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故事# 乡村两脚夫

豹子头是二龙山当家的,平日里领着众喽专干拦路抢劫打家劫舍的活儿,由于他胆大心细讲义气,而且抢的都是些贪赃枉法、为富不仁之辈,穷苦百姓们个个暗中叫好,这么着威望日隆,渐渐坐地成虎,成了最大的一座山头。

这天手下押上一个老头来,只见老头一脸沧桑风尘仆仆,一双脚板出奇地大,一看就知是常年在外行走的角色。豹子头一见老头的模样便喝问手下:“你们眼睛瞎了吗?怎么抓了一个贫苦百姓来?”

手下一听报告说:“当家的,我们也差点看走了眼,再仔细一瞧包袱,重着哩,里面竟有二十个大洋!当家的,贫苦人家能有这么多大洋吗?分明是只伪装过的肥羊。而且更奇怪的是,老头被设伏的弟兄们抓住后,一不求饶二不反抗,只有一个要求:见当家的一面,不然他就当场跳崖自杀。我们见老头这么坚决,怕其中有隐情,就只好蒙了眼睛带上山来。”

豹子头听了心中诧异,斜着眼看向老头。老头一丝害怕的神色都没有,直通通地对豹子头说道:“我是个乡村脚夫,专门替人家送东西送信件,干这行三十多年了,从没有误过事。今天带的东西被你们抢了,请当家的还给我,不然我只有死路一条。”

豹子头听了,一拍虎皮椅子扶手,叫道:“哈哈哈,这不是与虎谋皮吗?要我说,东西被抢了,你完全可以自个儿赔上嘛。”

老头说:“能赔上早就赔上了,可我即使倾家荡产也赔不起这么多大洋,所以当家的要是不还给我的话,我没脸见人家啊,就非死不可了!”

豹子头乐了:“赔不起,那你不会跑路吗?”

老头摇摇头,说:“干我们这行的,信用比性命还重要,这行当我做了三十多年,小到带过布匹、带过书信,大到带过金子、带过大洋,从来没出过一丝一毫的差错,乡亲们都把我当作天底下最值得信任的人,所以我不能跑。”

豹子头不耐烦了,一挥手说:“我拉山头立杆子也好多年了,还从没有过把到口的肉再吐出去的事,老头你死不死跟我有什么关系?来人,把他眼再蒙了,拖到山下去!”

老头凄然一笑,说:“既然这样,无须你们动手,我自个儿来就是了。”说完“咚”的一声竟一头撞上坚硬的石壁,顿时血花四溅。

不知过了多久,老头悠悠醒了过来,刚睁眼就听到豹子头恶狠狠地嚷道:“老头,你可醒了,我算是服了你了!为了你,我还到城里偷偷请了医生来。”

老头呻吟一声,说:“当家的,你救我干什么?”

豹子头瞪眼嚷道:“不救你,四乡八里的百姓能把我吃了。这两天,我手下人没闲着,到山下一打听,原来你这老头还真厉害,个个一说起你都直竖大拇指,说是天底下第一号厚道人,也是大伙离不开的人。当听说被我抓了后,个个破口大骂,骂我瞎了眼烂了肚肺,说抢那些贪赃受贿、为富不仁的也就罢了,怎么能抢老脚夫?老头,不瞒你说,我再混,也知道贫苦百姓是得罪不起的,好多时候他们就是我的眼线哩,再说我也是贫苦人家出身,这么着只好救你了。”

老头说:“可你救了我也没用,我迟早还是得死。”

豹子头笑起来:“我把抢你的财物还给你,再补偿你一些,你还死吗?”

老头也笑了,说:“该我的你还我,不该我的,我一分一毫都不要,这就是脚夫的规矩。”

这事一经传出,人人赞豹子头讲义气,更赞叹老脚夫轻生死、重承诺,从此以后老脚夫在外送货更加一帆风顺了,无论哪个山头都告诫手下:谁都可以抢,就是老脚夫不能抢。可是过了不久,出大事了。

有人发现老脚夫死了,在一个漆黑一团的晚上,被人用刀捅死在山道上,身上的财物被抢了个一干二净!

