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规划!提高济南首位度!推进莱芜区、钢城区和中心城区融合发展,打造城市副中心

  《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2021-2035年)》于2021年12月31日以省政府文件印发实施。今天上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对其进行权威解读。

  2035年

  济南青岛进入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行列

  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王栋介绍,《规划》以“三个走在前”为主框架,共6篇、22章,约4.5万字。

  第一篇,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主要阐明时代背景、总体要求和发展格局,明确要把山东半岛城市群打造成为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引领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文化“两创”新标杆、改善民生共同富裕典范。

  到2025年,山东半岛城市群建设取得新进展、展现新气象,创新自强实现新跨越,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达到9.3%左右,形成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集群、领航型企业和知名品牌。协调融合塑成新格局,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8%左右,城乡要素平等交换、高效流动的体制机制更加成熟。绿色低碳取得新突破,煤炭消费量控制在3.5亿吨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改革开放增添新动力,各类优质要素加速向先进生产力集聚,参与全球竞争合作能力显著增强。共建共享迈上新台阶,城乡区域差距、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差距持续缩小,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更高水平。安全发展筑牢新支撑,初步建成更富韧性、更为安全的半岛城市群。

  到2035年,山东半岛城市群实现较高水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实力、发展活力、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战略地位和龙头作用全面彰显,济南、青岛进入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行列,新型城镇发展模式更加成熟定型,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跻身世界级城市群行列。

  第二篇,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聚焦供需高水平动态平衡,立足扩大内需战略基点,塑强投资消费“双引擎”动力系统,打造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聚焦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坚持陆海统筹、东西互济,建设服务黄河流域、面向日韩、东盟,联接“一带一路”的开放门户。聚焦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突出智慧化、绿色化、均衡化、双向化方向,大幅提升城镇集聚优质要素和高端产业能力。聚焦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坚定扛牢粮食大省政治责任,打造全国粮、油、蔬菜优质供应基地,引领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聚焦构建综合立体交通网,加快完善“四横五纵、沿黄达海”十大通道,为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强力支撑。

  第三篇,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统筹推动各领域全方位创新,显著增强科技创新力,坚持“四个面向”,打造区域创新中心,培育创新型企业群,建设高端人才集聚地。显著增强产业创新力,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奋力抢占产业制高点,加快形成特色优势现代产业体系。显著增强体制机制创新力,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和高效率服务政府,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显著增强文化创新力,弘扬时代精神,讲好山东故事,彰显文化自信,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显著增强社会治理创新力,更加注重依法办事,筑牢安全发展防线,建设积极向上、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

  第四篇,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紧扣打造水安全城市群典范,集约高效利用水资源,建设现代水网,加快构建抵御自然灾害防线。紧扣打造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高水平创建黄河口国家公园,统筹推进海洋生态保护,保障山地丘陵生态安全。紧扣共建蓝天碧水净土美丽家园,聚焦大气、水、土壤等重点领域,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紧扣碳达峰碳中和要求,构建绿色能源体系、产业体系,显著增强碳汇能力。

  第五篇,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共同富裕。突出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劳有所得、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突出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优化分配格局,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建设“橄榄型”社会,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第六篇,规划实施保障。明确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健全规划实施机制,形成推动半岛城市群发展的强大合力。

  提高济南首位度!

  强化济青双城联动做大做强城

  《规划》在进一步推进济南、青岛能级提升方面有哪些举措?

  省发展改革委区域发展政策处处长王小伶说,国家把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摆在了重要位置。《规划》明确提出“到2035年,济南、青岛进入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行列”的目标,具体包括3方面措施。

  一是提高济南首位度。深入实施“强省会”战略,以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为统领,高水平建设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塑强科创济南、智造济南、文化济南、生态济南、康养济南城市品牌,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标杆。聚焦“大”,构建“东强、西兴、南美、北起、中优”城市格局,推进莱芜区、钢城区和中心城区融合发展,打造城市副中心。聚焦“强”,集中布局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培育未来前沿产业,建设工业强市,建成全国重要的区域经济、科创、金融、贸易和文化中心。聚焦“美”,依托黄河流域、泰山山脉两大生态系统和泉城、历史文化名城两大靓丽名片,引领打造“山水圣人”中华文化枢轴,彰显山水园林生态之美、历史传承人文之美、魅力城市品质之美。聚焦“富”,优化创新创业创富生态,大幅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建设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实现物质生活富足、精神文化丰富、城乡共同富裕。聚焦“通”,完善综合立体高效交通网络,拓宽与黄河上中游合作发展渠道,集聚外国领事机构、国际组织和国际商会,增强对外开放门户功能。

