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测算姻缘感情运势

生活中有些人婚姻幸福美满,但有些人婚姻坎坷不顺,其实这一切都是冥冥中注定的事情,都是你我无法改变的事情,也都是会体现在我们八字中的事情,那么在八字命理中,八字算命看婚姻坎坷的几大特征有哪些呢?不妨看看相关文章是怎么说的吧!

  八字算命看婚姻坎坷的四大特征

  1、日坐阳刃
  男命八字日柱为丙午、壬子;女命八字日柱丁巳、癸亥时,称为日坐阳刃,这样类人的配偶严重受克,婚姻难幸福。假如日支又为八字中的忌神,情况最为严重,轻者离婚,重者会导致配偶伤残、死亡。假如日支为八字中的喜用神,命主会得到配偶的有力帮扶,但其配偶却难免受克,身体没有伤残也会多病。此外,日柱为戊午、己巳也属于日坐阳刃,只是阳刃为其中气,力量稍弱,但也会不同程度地使配偶受克,严重得会有伤残。

  2、八字身强,日坐比肩
  比肩与日主具有相同的阴阳和五行属性,如日柱为甲寅、乙卯、戊辰、戊戌、己未、己丑、庚申、辛酉的人,均为日坐比肩。八字身强时,比肩通常是与命主势不两立的竞争对手,是八字中的忌神。假如日坐比肩的话,便表示竞争对手住进了自己的婚姻宫,自然会出现配偶被争夺的情况,婚姻当然不会太顺利。

  3、日柱干支相克
  日主代表命主本人,日支代表配偶,假如这两个字相克的话,那便表示夫妻之间互相争斗,不能同心,是非争执不断,婚姻生活难和谐。尤其是日柱为甲申、甲戌、乙酉、丙申、丁酉、戊寅、己卯、庚寅、辛卯、壬戌、癸未的人,夫妻之间气场不和,最难沟通,夫妻关系不融洽。不过,假如日柱干支虽然相克,却能暗合的话,如日柱为丁亥、戊子、辛巳、壬午的人,夫妻之间虽然难以达到融洽、默契的程度,但双方还是能互相体谅、宽容和迁就。

  4、女命婚姻宫坐伤官
  在八字中,女命以正官星代表自己的丈夫,而伤官是专门克制正官星的,假如婚姻宫中坐伤官的话,如日柱甲午、乙巳、庚子、辛亥等,代表配偶会被伤官克制,婚姻自然难以幸福。

  八字日柱虽然能够反映出一些婚姻中的信息,还要综合整个的八字命局,加以详细的分析才行。
  八字算命看婚姻坎坷多波折的几大特征

  八字纯阴纯阳。
  八字纯阴纯阳,清灯自守。八字四柱纯阴或纯阳的,又不走婚恋的大运的,很难有美满家庭。在众多的纯阴纯阳八字中“寻求命理化解用神”总是很难,五行取用会出现“前和后反”的因素,也许天意。纯阴纯阳命为特殊命造格局,故很难取用神,只有在合婚上,力求达到命理的平衡。

  夫妻位被冲克或相刑。
  八字日元坐下地支为夫妻位,夫妻位被冲克或相刑。本命地支的冲克、大岁的冲克、大运的冲克,都难于和合婚事。

  身弱,命理缺少生之源。
  日元(自命)身弱,命理缺少生之源(福荫之神)故为身弱,心理头自产生“心悸”,见合意情友不敢显露相求的言语,总觉得自己的条件比不上他人,机会错过多也就迟婚啦!

  日柱天干地支合化。
  日柱天干合化或日柱地支合化,命理合即为强!强者易冒犯!日干强易产生傲气,地支强自“心悸”不敢相求,对“恋爱和合”不利。

  合化后改变了五行性质,不是喜用神。
  天干地支合化后改变了五行性质又不是喜用神:丙火日元“丙辛合化水伤丙火”;甲木日元见地支“辰酉合金伤甲木”。这种恋爱婚姻先和后闹,分手时会很痛苦!