二龙山下百姓的情绪一下子燃烧起来,恰好豹子头也听说了这事,便亲自来察看,大伙一见是他顿时怒吼起来:“豹子头,肯定是你见财起意杀了老脚夫,告诉你,这事不会就这么罢休,从此以后我们誓不两立!”

豹子头神色痛楚地看着老脚夫的尸体,缓缓说道:“当我听说这事后,立即召集所有手下询问,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们,人不是我二龙山杀的!我要杀他上次就杀了,干吗又救他一命还他大洋?”

乡亲们一听,安静了下来。是啊,豹子头说得在理,他要劫杀老脚夫上次就杀了,那凶手又是谁?正心头迷乱,又见豹子头跪下一条腿,伸出一只手轻轻合上老脚夫的眼睛,然后举手向天发誓说:“老脚夫,我不查出凶手,誓不为人!”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豹子头一直没能找到凶手。

忽然有这么一天,村民们上山劳作时发现老脚夫的坟前跪着一人,起初大伙也不在意,以为是来吊唁的,可等劳作归来时竟发现那人还笔直地跪着,像尊雕塑一样,大伙顿时起了疑心。

一传十、十传百,大伙个个赶了过来,连豹子头也闻讯赶来了。正要问,那人先开口了:“老脚夫是我杀的!那天晚上我正好撞见他背了个沉甸甸的包,而我正因赌输了钱被债主逼债,一时起了恶意便杀了他抢了东西。”

大伙一惊,随即愤怒起来,个个挽起衣袖就要上前,眼看着大伙的情绪就要失控,那人又开口了:“但随后我就发现抢错了,只怪天太黑了没看清,我抢的人竟是老脚夫,一个菩萨一样的好人,更要命的是,上次被大当家抢去的大洋就是我的!老脚夫为了我的大洋可以不顾性命,而我却杀了他……我恨死了自个儿,一段时间的煎熬过后还是过不了这关,所以就来了。现在我也不劳大家动手,这就自行了断!”

那人说着从怀中掏出一柄小刀,猛地一刀刺进自个儿的右眼,顿时鲜血迸流,直吓得众人失声尖叫,掉过头不敢看,只有豹子头冷眼瞧着,握着马鞭的右手青筋直暴。

那人疼得浑身直打战,好容易撑住了不倒,口中说:“我有眼无珠,留着它又有什么用?”

说着他又举起刀,再刺左眼,电光火石间,众人忽听得耳边风声急响,随即“啪”的一声,大伙再一瞧,原来是豹子头一马鞭抽落了那人手中的尖刀。

仅剩一只眼的那人苦笑道:“各位,难道我求死也不许吗?”

豹子头喝道:“不能就这么便宜了你,听着,暂且留下你一只眼睛,日后要用。”

那人一脸迷茫,问道:“干什么用?”

豹子头一字一句地说道:“接过老脚夫的班,作为赎罪之用,这样老脚夫的在天之灵才会安息,因为大伙需要一个脚夫。我说,你连死都不怕,难道还怕当一个脚夫,一个跟老脚夫一模一样的脚夫吗?”

那人一下子愣住了,大伙也愣住了。

从此以后,山村跟外面的联系再次通了,那独眼人背起了老脚夫褪色的信包,从此风雨无阻、尽心尽力地行走在四乡八里,他的小屋就建在老脚夫的坟旁。

人们开始以为这独眼人只是一时的冲动,谁知一天天一月月过去了,这人竟跟老脚夫一样,勤勤恳恳地埋头赶路,所带财物也分毫不差,比当年的老脚夫有过之而无不及。

再往后,豹子头也下了二龙山,不知去向,其他大小山头也慢慢太平了。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因为两个脚夫,这儿竟暂时成了一个风平浪静、民风淳朴的世外桃源。

喝着冰奶茶看《十三邀》的赖声川访谈,夏天在家呆着的感觉真好,听着赖声川聊起六十年代在伯克利大学读书时光,那个夏天的理想蔓延到了他的一生,每个人都有一个不能错过的悠长夏日吧。