  二是增强青岛引领力。支持青岛以更高水平“搞活一座城”,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为统领,在海洋强国战略中展现更大担当,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宜居宜业品质湾区城市。增强国际门户枢纽功能,统筹“海陆空铁”四港联动,提升发展国家级新区等高能级载体,深化中日韩地方经贸合作,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承载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海洋科学城,集聚创投风投等创新创业要素,打造人才荟萃的“青春之岛”、活力迸发的“创业之城”。增强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发展现代海洋产业、智能家电、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装备等国际一流产业集群,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和现代服务经济中心。增强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功能,保护蓝绿相依、山海相融的湾区生态基底,优化环湾都市空间格局,提升城市治理效能,建设生产美产业强、生态美环境优、生活美家园好的品质城市。增强经略海洋先导功能,彰显海洋、海港、海防特色,积极参与全球海洋治理,打造国家海洋科技创新、航运贸易、深远海开发战略保障的主力军。

  三是强化济青双城联动。支持济南、青岛中心城市相向发展、深化合作、功能互补、资源共享,协同推进国家自由贸易试验区、自主创新示范区、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物流枢纽联盟建设。推动济青综合运输通道提速增效,协同打造多式联运集疏系统,共建进出口商品集散中心。分别以两市为中心,构建1小时通勤圈,合力打造高水平协作发展样板,建设全国最具创新力、竞争力的发展轴带。

  山东半岛城市群“十四五”规划:

  将显著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开展省级共同富裕先行区建设试点

  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共同富裕是城市群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此,《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2021-2035年)》有哪些措施举措?发布会上,省发展改革委发展规划处处长胡薄作详细介绍。

  胡薄说,《规划》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着力增加居民收入,扎实做好民生实事,持续增加公共福祉。

  一方面,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更加普惠均等可及。建设全龄友好城市群,使人民群众广泛享受高品质生活。一是实现更高水平的劳有所得。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总量,有效解决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村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就业,大力发展新就业形态,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质效,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二是实现更高水平的幼有所育。落实国家生育政策,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释放生育潜力,到2025年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4.5个。三是实现更高水平的学有所教。加大基础教育优质资源供给,到2025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8%。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双减”政策,建立普通中小学大班额长效防治机制,加强美育、劳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让少年儿童健康快乐成长。四是实现更高水平的病有所医。实施新一轮区域医疗能力“攀登计划”,创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深化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积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为人民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五是实现更高水平的老有所养。健全老年人社会优待制度体系,大力发展成本可负担、方便可及的普惠性养老服务,实施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行动,到2022年配建达标达到100%,壮大发展银发经济,积极培育智慧养老等新业态。六是实现更高水平的住有所居。坚持房住不炒,因城施策,稳定地价、房价和预期。多渠道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有效解决困难群体和新市民住房问题。七是实现更高水平的弱有所扶。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巩固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完善帮扶残疾人、孤儿等社会福利制度。

  另一方面,显著提高居民收入水平。通过深化收入分配改革,弘扬勤劳创新致富精神,畅通向上流动通道,探索建立先富帮后富、推动共同富裕的制度体系。一是加快优化收入分配格局。健全居民稳定增收机制,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实施中等收入群体倍增行动计划,构建橄榄型社会结构。二是促进中低收入群体增收。落实最低工资标准和工资指导线制度,将工资增长与职业技能、经济效益挂钩,加大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和精准性,更好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大力发展慈善事业。三是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促进农民工资性、经营性、财产性收入持续增长,确保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到2025年城乡收入比下降到2.2左右。四是探索先富带后富有效路径。建立城市群利益补偿机制,加大向重点生态功能区、粮食主产区、革命老区等区域转移支付力度,开展省级共同富裕先行区建设试点。创新推动共同富裕的工作体系、政策体系、评估体系等。