  日元与月令自合者多数对婚姻不够主动。
  自己八字中见日元与月令自合:甲己合化土、乙庚合化金、丙辛合化水、丁壬合化木、癸戊合化火,自命八字有缘合者多数对婚姻不够主动,要对方来追求自己。如合意暗恋情人不了解你,误认为你看不起他(她)日久会情投他方,那么你就失了契机,迟婚啦!

  印多的人婚姻迟。
  印多的人依赖心重,福荫太厚,对什么事都不够主动,逢事总是先自我求全,日久会产生维护自我之心强,生活中不会体谅他人,使身边人感觉无人情味而导致难与人和合。

  日柱天地相冲。
  日柱天地相冲:如辛卯、己卯、丁酉、乙酉,八字日柱五行组合相冲克自然婚姻有阻滞,又说是克夫或克妻命。如果一方被冲克者身弱,见不到生之源(印、比)即是受伤者。乙酉日男命多受妻气而导至分离。

  日元泄伤重。
  日元泄伤重:女方为“伤官伤夫”,男方为“泄伤身弱”。我〔日元〕生之多(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为泄伤。表现在日柱最为明显的有“辛亥”,因亥中含甲木,壬水。如辛金日元(本命)无助,人生婚姻定会很坎坷。

  命理八字比肩成排造势。
  命理八字比肩成排造势:八字同字之多者,导致五行运作不平衡,多是性格硬,处事观点有偏向,与众和合欠缺温柔一面,自然会迟婚。

  最怕外人感之心性高。

  辛金强命者:辛金命处事有毅力,过于追求完美,但世上哪有十全十美之事?“辛酉”日生人长有一双迷人的凤眼,女子长相美,如外在美和内在美和谐那就是完美的女人,最怕外人感之心性高,高不可攀!靓女会嫁不出。

