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目中的昆明IP# #乡村振兴#东川区李子沟村“特色产业带动”利益联结模式 铺就乡村振兴“共富路”

脱贫攻坚以来,东川区碧谷街道李子沟村依托独特的自然条件,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开花洋芋”,通过建立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增收机制,走出一条群众多元增收路。2015年至今,李子沟村脱贫人口收入年平均增长率达45.1%,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0万元以上。
村党组织领办 ,“农户”变“社员”。李子沟村是1个高寒山区村,全村辖八角地、节基坪、水坪子、外凹子、以凹子等5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人口223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68户,贫困发生率75.3%,是省级重点贫困村,2019年整村脱贫出列。穷则思变,李子沟村依托独特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地方特色农产品,成立了李子沟村长宇“开花洋芋”合作社和李子沟村养鹅专业合作社。村党组织积极引导农户特别是脱贫户自愿加入合作社,全村171户668人入股到合作社进行规模化经营和产业化管理,实现了由小农户传统分散经营向新型合作化规模经营转变,村民摇身一变成了社员和股民,根据合作社收益享受分红;引进云南东川八角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云南东川鹤翔种鹅繁殖有限公司绑定合作社,达成战略合作协议。通过“双绑”,合作社带动从业人员427人,2022年总产值1300万元,人均年收入14513元,同比增长14%。农业企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与牯岭裕、鹅名堂旗舰店电子商务平台形成合作关系,利用电子商务平台销售李子沟村农产品,销售“开花洋芋”650吨、鹅产品8吨,收益同比增加280万元,壮大村集体经济收益17万元。针对种养殖大户前期发展资金难筹措的问题,李子沟村协调信用社等金融机构支持小额创业贷款23户115万元,有效缓解了群众创业资金难题。
打造一村一品, “土豆”变“金豆”。积极打造4000亩李子沟村“开花洋芋”,把“开花洋芋”变成农户的致富宝贝,实现“土豆”变“金豆”。一是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新修机耕路780米,300亩土地喷滴灌全覆盖,促进新型农业提质增效。二是发挥科技作用,通过和省市农科院专家合作,对“开花洋芋”品种实施生物技术手段脱毒,产量达到每亩1吨以上,实现了增产增收。三是创建品牌,开展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为主要内容的“三品一标”认证和特色农产品商标注册申报工作,培育品牌农业。四是加大宣传,通过在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连续4次推荐、多次举办“开花洋芋”节等方式,李子沟村“开花洋芋”品牌打响了,价格由原来每公斤2元上涨到6元,李子沟村“开花洋芋”从东川市场走向云南市场,供不应求。
延伸产业链条, “单项”变“多元”。引进昆明李子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每亩500元的价格流转土地近300亩,打造高山生态农场,开发农耕文化体验区、花果蔬菜采摘园、李子采摘园,助推李子沟旅游产业发展,为李子沟村民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不断增加群众收入。引进云南明德永续研学教育有限责任公司,流转八角地小组特色石板房38间及300余亩土地,打造医疗基地、教育基地、精品民宿,将八角地培育成为东川首个永续发展的示范区;建设1500平方米游客集散服务中心一个,建设文化长廊、停车场、“感党恩”广场、观景台等旅游基础设施;围绕“吃、住、行、游、娱、购”六大要素,以旅游业为主导,带动一、二产业发展,形成一二三产多元融合发展良好局面。
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李子沟村已发生了破茧成蝶的蜕变,昔日的贫穷落后小山村也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示范村。实践证明,“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有效推动了基层党建与农业发展、群众增收和集体经济壮大的互促共进,实现了强村与富民“双赢”、集体与群众“双增收”的良好效果,铺就了一条乡村振兴共富路。(来源:碧谷街道)

#青海# 【互助土族自治县东和乡麻吉村:光坡变花海 带动千万元产业】青海省五星级乡村文化旅游接待点、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国家森林乡村、中国百佳避暑康养金地标榜……随着“油嘴湾花海农庄”扬名省内外,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东和乡麻吉村依托区位优势,打出一个又一个响亮招牌,成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田园乡村。

