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禅】

六祖惠能大师涅槃前 对门下弟子说了什么?

原文

大师先天二年癸丑岁,八月初三日,于国恩寺斋罢,谓诸徒众曰:“汝等各依位坐,吾与汝别。”

法海白言:“和尚留何教法,令后代迷人得见佛性?”

师言:“汝等谛听!后代迷人,若识众生,即是佛性;若不识众生,万劫觅佛难逢。吾今教汝识自心众生,见自心佛性。欲求见佛,但识众生;只为众生迷佛,非是佛迷众生。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自性平等,众生是佛;自性邪险,佛是众生。汝等心若险曲,即佛在众生中;一念平直,即是众生成佛。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何处求真佛?汝等自心是佛,更莫弧疑!外无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万种法。故经云: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吾今留一偈,与汝等别,名‘自性真佛偈’。后代之人,识此偈意,自见本心,自成佛道。”

偈 曰:

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见三毒是魔王;
邪迷之时魔在舍,正见之时佛在堂。

性中邪见三毒生,即是魔王来住舍;
正见自除三毒心,魔变成佛真无假。

法身报身及化身,三身本来是一身;
若向性中能自见,即是成佛菩提因。

本从化身生净性,净性常在化身中;
性使化身行正道,当来圆满真无穷。

淫性本是净性因,除淫即是净性身;
性中各自离五欲,见性刹那即是真。

今生若遇顿教门,忽悟自性见世尊。
若欲修行觅作佛,不知何处拟求真?

若能心中自见真,有真即是成佛因;
不见自性外觅佛,起心总是大痴人。

顿教法门今已留,教度世人须自修,
报汝当来学道者,不作此见大悠悠。

师说已,告曰:“汝等好住,吾灭度后,莫作世情悲泣雨泪,受人吊问,身著孝服,非吾弟子!亦非正法!但识自本心,见自本性,无动无静,无生无灭,无去无来,无是无非,无住无往。汝等心迷,不会吾意,今再嘱汝,令汝见性。吾灭度后,依此修行,如吾在日。若违吾教,纵吾在世亦无有益。”

复说偈曰:“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著。”

师说偈 已,端坐至三更,忽谓门人曰:“吾行矣!”奄然迁化。于时异香满室,白虹属地,林木变白,禽兽哀鸣。

译 文

六祖,于唐玄宗先天二年,即开元元年癸丑八月初三日那天,在新州国恩寺斋饭吃罢后,对徒众说:“你们各依位次坐下,我要和你们道别。”

法海说:“和尚留下什么教法,使后代迷人藉以得见佛性呢?”

六祖说:“你们用心听著!后代的迷人,假如能够清楚地认识得众生,就是佛性;假如不能清楚地认识得众生,那就万劫长期觅佛也是难遇难逢。我现在教你们认识自己心中的众生,并见自己心中的佛性。想要求得见佛,只在能够认识众生;因为只是众生迷了自性佛,不是佛来迷了众生。自己的心性如果了悟,众生亦就是佛;自己的心性如果迷失,佛亦就是众生。自性若是平等,众生就是佛;自性若是邪险,佛就是众生。你们心里如果险曲不正,就等于佛在众生中;如果一念平等正直,就等于众生成了佛。我们自己心中本来就有佛,这自性佛才是真佛。自己倘若没有佛心,更到何处去觅真佛呢?你们自己的心性就是佛,再不要有所怀疑!心外并无一物能够建立,万法都是从我们自己心里变生出来的。所以经中说:心中起念则种种法随之而生,心中念灭则种种法随之而灭。我现在留下一偈,与你们告别,此偈叫作‘自性真佛偈’。后代的人如果了解此偈的旨意,自然能够见自本心,自然能够成就佛道了。”