人生就是这样,不小心就错过了。死亡不会给任何人准备一个郑重的专门的告别仪式,活着也一样,没人知道哪件事是最后一件事,哪个人是你见的最后一个人,哪个遗憾是你这辈子再也无法完成的遗憾。遇到了就只能尽快抓住它。

丁乃竺到了老年,依然容光焕发。提到那年遇到赖声川,电影院外下着雨,他说,我们生命中的每一天有很多东西,要去感觉,要去看。他突然指着外面的雨说,我们就是这个雨,我们应该很好地珍惜生命中的这些瞬间。丁乃竺说,他总是很纯真。赖声川说,她是那种天塌下来,还可以活得很好的人。(怎么有如此合适的夫妇)

大学时代,丁乃竺第一次到赖声川和他朋友共筑的理想国拜访,坐在地上弹吉他的赖声川抬头说了声嗨,第一次聊天,一聊四小时,一直聊到现在。赖声川说,我们还有说不完的话,还在用不同的方式说。我第一眼看到她,立刻知道“就是她”了。丁乃竺一进门,看到赖声川在弹吉他,阳光洒在他身上,觉得他好有自我,活在一个好纯净的世界,有出世的感觉。他回头打招呼,两个人都有很熟悉的感觉。

赖声川和丁乃竺两人一起去美国读书,就想去同一所学校。无奈只要有文艺创作专业的大学,就没有同时招两人。最后,赖声川选择了戏剧专业。(天意)本来他们可以自给自足在美国生活,然而被朋友骗走了两年的积蓄,夫妇二人只好去熟人的餐馆当服务员,时间长了,赖声川慢慢懂得如何同时为五桌客人服务,这就是一种统筹能力,就像你要同时做几盘菜,怎么搭配,怎么分配时间,都和后来导演要做的事差不多。

害你最深的人,也是在帮助你。在某种程度上,那个人刺激你很大,可能会把你逼到一个无意的方向,这些经历说不定会激发你的潜力。(在餐馆打工的时,还无意遇到了约翰列侬)

现在很多人都喜欢短视频,一分钟就要摆脱无聊,就要有效果。刺激不到的话,就马上下一视频,谁知是更无聊的一分钟。在无聊中徘徊不前,这个日子怎么过?再面对一些真正正规东西的时候,还能看下去吗?你的耐心在无意中渐渐消耗殆尽了,理解力也退化了。

契诃夫说,我们平时就是在吃饭聊天睡觉,没有每天杀人谈恋爱。为什么舞台却在每天杀人谈恋爱。于是他真的写出了一个长得像人生的剧场。在戏剧中找到了真实的生活,有了一些内在深刻的瞬间。

其实戏剧就是讲人,编剧就是在讲人。编剧不是你想象的,一个人拿着笔或者在电脑前,而是跟大家一起来做。这是多么违反常理的一件事,赖声川觉得,我就是个性中违反常理,会不满意于常态,所以我博士论文研究,现代西方剧场里的东方潮流,不是研究东方文化如何影响西方戏剧,而是研究西方的这些大师们如何误会了东方。

希波战争中,歌队一直在报那些死掉的波斯人的名字,用了很长很长时间,为什么呢,一是悲悯精神是伟大的,第二哀悼人类的共同处境。

比起愤怒,赖声川更愿意选择悲悯。创作本身是两面的:对社会的不满,对人生的不满,看到人生的缺陷,看到人活在世界上的缺陷,这是一种。但是反过来,它是另外一种,于是我们要用什么态度面对这些缺失,是愤怒,是惋惜,还是悲悯?可能更愿意选择悲悯,虽然那是比较难的一件事情。

在佛法里面,很多的答案,你走入愤怒是找不到的。愤怒以及类似的情绪其实破坏性很大,你发一次狂飙,烧掉很多细胞,要花很多时间才能恢复正常,每一个人都有这个经验。他从来不发飙,不吼。他说,如果吼有用的话,肯定吼,但我发现吼没有什么用,真的没有用。

许知远:你会觉得其实你这代人很幸运吗?

