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讲记》卷二(8)

——印广门清法师主讲

(2019年最新流通版)

 

如是乃至五阴、六入,从十二处至十八界,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殊不能知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常住妙明,不动周圆,妙真如性。性真常中,求于去来、迷悟、生死,了无所得。

 

如是乃至五阴、六入,从十二处至十八界,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仍然是在解释「当处出生,随处灭尽」。这里从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说尽了十法界万法。

「五阴」,就是《心经》讲的五蕴,阴和蕴是一个意思。它具有这么几种含义:一,具有集中之义,它集中了无量的万法;第二,带有暗义,覆盖、遮蔽之义,没有智慧的人没有办法去理解,讲了个蕴,也就是讲在色的这个旗号之下包含了无量的万法;第三,还包含你不懂这些东西从哪来的,叫蕴。你知道它集中无量的万法,知道无量万法的来龙去脉,你就破除了这个蕴,就可以超出了劫浊;超出劫浊,你就可以超越分段生死。劫浊它是有形有相,有时间、空间这种分段性。哪五蕴呢?色、受、想、行、识。

「色」,概述为地、水、火、风。「受」,包括眼、耳、鼻、舌、身这五种意识。「想」,就是脑袋第六种意识心。「行」,就是见分、见性、第七识。「识」,就是阿赖耶识,所有的第七识共一个阿赖耶识。懂得了「五蕴皆空」,那就是明心见性了。「色阴」,一般是指无情物,它属于器世间。

「受阴」,指眼、耳、鼻、舌、身这五根对色、声、香、味、触这五尘(五根为能缘,五尘为所缘),而成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这五种俱生意识,也叫所缘缘。能缘对所缘因缘和合而为所缘缘。为什么叫俱生意识?它一定是以根对尘,产生当时当处这种一念直觉。以眼根对这个色尘的灯光来说,当我们眼睛一受到灯光的刺激就产生第一念直觉,眼睛是不是有感觉了?这就是眼识。如果离开这两种真实的存在,能不能产生眼睛的刺激啊?所以这个意识叫俱生意识,眼根和色尘缺一而不可产生。当这个眼睛受到光的刺激以后,就分别出——噢,这个灯光是白色灯光,不是红色的灯光——起了这段意念分别的时候,已经成为意识。所以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这五种俱生意识说为「受阴」。

「想阴」,就是第六种意识心,也叫独头意识。佛在《楞严经》把这意根说成是我们的心脏,对第六种尘叫法尘,能缘为意根,所缘为法尘,因缘和合而产生第六种意识心。这种产生一般地又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接着五种俱生意识后面直接转入意识心——就是我们刚才讲的,眼睛看到了灯光,然后分别这是白灯光不是红灯光,直接转为意识心。以前面的这个眼识作为原材料,由意根通过这个眼识因缘和合而妄加分别为意识心。第二种,就是单独地闭门造车。比如昨天看到了灯光留下了这个印象,今天他心里就可以想到——哎呀,昨天那个灯光真亮,是白色的——他不需要通过眼睛,就可以直接通过意根现相(法尘),叫回忆,所以把这个第六种意识心叫独头意识,它可以关门造车。

所以这个第六意识产生以后,对我们现代文明、科学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同时,对修行人了生脱死来讲又产生了巨大的障碍,人从此以后可以大大地在那胡思乱想造业;当然,行人闻到正法以后来进行思维观照,对了生脱死也同样起到巨大的作用。所以我们要充分地利用意识心的这种思维观照能力,转识为智,转妄想分别心为妙观察智。想阴,那个想是不是心上有个相啊?心上的那个相也注意,不是眼前的相,眼前的相叫实尘,心上的相叫法尘。

