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识阴十大外道种性(一)
(第二百二十五段)#识阴第一至第三种外道种性#
【阿难当知:是善男子,穷诸行空,于识还元,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能令己身,根隔合开,亦与十方,诸类通觉,觉知通曶,能入圆元。若于所归,立真常因,生胜解者,是人则堕,因所因执,娑毗迦罗,所归冥谛,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是名第一,立所得心,成所归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外道种。
阿难!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若于所归,览为自体,尽虚空界,十二类内,所有众生,皆我身中,一类流出。生胜解者,是人则堕,能非能执,摩醯首罗,现无边身,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是名第二:立能为心,成能事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大慢天,我遍圆种。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若于所归,有所归依,自疑身心,从彼流出,十方虚空,咸其生起,即于都起,所宣流地,作真常身,无生灭解。在生灭中,早计常住,既惑不生,亦迷生灭,安住沈迷。生胜解者,是人则堕,常非常执,计自在天,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是名第三:立因依心,成妄计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倒圆种。】
1、佛说:阿难!你应当知道,是有持戒修善的善男子,在穷尽智慧,研究妙理,空尽行阴后,有了很大的进步,能将六识妄心归元于第七识识阴,这时已灭了生灭,入了解脱门,相当于阿罗汉或二乘缘觉的境界,但不是证果,更不是寂灭大涅槃,于大涅槃精妙本觉还未圆满。
只是能使自己的身体六根,任意分隔开合,也就是六根可以分开起作用,也可以合在一起起作用,比如仅用眼根,就能具足(耳)听、(鼻)嗅、(舌)尝、(身)触、(意)法尘等其他五根的功能作用,其他任何一根,也同具其他五根的功能作用;如果合在一起用,则六根化为神通,非常自在。
同时也能与十方十二类众生觉体相通,觉体就是能生万法的心体,行者此时的境界已见到了十二类众生的共一心体,并进入到了觉知通“曶hū”中:“曶”与“忽”同义。意为迅速、忽如神。又作极微小的数量单位。这里作极微解。指能入众生圆觉本元之极微处,能知道他人的一切心理活动。
此时行者灭生灭,得神通,是即将证果的前兆,这个时候如果能心行平直,不生邪见,得二乘菩提果,是板上钉钉的事。而行者却恰恰在这关键的时候,自以为是的将这些识阴中所得境界,归于涅槃,立为真常因,并由此而生自认为殊胜的见解,这些见解,其实并没有超越识阴,所以此人则会堕入:因所因执。
即执着一个争取涅槃的真常因,其见解与“娑毗迦罗”一样,“娑毗迦罗”为外道之一、是数论派之祖。因其须发面色皆黄赤、又被称为黄赤色仙人。以“我”为能归、以冥无所见为所归。立冥谛论。而他们所说的“冥谛”,是他们自己的修学也达不到的,称之为冥然莫辨之境。将受阴尽所见境界当成究竟涅槃,并称此为冥谛。
行者立所得心、认为有所得,而立有所得之识心(识阴)为涅槃,此识心于非想非非想处能知八万劫以内的事,对八万劫以外的事却不能知,并称不可知为诸法之始,故而立冥谛论。行者知见与冥谛论相合,故成为其伴侣。理论上以冥谛为诸法所归,将识阴作能因、诸法作所因。认同识阴与冥谛相同,却与诸法实相,相悖而行,行者也由此而迷佛菩提,亡失了自己本有的正知正见。
此名识阴第一种性:立所得心、成所归果。如此违反并远离了圆通觉性,背离了通往涅槃城之路,行者由此而生:外道种。
2、佛说:阿难!又有持戒修善的善男子,在穷尽智慧,研究妙理,空尽行阴后,有了很大的进步,已灭生灭,生灭灭后,进入了不生不灭的小乘境界,但并未证果,更未得大自在,对大乘菩萨要证的寂灭佛果,还有一大段路要走,于佛精妙涅槃之乐未得圆满。
行者没有明白这些道理,自以为是的将识阴即第七识,认为是究竟的自性本体,认为尽虚空、遍法界,十二类内,所有众生,都是从我身一类中流出显现,在这样的认识下产生所谓殊胜见解者,此人即堕入“能非能执。”即执着能生的识体和所生的诸法,认为诸法皆由识阴所生,其他皆非。认“摩醯首罗”天为究竟涅槃处。
“摩醯首罗”即色究竟天:又名大自在天、是色界中最高的一重天。天主为三目六臂骑白牛执白拂者,梵行者常侍奉这些天人。大自在天的天人们都能于自己心中显现出无边多的众生身相,进入识阴的行者,也与大自在天的天人一样,能显现出无边多的众生身相,于是行者就以为识阴能生十二类众生,将识阴认作“道”、将大自在天认作究竟涅槃处,这种想法与大自在天的天人们的想法相同,故成为大自在天的伴侣。
这种人因此而迷佛菩提,亡失了自己本有的正知正见。此名识阴第二种性:立所谓能生诸法之识阴为真心,成能成之大自在天境界和果位。这是违逆并远离了圆通觉性,与涅槃城背道而驰,只能生“大慢天”即大自在天,天福享尽后,即入轮回。
“大慢”的意思是:认我之识阴能生一切,并以此为“菩提道”而生骄慢,故名大慢。行者由此而生“我遍圆种”,“我遍圆种”是妄计识阴为真我、以为识阴能遍含一切诸法,故名:我遍圆种。
3、佛说:又有持戒修善的善男子,在穷尽智慧,研究妙理,空尽行阴后,已灭了生灭,进入到了无生灭的小乘境界,但并未证果,更未得大自在,对大乘菩萨要证的寂灭佛果,精妙殊胜常乐我净之涅槃还未能圆满,还有一大段路要走。
行者没有明白这些道理,对超越识阴的第八识如来藏缺乏认识,只好将第七末那识阴作为诸法和身心的皈依处,疑惑自己的身心是从识阴所流出,如是推论十方虚空都是从识阴所生,并将此识阴作为万法生起之源头,同时以此识阴为自己的真常身,将自以为是的真常身作无生无灭的究竟涅槃来理解。
但行者由于理地不明,也不敢完全认定自己的理解就是正确的,于是又在分段生死的有生有灭中,时时思维计度,推测什么是识阴中的常住真心,迷惑这常住真心到底是不是无生灭的不生,又迷惑于有生灭之法,如此整日都纠结安住于这种真妄不定的迷惑中,最后于百般思索里而生出自认为殊胜的见解,得出常与非常的结论,此人则堕入“常非执常”的外道法中。“常非执常”意为执识阴为常、执诸法为非常。
佛说:行者此时已生邪见,认为虚空万物及身心皆是我识阴心所造作,这种想法与他化自在天天人的想法相同,故与其成为伴侣,死后将往生于他化自在天,此天为六欲天中最高的一重天,天福享尽后,即入轮回。这种认识,迷佛菩提,使行者亡失了自己本有的正知正见,是名识阴第三种性:“立因依心”。即依六识妄心立识阴为生我之因、“成妄计果”。即妄计识阴为真常心、身心是其所生之果。如此则违逆并远离圆通真常,与涅槃城大道背道而驰,行者由此而生“倒圆种”。
“倒圆种”意为前执识阴之我能圆遍十方世界而生万物为因,今执识阴生我之身心为果。这是颠倒因果,故称:倒圆种。