  来源:济南时报、新黄河、济南日报

【贵阳各区(市、县)积极应对雨雪凝冻天气】12月26日,贵阳市迎来今年冬季第一场雪。为应对雨雪凝冻天气带来的影响,贵阳市各区(市、县)提前安排部署、主动作为,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启动应急预案,切实做好抗凝冻、保民生、保畅通、保安全工作。

云岩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人机混合作战”保畅通

12月26日,记者从云岩区了解到,针对本次低温雨雪凝冻天气,云岩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提早谋划,通过组建应急队伍、储备抗凝防冻物资、“人机混合作战”等方式,全力保障道路畅通及市民通行安全。

为切实做好低温雨雪凝冻天气的防范应对工作,云岩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迅速启动抗凝冻应急预案,整合市政、环卫、执法大队、市场化公司等力量,组建11支抗凝冻应急队伍共计700余人,准备9台撒盐车、8台应急抢险车辆,储备工业盐12吨和融雪剂172吨,专门负责抗凝冻期间的突发性应急抢险。

12月25日至26日凌晨,该局出动应急队伍211人、车辆28辆,逐一对云岩区重点路段、各主次干道、易结冰路段以及桥梁、隧道、通道口、人行天桥等进行巡查。同时,采取“人机混合作战”方式,对北二环、西二环、北京东路、东山路、偏坡特大桥、黔春立交、三桥立交、蛮坡立交、新添立交等易凝冻区域的路面、护栏提前布撒融雪剂,预防道路结冰。

乌当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应急小组24小时待命

面对低温雨雪凝冻天气,自12月26日以来,乌当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多管齐下做好应对工作,全力以赴抗凝冻、保民生、保畅通。

乌当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党委及时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制定相关工作应急预案,成立领导小组,就“抗凝冻、保民生”相关工作进行统筹调度,对应急队伍人员配置、物资储备、重点布控区域等具体工作进行周密部署。同时,做好物资储备,目前共储备工业盐 70 吨、应急车辆11辆;加强应急值班值守,要求应急小组人员24小时待命;加强联动,确保信息及时畅通,实时接收气象变化信息,并及时通知到各责任部门落实工作。

抗凝冻工作开展以来,乌当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结合城市管理工作,对全区道路桥梁、人行天桥、隧道出入口、地势较高路段等易结冰区域进行不间断巡查,提前对可能出现凝冻的道路、桥梁、人行天桥等进行预防性撒盐。目前,全局共出动巡查人员 349 人次,巡查车辆90 台次,撒盐 6.4 吨。

观山湖区综合行政执法局:600余名工作人员上路除冰

近日,贵阳市出现持续低温雨雪天气,观山湖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组织全局干部职工扎实做好抗凝冻保畅通服务民生各项工作。

12月26日,观山湖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第一时间主动出击,打响了“抗凝冻、保民生”之战,共出动73车次、230余人次,对长岭路、观山东路、阳关大道等道路,以及观山大桥、兴黔路1号桥和2号桥、兴筑路大桥等桥梁开展巡查管控。

12月27日凌晨4点,观山湖区城管系统组织工作人员对全区桥梁、隧道和人口密集区域进行重点排查,出动600余名工作人员对结冰路段开展撒布融雪剂除冰工作,安排融雪撒布车6辆、应急车(巡逻车)29辆,撒布融雪剂4吨,全力保障市民出行安全。

下一步,观山湖区综合执法局将继续保持高强度工作状态,严格压实责任,及时做好统筹调度工作,组织执法人员加大巡查、服务力度,扎实做好市政设施损坏排查、危险路段巡查排查、危险标识设置、易冻路段撒布融雪剂除冰等方面工作,确保群众生产生活正常有序。

清镇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三强化”保障交通运输安全

12月26日以来,清镇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组织全体工作人员,积极开展低温降雪路检路查工作,保障群众安全出行。

为强化路面执勤,确保道路畅通,该大队出动执法人员20人次、执法车辆4台次,结合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低温雨雪天气执法巡查,督促提醒过往客运司机减速慢行,注意安全驾驶,确保道路运输安全。

