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超没落天才加盟葡超黑店焕然新生,位置改变反而凸显自身特质

欧冠四分之一决赛首回合本菲卡与利物浦的比赛,在第44分钟有一个精彩的瞬间,塔拉布特在本方半场接到一个解围球,巧妙地摆脱围抢,给拉法-席尔瓦送出一个漂亮的传球。这并没有导致进球,这也没有阻止本菲卡输掉这场比赛,最终葡超劲旅被淘汰出局——但它确实显示了几年前让英国球迷激动不已的塔拉布特的绝妙技术如何施展的。

塔拉布特出名于QPR,作为2010年代早期最令人兴奋的球员之一,他喜欢疯狂的运球,以及打进美妙的进球。然而,最近几个赛季,他被发现在葡萄牙豪门的防守中场区域游荡——这是一个职业生涯的变化,很少有人在伦敦西部看过他的比赛。在塔拉布特的帮助下,球队的任何困难都能迎刃而解——尽管在过去,他经常会出现伤病和身体不适应的情况,但是在对阵利物浦的比赛中,他不惜体力的满场飞奔,因为红军的中场三人和边路攻击手把他拉得东倒西歪。这是塔拉布特的改变。当然,那些在2009年至2011年间观看过他比赛的人都会记得,正是他让对手的后卫和中场球员经常处于一条线上。

塔拉布特从朗斯转会到英格兰时只有17岁,最初是在2007年1月以租借的形式,然后在那年夏天永久转会。在他的第二故乡——法国队的青训体系中,他曾是球队的一员,这对于热刺来说是一次成功的机会,当时热刺正处在积分榜的中游位置,能够签下他,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但塔拉布特后来说他后悔了。他告诉英国媒体:“我签约热刺是因为我在法国的时候,我们在看英超联赛,但那时只有四支最强的球队。曼联、阿森纳、切尔西和利物浦。但对我来说,我几乎已经决定去阿森纳,然后在托特纳姆工作的达米恩-科莫利说服我来。当时我在法国U17国家队踢球,我可以加盟任何联赛的前三名。”

塔拉布特在胡安德-拉莫斯或哈里-雷德克纳普的带领下难以进入热刺一线队,因此在2009年3月被允许以租借的形式签约QPR。这却成了他一段有趣经历的开始。2009年10月1日,塔拉布特在对阵普雷斯顿的比赛中攻入一粒进球,这正是他让观众激动不已的原因——他在中场的边线上得到一个球门球,然后转身过人,击败了三名防守球员,然后在25码外的将球射进了球门上角。这是一个完美的进球,融合了个人技术和远距离射门。从此之后,塔拉布特逐渐达到职业生涯的巅峰。

2010-11赛季,塔拉布特在44场英冠联赛中攻入19球,助攻21次,尼尔-沃诺克的QPR一马当先地夺得英冠联赛冠军。他以仅100万英镑的价格从热刺永久签约,被评为赛季联盟最佳球员——这是一个绝对没有人能否认的荣誉。这本应该是塔拉布特迅速成为英超明星的契机,然而一个动荡的夏天让他头晕目眩,他在英格兰的状态受到了影响。整个夏天,他都与转会联系在一起,他很快就转投巴黎圣日尔曼。当被问及是否准备在2011-12赛季前与法甲冠军签约时,塔拉布特在2021年告诉媒体 :“是的,在我的赛季后,当我得到了提升,是,这一切都完成了。我和纳赛尔谈过,我们在一起,但他告诉我必须等待,因为莱昂纳多将从国际米兰抵达,但这不是因为费用。我已经在巴黎等待了。”

塔拉布特没有在英超赛场上大放异彩,在2011-12赛季的27场比赛中只进了两球,这让QPR只是在最后一天才避免降级。在接下来的赛季中,他在33场联赛中取得了5粒进球和5次助攻的成绩,但这一次还不足以让他们避免降级。幕后的一切也并不顺利——雷德克纳普,那个在热刺卖掉塔拉布特的人,已经接管了QPR。为了避免降级,俱乐部疯狂而不稳定地花钱,他们的进攻核心并不羞于表达自己的意见。