【关于向社会公开征求《随州市古银杏树保护条例(草案)》修改意见的公告】6月21日,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对《随州市古银杏树保护条例(草案)》(以下简称草案)进行了审议。根据《随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立法条例》第三十一条的规定,为进一步推进民主立法、科学立法,提高地方立法质量,现向社会公开征求对草案的修改意见。
  欢迎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并请将修改意见和建议于7月10日前以信件、电子邮件、传真等形式反馈给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联系电话:0722—3596526(兼传真)电子邮箱:471975374@qq.com

  随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2022年6月23日

随州市古银杏树保护条例(草案)

  第一条为加强随州市古银杏树保护,发挥古银杏树所承载的历史、文化、生态、科研价值,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湖北省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随州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随州市行政区域内古银杏树的保护管理。
  本条例所称古银杏树是指树龄在100年以上的银杏树。
  树龄80年以上未满100年的银杏树的保护管理可以参照本条例执行。
  第三条古银杏树实行属地保护管理,坚持政府主导,专业保护与公众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市、县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辖区古银杏树保护管理的组织、协调工作。
  市、县级林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古银杏树的保护管理工作,城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城市规划区古银杏树的保护管理工作。公安、财政、农业农村、交通运输、水利和湖泊、自然资源和规划、城管执法(城市园林绿化)、生态环境、文化和旅游、市场监督管理等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古银杏树保护相关工作。
  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古银杏树的义务,不得损害和自行处置古银杏树,有权批评、劝阻和举报损害古银杏树的行为。
  第六条县级以上古银杏树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每10年对本行政区域内古银杏树资源进行一次普查,按照“一树一档”的要求,建立资源档案。
  单位和个人向古银杏树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未登记的古银杏树的,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建立资源档案。
  第七条古银杏树实行三级保护:
  (一)树龄在500年以上的,按规定报省人民政府公布实行一级保护;
  (二)树龄在300年至499年的由市人民政府公布实行二级保护;
  (三)树龄在100年至299年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公布实行三级保护。
  第八条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古银杏树保护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古银杏树的日常养护费用由养护责任单位或者责任人承担。依法给予适当补助。
  古银杏树保护经费包括一次性补助资金、常年抚育管护资金和专项救护资金。一次性补助资金用于古银杏树的挂牌、围栏、避雷针安装等养护设施设置建设;常年抚育管护资金用于古银杏树的日常管护,包括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组织开展古银杏树保护管理的宣传、培训、监测、病虫害防治、档案管理的费用及养护责任单位或责任人的补助;专项救护资金由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用于对生长衰弱、濒危古银杏树的修复、抢救。
  鼓励单位和个人以认捐、认养等形式参与古银杏树的保护,捐资保护、认养古银杏树的单位和个人可以在古银杏树保护标志中享有认养期内的署名权。
  第九条县级以上古银杏树行政主管部门与养护责任单位或者责任人签订养护责任书,明确养护责任和要求,并登记和公告。养护责任书由县级以上古银杏树主管部门制定。
  变更古银杏树养护责任单位或者责任人,应当报县级以上古银杏树行政主管部门确认后,办理养护责任转移手续。
  第十条古银杏树养护责任单位或者责任人按下列规定确定:
  (一)生长在机关、团体、部队、企业事业单位、文物保护单位等用地范围内的古银杏树,所在单位为养护责任单位;实行物业管理的,所委托的物业管理企业为养护责任单位;
  (二)生长在铁路、公路、江河堤坝和水库湖渠用地范围内的古银杏树,铁路、公路和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为养护责任单位;
  (三)生长在城市规划区以内的公共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马路街道上的古银杏树,城市绿化管理单位为养护责任单位;
  (四)生长在林业场圃、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小区以及其他林业用地上的古银杏树,该园区的管理机构为养护责任单位;
  (五)生长在城镇居住区或者居民庭院范围内的古银杏树,业主委托的物业管理企业或者街道办事处为养护责任单位;
  (六)生长在农村承包土地(含耕地、林地、草地,及其他依法用于农业的土地)上的古银杏树,该承包人为养护责任人;
  (七)生长在农村居民房前屋后的古银杏树,该居民为养护责任人;
  (八)其他生长在农村的古银杏树,不便明确个人为养护责任人的,该村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小组为养护责任单位。
  无法确定养护责任单位或者责任人的古银杏树,由古树名木所在地县级古树名木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协调确定。
