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而陶聊茶:二十五.三红七绿为青茶 (1、青茶溯源谈虎丘)

六大茶类中的青茶也叫乌龙茶,俗称半发酵茶,它的主要产地在我们国家的福建、广东、台湾三省。最具代表的品种就是闽北岩骨花香的武夷岩茶,闽南安溪铁观音,广东潮州的凤凰单丛,台湾的乌龙茶。从历史文献上看,这四个地区产生乌龙茶的先后顺序首先是福建武夷,其次安溪,再次台湾,最晚为广东潮州。

青茶制作讲究,鲜叶的采摘,不能过嫩也不能过老。太嫩,咖啡碱、茶多酚含量高,糖类跟形成芳香物的前导物低,成茶滋味苦涩、香气低。过老,内含物质低,纤维素含量高,茶汤亦差。所以要在茶树新梢的顶芽形成驻芽的时候采摘小开面儿或大开面儿,俗称“开面采”。这时候茶树鲜叶中呈苦涩味道的脂型儿茶素减少,糖类增加,嫩梗里产生了较多的氨基酸,香叶醇、苯乙醛等香气成份增加。接着通过萎凋使鲜叶轻度失水,破坏叶绿素,令氨基酸与可溶性糖类增多;蛋白质分解,低沸点的青草气得以挥发,如此就为香高、味醇、耐泡的优质成品茶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接下来开始做青。做青用一个词来讲就是叶片的“死去活来”,这形容的是摇青跟凉青交替过程中茶树鲜叶的状态。通过摇青,鲜叶跟嫩梗里的水分缓慢散发,使得生机勃勃的叶片一下子变得“垂头丧气”;把摇过的叶片放置一会儿,嫩梗里残留的水又重新分布到了叶子表面,叶片接着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样子。如此反复交替,我们就看到了鲜叶不停地“死去活来”,也有人把这个过程称作“走水”、“还阳”。摇青过程会让叶片边缘不断受到震动和摩擦,令边缘细胞逐步损伤,使得多酚氧化酶对儿茶素渐进氧化。当鲜叶的含水率下降到一定程度,叶子的颜色由绿转淡绿、黄绿,叶片边缘出现红斑并且花香开始出现,就要果断杀青,钝化叶片中酶的活性,终止叶片内儿茶素的氧化,保留巩固茶的内在品质。再经过揉捻、烘干、焙火等工艺终成青茶。

清崇安知县陆廷灿的《续茶经》约作于雍正十二年(1734年),在书中他援引王草堂《茶说》所述:“茶采后,以竹筐匀铺,架于风日中,名曰晒青。俟其青色渐收,然后再加炒焙。阳羡闬片,只蒸不炒,火焙以成。松罗、龙井皆炒而不焙,故其色纯。独武夷炒焙兼施,烹出之时,半青半红,青者乃炒色,红者乃焙色也。茶采而摊,摊而摝,香气发越即炒,过时、不及皆不可。既炒既焙,复拣去其中老叶、枝蒂,使之一色。”。看,采后晒青、摇青、炒、焙、拣梗,在那时候主要的青茶工艺已经展现无遗。王草堂即王复礼,是明代心学大家王阳明的后人,《茶说》成书应为清初。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已六十有七的王草堂受福建抚台之聘来闽,寓居武夷山。后一直隐居于此,潜心向学,前后经历了王梓、梅廷隽、陆廷灿三任崇安令,终老于武夷。王草堂在《茶说》中记录的有关武夷茶制法的文字对考证乌龙茶起源来讲弥为珍贵,泽被后人。