「行阴」,一般说为第七识。细说为前七转识、后七转识。前七转识通六种意识心,后七转识通真心、通第八识;也可以把前后倒过来,前通第八识、九识,后通六种意识心。前面的六种意识心,佛在小乘因缘法里,把它说成是离尘无体。离开了一定的时间、空间,六种意识心它不存在,所以把它叫生灭识。其实它能不能生灭啊?它没有办法生灭。它能生灭就好了,怎么好了?我们做了许多坏事,说了许多坏话,想了许多馊主意,它灭掉不就没有事了,就不会受果报了。可是如果能够灭掉就糟糕了,那我在这给你们讲经白讲了,你们东耳朵听了,西耳朵就出了。所以任何一个事情都有它的双重性,我们要利用它的优点,克服它的缺点。该忘记的东西都把它忘记掉,不该忘记的东西你要反反复复地来观照、记忆,发挥它的作用。那么事实上它也是不生不灭,一切法都是不生不灭的。佛讲灭,从事相来讲是引导法,那我们现在知道不灭,不灭到哪里去了?这就是识阴。

「识阴」,一般说为第八识——阿赖耶识。我们前面六种意识心通过第七识,不是叫它传达识吗?它是个传递员。它把我们六种意识心统统送到并保存在第八识里,就变成我们的耶识种子。所以佛讲了,我们生生世世所造的一切的业没有一丝一毫能够灭,它也从来没有生,只是我们在错误地把它利用。这些东西如果有形有相的话,尽虚空遍法界都容纳不了,幸亏它无形无相。所以希望大家多多造业,多多益善,那造什么业啊?造佛业、菩萨业。第八识就是我们的种子仓库,仓库里有无量的第七识和无量的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意识。

这是讲的五蕴,那么这个五蕴根据我们前面讲的,都是「当处出生,随处灭尽」。比如说这个眼根已经包含在前面的色法里。色蕴也好,这个眼根也好,能感觉的那个见分也好,产生的眼识也好,是不是都是当处出生?它没有出生之前,是不是统统在我们心里?是不是都在这个阿赖耶识仓库里?时过境迁是不是「随处灭尽」?它有没有跑到心外去?而且讲跑进去都是方便说,它不过是变化的问题。它没有跑进去,也没有跑出来。讲「当处出生,随处灭尽」这都是方便说,它出生了没有?它灭尽了没有?都是在自在变化。





古训:欣赏一个人,始于颜值,敬于才华,合于性格,久于人品,终于慈悲

一个人从表到里,可以分为五个层次:

外貌,能力,脾气,品格,心性。

对应的品质同样是五个层次:

颜值,才华,性格,人品,慈悲。

细细品味,这五个层次,既是身处世间的识人之法,也是涵养内心的修行之途。

始于颜值,敬于才华,合于性格,久于人品,终于慈悲 —— 这便是那条完整的路径。

- 01 -
始于颜值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所以自古人们便津津乐道于西施、貂蝉、王昭君、杨玉环的四大美女,潘安、
兰陵王、宋玉、卫玠的四大美男。

但是容貌却是一把双刃剑。生得美可以成为一种艺术和审美,也可能成为灾殃和祸水。

《易经》言“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德不配颜,又何尝不是如此。

人一定程度上都是视觉动物,因为颜值太直接和惹眼,有无才德,所得到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都会被放大。

空有颜值而无才无德,这种人现在叫做花瓶和浪荡;又有颜值又有才德,才是世人眼中的人中龙凤。

正如竹林七贤的领袖嵇康——在另一种说法里替掉宋玉而位居四大美男的人,《晋书》对他的评价便是:“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资,天质自然。”

没有才德支撑的美貌,惹风雨,易凋零。

容貌是天生的,我们无从选择。

而说到颜值,容貌却不是第一位的,第一位的是气质和气场。

正如有的画一眼看上去美,可是越看越乏味;有的却是初看了了,却越品越有味道。

正如我们经常会发现有些人生得并不算美,可是有气质或气场,我们也会毫不犹豫地称其帅哥或美女,并且心里觉得更帅、更美。

而气质和气场,却是可以后天养成的。决定一个人走多远的,是内功。

决定一个人美多久的,是内秀。

识人,要观其内;做人,要养于内。成之于内,自会发之于外。

气质和气场从哪里来?眼中的审美,身上的阅历,脑中的见识,心中的涵养。
这一切,要求你去认认真真修养、踏踏实实走路、多多益善读书。

最直接的便是读书,苏东坡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曾国藩所谓“读书可变化气质”。

对自己最好的投资和打扮,不是名牌衣服、高档化妆品,而是看过的事、走过的路、迈过的坎和读过的书。

- 02 -
敬于才华

说到才华,很多人都觉得跟自己无关,其实全错了。

始终坚信一句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都有别人所比不了的地方。

正如有的人专业能力很强,人际交往能力却很差;有的人很擅长跟人打交道,往往又没有自己的核心专业能力;