  在八字中有一些人断婚姻非常准确,几乎百发百中,其实它不是只能用来断婚姻而已。

【【大国“粮”策】复兴小站稻,万亩良田“丰”景让村镇蝶变】 津南区小站镇会馆村,马厂减河南岸的一个小村庄。
  站在村庄小站稻核心种植区观景台上远眺,南侧是一望无际的稻田,新插的秧苗长势正旺,有农人在稻田里劳作,无人机正在进行植保作业。雅致的木栈道伸向稻田深处,不时有游客撑着伞漫步赏景。近处,两方荷花池里,荷叶正铺满水面,为盛夏的绽放积蓄力量。
  会馆村本是一个拆迁村,支部书记郑加林带着两委班子和全村人,守护着村庄的土地,在市区镇的支持下,通过几年的努力,在撂荒地上复兴了小站稻。他们的稻米,品质上乘,供不应求,带动着当地小站稻种植蓬勃开展。“米袋子”鼓了,村庄变美了,一粒小小的稻米,正让这个津南小村实现华丽蝶变。
  复兴水稻 立下“军令状”
  马厂减河,自东向西穿过津南区小站镇。这条开凿于19世纪70年代的人工河,连通了南运河和海河。减河开通,兴利除弊,有了水源,屯兵和民众开垦出万顷稻田,小站稻逐步流传天下。马厂减河两岸的村庄人烟,也日渐稠密。
  会馆村,村名就来源于晚清时期屯田的驻军,当时这里正是驻军开会的地方。为纪念领导开凿马厂减河的将领周盛传兄弟,在会馆村还建了周公祠。
  会馆村的人都记得,他们小时候,马厂减河的水非常好,村民从河里挑水回家,用矾沉淀一下,就用来饮用和做饭。对会馆村来说,马厂减河就是地地道道的母亲河。
  村庄田地地势洼,马厂减河的闸门提起,水就自己流进稻田。丰富的泥沙和钙磷钾、有机质,和河水一同作用,常年累月,会馆村的耕地异常肥沃,种出的稻米香气四溢。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从1980年左右开始,马厂减河的水变少了,污染也日益严重,水质变差了,无法再用来种稻。如此,水稻就慢慢消失了,这一别就是三十多年。今年57岁的村支书郑加林正好赶上了那个种稻时代的“尾巴”。“我十几岁时,跟着母亲到地里插秧,那时候就是跟着玩……”他说。
  世易时移。2014年,会馆村开始拆迁,村民都搬到了镇上,住进了舒适宽敞的楼房,土地也全部流转给了当地政府。
  郑加林召集两委班子开会,把闲置耕地利用起来。有人建议种些高粱玉米等管理简单的作物,而郑加林提议,要种就种水稻,复兴小站稻,把老祖宗留下的财富和手艺传承下去。
  有村干部当场提出异议,“水稻这么多年不种了,用水也没法保证,能行吗?”郑加林给大家做工作,还召开了村民大会,种水稻的想法获得了大多数村民的支持。
  最后,老郑找到镇领导,还立下了“军令状”。“我就跟领导说,如果马厂减河的水可以,就用河水,如果不行,就用两口机井的水,抽出来存在坑塘里,用来种稻子。”郑加林回忆。
  镇领导觉得郑加林的方案可行,支持他大胆试。他们准备先试种300亩,看看效果如何,以后再扩大种植面积。
  全村上阵 一举成功
  说干就干,郑加林和大伙一起忙了起来。
  水稻已阔别家乡三十多年,村里的耕地一直种植其他作物,坑洼不平,而水稻对土地平整度要求极高,上下差10公分,插秧机就没法工作了。在筹备阶段,仅平整土地、挖沟渠和建泵站,村里就投入了160多万元。
  复种小站稻,村里的一些老人高兴了,他们是老稻农,对种水稻有一种情怀。他们来到村委会,说不给钱也要帮着干。育秧、插秧都是机械化作业,不再需要太多人工,老人们就说把日常的田间管理工作担起来。
  在全村的努力下,第一年的试验就成功了。2017年,种植的首批300亩小站稻喜获丰收,亩产1100多斤。村里把收获的稻米分给村民,大伙吃了连连点赞,都说尝到了小时候的味道。
  接下来的几年,会馆村扩大了种植面积,全村耕地除了绿化占地和其他规划用地外,能用的地全种上了,还把拆迁后宅基地复垦出七八十亩。
  给了郑加林和村民们底气的,是马厂减河水质的显著改善。市里坚决贯彻两山理念,铁腕治污,一些散乱污工厂关停了,最终受益的是老百姓。“就感觉从2017年开始,河里的水质是越来越好了!”郑加林感慨道。
