这份丽江攻略希望给你很好的建议 来丽江自由行的茶马古道拉市海 玉龙雪山和蓝月谷,再来丽江
  • 其实,《北史》记载的“幸晋阳”就是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记载的这一次“幸并州”途中“百官受马粮在晋阳”的上艾县这个晋阳城。也就是说,历史上的晋国晋阳城,就在古平
  • 为此,我们加上了大量我们认为有必要的注释(绝对不是为了凑字数啊)编辑姐姐还费心将鸟类的部分单独列出,专门在书的末尾加上了“本书中出现过的鸟类”这一附录——希望一
  • 112个重点监测城市总价1000万元以上豪宅共计成交14303套,同比增长15%业界普遍认为,更多人开始关注生活环境的安全性和健康性、开始思考什么样的房子可以让
  • 那是我们最幸福的时光,所以我把这段话作为手机壁纸,设置成,手机锁屏,永远都记得,有你真好[心]图一:自制壁纸图二:原图来自工作室今日份表白我爱你,比昨天多一点,
  • 此时发布这一报告,既是对中国黄金行业取得的阶段性抗疫成果的总结,也希望籍此为世界各国的疫情防控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因为战胜了伊藤而被报道称为“证明了她有能力
  • 肖战平安顺遂 肖战平安喜乐顺顺利利,健健康康 肖战平安喜乐,万事胜意 肖战天天开心 肖战事事顺心 期待肖战余生请多指教,期待肖战顾魏 期待肖战斗罗大陆,期待
  • #投稿时间##美食文# 《穿到洞房花烛夜之后》by吴下阿若,bg,正在连载。 是《外婆的早餐店》同作者的新坑,文风很温馨,是我梦想的富贵闲人的生活了! 女主爱
  • #小王每周plog放送##长沙探店# 太平街这三家店我个人都觉得非常值得去逛! 1⃣️云馆/角落:云馆算是很经典的古着店了~他们的新店“角落”就在老店的小巷子走
  • 太理史论分享| 爵是什么?今天大多数人心中,“三足双柱有流爵”就是标准答案。此系宋人之功,他们把三足爵定名为爵,今人承袭之。这是一大推进。近几十年伯公父爵浮出水
  • 不清楚你是怎样的,很多人也是一个人生活的,所以大部分的人喜欢用工作来麻醉自己。其实你所羡慕的成功人士,他们不一定比你年长,所看的事情、所做的事情都不一定比你成熟
  • 整体光源和灯的线路颜色上也与雕塑保持一致,具有设计感。#杭州装修设计# [心]#室内设计# 本案没有繁琐的造型和材料,最大限度的体现空间与图形的协调。
  • 好想自己对另类又一种天然的喜欢,在评说苏州弹词的时候也是人人说好中我要唱别调。周深的嗓子绝对不会是男高音,闭上眼睛听一定会以为是女生在唱,他的嗓音怕是女歌手都要
  • 只是,你的幸福,常常在别人的眼里。新城控股愿与全社会一起,以千万新城人的共同努力,以无数个“我们”凝聚而成的新城,实现人们关于幸福生活的更多期待与向往。
  • 牛羊肉、鸡肉、猪骨等食材是我们常用的,还有一些我们不太常用的食材,像花胶(鱼肚)、瑶柱(干贝)、响螺和淮山药、沙参、玉竹等中药材。调料有盐和胡椒粉,出锅的时候可
  • 我们表述的应该就是客观的中立态度,不去卷入极端的党派政治纷争应该是我们华裔表达的最好的姿态,因为我们参与的任何一派的党争、政争都会将自己带入不利的位置[坏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