塔拉布特说:“QPR的一半球员都不关心俱乐部,他们只是在赚钱。我有一份更高的薪水,但我关心足球,因为我热爱足球。当我参加季前赛时,我当面告诉雷德克纳普,‘这支球队正在衰落’。他和我说了同样的话,他同意我的看法。我认为他(雷德克纳普)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对比赛充满热情。哈里不是一个坏人,但他是一个非常糟糕的教练,对我来说,他是一个非常糟糕的教练。”塔拉布特的流浪时代就这样开始了。租借到富勒姆和AC米兰,之后是一次短暂的回归,雷德克纳普在那里批评了他的健康状况,之后他以400万欧元转会到本菲卡,在一个半赛季中,他没有踢过一场一队比赛,后来他被租借到热那亚18个月。

然而,自2019年初以来,情况发生了变化。本菲卡B队的教练布鲁诺-拉热被任命为一线队的主教练,并将塔拉布特带走。现在,30岁的他被部署为中场的扫荡者,而年轻的攻击手们,包括达尔文-努涅斯,负责在前场制造混乱。他告诉媒体自己的新角色:“这是一个不同的位置,你不能在这里冒这么大的风险。在英格兰我是自由的,唯一要求我做的就是创造机会。现在我在攻防两端都有工作,努力创造机会和防守。我必须非常强调纪律。我没有绕过禁区,我确实做到了,但我更多的是向进攻端输送球权。这更关乎球队的发挥。”

