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规划!提高济南首位度!推进莱芜区、钢城区和中心城区融合发展,打造城市副中心

  《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2021-2035年)》于2021年12月31日以省政府文件印发实施。今天上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对其进行权威解读。

  2035年

  济南青岛进入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行列

  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王栋介绍,《规划》以“三个走在前”为主框架,共6篇、22章,约4.5万字。

  第一篇,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主要阐明时代背景、总体要求和发展格局,明确要把山东半岛城市群打造成为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引领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文化“两创”新标杆、改善民生共同富裕典范。

  到2025年,山东半岛城市群建设取得新进展、展现新气象,创新自强实现新跨越,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达到9.3%左右,形成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集群、领航型企业和知名品牌。协调融合塑成新格局,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8%左右,城乡要素平等交换、高效流动的体制机制更加成熟。绿色低碳取得新突破,煤炭消费量控制在3.5亿吨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改革开放增添新动力,各类优质要素加速向先进生产力集聚,参与全球竞争合作能力显著增强。共建共享迈上新台阶,城乡区域差距、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差距持续缩小,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更高水平。安全发展筑牢新支撑,初步建成更富韧性、更为安全的半岛城市群。

  到2035年,山东半岛城市群实现较高水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实力、发展活力、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战略地位和龙头作用全面彰显,济南、青岛进入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行列,新型城镇发展模式更加成熟定型,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跻身世界级城市群行列。

  第二篇,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聚焦供需高水平动态平衡,立足扩大内需战略基点,塑强投资消费“双引擎”动力系统,打造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聚焦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坚持陆海统筹、东西互济,建设服务黄河流域、面向日韩、东盟,联接“一带一路”的开放门户。聚焦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突出智慧化、绿色化、均衡化、双向化方向,大幅提升城镇集聚优质要素和高端产业能力。聚焦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坚定扛牢粮食大省政治责任,打造全国粮、油、蔬菜优质供应基地,引领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聚焦构建综合立体交通网,加快完善“四横五纵、沿黄达海”十大通道,为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强力支撑。

  第三篇,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统筹推动各领域全方位创新,显著增强科技创新力,坚持“四个面向”,打造区域创新中心,培育创新型企业群,建设高端人才集聚地。显著增强产业创新力,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奋力抢占产业制高点,加快形成特色优势现代产业体系。显著增强体制机制创新力,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和高效率服务政府,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显著增强文化创新力,弘扬时代精神,讲好山东故事,彰显文化自信,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显著增强社会治理创新力,更加注重依法办事,筑牢安全发展防线,建设积极向上、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

  第四篇,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紧扣打造水安全城市群典范,集约高效利用水资源,建设现代水网,加快构建抵御自然灾害防线。紧扣打造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高水平创建黄河口国家公园,统筹推进海洋生态保护,保障山地丘陵生态安全。紧扣共建蓝天碧水净土美丽家园,聚焦大气、水、土壤等重点领域,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紧扣碳达峰碳中和要求,构建绿色能源体系、产业体系,显著增强碳汇能力。

  第五篇,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共同富裕。突出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劳有所得、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突出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优化分配格局,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建设“橄榄型”社会,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第六篇,规划实施保障。明确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健全规划实施机制,形成推动半岛城市群发展的强大合力。

  提高济南首位度!

  强化济青双城联动做大做强城

  《规划》在进一步推进济南、青岛能级提升方面有哪些举措?

  省发展改革委区域发展政策处处长王小伶说,国家把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摆在了重要位置。《规划》明确提出“到2035年,济南、青岛进入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行列”的目标,具体包括3方面措施。

  一是提高济南首位度。深入实施“强省会”战略,以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为统领,高水平建设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塑强科创济南、智造济南、文化济南、生态济南、康养济南城市品牌,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标杆。聚焦“大”,构建“东强、西兴、南美、北起、中优”城市格局,推进莱芜区、钢城区和中心城区融合发展,打造城市副中心。聚焦“强”,集中布局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培育未来前沿产业,建设工业强市,建成全国重要的区域经济、科创、金融、贸易和文化中心。聚焦“美”,依托黄河流域、泰山山脉两大生态系统和泉城、历史文化名城两大靓丽名片,引领打造“山水圣人”中华文化枢轴,彰显山水园林生态之美、历史传承人文之美、魅力城市品质之美。聚焦“富”,优化创新创业创富生态,大幅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建设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实现物质生活富足、精神文化丰富、城乡共同富裕。聚焦“通”,完善综合立体高效交通网络,拓宽与黄河上中游合作发展渠道,集聚外国领事机构、国际组织和国际商会,增强对外开放门户功能。