为强化各客运企业监管,该大队加强对客运车站、出租车公司、公交公司等的安全检查,要求相关单位根据天气情况做好客运车辆运营情况报备,加强从业人员冬季恶劣天气下安全行驶、疫情防控等知识教育培训力度,切实提高思想认识、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为强化隐患排查,该大队加强对重点路段、码头、船舶的巡逻管控,进一步抓好隐患排查治理,对重点水域的船舶进行安全检查,督促水运企业严格落实安全防范工作;加强县乡公路执法巡查,严厉打击超限运输行为,确保县乡公路的安全畅通。

白云区:启动应急预案 应对凝冻天气

12月25日至26日,我省出现大范围雪凝天气,白云区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多措并举做好低温雨雪凝冻天气应对工作。

据了解,为应对低温雨雪凝冻天气,白云区于12月23日发布相关通知,提前部署低温雨雪凝冻天气防范应对工作。24日上午,白云区减灾办组织各乡镇、街道及相关部门举行工作安排会,建立多部门协调联动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及时应对低温雨雪凝冻。

25日晚,白云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区交运局以及各乡镇、街道对包保道路、桥梁等易凝冻路段进行巡查,撒盐防止道路结冰,对地势较高的牛场乡云雾山等做好应急准备,对白云客车站、各公交车站等站点加强调配管理。白云区各相关部门还联合供水、供电、电信等职能部门持续开展低温雨雪凝冻灾害风险隐患排查,确保市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此外,白云区各乡镇、街道所属路段应急物资全部准备就绪,共储备工业盐563.35吨。组建14支应急救援队伍共950余人,包括综合救援队伍、专业队伍、民兵队伍等,随时待命出动。

花溪区:多部门协调联动防范灾害

12月26日,花溪区启动应急预案,多措并举切实做好低温雨雪凝冻天气应对工作。

在接到低温雨雪凝冻气象预报后,花溪区立即召开应急工作调度会,就气象预警、物资储备、应急措施、值班值守等进行部署,确保安全保障工作平稳有序开展。

花溪区应急局加强与各部门联动协作,在保民生、保交通、保供电、保供水、保通信、保安全上及时落实各项措施,科学有效防范应对低温雨雪凝冻灾害;收集全区应急物资储备清单和应急队伍情况,确保第一时间做到迅速响应。区交通运输局加强对重要路段的巡查力度,在临水、临崖、陡坡等事故多发路段设置警示标牌,加大除冰除雪应急物资的储备量,增加应急值班值守人员,进一步保障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畅通。

同时,全区各乡镇(街道)积极行动,做好抗凝冻保民生工作。加强值班值守力量,对易结冰路段进行全方位巡查,查看供水、供电以及道路通行等情况,并入户调查困难群众冬季生产生活物资储备、受低温影响农作物加盖薄膜保温网等情况。

截至目前,花溪区已储备工业盐150余吨、发电机80余台、防滑链290余副、救灾帐篷90余顶、铁铲580余把,组织应急队伍共1600余人。

贵阳高新区:应急工作队全天候巡查重点路段

12月26日,贵阳高新区扎实做好低温雨雪凝冻天气应对工作,从应急救援物资储备、人员队伍建设、加强信息传导等方面持续发力,确保物资、人员、措施三到位,全力保障企业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道路畅通。

根据应急预案,高新区社会事务局应急管理服务保障中心与市政管理处、城市综合执法大队紧密配合,做到早安排、早部署、早行动,提前储备135吨工业盐、5辆清扫车、1辆撒盐车,以及防寒服、铁铲、手套等物资;成立由150名环卫工人和141名各部门党员干部职工组成的两支应急工作队,环卫工作队全天候不间断对辖区重点路段进行全方位巡查,应急工作队严阵以待,调度物资和清扫车辆,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全面开展清雪除冰工作,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降雪对园区生产生活造成的不便。

此外,应急工作队加强气象预警信息传导,提醒各部门、各企业注意防范遏制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加强应急值守和信息报送,保持通讯畅通,确保及时发现险情、及时上报、及时处置。

南明区商务局:全力做好生活必需品保供稳价

连日来,为应对低温雨雪凝冻天气对市场供应造成的不利影响,确保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价格稳定,南明区商务局积极引导各大生鲜超市、农贸市场加强各类民生商品供应,全力保障市场供应。