偈说:“真如自性是固有的真佛,邪见三毒是来扰的魔王;邪迷时魔王以我心为舍,正见时真佛自坐在心堂。性中起邪见三毒同生时,就是魔王到来住在心房;有正见自能除去三毒心,那魔王亦即成佛并不假。不论是法身报身或化身,三身本来是出自一性身;若向自性中能自见三身,就是即心成佛的智慧因。本是从化身而生净性身,清净法性身常在化身中;净性能使化身行于正道,将来报身圆满功德无穷。淫欲邪乱本以净性为因,除去淫欲就是净性法身;性中无染各自远离五欲,见无染性瞬间见佛是真。今生如能遇到顿教法门,忽悟自性亲见真佛世尊。若想修行造作觅求成佛,不知要向何处打算求真?如能在自心中自见其真,有此真即便是成佛之因;倘不见自性而向外觅佛,起此心念者总是大痴人。顿教法门现在已经留下,要度世人必须先行自修;告诉你们及将来学道人,不作顿见悟蹉跎空悠悠。”

六祖说完了偈以后,告诉大众说:“你们以后要好好地安住。我灭度以后,不可和世情一样悲伤涕泣,堕泪如雨!如受人吊祭慰问,披著孝服,不是我的弟子!也不是如来的正法!只要能识自己的本心,能见自己的本性,是没有动没有静,没有生没有灭,没有去也没有来,没有是也没有非,没有住业没有往。唯恐你们仍有心迷,不能领会我的旨意,现在再叮嘱你们,使你们能见自性。我灭度以后,依嘱修行,就好像我在世之日一样。倘若违背我的教法,纵使我在这世间,也是没有益处。”

六祖又说一首偈说:“不动连善也不修,任运自在不造恶,安静之中断见闻,坦荡荡必无所著。”

六祖说完了后,就正坐到三更时分,忽然对门下弟子说:“我去了!”忽然间就迁化了。当是时,奇异之香充满室内,天空白虹连属地面,树木变白色犹如鹤林,飞禽走兽都发哀鸣。

文字 | 来源于《六祖坛经原文与注释》• 随喜分享 • https://t.cn/RDUT2ZD

虚云老和尚:能在动中不动 才是真实工夫
《虚云和尚全集》 禅林网

云居山方便开示 闰三月十四日(1955年5月5日)

《楞严经》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谓一切圣贤,能转万物,不被万物所转,随心自在,处处真如。我辈凡夫,因为妄想所障,所以被万物所转,好似墙头上的草,东风吹来向西倒,西风吹来向东倒,自己不能做得主。

有些人终日悠悠忽忽,疏散放逸,心不在道,虽做工夫,也是时有时无,断断续续,常在喜怒、哀乐、是非、烦恼中打圈子。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身觉触,意知法,六根对六尘。没有觉照,随他青黄赤白,老少男女,乱转念头。对合意的,则生欢喜贪爱心;对逆意的,则生烦恼憎恶心,心里常起妄想。其轻妄想,还可以用来办道做好事,至若粗妄想,则有种种不正邪念,满肚秽浊,乌七八糟,这就不堪言说了。

白云端禅师有颂曰:“若能转物即如来,春暖山花处处开;自有一双穷相手,不曾容易舞三台。”又《金刚经》云:“应如是降伏其心。”儒家亦有:“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的说法。

儒家发愤,尚能如此不被物转,我们佛子,怎好不痛念生死,如救头燃呢?应须放下身心,精进求道,于动用中磨炼考验自己,渐至此心不随物转,工夫就有把握了。做工夫不一定在静中,能在动中不动,才是真实工夫。

明朝初年,湖南潭州有一黄铁匠,以打铁为生,人皆呼为黄打铁。那时正是朱洪武兴兵作战的时候,需要很多兵器,黄打铁奉命赶制兵器,日夜不休息。

有一天,某僧经过他家,从之乞食,黄施饭,僧吃毕,谓曰:“今承布施,无以为报,有一言相赠。”黄请说之。僧曰:“你何不修行呢?”黄曰:“修行虽是好事,无奈我终日忙忙碌碌,怎能修呢?”

僧曰:“有一念佛法门,虽在忙碌中还是一样修,你能打一锤铁,念一声佛,抽一下风箱,也念一声佛,长期如此,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他日命终,必生西方极乐世界。”

黄打铁遂依僧教,一面打铁,一面念佛,终日打铁,终日念佛,不觉疲劳,反觉轻安自在,日久功深,不念自念,渐有悟入,后将命终,预知时至,遍向亲友辞别,自言往生西方去也。到时把家务交代了,沐浴更衣,在铁炉边打铁数下,即说偈曰:“叮叮当当,久炼成钢;太平将近,我往西方。”泊然化去。当时异香满室,天乐鸣空,远近闻见,无不感化。

我们现在也是整天忙个不休息,若能学黄打铁一样,在动用中努力,又何患生死之不了呢!