塔拉布特进入了他职业生涯的最后阶段,他早年的经历让他比大多数同位置的球员更加冷静沉着。但这也证明了,真正出色的球员永远不会失去这种特质。

【【大国“粮”策】复兴小站稻,万亩良田“丰”景让村镇蝶变】 津南区小站镇会馆村,马厂减河南岸的一个小村庄。
  站在村庄小站稻核心种植区观景台上远眺,南侧是一望无际的稻田,新插的秧苗长势正旺,有农人在稻田里劳作,无人机正在进行植保作业。雅致的木栈道伸向稻田深处,不时有游客撑着伞漫步赏景。近处,两方荷花池里,荷叶正铺满水面,为盛夏的绽放积蓄力量。
  会馆村本是一个拆迁村,支部书记郑加林带着两委班子和全村人,守护着村庄的土地,在市区镇的支持下,通过几年的努力,在撂荒地上复兴了小站稻。他们的稻米,品质上乘,供不应求,带动着当地小站稻种植蓬勃开展。“米袋子”鼓了,村庄变美了,一粒小小的稻米,正让这个津南小村实现华丽蝶变。
  复兴水稻 立下“军令状”
  马厂减河,自东向西穿过津南区小站镇。这条开凿于19世纪70年代的人工河,连通了南运河和海河。减河开通,兴利除弊,有了水源,屯兵和民众开垦出万顷稻田,小站稻逐步流传天下。马厂减河两岸的村庄人烟,也日渐稠密。
  会馆村,村名就来源于晚清时期屯田的驻军,当时这里正是驻军开会的地方。为纪念领导开凿马厂减河的将领周盛传兄弟,在会馆村还建了周公祠。
  会馆村的人都记得,他们小时候,马厂减河的水非常好,村民从河里挑水回家,用矾沉淀一下,就用来饮用和做饭。对会馆村来说,马厂减河就是地地道道的母亲河。
  村庄田地地势洼,马厂减河的闸门提起,水就自己流进稻田。丰富的泥沙和钙磷钾、有机质,和河水一同作用,常年累月,会馆村的耕地异常肥沃,种出的稻米香气四溢。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从1980年左右开始,马厂减河的水变少了,污染也日益严重,水质变差了,无法再用来种稻。如此,水稻就慢慢消失了,这一别就是三十多年。今年57岁的村支书郑加林正好赶上了那个种稻时代的“尾巴”。“我十几岁时,跟着母亲到地里插秧,那时候就是跟着玩……”他说。
  世易时移。2014年,会馆村开始拆迁,村民都搬到了镇上,住进了舒适宽敞的楼房,土地也全部流转给了当地政府。
  郑加林召集两委班子开会,把闲置耕地利用起来。有人建议种些高粱玉米等管理简单的作物,而郑加林提议,要种就种水稻,复兴小站稻,把老祖宗留下的财富和手艺传承下去。
  有村干部当场提出异议,“水稻这么多年不种了,用水也没法保证,能行吗?”郑加林给大家做工作,还召开了村民大会,种水稻的想法获得了大多数村民的支持。
  最后,老郑找到镇领导,还立下了“军令状”。“我就跟领导说,如果马厂减河的水可以,就用河水,如果不行,就用两口机井的水,抽出来存在坑塘里,用来种稻子。”郑加林回忆。
  镇领导觉得郑加林的方案可行,支持他大胆试。他们准备先试种300亩,看看效果如何,以后再扩大种植面积。
  全村上阵 一举成功
  说干就干,郑加林和大伙一起忙了起来。
  水稻已阔别家乡三十多年,村里的耕地一直种植其他作物,坑洼不平,而水稻对土地平整度要求极高,上下差10公分,插秧机就没法工作了。在筹备阶段,仅平整土地、挖沟渠和建泵站,村里就投入了160多万元。
  复种小站稻,村里的一些老人高兴了,他们是老稻农,对种水稻有一种情怀。他们来到村委会,说不给钱也要帮着干。育秧、插秧都是机械化作业,不再需要太多人工,老人们就说把日常的田间管理工作担起来。
  在全村的努力下,第一年的试验就成功了。2017年,种植的首批300亩小站稻喜获丰收,亩产1100多斤。村里把收获的稻米分给村民,大伙吃了连连点赞,都说尝到了小时候的味道。
  接下来的几年,会馆村扩大了种植面积,全村耕地除了绿化占地和其他规划用地外,能用的地全种上了,还把拆迁后宅基地复垦出七八十亩。
  给了郑加林和村民们底气的,是马厂减河水质的显著改善。市里坚决贯彻两山理念,铁腕治污,一些散乱污工厂关停了,最终受益的是老百姓。“就感觉从2017年开始,河里的水质是越来越好了!”郑加林感慨道。
  记者采访时,在会馆村,是一派忙碌和热火朝天的景象。60岁的村民程家来正在稻田里捞青苔,他从水中捞起一团团青苔,丢到田埂上。“这东西繁殖的快,不清理的话,会把秧苗闷死。”
  实际上,老人们不止情怀可敬,他们的经验和眼力也着实了得。仅仅除稗草这一项,就必须靠那些年岁更长的老人们。“这样的是稻子,这样的是稗子!”每到提稗子的季节,老人们就这样在田间指导工人。
  稗草是一种稻田里的杂草,在青苗阶段外观和水稻秧苗极其相似,一般人分不出来。如果不及时清除,就会和水稻抢营养,影响收成和稻米品质。郑加林坚持不用除草剂,而是人工拔除稗草,就是为了保证稻米的品质,他要让自家的稻米经得起检测。
  老人们还把上水(浇水)的活儿承担起来。每天凌晨2点,他们准时赶到,拉闸上水,在田间巡视,这一遍水浇下来,需要足足六个多小时。
  经验丰富的老人们发挥余热,年轻人在合作社里当起了会计和其他管理工作,如今的会馆村,正成为“大有作为”的大舞台。
  小小一粒米 可做大文章
  开荒种地,挖沟引渠,他们沿着先辈走过的路,让小站稻重现在马厂减河河畔,重现在小站稻的故乡。如今,全村小站稻种植面积有600多亩,年产稻米70余万斤。
  会馆村的稻米打出了名气,比市场上普通米价格高出一截。他们赢得了国内一些大公司的订单,每年出的米都被对方“全包圆”。刚收获就被抢购一空,甚至还没播种就拿到了市场订单,可以说,会馆村的小站稻,已经成了津南小站稻的一张名片。
  此外,由于本村土地有限,为了满足逐步扩大的市场需求,郑加林目前正酝酿“订单式生产”。把育好的秧苗交给外村的合作农户,农户负责管理,最后的稻米由会馆村收割、收购,保证稻米品质。
  小站镇党委委员杨涛告诉津云新闻记者,会馆村本来属于镇里已整合村庄中的一个,村书记和村民对村庄和土地有感情,复兴了小站稻,打造出了小站稻核心种植区,为全镇的小站稻复兴工作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据最新统计,仅小站镇一个镇,目前小站稻的种植面积就达到了万亩级别。而整个津南区,种植面积更是达到了5万多亩。
  一粒稻米,一片稻田,不只充实着粮食安全的“米袋子”,也正在带着会馆村“火出圈”。在市区镇各级各部门的支持下,会馆村近年来着力打造文旅项目,让这里成了稻香文化网红打卡地。
  2019年,郑加林就在考虑,怎么让村里的一二三产业齐头并进,在保护好耕地、搞好口粮生产的同时,让村庄靓起来,美起来,把游人吸引过来。
  为了让市民近距离欣赏稻田美景,在上级资金的支持下,会馆村架设了2200米的田间栈道。开辟了两方荷花池,建设了玻璃步道和观景台,开展了水系连通、路面硬化等工作。每到盛夏,满池娇艳,游人如醉,这里成了短视频拍摄爱好者的云集之地。最多的时候,小小的村庄,一天能涌入七八千人。
  市区一家幼儿园联系到会馆村,希望带孩子到村里来一次插秧体验游,郑加林爽快同意。他安排出一块稻田,由两位稻农带领着,孩子们穿着雨鞋,疯玩了一天,个个成了泥猴,充分释放了天性。后来,还有学生家长送来了锦旗,感谢他们为孩子们创造的单纯的快乐。
  郑加林还在酝酿着一些好点子,他说,下一步他们还将在稻田周边开辟观光“小火车”,还要让游客现场品尝新蒸的米饭、体验现场碾出的稻米。
  今年的天津市农民丰收节,主会场就将设在会馆村。郑加林表示,这是会馆村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他们在全力做好准备工作。目前,五十亩地的稻田画方案已经设计完成,土地已经整理完成,届时,在观景台旁,稻田画将进一步丰富会馆村的视觉元素。
  郑加林表示,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下,他们将在原有的基础上把小站稻做大做强,把稻耕文化和乡村旅游做出亮点,“市区镇给这么大的支持,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把小站稻做起来!”
https://t.cn/A6az1baa

