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盘龙# 【“城市防涝”怎样最给力?盘龙这场直播给出了“金点子”】雨季的来临,在给盛夏祛暑送凉的同时,也会带来可能让城市淹积水甚至产生内涝灾害的强降水。为此,6月24日,盘龙区政协选取鼓楼街道“桃源老村片区淹积水治理”问题,组织社区、居民群众代表、政协委员、鼓楼街道、区水务局、区住建局、区气象局、区生态环境分局及区融媒体中心在桃源社区首次以网络直播协商议事的形式,共同开展“协商在基层•春城面对面——治‘淹’解民忧”协商议事会。

活动旨在充分发挥政协专门协商议事机构作用,推动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的落实机制,搭建线上线下、多元主体参与的协商议事对话平台,广泛搜集汇总委员、群众对城市防涝工作的意见建议,探寻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方法。
https://t.cn/A6abqTxv

【岸田政权的经济安全保障战略】

岸田首相欲制定的《经济安保推进法》的框架已逐渐清晰起来。北海道大学研究生院教授铃木一人将在本文中就“加强供应链”等法制建设方面的主要论点展开解说,探讨日本政府的深层次战略考量。

——向西方国家看齐的战略——

提交《经济安全保障推进法案》或许是岸田内阁2022年的重要课题之一。本届政权成立至今,我们也可以看出些端倪了。在此,笔者将把各种碎片化的论点串联起来,尝试探讨岸田政权意欲推行怎样一种经济安全保障战略。

眼下,岸田政权将制定《经济安全保障推进法案》作为首要课题,由经济安保担当大臣小林鹰之牵头,正在全力推进制定法案的相关工作。尽管这项法案的细节尚未公布,但综合媒体报道的信息来看,新法案似乎将在四大领域制定法律法规。这四大领域分别是加强供应链、巩固科学技术基础、非公开专利制度、保护和维持核心基础设施。其中,被认为必须优先推进的是非公开专利制度。

通常来说,专利是要公开的。专利制度实质就是,基于公开的技术信息,规定无专利权者不可使用相同技术以避免侵害专利作为前提,如要使用相关技术,必须支付专利费用的这样一种制度。因此,专利一直采用公开原则,而与此同时,这意味着涉及安全保障的机密技术信息也会被公开,尤其是人工智能(AI)和机器人技术等原本作为民生技术而开发的技术被转用于军事目的的事例屡见不鲜。

之所以将推出非公开专利制度作为优先课题,是因为日本也拥有不少这种具有高度军民通用性的新兴技术相关专利,政府越来越担心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公开这些技术会引发问题。不过,自民党和经济产业省优先着手制定非公开专利制度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经合组织(OECD)成员国中,只有日本和墨西哥尚未建立这种制度,日本的所有专利都是公开的,因此政府担心如果日本的技术外流,被潜在战略竞争对手加以利用,会遭到西方各国的抨击。

换言之,可以说岸田政权的经济安全保障战略重视的是,首先要弥补日本的制度性短板,让国际社会认同日本是一个负责任的国家,向其他国家(西方国家)已经推出的制度看齐。

——调整供应链是当务之急——

其次,加强供应链也是关注的重点。这不仅仅是日本的问题,美国2020年2月也发布了总统令,要求调整本国供应链,欧盟也在欧洲议会上讨论了供应链的韧性(resilience)问题。可以采取的应对措施包括减少对战略竞争对手的依赖,实现零部件、原材料等进口多元化,在重要战略物资方面增加储备,等等。虽然尚不清楚法案中会以何种方式提及这一点,但至少首先必须重新调研供应链问题,了解日本目前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他国。

关于加强供应链这个问题,日本已经在芯片领域开展了相关工作。芯片被广泛运用于所有电子产品,是一种战略性极高的零部件,而日本的尖端运算芯片几乎完全依赖于进口。此外,近两年来的情况促使用于生产游戏机和智能手机的芯片需求激增,另一方面,寒潮和工厂火灾等原因导致供应吃紧,引发了全球性的芯片短缺。

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政府已经认识到,为了保证芯片的稳定供应,也有必要在日本国内加强芯片生产体系。因此,政府向全球最大的运算芯片制造商台积电承诺补贴一半建设费用,成功吸引其赴日建厂。关于芯片这样的战略物资,政府采取了具有高度政治优先性的政策,不惜给予巨额补贴也要确保稳定供应。