我以前在云南鸡足山,剃度具行法师出家的事,说给大家听听。具行法师未出家时,吸烟喝酒,嗜好很多,一家八口,都在祝圣寺当小工。后来全家出家,他的嗜好全都断除了,虽然不识一字,但很用功,《早晚课诵》《普门品》等,不数年全能背诵。终日种菜不休息,夜里拜佛拜经,不贪睡眠。在大众会下,别人欢喜他,他不理会;厌恶他,他也不理会。常替人缝衣服,缝一针,念一句南无观世音菩萨,针针不空过。

后朝四大名山,阅八年,再回云南。是时我正在兴建云栖寺,他还是行苦行,常住大小事情都肯于,什么苦都愿意吃,大众都欢喜他。

临命终时,将衣服什物变卖了,打斋供众,然后向大众告辞,一切料理好了。在四月时收了油菜籽,他将几把禾秆,于云南省云栖下院胜因寺后园,自焚化去。

及被人发觉,他已往生去了。其身上衣袍钩环,虽皆成灰,还如平常一样没有掉落,端坐火灰中,仍然手执木鱼引磬,见者都欢喜羡叹。

他每天忙个不休息,并没有忘记修行,所以生死去来,这样自由。动用中修行,比静中修行,还易得力。

净慧长老:
排除妄想分别

这次七日禅修今天是第四天,还有三天时间。

也有一些人腿子疼、腰疼、身体不舒服,中途打了退堂鼓。

每一支香坐的时间,只有四十五分钟,都坚持不下来,

可见修行用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是一件很艰苦的事情,需要有毅力。
  
苦以分别的形式存在
  
在行香、坐香的时候,面对的是各种环境、各种境界。

这些境界,大部分是平常在生活中积累的一些概念,概念在佛典中称为名言。

概念是怎么产生的呢?

概念是从分别产生的,

分别又是从感受产生的。

有了不同的感受,才有不同的分别。

感受一般而言有三种受:

苦受、乐受、不苦不乐的舍受。

在打坐时,苦受、乐受都有,不苦不乐的舍受也有。

从实际的感受来说,可能苦受最多。

腿疼,苦;
腰疼,苦;

坐在那里打妄想,静不下来,还是苦。

一支香虽然只坐四十五分钟,腿疼的时候好像就有几天几夜那么长。

种种的苦。

苦是不是存在呢?

因为它是一种感受,实际上是存在的。

它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形式存在的呢?

是以分别的形式存在的。

分别者,妄想。

如果没有分别,不起心动念,那种感受可能就没有那样明显。

有一些用功夫稍微上路的人,虽然腿子同样是疼,

但是他的心念集中在功夫上,集中在方法上,

妄想少一点,苦的感受也就少一点。

有妄想,有分别,这是一种很自然的心理活动。

在这个活动当中,如果不起执著,问题就会小一点。

分别了以后,打了妄想,又起执著,

有执著就会采取不同的方式来对待所感受的环境。 
  
一般而言,像腿子疼,是执著什么呢?

想要逃避。

意思就是说,本来我是很自由的,我可以不要受这种痛苦。

我明天不来不就没有痛苦了吗?

这就是一种执著。

在这种执著的指使下,道心就退了。

这种执著在修道中就起了扯后腿的作用,起了消极的作用。

有打退堂鼓的妄想,就不利于修行。
  
所有的妄想,仅仅是一种思维活动,它的后果就会小一点;

如果这种思维活动变成了执著,后果就很严重,所以要破执。

我们一般所面对的,以我执为主。

谁在疼?

我在疼;

谁在受苦?

我在受苦。

我字当头,处处以我为中心。

如果在这个时候,我字淡化一点,反问一句:

我是谁?

我在什么地方?

可能疼就会减轻一点,甚至可以战胜疼的感受、苦的感受。

以精进心、以克服困难的心来面对,就可以战胜懈怠心、放逸心。 
  
在修行的过程中,翻来覆去的拉锯战,

就是精进与懈怠在战斗,

就是道心与偷心在战斗。

什么叫偷心呢?