“油嘴湾花海农庄”项目建成后,麻吉村旅游收入、就业人数不断增多,2021年接待游客27万多人次,项目综合收入880多万元,全村60多人在家门口上班,间接带动300多人就业。与此同时,村里人积极从事乡村旅游相关产业,去年全村旅游收入1000万元,村民直接分红90万元,全村300多户,至今有200多户人家买了小汽车。

草莓种出新希望

5月5日,太阳照耀着大地,地里的油菜苗、土豆苗弯着身子,晒着太阳。

“棚内温度快30摄氏度了,刚长出的草莓要是变味了可怎么办?”采摘基地负责人陈国兴担忧草莓长势,快速冲进4号大棚,拉起塑料膜绑在支架上,为大棚通风。

“哥,你帮忙看看3号大棚里的水箱满了没?”处理完这边采摘大棚内的通风问题,他向站在大棚外的村里人求助。

“还得一会儿。”得到答复后,陈国兴才安心坐在凳子上,接受采访。

“微信到账100元。”“微信到账50元。”“微信到账26元。”刚坐下十几分钟,陈国兴的手机发出3次微信到账提示音。

短短十几分钟,收款176元,这让附近村民对陈国兴羡慕不已。说起陈国兴,村民们对他满口称赞。

陈国兴以前在村里开了10多年小卖部,2008年开始外出打工,2020年腿受伤后回村养伤。去年9月,他决定创业。花10多万元,从山东拉来奶油草莓小苗,承包下村里的5座塑料大棚发展农业采摘。

从育苗到栽培,再到全面种植,39岁的陈国兴从低海拔的平原引进草莓品种后,一次次上网搜索、刷视频,不断充电,顺利在海拔2700多米的高原试种成功。陈国兴的大胆尝试,使他成为村里第一个成功在贫瘠山地种出奶油草莓的人。

原本低产量的山区土地,居然也能种出草莓,每一小筐能卖出50元……陈国兴的大胆尝试,闯出来的奇迹,让很多村民相信,只要敢想敢做,再贫瘠的土地,也能产生新的希望。

雪山下的小村有了新风景

在外打工10年后,李成莲和丈夫史洪吉决定回麻吉村创业。2018年夏天,他们回到老家发现,村里正在挨家挨户加装10厘米厚的外墙保温材料。

“啥?村委会掏钱?给农户装保温材料?”打听来打听去,他们怎么也不相信,四十多公里外的省城正在为老旧小区加装外墙保温层,可眼前的自家村子竟然也同步了。

“你们家里有开水吗?可以喝一口不?”那几天,总有门外停车场的游客敲门而入,希望提供茶水或者简单的农家饭菜。这一问,让李成莲嗅到了机会。

“我们村要发生大变化了。”那些天,李成莲和史洪吉观察村子四周发现,经常有来自省城西宁、甘肃兰州等地的游客来村里游玩。

“干农家院吧!”征求家人的意见后,夫妻二人决定创业:保留家里原有7间松木大房结构的同时,将6间正房改造成6间包房,招聘1名厨师,3名服务员来帮忙。

2019年6月1日,馨悦农家饭庄正式开业。那一年,尽管农家乐开业只有4个月,但在馨悦农家饭庄、馨悦小卖部带动下,凭着李成莲和丈夫的努力,他们挣了5万多元。

“站在你家房顶上看,西边是绿色森林,东边是雪山下的五彩花海,为啥不在房顶上修个观景、喝茶的地方?”2020年夏天,一名省外来的游客带着12人的大家庭,在李成莲家住了4天后向她提出建议。

游客的这句话点醒了李成莲。那年10月,农家乐提档升级计划启动。一栋南北走向的二层小楼建成后,走进二楼纯木结构房间,可以西看花海,东看雪山。夏秋季,这里还能看到千亩油菜花海。

今年,家里有客房23间,靠着农家院项目,李成莲和丈夫一年少说也能挣7万多元。加上她10年家政服务的资源,冬春季节还有活干,在农家乐歇业时,她还可以挣5万多元。此外,李成莲的丈夫是专业木工。这样下来,这个五口之家一年的收入在15万元以上。

