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杨凌农高会#【杨凌农高会首日:用科技秀出一场视觉盛宴】
信息速递

数字农业大会隆重召开

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讯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康乔娜 郭旭) 10月22日下午,2019中国(杨凌)数字农业大会在杨凌隆重召开。大会邀请知名专家学者、行业领军企业及县域代表开展专题演讲交流,共同探讨数字农业发展新趋势、新技术、新应用,展现数字农业发展的广阔前景和美好未来。

据悉,本次大会由第26届中国杨凌农高会组委会主办,陕西省委网信办、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陕西省农业农村厅、杨凌示范区党工委、杨凌示范区管委会承办。本次大会的成功举办,为推进数字经济与农业科技的融合创新发展,促进创新驱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将发挥积极而重要的推动作用。

乡村振兴(杨凌)论坛成功举办

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讯 (记者康乔娜 郭旭) 10月22日,2019乡村振兴(杨凌)论坛在杨凌国际会展中心酒店举办,各路大咖围绕“产业发展引领乡村振兴”的主题进行深入探讨。

大会邀请知名院士专家、行业领军企业及县域负责人,针对凝聚数字资源、引领智慧创新、促进产业升级、推动三产融合等方面进行演讲,交流数字农业发展、数字乡村建设经验,研讨数字经济特别是数字农业发展应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特别是数字乡村战略实施。八位专家学者分别就《信息化与智能农业》《现代农业的精准营养本质与智能化未来》《5G时代赋能数字农业新生态的创新发展》等题目展开演讲并交流。

会场见闻

大数据:产业扶贫的

“千里眼”和“顺风耳”

走进本届农高会西安展团“西安扶贫超市”,迎面可以看到一行白色的标语,上面写着:“在这里,消费就是扶贫。”为解决产业扶贫从“买难”到“卖难”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西安市按照“实体店+电商+合作社”模式,组建运营“西安扶贫超市”。

集体经济扶持模式发挥作用

虎头鞋、特色干货、土蜂蜜……在“西安扶贫超市”,各式各样的农产品、手工艺品让人目不暇接。

据了解,“西安扶贫超市”建成运营以来,先后推出了“徐光来家的土蜂蜜”“陈西海家的玉米糁”等招牌产品,帮助贫困户徐光来在3个月内销售土蜂蜜500余罐,收入13000多元;并推出“智慧蜂箱”订单式饲养产品,由贫困户使用蜂箱,消费者认购蜂蜜,提前解决蜂蜜销售问题。

在“西安扶贫超市”的运营过程中,由西安市扶贫办牵头组织制定了“政府+贫困户+扶贫超市”的集体经济扶持模式,一方面确保供货稳定,另一方面推动当地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形成更强的脱贫致富带动力。

30岁的代米米是“西安扶贫超市”的销售员。她也曾是周至县楼观镇北寨子村的贫困户,通过扶贫超市这个平台,她实现了就业,并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全家脱贫。

“当时是我们村上的驻村干部介绍我到‘西安扶贫超市’上班,一个月工资是2200元,一个月可以休四天假,中午还管一顿饭,为我解决了就业问题。”代米米说。记者了解到,像代米米这样加入扶贫超市的贫困户不在少数,而且都已经脱贫。

大数据助力产业扶贫

“西安扶贫超市”不但搭建起线上线下产销对接平台,同时建立起“扶贫产品销售大数据库”,对销售数据进行分析研判:哪种商品卖得好、多大的重量便于消费者购买携带、什么样的包装更符合目前消费审美、不同区域和类型的消费者对产品的定位要求等等。通过对日常消费数据的研究分析,得出市场对扶贫产品的大致需求情况;通过“以销定产”,来指导制定更精准的产业扶贫举措,使产业帮扶项目更好地与市场接轨,切实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和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

截至目前,“西安扶贫超市”销售大数据分析已覆盖在售的200余种产品,并按市场需求和利润细分出5个不同等次,指导制定销售策略;同时,向供货的贫困村及贫困户反馈市场数据50余次,让产业扶贫有了“千里眼”和“顺风耳”。记者 康乔娜

萌鲜甜香

西安展团迎客妙招真不少

10月22日,第26届农高会在杨凌盛大开幕,这场被“先进、新奇、美味”点亮的现代农业科技盛会,将在未来几天内持续为群众开放。西安展团精选200多种鲜活农产品、加工品和100多株鲜活蔬菜进行实物展示,请跟随记者一起来看看吧!