赖声川:很幸运,我很幸运。有时候我很难去面对一些现实:那就是现在的东西就是不如以前。我一直觉得我是个心胸很开放的人,我绝对不会用绝对的一些词,绝对不要那么武断(judgemental),绝对不要说这个时代不如那个时代。

好比嘻哈音乐,很抱歉我的耳朵听不进去,很棒很有深度的,我到现在还没听到。我相信是有,但是真的,那个东西对我来讲,我听不到我们讲到的一些价值观,比如愤怒,对社会的批评,或者是对个人的怜悯。我所听到的很多都是极为自私自利、粗俗的。我说这个是现在年轻人听的东西,那表示这个社会就是自私自利、粗俗,随便骂脏话没问题。骂脏话不是问题,我戏中有很多脏话,但是那种也不是骂,它是用法,是让人觉得有点惊讶。

我所认识的音乐,它不在乎自己的性器官,它在乎世界、宇宙、人类的和平等等。所以我们那个时代进入的标准就很高,我觉得艺术,第一它可以大众化,第二普罗大众的东西可以有很高的理想,这也是六十年代的时代特征。所以,现在很多人问我商业跟艺术之间的分别,我说我借一句杨德昌的话,一点分别都没有,你把事情做好就好,你管它叫艺术还是叫商业,好作品就是一个好作品。

#柔情史##我和妈妈的故事# 中国式母女的相爱相杀 文|读者:款款 (-本文系读者投稿,不代表本刊立场-)

我和我妈 相爱相杀。”——这是电影《柔情史》印在海报上的一句宣传语,也是整部电影的故事核心所在,即一对普通母女“相爱相杀”的琐碎日常。

北漂女孩小雾是一个自由编剧,因为意外得到一笔稿费,她租下了胡同里的一个老房子,并期待着一个人的崭新生活。然而母亲却突然搬来同住,并将她荒谬的生活规则与偏执的行为方式强行渗透进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小雾备受折磨。于是独属于母女间的奇特战争开始了。她们在一蔬一饭间你来我往,仿佛乐此不疲地相互伤害着,又试图从彼此身上寻求慰藉。

电影由“奶”“羊蝎子”“瓜”三段组成,“吃”也占据了很大的篇幅。因为正是饭桌连缀了母亲的世界和女儿的世界,是两人之间唯一风平浪静的闲暇时刻。母亲当了一辈子的家庭主妇,对女儿目前身处的世界鞭长莫及。只有饭桌,是她唯一能找回存在感和安全感的地方。她在饭桌前将女儿一口口喂养长大,在饭桌前传递自己的生活经验,也在饭桌前成为一个母亲。

女儿小雾虽然看似独立自由,但面对生存困境和创作焦虑,她也在艰难地寻找自己的存在感。至于与母亲的争吵,尽管痛苦却也痛快,好似一场默契的游戏,让她短暂忘记外面的风雨。说到底,这其实是两个极度缺乏安全感的女人,在笨拙地对抗世界、保护自己。而母女关系的微妙映照,又让女儿选择了与母亲完全相反的方式进行应对,于是矛盾、摩擦甚至战争就开始了。

美国心理学与女性研究荣誉教授菲利斯·切斯勒在《女性的负面》一书中,专门用了三个章节来讨论母女关系。在第五章中,她提到了美国当代著名女诗人阿德里安城·里奇(Adrienne Rich)在其著作《女人所生:母性作为一种经验与制度》里引出的“惧母症”(matrophobia)概念。这是一种“愿望”,“彻底肃清母亲的所有束缚,成为个性鲜明的人、自由人”。对此,她还借另一位女性评论家的观点进一步阐释道:“在俄狄浦斯神话中,亲子杀父以便取而代之。相比之下,在新女性神话中,女儿‘弑’母是为了不必取而代之。”