两方面都擅长的人也有,但也必有他的软肋。

只因上天赋予人的智慧和能量是有限的,某方面强了必有另一方面弱。

重要的是发现自己的长处在哪里,自己的长处是什么,然后有意识地去培养和发展。

多数人最大的缺陷不是缺少能力和才华,而恰恰是没有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认识,没有去寻找和发现的意识。

老子说,“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只因天地无限,重在均衡,需要通过取长补短去实现。

人的各种资源却是有限的,在有限的能力和时间精力之下,必须规避短处发挥长处才能将自身价值最大化。

西方有个“木桶理论”,说的是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组成木桶的木板里最短的那一个。

而人生却不是一只桶,桶再大能装的水也有限,况且中国人忌讳的就是一个“水满则溢”。

人生是一条路,你手中的木板有多长,才能架起多长的桥,才能越过多宽的沟,于是才能走多远的路。这条路,才是通往无限的。

真正的才华,是一种识见,是一种见识。

这样的人,才可敬、可交、可做。

- 03 -
合于性格

性格,一半是天生,一半是养成。

性格有好坏吗?没有。

不论你是内向还是外向,是火热还是冷静,本身都没有什么好坏,都是这世界丰富性和精彩性的体现,都有其合理应当的位置和价值。

人要坦然于上天的安排,也要去发现其中的潜能。

性格的真正差别,在于残缺还是圆满——你自以为的性格缺点,其实不是源于你的性格,而是你这性格的不成熟。

你内向,困扰于人际关系,这不是内向本身有问题,而是你心性未定,做不到不受他人和世事的干扰;心能定,你的沉默在别人眼里就是沉静有涵养,高深莫测。

你外向,困扰于没有边界感,常常莽撞,这也不是外向有问题,而是你对世事还没有看透、摸准;能够看透摸准再出口出手,你在别人眼里就是有决断有魄力,运筹帷幄。

人生来都是璞玉,性格也是,必须经过雕琢,才能巧夺天工、光彩夺目,而不在这材质是玉石、玛瑙还是翡翠。

所以要像王夫之《读通鉴论》里所说的那样——“居其位,安其职,尽其诚而不逾其度。”

人与人,性格也有合与不合之别,这是天道,本就如此。

《周易》云:“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合与不合,承接的是一种秉之于天的缘分,不必把心力浪费在纠结他人的不喜欢或争取别人的喜欢上,有缘的人,无须费力。

看人看走眼,说到底是因为用眼去看。

抛开表面,去觉察一个人的气,感应一个人的性,没有看不准一说,因为这些是装不出来的。

- 04 -
久于人品

老子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太上感应篇》说:“心起于善,善虽未为,吉神已随之;心起于恶,恶虽未为,凶神已随之。”

生活中也常听人说,人品不好的人,走不远。

太多人只是把这些话当做劝善之言,而没有把人品关系自身得失真正当回事。
这是因为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这个道理就如同投资和投机的区别:投资站立的是根本,把握的是方向,谋求的是长远;投机盯着的却是表面,陷身的是变数,进行的是赌博。

所以是投资领域出了股神巴菲特,赌场上常见的戏码则是倾家荡产。

善,正是这样一个根本,老子所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故几于道”。

做一个善良的人,永远做着良善的事,就等于在人生旅程中时时处处给自己把住了大方向,什么都不必思虑都不会有差池。

孟子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人生之路长此以往还会形成一个越来越大的正向势能,如同渐渐聚起一个风口,最终将自己推向天空,得以高飞而远游。
这就是给自己造势。

人有三等:下等逆势,中等用势,上等造势。

做一个善人,就是一个会造势的上等人。善良,其实是一种智慧。

人品不好,走不远;人品不好的人相交,同样走不远。

因为两颗只为自己的心,是贴不近的;没有对对方好的心做铺垫,也是走不下去的。

隋代王通说得好:“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败则倾;以权相交,权失则弃;以情相交,情断则伤;唯以心相交,方能成其久远。”

想做一个人生赢家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守住自己的良心,将最有人情味儿的那条路走下去。

有了这个基础,其他的事都会简单很多,一个好人往往更容易从世间得到机会。

而世人的失败,多是因为没有守住,没有走下去。

所以常常得利一时,而不能得利一世。

- 05 -
终于慈悲

何为慈悲?有句话说,世间没有可恨的人,只有可怜的人。

这句话道出的,正是慈悲的真谛。

为什么没有可恨的人只有可怜的人?