卡通土鸡蛋:

为农产品加入创意

萌萌哒鸡蛋、果蔬花篮……为农产品加入一点创意,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在第26届农高会上,灞桥区带来的特色农产品十分“吸睛”。记者在西安展团看到,灞桥区的展位前,放置着装饰成小兔子、小狮子和大熊猫的卡通鸡蛋。鸡蛋上粘着立体的眼睛、耳朵等饰品,扮相十分可爱。经过“化装”的土鸡蛋,摇身一变成了农高会上的宠儿。

“灞桥区的产业比较丰富,我们有花卉、果蔬、林下养殖的土鸡蛋等等,平时展出就是简单地摆放起来,今年我们参加农高会,也希望能有一个新的展示形式,通过精心的设计,我们把鸡蛋包装成了比较卡通、吸引人的形象。”灞桥区农业农村局产业发展科科长李乐怡说。

蔬菜立柱:

展示西安菜篮子工程

在西安展团内,各个区县带来的特色农产品别具一格,以鲜活农产品装点成6个特色实物造型,塑造新、奇、特的展示特点,力求“吸引眼球、留住脚步、留下印象”。

除了水果立柱外,一个由黄瓜、西红柿、彩色甜椒、菜花组成的蔬菜立柱也十分醒目。在本届农高会上,这个立柱所展示的是为市民提供新鲜蔬菜的西安菜篮子工程。

据了解,全市蔬菜面积和产量分别从2015年的82.5万亩和267.91万吨提高到2018年的107.74万亩和373.69万吨,分别增长30.5%和28.3%,形成“产业带+基地”的板块布局,形成西阎蔬菜产业带、沿渭蔬菜产业带、沿山蔬菜产业带、城郊蔬菜产业带,到2020年将建成蔬菜生产基地60个。

临潼石榴:

“净皮甜”见证丝路文明

在临潼展区内,红彤彤、黄澄澄的石榴和火晶柿子也颇受关注。展位前,不少参会群众围着一种名为“黑钻软籽”的石榴拍照,比两个拳头握在一起还大的石榴,不禁让人们啧啧称奇。除此之外,临潼石榴主栽品种“净皮甜”也被装点成水果立柱,在农高会上一展风采。据了解,“净皮甜”是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最先引进的石榴品种。
  
据临潼区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介绍,临潼石榴经天然杂交、芽变选育,品种已达到100余种,除“净皮甜”外还有三白甜、大红甜、大红酸、临选1号、临选14号、临选8号、铁炉红、临潼星等,被誉为“中国石榴的基因库”。

长安花卉:

阵阵芬芳迎客来

今年农高会上,整个西安展团被各色花卉包围,让人赏心悦目,阵阵芬芳迎客来。

展位前,蝴蝶兰、海棠、欧石楠、绣球等娇艳的花朵五颜六色,煞是好看!“这次我们带来了20多个品种的花卉,在农高会上集中展示长安区花卉产业发展的成果。”长安区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牛嘉说。

据了解,近年来,长安区将花卉产业作为休闲农业的亮点和特色产业,坚持“园区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理念,花卉苗木种植面积达1.8万亩,销售额达5.3亿元,基本形成了鲜切花、盆栽花卉、观赏花木、花卉种苗、绿化草坪等五个大类、230余个品种产业格局,设施花卉面积达到54万平方米,长安区已成为全省最大的花卉产销区。记者 康乔娜

新奇亮点

蜂箱也智能 果树变盆景

10月22日,第26届农高会在杨凌开幕,作为农科界的一大盛会,开幕首日,一批科技含量高、新奇有趣的农业产品,吸引众多观众前来参观。

智能蜂箱

能知道蜜蜂采蜜情绪如何

在手机上可以看到蜂箱的温度、湿度、种群数量等数据,根据环境实时调节蜂箱内环境,还能通过大数据分析蜜蜂采蜜情绪是否高昂、蜜蜂是否有病虫害……农高会上,智能蜂箱受到了许多蜂农们的关注。

蜂谷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烁说,内部设置传感设备的智能蜂箱能够实时在线记录蜂群各项参数,并根据大数据和算法提前告知蜂群数据异常,系统预判后给予蜂群管理人员处理建议。

秦绿辣椒

油泼辣子夹馍受热捧

关中人一直对于辣椒情有独钟,陕西“八大怪”中就有“油泼辣子一道菜”之说。在农高会上,也有这么一家企业,每天都要准备3000个馒头供参展观众免费试吃油泼辣子夹馍,去年农高会期间,他们卖出了20吨辣椒面。

走进农高会A展馆,就能闻到扑鼻的辣椒香气,秦绿辣椒的展位前挤满了观众,排队品尝油泼辣子夹馍。

据兴平市秦绿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彭武云介绍,他们已经连续参展十多年了,往年都在B展馆门口,今年才挪到了A馆,去年农高会上,他们公司的销售额达60万元,他们参加农高会主要是为打响秦椒的知名度,扩展市场。