  第十一条养护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应当切实履行养护责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技术规范对古银杏树进行养护。
  第十二条古银杏树由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设立保护牌。保护牌应当标明古银杏树中文名称、学名、科名、树龄、保护级别、编号及养护责任单位或责任人等内容。
  第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在古银杏树或者古银杏树群落周围划定保护范围,设置保护设施或保护标志,保护古银杏树的生长环境。对已建的危害古银杏树生长的生产、生活设施,由所在地县级以上古银杏树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有关单位、个人限期整改,消除危害。
  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移动、改变、损坏保护设施或保护标志。
  第十四条建设项目影响古银杏树正常生长的,应当采取避让和保护措施。
  建设项目对古银杏树的生长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建设单位提交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必须对此作出评价;生态环境保护部门在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时,应当征求古银杏树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第十五条古银杏树发生病虫害、遭受人为损害或者雷击等自然损伤,出现了明显生长衰弱、濒危症状的,养护责任单位或者责任人应当及时向县级以上古银杏树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古银杏树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接到报告5个工作日内采取抢救、治理或者复壮措施。
  第十六条古银杏树死亡的,养护责任单位或者责任人应当及时向县级以上古银杏树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古银杏树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接到报告后10个工作日内进行调查、核实,查明原因和责任。经确认死亡的,予以注销,并报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处理未经古银杏树行政主管部门确认死亡的古银杏树。
  第十七条禁止下列损害古银杏树的行为:
  (一)刻划钉钉,缠绕绳索铁丝,攀树折枝,剥损树皮,动土伤根;
  (二)借用树干作支撑物或者悬挂物体;
  (三)在树冠垂直投影外延5米范围内挖坑取土、采石、挖沙、淹渍或封死地面、排烟、使用明火、堆放和倾倒有害废渣废液、铺管架线、修筑临时或永久性建筑物;
  (四)采伐;
  (五)非法买卖等流转行为;
  (六)其他损害行为。
  第十八条禁止采集古银杏树。因科学研究、人工培育、文化交流等特殊需要,采集古银杏树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申请采集证。
  采集城市园林内或者风景名胜区内的古银杏树的,应先征得城市园林或者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同意,依照前款的规定申请采集证。
  第十九条违反本条例,法律、法规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没有规定的,依照本条例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条违反本条例第十一条规定的,由县级以上古银杏树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养护单位或者责任人限期改正;拒不采取救治措施,由县级以上古银杏树行政主管部门予以救治,并可对养护责任单位或者责任人处以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一条违反本条例第十三条第二款规定的,由县级以上古银杏树行政主管部门责令违法者限期恢复原状;逾期不恢复的,由古银杏树行政主管部门代为恢复,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支付。
  第二十二条违反本条例第十四条规定的,由县级以上古银杏树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建设单位限期改正,排除妨害。对古银杏树造成损害的,依照本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进行处罚。
  第二十三条违反本条例第十五条规定,因养护责任单位或者责任人无故未能及时报告,造成古银杏树损害或者死亡的,依法赔偿损失,并由古银杏树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古银杏树受损程度追缴其所得的部分或全部养护补助。
  第二十四条违反本条例第十七条规定的,由县级以上古银杏树行政主管部门对违法者进行批评教育,责令其限期改正,情节轻微的,并处一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严重损害一级保护古银杏树的,按每株并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严重损害二级保护古银杏树的,按每株并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严重损害三级保护古银杏树的,按每株并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五条违反本条例第十八条规定,未取得采集证或者未按照采集证的标准采集古银杏树的,由古银杏树行政主管部门没收所采集的古银杏树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10倍以下的罚款;有采集证的,可以吊销采集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二十六条市、县级古银杏树行政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在古银杏树保护管理工作中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由上级行政管理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七条本条例自年月日起施行。