【【大国“粮”策】复兴小站稻,万亩良田“丰”景让村镇蝶变 】
  津南区小站镇会馆村,马厂减河南岸的一个小村庄。

  站在村庄小站稻核心种植区观景台上远眺,南侧是一望无际的稻田,新插的秧苗长势正旺,有农人在稻田里劳作,无人机正在进行植保作业。雅致的木栈道伸向稻田深处,不时有游客撑着伞漫步赏景。近处,两方荷花池里,荷叶正铺满水面,为盛夏的绽放积蓄力量。

  游人在栈道上游览

  会馆村本是一个拆迁村,支部书记郑加林带着两委班子和全村人,守护着村庄的土地,在市区镇的支持下,通过几年的努力,在撂荒地上复兴了小站稻。他们的稻米,品质上乘,供不应求,带动着当地小站稻种植蓬勃开展。“米袋子”鼓了,村庄变美了,一粒小小的稻米,正让这个津南小村实现华丽蝶变。

  复兴水稻 立下“军令状”

  马厂减河,自东向西穿过津南区小站镇。这条开凿于19世纪70年代的人工河,连通了南运河和海河。减河开通,兴利除弊,有了水源,屯兵和民众开垦出万顷稻田,小站稻逐步流传天下。马厂减河两岸的村庄人烟,也日渐稠密。