果树盆景

在家也能种植水果

小小的花盆里,或结满拳头大小的苹果,或挂着密密麻麻的长寿果,或点缀着鲜艳的山楂……在农高会上,这种果树盆景成了观众眼中的宠儿,他们纷纷驻足观赏、上前咨询。

采访中记者获悉,这些果树盆景是兴平市兴盛苑果树盆景有限公司带来的展品,今年他们是第二次参展。负责人杨小平告诉记者,在去年的农高会上,他们带来的果树盆景一炮而红,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因此他们今年准备了更多品种前来参展。

“目前我们已经培育研发出盆栽苹果、荔枝、芒果、梨、石榴、葡萄、桃子、无花果、蓝莓等几十个品种。”杨小平介绍,这种盆景种植起来也很方便,只要按时施水、施肥,保证足量的光照和温度,就能够在家品尝到自己种植的水果。文/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郭旭 本版图片均由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翟小雪拍摄

#走进大湾区 抒写新时代# 擦亮侨乡品牌 打造西翼门户
江门将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其改革开放的“二次创业”。

【第二站:走访侨都】
15日中午,“走进大湾区 抒写新时代——全国主流媒体社长总编走进大湾区增强‘四力’主题采访活动”一行,离开珠江东岸的广州黄埔,前往珠江西岸的江门新会。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之一,江门处于“承东启西”位置,与港澳及珠三角核心城市广州、深圳的陆路距离均在100公里左右,海运距离不到100海里,区位优势十分明显。近年来,江门加大力度推进高速公路、轨道交通、港口码头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内连外通现代交通体系,全力融入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
如今,江门将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其改革开放的“二次创业”,举全市之力推动落实,全力打造大湾区新的增长极、西翼枢纽门户城市和沿海经济带上的江海门户。同时,江门素有“中国侨都”美誉,祖籍五邑的香港澳门同胞多,江门市正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着力打造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进一步擦亮江门的侨乡品牌。
江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尹安学说,作为粤港澳大湾区西翼门户城市,江门具有广阔的发展潜力,刚刚中国社科院公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江门入选全国40个“经济发展最成功的城市”之一。“大家多在江门走一走、看一看,可感受江门‘智’造的强大动力,感受粤港澳大湾区的风采。”

1 互联互通加速 打造枢纽门户城市
走进位于江门市新会区枢纽新城的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下称江门站)站房施工现场,只见工地一片繁忙,多个吊机正在作业。据悉,江门站整体计划总投资约为40亿元,是集国铁、城际、地铁、公交、出租车、社会车辆等多种交通功能建筑和商业开发于一体的综合体。
按规划,江门站将汇聚深茂铁路、广珠城际铁路、珠江肇高铁、南宁经玉林至深圳高铁、广佛江珠城际、广珠铁路以及江门城市轨道交通线等7条轨道交通线,建成后将达到8台20条线的规模,是省内仅次于广州南站、深圳北站、佛山西站的第四大轨道交通枢纽。
记者采访获悉,江门一直以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建设为重要突破口,全力推进“一枢纽、两中心、三通道”建设,即珠西综合交通枢纽;珠西客运中心和珠西物流中心;对接港珠澳大桥的“南通道”,对接深中通道的“中通道”和连接广佛都市圈的“北通道”,从而推动打通更多面向大湾区核心区和大湾区对外联系的新通道,更好参与大湾区建设。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其中,与江门密切相关的深中通道、深圳至茂名铁路建设、沈海高速交通繁忙路段扩容改造等具体项目都有提及。处于大湾区“承东启西”关键节点的江门,被赋予的一个定位就是粤港澳大湾区西翼枢纽门户城市,在大湾区中的地位独特,需担起承东启西、辐射粤西乃至大西南的重任。