为确保生活必需品保供稳价工作部署到位,南明区商务局提前部署,分别于12月20日、21日,召集干部职工、全区大型连锁超市、惠民生鲜超市安排部署保供稳价相关工作,提醒告诫经营者自觉守法经营,坚决禁止趁机哄抬粮油、肉蛋、蔬菜价格的行为,并加强走访调查,详细了解是否存在借机恶意囤货、哄抬物价、扰乱市场秩序等行为。

为加大储备力度,区商务局将各大生鲜超市、农贸市场作为供应肉类市场的主要载体,督促各企业建立重点供应联系制度,加强与批发商衔接,积极拓展进货渠道、加大货源组织力度、增加库存规模,并加大市场投放,做到有备无患、不断档、不脱销;指导惠民生鲜超市及农贸市场加大其他肉类、禽类、水产商品采购保供力度,确保供应渠道稳定安全,市场肉类供应充足。同时,加强市场监测、运行分析和预测预警,发现相关价格、供应问题第一时间发出预警并启动应急预案,确保问题及时妥善处置。

截至目前,全区49家大型超市门店大米、食用油、水果、蔬菜、猪肉、蛋类、方便食品等重点生活物资供应充足、价格稳定。

【打通茶叶链条 催生产业蝶变——四川省峨眉山市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经验】
峨眉山市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分为西北部、东部、南部3个区块,涉及双福镇、符溪镇、高桥镇等9个镇乡,总面积260平方公里,示范园总人口7.36万人,以茶叶种植、加工为主导产业,融合茶叶销售、乡村旅游、工业旅游、采摘体验、茶产品开发为一体,是延伸农业产业链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示范园内茶叶种植面积23万亩,茶叶加工企业456家,2020年示范园总产值达182.8亿元,推动峨眉山市成为四川茶叶十强县、千亿川茶核心区。

峨眉山茶“始于西周,发乎于秦汉,盛名唐宋”,近年来,峨眉山市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始终坚持以茶叶为主导产业,着力打通从“茶园”到“茶杯”的全茶产业链,不断建设优质茶业基地,延伸茶产业链条,完善营销体系,全力塑造品牌,融合一二三产业态,形成“园区+产业+旅游+文化”的成熟园区模式,全茶产业链条已经成熟。实现示范园内农户2020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6741元,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7.6%,走出了一条可复制的农户增收之路。

一、主要亮点

(一)全链条布局茶产业

一是建强优质基地。坚持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聘请陈宗懋院士等30余名专家成立园区专家委员会,建成园区研发中心,科学划分园区“一核一轴三片”区域布局,实施茶叶种植“散改聚”“劣改优”工程,茶园面积2年内从19万亩增至23万亩,亩均产量提高1.5倍,年产鲜叶9万吨,园区标准化生产比重和适度规模经营率分别达到85.7%和86.9%。二是延伸加工链条。投入3000万元助推园区内456家加工企业改造升级、扩能增产,培育“登尧茶机”成为行业前三,建成国内一流产业加工生产线3条,茶叶加工率从70%提高到100%,年加工干茶2.6万吨、加工增值35%,峨眉山境内农夫山泉开发的茶饮料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三是完善营销体系。积极构建“线下+线上”交易平台,建成大西南茶叶市场,每年举办“春茶交易会”“茶博会”,2020年总签约额达205亿元。依托全国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县,与天猫、京东等平台开展线上深度合作,设立特色馆、直营店等,园区村级电商覆盖率达95%,线上交易额比创建初期增长275%,形成“立足大西南、走向全中国、销售上百亿”的营销大格局,茶叶远销非洲、东南亚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国外市场占有率达40%。