  会馆村,村名就来源于晚清时期屯田的驻军,当时这里正是驻军开会的地方。为纪念领导开凿马厂减河的将领周盛传兄弟,在会馆村还建了周公祠。

  会馆村的人都记得,他们小时候,马厂减河的水非常好,村民从河里挑水回家,用矾沉淀一下,就用来饮用和做饭。对会馆村来说,马厂减河就是地地道道的母亲河。

  村庄田地地势洼,马厂减河的闸门提起,水就自己流进稻田。丰富的泥沙和钙磷钾、有机质,和河水一同作用,常年累月,会馆村的耕地异常肥沃,种出的稻米香气四溢。

  生机勃勃的秧苗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从1980年左右开始,马厂减河的水变少了,污染也日益严重,水质变差了,无法再用来种稻。如此,水稻就慢慢消失了,这一别就是三十多年。今年57岁的村支书郑加林正好赶上了那个种稻时代的“尾巴”。“我十几岁时,跟着母亲到地里插秧,那时候就是跟着玩……”他说。

  世易时移。2014年,会馆村开始拆迁,村民都搬到了镇上,住进了舒适宽敞的楼房,土地也全部流转给了当地政府。

  郑加林召集两委班子开会,把闲置耕地利用起来。有人建议种些高粱玉米等管理简单的作物,而郑加林提议,要种就种水稻,复兴小站稻,把老祖宗留下的财富和手艺传承下去。

  有村干部当场提出异议,“水稻这么多年不种了,用水也没法保证,能行吗?”郑加林给大家做工作,还召开了村民大会,种水稻的想法获得了大多数村民的支持。

  郑加林向记者介绍会馆村

  最后,老郑找到镇领导,还立下了“军令状”。“我就跟领导说,如果马厂减河的水可以,就用河水,如果不行,就用两口机井的水,抽出来存在坑塘里,用来种稻子。”郑加林回忆。

  镇领导觉得郑加林的方案可行,支持他大胆试。他们准备先试种300亩,看看效果如何,以后再扩大种植面积。

  全村上阵 一举成功

  说干就干,郑加林和大伙一起忙了起来。

  水稻已阔别家乡三十多年,村里的耕地一直种植其他作物,坑洼不平,而水稻对土地平整度要求极高,上下差10公分,插秧机就没法工作了。在筹备阶段,仅平整土地、挖沟渠和建泵站,村里就投入了160多万元。

  复种小站稻,村里的一些老人高兴了,他们是老稻农,对种水稻有一种情怀。他们来到村委会,说不给钱也要帮着干。育秧、插秧都是机械化作业,不再需要太多人工,老人们就说把日常的田间管理工作担起来。

  村民程家来在捞青苔

  在全村的努力下,第一年的试验就成功了。2017年,种植的首批300亩小站稻喜获丰收,亩产1100多斤。村里把收获的稻米分给村民,大伙吃了连连点赞,都说尝到了小时候的味道。

  接下来的几年,会馆村扩大了种植面积,全村耕地除了绿化占地和其他规划用地外,能用的地全种上了,还把拆迁后宅基地复垦出七八十亩。

  给了郑加林和村民们底气的,是马厂减河水质的显著改善。市里坚决贯彻两山理念,铁腕治污,一些散乱污工厂关停了,最终受益的是老百姓。“就感觉从2017年开始,河里的水质是越来越好了!”郑加林感慨道。

  记者采访时,在会馆村,是一派忙碌和热火朝天的景象。60岁的村民程家来正在稻田里捞青苔,他从水中捞起一团团青苔,丢到田埂上。“这东西繁殖的快,不清理的话,会把秧苗闷死。”

  实际上,老人们不止情怀可敬,他们的经验和眼力也着实了得。仅仅除稗草这一项,就必须靠那些年岁更长的老人们。“这样的是稻子,这样的是稗子!”每到提稗子的季节,老人们就这样在田间指导工人。