  二是增强青岛引领力。支持青岛以更高水平“搞活一座城”,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为统领,在海洋强国战略中展现更大担当,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宜居宜业品质湾区城市。增强国际门户枢纽功能,统筹“海陆空铁”四港联动,提升发展国家级新区等高能级载体,深化中日韩地方经贸合作,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承载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海洋科学城,集聚创投风投等创新创业要素,打造人才荟萃的“青春之岛”、活力迸发的“创业之城”。增强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发展现代海洋产业、智能家电、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装备等国际一流产业集群,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和现代服务经济中心。增强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功能,保护蓝绿相依、山海相融的湾区生态基底,优化环湾都市空间格局,提升城市治理效能,建设生产美产业强、生态美环境优、生活美家园好的品质城市。增强经略海洋先导功能,彰显海洋、海港、海防特色,积极参与全球海洋治理,打造国家海洋科技创新、航运贸易、深远海开发战略保障的主力军。

  三是强化济青双城联动。支持济南、青岛中心城市相向发展、深化合作、功能互补、资源共享,协同推进国家自由贸易试验区、自主创新示范区、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物流枢纽联盟建设。推动济青综合运输通道提速增效,协同打造多式联运集疏系统,共建进出口商品集散中心。分别以两市为中心,构建1小时通勤圈,合力打造高水平协作发展样板,建设全国最具创新力、竞争力的发展轴带。

  山东半岛城市群“十四五”规划:

  将显著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开展省级共同富裕先行区建设试点

  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共同富裕是城市群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此,《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2021-2035年)》有哪些措施举措?发布会上,省发展改革委发展规划处处长胡薄作详细介绍。

  胡薄说,《规划》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着力增加居民收入,扎实做好民生实事,持续增加公共福祉。

  一方面,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更加普惠均等可及。建设全龄友好城市群,使人民群众广泛享受高品质生活。一是实现更高水平的劳有所得。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总量,有效解决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村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就业,大力发展新就业形态,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质效,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二是实现更高水平的幼有所育。落实国家生育政策,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释放生育潜力,到2025年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4.5个。三是实现更高水平的学有所教。加大基础教育优质资源供给,到2025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8%。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双减”政策,建立普通中小学大班额长效防治机制,加强美育、劳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让少年儿童健康快乐成长。四是实现更高水平的病有所医。实施新一轮区域医疗能力“攀登计划”,创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深化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积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为人民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五是实现更高水平的老有所养。健全老年人社会优待制度体系,大力发展成本可负担、方便可及的普惠性养老服务,实施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行动,到2022年配建达标达到100%,壮大发展银发经济,积极培育智慧养老等新业态。六是实现更高水平的住有所居。坚持房住不炒,因城施策,稳定地价、房价和预期。多渠道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有效解决困难群体和新市民住房问题。七是实现更高水平的弱有所扶。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巩固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完善帮扶残疾人、孤儿等社会福利制度。

  另一方面,显著提高居民收入水平。通过深化收入分配改革,弘扬勤劳创新致富精神,畅通向上流动通道,探索建立先富帮后富、推动共同富裕的制度体系。一是加快优化收入分配格局。健全居民稳定增收机制,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实施中等收入群体倍增行动计划,构建橄榄型社会结构。二是促进中低收入群体增收。落实最低工资标准和工资指导线制度,将工资增长与职业技能、经济效益挂钩,加大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和精准性,更好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大力发展慈善事业。三是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促进农民工资性、经营性、财产性收入持续增长,确保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到2025年城乡收入比下降到2.2左右。四是探索先富带后富有效路径。建立城市群利益补偿机制,加大向重点生态功能区、粮食主产区、革命老区等区域转移支付力度,开展省级共同富裕先行区建设试点。创新推动共同富裕的工作体系、政策体系、评估体系等。

  来源:济南时报、新黄河、济南日报

深入分子层面他们能找到已经“消失”的古丝绸

  免疫分析法适用于降解非常严重的样品,比如已经泥化、碳化、灰化、矿化了的脱离了纺织品物质实体的丝绸。当传统方法已经无计可施时,这种方法就能大显身手。

  如果丝绸制品,在漫长的时光中已经降解,化成灰,碾成泥,考古学家还能判断出它是什么吗?

  答案是——只要丝绸没有彻底分解成碳氮氧氢这些化学元素,就可以!