(二)全环节塑造茶品牌

一是区域品牌打底。始终坚守匠心品质,维护“峨眉茶尤好,异于天下”的美誉,严格市场准入机制,建立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全力打造绿茶为核心,红茶、花茶、黑茶、白茶为支撑的“一核多元”产品体系,“峨眉山茶”区域品牌价值32.4亿元,居全国十六、四川第二,入选全国首批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保护名录。二是企业品牌引领。出台21项扶持政策,对企业商标注册、品牌提升进行奖补,推动新注册商标54个,形成竹叶青、仙芝竹尖、峨眉雪芽三大国家级和省级龙头企业,其中竹叶青公司连续11年稳居中国高端绿茶市场占有率第一,入选“四川名片”。三是新生品牌争鸣。用活全省唯一“金融支持新消费领域发展试点”政策,协调7家金融机构创新推出“茶叶贷”等信贷产品,撬动社会资本3.5亿元支持新生茶企发展,推动200余家茶企培育新生品牌近千个,榜上有名、三父子等6家茶企年销售超过5000万元,成为行业新锐。

(三)全领域推动茶融合

一是“园区+文化”。融入茶文化对园区内民居进行风貌提升,建成茶文化展示中心,举办茶文化培训班210余期,培养茶艺传承人20余名,将茶文化、茶体验、茶之味融为一体,开发“禅芯”茶文化系列“伴手礼”,推动产品变商品、商品变礼品,带动就业3700余人。二是“园区+旅游”。制定《产业园茶旅融合实施规划》等10余个专项规划,大力推进园区公园化、景观化改造,打造“七彩茶枫”“特色茶果”等茶旅融合示范点8个,推出5条精品茶旅路线,按4A级景区标准建设“嘉峨茶谷”,引入国企进行运营维护,串珠成链形成园区百里茶旅融合长廊,“峨眉问茶·万年祈福”成为全国精品茶旅线路,2019年园区入选“中国美丽茶园”。三是“园区+产业”。围绕“一杯茶”产业布局,构建企业、农户等多方参与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产业园内农户聚焦茶产业、发展茶旅游,催生茶家乐等新业态蓬勃发展,年吸引游客近百万人次。

二、特色政策举措

(一)高标准规划支撑引领示范园科学布局

园区从建设初期就坚持以规划夯基、以规划为“纲”,做到谋定后动、遵循发展规律,增强了助农奔小康的带动力和持续竞争力。一是树牢科学理念。科学确立“城乡融合、区域一体、多规合一”的总体思路,以与自然和谐共存为最高准则,在充分尊重资源景观完整性、原真性、生态性前提下,坚持合理适度开发,找准传统农耕文化传承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最佳“结合点”,让园区发展既跟得上现代化节奏,又看得见“乡愁”的影子。二是精准功能定位。针对区域不同地理特点,划分出“一核、一轴、三片”,即一个现代资源要素集聚核心区,188公里产业环线,东部、西北部和南部三个茶叶主产区,实现局部差异化功能定位。同步配套制定茶旅融合等10余个专项规划,为区块量身定制发展“组合拳”。三是确保刚性执行。为把蓝图“一绘到底”,园区成立领导小组,定期研究、及时解决规划建设中的问题障碍。同时,将规划执行纳入目标绩效管理,定期督促检查。

(二)多渠道资金支撑激活示范园生命力

通过以政府投资为支点,创新资本金投入、政策奖补、贷款贴息等方式,以小投入换来大资本汇聚,带来源源不断的资金活力。一是整合各类项目资金。园区整合中央资金1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3.3亿元,以及交通、农业农村、水务、文旅等部门涉农项目资金9.1亿元,全部用于强基扩容。二是撬动社会资本投入。以财政资金的高效聚合使用为引领,撬动社会资本接续投入,形成拉动效应。对于1000万元中央奖补资金,园区将300万元用于贷款贴息,200万元用于折股量化,500万元用于设立风险保障金,以此拉动社会投资1亿元;高效整合使用各类道路改造资金7.6亿元,带动社会基建投资13亿元,充分发挥出政府投资的乘数效应。截至目前,园区累计吸引社会资本投入16.3亿元。三是引导群众以劳代资。当地群众投工投劳、以劳代资,不仅降低园区建设成本,也带动示范园建设期间新增近2万名群众就地就近就业。