新事物的出现是有前提条件的,乌龙茶在武夷山的诞生也不例外。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元璋一道诏旨,令茶废团改散,“岁贡上贡茶,罢造龙团,听茶户惟采芽茶以进”,把团茶都废掉,喝散茶。明代沈德符所著《万历野获编·补遗》里也记载:“国初四方贡茶,以建宁阳羡为上,犹仍宋制,碾而揉之,为大小龙团。洪武二十四年九月,上以重劳民力,罢造龙团,惟采茶芽以进。其品有四:曰探春、先春、次春、紫笋。茶加香味,捣为细末,已失真味。今人惟取初萌之精,汲泉置鼎,一瀹便饮,遂开千古茗饮之宗,不知我太祖实首辟此法。陆羽有灵,必俯首服。蔡君谟在地下,亦咋舌退矣。”。沈德符的歌功颂德稍显肉麻,但放小牛出身的朱皇帝废团改散可真是对茶的一次大变革,条索型散茶方便揉捻、发酵,它的大量出现,为自明以降茶类的百花齐放奠定了基础。

说乌龙茶的诞生,不得不从明代冠绝天下的虎丘茶讲起。有朋友说,虎丘茶不是绿茶吗,跟乌龙茶有啥子关系。外行了不是,没有虎丘茶,就引不出两百多年后乌龙茶在武夷山的诞生。静下心来,慢慢听吧。

到过苏州的朋友都知道,苏州的虎丘,相传是吴王阖闾墓冢所在地,其墓道口就在剑池深处。《史记》记载吴王阖闾葬于此,传说葬后三日有“白虎蹲其上”,故名虎丘。《苏州府志》说茶圣陆羽在贞元年间(约796年)曾长期寓居苏州虎丘,一边著书,一边研究茶学。他发现虎丘处有一泉水,汲水饮茶,质甘清凛,为水之美者。于是就在虎丘山上挖石筑井一眼,此井被后人称为“陆羽井”,亦称“陆羽泉”。

陆羽泉被唐代品泉家刑部侍郎刘伯刍评为“天下第三泉”。明代王鏊曾赋诗:“翠壑无声滑碧鲜,品题谁许惠山先?沉埋断础颓垣里,搜剔松根石罅边,云乳一林沆瀣分,天光千丈落虚圆。闲来弃置行多恻,好谢东山悟道泉。”。现在的陆羽井为一长方形水池,约一丈多见方,井四周石壁陡峭如削。石肌天然,色呈褐赭,秀若铁花。从前宋代苏东坡来此游赏赞其为“铁华秀岩壁”,后人遂将其称作“铁华岩”。“铁华岩”这三个字后来被清代范承勋手书,并将其刻于石壁之上。凡今游山的怀古之士无不至此一睹这“陡崖垂碧湫,古苔铁花冷,中横一线天,倒挂浮图影”的泉石盎然之境。

说到这儿,要澄清一个事情,有人说虎丘茶是陆羽带到苏州种植培育的,其实这是一个误解,虎丘茶的种植跟陆羽没有一点关系。从两点可以看出来,一,陆羽的《茶经》大约是在公元780年完成的,陆羽《茶经》里并没有关于虎丘茶的记述。这也是后来清顺治年间广东人陈鉴著《虎丘茶经注补》的原因。二,唐代诗人韦应物(737年~791年)在唐德宗贞元四年(788年)七月到苏州任刺史,至德宗贞元七年(791年)卒于苏州官舍。陆羽是在韦应物逝后五年才来虎丘。在任上,韦应物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茶诗<<喜虎丘园中茶生>>,诗中写道:“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此物信灵味,本自出仙源。聊因理郡余,率尔植荒园。喜随众草长,得与幽人言。”。可见,彼时虎丘山上早已长有茶树,非陆鸿渐所植。

《元和县志》记载虎丘所产之茶:“叶微带黑,不甚苍翠,烹之色白如玉,而作豌豆香,性不能耐久,宋人呼为‘白云茶’。”。在宋代,已经出现了虎丘茶的影子。明末苏州状元文震孟(1574年~1636年)就说:“吴山之虎丘,名艳天下。其所产茗柯,亦为天下最,色香与味在常品外。如阳羡、天池、北源、松萝俱堪作奴也。”。卜万祺,明天启元年(1621年)举人,崇祯时官广东韶州知府。他在清顺治年间(约1644年~1661年)著述的《松寮茗政》里写到:“虎丘茶,色味香韵,无可比拟。必亲诣茶所,手摘监制,乃得真产。且难久贮,即百端珍护,稍过时,即全失其初矣。殆如彩云易散,故不入供御耶。”。