因为所有所谓可恨的人,都无不因为自己心中的执念和魔障,而他们自己也在受着这些心魔的苦。

一个消灭了自己心魔的人,就不会受他人和世事的干扰,眼中自然就没有什么可恨的人。

可是对别人的苦,他是能感同身受的,所以才有可怜。

人的修为和高度只有到这份上,才会生起慈悲。慈悲,是一种境界。

所以禅宗六祖慧能大师说:“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不见世间过,是因为只看此心动与不动、自心清净与否的修行心态,更是因为一份慈悲。

说白了,慈悲的内核,也不过是人人皆知的四个字——将心比心。将心比心到了极致,就是慈悲。

所以佛家还有个词,叫“一体同悲”。

彼时已经挣脱了自私自我之心的羁绊,而与众生合为一体,随众生乐而乐,随众生悲而悲。

这样的人,就是圣人,就是佛。

到了这份上,如何不是人品的极致?我们或许达不到慈悲的境界,但至少还可以去尽量将心比心。

那样,就是在努力成为一个慈悲的人。

我为人人,自然人人为我。我利益天下,自然天下归心。

这,就是人间最光明的那条正道。

始于颜值,敬于才华,合于性格,久于人品,终于慈悲。

做人如此,交友亦如此。

世间纷扰,乱相敝目,混沌蒙心。

守得住这条正道,才能在万千人当中,交下最值得交的那个;在万千种选择中,选出最有意义那种。

若能如此,便是不枉此生。

人很难避免生老病死的苦,生出来很苦,老了也 苦,生病了更是苦不堪言,死亡是恐怖的苦。这四个苦 谁都逃不掉,就算你是个亿万富翁,你也逃不掉,再伟 大,抑或再卑贱的人,都逃不过生老病死。那么,学佛 的人怎么样能够逃脱这四个苦,使自己变得真正地快乐 呢?要记住,修心就是让你变得快乐,就是让你的自性 流露出佛的光芒。佛陀教导我们,人生的真谛是,你只 要到人间来,就是苦空无常,不但很苦,到最后什么都 是空的,什么都得不到,整个人生都是无常的,没有一 件事情是可以永久的。

今天你跟他好,明天你跟他不好;今天你有钱了, 过几天破产了;今天夫妻甜蜜结婚,过几年后凄惨离 婚……一切都是无常的。当你知道这些的时候,你的心 中已经开始防备了,你就知道人间的一切都是暂时的, 你就不会因为这些暂时的痛苦而恼怒,你就不会苦恼, 懂得了这个道理,你就不怕了。就像人的身体一样,当 你不知道自己生了什么疾病的时候,你很容易死;当你 知道自己的这些病应该怎么防治的时候,你倒是不会 死。

知道在人间没有永恒的快乐,你就要开始学会真正 理解佛法中快乐的属性。那么,佛法界又说了,佛菩萨 让我们快乐,到底佛菩萨让我们怎么快乐?快乐在哪 里?举个简单例子,洗澡很快乐,睡觉也很快乐,吃饭 也很快乐,但是,睡完觉,人又疲倦了;洗完澡,人又 脏了;有人请你吃饭,你白天一整天不吃东西,就等着 晚饭大吃一顿,你也是很快乐,但是第二天都没有了。想一想,菩萨给我们的快乐是什么?就是心里的快乐。 菩萨说:“你去帮助别人,你会很快乐。”好了,你去 帮助别人了,你心里一直会觉得,你帮助别人了,你就 会很快乐,然后别人不停地在感恩你,看见你就很尊敬 你,你是不是很快乐啊?这个快乐是怎么来的呢?这个 快乐来自于你的内心本性,而不是一天两天能够消失 的,因为帮助别人的人,别人永远会感恩你。而你帮助 自己,让自己过得很好,快乐很快就没有了。