  记者采访时,在会馆村,是一派忙碌和热火朝天的景象。60岁的村民程家来正在稻田里捞青苔,他从水中捞起一团团青苔,丢到田埂上。“这东西繁殖的快,不清理的话,会把秧苗闷死。”
  实际上,老人们不止情怀可敬,他们的经验和眼力也着实了得。仅仅除稗草这一项,就必须靠那些年岁更长的老人们。“这样的是稻子,这样的是稗子!”每到提稗子的季节,老人们就这样在田间指导工人。
  稗草是一种稻田里的杂草,在青苗阶段外观和水稻秧苗极其相似,一般人分不出来。如果不及时清除,就会和水稻抢营养,影响收成和稻米品质。郑加林坚持不用除草剂,而是人工拔除稗草,就是为了保证稻米的品质,他要让自家的稻米经得起检测。
  老人们还把上水(浇水)的活儿承担起来。每天凌晨2点,他们准时赶到,拉闸上水,在田间巡视,这一遍水浇下来,需要足足六个多小时。
  经验丰富的老人们发挥余热,年轻人在合作社里当起了会计和其他管理工作,如今的会馆村,正成为“大有作为”的大舞台。
  小小一粒米 可做大文章
  开荒种地,挖沟引渠,他们沿着先辈走过的路,让小站稻重现在马厂减河河畔,重现在小站稻的故乡。如今,全村小站稻种植面积有600多亩,年产稻米70余万斤。
  会馆村的稻米打出了名气,比市场上普通米价格高出一截。他们赢得了国内一些大公司的订单,每年出的米都被对方“全包圆”。刚收获就被抢购一空,甚至还没播种就拿到了市场订单,可以说,会馆村的小站稻,已经成了津南小站稻的一张名片。
  此外,由于本村土地有限,为了满足逐步扩大的市场需求,郑加林目前正酝酿“订单式生产”。把育好的秧苗交给外村的合作农户,农户负责管理,最后的稻米由会馆村收割、收购,保证稻米品质。
  小站镇党委委员杨涛告诉津云新闻记者,会馆村本来属于镇里已整合村庄中的一个,村书记和村民对村庄和土地有感情,复兴了小站稻,打造出了小站稻核心种植区,为全镇的小站稻复兴工作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据最新统计,仅小站镇一个镇,目前小站稻的种植面积就达到了万亩级别。而整个津南区,种植面积更是达到了5万多亩。
  一粒稻米,一片稻田,不只充实着粮食安全的“米袋子”,也正在带着会馆村“火出圈”。在市区镇各级各部门的支持下,会馆村近年来着力打造文旅项目,让这里成了稻香文化网红打卡地。
  2019年,郑加林就在考虑,怎么让村里的一二三产业齐头并进,在保护好耕地、搞好口粮生产的同时,让村庄靓起来,美起来,把游人吸引过来。
  为了让市民近距离欣赏稻田美景,在上级资金的支持下,会馆村架设了2200米的田间栈道。开辟了两方荷花池,建设了玻璃步道和观景台,开展了水系连通、路面硬化等工作。每到盛夏,满池娇艳,游人如醉,这里成了短视频拍摄爱好者的云集之地。最多的时候,小小的村庄,一天能涌入七八千人。
  市区一家幼儿园联系到会馆村,希望带孩子到村里来一次插秧体验游,郑加林爽快同意。他安排出一块稻田,由两位稻农带领着,孩子们穿着雨鞋,疯玩了一天,个个成了泥猴,充分释放了天性。后来,还有学生家长送来了锦旗,感谢他们为孩子们创造的单纯的快乐。
  郑加林还在酝酿着一些好点子,他说,下一步他们还将在稻田周边开辟观光“小火车”,还要让游客现场品尝新蒸的米饭、体验现场碾出的稻米。
  今年的天津市农民丰收节,主会场就将设在会馆村。郑加林表示,这是会馆村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他们在全力做好准备工作。目前,五十亩地的稻田画方案已经设计完成,土地已经整理完成,届时,在观景台旁,稻田画将进一步丰富会馆村的视觉元素。
  郑加林表示,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下,他们将在原有的基础上把小站稻做大做强,把稻耕文化和乡村旅游做出亮点,“市区镇给这么大的支持,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把小站稻做起来!”
https://t.cn/A6az1baa