不是佛教说轮迴无常,
而是世事本就无常 ──
四法印义释殊胜心要 ( 二 )

甲二 、有漏皆为苦:

有漏业是由烦恼所造,
业也有共业和不共业二。

除了清净世界,
其余世界皆是由共同有漏业所生,
故含于苦。

由不共有漏业,
成立内在有情,
彼乃八苦所痛苦。

何谓八?

生苦、
老苦、
病苦、
死苦、
爱别离苦、
怨憎会苦、
求不得苦、
取恶趣苦
( 五蕴炽盛苦 ),

彼等也摄于苦苦、
坏苦和行苦的三苦。

有漏业是由烦恼所造,
业也有共业和不共业二。

意思是所谓的业可以分为有漏的业和无漏的业两种。

共业和不共业,
共业就是和其它的有情共同造的,
不共业是指只属于自己的业,

除了清静世界,
其余世界皆是由共同有漏的业所生。

八苦,
生苦、
老苦、
病苦、
死苦、
爱别离苦、
怨憎会苦、
求不得苦、
取恶趣苦
( 五蕴炽盛苦 ),

彼等也摄于苦苦、
坏苦和行苦的三苦。

取恶趣苦,
五蕴炽盛苦,

取恶趣指的是近取蕴,
也是心和身体所摄的蕴。

用五蕴也不是很恰当,
因为有些众生是没有五蕴的,

就如无色界的有情众生,
只有四蕴,
没有五蕴,

总之,
蕴本身是一种苦。

轮迴是有痛苦的蕴,
所以蕴本身就是痛苦。

这些八苦可以含在苦苦、
变苦、
行苦当中。

若问 :
不是有有漏的乐受等?

则答 :
一般凡夫面前虽现为快乐,
但实际上是苦因,
能引苦故说变苦。

说执净、
执乐及执常同是颠倒;

说有漏皆苦,
能起对轮迴的出离心。

不管是痛苦还是快乐都无常,
没有一个是正确的。

说有漏皆苦,
能起对轮迴的出离心。

为甚麽佛教那么爱说苦呢?