——维持核心基础设施的重要性——

岸田政权的另一个政策优先课题是被称作“数字田园都市构想”的行政体系数字化升级,主要内容是建设完善国内数字基础设施和实现数字化转型(Digital Transformation)。在应对疫情方面,日本还在使用传真来通报疫情信息,给民众发放补贴时也用的是纸质资料,而且疫苗接种记录也没有实现电子化,所以导致大量的事务性劳力消耗在了统计接种情况等工作上。为了改革这种状况,人们期待政府能够引领推进数字化转型,进而促使民间企业活动和地方政府工作也发生转变。

在此过程中,支撑数字化转型的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政府正在通过积极编制市町村级别光纤建设预算等方式推进发展政策,而今后的问题在于数据中心。日本的数据中心主要集中在云服务需求较大的首都圈和关西圈,单极化集中现象酝酿的风险正在不断升高。鉴于这种情况,有必要实现数据中心的分散化,建设完善所需的基础设施,采取旨在帮助这些设施抵御网络攻击或物理攻击的措施,以及调查清楚这些基础设施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作为战略竞争对手的中国的产品。

针对这些问题,岸田政权的应对工作还不够到位,但政府内部已经启动相关讨论,想必在今后的战略中会逐渐得到反映。

——管控尖端新兴技术——

科技是国际竞争极为激烈的一个领域,尤其是新兴技术(emerging technologies),能否在这些技术上获得优势,将会决定对别国依赖度的高低。因此,政府认为有必要进一步投资科技领域,但这是多年的遗留问题,恐怕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事情。

不过,必须避免日本开发的尖端新兴技术被转移到他国或被转用于军事目的。为此,政府将界定可能会被转用于军事目的的新兴技术领域。同时,或许也有必要限制含有这些技术的产品出口到外国。可以推测,岸田政权认为,界定日本拥有优势的技术,避免其他国家将之转用于军事目的的做法最终将有助于日本的安全保障。

——制定超越“防守”姿态的下一步战略——

从现阶段而言,岸田政权的经济安全保障战略将完善上述四大领域的法律和政策工具作为了首要课题。然而,其目的终究只是单纯地完善工具,但从整体战略上看还说不上是完善了工具。

不过,我们隐约可以看到的是岸田政权的经济安全保障政策将坚持“防守”的姿态。非公开专利制度、加强供应链、完善和保护重要基础设施等工作追求的是改善技术外流和依赖他国的问题,希望由此提高战略自主性,避免受到他国的干预和施压。巩固科技基础也是为了在日本拥有优势的领域保持优势,避免技术外流,“防守”的姿态十分鲜明。

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的日本将如何把自身市场的实力和新兴技术方面的优势转化为地缘经济(geo-economics)实力,以及如何运用这种实力为建立国际秩序发挥作用,恐怕这将是下一步的战略课题。

全文请看日本网:https://t.cn/A66XN0Su

#日本[超话]# #日本政治# #日本经济# #经济安全保障# #军民融合# #台积电斥资460亿拟在日本建厂# #岸田政权能否让中国安心#

#2022全国两会聚焦# 【历年两会热词传递民生温度】

翻看近年政府工作报告,“灵活就业”“中等收入群体”“房住不炒”“户籍制度改革”“分级诊疗”“集中带量采购”“全国统筹”“第三支柱”等热词,既反映出鲜明的改革指向,更传递出可感可知的民生温度。
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从“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等“五有”,到增加“幼有所育”“弱有所扶”后的“七有”,我国民生建设的范围进一步拓展,成效更加明显。

稳基本盘千方百计扩就业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六稳”“六保”之首。近年来,国内外形势复杂严峻,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与此同时,高校毕业生规模相继突破700万、800万、900万大关,全国农民工总量接近3亿人,就业市场面临巨大挑战。
“稳就业”“保就业”“就业优先战略”“高质量就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党的十八大以来,历年全国两会中“就业”一词居于民生热词首位。稳住就业基本盘、千方百计扩就业,始终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主线。
2013年、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连续两年提出,“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旨在强化各方面重视就业、支持就业的导向。2020年1万余字的政府工作报告里,仅“就业”就被提及39次之多。
如何稳就业、保就业,促进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拓渠道、稳岗位、保重点、优服务、兜底线”成为关键发力点。其中,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是拓展就业渠道的突出亮点。
“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实施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鼓励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新创业”“鼓励科研人员创办企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更趋浓厚;“支持到新兴产业创业”“支持发展创业投资”,创业的领域不断拓宽深化。
作为吸纳就业的“蓄水池”,“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等新词也开始走进大众视野。随着“双创”快速发展,“共享经济”“平台经济”快速成长,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与此同时,“快递小哥”“网络直播”“网约车司机”等灵活就业岗位持续增加。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提“灵活就业”,2019年提出“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2021年提出“继续对灵活就业人员给予社保补贴”。其间,《关于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意见》《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相继落地,为灵活就业保驾护航。
统计表明,我国多年超额完成就业目标。仅2021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就达1269万人,同比增加83万人,超额完成1100万人的目标任务,牢牢稳住了就业基本盘。
“我国包括零工在内的灵活就业人员数以亿计。灵活就业既有利于降低摩擦性的短期失业或结构性长期失业,也能促进创新创业,成为劳动力市场培育新动能的有效渠道。”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张成刚表示。