  稗草是一种稻田里的杂草,在青苗阶段外观和水稻秧苗极其相似,一般人分不出来。如果不及时清除,就会和水稻抢营养,影响收成和稻米品质。郑加林坚持不用除草剂,而是人工拔除稗草,就是为了保证稻米的品质,他要让自家的稻米经得起检测。

  老人们还把上水(浇水)的活儿承担起来。每天凌晨2点,他们准时赶到,拉闸上水,在田间巡视,这一遍水浇下来,需要足足六个多小时。

  经验丰富的老人们发挥余热,年轻人在合作社里当起了会计和其他管理工作,如今的会馆村,正成为“大有作为”的大舞台。

  小小一粒米 可做大文章

  开荒种地,挖沟引渠,他们沿着先辈走过的路,让小站稻重现在马厂减河河畔,重现在小站稻的故乡。如今,全村小站稻种植面积有600多亩,年产稻米70余万斤。

  植保无人机

  会馆村的稻米打出了名气,比市场上普通米价格高出一截。他们赢得了国内一些大公司的订单,每年出的米都被对方“全包圆”。刚收获就被抢购一空,甚至还没播种就拿到了市场订单,可以说,会馆村的小站稻,已经成了津南小站稻的一张名片。

  此外,由于本村土地有限,为了满足逐步扩大的市场需求,郑加林目前正酝酿“订单式生产”。把育好的秧苗交给外村的合作农户,农户负责管理,最后的稻米由会馆村收割、收购,保证稻米品质。

  小站镇党委委员杨涛告诉津云新闻记者,会馆村本来属于镇里已整合村庄中的一个,村书记和村民对村庄和土地有感情,复兴了小站稻,打造出了小站稻核心种植区,为全镇的小站稻复兴工作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据最新统计,仅小站镇一个镇,目前小站稻的种植面积就达到了万亩级别。而整个津南区,种植面积更是达到了5万多亩。

  一粒稻米,一片稻田,不只充实着粮食安全的“米袋子”,也正在带着会馆村“火出圈”。在市区镇各级各部门的支持下,会馆村近年来着力打造文旅项目,让这里成了稻香文化网红打卡地。

  2019年,郑加林就在考虑,怎么让村里的一二三产业齐头并进,在保护好耕地、搞好口粮生产的同时,让村庄靓起来,美起来,把游人吸引过来。

  荷塘和玻璃步道

  为了让市民近距离欣赏稻田美景,在上级资金的支持下,会馆村架设了2200米的田间栈道。开辟了两方荷花池,建设了玻璃步道和观景台,开展了水系连通、路面硬化等工作。每到盛夏,满池娇艳,游人如醉,这里成了短视频拍摄爱好者的云集之地。最多的时候,小小的村庄,一天能涌入七八千人。

  游人

  市区一家幼儿园联系到会馆村,希望带孩子到村里来一次插秧体验游,郑加林爽快同意。他安排出一块稻田,由两位稻农带领着,孩子们穿着雨鞋,疯玩了一天,个个成了泥猴,充分释放了天性。后来,还有学生家长送来了锦旗,感谢他们为孩子们创造的单纯的快乐。

  郑加林还在酝酿着一些好点子,他说,下一步他们还将在稻田周边开辟观光“小火车”,还要让游客现场品尝新蒸的米饭、体验现场碾出的稻米。

  今年的天津市农民丰收节,主会场就将设在会馆村。郑加林表示,这是会馆村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他们在全力做好准备工作。目前,五十亩地的稻田画方案已经设计完成,土地已经整理完成,届时,在观景台旁,稻田画将进一步丰富会馆村的视觉元素。

  稻田画设计效果图

  郑加林表示,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下,他们将在原有的基础上把小站稻做大做强,把稻耕文化和乡村旅游做出亮点,“市区镇给这么大的支持,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把小站稻做起来!”