然而大部分情况下,悲剧的宿命论都占了上风,那些女儿们一直努力想要逃离的,反而被根深蒂固地继承下来。在电影《春潮》里,金燕玲饰演的纪母和郝蕾饰演的建波,在将母女之间的角力升级的同时,也将不幸的人生延续。

比起小雾和母亲的“相爱相杀”,建波和母亲更像是仇敌,剩下的只有“相杀”。小雾和母亲会争吵翻脸,也会相携逛街,而在面对母亲如魔咒般喋喋不休的抱怨、控诉乃至谩骂时,建波早就放弃了言语的回击,始终保持冰冷的沉默。因为对于亲手砌起围墙,将自己围困在不幸过往里的母亲,言语是无效的。真正有力的回击或者说报复,是竖起浑身的刺,凡事叛逆而行。

战争止于母亲的病倒。背对母亲的病榻,看着窗外夜色里的霓虹,建波终于开口了。她诉说了从小被母亲漠然以对的委屈,以及母女矛盾的症结所在——父亲。尽管于母亲而言,父亲是罪恶和羞辱般的存在,但于她而言,父亲却是唯一给过她点滴温暖的人。可母亲却硬要摧毁这一点温暖,只为证明自己有多么地不幸。

“你想让我找一个好男人,有一个家,过体面的生活。我不,我就要你看见我现在的样子。”
是的,建波用承袭不幸的方式去反抗母亲的不幸,通过摧毁自己的人生来摧毁母亲的人生。这无疑是双输的惨烈结果。然而不幸的是,这种惨烈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纵使没有如此激烈的冲突,相信每对母女也都或多或少经历过类似的“紧迫”时刻。

爱恨交织,情仇难分。因为同性的境遇投射,尤其在父权和男权之下,处于弱势地位且面临纷繁压力的女性又普遍缺乏安全感,母女关系在所有家庭关系里也最为复杂和幽深。

香港大学婚姻与家族治疗硕士、简单心理认证心理咨询师李惠珠在《母女关系交织着复杂的爱恨情仇》一文中曾写道:“在成长的过程中,通常女儿与妈妈的关系紧密,边界模糊的关系使得彼此情绪相互影响着,女儿一方面要安抚妈妈的情绪,另一方面又吸收妈妈的情绪,融合分不出来。身为女儿,随着年龄增长,渐渐会觉得这个情绪似乎不是自己的,很想摆脱可又摆脱不了,觉得陷入母亲情绪的洞里,但是离开这个洞,似乎又背叛母亲。这样的矛盾挣扎,以及脱离不了的愤怒与无力感,让她纠缠而且进退两难。”

在传统的儒家文化和孝顺美德影响下,中国式母女关系更容易深陷这种“逃离-内疚-挣扎/争吵-逃离”的负性情绪循环,难以找到出口。而面对成年女儿的反抗,母亲的口头禅除了“都是为你好”,就是“再也不管你”。比起前者,后者杀伤力更大。因为它唤起的是孩童期的生存恐惧。

在《春潮》里,母亲会骂“白眼狼”,“你从小吃我的,喝我的,合着我养你就是让你来跟我顶嘴”;在《柔情史》里,母亲会大喊“你以为你的自由是什么换来的,你早该挣钱养活我了” 。

因为养育之恩,所以有了“管”的权力。尤其是计划生育政策下出生的独生子女一代,很多人都经历过被父母支配的恐惧。而作为母亲一生的投射和焦点,独生女所经历的被控制感只会更加强烈。我就是其中之一。

我的母亲是一个非常居家的人,称得上典型的贤妻良母。小的时候,尽管经济条件不好,母亲却总能把家里料理得妥帖温馨,而且常常用一双巧手制造着小小的惊喜。母亲尤擅织毛衣和扎辫子,我也因此经常被同学羡慕。母亲用浓浓的爱意将我包裹,但与此同时,也将我重重围困。

除了上学,只要我一不在她的视线范围内,她就会恐慌。用我四婶的一句话来形容,就是“恨不得把你拴在裤腰带上”。整个成长期,我都在这张爱的罗网里左突右撞。直到进入大学,除了遵守至少每两天打一个电话的约定,作为反抗,我开始一两个月不回家。有一次,因为跟同学在外吃晚饭,我没有接母亲的电话。等再拿起手机,有18个未接来电。那一瞬间,往事历历,汹涌而来,我终于忍不住情绪崩溃。