制度保障缓解养老后顾之忧

“基本养老服务体系”“普惠型养老”“互助性养老”“居家养老”“长护险”“中央调剂制度”“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第三支柱”……近年全国两会中,关于养老的每一次“新提法”都直指缓解痛点,每一次“新改革”均回应民生关切。
作为“保命钱”的养老金,历来是老百姓关注的焦点。从2013年到2021年,养老金“9连涨”“10连涨”“11连涨”……频频登上热搜榜。截至2021年,我国城镇职工养老金已经实现17连涨。与此同时,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也在不断上调。
为确保养老金足额发放更有保障,“省级统筹”“中央调剂制度”“全国统筹”持续推进,更好实现互济余缺,发挥养老保险基金规模效应。“国资划转社保”“基金投资运营”动作频频,养老金池子不断扩容,基金保值增值能力进一步增强。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2019年、2020年、2021年我国连续提高中央调剂比例至3.5%、4%、4.5%。2022年1月起,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正式实施。
作为社保“第六险”,“长期护理保险”也是近年来出现的新词。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改革完善医养结合政策,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让老年人拥有幸福的晚年,后来人就有可期的未来。”
2020年9月,《关于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正式出台。截至2021年底,长期护理保险国家试点城市增至49个、参保超过1.4亿人,累计160万失能群众获益,年人均减负超过1.5万元。
“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也在蹄疾步稳推进。“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2021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被业内寄予厚望。
“推动发展个人养老金意义重大。”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执行研究员张盈华表示,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出台落地,一方面有助于对冲人口老龄化对基本养老保险财务可持续性造成的压力;另一方面可以适应新就业形态的灵活性,提高“便携性”,增进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保障。

努力破解看病难看病贵

“异地结算”“分级诊疗”“三医联动”“带量采购”……围绕破解老百姓看病买药难题,一系列新词陆续出现,反映医改正在走深走实。
分级诊疗体系是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由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这是缓解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举措。

2014年、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相继提出,“健全分级诊疗体系”“完善分级诊疗体系”。从2016年“70%左右的地市开展分级诊疗试点”,到2017年“分级诊疗试点和家庭签约服务扩大到85%以上地市”,再到2019年“提升分级诊疗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努力让老百姓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
“带量采购”一词近两年热度也持续攀升。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完善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机制,2021年提出采取把更多慢性病、常见病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纳入集中带量采购等办法。
效果立竿见影。70万元一针,被“砍”到3.3万元一针!2021年12月3日,国家医保局公布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结果,诺西那生钠成功进入医保,实现天价罕见病药在基本医保准入的突破。消息一出,许多脊髓性肌萎缩症患者家属喜极而泣。
数据显示,2021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品种增至2860种,74种新药进医保,其中谈判成功的67种独家药品平均降价61.71%,明显降低患者医药负担。
此外,“大病保险”“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异地就医结算”“公立医院改革”“互联网+医疗健康”等热词也层出不穷。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就业、养老、医疗领域的新词、热词,仅是全国两会释放民生暖意的缩影。“破解大城市住房难”“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职业教育改革”……全国两会期间,带着老百姓的“急难愁盼”问题,代表委员纷纷提出真知灼见,推动相关改革加快向深水区挺进。
“2021年财政部承办的涉及民生方面的建议提案共有412件。”财政部部长助理欧文汉日前表示。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用于养老、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基本住房等基本民生方面的支出近2万亿元。
迈上新征程,更多民生红利还将“落袋”。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主要指标设置上,民生福祉类指标数量最多,覆盖了就业、收入、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等领域,占比超过三分之一,是历次五年规划中最高的。
春风送暖入人心。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将实现全国互认、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区域扩至全国……2022年3月1日起,一批新规正式实施,涉及个税、养老、医疗等多个民生领域。
尽力而为,量力而行……2022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承载着亿万人民的新期待,一张改善民生的新图景将再次展开。