(三)高水平技术支撑增强示范园持续竞争力

园区始终注重创新引领,促进产业提档升级、茶农节本增收,科技助农年均增收2000元以上。一是注重技术研发。园区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建设园区研发中心、院士工作站、茶叶机械重点实验室,获发明专利4项、相关专利40项,科研经费投入较创建初期增长40%,农业科技贡献率达60%。二是注重技术应用。园区通过搭建“技术创新与推广同步”平台,构建“科研院所+农技人员+新型职业农民”三级农技推广体系,30个农技小组常年巡回服务域内78个行政村,科技成果转化率达70%,实现茶园亩均节约成本500元以上。三是注重技术培训。采取一站式、订单式培训服务,聘请技术专家深入现场对茶农进行指导,同时针对共性技术瓶颈举办专场培训会,全覆盖“强基提能”。近3年来园区举办技术专场培训会210余期,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200人、科技示范户1200户。

(四)全领域市场支撑助推示范园产值提升

园区坚持对内抓产业、对外拓市场,深耕专业市场,让茶叶不仅有品相、有卖相,还要卖得出、卖得好。对峨眉大西南茶业市场进行全方位改造升级,突出茶叶交易、集散、流通功能,打造专业化、一体化茶交易市场。升级改造后,大西南茶叶市场入驻茶商100余家、1万余人,分别较建设初期增长1.5倍和2.3倍,年交易额超过百亿元,成为全国闻名的茶交易市场。实施品牌营销、会展营销等战略,建成峨眉山国际茶博中心,每年举办“峨眉山春茶交易会”“中国茶乡·峨眉山国际茶文化博览交易会”,峨眉山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32.5亿元。

三、经验启示

峨眉山市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不仅在短时间内高质量完成“国字号”创建任务,也让当地居民切身感受到园区发展带来的“实惠”。用本地茶农的话说:“不仅家乡变得更美了,自己的腰包也鼓了,在家种茶有了甜头,生活也有了盼头!”从园区建设发展中可以得到几点启示。

(一)必须始终坚持示范园区“富民”的使命

农民始终是园区发展主体,农民强则园区强,农民富则园区富。示范园正是紧紧围绕富农、强农、惠农,做到发展思路围绕农民想、生产要素资源围绕农民配、各项管理服务围绕农民转,处处体现出以农为本。园区建设初期,即明确不搞大拆大建,为当地农民充分预留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尊重农民意愿,宜留则留、宜聚则聚,不搞“集体上楼”“定向安置”,让农民充分享有自主权、决定权。园区不仅100%保留村民原有住房权益和住房用地,也100%保留农民的承包自种茶园,自种茶园面积至今占到茶园总面积的七成。为维护自种茶农收益,出台配套优惠政策,本着自愿原则,对茶农自种茶叶原料以略高于市场价优先收购,强化兜底保障,有效激发茶农种茶积极性,推动茶农更加积极地融入园区、反哺园区,形成良性发展闭环。园区实践证明,只有真正实现强农富农惠农,群众才会逐渐认可园区、亲身参与园区建设,为园区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二)必须始终坚持示范园区市场化的方向

立足自身优势与对接市场需求紧密结合,把营销重点放在茶叶中高端市场,一方面,练好内功,做好茶品质文章;另一方面,积极开拓线上线下市场,做强专业市场,最大限度地释放市场效应,获得经济效益。园区旗下竹叶青、论道、峨眉雪芽、峨眉山有机茶等20多个茶品牌享誉国内外,其中“竹叶青”更是位列全国茶企前三名,成为茶叶生产领军企业。