2 中国侨都 发挥“侨”优势
采访团一行还走访了李锦记新会生产基地,在李锦记晒场看到一个个三层楼高的酱油缸,感受到了极大的视觉冲击。据悉,整个新会工厂一共有3000多个酱油缸,容量从30立方米到125立方米不等,相当壮观。这个由家庭作坊发展而成的知名酱料企业,总部位于香港,其创始人李锦裳1862年出生于广东新会。
1996年,李锦记第三代传人李文达,从香港回到家乡新会投资设厂,建设了一个占地1700亩的生产基地,亦是李锦记集团旗下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改革开放以来,江门吸引了诸多像李文达这样的港澳投资者。目前,港商在江门投资的企业有3000多家,占到江门全市港澳及外商投资企业总数超五成;而澳门资本在江门累计投资企业近千家。
为何江门能吸引众多港澳投资者呢?原来,江门和香港地缘相近、人缘相亲、经贸文化交流密切,香港、澳门的五邑籍乡亲众多。据统计,在香港,祖籍江门的香港居民占比在20%左右,相当于每5到6位香港人中就有一位祖籍江门五邑;在澳门比例更高,平均每3位澳门人就有一位江门乡亲。
据统计,江门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有约400万人,遍布全世界五大洲122个国家和地区,“中国侨都”品牌使得江门在粤港澳大湾区独树一帜。《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共建人文湾区,就提到支持江门建设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
江门市正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着力打造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发挥侨胞遍布世界各地、侨胞熟悉我国与住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法律的优势,引导海外华侨华人把自身事业发展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结合起来,为大湾区建设贡献力量。
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秘书长王炳云告诉记者,他原先并不知道江门港澳同胞众多、华侨资源丰富,这次采访了解到江门海外华侨华人超400万人,与市内人口相当,这些特点在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中相当独特,应积极把握,善于利用,尽快搭建面向粤港澳乃至全球华侨华人的各类交流基地,在参与大湾区建设中凸显出自己的特色。
3 逐鹿珠西,誓当新增长极
江门市新会区特色农产品“新会柑”,是全国唯一一个“吃皮为主、皮比肉贵”的柑橘品种。如今的新会柑和新会陈皮产业,已不再是传统、单一的农产品生产。通过实施标准化,新会柑和新会陈皮逐步向产业化链条延伸,初步勾勒出一个以陈皮为中心,包含种植业、加工制造业和服务业,从一产辐射延伸到二、三产的区域性新兴产业集群。2018年新会陈皮全产业链产值达66亿元,带动全区农民直接收益12.6亿元,实现农民人均增收 1.88万元。
据悉,新会陈皮是中国传统道地药材,新会柑的肉、核、络、叶等都是有名的中药,在发展健康产业上拥有天然优势。当地企业通过与30多家科研院校合作研发陈皮酵素、陈皮虫、陈皮保健品等高附加值产品,深挖精深加工及医药健康发展潜力,开拓高端市场,让新会陈皮产业通过科技实现华丽蜕变。
小小陈皮,做成大产业,是江门大健康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江门把大健康产业作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主导产业之一,形成以功能性食品与饮料、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化妆品、健康服务业为主的大健康产业体系,产生了无限极、天地壹号、量子高科、台城制药、恒健制药、彼迪制药等一批大健康产业知名企业。
大家采访了李锦记旗下的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工厂,在无限极的口服液生产车间看到,其生产已经非常智能化,从拆瓶、洗瓶、灌装、杀菌、冷封、打包等全过程,基本由机器自动操控,没有什么工人,但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记者了解到,新会区在无限极所在的七堡镇高起点打造健康产业岛,促进医药健康产业集聚发展。
一直以来,江门都是广东传统制造业强市,是珠江西岸制造业重镇。但在上世纪90年代起,由于各种原因而逐渐沉寂,产业也逐渐落后,升级换代步伐缓慢。但近年来,江门市委、市政府制订了“工业立市”战略,加快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大健康、新材料五大新兴产业,誓当大湾区新增长极。
【数读江门】
●2018年末,江门全市常住人口459.82万人,户籍人口398.91万人;常住人口密度484人/平方公里,比2017年提高4人/平方公里。
●2018年末公路通车里程967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55公里,一级公路869公里。公路密度102公里/百平方公里。自2015年启动投资超千亿的交通大会战以来,江门全市交通建设投资连创新高,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分别完成113.7亿元、133.9亿元、161.6亿元、170.1亿元,今年计划投资175亿元。
●2018年,江门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00.41 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是1978年的100倍;比2017年增长7.8%,增幅排在全省前列。
【媒眼看湾区】
大湾区的制造真的在变“智”造
第一次来江门,给我印象挺好的,感觉这里在经济较快发展的同时,保留了比较好的生态环境。在工厂采访时,看到车间里基本看不到什么工人,都是机械化、智能化生产,这说明大湾区传统企业转型升级走得早,走得快,走得好,制造真的在变“智”造。
酱油、蚝油,属于传统的食品行业,印象中生产技术生产工艺都不复杂,但在李锦记新会的工厂,看到智能化的生产车间 ,机器换人,感到很震撼。这种“无人工厂”在内地还是不太多见,这说明大湾区的转型升级走在前列,确实在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之前对于新会陈皮的印象就是一种橘子皮晒干后的中药。但今天参观后,才知道陈皮的制作并不简单,还需要通过一定的工艺流程。
另外,我也想不到陈皮可以制作成这么多产品,除了药用外,还可以制作成小吃,非常丰富。
文/羊城晚报记者陈强 陈卓栋 彭纪宁
图/羊城晚报记者王俊伟(除署名外)
视频/羊城晚报记者王俊伟