清顺治年(1655年)广东人陈鉴侨居苏州,感:“陆桑苎翁《茶经》漏虎丘,窃有疑焉。陆尝隐虎丘者也,井焉、泉焉、品水焉,茶何漏?....予乙未迁居虎丘,因注之、补之;其于《茶经》无以别也,仍以注、补别之,而《经》之十品备焉矣。桑苎翁而在,当哑然一笑。”。于是陈鉴著《虎丘茶经注补》。他在文中对虎丘茶的生长、品饮做了记载,他说虎丘茶树“花开比白蔷薇而小,茶子如小弹”,生长在“虎丘之西,正阳崖阴林”,“虎丘紫绿,笋芽卷舒皆上”,“鉴亲采数嫩叶,与茶侣汤愚公小焙烹之,真作豆花香。”。

清朝的《虎丘山志》载:“虎丘茶,出金粟房。叶微带黑,不甚苍翠,点之色如白玉,而作豌豆香。”。金粟房是虎丘山上寺院之一,这段文字点出了“虎丘茶”的出处。综上,我们可以知道,名艳天下的虎丘茶是明代虎丘山中寺庙和尚种植、制作的。

版权声明:本文为新浪微博认证美食博主"耕而陶一茶"原创撰写,欢迎博友在微博上转发,交流茶知识。但,任何单位、媒体、个人未经允许不得复制转载,违者必究。

刘备入川受阻,荆州数万大军驰援,这支大军的总指挥是诸葛亮还是张飞?

诸葛亮的军事指挥才能,似乎一直没有得到刘备的认可:入川之战,刘备带的是军师中郎将庞统庞士元;汉中之战,刘备带的是扬武将军法正法孝直;夷陵之战,刘备带的是侍中马良马季常。

庞统牺牲于雒县攻坚战(进围雒县,统率众攻城,为流矢所中,卒,时年三十六),马良也战殁于夷陵(先主败绩于夷陵,良亦遇害),法正比较运气,在“矢下如雨”时站在刘备身边不退,居然毫发无伤,但是他的寿命也不长:建安二十五年,法正病逝,时年四十五岁。

刘备一生只给过一个人谥号,那就是法正:“先主时,惟法正见谥;后主时,诸葛亮功德盖世,蒋琬、费祎荷国之重,亦见谥;陈祗宠待,特加殊奖,夏侯霸远来归国,故复得谥;于是关羽、张飞、马超、庞统、黄忠及云乃追谥,时论以为荣。”

有庞统、法正、马良在,诸葛亮就当不上参谋长,刘备活着,诸葛亮当然也不能成为前线总指挥。

这时候可能就有人提出质疑了:刘备入川受阻,庞统中箭身亡后,诸葛亮不是亲率张飞、赵云入川驰援了吗?按照《三国志》的记载,诸葛亮应该是后援部队的总指挥呀!

其实《三国志》并没有写荆州援军的总指挥是谁,我们看诸葛亮、张飞的传记,好像他们是平级:“先主自葭萌还攻璋,亮与张飞、赵云等率众溯江,分定郡县。”“飞与诸葛亮等溯流而上,分定郡县。”

赵云级别比诸葛亮和张飞低,所以赵云入川,应该是受诸葛亮指挥的:“亮率云与张飞等俱溯江西上,平定郡县。”

赵云传这句话有两种解释,咱们像做加法乘法一样用括号分隔,就能得出不同的结果:(亮率云)与张飞,亮率(云与张飞)。

一般来说,史书传记在描写同一历史事件的时候,都把传记主角放在前面,除非这位主角上面有明确的领导,比如赵云,肯定就是受诸葛亮指挥的,所以他的列传中也不能说是“云与诸葛亮、张飞等”。