因为许许多多的有情众生不知道有出离心,
不知道有解脱,

所以必须要告诉他们有漏皆苦等的痛苦,
并让修行者必须要去做观苦的禅修。

为甚麽呢?

因为只有理解了苦,
三界轮迴都是苦的时候,
才会想到从轮迴得出离的心。

有些人觉得人生很好啊,

有好吃的、
好玩的,

但这些都是短暂的,
是在拥有健康的环境与健康的身体前提下成立的,
但这世界是无常。

举例,
两年前,
在未有新冠病毒时,

出门无碍,
随意玩乐,
没有畏惧,
没有害怕,

但突然世界被病毒改变了,
这就是非常清楚的一个无常现状,

因此不是佛教说轮迴无常,
而是世事本就无常,

佛陀只是将它描绘、
陈述出来而已。

世人都有选择的权利,
可以选择在轮迴中继续,
也可以选择脱离轮迴,

佛陀自然不会硬是让未有初离心的人,
脱离轮迴而送去凈土。

佛陀只会告诉你事实,
然后由你自己选择,

如果要求解脱,
就教你解脱之法。

甲三 、诸法皆无我 :
分二 ,

一 、说人无我

二 、说法无我

乙一 、说人无我 :

缘于近取蕴生起俱生我执,
我执取式的所取名为士夫和我。

由各自分辨的智慧,
观或研究蕴时,

其无有、
不得,

故说士夫非以体性有。

在未经如理观察,
在世间共许前提下,
有所谓的士夫和我,

也做了士夫的分类
( 如佛、
菩萨、
声独、
凡夫等 ),

谓 「 吾皈依三宝 」 以及
「 自己所造业果自己受 」 等。

虽是如此,
但以正理观,
实相中无,
故说人无我。

修行时主要是修人无我,
一切过患的主要因是我执,
故以精勤观修无我来断除我执。

说人无我,
缘于近取蕴生起俱生我执,
我执取式的所取名为士夫和我。

意思是诸法皆无我,

分人、
法二无我。

先说人无我。

人是甚麽呢?

看着我们自己与别人的近取蕴,
在这执着于
「 我 」
这样的执着,

俱生之天性,
不是后来学会的,
刚出生的婴儿就有了我执。

有我这个概念叫作我执。

「 人无我 」 或
「 人我 」 人和我分开的,
人是真实的意思,

如果将
「 我 」
执着的时候,

不是说真实,
是说人的意思。

所以说人,
也不一定说是六道当中的人,
包含一切有情众生。

你、我、他的概念就是所谓的士夫、人、我。

我们看着五蕴,
执着我,

五蕴当中真的有我们所执着的那样子的我吗?

用智慧来分析的时候找不到那样子的我,
未得所谓的我,

故说士夫非以体性有,
简单来讲,
人无我。

人和士夫是一样的,
无跟非是一样的,

这时候的我是自性、
真实、
体性的意思,

所以人无我是这样讲的。

在未经如理观察,
在世间共许前提下,
有所谓的士夫和我,

也做了士夫的分类
( 如佛、
菩萨、
声独、
凡夫等 ),

谓 「 吾皈依三宝 」 以及
「 自己所造业果自己受 」 等。

意是说世间共许的前提是未经以正理观察,

然后有情的共许,
有情的心面前,
就可以浮现出所谓的士夫与我的理念,

在这当中,
作了士夫的分类,

意思是说,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
就可以做出士夫有多少个种类,

比方说有凡夫的士夫,
有圣者的士夫,

圣人的士夫可以有声闻的士夫,
独觉的士夫,
菩萨的士夫,
佛陀的士夫等等。

谓 「 吾皈依三宝 」 以及
「 自己所造业果自己受 」 等。

意思是在世间民人而言,
我皈依三宝了,

自己所造的业要自己接受的,
自己指的是我的意思。

虽是如此,
但以正理观察,
实相中无,

没有所谓的我,
故说人无我。

修行的时候主要修人无我,
因为轮迴的过患,

所有的痛苦的来源是因为业,
业的主因是烦恼,
烦恼的主因是分别妄念,

甚麽样的分别妄念呢?