【【大国“粮”策】复兴小站稻,万亩良田“丰”景让村镇蝶变】津南区小站镇会馆村,马厂减河南岸的一个小村庄。

  站在村庄小站稻核心种植区观景台上远眺,南侧是一望无际的稻田,新插的秧苗长势正旺,有农人在稻田里劳作,无人机正在进行植保作业。雅致的木栈道伸向稻田深处,不时有游客撑着伞漫步赏景。近处,两方荷花池里,荷叶正铺满水面,为盛夏的绽放积蓄力量。

  会馆村本是一个拆迁村,支部书记郑加林带着两委班子和全村人,守护着村庄的土地,在市区镇的支持下,通过几年的努力,在撂荒地上复兴了小站稻。他们的稻米,品质上乘,供不应求,带动着当地小站稻种植蓬勃开展。“米袋子”鼓了,村庄变美了,一粒小小的稻米,正让这个津南小村实现华丽蝶变。
  马厂减河,自东向西穿过津南区小站镇。这条开凿于19世纪70年代的人工河,连通了南运河和海河。减河开通,兴利除弊,有了水源,屯兵和民众开垦出万顷稻田,小站稻逐步流传天下。马厂减河两岸的村庄人烟,也日渐稠密。

  会馆村,村名就来源于晚清时期屯田的驻军,当时这里正是驻军开会的地方。为纪念领导开凿马厂减河的将领周盛传兄弟,在会馆村还建了周公祠。

  会馆村的人都记得,他们小时候,马厂减河的水非常好,村民从河里挑水回家,用矾沉淀一下,就用来饮用和做饭。对会馆村来说,马厂减河就是地地道道的母亲河。

  村庄田地地势洼,马厂减河的闸门提起,水就自己流进稻田。丰富的泥沙和钙磷钾、有机质,和河水一同作用,常年累月,会馆村的耕地异常肥沃,种出的稻米香气四溢。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从1980年左右开始,马厂减河的水变少了,污染也日益严重,水质变差了,无法再用来种稻。如此,水稻就慢慢消失了,这一别就是三十多年。今年57岁的村支书郑加林正好赶上了那个种稻时代的“尾巴”。“我十几岁时,跟着母亲到地里插秧,那时候就是跟着玩……”他说。

  世易时移。2014年,会馆村开始拆迁,村民都搬到了镇上,住进了舒适宽敞的楼房,土地也全部流转给了当地政府。

  郑加林召集两委班子开会,把闲置耕地利用起来。有人建议种些高粱玉米等管理简单的作物,而郑加林提议,要种就种水稻,复兴小站稻,把老祖宗留下的财富和手艺传承下去。

  有村干部当场提出异议,“水稻这么多年不种了,用水也没法保证,能行吗?”郑加林给大家做工作,还召开了村民大会,种水稻的想法获得了大多数村民的支持。

  最后,老郑找到镇领导,还立下了“军令状”。“我就跟领导说,如果马厂减河的水可以,就用河水,如果不行,就用两口机井的水,抽出来存在坑塘里,用来种稻子。”郑加林回忆。

  镇领导觉得郑加林的方案可行,支持他大胆试。他们准备先试种300亩,看看效果如何,以后再扩大种植面积。

  水稻已阔别家乡三十多年,村里的耕地一直种植其他作物,坑洼不平,而水稻对土地平整度要求极高,上下差10公分,插秧机就没法工作了。在筹备阶段,仅平整土地、挖沟渠和建泵站,村里就投入了160多万元。

  复种小站稻,村里的一些老人高兴了,他们是老稻农,对种水稻有一种情怀。他们来到村委会,说不给钱也要帮着干。育秧、插秧都是机械化作业,不再需要太多人工,老人们就说把日常的田间管理工作担起来。

  在全村的努力下,第一年的试验就成功了。2017年,种植的首批300亩小站稻喜获丰收,亩产1100多斤。村里把收获的稻米分给村民,大伙吃了连连点赞,都说尝到了小时候的味道。

  接下来的几年,会馆村扩大了种植面积,全村耕地除了绿化占地和其他规划用地外,能用的地全种上了,还把拆迁后宅基地复垦出七八十亩。

  给了郑加林和村民们底气的,是马厂减河水质的显著改善。市里坚决贯彻两山理念,铁腕治污,一些散乱污工厂关停了,最终受益的是老百姓。“就感觉从2017年开始,河里的水质是越来越好了!”郑加林感慨道。

  记者采访时,在会馆村,是一派忙碌和热火朝天的景象。60岁的村民程家来正在稻田里捞青苔,他从水中捞起一团团青苔,丢到田埂上。“这东西繁殖的快,不清理的话,会把秧苗闷死。”

  实际上,老人们不止情怀可敬,他们的经验和眼力也着实了得。仅仅除稗草这一项,就必须靠那些年岁更长的老人们。“这样的是稻子,这样的是稗子!”每到提稗子的季节,老人们就这样在田间指导工人。

  稗草是一种稻田里的杂草,在青苗阶段外观和水稻秧苗极其相似,一般人分不出来。如果不及时清除,就会和水稻抢营养,影响收成和稻米品质。郑加林坚持不用除草剂,而是人工拔除稗草,就是为了保证稻米的品质,他要让自家的稻米经得起检测。