谁是入川援军总指挥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因为这关系到战功归属,也能决定战后谁可封侯——很多人都为在入川之战中立下赫赫战功的诸葛亮和赵云抱不平:按照《华阳国志》的记载,当时是“赵云自江州分定江阳、犍为,飞攻巴西,亮定德阳”。下一城或胜斩千人即可封侯,赵云下两城、诸葛亮下一城,至少应该赐爵关内侯,可是诸葛亮和赵云直到建安元年才被刘禅封为武乡侯和永昌亭侯。

诸葛亮和赵云有功而没有封侯,这是因为汉朝的军功制度还有个规定:打了胜仗,功劳要记在主将头上,即使是在《三国志》中,怒鞭督邮、斩蔡阳、斩夏侯渊这样的事情,不可能是刘备亲自动手,但却都写成了刘恩比的功劳——黄忠因阵斩夏侯渊而赐爵关内侯,但是《武帝本纪》和《诸夏侯曹传》中的记载却是“夏侯渊与刘备战于阳平,为备所杀。”“渊分所将兵半助郃,为备所袭,渊遂战死。”

诸葛亮和赵云有功而没有封侯,是因为他们的功劳,是要记在主将张飞张翼德头上的——在当时的刘备集团,征虏将军新亭侯张飞的地位,远高于没爵位的军师中郎将诸葛亮、牙门将军赵云。

拿下西川、刘备进位汉中王后,张飞晋升右将军、假节,诸葛亮晋升军师中郎将、署左将军府事,赵云晋升翊军将军,还是张飞的军衔最高、权力最大。

刘备称王,张飞当了紫绶金印、九卿级别的四方将军,而诸葛亮和赵云还是杂号将军,身份地位并不在同一档次,在此前的入川之战中,也是以张飞为主将,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法正写给刘璋的劝降信中得到验证。

有人说刘备身边有一个小人、刘璋身边有三个叛徒,法正就是那个小人兼叛徒。

法正的人品如何可以不提,此人的能力与在刘备集团的地位,那是毋庸置疑的:“外统都畿,内为谋主。先主立为汉中王,以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明年卒,时年四十五。先主为之流涕者累日。谥曰翼侯。”

很多人钻牛角尖,说刘备没有权利晋升关羽的爵位,也不可能封自己手下为乡侯,没有爵位的人也不可能有谥号,事实上在三足鼎立时期,汉朝的规矩就是一纸空文,刘备当汉中王就可以封许靖为太傅、法正为尚书令,并且给了法正谥号——一切都是看刘备愿不愿意,只要他愿意,就可以封自己为大将军、大司马、司隶校尉、荆州牧、益州牧、汉中王乃至大汉天子。

刘备跟法正的关系十分密切,甚至可能超过了“鱼水关系”的诸葛亮,法正也真的肯为刘备去死:“先主与曹公争,势有不便,宜退,而先主大怒不肯退,无敢谏者。矢下如雨,正乃往当先主前,先主云:‘孝直避箭。’正曰:‘明公亲当矢石,况小人乎?’先主乃曰:‘孝直,吾与汝俱去。’遂退。”

法正可以出卖刘璋,却可以为刘备舍生忘死,这说明刘备的人格魅力远高于刘璋,法正也算是“审于量主”。

法正叛逃到刘备阵营后,给刘璋写过一封劝降信,那封信中,法正夸大其词,对刘璋进行了军事恫吓:“今张张翼德数万之众,已定巴东,入犍为界,分平资中、德阳,三道并侵,将何以御之?本为明将军(法正对刘璋的敬称)计者,必谓此军(刘备军)县(悬)远无粮,馈运不及,兵少无继。今荆州道通,众数十倍,加孙车骑遣弟及李异、甘宁等为其后继。”

从法正半真半假的字里行间,我们能读出三个信息:其一,刘备基本把荆州的主力部队都调往西川;其二,荆州援军兵分三路分进合击,其总指挥是张飞;其三,刘备入川,还得到了孙权的支持。

孙权会不会真派李异和甘宁做张飞的后援,这是很值得怀疑的,但是荆州援军的主将是张飞而不是诸葛亮或赵云,那也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这封信肯定是要先交给刘备过目的,如果诸葛亮是主帅,那么法正信中就应该称“诸葛孔明”而不是“张翼德”。

法正劝降信的内容,正好跟《华阳国志》吻合,于是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刘备入川受阻,抽调荆州主力驰援,这支援军的总指挥就是张飞而不是诸葛亮,由此倒推,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刘备入川时,也是把荆州交给了关羽而没有让诸葛亮负全责?