  用中国丝绸博物馆首创的免疫分析法,考古人员已经成功在仰韶村遗址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墓葬土壤中检测出丝素蛋白的微痕迹,说明墓葬中可能曾经存在过丝绸实物。在三星堆的祭祀坑中,用同样的方法,证明了当时祭祀焚烧过丝绸制品。

  丝绸,对于其他考古机构来说,只是众多研究领域的一个分支。但对中国丝绸博物馆来说,却是他们研究的重中之重。在丝绸文物的寻找和修复上,他们有“独门绝技”。当传统方法束手无策时,他们一出手,便拨云散雾。

  从遗存物质“大海”,捞出丝素蛋白这根“针”

  中国丝绸博物馆是纺织品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的依托单位,寻找丝绸起源,是他们的一项重要学术命题。

  2012年起,中国丝绸博物馆就与浙江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高校合作,完成了一系列基于免疫学原理的丝织品微痕检测课题研究。

  这种技术,适用于降解非常严重的样品,比如已经泥化、碳化、灰化、矿化了的脱离了纺织品物质实体的丝绸。当传统方法已经无计可施时,免疫分析法就能大显身手。

  中国丝绸博物馆副馆长、纺织品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主任周旸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免疫分析法,靠的是抗原抗体的免疫应答。

  这一技术的关键,是找到丝绸的分子标识物,制备抗体。

  丝素蛋白是一种天然高分子蛋白质,由18种氨基酸按照特定序列连接。

  分子标识物的确定,就得益于科研人员对丝素蛋白微观分子层面的了解。

  制备抗体也并非一次就能成功。研究人员需要通过动物免疫,从动物血清中提炼抗体。因为涉及动物养殖,使得这一过程的一致性和稳定性难以得到保证。如果抗体效价不佳,就要重新来过。

  免疫分析法的优点是非常精准,而且这种方法还非常灵敏,即使样本特别复杂、丝素蛋白浓度极低,只要它没有被彻底分解,都会产生免疫应答。“免疫分析法能在考古现场众多遗存物质构成的‘大海’中,发现丝素蛋白这一根‘针’。” 周旸说。此外,它还能判断丝绸的生物学种属,看它是桑蚕丝还是野蚕丝,只要有相关的定制抗体,就还能进行更精细的分类。

  即使丝绸化成泥,免疫分析法也能认出来

  这一技术为我国原创,有30多项发明专利,具有独立知识产权。此前,中国丝绸博物馆的“考古现场纺织品(丝、毛)文物免疫检测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成果经专家鉴定,被认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我们的目标是拓展丝绸考古的时空范围,寻找丝绸起源。”周旸说。技术,将考古第一现场可能被忽略的信息揭示出来,将考古从肉眼可见的物质层面延伸到不可见的分子层面。

  为什么要寻找丝绸起源?周旸说,这个问题别人也问过她很多次。

  对中华文明来讲,最初的丝绸起源是在神话故事里,黄帝的元妃嫘祖就教人种桑养蚕。丝绸一直伴随着中华文明,没有迟到,也没有早退,还沿着丝绸之路走向了全世界。在物质层面,它是全球化的贸易商品;在精神层面,它是一种文化符号。丝绸这么重要,它的起源在哪,是否起源于中国,中国人对世界的原创性贡献能不能得到确凿的证明?“要回答这些问题,就要靠考古学实证。”周旸说。

  去年,中国丝绸博物馆的研究人员在河南汪沟遗址出土的瓮棺中发现了距今5000多年的桑蚕丝残留物,这也是目前世界发现的年代最早的丝绸实物。

  免疫分析法不仅能为丝绸寻根溯源,还帮南海1号找到了“隐藏”货物。

  现在在网上搜索南海1号,还能看到某问答网站有人提问:南海1号为什么没有丝绸?

  有人回答:应该有的,在船体泥中检测出丝素蛋白了。

  这一“正名”,也出自周旸团队之手。

  在南海1号沉船10号舱的底部泥沙里,他们用免疫分析法找到了丝绸。

  南海1号是南宋时期的一艘沉船,船上满载陶瓷、金属器和漆器等当时流行的外销商品。它是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的重要实物资料和珍贵水下文化遗产。

  但是,既然是行驶在海上丝绸之路上的贸易商船,船上有没有丝绸呢?