  老人们还把上水(浇水)的活儿承担起来。每天凌晨2点,他们准时赶到,拉闸上水,在田间巡视,这一遍水浇下来,需要足足六个多小时。

  经验丰富的老人们发挥余热,年轻人在合作社里当起了会计和其他管理工作,如今的会馆村,正成为“大有作为”的大舞台。

  开荒种地,挖沟引渠,他们沿着先辈走过的路,让小站稻重现在马厂减河河畔,重现在小站稻的故乡。如今,全村小站稻种植面积有600多亩,年产稻米70余万斤。

  会馆村的稻米打出了名气,比市场上普通米价格高出一截。他们赢得了国内一些大公司的订单,每年出的米都被对方“全包圆”。刚收获就被抢购一空,甚至还没播种就拿到了市场订单,可以说,会馆村的小站稻,已经成了津南小站稻的一张名片。

  此外,由于本村土地有限,为了满足逐步扩大的市场需求,郑加林目前正酝酿“订单式生产”。把育好的秧苗交给外村的合作农户,农户负责管理,最后的稻米由会馆村收割、收购,保证稻米品质。

  小站镇党委委员杨涛告诉津云新闻记者,会馆村本来属于镇里已整合村庄中的一个,村书记和村民对村庄和土地有感情,复兴了小站稻,打造出了小站稻核心种植区,为全镇的小站稻复兴工作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据最新统计,仅小站镇一个镇,目前小站稻的种植面积就达到了万亩级别。而整个津南区,种植面积更是达到了5万多亩。

  一粒稻米,一片稻田,不只充实着粮食安全的“米袋子”,也正在带着会馆村“火出圈”。在市区镇各级各部门的支持下,会馆村近年来着力打造文旅项目,让这里成了稻香文化网红打卡地。

  2019年,郑加林就在考虑,怎么让村里的一二三产业齐头并进,在保护好耕地、搞好口粮生产的同时,让村庄靓起来,美起来,把游人吸引过来。

  为了让市民近距离欣赏稻田美景,在上级资金的支持下,会馆村架设了2200米的田间栈道。开辟了两方荷花池,建设了玻璃步道和观景台,开展了水系连通、路面硬化等工作。每到盛夏,满池娇艳,游人如醉,这里成了短视频拍摄爱好者的云集之地。最多的时候,小小的村庄,一天能涌入七八千人。
  市区一家幼儿园联系到会馆村,希望带孩子到村里来一次插秧体验游,郑加林爽快同意。他安排出一块稻田,由两位稻农带领着,孩子们穿着雨鞋,疯玩了一天,个个成了泥猴,充分释放了天性。后来,还有学生家长送来了锦旗,感谢他们为孩子们创造的单纯的快乐。

  郑加林还在酝酿着一些好点子,他说,下一步他们还将在稻田周边开辟观光“小火车”,还要让游客现场品尝新蒸的米饭、体验现场碾出的稻米。

  今年的天津市农民丰收节,主会场就将设在会馆村。郑加林表示,这是会馆村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他们在全力做好准备工作。目前,五十亩地的稻田画方案已经设计完成,土地已经整理完成,届时,在观景台旁,稻田画将进一步丰富会馆村的视觉元素。

  郑加林表示,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下,他们将在原有的基础上把小站稻做大做强,把稻耕文化和乡村旅游做出亮点,“市区镇给这么大的支持,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把小站稻做起来!”