#历史那些事#

刘备入川受阻,荆州数万大军驰援,这支大军的总指挥是诸葛亮还是张飞?

诸葛亮的军事指挥才能,似乎一直没有得到刘备的认可:入川之战,刘备带的是军师中郎将庞统庞士元;汉中之战,刘备带的是扬武将军法正法孝直;夷陵之战,刘备带的是侍中马良马季常。

庞统牺牲于雒县攻坚战(进围雒县,统率众攻城,为流矢所中,卒,时年三十六),马良也战殁于夷陵(先主败绩于夷陵,良亦遇害),法正比较运气,在“矢下如雨”时站在刘备身边不退,居然毫发无伤,但是他的寿命也不长:建安二十五年,法正病逝,时年四十五岁。

刘备一生只给过一个人谥号,那就是法正:“先主时,惟法正见谥;后主时,诸葛亮功德盖世,蒋琬、费祎荷国之重,亦见谥;陈祗宠待,特加殊奖,夏侯霸远来归国,故复得谥;于是关羽、张飞、马超、庞统、黄忠及云乃追谥,时论以为荣。”

有庞统、法正、马良在,诸葛亮就当不上参谋长,刘备活着,诸葛亮当然也不能成为前线总指挥。

这时候可能就有人提出质疑了:刘备入川受阻,庞统中箭身亡后,诸葛亮不是亲率张飞、赵云入川驰援了吗?按照《三国志》的记载,诸葛亮应该是后援部队的总指挥呀!

其实《三国志》并没有写荆州援军的总指挥是谁,我们看诸葛亮、张飞的传记,好像他们是平级:“先主自葭萌还攻璋,亮与张飞、赵云等率众溯江,分定郡县。”“飞与诸葛亮等溯流而上,分定郡县。”

赵云级别比诸葛亮和张飞低,所以赵云入川,应该是受诸葛亮指挥的:“亮率云与张飞等俱溯江西上,平定郡县。”

赵云传这句话有两种解释,咱们像做加法乘法一样用括号分隔,就能得出不同的结果:(亮率云)与张飞,亮率(云与张飞)。

一般来说,史书传记在描写同一历史事件的时候,都把传记主角放在前面,除非这位主角上面有明确的领导,比如赵云,肯定就是受诸葛亮指挥的,所以他的列传中也不能说是“云与诸葛亮、张飞等”。

谁是入川援军总指挥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因为这关系到战功归属,也能决定战后谁可封侯——很多人都为在入川之战中立下赫赫战功的诸葛亮和赵云抱不平:按照《华阳国志》的记载,当时是“赵云自江州分定江阳、犍为,飞攻巴西,亮定德阳”。下一城或胜斩千人即可封侯,赵云下两城、诸葛亮下一城,至少应该赐爵关内侯,可是诸葛亮和赵云直到建安元年才被刘禅封为武乡侯和永昌亭侯。

诸葛亮和赵云有功而没有封侯,这是因为汉朝的军功制度还有个规定:打了胜仗,功劳要记在主将头上,即使是在《三国志》中,怒鞭督邮、斩蔡阳、斩夏侯渊这样的事情,不可能是刘备亲自动手,但却都写成了刘恩比的功劳——黄忠因阵斩夏侯渊而赐爵关内侯,但是《武帝本纪》和《诸夏侯曹传》中的记载却是“夏侯渊与刘备战于阳平,为备所杀。”“渊分所将兵半助郃,为备所袭,渊遂战死。”