【厉害了我的城!今天《人民日报》为重庆旅游打call 快来顶起! 】
#重庆旅游#
立体的环绕阶梯,溢彩的镜面屋顶,强烈的视觉冲击感扑面而来。

这是今年1月落地重庆的钟书阁书店。因设计仿照山城地势,书店开业仅半月,客流量便突破20万人次,一到周末往往就排长队。

像钟书阁这样的走红景点,正在重庆旅游市场绽放异彩:洪崖洞,依山而建的川渝民居,夜晚在灯光的映照下如梦如幻;李子坝,轻轨从大楼底部穿过,如同科幻电影中的奇妙穿越;长江索道,连接渝中半岛与“重庆外滩”南滨路,演绎江上“凌波微步”……

山水之城独特的地形地貌,加之麻辣鲜香的美食诱惑,在网络人气助推下,诸多景点带动重庆旅游热。2019年春节黄金周,全市接待境内外游客4700多万人次。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但重庆人除了满心欢喜,更有冷思考:如何避免昙花一现,让热门景点可持续?

“打卡”之地

客流猛涨,自媒体刷屏,“有些线路不包含这些景点,游客就会问,怎么不带我们去看洪崖洞、轻轨穿楼?”

重庆眼下哪些景点最火?“洪崖洞、李子坝轻轨穿楼。”已有4年带团经验的导游赵维立快言快语,“有些线路不包含这些景点,游客就会问,怎么不带我们去看洪崖洞、轻轨穿楼?”

“2016年接待游客1万多人次,2018年达到4万人次,确实沾了网络效应的光。”重庆如臆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地联部经理彭兴敏介绍,旺季一天要接待10多个旅行团,甚至凌晨1点还有游客电话咨询“网红”旅游线路。

一手打造洪崖洞景点的何永智,被网友称为“洞主”,回想洪崖洞的爆红,她至今都有些惊讶。

自2006年开放,洪崖洞前10年基本处于亏本状态,为了维持运转,何永智甚至不得不卖掉近四成商铺的产权。从2017年开始,洪崖洞突然火了!何永智回忆,上万游客涌入拍照、拍视频,一旁的千厮门大桥被迫限流,景区门口的沧白路、滨江路都被人流堵塞,“这种情况以前从未有过。”

从“黯然消退”到“再立潮头”,重庆市索道客运有限公司总经理孔德兰见证了13年来长江索道的转变。始建于1987年的长江索道,曾是重庆沿江两岸居民出行的重要工具,有着“万里长江第一条空中走廊”和“山城空中公共汽车”之称。

随着城市交通发展,长江索道逐渐退出舞台,年均客流量只有60万人次,年亏损1000多万元。转型旅游之后,2015年长江索道观光客达224万人次。目前,长江索道每年接待游客达400万人次,客流量在全市收费景点中排名第一,单日最高峰逾2万人次。

轨道交通李子坝站站长朱然调入站点没几天,就见识了一场客流大高峰。2018年10月3日,李子坝站单日游客量达到5万多人次,创下该站最高纪录。尽管曾在轨道中心枢纽站工作过,朱然还是被吓了一跳。2018年,李子坝站日均客流量逾1.9万人次。“对于一个并非中转站和交通枢纽的常规站点,这样的客流量非常大。”

鹅岭二厂文创公园,是由闲置的重庆印制二厂老厂房改造而来,因为多部电影在此取景,已然成为新晋“网红”。“开园一年,日均人流量1.2万人次,这是我没有想到的。”“厂长”周迓昕告诉记者,打造鹅岭二厂文创公园的初衷,是在城区为文艺青年找一片独特的体验之地,不承想成了游客的“打卡”胜地。

魁星楼天桥、磁器口古镇、枇杷园火锅、黄桷湾立交……这些以前并不算火爆的地方,也在网络人气助推下迅速走红,成为众多网友来重庆必到的“打卡”之地。

激活之因

独特的地形地貌,特别的游览体验,不断完善的旅游配套设施,叠加催生“化学效应”,爆红并非偶然

重庆的这些景点怎么就爆红了呢?