我执的分别妄念。

故以精勤观修无我来断除我执。

是说,
一个修行者想要彻底得到解脱的话,
必须要修好人无我。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每日一善[超话]##阳光信用# 君子不居恶地,君子不行恶法,不恶于身且不使身恶。#每日一善# ☀ #阳光信用# 君子不居恶地,君子不行恶法,不恶于身且不使
  • 她心里好羡慕,羡慕这个朋友能够拥有一种极为美丽与丰盛的世界#大理婚纱照##云南大理丽江旅拍#雨下 得好大,阴暗的山林中又湿又滑,向上攀爬不知道要向那里用力,跌进
  • 听到这句话旬便安心了,因为是以前的夏来一定会说自己也会放弃当偶像的(就像学园祭立马就说出“旬要考的话自己也要考”一样)エリア3夏来和旬的follow对话真的好尊
  • 【欧盟对谷歌和脸书启动反垄断调查】欧盟委员会11日对科技巨头谷歌和脸书2018年达成的一项协议启动反垄断调查,据称该协议旨在巩固这两家公司对网络广告市场的统治地
  • 周末晚上就是早早躺到床上来,一家三口一起投影看电影本周片单:《青春变形记(turning red)》本90后东亚女孩深刻共情了,数学好、争第一、会追星、妈妈没有
  • 其中,檀道济带好酒好肉劝他出仕,然而陶潜在酒意深处回答道,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一心归隐的陶潜还是免不了会受到尘网的纷扰。#松林说史# 陶渊明:我用尽全力,才过
  • 正当我啧啧称赞时,有个大嫂凑上来说:领导,这些土地草都长满了,好可惜哦。[给你小心心][给你小心心]他低头抬眼,眉间含笑,轻解衣扣,纵身跃入大海,再钻出来时,湿
  • 这是死循环只有真正提高体内代谢脂肪的速度,脂肪都排出来,你就是易瘦体质,吃了也不会胖的易瘦体质 િી【减肥小知识】为什么你不吃饭还胖?因为你体内代谢脂肪的速度更
  • 我要的是KT猫的[嘻嘻]!”#IU[超话]# 我今天要来凡尔赛一下[春游家族]去NB专柜买衣服突然看到一个大型KT海报板专柜小姐姐问我你喜欢IU吗 我说我十年老
  • 再后来,遇到了自己的好好先生,在此后的岁月里再听这首歌,每每落泪。此后的岁月里,他们不仅仅是恩爱的夫妻,更是精神上的挚友,一辈子的知己。
  • 如果永远按照这样的方式来做的话,那么你永远不可能找到这个行业的破局,要找到一个行业的破局,我们必须站在顾客的角度,用吃亏利他的精神,我经常说的傻子的精神疯子的态
  • 偶尔翻到了初中时的周记本矫情造作到我自己都无法一字一句的读每一篇都尴尬的脚趾抓地 一遍遍起鸡皮疙瘩难为我的语文老师还认认真真每一篇都写评语我真的感谢她 那时候的
  • 带着我到世界去修行,我供养你智慧的深邃泉底,我缔造你连接广博的翅膀,我照亮你前行的万丈光明,我护持你击碎险途的暗礁,我是你永生不变的唯一的情侣!带着我到世界去修
  • 如果有来生 要做一只鸟 飞越永恒 没有迷途的苦恼 东方有火红的希望 南方有温暖的巢床 向西逐退成阳 向北唤醒芬芳 ——三毛 《说给自己听》26.我相信,真正在
  •  刘富子是刘磨头手下的一个中队长,高高瘦瘦的,30来岁的样子,他已经跟随刘磨头8年多了,但天良未泯,当他获知刘磨头已接受日本人的委任,准备充当日本人的爪牙时,便
  • 出道六年拼命走上花路的她如此努力!可还是收到了恶评...
  • 】:2007年9月17-18日,由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和英国皇家汽车协会,联合主办的“2007辉煌中国”自驾车队,将劳斯来斯、宾利及古董汽车开到乌镇,车主来自于英
  • ”波斯匿王又问:“佛,婆提老者有那么多的财产,应该是很有福气的人才对,可是,他为什么要过着辛苦寒酸的日子呢?死后又为什么会堕落到那里呢?”波斯匿王听了,非常吃惊
  •     根据新时期法院繁简分流、快慢分道的工作要求,龙沙区法院筹划组建了速裁团队,并制定了《龙沙区人民法院民商事案件速裁实施办法(试行)》。速裁审判团队成立于2
  • 它借鉴了源代码整个故事的构思,主编改的很聪明,丰富了车上每一个角色的故事,虽然很多坑没有填上(Ps.毕竟涉及到了人类的未知领悟)但整个故事,让每个看客都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