(三)必须始终坚持示范园区的利益联结

农户、企业、合作社、基地是联结园区发展的“有机生命体”。园区发展在于通过利益联结,调动有限资源,实现农户和企业等主体的优势互补。综合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公司+家庭农场+农户”等形式,让农户从产业链条各环节享受到更多收益,对农户的带动具有根本性和可持续性。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接着,他还顺势强调自己是刘亦菲的粉丝,对刘亦菲多么的爱~ 但是因为他在该剧中演的是渣男的角色,私下的深情反差对比,吸引了众多的路人对他看好,热度飙升。一直搞虚
  • 24岁徒增成年人的自以为是和举棋不定,遇见闪着光的人和事,也遇见食髓知味和甜到发腻,还遇见宇宙的回响。昨天和老公聊聊,在这里有房有车,不见得多富有,但是也算过的
  • 有鉴于此,7月21日,我局执法人员对商家负责人进行了执法约谈,责令其对油烟净化器及管道等常态化进行清洗,并对后厨窗户作恢复处理,当事人承诺在一周内完成整改。注意
  • #武汉新娘跟妆##武汉汉阳蔡甸ROSE半永久##武汉汉阳蔡甸新娘婚礼跟妆# 预计去薇拉选婚纱 只是发了几张图片给老同学看了一下 突然改变主意 来店里把妆和
  • 马入妻宫,必得能家之妇;杀临子位,必招悖逆之儿;禄入妻宫,食妻之禄;印临子位,受子之荣;枭居子位,破祖之基;财官月旺,得父资财;所忌财伤禄薄,最嫌鬼旺身衰。马入
  • 六年前太浮躁,没法沉下心来思考,所谓静而定,定而思,思而虑,虑而得,如今再读周国平先生的文字竟是一种奇妙的感受,自以为懂了些修炼之后更能与其产生共鸣,所以人必须
  • 一件热搜事情,引起了爸爸对我的关心,以前从未觉得他会这样,可能我是他的软肋吧~这首《可》值得慢慢品尝,慢慢听,可与不可,都是你,舍得的是人心,舍不得的是情感,没
  • 报名入口:目前新能源汽车行业景气度还是比较高,未来的发展空间比较大,短期回踩之后相关的个股再次走强,长安汽车(000625)公司携手华为、宁德时代,共同打造国际
  • #画布妈妈的pet复盘# 姥姥前方发来报道路上认识了新朋友,叫涵涵昨天跟姥姥视频听到画布跑过来跟姥姥告状“姥姥,涵涵不和我玩儿”姥姥:没事儿,涵涵不和你玩儿咱俩
  • 切不可以凡夫外道知见,妄生猜度,谓净土种种不思议胜妙庄严,皆属寓言。应发切实誓愿,愿离娑婆苦,愿得极乐乐。
  •  (by 奥斯卡·王尔德)低调是为了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高调是为了生活在别人的世界里。除了我战唱的歌,还有一种歌会很多次忽然开始单曲循环,那就是虾们剪视频的BG
  • 真诚的邀请热爱粉墨四个宝贝的宝贝们~我们有超级可爱的管理组 已经编辑好了四周年文案(进群查看哦,包宁满意) 我们组织有纪律 ,团控群也不用担心sj,还会时不时地
  • 由茶悟道,将道注入饮茶、品茶之中,这被视为一种独特的修为、静养,饮茶活动开始成为了中国文人的素养,直到这时,“茶道”才水到渠成。“品茶”不但是鉴别茶的优劣,也带
  • #太原美食视频[超话]#北美N1文创区的KITCHENS&STOREN1文创区是块宝地,拍照圣地,看到好多拍婚纱的,好吃的也不少,既有口味,又有情怀,每
  • 以诚信为本 广西省最大的手机批发 广西南宁市最大的手机批发市场 广西南宁市最大的手机批发市场,昊天通讯三楼主营:各大牌子手机批发华为、三星、OPPO 、小米、V
  • ”这里面确实俞灏明算是很火的了,姚政虽然现在退居幕后了,但看着还是当年的状态,而且还是请了年假来参加节目的。”[允悲][允悲][允悲]确实俞灏明在(0713再就
  • 美股持续十几年的牛市终于倒在了高通胀下,而十几年如一日的A股却在经过前4个月的暴跌后进入犹犹豫豫的上涨阶段 ,并在逐渐培养投资者我们不再跟美股的意识。变化在无声
  • 新恋爱时代 作词:刘卓辉 作曲:Pongpetch Glinhom 歌手:陈慧娴 热咖啡或许不需再加糖 但报纸也总须要人摆放 难道不想看看 还是你今天太繁忙 地
  • 这位富商虽然啥不不懂,但也热衷于文物收藏,一天,他偶然听到琉璃厂出现了一幅宋朝古画,据说这画名叫《腊梅山禽图》。一般来说,‘御画’才是宋徽宗亲笔作品,收藏御画比
  • 古代的出家人对钵重视的原因,是叫我们放下身心所有的一切,这钵就不能再放了,我们还得靠吃饭来滋养我们的福身慧命。  古人修行啥都放下,放下一切世俗的名利与欲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