  团队去取样时,面对的是一个空舱,只有舱底有些烂泥。就是从烂泥中,他们检测到了强烈的丝素蛋白的信号。说明这个现在看来空空如也的船舱,曾经可能装满丝绸。

  “当时真的很开心,我们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说明海上丝绸之路是有丝的!”提起这件事,周旸的语气都雀跃了起来。

  以丝固丝,治疗丝绸文物的“癌症”

  中国丝绸博物馆还有另一大绝技,就是修复丝织品,化腐朽为神奇,让丝绸文物“起死回生”。

  这个绝技名叫丝素蛋白接枝加固技术。技术的应用对象是无强度的丝绸,也就是一碰就碎的丝绸。

  糟朽,被称作丝绸文物的癌症。有些丝绸文物埋藏太久,氨基酸的化学键大多断掉了,会变得异常脆弱。“但我们是纺织品文物保护重点科研基地,越是难的问题,越要攻克。”周旸说。

  那么,能不能在微观层面,把断掉的化学键重新接上?

  中国丝绸博物馆研究团队和浙江理工大学合作,研发出丝素蛋白接枝加固法,将小分子的丝素蛋白片段,放入糟朽的丝绸文物。

  “说白了,是同源加固,以丝固丝。”周旸说,修复材料和被修复对象具有同源性,有利于规避用化学方法修复后出现的“不良反应”。

  修复时,工作人员需要找到合适的材料,保证丝素蛋白片段加得进去,黏得起来,形成新的化学键。

  周旸打了个比方,好比现在有一栋破房子,砖块之间已经开裂,露出缝隙。“你要修复它,就得搞清楚缝隙有多大,用哪种型号的水泥。”丝素蛋白片段的大小得恰到好处,能够在缝隙中生长。

  每一件患上糟朽病害的丝绸文物,都是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必须先进行各种检查,了解基础数据;然后专家会诊,为它定制治疗方案;方案定好了,药剂也制备好了,才能进入临床动手术。

  周旸说,他们坚持最小干预原则,若非必要,不轻易使用这种方法。

  中国丝绸博物馆修复过一件南宋紫褐色罗印金彩绘花边单衣,它距今已经800年。

  用这一加固技术,他们成功“唤醒”了这件南宋丝绸服饰。单衣从脆弱糟朽重新变得柔软,如今已能够展出,向观众讲述800年前主人的人生。

  “怎么强调科技在文物保护领域里的重要性都不为过。”在纺织品文物保护与研究领域工作了近30年,周旸感慨,很多技术,经过了十几年的打磨,才能拿出来加以应用。她表示,还需继续加强面向文物保护利用基础理论、关键科学问题的研究,这样才能产生新的技术、装备和材料。