“以前农民只知道靠天吃饭,靠地吃饭,后来又有靠技术吃饭。现在我发现,只要我们一代代人保护好村里的大山、河流、森林、农田,我们完全可以靠村子吃饭。”说起近几年农村、农民的变化,李成莲71岁的公公史发全不由得感慨。

光坡变花海带动新发展

麻吉村是祁连山支脉龙王山下的一个普通村落,一条小河从山中流出后,将村子分为两部分,西边是山梁下的村落,东边是河滩沙地边高耸的山峰。长期以来,这里的农作物平均亩产在150公斤至200公斤之间。村民认为,这里种不出好庄稼,养不活村里人,于是纷纷外出打工。

随着退耕还林还草项目实施,加上农民环保意识渐强,村子山梁下的沟壑里慢慢长出了林木。如今,这些林木已经长成了十多米高的大树。

“树能长出来,花是不是也能长出来?”2016年冬,在外打工的几名村民看到山村的变化后,向村党支部、村委会建议:在村里那些不长草、种不了庄稼的“光坡”上试种耐旱的花草。

2017年3月,麻吉村开始试种花草。2017年7月,花开正盛,村里打出“油嘴湾”的招牌吸引游客。随后几年,多种花草试种成功,项目占地达1200亩。到2021年,花海形成规模,综合收入达880万元。

麻吉村党支部书记李世新说,“油嘴湾花海”发展5年来,解决了村里60多人的就业问题,间接带动村里300多人就业。此外,村民还建成农家院25户,平均每年挣钱10万元,全村50多户农民盖上了楼房……

村子大发展的同时,村里人的精气神也变了。县、乡组织技能培训时,电焊、木工、挖掘机、驾驶员等项目的报名人数越来越多。到2022年,村里已有电焊工70多人、木工20多人,村里还有30多人在西宁等地从事家政服务,这些都带动了全村人的就业积极性。

74岁的老党员陶范章的大儿子——陶延金,是花海项目的负责人之一。前些年一直在外跑出租,还尝试种植苗木,但一直没挣到钱,直到花海开建后,夫妻二人一心扑在了项目上。如今,60多人成为人人羡慕的“花海员工”,每月能领到3000余元固定工资。去年,陶延金家还分红3万余元。

“家门口工作,家门口挣钱,这是我们这一代人想都没想过的事情!”陶范章感叹,脱贫攻坚让山里农民看到了党和政府带领村里人致富的决心和信心。如今,乡村振兴战略已经在村里实施,国家有政策,村民有闯劲,一个个想干事、敢干事、能干事的故事正在改变农村、农民的面貌。(西海全媒体记者 祁宗珠)