诸葛亮和赵云有功而没有封侯,是因为他们的功劳,是要记在主将张飞张翼德头上的——在当时的刘备集团,征虏将军新亭侯张飞的地位,远高于没爵位的军师中郎将诸葛亮、牙门将军赵云。

拿下西川、刘备进位汉中王后,张飞晋升右将军、假节,诸葛亮晋升军师中郎将、署左将军府事,赵云晋升翊军将军,还是张飞的军衔最高、权力最大。

刘备称王,张飞当了紫绶金印、九卿级别的四方将军,而诸葛亮和赵云还是杂号将军,身份地位并不在同一档次,在此前的入川之战中,也是以张飞为主将,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法正写给刘璋的劝降信中得到验证。

有人说刘备身边有一个小人、刘璋身边有三个叛徒,法正就是那个小人兼叛徒。

法正的人品如何可以不提,此人的能力与在刘备集团的地位,那是毋庸置疑的:“外统都畿,内为谋主。先主立为汉中王,以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明年卒,时年四十五。先主为之流涕者累日。谥曰翼侯。”

很多人钻牛角尖,说刘备没有权利晋升关羽的爵位,也不可能封自己手下为乡侯,没有爵位的人也不可能有谥号,事实上在三足鼎立时期,汉朝的规矩就是一纸空文,刘备当汉中王就可以封许靖为太傅、法正为尚书令,并且给了法正谥号——一切都是看刘备愿不愿意,只要他愿意,就可以封自己为大将军、大司马、司隶校尉、荆州牧、益州牧、汉中王乃至大汉天子。

刘备跟法正的关系十分密切,甚至可能超过了“鱼水关系”的诸葛亮,法正也真的肯为刘备去死:“先主与曹公争,势有不便,宜退,而先主大怒不肯退,无敢谏者。矢下如雨,正乃往当先主前,先主云:‘孝直避箭。’正曰:‘明公亲当矢石,况小人乎?’先主乃曰:‘孝直,吾与汝俱去。’遂退。”

法正可以出卖刘璋,却可以为刘备舍生忘死,这说明刘备的人格魅力远高于刘璋,法正也算是“审于量主”。

法正叛逃到刘备阵营后,给刘璋写过一封劝降信,那封信中,法正夸大其词,对刘璋进行了军事恫吓:“今张张翼德数万之众,已定巴东,入犍为界,分平资中、德阳,三道并侵,将何以御之?本为明将军(法正对刘璋的敬称)计者,必谓此军(刘备军)县(悬)远无粮,馈运不及,兵少无继。今荆州道通,众数十倍,加孙车骑遣弟及李异、甘宁等为其后继。”

从法正半真半假的字里行间,我们能读出三个信息:其一,刘备基本把荆州的主力部队都调往西川;其二,荆州援军兵分三路分进合击,其总指挥是张飞;其三,刘备入川,还得到了孙权的支持。

孙权会不会真派李异和甘宁做张飞的后援,这是很值得怀疑的,但是荆州援军的主将是张飞而不是诸葛亮或赵云,那也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这封信肯定是要先交给刘备过目的,如果诸葛亮是主帅,那么法正信中就应该称“诸葛孔明”而不是“张翼德”。

法正劝降信的内容,正好跟《华阳国志》吻合,于是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刘备入川受阻,抽调荆州主力驰援,这支援军的总指挥就是张飞而不是诸葛亮,由此倒推,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刘备入川时,也是把荆州交给了关羽而没有让诸葛亮负全责?