“在别的地方没有看到过这样的景观,很神奇。”“感觉就是不一样,很奇特。”这样的评价,在一些自媒体上持续刷屏。

“洪崖洞的白天和夜晚,景色完全不同。”见到刘洪时,他正在跟同事“讲解”。来自贵州的他,已经是第四次到重庆了,每次都要来洪崖洞看看。

“独特”“不可复制”,采访中这两个词屡被提及。

在土生土长的重庆人何永智眼里,重庆山多水多,洪崖洞一面靠山,一面临江,巴渝特色的吊脚楼随坡就势而建,对面江北嘴高楼林立,旁边千厮门大桥横跨两岸,“吊脚楼、大江、大桥、灯光,这些要素组成的构图,不可复制。”

何永智强调的不可复制性,在赵维立口中变成了“独树一帜”:很多游客以前印象中的重庆,就是山城、火锅、“棒棒军”(街头临时搬运工),但在一些社交媒体上看重庆,却是传统与现代齐头并进,加上独特的地形地貌、山水景观,显得很新奇,不止在全国,在全世界也不多见。

李子坝轻轨站的走红,更让人意想不到。北京游客卢艳认为,轻轨穿楼,从字面上来看就很特别,不仅反映出重庆独特的地形地貌,也折射出重庆人的敢想敢做。

在重庆师范大学重庆旅游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罗兹柏看来,作为一座江山之城,重庆具有“网红”的因子,以前它的特殊性未被外界充分认知,只是现在被激活了。

而将这些因子激活的正是社交媒体。“这些走红景点并不是传统的景点,它们更多的是一些生活场景,比如索道和轻轨。在社交媒体上,它们恰好实现了生活性和体验性的结合,这容易在年轻人中形成自传播。”罗兹柏的观点与一组数据吻合:根据一家机构对来渝游客的大数据“画像”,“80后”“90后”成为来渝“打卡”主力,占到来渝游客总数的65.69%。

快速走红的背后,也有一些景点的自身努力——一项项革新措施,慢慢“煲”出了重庆味道。孔德兰认为,走红景点很多是“现象级”。经历过转型阵痛的长江索道,能产生如今的“化学效应”,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共同作用,并不仅仅是“发几个网络小视频”那么简单。

“景点爆红并不是偶然。”渝中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李霞认为,这主要得益于独特的地形地貌,特别的游览体验,不断完善的旅游配套设施。

成名之困

游客爆棚,让人有点措手不及,旅游业问题随之出现

2018年5月1日,何永智一早准备到洪崖洞的办公室上班,但她很快发现自己根本到达不了。从工作人员发来的照片里,她看到人流挤满了消防通道,景区电梯被挤得丧失了运载能力,游客只能步行爬楼。这个见惯了商场大风大浪的女强人,突然感到紧张:万一发生踩踏怎么办?

同样紧张的还有政府部门。2018年“十一”黄金周,洪崖洞游客暴增,交通成了最大的问题。交通管理部门人手不够,渝中区政府便抽调其他部门的人上街增援,疏导交通。时任区文化旅游委副主任郭玉林回忆起当时的情况,仍心有余悸,“10月3日那天,景区爆满,数以万计的游客挤在洪崖洞旁的千厮门大桥和沧白路上,不仅造成交通瘫痪,而且潜藏着较大的安全隐患。”

一些市民的正常通勤也受到影响。居住在洪崖洞附近的韩佳乐,过千厮门大桥到江北嘴上班,正常情况下仅需15分钟车程,遇到游客上桥引发堵车,一个多小时也到不了单位。

山城地形地貌复杂,缺乏必要的路标指引,让很多游客的“打卡”之旅变得困难重重。来自上海的“80后”游客小静和同伴就曾为找一个轨道出入口在原地兜转:“导航明明显示只有50米,可就是找不到,后来才知道,要先上台阶再左转。加上轨道标识并不显眼,不是本地人很难找到。”

在赵维立看来,尽管“网红”效应带火了旅游市场,但随着问题相继涌现,作为本地人的他有时也会感到有些丢人。“比如索道门口的票贩子,明明购票很方便,但他们在门口误导游客甚至宰客,影响了重庆的形象。”

“网红”效应催生的城市民宿业态,也时常令当地居民和管理部门措手不及。曾有媒体报道,重庆某小区内冒出300多家非法民宿,严重影响居民正常生活,最终被全面关停整治。

“因为喜欢在重庆拍摄的一部电影,这里有我想找的那种感觉,所以就来了。”海南游客曾静这样描述鹅岭二厂文创公园带给自己的感受。可这种感觉正被喧嚣慢慢吞噬。打造二厂文创公园时,为体现先锋潮流,大到园区规划,小到一根钢结构柱子,专业设计团队都绞尽脑汁。“每处细节都集合了功能、审美等因素。”然而让周迓昕沮丧的是,这些饱含设计师心血的设计,在很多游客眼中,只不过是为显示自己“到此一游”的拍照道具。