苟懒偷安之心就是偷心,

一切贪图便宜的心就是偷心。

所以古人说,不死尽偷心,想要修行成功,无有是处。

苟懒偷安的心人皆有之,因为我们不是圣贤。

怎么样以善根的力量、

以信仰的力量、以智慧的力量,

克服偷心、战胜偷心?

要克服偷心,就要在不起分别上下功夫。

因为一切的心念如何取、如何舍、如何不取不舍,都是由分别所造成的。
  
分别是识,无分别是智。

从初用功的人来说,还谈不上有无分别的智。

我们能够坚持正念,以正念善念代替妄念、代替分别,

或者说以善分别代替不善的分别,是初用功的人最现实的选择。

功夫还没有上路,谈不上有智慧,

只能说有正念,有善念,有信根的力量,有精进的力量,那就很好了。
  
随念安住当下
  
分别有三种:
随念分别、
计度分别、
自性分别。
  
所谓随念分别,就是我们一起心、一动念,后念续于前念,念念相续,念念分别。

如果我们每一念都是善念,

心心念念一心不乱地持佛名号,

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那就是以正念代替了妄念。

随念就是佛号,
随念就是话头,

随念安住当下,就是禅定功夫。
  
有了随念分别,接下来就是计度分别。

所谓计度,就是对三受进行选择。

所面对的环境是苦、是乐、是不苦不乐,周遍计度。

是苦,就采取排拒的心态;

是乐,就采取坚执不放的心态;

是不苦不乐,就不会去贪或者放弃。

舍就是放弃。

我们可以回忆一下:

从早上到现在,究竟打了多少妄想?

谁也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心念就像流水一般,有时缓缓流淌,有时波浪汹涌。

心念如流水、如洪水。

一天究竟有多少次起灭,由于观照力不够,我们不能清楚地觉知。

这种计度分别,是一切分别中最显著的思维活动。 
  
所谓自性分别,就是在面对客观环境和内心种种善恶种子的现行时,心识只是任运缘境,不带名言。

所谓不带名言,就是不做判断。

自性分别,就是对所感受的环境不加任何判断,没有形成妄想。

所说排除妄想分别,是以第二种计度分别作为排除的主要对象。

随念分别不起执著,其负面作用很小。

人不可能没有思维活动,但是周遍计度的分别,会引起取舍的行为;

有了取舍,就会由惑造业。

由于自性分别任运缘境,不带名言,它会一直延续到开悟以后,转化为智慧。

所谓转识成智,就是使自性分别转变为智慧。

自性分别一切不著意,对一切都不是有意地起心动念,所以叫做任运。
  
佛法中所说的无分别,并不是成为木头瓦块。

人、众生,毕竟是有情,

有情就有思维活动,

有思维活动就有善恶邪正的区别。

在修行用功的初步,正思维、善心善念,都是需要加以培养的善法。

当功夫用到纯熟的时候,真正做到一念不生,那就万法皆空。

面对万法,心念不动,万法都不是我们需要攀缘的对象。

我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
  
在一切善恶境界上不起分别,不等于没有分别。

自性分别还是有的,只是不执著。

没有执著,任运缘境,所有境界就成为实相。

以正智缘境之时,一切境界都是实相,都是事物的本质,不会在现象上起分别执著。

转识成智了,以智照境,智如境亦如。

所谓 “ 以如如智,照如如境 ”,

如如智就是正智,
如如境就是真如。
  
修行用功用到这步田地,才能说是入门;

不到这步田地,还在门外。

在门外修行有没有作用呢?