#历史那些事#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如果看到了请随缘点开:没有想到我顶着个精神状态这么好的头像还能约到人(等一下就换因为新约了很多人,在这里说一下就是我主要发符346还有日常,套1退伍之后也会多发
  • 相信后面张朝阳的物理课可能就有新形式了,可以一键投屏的超大巨幕当工具,寓教于乐,感觉挺有趣的。不得不说,华为智慧屏的玩法确实多样啊,不仅画质清晰,还有AI健身、
  • 《西安科技大学专职辅导员行政职级晋升及聘任办法》中规定:专职辅导员在任职期间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不受任职年限、承担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课程,以及主持或参
  • 【49】:一点不忍的念头,是生民生物之根芽;一段不为的气节,是撑天撑地之柱石。【10】:世态有炎凉,而我无嗔喜;世味有浓淡,而我无欣厌【11】:鹰立如眠,虎行似
  • 哥哥也冲了下来,看到弟弟买了零食,也想要,又怕我不答应,就略带抱怨和哭腔了起来。电梯间,sj、xy主任和mz姐在等电梯,我随后走出办公室,在办公室门前等,他们说
  • 4️⃣ 面对这一波改革浪潮,有人建议大家备多几台刷卡机,但这可是个甜蜜的“坑”哦,小心变成他人清库存的“接盘侠”。想象一下,每刷一次卡,商户名就是你自个儿的大名
  • 只有银行利益受损时,再告诉客户这个条款是无效 的,只是吓吓人的,那相关部门之前都看不到还是假装没看到?如果这件事情反过来,自己去银行存5万,结果银行的工作人员按
  • (≧∇≦)ノ每一次购买结果都将展示在店内总表上,所以哪些周边已被“带走”还剩下哪些周边,获得心仪之物的机会一目了然!4.买走最后一个周边(奖券)的顾客,还会额外
  • 这次推荐给表友的这个VS培纳海镭德米尔系列V3版PAM505腕表,恢复最难的点是腕表的表壳,VS工厂经过几次探索和总结,才能使复合电镀表壳产生正品效果,也是市场
  • (《掖庭記》)●袖里香元宗為太子時,愛妾號鸞兒,多從中貴董逍遙微行,以輕羅造梨花散蕊,裛以月麟香,號「袖里香」所至暗遺之。(《雲齋廣錄》)●梨花莊梨花莊,沈萬三
  • 在北宋至晚清的近千年时空中,真州-仪真-仪征,立运河漕(盐)运之潮头,引天下群贤而毕至。元代仪征曾升为真州路(一级行政区),郝经在这里留下了鸿雁传书的佳话;楷书
  • !!
  • 2.收集并提交样本亲子鉴定样本的选择多种多样,鉴定机构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样本,司法鉴定必须现场采样.实名登记鉴定。2.收集并提交样本亲子鉴定样本的选择多
  • #刘宇宁帝林# | #刘宇宁开始推理吧# | #摩登兄弟[超话]# ᏯᎨ 3 燕子京杀青大吉我携漫天星辰以赠你,仍觉满天星辰不及你ੈ✩‧ ✨宇宁同在。✨ ᵕ
  • 上海司法亲子鉴定的实施过程包括几个关键步骤:首先是咨询并申请服务;接着进行样本采集;然后支付所需的服务费用;此后便是等待鉴定结果;最后,鉴定中心会向申请人反馈鉴
  • 苏灵雨霍焰《读心作精前妻后,禁欲大佬天天破防》(最新章节无弹窗)小说全文阅读笔趣阁Sm5dquH ?书名:《读心作精前妻后,禁欲大佬天天破防》苏灵雨霍焰 ?主角
  • ”《假夫人揣蛋跑后,高冷妖尊他急了》GAWETXT  玄霖茯月 茯月穿进仙侠文,绑定了个亲亲系统。”《假夫人揣蛋跑后,高冷妖尊他急了》HSERFAWTXT
  • (还有我不懂你做地推不是安利给大家的非常好的机会吗 为什么要说自己厚着脸皮在大街上推……你不愿意吗?让所有阅读者不要偷换概念自己却在…[并不简单]2️⃣对于《甜
  • #每日一书# ‖ 等你来阅读~▍书名:《阅读的方法》▍作者:@罗振宇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索书号:G792/368▍内容简介:我们发明梯子,来补足人所欠缺
  • 中午吃饭和嘻嘻说:我觉得我遇见的人们都好好啊,那么纯洁的一颗心捧给我,那么真诚地对我好,他们怎么不怕,万一我不珍惜。康士坦在唱「得到一些可以任性的机会 看似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