快乐的属性是什么?就是快乐本位。一个人怎么能 够快乐呢?因为他不贪婪了,不瞋恨了,不愚痴了。不 贪的人会得到戒,不瞋恨的人能够定下来,不愚痴的人 会有智慧,不会做出傻事。不做错事的人,就会幸福。佛法中就是讲“德”,佛法讲什么德呢?四个“德”, 就是“常乐我净”,常德、乐德、我德、净德。我经常 快乐,我很干净。“常德”是什么?就是道德的规范 化、经常化。“乐德”就是自己有这个快乐,要经常接 受这个快乐的德性。北方人骂人的时候就经常说这个人 没有德性。“我德”,我自己要不要有道德啊?“净 德”,道德是不是要干净?这种快乐就是实践在生活当 中把心量越扩越大。

举个简单例子,一个有道德的人,他对别人好,别 人也会对他好,你说他的心量会不会大?“乐德”,一 个很快乐的人很有道德,看见谁都笑嘻嘻的,乐于帮助 别人,什么事情都无所谓,他的心量会不会大?“我 德”,做什么事情都有道德,得到的也是好的回报,他 的心量是不是会变得很大?“净德”,你的心很干净, 你是不是有道德?当一个人的心量越来越大的时候,你 才能保持心灵的平静,才能享受人间的快乐。这就是告 诉你们,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这个人才会有快乐。整天一大堆私心杂念的人,整天就 想着算计别人的人,只知道自己要多好一点、多捞一点 的人,这种人哪里来的人间快乐?现在菩萨告诉你们怎 么样使自己快乐了吗?这就是佛法。

净则无染,定则无颠。学佛人要懂得,安静了,悟 性出来,慈悲的念头就会出来,本原的善就会出来,所 以就不会染著世间的尘埃。定,因为你安定了,你的智 慧就会生出,你的善因就会结成善果,就会没有“我要 主宰别人”的意识,你的心就不会癫狂,你的慈悲信念 就会得到纯净。所以无污染则能净,不癫狂则能定。念 念离相,道德和本性就会离开我相,最后的假我一定是 无染的,所以每个念都是离开染著,每个念就代表着纯 净。所以说净则无染,定则无颠。所以学佛人要学会安 定。

心无狂乱,净念相继;心无颠倒,没有烦恼。什么 叫“心无狂乱”?“哎呀,我的心乱了,不知道做什么 好。”那么这个人做什么事情都做不好。“心无颠 倒”,“这个事情到底要不要去做啊?他那么搞我,我 一定要去搞他。”好了,接下去,你制造了他继续搞你 的因。就像打官司一样,这场官司我赢了,赢了之后, 他上诉了,下一场官司他又在搞你。师父说,心无狂乱 心不乱,心不颠倒没有烦恼。

没有是非,“是非”是人应该分清是非,但是到了 菩萨和佛的境界的时候,是没有是非的。佛菩萨讲的是 因缘、缘分,所有的一切都是因果关系,哪里有是非? 上辈子你伤害了他,这辈子他变成你的孩子来伤害你这 个妈妈,你说什么是“是”、什么是“非”?这就是因 果报应。如果心中没有“是”,就没有“非”,你没有 认为这件事情你是对的,那么哪里来的“非”呢?就是 因为你认为你是对的,所以,别人就是“非”了,别人 就不好了,那么是非就出来了。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最新电影搜索
  • 【夜读】聪明的人,从不纠缠
  • 我们爱过就好
  • 每天,给自己一个开心的理由
  • 关于如何点出一桌好菜的清单
  • 十二星座护内排行榜
  • 你的自律里,藏着你的运气
  • 经典微小说:《 迷 失 》
  • 最适合一块生活的三对星座CP!
  • 【夜读】努力是最不值得炫耀的东西
  • 请找一个你爱的,也爱你的人结婚
  • 台湾美女作家因“诱奸”患抑郁症,26岁的她选择了……
  • 做微商,如何让别人主动来加我?
  • 大反击!微信支付正式宣布!苹果或要急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