#乡村振兴看河北#【河北涿鹿:小鸭“啄”开致富门】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中,积极引导各村挖掘优势资源发展特色种养业,武家沟镇长疃村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引进北京首农食品集团养鸭项目,以“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建起鸭孵化养殖基地。目前,长疃村祥泰兴养殖专业合作社形成产蛋鸭群1.3万只、后备鸭群5000只,并成为全聚德、大董、九花山等知名烤鸭店的首选用鸭,年可实现效益1600万元,安置劳动力近百人,为农民稳定增收和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力。#河北乡村振兴#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场照一直拖着没修当天经历还蛮坎坷的,早上一直找不到地方 然后忘记拿道具,化完妆又回酒店拿道具,东西也没吃...真的太难了不过还是蛮好玩的啦!@夜咲_妹纸 @鴉小
  • [哇][哇][哇] 两只越长越嫩,越长越童颜,也越来越有夫妻相,日常作息规律,两只生活的好自在,又有情趣,最近带点朴素简约的穿搭,平淡舒缓心情,有好好安排自己的
  • 恭喜你,宅e贷解决了你所有的烦恼![机智]还在等什么,赶紧咨询我吧!
  • 2021年10月31日壬子日东汉诸葛亮著奇门金函玉镜图每日吉门出行 宜旺财运 求姻缘 求学上任找工作 求医 远行见贵人等诸事皆宜  “金函玉镜者,汉时诸葛孔明所
  • 好像印象中双向奔赴的暗恋也只有他 他给了我整个青春中最美好的回忆 偶像剧的剧情 我现在都无法想象 在那次考试前我们素未谋面 竟隔着一个人 互相对视眼神 互相喜欢
  • 今天老说起仙剑勾起了回忆,这首我印象很深。而且我在看完剧很久之后再次找到这首歌,听着听着剧的片段在我脑海里播出,瞬间泪目,分享一下~晚安[抱一抱]笑叹词穷 古痴
  • ​ ​​​大家和我互动一下下 谢谢大家[悲伤][悲伤][泪][泪]#每日一善#☀️#阳光信用#☀️善良是一种修养,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要想得到别人的爱,首先
  • 我把这个视频发出来,就是希望大家看了后不要再为难他们,无论他们是真的恋人还是朋友,我们有糖磕就磕糖,对他们支持加祝福就够了!我自己太喜欢他们的互动,当成偶像剧看
  • 健康养生受众范围的扩大,不仅仅只推动了整体行业市场规模的扩大,也丰富了康养的类型,对一些大型的康养项目带去新的思考。精神层面的康养是另一种升华,把握情怀、梦想、
  • 一、人生,很难称心,生活,很难如意,朋友不比高低,要相互真诚;穿着不比贵贱,要合身得体;房屋不比大小,要舒适温暖;车子不比名气,要一路平安;长相不比美丑,要心态
  • 开通运营后,宁夏与全国8个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之一的陕西西安实现互联,结束了无外接高铁的历史,首次进入全国高铁“朋友圈”。银西高铁开通不仅降低了陕西企业的“回家”
  • #袁冰妍[超话]#yby#袁冰妍祝卿好# yby#向全世界安利袁冰妍# 我将玫瑰藏于身后 ,时刻期盼着与你赴约ℐ ℯ ℯ ℴℯ ℯ ℯ ℴℴ ℴ ℴ
  • 推荐理由:传统腌制,淳朴工艺,农家自制,川蜀风味,精选原料,原汁原味,肥而不腻,劲道美味,赶快抢购吧,赠运费险。推荐理由:绿色生态养殖场,精选生态猪肉,明清传统
  • 歌德曾经说过:没有在长夜痛哭的人,不足以谈人生,痛就是人生的一堂必修课,扛过了痛便是痛快,我们这一生,都仿佛在和痛做着抗争,出生是痛,死亡是痛,而在这两端的中间
  • ”鵩乃叹息,举首奋翼;口不能言,请对以臆:“万物变化兮,固无休息。小智自私兮,贱彼贵我;达人大观兮,物无不可。
  • 我听了你的开示,完全明白自己长得丑陋而身世尊贵的原因,好比从黑暗中得到光明,从荒野中发现了康衢大道,这道理实在太奇妙了。女人面目姣好,美丽动人,但很贫苦,身世卑
  • 上周五老道在正确回调的时候提醒大家低吸,今天继续让大家把握,连续两天的反弹,这样的分析分享你在哪里找呢?然后听同事说听朋友说,最后小小的仓位买了一大堆的股票,盈
  • 宠物店老板娘苏小荷捡到了一只喵星人,没想到它居然是一位少将军,最后苏小荷还爱上这位喵星王子,这么甜宠的设定简直太让人期待了。[酸]尼玛哟……真是服了这个游戏公司
  • 哈哈哈哈哈哈哈我俩每次路过商场那种自动卖盲盒的机器我都贼想买(但不是因为我喜欢盲盒只是我这个人比较冲动消费 看见自动卖花的其实也想买[允悲][允悲])小崔本来很
  • #挪威首都一夜总会枪击事件致2死# ​​​​【美国有望得以Gunvor 1300 万加仑汽油的援助】大宗商品贸易巨头Gunvor想向美国运送1300万加仑汽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