如今回想起来,我才发现,那时的母亲是孤独的。父亲常年在外工作,作为家庭主妇,母亲也没什么朋友。加上那个年代经济拮据、娱乐匮乏,我既是母亲的女儿,又是她的朋友、她的玩伴、她的生活目的、她的情感寄托。也正是因为慢慢意识到这一点,这些年来,我开始跟母亲真的像朋友那样相处,从前的那种紧张感也逐渐变得轻盈。

当然,物理距离的拉开是先决条件。远离之后,爱才能自由呼吸,否则就会在密闭空间里发酵成复杂难言的恨意。中国式母女关系,以及所有代际关系的主要矛盾,其实都源自界限感的缺失。而无论是痛苦转嫁还是爱的捆绑,都不过是具体表现形式而已。关于这一点,需要强调的是,“界限感”是对关系双方的要求。当我们想让母亲把女儿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时,我们也应该撕掉母亲的标签,把她也当作一个人、一个女人来看待。

母亲也是人,会有脆弱、愤怒、嫉妒、自私的时候;母亲也是第一次做母亲,会有彷徨、无助、忧郁、想要放弃的时候。中国的很多父母,其实并不清楚为什么要生孩子,或者在根本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就成为了父母。而流传千年的“慈母”圣像塑造和主流文化里对“母爱伟大”的讴歌,都让母亲面临更大的压力。

我跟母亲关系的真正缓解,是从第一次明显看出她的衰老开始的。当我惊讶地发现母亲的模样变得比我记忆中瘦小时,就好像褪下了“母亲”这个壳,我突然意识到原来母亲也是个普通人。前两年过年回家,如同当初她教我背唐诗一样,我教她使用智能手机,从那笨拙又用力的模样里,我瞥见了幼时的自己。有次国庆回家,我看懂了她眼里的喜欢,于是将口红送给她,并让出梳妆台,让她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开始涂抹,就像小时候我偷偷穿她的高跟鞋一样。与此同时,借助微信的文字和表情包,母亲的爱意有了更多的外露表达,而我也开始学着对母亲进行哄劝式的赞赏,让她感受到我对她的在乎。

在前述提到的两部电影里,两对母女的“相杀”也都因为母亲的“示弱”戛然而止。《柔情史》里是母亲黄昏恋的失败,《春潮》里是母亲的病倒。在《亲情无价》《热泪伤痕》《母女情深》等多部讲述母女关系的经典美国电影里,这也是让矛盾暂歇的通用情节。因为借由危机或生病而来的,其实是一次角色互换,一次婴儿回归。

随着母亲衰老,女儿成熟。身体、经济、认知、地位,在时间的催化下,母女关系也发生了调转。女儿变成母亲,母亲变成女儿,从而获得一次和解的机会。本质上母女一直互为镜像,是某种意义上的双生子。