还有一些商家,为避免被游客过多打扰,正制造出一些“阻隔感”。“园区有一家不错的器物店,为了防止游客涌入造成器物破碎损失,店主索性长期挂着门帘。”周迓昕说。

行走在园区内,记者也发现,一些特色餐饮和茶品店在门口挂出了“谢绝拍照”的提示,一家茶室门口摆放的“请品茶再参观”的提示牌十分醒目。

管理之变

怎样给游客留下好的体验?从打造观景平台到上线智能分流系统,政府、景点管理者用力答好考题

“洪崖洞仅仅是晚上的洪崖洞”“拍照的多过看书的”“排队两小时,体验5分钟”……自媒体刷屏在带来游客大军的同时,也在网上留下了毁誉参半的评价。

游客来了,怎样给他们留下好的体验?摆在政府、景点管理者面前的,是一道亟待回答的考题。

“来了来了!”一列轻轨开过,观景平台上的游客发出一阵欢呼。随即,一排排手机或相机迅速被举起,游客拍下姿态各异的靓照。“这里拍照角度好,还能看到美丽的江景,很值!”在李子坝观景平台,来自安徽的“90后”游客舒豆一连拍了好几张轻轨穿楼照片。

这个去年8月亮相的观景平台,正是由“网红”景点催生而来。“以前马路边站满了拍照的游客,车辆鸣笛声不断,还有一些游客到马路中间‘闪拍’,很不安全。”渝中区文旅委相关人员多次到站点调研,决定做一个专门的平台给游客观景拍照。

2018年5月启动设计,3个月后占地1500平方米的观景平台投入使用,有旅游大巴落客区、拍摄广场平台区、玻璃栈桥观景区和步行通道,其中拍摄停留区域达840平方米。大气实用之外,还依据“黄金三角”摄影构图原则标注了最佳的拍摄地点——拍摄位置与轨道入口形成33度夹角。

“我们还完善了周边配套设施,对站楼前的岩之魂雕塑进行清洗上色,在周边山体裸露处种植三角梅等植物,让游客能同时看到山、花、江三景交融,感受红岩精神传承。”李霞说。

在节假日,渝中区在智慧旅游后台管理系统开启“人流分布及热力图”。以洪崖洞为例,在这张图上,核心地区、外围地区、周边地区分别以不同字母标注,通过24小时不间断高清监控摄像头,各个地区的人流分布会显示成不同颜色。人流密度大的区域会呈现出红色,工作人员将根据实际情况启动应急预案。

“有些环境细节不注意,再好的景色也会被毁。”2017年,李霞和同事来到洪崖洞,地面随处可见游客丢弃的快餐盒和矿泉水瓶,有时还会闻到下水道散发出来的臭味。随后,渝中区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如今,洪崖洞保洁人员增加三成;定期清理下水道垃圾;景区瀑布的循环水定期更换……

长长的队伍,时常让孔德兰感到头疼。2018年中秋节期间,长江索道智能分流系统上线,游客实名购票及取号后,按号段分时段乘坐索道。“通过智能分流,游客可根据时间自主安排行程,减少原地等候时间。”孔德兰说,索道公司还联合交巡警及旅游执法部门,严厉打击周边票贩子。

虽然还未做好准备就成了“网红”,周迓昕对未来的规划却很清晰:显眼门店经营美食、手工文创,以满足“到此一游”游客的需求;一些安静的“惊喜”则被“藏匿”在高楼层门店,以满足特定人群的需求。

进退之思

让走红景点可持续,某种程度上是一场扩大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新战役

蜂拥而至的游客,并没有给所有旅游从业者带来期望之中的收益。

李子坝轻轨站楼下,随着游客增加,原来的汽车修理铺变成了便利店和火锅店。但便利店老板很快发现生意并不好做,“游客照完相就走了,没多少消费。”

对游客而言,景区商品较为单一是不愿消费的重要原因。“这里大部分商店都在卖火锅底料和麻花,比较单一,档次也不高。”在洪崖洞,江苏游客潘栋的购买意愿不强。

比商品单一更严重的是缺少文化内涵。潘栋看完磁器口景区之后,感觉“也就那么回事”,还好奇“这里为什么有这么多人来”。

高人气并没有带来想象中的财气。一组数据显示,来渝游客量虽高,但人均消费低于济南、杭州、南京等地,与邻近的成都也有不小差距。游客人均消费不高,成为重庆旅游业的一块短板。

“眼球经济虽然拉动了餐饮和住宿产业,但如果缺乏更深入的内涵、文化的魅力,久而久之可能会产生审美疲劳。” 罗兹柏建议,梳理“网红”景点背后故事、挖掘城市文化内涵,由个别点达到一个系列、类别,实现全域旅游引导,增强旅游者的体验度和美誉度,方为长久之计。

在政府部门看来,让走红景点可持续,某种程度上是一场扩大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城市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战役。