有作用。

所谓修加行,
所谓培植善根,
所谓广种福田,

结未来缘,都是为修行成就打基础的功夫。

基础功夫越扎实,未来的成就越大。

所以尽管还没入门,修行也不能放松,要培植善根。

善的根扎得越牢,出生的功德就越大越多。

有了功德,就会有成就。
  
修行不能望难生畏,而要知难而进,要克服种种困难,勇往直前。

不要被腿子疼吓退了,不要被路途遥远吓退了。

我们无量劫以来流浪生死已经够苦了,

今天得遇佛法,有了了生脱死的希望,

找到了这条路,就应该坚持走下去,不要生退悔心。

要以精进的心,战胜懈怠懒惰之心。       
  
—— 注:本文选自《真际禅话》,

( 来源:邢台大开元寺 )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到现在不到一个月,虽然挣得没有那么多,也还在积累人气中,但自己的日常花销,零食衣服的还是不成问题。 因为疫情,闲着没事入了一个返利团队,一开始也是因为不要会费,
  • 只是还是会很难过,在每个清晨与晚上,在每个梦醒的时候,生活索然无味,可谁在意呢,大家都努力向前么,可我总想回头看,真是太失败了,往后,但愿我未娶时你未嫁,可也不
  • 因为在事件一开始发酵时大家都“盲目”选择站队“大众”的一边,即使这个“众”是别人想让你以为的“众”!说实话,因为没有突出的工作成果我便强调了家庭困难,虽然知道谁
  • 那别致的线条、自然的姿态,契合着天光水色,写意出水塘荷影、冷月花魂的经典意象,合力谱就一曲深沉生动的自然乐章,可谓:枯时有意,纲举目张;生就为荷,莲曲永恒。琴瑟
  • #河北新增确诊病例22例#2020年2月5日0—24时,河北省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新增确诊病例22例,其中,唐山市5例、邯郸市4例、石家庄市3例、邢台市3
  • 谈判过程中,中方始终坚持自身合理诉求,经过反复磋商,美方近期先后公布了允许中国自产熟制禽肉、鲶鱼产品输美的最终规则,中国成为继加拿大、墨西哥、智利等国之后能向美
  • 对主和主的话缺少渴慕,没有胃口,有一个恨重要的原因,就是垃圾食物吃太多,把胃口破坏了。!
  • 调查中,民警发现该李姓男子在多个网络交友平台使用女性身份注册账号与多名男子进行交流互动,并多次索要、收取红包、话费等,金钱交易频繁,职业的敏锐性使民警立刻意识到
  • 最近发现好多“健身博主”视频里面出现翼状肩胛……还在教别人各种奇奇怪怪的减肥方法,康复方法,实际上自己体态问题也没解决……肩胛骨外翻一般是由于肩胛骨周围的肌力不
  • 逃#凯撒idea电子手帐##众志成城,抗击疫情# 金亮:防控疫情 平凡岗位上的坚守(记者 潘娜 通讯员 陈国栋)“金亮,我订的菜什么时候可以送到”“金亮,我托你
  • !!
  • 。            人生不怕失去多少个十年  在于怎样面对多少个十年    感谢这些年经历的种种人和事物    也变得更加珍惜现在亲情  友情      
  • 萨尔茨堡城内巴洛克式的建筑风格具有独特的魅力,主要代表是萨尔茨堡天主教堂和米哈贝尔花园。始创于1920年的萨尔茨堡节至今仍是欧洲最隆重的音乐节日之一,闻名世界的
  • #心灵鸡汤##情感语录##情感##人生感悟##正能量的话##一段文字,一种心情##逃离魔都做新大理人#80后这对情侣真让我实名羡慕了,拜访了大理定居的朋友两次就
  • 鉴于此,汉高制定了到2040年成为为气候带来积极影响的企业的长期愿景,希望不断提高能源效率,到2030年实现碳足迹减少75%,生产中使用的电力100%来自可再生
  •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当年课上还与学生积累了“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的句子和“脱笼之鹄”的解读。
  • 《生きていたんだよな》正片: 悲しい日も辛い日もあった、そして、こ れからも、そんな日はやってくるかもしれない。日本東北地方のおすすめの祭りランキング|DoC
  • 她也会感慨我们小老百姓一个口罩都难搞到,但是她更多的是感恩呀。其实义愤填膺的时候多了,也会思考为什么满世界都是让人义愤填膺的事情。
  • 做所有您喜欢的事情,别忘了为肌肤提供纯净的抗衰老。 做所有您喜欢的事情,别忘了为肌肤提供纯净的抗衰老。
  • 那要看你算命的目的是什么?倘若只是为了玩玩,消遣娱乐,那么最好到地摊上算;如果是为了知命改命,趋吉避凶,那就不能怕花钱,必须找好人来算!总之,算命是一项复杂的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