来源 | 经济参考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这是我父母的人生。这是我以为的我按部就班走出来的人生。
  • 她连续2年获得规培专业第一名,46门课程超过90分,主持并参与了3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参与发表2篇SCI、1篇中文核心论文。相关链接:高校在职老师必选,#韩
  • #陪你一起好好吃饭#女人手相之有福气有能力女人手相特征;​​​​1、掌厚背圆一个人的手掌背不露青筋、血管和骨头,掌心掌背都肉多,摸起来温暖和厚实,这样的手相则是
  • 适合春游/野餐的文案 1️⃣ ♡ 天空很蓝 太阳很暖 一年四季最舒服的季节来了 2️⃣ 一场说野就野的野餐 HAPPY ✨ 一切美好都如约而至 3️⃣
  • 【】清秀干净 热爱旅游 喜欢唱歌的小哥哥,想加入你的生活 陪你一起走遍世界的各地~基本资料出生年份:1995身高体重:175cm 63kg宗教信仰:佛 对对方
  • 都三月了还这么冷不科学啊这礼拜人生第一次相亲 还是上门相亲 回家路上做心里建设的时候狠狠哭泣了一把每天被我妈嘲笑 你每天发朋友圈到底赚了钱没 尤其是我昨天算了算
  • #蒲语录# 【听环保志愿者讲故事 2022年武汉志愿服务生态环保线上“故事汇”举行】 2022年2月25日,由20多个志愿环保组织组成的武汉生态环境志愿服务
  • #比特币分析师[超话]#作为夹心饼干的你,如何在币圈生存 每天早间的惊喜不是获利多少米,而是行情随心而走,没有什么比这个感觉更美妙的了! 最近的消息面可
  • 认识经络 药物治疗对健康的影响占80%,饮食运动调节占32%,自我康复能力占60%,人体生病的根本原因经络不畅气血亏虚,中华文化瑰宝《皇帝内经》讲到经络的作用
  • 大威德金刚唐卡 小唐卡 随身唐卡 西藏勉唐画派 细节决定品质,精细的画工,协调的配色,如虹的气势。宝石级颜料 顶级画师历经半月心血绘制 经得起放大镜考验 市面唐
  • 如果你问我这三年半究竟有什么值得铭记 我好像也答不上来 但是好像你说起的每一个故事 每一个人 每一笔业务 每一次加班 每一次下午茶 每一次委屈 每一次帮带的早餐
  • #省企直达# 【省港航集团物流联动助力外贸企业降本增效】 2月14日下午,安徽港航物流有限公司与芜湖美博进出口有限公司、芜湖市芜西欧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在芜湖签
  • 【赤峰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发布重要通告】 赤防指字〔2022〕20号 赤峰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 关于对疫情防控工作实行有奖举报的通告 为
  • 祝那个 高一晚饭都不吃给我讲立体几何的少年 网课期间和我共享生物知识提纲的少年 有事没事就是无聊煲电话粥的少年 会抽时间做我的工具人的少年 生日快乐 第一次见
  • 老公,我们从认识到相爱已经过了三年多了,我知道我们两个都是内敛的性子,所以就算在一起那么久了也没有对彼此说过太多情话。我知道我一直都有小孩脾气,所以平日里更多都
  • 和楠哥的第一对情侣对戒 希望我们能碎碎念念度过每一个平淡的日子 我本是个满身荆棘的人 是爱让我变得柔软 温和了 虽然戒指不是很贵 但希望我们彼此戴着戒指 就想对
  • 下周四晚上8点,马斯克将对公众介绍星舰的研发情况。这是很多太空粉丝翘首以盼的。 马斯克连发两T说: 1 “星舰(星际飞船)将成为第一个可完全重复使用的轨道运载火
  • 为了勾引到醒脾特殊的男高,要倒影主动装小狗的话应该会很难,学汪汪叫一点也不像,让他撅屁股倒是很熟练,让学小狗舔舔,他又故意伸出尖尖的牙齿咬,想要惩罚他吧他立马瘪
  • 开心,接触新事物,计划 突然找回了状态 但是在与弟弟交流上依然存在着急发火 带弟弟去喂了鸽子给他重回小时候记忆 百花洲散步因为喜欢退休大爷拍的照片 斗胆要了‍的
  • 】我没有微博刷了[单身狗]我的主页一般是日常碎碎念/转抽/ff战场相关/嚎猫男bot/有时候会有黑泥负能/吃瓜但不站队/不管熟不熟都非常喜欢互动——![打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