来源:人民网 https://t.cn/EaBTj3J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限定版将由超豪华特典赠送:DRAMA CD,特典小册子,设定本等~想看最有爱的二次元资讯,就关注ACG情报发布站#疯狂婚礼季##游戏情报#高人气PSP乙女游戏《
  • 我不敢说只要来了客户,都会找我贴车衣,不管是多大,多小的项目,我都会让客户带着满意而归。然而每件事都不会那么顺利,前几天客户火急火燎的要把正在施工改色的特斯拉开
  • 岁月在流逝,有些自己生怕在岁月磨励中变得平静的事,终于在现实中亦浮,亦沉……不想在泛起的波澜中玩味,只想在清静中寻得一份属于自己的宁静,不求高调的喧哗炫耀,只求
  • 所以不是讨厌就是看着不对我胃口,就像吃饭,好吃但我不喜欢,饭我也吃完了,胖的原因找到了,小说也看完了,晋江币用完的原因找到了[跪了],人物塑造怎么说,很刻板平面
  • ”苏乐琪不想给宋持风留下不好的印象,便也跟着道歉:“我在国内待得不多,我的意思是希望你能注意身体。”钟熙听着他这一附和,心里可真是太气了,眼眶不由自主的泛红,说
  • #中国作家网[超话]#吴门后人诗画集【三弄笛】秋兴之三十七为听三弄笛 数鸟绕烟寻疑是湘妃曲 何从王母心乌蓬多寄兴 修竹有知音吹送丹霞落 诗随月下吟注一:
  • @刘诗诗来自李思雨客户端 ljsy 一姐 粉丝 聘礼 #刘诗诗粉丝##瓜##路透##刘诗诗流金岁月#lss#刘诗诗亲爱的自己#你说没有人爱你也不要紧,你爱自己
  • 阿里18岁了,要有担当精神在公司刚刚成立七八年的时候,我是坚决反对公司有任何研究 在10月11日的2017杭州·云栖大会上,马云宣布,成立阿里巴巴“达摩院”进行
  • Day -64:最近太忙了,好几天没追韩剧每天最放松的时候就是睡前看一集韩剧今晚又可以追啦✌️且真的超享受一个人独处时光,完全沉浸在自己世界里[偷笑]突然想起J
  • ”青岛双瑞研发中心主任王廷勇说,针对这个问题,研发团队依托数字双胞胎技术,开发了液化天然气供气系统模拟仿真平台,通过该平台可以提前对系统进行模拟调试,实现工艺参
  • 做一个情绪稳定的成年人读书摘抄:《做一个能扛事的成年人》:-我常常感到自己的人生是富足且幸福的。-当一个人知道她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做成什么样的事、走什么样的
  • 他真的是这个世界上最温柔,最美好的人了呢…他就是一个光一样美好的人啊,他是我的救赎,是我的信仰,也是我的…神明大人啊…他就像是我的神明一般,在我最黑暗,绝望,痛
  • 他也曾轰轰烈烈爱过一个女子,不过姓霍的比他更轰烈就是了。他也曾轰轰烈烈爱过一个女子,不过姓霍的比他更轰烈就是了。
  • #推荐阅读##文津图书奖#《谁在看中国画》(英)柯律格著;作者讲述了中国及其他国家的观看者如何无可争议地塑造了“中国绘画”这一伟大的艺术传统。在讨论中国艺术观看
  • 洗澡的时候突发奇想来个小总结吧:1.第一次拿到奖学金❤ 虽然只有四百hhhh2.谈了一个男朋友❤ maybe是我最安分的一年了 踏踏实实就谈辽一个虽然
  • 带孩子也是,虽然很累,但是他带给我的快乐是我这么多年来久违的真的发自内心的、纯粹的快乐#贵州疫情防控消息# 【#贵阳清镇可域内有序流动#】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所以不仅你要善良,找对象,尽量找善良的人。所以不仅你要善良,找对象,尽量找善良的人。
  • 唉真的好笑,今天和小鲤鱼视频,因为之前暑假的时候她就有说过监督我读书之类的话,今天视频的时候正好说到她自己在看这本书,等她看完了就把书寄给我让我读,必须读。她让
  • 2:博爱党目前还没有不可拆不可逆为他撞大墙的本命cp[喵喵]3:很喜欢很萌不可逆的cp:杀犬,佐鸣,鼠猫,瓶邪,土银,独伊,鼠苑,钗素,鷇梦,霍游,冲神,兔虎,
  • 万事随缘,随顺自然,苦乐随缘,得失随缘,以“人世”的态度去耕耘,以“出世”的态度去收获,这不仅是禅者的态度,更是我们快乐人生所需要的一种精神。”世间万物,可谓是