  来源:科技日报

【唐山市召开《唐山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管理条例》实施新闻发布会】(二)
第一个特点是在立法指导思想上,遵循新的上位法规定,制定普适性规范的同时承继我市原有《唐山市陡河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条例》有益经验,持续关注陡河水库这一地表水水源地的保护。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基于此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河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河北省地下水管理条例》相继进行了修订、修正。
  我市关于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的地方性法规为《唐山市陡河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条例》,其颁布于1995年,其间进行三次修改,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该条例已不能适应现实需要。一方面,与相继制定、修订的上位法规定的治水标准、管水要求已不完全适应。另一方面,相对于我市需要保护的62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地下水水源地60处,其中市和县城区域23处、农村“千吨万人”和乡镇区域37处;地表水水源地2处,为陡河水库和上关水库),该条例仅限于陡河水库污染防治管理,调整范围未能全覆盖。
  此次《唐山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管理条例》立法,系全新立法,调整范围实现全市62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全覆盖。其中,一级、二级和准保护区面积分别为74.02平方公里、323.87平方公里和681.54平方公里。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划定保护区后纳入《条例》的调整范围,划定为保护区前执行有关上位法的规定。再有条例保留承继了原《唐山市陡河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条例》的有益经验,将长期以来地方实践经验和做法有效融合,即体现上位法的基本思想,又充分尊重和考虑了本地环境管理实践。
  第二个特点是在饮用水水源保护措施上,结合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要求,作出比上位法更加严格、更为全面的规定。
  饮用水水源保护系饮用水水质安全的重要一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条例》将此作为核心内容,努力为人民群众喝上安全水、放心水提供法律保障。一是严格规定保护区的划定和调整。明确划定和调整的程序,指出保护区除三种特殊情况以外,一经划定不得调整,提出保护区边界建设护栏围网或者生态隔离设施,并设立明确的地理界标和明显的警示标志的等保护措施,有条件的一级保护区应当实行封闭管理。二是在上位法规定基础上,结合本市饮用水水源保护现实需要,同时借鉴其他省市保护经验,对保护区增加和补充涉行为类的禁止性事项。对准保护区和二级、一级保护区内的禁止事项,采用递进累加表述方式,保护区级别越高、禁止事项越多。准保护区和二级、一级保护区内的禁止事项分别为4项和13项、16项。考虑到我市地表水和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并存,还分别对地表水和地下水水源保护区内的禁止行为作出专门规定。尤其是针对我市重要的地表水水源地陡河水库的保护标准更为严格。禁止事项共计21项。力求通过“禁止”达到“保质”之效。三是建立健全饮用水水源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饮用水水源保护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导致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基于公平发展原则,建立健全饮用水水源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坚持“谁受益、谁补偿,谁保护、谁受偿”的原则,科学界定生态环境保护者、良好生态环境受益者的权利和责任,是关系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长效稳定机制建立的关键。为此,《条例》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借鉴外地经验,确立饮用水水源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用以调节和平衡饮用水水源利用地与保护地之间的利益差异,调动居民保护饮用水水源的积极性。
  第三个特点是建立健全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的监督管理制度体系。
  《条例》围绕加强监管这一关键环节,作出以下规范:一是规定各方职责。规定市、县、乡(镇、街)、水库管理机构的保护和管理责任,生态环境、水利、发展改革、财政、公安、自然资源和规划、卫生健康、住房和城乡建设、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交通运输、农业农村、应急管理等13个政府部门的监管职责,检察等机关和社会组织可以依法对破坏饮用水水源生态环境的行为提起公益诉讼,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对污染水源、破坏保护设施的行为进行劝阻、举报。二是规定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包括目标责任和考核评价、日常巡查、监测监控和预警预报、水质状况部门间报告和通报、定期向社会公开水质状况信息等制度,以制度的建立健全促进管理的落地落实。三是推进处罚权下移。为提高执法效率、降低行政成本、体现权责对等,根据新《行政处罚法》规定,授予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及水库管理机构相应的行政处罚权,便于加强日常监管。四是强化应急处置。既规定应急预案编制、救援力量配备和应急演练等事项,也对企业事业单位、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当地人民政府的报告义务和应急预案、供水保障预案的启动等作了明确规定,确保污染事故应对及时、有力、有效。
  此外,《条例》还强化法律责任。《条例》坚持违禁有罚、罚能止禁原则,在沿袭上位法的基础上,增设新的禁止事项,明确法律责任,创设新的罚则,加大对威胁饮用水水源安全的行为和活动的规制力度。一是加强对民事权利的保护。明确因饮用水水源污染受到损害的民事主体,有权要求污染者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恢复原状、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二是聚焦突出问题整治。在遵从上位法基础上,对工业、农业、生活面源污染等违法行为的处罚规定进行了细化,尤其是对堆放工业固体废物、违规使用农药、建设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铺设输送有毒有害物品的管道、铺设输送污水管道及输油管道、旅游、垂钓、破坏隔离防护设施、网箱养殖、经营性取土采砂等突出问题,在属地管理原则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法律责任、执法主管部门和处罚额度。三是严格监管主体法律责任。规定对负有饮用水水源保护监管职责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弄虚作假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总之,新制定出台的《唐山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管理条例》,是完善和加强我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的一部重要的地方性法规,将进一步以严密的法治来保障公众健康,用法律的刚性来保证全社会能上下同心,用生态文明理念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加快生态唐山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