来源:津云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很多时候,自己明白自己的内心那份对你的思念是多么的浓情,它如一种毒蛊种在了我的心间,让我无法自拔,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这毒蛊就会隐隐发作,让我无力去抵抗这所有的一
  • 整场演出展现了新时代青少年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演员们用舞蹈语言梳理提炼中国革命中具有代表性的英雄人物,展现了新时代青少年的风采和对未来的理想希望。#书香安徽#【
  • 近日印发的《“十四五”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提出,2025年全国农机总动力达到11亿千瓦左右,农作物机械化作业达到75%,再加上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关于农业
  • #姜太显[超话]##姜太显灵魂主唱#【 T 】211117 官推更新太显相关今天在BEST ARTIST 表演了「0X1=LOVESONG (I Know I
  • 科学家研究发现新机理】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究竟是如何分枝的?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新植物学家(New Phytologist)》上。
  • 另外,12小时刻度表圈以及新型Heuer-02专用计时码表机芯的加入,泰格豪雅名表售后保养服务,让新款时计在保留初代腕表系列的设计理念和美学风格的同时,亦呈现出
  •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无非是对待时间的态度不同。‮你比‬有钱​的人,‮定一‬比你努力,比你努力的人,​终有‮天一‬会比‮有你‬钱。
  • 他也想过, 也许根本不需要这三个字,我对你是什么样的感情, 你对我是怎么样的深情,各自心里有数就行。恋爱最珍贵的纪念品,从来就不是那些,你送我的手表和项链,甚至
  • [打call][打call][打call]超级超级棒晚安啦宝贝,困到不行了,我爬走睡觉了!爱你爱你!
  • 我与世界只差一个你,因为是你,晚一点没关系。 如果你觉得不开心的话,你就尽情的欺负我好了,反正我很喜欢你。
  • 正畸前的初步面诊检查是必不可少的,通过面诊,医生可以对你的整牙诉求,牙齿情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为了满足大家的面诊需求,我们特意整理了平台上深圳正畸医生提
  • 中医学认为,白天属“阳”夜间属“阴”白天是人的阳气最旺盛的时候,也是工作、运动的最佳时间,到了夜间,人的阳气潜藏,则是最适合睡眠的时间。稳妥干净点的有可拆洗的加
  • 生日快乐宝贝[蛋糕][爱你]新一年的“折腾”和“搏杀”又要开始了[笑cry]。我想遇见更好的自己。
  • 世界上十大奢侈品没有一样是和物质有关人间十大人间奢侈品是:1生命的觉悟2一颗自由 喜悦与充满爱的心3走遍天下的气魄4 回归自然 有与大自然连接的能力5安稳而平和
  • 什么是稳增长 , 市场目前解读就在于这个稳字 , 认为增速在下滑的因为稳增长会有政策支持令到行业增速回升 , 而高增速板块因为稳增长有可能放慢脚步求稳; 所以
  • 推荐美食:奶渣包、酥油包、青稞饼、酸奶、酥油茶(最合我心意的当属奶渣包,外表很像饺子,白白软软的很美味)推荐餐厅:那木萨(就在丁真工作的博物馆旁边,听说他是那家
  • 作为这部纪录片的独家合作媒体平台,在过去六年中,「网易文创人间工作室」也刊发了两千余篇普通人的生活经历,挖掘和展现当代中国人的真实生活。围绕煎饼浮浮沉沉的人生故
  • 会宁县老君坡镇河口村村民 周铎:现在生活都好得很,娃娃把楼房盖起来了,机械都有,我们家的生活已经达到小康水平了。随着时代的变迁,村子里的很多年轻人都选择了离开大
  • 现在要开始抽时间看看江苏,浙江公务员的书,可以先考到大城市,然后在他们那里的好大学读个非全的研,就是留不到大城市再考回家也行的,感觉这样比较好,就是不安定,但是
  • 接下来硫代亚磺酸酯、丙烯基硫代亚磺酸酯等会和氨基酸或其它化合物反应生成蓝色素和黄色素,我们看到的绿色就是蓝和黄同时存在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