  津云新闻记者 陈庆璞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图五到图七是牛牛家铜瓢牛肉的小锅牛肉,太实在了,两个人吃不完,图六叫大救驾,腾冲特色菜,好吃!图三是腾冲特有蔬菜,叫小脚瓜,有点像青椒但是皮有点厚,吃不太管。
  • 生活,是煮一壶月光,微醺了欢喜,也迷离了忧伤;人生,是将风霜挂于檐下,被光阴晾晒成了坚强,也被岁月发酵为淡然。人世间有一种相遇不是在路上,而是在心上,用时光之笔
  • 【八字月柱看人的一生财运】 每个人从出生的那一刻就带有八字,八字是出生的年月日时四柱,每柱各两字共八字而得名。那么,今天小编要来讲的是通过八字的月柱看人的一生财
  • 《昔日作品八》(一)   祈师赞歌 师尊呀导师! 您是我生存的慧灯 照亮了我前进的道路 因您的光明 使我离开了 黑暗的迷茫 善师虽多 但只有您 才和我有这种因缘
  • ”23日,在闽江河口湿地博物馆提升改造项目的智慧监测大屏前,工作人员点开监控视频,黑脸琵鹭觅食的画面跃然眼前。”23日,在闽江河口湿地博物馆提升改造项目的智慧监
  • 583年,李充又与卫王杨爽北伐突厥,这一战直接重挫突厥可汗,直接升官加爵走向人生巅峰,他升至上柱国、朔州总管,册封武阳郡公,威名在外,连北方的外族听了其名都十分
  • 丰起立,弯腰,答:“禾妈妈,您还是让我站着跟您说话吧。丰赶忙趋身上前,颤声问:“您是禾老太太?
  • 马上还有几天就过年了,没想到比亚迪又放出一个王炸车型来,就是咱们熟悉的比亚迪汉,dma全新的家族语言,灵摆最快,3.7秒破百,以往我们听到3.7秒的百公里加速成
  • [虎爪比心][心][舔屏][打call][鲜花][鲜花][鲜花][男孩儿][女孩儿][喜]男演员嘿就是难不投入说不敬业投入油腻猥琐男行事大方又得体却被质疑心思乱
  • 佛陀说,假使你要的是我的反应, 那你来得太晚了,你应该十年前就来的,如果是那时的我,就会有所反应。这十年里我的愿望一直没有变过,那就是希望你快乐,做自己想做的事
  • 昨晚和妈妈在回家的路上,情绪又一次崩溃,她牵着我对我说了很多温暖的话,可是只有自己清楚,除了自己没有人救得了我...每次站在顶楼都恨不得往下跳来结束所有的痛苦,
  • #愿你对美好保持执念# 生活给予我们最大的馈赠莫过于走一段路,看一场风景,记录下一个个的故事。《生活的比喻》是作者陶立夏用随笔、故事和照片记录的沿途风景,内心丰
  • 在我被炸号这几天内有我最喜欢的宝贝们一直保持着和我互动,安慰我,我低落的情绪当时看见你们安慰我的话真的又想哭又想笑,很感动又很开心能遇见你们[抱一抱][抱一抱]
  • 你一个人的十年寒窗苦读又凭什么比得上人家几代人的努力下午临时接到通知要去做流调工作一直到九点 打了四十个电话 他们都非常客气 哪怕这些问题他们已经回答了五六遍了
  • #豫風瑠乃# 2021-11-15博客節選翻譯そして、笠原さんの一昨日のブログを読みました涙腺崩壊しました、、チーム鳥のメンバー1人づつにあてたメッセージで、感
  • 挖到一座密不外传的冷门古镇,没有人山人海,竟还活在旧时光里行走在仙居一带,可见河床上白色、浅黄色卵石铺就,如我从小生长的河边。#迹痕点点# #临安正能量# #来
  • 梦见李子柒(歌词)董加伟A1困在城市的钢筋丛林里沉沉的雾霾压迫着呼吸人海中浮沉用尽所有力气夜半清醒时发觉已经不认识自己A2多少的呼喊消散在风里收起了善良没有了脾
  • ”初一晌午,项目副总经理李国峰在施工现场,发现有一处护筒管节对口并未在同一轴线上,这可能给后续焊接工作造成困难,进而影响施工质量和进度。 和韩华一样,春节期间,
  • 」#Maika池田舞风[超话]# 〖Maika Instagram更新2022.04.22〗梅花高校チアリーディング「RAIDERS」のAチーム大会のダンス振り
  • 因为人终将是孤独的,没有完全契合的两条道路,我们最后都在走自己的路,选择过自己的人生。这样想想,如果仅仅是因为“爱好一致”“聊得来”建立起来的“恋爱关系”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