  主持人:唐山市委宣传部四级调研员 孙伟光
  刚才,邢国军同志围绕《条例》的主要内容和特点,从四个方面对《条例》作了详细解读,使大家对这部法规有了比较准确的理解。
  下面,是记者提问环节,提出问题的记者提问前请先举手示意,并通报所在媒体单位。谢谢!
  记者:《唐山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管理条例》制定的背景是什么?
  唐山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 许冰峰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饮用水水源保护,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一件民生大事。因此,继2020年6月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唐山市城市供水用水管理条例》后,2021年2月市十五届人大六次会议又审议通过《唐山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管理条例》,目的是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系统治水管水,努力构建从饮用水水源到用户“水龙头”的完整法规保护链条,保障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
  1995年,《唐山市陡河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条例》施行,为保护陡河水库水环境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该条例已不能适应现实需要。一方面,该条例虽经三次修改,但与相继制定、修订的上位法规定的治水标准、管水要求已不完全适应。另一方面,相对于我市需要保护的62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地下水水源地60处,其中市区和县城区23处、农村“千吨万人”和乡镇区域37处;地表水水源地2处,为陡河水库和上关水库),该条例仅限于陡河水库污染防治管理,调整范围未能全覆盖。基于上述情况,迫切需要在相关上位法的原则基础上,制定一部调整覆盖面更大、针对性和操作性更强的地方性法规。
  记者:《唐山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管理条例》制定过程中把握的主要原则是什么?
  唐山市司法局副局长 郭日新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涉及法律法规众多、涉及部门众多,诸多关系急需在立法予以明确。《唐山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管理条例》以《水法》《水污染防治法》《河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和《河北省地下水管理条例》为依据,结合我市实际,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确立厘清职责、协同管控、综合施策、强化责任的起草思路,严格规定保护区的划定和调整,一级、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增加和补充涉行为类的禁止性事项,针对增补禁止性事项增设强有力罚则等方面予以详细规定。确定 “不抵触、不重复、相适应、可实施”的总体原则,比如跨区域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定、饮用水供水单位职责等在《水污染防治法》中已有明确规定,本《条例》不作重复规定;将《水污染防治法》规定比较原则的,我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形成的行之有效的做法,予以细化,比如各部门协同治理,一级、二级和准保护区的强化保护、陡河水库特别保护等;同时,还注重借鉴其他省、市的立法经验,如四川、海南、清远、临沂、菏泽等地。因此,《条例》整体来说是“干货满满”,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记者:《唐山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管理条例》有哪些结合唐山市实际、凸显唐山特点的内容?
  唐山市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 邢国军
  《条例》在贯彻国家《水污染防治法》和省《水污染防治条例》的基础上,针对我市生态环境工作实际,做了一些具体细化和补充。其中凸显唐山特色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针对我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中的重点区域即陡河水库,承继原《唐山市陡河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条例》的有益经验,确定陡河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监管权责,明确水库管理机构建立巡查机制,及时发现、处置可能影响饮用水水源安全的行为以及对水库库区发生的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的权力,同时依法赋予乡镇人民政府组织村民委员会开展日常巡查的职权。针对陡河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特别保护的要求,在坚持上位法基本规定基础上,结合原《唐山市陡河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条例》,增设了禁止性事项。
  主持人:唐山市委宣传部四级调研员 孙伟光
  同志们、朋友们,由于时间关系,提问环节就进行到这里。
  《唐山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管理条例》是我市第一部全面系统地规范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的地方性法规。《条例》的实施将极大地促进我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打赢净水保卫战,推进生态唐山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下一步我们将以《条例》的颁布实施和宣传贯彻为契机,积极构建生态唐山建设全民行动格局,扎实抓好饮用水水源地专项治理,不断提高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的能力和水平,全力推动我市饮用水水源质量的持续好转。同时希望各位媒体朋友对我市立法工作继续给予关注和支持。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再次感谢各位媒体朋友们。谢谢大家!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杨幂工作室 声明
  • 刘恺威力挺杨幂:没有诈捐!希望大家了解真相,不要让善心被利用
  • 内蒙古一70岁老人中了900万大奖,却不打算告诉儿女……
  • 王兴参加摩拜全员大会稳军心,还说ofo掉进阿里的大坑
  • 重庆警方破获特大诈骗案 2000余人被骗抓获嫌犯70余人
  • 迎新年,和小猕猴一起新年大联欢啦!
  • 北京无牌迈巴赫走公交车道被扣 司机:三百多万的车你们也敢扣?
  • 国际资讯:特朗普欲开除穆勒 美两党参议员提保护检察官法案
  • 天才病!活泼爱笑成绩好的宁波男孩已经被11所学校拒绝
  • 网红暴汗服,真能暴瘦吗?
  • 跟随着范丞丞欧巴去泰国泼水吧
  • 老板,我经痛,要请“姨妈假”!广东规定痛经可带薪休假,你赞成吗?
  • 偶练男团 NINEPERCENT 是真实存在的吗,本搞偶女孩已经等到抓狂
  • 刘恺威力挺杨幂:不要让善心被无端利用,李萌却指责杨幂甩锅!
  • 谈判专家复盘:贾乃亮为什么值得点赞,皮几万到底错在哪里?
  • 7万字长文 完整披露扎克伯格首日听证会
  • 关注丨公积金提取大变化了解一下
  • 退休教授性情大变:往妻子水杯放泻药 剪坏女儿衣服
  • 双皮奶爆炸致毁容
  • 范冰冰姓名权名誉权案二审:造谣者竟喊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