从这个角度来说,看清自己身为人、身为女人的局限,才能找到一种自洽的方式,更好地与母亲相处。抛下“母爱是最伟大的”双重束缚,才能减轻女儿反抗的愧疚,并卸下母亲圣像的枷锁,真正透过“母亲”,看见母亲。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大半夜的突然很感慨吧真的很想说,真的很喜欢艾斯兔但是一直以来我追星都是极其理智的那种很多时候都算是一种仰慕和欣赏跟常见的那种追星心态不太一样怎么说呢不管S队怎
  • 慕诺联盟 暑期超级裂变计划 梦魔鬼上线 一整个踢人的大动作 位置紧张到给莎莎都移出去了 我说过我不需要滥竽充数的人 我的团队有多少人就有多少人活跃 氛围极好 你
  • 浪费钱啊[允悲]#我要上同城精选# 当老粉对我说,鱼家,溪家,宇日俱曾家,曾经有过一段和谐互助的时光时,我甚至是不敢相信的。这个事情是这样提起来的:有粉丝到说英
  • 【White’s Boots - Semi Dress 大集合】White’s Boots 當家款式之一 Semi Dress 靴型,超級經典的靴型讓您難以挑剔
  • 久违去影院看了侏3,感想是欧美塑造的爱情果然还是又热烈又直白,有着不顾一切去拥抱火焰的勇气,虽然也能懂日式的晦涩犹豫,隐藏在双眼后的澄澈情愫,但果然还是好喜欢直
  • 希望能遇到一个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灵魂伴侣~聊聊诗和远方……看看有没有相同的灵魂…胸有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人为什么要成为更好的自己,就是要为了配得上更好
  • 一旦心裡確定了。喝第三泡簡潔多了。茶湯在口中四溢,掃盪過味蕾時甘爽在口中明確的存在。發散而不是張揚,得益於二三十年的存放。 前些年師父去六堡,茶家人一籮筐放
  • 猫舍上半年繁育计划已完成,目前仅剩三只小猫咪还在找家长哦[羞嗒嗒]签定购猫协议,终身售后有保障~#布偶猫##布偶猫舍##萌宠# p1-3,海山双弟弟,安老二,
  • 【暑假假期第八届IJOY x CGF漫展】嘉宾大大火热来袭,7月22-24日老地方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不见不散哦 【超3500万粉丝嘉宾出席确认,最强嘉宾情报汇总大
  • 这个月公布的详情如下:1.地图种类:在游戏上线时将会有12张地图,类型暂分为淘汰赛、计分赛、街机赛淘汰赛的玩法有点像吃鸡,玩家活到最后来赢得胜利;计分赛通过完成
  • 此前,有网友曝光了宋慧乔与友人在国外度假的照片,私下宋慧乔全素颜出游,穿搭随意清凉,戴着编织帽的乔妹少女感强烈,身形没有了结婚状态中的”幸福肥”在路人相机中
  • 少数清醒人士喊了有两三个月了,要讲科学,讲成本,现在调整虽然晚了,但也算亡羊补牢,总比不调整好。这新冠疫情已经快三年,病毒也不过尔尔,没必要再层层加码,继续无谓
  • 根据新加坡所得税法(ITA)第13(7A)至13(11)条文,公司可以从外国来源的收入豁免计划( FSIE)中受益,但该海外国家的公司税率需至少是15%,收入已
  • 模型特点●原型为1994年后的北斗星3/4号编组●完整还原了编组内车辆的各种细节●オハネフ25、カニ24两节车厢的昵称板带背光,带尾灯、支持常点灯,有ON-OF
  • 我认为一款精粹水,能踏踏实实吧这点做好就已经相当不错了,因为这点对于敏感肌有位重要,皮肤不漏风,能提供真正靠谱的锁水能力,这样就不容易水油失衡。(扯个题外话,
  • [#教师资格证报名#] 说说教师资格证的事 一开始没有明确的规划说要考证,是在朋友的带动下一步步的走到了拿证,然后把我的历程说一下,给想考教师资格证的朋友一点借
  • 这位男士喜欢预测,可是因为命局组合复杂,多少命理师难以把握,连盲派也无法算准是实职行政正处级去年夏天跟朋友一起偶遇有缘与命主一起吃饭,让我预测,打开八字一看,初
  • ------男主成熟魅力大叔,女主清纯甜美白富美作者文笔是真好,前期描写他俩之间的暧昧太让人上头了,就像猎人一步步设下各种陷阱,就等着小白兔上钩的场景,疯狂磕,
  • 还知道了你叫凤凰木很好听的名字特意上网查了查“叶如飞凰之羽,花若丹凤之冠,故取名凤凰”六月是你开的最艳的时候我想与你约定当我高三时我一定会来看看你那红艳的花朵悄
  • 小苹果很是伤心,只好走丈母娘政策,对我妈极尽溜须拍马之事,有时候他主人喊他他都不理,我妈一喊立马就来,我妈在他家麻将室打麻将,小苹果被关起来了就两只脚搭在栏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